发新话题
打印【有223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亲子阅读:谈自由阅读的乐趣,斥应试训练(939#献给男子汉之《调皮鬼恐怖心》)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梦想的力量(三)

  这时,瑞恩已经二年级了。他的同学们都为他的梦想感到骄傲。班主任老师林恩请求“水罐”和CPAR帮他们班开展一个与安格鲁小学联谊的通信活动。
  第一批通信于1999年1月从加拿大寄出,两个月后,瑞恩和同学们收到了回信。瑞恩收到的那封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瑞恩,我的名字叫吉米•安卡那。我今年8岁。我喜欢足球。我们的房子是草做的。美洲怎么样?你的朋友,吉米•安卡那。
  CPAR的工作人员还为吉米拍了一张照片随信寄过来:一个瘦瘦的黑孩子,咧着嘴笑。
  瑞恩太兴奋了:他现在有了一个非洲笔友!好多天,他都在想着这位新朋友。“妈妈,有一天能够见到他吗?”他问。苏珊摸摸他的头:“也许吧,也许等你12岁时,我们能攒够钱,让你去一趟非洲。”
  瑞恩开心极了,回信写道;
  亲爱的吉米,住在草房子里一定很酷吧!我现在8岁。你每天喝的是我的井里的水吗?在学校,你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等到12岁,我就会去乌干达。我住的房子是砖砌的。请快回信。你的朋友,瑞恩。
  瑞恩12岁要到乌干达的消息被吉米传开了。安格鲁小学的每个角落都在讨论这件事。所有的孩子都写信给自己的笔友:你知道瑞恩12岁要来乌干达吗?你会和他一起来吗?
  那一年的新年,瑞恩的邻居佩恩特夫妇送给瑞恩一件特殊的礼物——3人单程前往乌干达的飞机票,“让瑞恩去看看他的朋友吉米和他的井。”佩恩特先生说。
  “我们当时无法相信这件事。”苏珊说,“他们真是太好了。他们爱瑞恩,希望他快乐。”
  随即,《渥太华公民报》刊发了一则为瑞恩征集返回飞机里程(可获免费机票)的消息,全国都行动起来了。


第一口“瑞恩的井”(位于乌干达Bobi县Palenga营地安格鲁小学旁边)


  就在瑞恩的第一口井修好后不久,2000年7月27日。瑞恩和爸爸妈妈坐着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了安格鲁。
  村庄渐渐出现在视野中,几个孩子发现了,又跳又叫:瑞恩!瑞恩!
  瑞恩吃惊地睁大眼睛:“妈妈,他们知道我的名字?!”
  一同前往的吉兹笑着说:“孩子,这里方圆几公里的人都知道你的名字。”
  车子开进村庄时,大家都惊呆了:5000多个孩子聚在路边,排成两列,热烈地鼓着掌,向瑞恩呼叫着,挥着手。


  瑞恩羞涩地走下车去,不好意思地向大家打着招呼。一个高高瘦瘦的黑孩子走上来,伸出手说:“你好,我是吉米。”
  “你好,吉米。”瑞恩也回答。
  他们俩有些尴尬在站在众人的目光里,大家一声不吭地看着这两个孩子,笑着。


  吉米和瑞恩一路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那口井旁。
  “我们都愣住了。”苏珊说。
  井被鲜花包围起来,水泥基座上刻着——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为安格鲁小学社区建造。


  瑞恩像摸搓自己的宝贝,来来回回,仔仔细细地看。
  村里的一位老人站出来,高声说:“看看我们周围的孩子:他们全都是健康的。这要归功于瑞恩和我们的加拿大朋友。对于我们来说,水,就是生命。”
  人群吹呼起来。孩子们雀跃着,大人含着泪在笑。
  安格鲁小学校长牵着一头小羊挤出人群,把这头惊恐的小动物放在瑞恩身边。瑞恩简直瞪大了眼睛,捂住嘴巴,怕自己尖叫出声来。
  校长向瑞恩深深地鞠了一躬,说:“这是安格鲁社区送给你的礼物,以表示我们的感谢。”
  瑞恩牵着小羊,羞涩地说:“我感到自己很幸运。我生活在一个可以随时喝到干净的水的国家里。乌干达没有那么多水。但我很激动,现在你们有水喝了!……我要告诉所有的加拿大人来帮助你们。我梦想着有一天,非洲的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这是个很大的梦想。但我知道,只要真心向往,并且努力奋斗,每个人就可以达成自己的梦想。”
  鼓声响起来,人群聚成圈,孩子们跳起了传统的庆祝舞蹈。吉米拉着瑞恩的手加入了队伍,每个人都在吹呼着,笑着,跳着。
  “那是我最难忘的一天。”瑞恩说着,眼睛满含生气。
  “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不用再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到2002年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名中学生。
  清洁的水源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粮食和肉类市场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大量迁入,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工人。


瑞恩在察看他的钻井机


  2001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


  瑞恩到学校去做宣传,散发电子邮件,告诉人们去帮助别人;他出席各种国际会议,向更多的人讲述他的梦想;全家都加入到这个活动中来:哥哥负责演讲时的音响,弟弟刚刚学会摄影,负责为瑞恩拍照片,爸爸负责召集基金会的董事会议,妈妈负责基金会的具体运作。
  在CPAR和“水罐”的帮助下,“瑞恩的井”基金会至2003年已为非洲8个国家建造了30口井。


马拉维Amole水井



第四口“瑞恩的井”——Olula浅井



Otelkoro浅井



乌干达Bibi水站:这口井救了3000-4000人



马拉维Nyundo村水井,使1100人受益,220个家庭得救



南非Diepsloot也建有“瑞恩的井”。图为运水车抵达Diepsloot


  马克写信告诉我:“这些年我最难忘的,是看着瑞恩一点点长大,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现在知道,除了非洲,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的居民没有水喝。我相信,他会继续做那些他认为值得的事情。”
  苏珊说,她不会忘记踏上安格鲁土地时,看到那么多来感谢的人。瑞恩的梦想成为现实,并且真实地帮助了那么多人。“作为现代社会的成年人,也许免不了变得悲观和世俗。”她说“但瑞恩让我刚刚了解,只要每个人都做出努力,就能够改变世界。”
  她一再强调:“这是我11岁的儿子给他42岁的母亲上的最重要的一课。”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9-4 19:11 编辑 ].

TOP

梦想的力量(四)

  “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呢?”我问瑞恩。
  “我想要成为一名水利工程师,到非洲去帮人们找水。我要一直工作到像爸爸那样老,退休后在一个湖边静静地生活。”瑞恩平静地回答。
  “你从来没想过,这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吗?”我问瑞恩。
  “没有。”他爽快地答,“再说,只要能够帮助别人,再困难的事我也愿意去做。”
  “我以为,瑞恩捐助了第一口井后就打算停止了。”苏珊说,“但当我们在非洲看到,有那么多地方需要水,就觉得,我们应该坚持下去。”
  “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瑞恩突然厌倦了?”我问苏珊。
  “你会吗?”苏珊笑着问瑞恩,转过来对我说:“但是,你不觉得他已经做得够多了吗?如果他选择放弃,我们也不会勉强他。”
  “5年来,你们从没想过要放弃吗?”
  “当然有。”苏珊接道:“我和马克都是全职工作,而且我们本来就参加了很多志愿工作。我在业余时间参与4个公益组织的工作,马克为两个学校篮球队当教练,我们还有3个孩子要照顾。虽然有些朋友来帮助我们,但有的时候我还是觉得太累了。”
  “如果基金会有几个全职的工作人员就好了。”马克在回复我的电子邮件中说:“但是,这只是个很小的基金会,所有的捐款都是给‘瑞恩的井’的,我们没有权利用这些钱支付任何有薪酬的工作。当然,最重要的是,那些世界各地支持我们的人给我们力量。”
  苏珊说:“很多邮件写得非常感人,我给瑞恩读,自己直掉眼泪。”
  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寄来了17美元: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
  一个叫珍妮丝的18岁女孩儿放弃了去听后街男孩的演唱会。而她已为此攒了7年钱。
  “但我突然发现,那多么无聊啊!我准备把这些钱捐给那些缺水的人们。今天晚上洗碗的时候,我突然觉得,我们太幸运了,以为所有的事都是想当然的。你使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待生活。”
  从事护理工作的斯蒂文说:“你重新为人们树立了希望。它就像从山上扔下的小雪球,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虽然我已经捐助了3个非洲儿童,并且每月从工资里拿出10%送给慈善机构,但你让我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谢谢你,瑞恩,你提醒了我们为什么要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不是为了消费和购买那些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而是要去爱和帮助他人。”
  一位40岁的男子说:“我几乎忘记了自己还能做些什么。我听到太多的人对我说:别做梦了;你不能那么做。现在我知道,那不是真的。谢谢你,瑞恩。”
  “我是一个机车工程师。6年后我就要退休了,但我的身体还很好。”美国的理查德写道:“我有技术证书,我的双手还可以工作,我还会修钻头。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志愿钻井工人,或者搬运工,别忘了告诉我。”
  一个署名为“普通美国人”的信写道:“你向我证明了不应该对下一代人失去信心。享受和贪欲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猖獗。我每个月都会省下些钱和时间去帮助不幸的人。你的基金会是我这个月的捐助对象。并且,我会把你列入每年的捐助名单。只要你一直坚持下去,我就会一直支持你。”
  “这些信给了我们力量。”苏珊说。“大部分捐款只有很小的数目。孩子们出去捡废品,大人们从自己的薪水里拿出一点,是这些热情在感染和支持着我们。”
  瑞恩在一旁说:“一个美国小女孩儿只寄给我们5分钱;台北的一对姐妹寄给我2001美元。可我觉得,对那个小女孩儿来说,5分钱可能是她的全部,所以她们都帮了很大忙。”
  最初,瑞恩执意要给每个捐助者回一封感谢信,哪怕对只捐5分钱的人。信写好,由弟弟基根负责装进信封,贴上邮票。
  “我的手都写酸了。”瑞恩抖着自己的双手。捐款越来越多,苏珊才决定把感谢信打印出来,由瑞恩填上捐助者的名字。
  不久前,瑞恩接到了一位中国大学生的信:听说你的故事后,我非常感动,希望能为你做些什么。
  苏珊回信道:我们网站有英文、法文和日文版本,如果你愿意,可以帮我们把首页翻译成中文。过了一段时间,苏珊收到了回信。
  “我激动极了。”她说:“本来我们只是想让他帮忙翻译首页,可是他的邮件一页又一页,有几十页那么长,”苏珊瞪着眼睛比划:“你相信吗?他把所有网站内容都翻译了!”
  这位大学生是沈阳大学的杨松。他给我的回信写道:瑞恩在6岁时,就为我们这个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作为一名21岁的大学生,我深感惭愧———我又为这个世界付出过什么呢?我当时对自己说,我也应该为这个世界做点儿事儿了!”
  “你觉得谁对你的帮助最大?”我问瑞恩。
  他不好意思地在椅子上扭扭身子,红着脸,调皮又认真:“妈妈———她又细心,又体贴。她那么爱我。没有她,我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TOP

梦想的力量(五)

  2003年3月15日,《实话实说》录制现场。
  一位老奶奶站起来说:我听了瑞恩的故事,觉得我的孙子特别懒,什么也不干,苏珊有什么办法让他干那么多家务活啊?
  哄堂大笑。
  苏珊说:“我们全家都要分担家务。瑞恩本来也做些铺床遛狗洗碗的活,但是他做这些并不会拿到报酬。”
  有观众问:这样做是不是为了出名,或者为了对上大学有帮助?
  “不,我一点儿也不想出名。”瑞恩忙争辩。
  苏珊在旁边解释:“我还记得第一次电视采访结束时,瑞恩对我说:妈妈,我再也不想接受采访了。有那么多摄影机对着我,那么多灯照着我,这种感觉太不好了!”
  “这么多媒体宣传,你不担心对瑞恩产生负面影响?”我问苏珊。
  “我当然担心。”苏珊说。她曾特地找瑞恩的老师林恩谈了这件事,希望大家不要对瑞恩寄予过多的热情和关注。
  “不,你不用担心。”林恩说。林恩告诉苏珊一件事:班里知道“瑞恩的井”梦想后决定要帮忙,他们在讲桌上放了一只贴着瑞恩照片的水罐,让大家把自己节省下来的零钱放进去。有一天,她发现瑞恩正趁着大家出去玩的时候,偷偷把自己的照片揭下来。
  “我已经有足够的钱捐一口自己的井了。”瑞恩解释:“这些钱应该是全班捐助的。”
  《实话实说》节目送给他们两副中国面具。我告诉基根,他的那张面具是“张飞”,是个中国古代的大英雄时,瑞恩焦急地拿着他的“孙悟空”问我:“那我这个是什么?也是英雄吗?”
  “这是一只猴子,非常有魔力,能上天入地,力大无比。”
  瑞恩高兴地戴上,和弟弟在床上滚成一片。“你看,他只是个普通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没有不同。”苏珊说。
  录制过程中,中国观众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瑞恩参与这些活动,不会影响学习吗?
  “竟然问了那么多遍!”一直陪同瑞恩和苏珊的翻译后来埋怨:“问得坐在我周围的人都烦了,一个劲儿嘀咕:怎么又是这个问题啊?”
  苏珊的回答很简单:“我们会努力控制他的日程,不让他过多地卷入社会活动。”
  瑞恩只有在假期的时候才出席会议或者演讲,但即使在路上,他也在做作业或者读书。
  “瑞恩原来只是个普通的学生。”苏珊后来说。“后来他的成绩反而上升了。我们从来不要求他在学习上有过多压力,但他从这件事上感觉到,只要集中精力,每个人都可以把事情做得出色。”
  在希里杰克家,只有一个角落属于这个梦想。
  那是孩子们小时候的儿童房,现在被放置了一张大大的办公桌,墙上贴满了瑞恩参加各种活动的照片。墙的一侧,是一张世界地图,每当有一份支持瑞恩的邮件或捐款到达时,他们就在地图上做个记号,已经有65个国家被圈了起来;墙的另一侧,是一张非洲地图,上面标注了哪里是缺水的地区,哪里是已经修建了水井的地区。每天晚上,全家人聚到这个房间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邮件。苏珊和马克通常只选出一封信来让瑞恩自己回复,更多的工作都由大人来承担。
  “除了这些,瑞恩还有很大的空间。”苏珊说,“他需要学习,也需要玩儿,需要休息。他打篮球,游泳,玩曲棍球。我们努力安排好他的生活,梦想并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会影响学习吗?”———这个被中国观众“问得最多的问题”勾起了我的兴趣:一个6岁的中国孩子会不会也有像瑞恩一样的梦想?如果他也有,中国的父母会怎样对待这个梦想?中国的公众会怎样对待这样的梦想?
  在和杨松的通信中,我提出这些问题向他“求证”,还特别问他,孩童时期可曾有过自己的梦想。
  杨松回信———
  第一,他不会有哥哥弟弟,不会有人帮他捡松球,与他分享自己的玩具。
  第二,如果父母是下岗职工,生活都成问题,还能谈到给孩子钱去关心别人吗?
  第三,我想中国没有几个父母可以像苏珊那样支持瑞恩的梦想……父母们会花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好好读书,以后念个好大学……还会把孩子送到补习班,更不会同意孩子把业余时间用到学习以外的活动中去。
  “可能很多中国的孩子也曾有和瑞恩类似的梦想,”他最后说:“但是,我想他们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要微小得多。”
  他并未回答我,他小时候曾有过什么梦想。.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9-3 16:47 发表
  暑假最后几天,小子病了。连开学报到领课本,都是由老子代劳的。...
都是被007假期里几通脾气发的,让孩子受惊吓、受委屈了;
现在一定康复了吧?

我自身感悟,有些事情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有时候自己乱发脾气,或是夫妻之间的不和睦、激烈争吵,
果报却是孩子生病,然后是父母为此身心备受煎熬。。。。

以后“火山爆发”之前,可要掂量掂量,
自己受报去跑腿,事儿小;孩子生病是很遭罪的,事儿大。.

TOP

回复 848#-853# hxy007 的帖子——瑞恩的井

这样,就可以找回这篇面目全非的课文的本来面目,并且做深度阅读和思考。
我家的提前看看,预热;与小苍笛同级的小朋友要是能进来读到,更好。
————————————————————————————————————
我希望爸爸们都能像007和CC一样热衷于孩子教育也就是这个意思,
他们的头脑和视角往往可以带给孩子以深度和广度;
妈妈们相对来说则浅表而直觉一些,当然我说的是像我这类的。

同时,我也主张在33岁以后才当爸爸,
这样的爸爸自身成熟稳重,又具备一定的人生积淀,往往比较关注孩子的成长,会自觉自愿、甚至不由自主、甚至自得其乐地深度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之中,
不再觉得孩子烦、会影响自己的娱乐和自由。
这样的爸爸比较收心,这样妈妈就比较省心。

[ 本帖最后由 happyyj 于 2010-9-7 13: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9-6 18:23 发表
都是被007假期里几通脾气发的,让孩子受惊吓、受委屈了;
现在一定康复了吧?

我自身感悟,有些事情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有时候自己乱发脾气,或是夫妻之间的不和睦、激烈争吵,
果报却是孩子生病,然后是父母 ...
他那是暑假综合症,跟我有啥关系?
9月2日正式上课。据儿子讲,升旗仪式之后,是开学典礼,校长的讲话稍长一些,就有许多同学热得受不了,同学呕吐声此起彼伏。
儿子说:我觉得不热呀,他们怎么就受不了。是不是因为暑假天天在空调房里,得了暑假综合症?
007笑道:拉倒吧,你才有暑假综合症。上次暑假过了一个礼拜,你就生病。这次,你还没开学就生病了。……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9-7 08: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9-6 21:30 发表

他那是暑假综合症,跟我有啥关系?9月2日正式上课。据儿子讲,升旗仪式之后,是开学典礼,校长的讲话稍长一些,就有许多同学热得受不了,同学呕吐声此起彼伏。
儿子说:我觉得不热呀,他们怎么就受不了。是不是 ...
关系要是都浮在水面上,那倒好了;有没有关系以后就知道了,要很深地作观。
老在这么务实的楼里,扯那些个虚幻玄妙之事,又要被007下逐客令了。

学习,真真切切做人,实实在在作文。.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9-3 16:47 发表
  这一天,孩子除了睡觉休息,就是翻看新课本。据他分析,现在编教材的人很不认真,有一篇古诗明明低年级的课本里有过,五年级课本里又出现一次。类似的毛病,去年就也犯过了。还有,五年级这册语文课本里有关于“菊花”的作文,这,这,二年级课本里布置过一样的作文题,连要求都一模一样,太不像话了吧?!...
春节前学习大小苍笛的古诗时,儿子就说过,有的四年级的诗,怎么在他一到三年级的课本里也有过呢,
我还说,从你这年正好课改过,大家是不同的系列,不奇怪的;
可是如果同一系列的教材,会出现反复的内容,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是不严谨所致,还是别有用意?

[ 本帖最后由 happyyj 于 2010-9-7 13:14 编辑 ].

TOP

我们开学进入小三了,发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作文里是白字成堆,基本上发音差不多或者字形差不多的,拉来一个就用。
不知前辈们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时期,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感觉是一二年级的教材一直是每天一课,识字量是大了,但掌握得不够扎实。如果回头去补呢,又不知如何着手。。。.

TOP

11错别字斗争史:回复 859#merry77 的帖子

  别大惊小怪。我家小五生的作文依然是错别字成堆,况乎小三生?
  如你所说,这是新课改出现的新问题。用现在教材,小一过了基本能够独立阅读,小二生能够写话,小三生能够作文。小朋友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些,委不易,这是新课改的成就。它改变了过去小学生汉字学得扎实却不能用(阅读和写作水平低)的格局。代价是,小学生汉字学得不够扎实,除了错别字多,还有笔顺不对的毛病等。
  我家小孩子在小三的小四上学期,随着写作水平大涨,出现了一个写错别字的高峰期,直到小四下才出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有自然进步的原因,也可能有人为的原因。
  从小三开始,我们建立了一个错别字集,标题是“XXX错别字斗争史” 。每次作业(无论什么作业,包括作业记录本)上出现错别字,都登记在案。一段时间检查一次。假期老师布置抄写字词的作业,我们没有做,专练写错过的字词。效果不错,老师也理解我们这种做法。.

TOP

听007这么一说,偶不焦虑了。.

TOP

为找贴方便,俺也留个爪。.

TOP

收藏了,慢慢看。真佩服你LZ。.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9-6 18:26 发表
他们的头脑和视角往往可以带给孩子以深度和广度;
妈妈们相对来说则浅表而直觉一些,当然我说的是像我这类的。
你可不要小看直觉哦。

别的不说,就说如果能够在一个领域专精到产生直觉的程度,那肯定是大师级的人物。
所以培养感性思维能力、培养利用自己直觉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对小孩如此,对大人也一样。.

TOP

纹身中的错别字

http://istars.me/space.php?uid=816&do=thread&id=1732
(链接中有图)

午后阵雨 2010-08-24 20:21
以上好歹是中文,上次我在Q街看一女孩在手臂上纹了三个字。其中只是一个“爱”是个字,其余……
她当时问我认不认得这些字,我也很诚实在告诉她——只有一个字是字,她当时那个表情啊……她后来告诉我,我不是第一个这样回答她的人!!!

子义 2010-08-24 20:27
午后阵雨: 以上好歹是中文,上次我在Q街看一女孩在手臂上纹了三个字。其中只是一个“爱”是个字,其余……
她当时问我认不认得这些字,我也很诚实在告诉她——只有一个字
还见过刺着:我是神经病的。搞不懂。

信马由缰 2010-08-24 21:10
我们公司有个白人女孩,挺漂亮的。胳膊是纹了“我是流氓”四个字。我问她知道这是啥意识吗?她根本不知道。还有个白人女孩纹了“似的”两个字,问我。我说我也不知道你啥意识。

gracemeltzer 2010-08-24 22:13
一個女毒犯被抓到警局
員警看見她的手上有刺青
當著記者的面就問她
'你幹嘛把你男友的名字刺在手上 '
'他叫小良是不是...啊..'
'是不是.......快說!!......'
'說!!!..他有沒有吸毒阿!!!'
只見那個發福的女煙毒犯抬起頭
帶著憤怒的眼神對著警察說
.
.
這是恨啦!


gracemeltzer 2010-08-24 22:58
鄭經緯: 有夠搞笑
有人在刺了一朵玫瑰
後來他變胖圖案被撐大
有一天朋友問他說:
你為什麼要在身上刺一顆高麗菜?

gracemeltzer: 有人在刺了一朵玫瑰
後來他變胖圖案被撐大
有一天朋友問他說:
你為什麼要在身上刺一顆高麗菜?
太搞笑了,才女!

gracemeltzer: 有人在刺了一朵玫瑰
後來他變胖圖案被撐大
有一天朋友問他說:
你為什麼要在身上刺一顆高麗菜?
太搞笑了,才女!

lovejc 2010-08-26 23:22
我有个洋人朋友,听说她自己是虎年出生的,就在身上刺了个“虎”字,我看了半天,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原来那个“几”刺成了“儿”,我说,原来你不是TIGER哦,你是 tiggie~,没尾巴的老虎啊。。。。.

TOP

小五生怎么提高作文水平?

引用:
原帖由 qiaoyingq 于 2010-9-28 10:54 发表
作文难写,和阅读的课外书类型或心情有关吗?
开学至今,小女已有两次作文重写的经历,而且每次都是重写2-3次,这在前四年是一直没有的事,我诧异,昨晚看着她面对着作文纸发呆,我反思,为什么到了五年级写作反而会比以前觉得难了?在今年暑假之前,课外书一直是我在网上订购,我买啥她看啥,而且每次看完都评价我买的书很好看,而从今年暑假开始在图书馆借书,她掌握了主动权,每次都是借一些校园书籍(之前跟你讨教过这类问题),所以昨晚我俩暂时决定,为了改变现状,下次借书我来建议,她来取舍,试行这样会不会和写作有直接联系。
可是今天早上,我把昨晚的事告诉了LG,他说了个出乎意料的原因,中秋节那天我去外地了,LG偶然间进了女儿房间,看见她一边抹泪,一边在纸上写着同学的名字,询问才知,因为这是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年头,女儿已经在感知分离,想到马上要和同学、朋友分开了,心里特别难过,学习可能是受这份心情的影响,但是近期数学和英语的学习状况尚可,我也糊涂了。
同时也想得到007的指点
  我家小五生作文似乎是强项,可是,写命题作文时不时也会被老师要求修改。但他们的语文老师很聪明,似乎从来不说重写,而说“修改好才能誊写到作文本上”。是呀,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何况,我们是小学生,就是在学习写文章,草稿初稿出来之后请老师看一看,提出修改意见,然后去修改,这不是很正常么?要是我们写文章的水平到不需要老师指点,不需要修改了,我们就不必上语文作文课了!还是把小学生的作文,当作学习,当作练习,比较恰当。把作文当作完成任务,当作展示,就会为自己还是不时地修改自己的作文而麻烦。
  小朋友要学习写作文、修改作文,老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简单地要求“重写”是不负责任的。人家的作文那里不好,要指出;怎么写才对路,要指导!最近,我家小子写《老师,我想对你说》,写的都是心里话,我们觉得很好,可是老师却要他修改。理由是,这篇文章是有要求的——老师事先明确地要求过这篇文章是要通过写一事向老师倾诉,而我孩子却只是在向老师提出一大堆建议和要求。 他显然没有注意这篇命题作文的要求,因此心服口服重写了一篇。
  有些孩子在小二小三小四写作文很顺利,可到了小五或初中会出现一个作文瓶颈,因为从这个阶段的要求提高了。不但在文章的结构或谋篇布局上有了一些要求,要思想内容上也有要求了。这个时候光会用成语,语句通顺把事情写清楚是不够的。怎么辅导高年级的孩子提高作文水平,确实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大家都来说说吧。.

TOP

回复 866#hxy007 的帖子

小四积累的一些写作文经验。
1、作文初稿完成以后,让孩子自己在房间里边大声朗诵一遍,修改,再朗诵。
2、周末的时候,问问孩子这一周有什么记忆深刻的事情吗?如果有,那么写下来。如果学校没布置作文得话。
3、BBMM不评价不改孩子的作文,这是针对像我这种文科不好的理科生来说的。个人认为,最好的评价作文的方式是同班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只是现在没能实现。
4、BBMM要读孩子正在读的书、看孩子正在看的电影。以批判地方式一起讨论,阅读的效果更好,特别是历史方面的。
5、最近 Alex 在看《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效果非常好。在小四、小五的时候,能够找一些类似地适合他们的思想启蒙书来读,有助于建构他们思想层次的东西,这对写作文来说,对提高作文的思想性是有好处的。
6、还有一些阅读可以是感情类型的,如双桅船系列中的《苦儿流浪记》、《不老泉》,以及我们刚看过的电影《三个白痴》、《小孩不笨II》,这些都能在感情上给孩子以触动。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8 12:42 编辑 ].

TOP

“克隆”作文的困惑

我们的作文不是强项,现在又出现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我有几次发现他考试的作文写得非常好,想象丰富、生动活泼,得了高分,甚至较差的语文成绩也因此而拔高了,老师也很满意。

然而,儿子十有八九会告诉我:本来我不知道怎么写,想啊想,忽然灵感来了!想起来我读过的哪篇哪篇文,不是正好能用上吗,于是很快就写完了。

我会把他读过的原文找出来,比比异同,发现他记性不差,这些他以往无意中读过一遍的文章,主要内容基本都被成功克隆。
印象中,至少有三篇作文他是如法炮制的了:《聪明的我》,《我与同学间发生的一件事》,《描写关于动物的一个童话》。

我就很失望、也很困惑:作文写不出原创能行吗?一原创,水平就明显一落千丈,能行吗?.

TOP

回复 868#happyyj 的帖子

一二年级他们在学看图写话的时候,出过这事。同事的女儿跟Alex一个班,同事买了一本看图写话的书给女儿看,老师偏偏出得全是上面的题,同事的女儿总不可避免地抄、背书上了,后来同事发现了这个问题,就把书收了。
从这以后,我就刻意地不让孩子看小学生作文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0-9-28 11:06 发表

你可不要小看直觉哦。

别的不说,就说如果能够在一个领域专精到产生直觉的程度,那肯定是大师级的人物。
所以培养感性思维能力、培养利用自己直觉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对小孩如此,对大人也一样。
炒菜从来不尝咸淡,但咸淡永远是恰到好处,无论菜量多少
如果希望这顿饭不要有剩余,那么准备的饭量总是恰好用完,无论人多人少
别人一丁点的不耐烦,都立刻会感觉得到,而不至于发展到不知趣的地步
母亲身体偶感不适,她佯装无恙,我也一清二楚
男人一丝毫的心虚,也别想逃脱慧眼,早就微微一笑、了然于心,只是我不肯戳穿
儿子的小心思,不用看他脸都能猜个精透
家里气氛稍有变化,从踏进家门第一步就能强烈感觉到

就算最近,预定了国庆长假要进山的,但我心里始终有种预感,此次无缘成行——果不其然。。。。

许多事情不必眼睛看了才知,而是自然就会感觉到、灵灵明明地感知到。
。。。。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算不算一种直觉呢?
只是事情实在都太小儿科了,成不了您说的那种大师级大气候。.

TOP

回复 869#ccpaging 的帖子

没有小学生作文。

《聪明的我》,来自 贾老师讲作文
《我与同学间发生的一件事》,可能来自 四库金典?
《描写关于动物的一个童话》,来自 少年日报

.

TOP

回复 870#happyyj 的帖子

这些事情在你的生活中,肯定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辛辛苦苦干活为了什么,不就是让生活更美好一些吗.

TOP

回复 872#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有时候的确是有作用滴——

我有个特别得力的同事,被老板看中要挖走,要放到一个重要岗位(那个岗位的准妈妈请产假);
我舍不得,但是又不能跟老板硬抗,顺口就说:“她也结婚两三年,说不定你一挖过去没多久,也怀孕了怎么办,你那个岗位很重要,孕妇不适合的,还是另外找人吧。”
其实这位女生完全没做妈妈的想法,我也是信口说的,
然而,事情仅仅过了不足1周,女生告诉我,真的是怀孕了!她也非常意外!

老板放弃了。。。。.

TOP

回复 866#hxy007 的帖子

是呀,按照老师的衡量标准,的确很难判断孩子作文的好坏,四年级时写了一篇“我和我的朋友”,小女写了一篇朋友如何帮她练习跑步的经过,我看后没觉得啥,老师确给了很高的评价:‘把经过写的很详细,把人物写活了’,前天写了一篇“小时候,我很调皮”,总体感觉和“我和我的朋友”写的手法很相似,特别是经过写的蛮详细的,老师确一句话“重写”,说实话,还真的不知道五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就是有种认为:不是写详细了,就是好作文。.

TOP

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http://jianxintang.blog.zhyww.cn/archives/2010/201092183937.html
语文教育的几点思考

孙双金 

  一、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阐述得非常周到而全面,如果概括地说,我个人认为语文教育的使命是三点:一是传承经典文化;二是发展语言能力;三是形成独立人格。

    第一,传承经典文化。为什么说“传承经典文化”,不说“传承民族文化”?因为我们已步入21世纪,走入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理应有全球的视野,要把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纳入课程范围之内,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而不能仅仅抱着本民族的文化,排斥外来的一切优秀文化。当然在传承经典文化的过程中,本民族的经典文化显然是重点之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身上流淌的是中国血脉,保存的是中国文化基因。小学生走入学校,几乎是一张白纸,这白纸上首先着的底色理所当然是中国文化的底色。再则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本民族文化的浸染,你可能失去了文化依附感,失去了民族归属感。那什么是“经典”呢?《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范性的著作。”权威性就是大家共认的。不仅大众共认,而且学者共认;不仅当代共认,而且历史共认,这才是权威。典范性,就是在思想上和语言上堪称榜样,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完美地艺术统一,这才是真正的典范。拿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从内容上来说,当然是儒、释、道三家文化汇成中华文明的滚滚洪流,其中以儒家文化为主流、主脉。从时间维度上来说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四千九百年是文言文的历史,一百多年是白话文的历史。从文化品质上来说,著名作家的经典文本串成了真正的中华文明史。在学者文中津津乐道的是《论语》《老子》《孟子》《大学》《中庸》;在大众口中谈论不休的是《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诗经》《楚辞》《古诗十九首》《唐诗》《宋词》是中华诗词的典范。如果说“传承经典文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使命的话,那我们必然就要反思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它们是否选取了最优秀的经典作品入教材呢?它们有没有兼顾照应到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呢?教材中白话文和文言文乃至古诗词的比例如何确定才是合理科学的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需要反复斟酌思量的。这关系到打底色、打基础的大问题,这关系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原则性问题。

    第二,发展语言能力。发展语言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这是必须种好的自家的田地,这一点大家已形成了共识。但是对如何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都存在很大的分歧。语言能力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我认为不外乎两点:一是语言环境,二是语言实践。我们学的是母语,照理说语言环境应该不成问题。但是语言环境有优美语境、典范语境和粗俗语境、垃圾语境之分。我们应该给学生创设怎样的语境呢?请看看当下的语言环境。学生和教师、家长接触的是白话语境,如果教师和家长语言修养高,学生耳濡目染,语言修养也会较好。如果反之呢?学生语言能力恐怕就令人担忧了。当下除了人际语境外,还有网络语境、电视语境等。媒体语境的品质如何呢?大家心知肚明,低俗、媚俗、垃圾语言太多了,在这样的语境中怎么能不影响学生的语言修养呢?我们提倡让学生诵读经典也正是为了给学生创设高尚优美的经典语境,让学生在典范的语言熏陶中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讲到语言实践,无非是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其实,语言环境可以表述为语言吸收,它包括耳闻和目睹两条途径。耳闻更多的是听话,目睹更多的是阅读。语言实践可以表述为语言输出,它包括口说和手写两条途径,口说是指口语交际,手写是指书面表达。语言实践和语言环境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充分地吸收和积累,并且是优质语言的吸收和积累,才能有优质语言的输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能找到现今学生为什么语言表达不够规范、优美,原因就是他们吸收、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不够,还没有充分的积淀,怎能内化生成自己优美的语言呢?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的学生如果有二三百篇历代经典美文熟背在肚子里的话,那叫他的语言不规范都难呀!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熟背几百首经典诗文,这是文化的“童子功”,这是语言的“童子功”。没有这“童子功”,要想在语言上有较深的造诣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练武的人如果没有扎实的武术基本功,武术童子功,要想成为武术高手、武术大师也是没有可能一样的道理。

    第三,形成独立人格。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就要体现在涵养学生独立的人格上。《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培养人格。孔子的“己欲达则达人,己欲立而立人”是培养人格。屈原的“世人皆昏,唯吾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培养人格。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培养人格。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也是培养人格。中国文化史上一切优秀的作品皆对学生追求真善美、远离假丑恶的高尚人格有极大的涵育功能。读文章、诵经典、阅名著最终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形成自己高贵的气质,形成追求美好事物的品质。当一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对自然形成了自己独立的稳定的正确的美好的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有独立的人格了,就达到了孔子所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境界了。

    二、小学语文该怎么教?
    《课本课程标准》上说:“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当下的语文阅读课堂基本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和文本对话,于是引发了“是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还是在教师带领下与文本对话”的“文本解读”及至当下比较热的“文本细读”等话题。但我思考的是源头性问题、前提性问题,即:这些文本值得对话么?有对话的价值吗?小学生有对话的能力吗?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些非经典的浅薄文本,面对的是一些积累甚少或心智未开的儿童,我们课堂上的对话价值大吗?有效吗?高效吗?如果我们对这些前提性问题都未搞清楚,搞明白,就在那里对过来对过去,问过来问过去,不是太盲目了吗?行文至此,我们必须厘清下面几个问题:
    其一,文本的对话价值。什么样的文本才有对话价值呢?我个人认为一定是那些思想上和语言上堪称典范且适合小学生年龄心智特点的文本才有对话价值,即文质兼美、适合学生的文本。比照这一标准,我们来看当下的语文文本,显然难称文质兼美、经典。在适合学生上又过于低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心智了,过于浅白,过于缺乏内涵,不值得玩味。学生看一遍尚可,看第二遍、第三遍就没有兴致,乏了口味。为什么?缺少了内涵,缺少了味道。建议编者在修订教材时多增添一些经典美文,删减一些浅白时文,使我们的教材增加文化味,增添经典味,使我们的对话真正有思考的价值。

    其二,学生的对话能力。关于学生的对话能力,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小学生心智未开,积累甚少,还处在混沌状态,这种年龄状态的对话没有什么价值,不如多作诵读积累,等学生有了相当积累,心智渐开时再作对话。另一种观点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充满探索,他们身上有无限的可能,教学就是为了激活他们的潜能,解放他们的思想,放正他们的想象。因此,教学过程就是对话与碰撞。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但第二种观点显然忽视了语言学习的规律,中外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是以积累为前提,而不是以理解为核心。王丽女士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编选了杨叔子、周汝昌、黄宗江、冯其庸、舒芜、李国文、庞朴、邵燕祥等大家几十年的切身体会。我选取李国文先生《从“青年必读书”谈起》中几段话作为论据吧,他的话代表了广大名家共同的心声:“很久很久以后,我也琢磨出来这位老秀才的见解,不无道理,对于童稚气十足的孩子,给他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真是如让顽石点头,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但确如他所说,书背多了,人长得大了,知识面拓展了,还真是就‘自然明白了’”。“在多多益善的背诵中,达到融会贯通,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对此,我深有体会的。”“我为一家出版社撰写《莎士比亚传》,在检阅大量资料时,发现这位文豪的童年,也是在背诵中开始他的文化积累的。看来,背诵不光中国有,外国也有。我记得凌叔华记的辜鸿铭的文章中说,这位民国后还拖辫子的满清遗老,留洋归来,在北平为大学教授,能够一口气背诵出上千行弥尔顿的《失乐园》。看来,背诵,启发智慧,增加修养,激发才华,加深记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限于篇幅,我不再引用大家们的观点,我建议语文教师都去看一看这本书,一定会给你极大的启迪。学生的对话能力从哪里来?我个人认为,从大量的经典诗文积累中来,从画龙点睛的问题中来。小学语文教学应以积累经典为主并辅之于适当的讲解和启发。

    其三,学生的心智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13岁以前的儿童记忆能力特别旺盛。少年时博闻强记,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终身难忘。而理解能力却处于薄弱期,孩童乃人生的混沌期,懵懵懂懂。俗话说“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是什么季节做什么事”,错过了童年记忆的黄金时期,我们再强调背诵,再强调积累,可就错过了人生的季节了,再怎么都没法弥补了啊!这一点,我们40岁以上的人是深有体会的。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都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学要重积累,重背诵,重阅读。小学语文怎么教?我认为应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熟读背诵经典诗文,数量在二三百篇以上。这是语文的主食,这是语文课堂要做的主功课。另一条是课外的大量阅读,数量在几百万字以上,这是语文的杂粮,这是语文课外功夫。离开这两点,谈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无疑于缘木求鱼,异想天开。

    三、重视诵读积累会扼杀儿童创新能力吗?
    人类进入了21世纪,创新能力是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代教育理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己任。据此,有人说现在语文教育强调背诵积累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样的教育对孩童天性是摧残,是教育的复古,是倒退。持这种观点的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果真是他们想的这样吗?事实胜于雄辩,我们先看看事实吧:

    钱学森是当代伟大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和“火箭之王”。他是创造性人才的杰出代表吧。他的“钱氏之问”:“新中国解放60年为什么培养不出自己的杰出人才”像一根针一样扎在我们教育人的心头,隐隐生痛,引起举国上下的广泛关注。我查阅资料发现:“钱学森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钱均夫就是一位博学之士,曾东渡日本学习教育、历史、地理,回国后就职于当时北平教育部。钱均夫非常喜爱中国古典文学、诗词、绘画,文笔超凡脱俗,幼年的钱学森耳濡目染,各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钱学森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有很深的艺术修养。尤其喜欢读古今中外的文学名作,过目不忘,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岳飞的《满江红》等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诗句,更是经常脱口而出。因而,他的思维和语言活泼而深刻,清晰又丰富,常常即兴谈来,就是一篇生动的好文章。”(《钱学森讲谈录》,九州出版社)

    杨叔子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他学贯中西,文理兼通,对中国教育有许多切中时弊的言论,他的《走出半个人的时代》一文对中国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性。他在王丽女士主编的《名家谈语文学习》一书的序言中这样说道:有人问过我:“你能成为院士,有些什么个人因素?”我讲:“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文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语文起了重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5岁不到,日寇侵入江西,我家逃难,我到9岁才进小学,小学只念了一年就进中学。小学,我数学很差;初中,我物理、化学很差,我都赶上去了;念书时,成绩一直上升,后来一直优秀。我想,这同入小学前念了四五年的古书很有关,同后来一直爱好中华诗词与古文也有关。优秀人文文化的滋养至少是:一、陶冶与提升了思想感情;二、活跃与完善了思维能力。”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的作家,他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是出类拔萃的。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论背诵的:“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的表现方式。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朱自清语文教学经验》,科学教育出版社)邵燕祥是当代著名诗人,他曾说过:“朗读和背诵,不仅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理解、领会,对于音调铿锵的诗文,这更是整体审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吧?”(《中学〈国文〉琐忆》如果说他们两位还不是世界级的大文豪,莎士比亚是世界级的大文豪了吧,上文介绍到他童年背诵大量经典诗文,能够证明童年的背诵积累不但不影响创造力的培养,相反能够促进创新能力的形成。

    如果上面从事实上证明背诵积累的重要性,那么下面我着重从科学的角度阐述少年背诵积累的意义。

    从脑科学来说。人的右脑管形象思维,左脑管抽象思维,真正的大家都是左右脑同步发展的人。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他的左脑高度发达,同时他的小提琴拉得很捧,右脑同样高度发达。钱学森认为人的思维包括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人的创造思维过程就决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思维,总要有点形象(直感)思维,甚至要有灵感(顿悟)思维。”钱老在给戴汝为、钱学敏同志的信中说:“我近日在想:既然文学创作中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那我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学作品不就是三种思维的结晶吗?那我们为什么不从中国的赋、诗、词、曲及杂文小品中学习思维学呢?它们是最丰富的泉源呀。”(《钱学森讲谈录》)钱老说得多好,从小背诵中华古典诗文,就是从小培养孩子多种思维,为他们的多维思维奠基。

    从信息学来说。信息首先得有储存,然后才能输出。现在是电脑时代,年轻人更懂得从网络上搜取信息。试想,如果网络上没有存入相当的信息资源,你用百度能搜到什么呢?我想起了这么个故事:有位研究生,他突发奇想,把远在山区务农的母亲的姓名输入百度,一敲搜索,电脑显示:无此人信息。他无比伤感。不是因为世上没有他母亲这个人,而是因为网络上的电脑内没有输入他母亲的信息。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让少年背诵积累历代诗文,就是在少年的大脑内存内输入这些信息,等到用时即可随时搜索,随时调出。千万不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从语言学来说。语言是在大量的积累运用的基础上习得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积累的是经典美文,得到的一定是经典美文;积累的是快餐语言,获得的也一定是快餐语言。我们强调童年多背诵积累经典美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希望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达到“读诗使人灵秀”,“读诗改变气质”的美好境界。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10?3C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30 12:15 编辑 ].

TOP

国庆节的阅读材料

引用:
原帖由 qiaoyingq 于 2010-9-28 15:18 发表
说实话,还真的不知道五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就是有种认为:不是写详细了,就是好作文。
  今天是国庆节,祝大家节日快乐,也祝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国庆期间打算和孩子一起欣赏都德的《阿尔萨斯!阿尔萨斯!》.

TOP

阿尔萨斯!阿尔萨斯!

[法国]都德 著
陈伟 李沁  译

  几年前,我曾经去阿尔萨斯[1]旅行,那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不是坐火车,因为那种乏味的旅行给您留下的印象,只能是被铁轨和电报线分割得七零八落的景色;而徒步行走,身背行囊,手持硬棍,身边跟着一个不那么唠叨的同伴……这是一种美好的旅行方式,你所看到的一切都能久久地留在记忆之中!
  特别是现在,阿尔萨斯已被封锁,从前对这片被割让的国土的印象,连同在它美丽的乡间长久漫步所获得的意想不到的趣味,全都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森林沐浴在阳光之中,宛若绿色的帷幔,树立在宁静的村庄上面;在山角的转弯处,教堂钟楼和工厂随处可见,潺潺的小河穿越其中,还有锯木厂和磨坊,有时,在一片嫩绿的平原上,会突然出现一件不曾见到过的色彩鲜艳服装……
  每天早晨,天刚破晓,我们就起床了。
  “先生!……先生!四点钟了”客栈的伙计带着浓重的口音朝我们叫道。
  我们赶忙跳下床,收拾好行囊,摸索着走下嘎嘎作响、摇摇欲坠的木头楼梯。出发之前,我们在楼下客栈的大厨房里喝上一杯樱桃酒,那里早就燃起了炉火;枝蔓颤抖着,令人不禁想到门外的雾霭和潮湿的玻璃窗。接着,我们便上路了!
  刚开始非常艰苦。此时此刻,前一天所有的疲惫都重新向您袭来。人和天空都还是睡眼矇眬的。然而,冰冷的晨露渐渐消失了,雾气也在阳光下消散……我们行走、前进……暑气过于凝重时,我们就在一眼泉水或一道小溪边停下来吃饭,然后便躺在草地上,枕着潺潺的水声酣然入睡,直到一只大黄蜂像子弹一样振着翅膀从身边一擦而过,把我们惊醒……暑气退去后,我们重新上路。不一会儿,太阳开始西斜,路程似乎也随之在逐渐缩短。我们寻找下一个目标,一个栖身之地,接着就筋疲力尽地躺在客栈的床上,或者是在敞开的谷仓里,再或者是草垛下;我们头顶满天的星空,聆听鸟的鸣叫、树下昆虫的蠕动,以及轻微的跳跃、无声的飞翔。在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这些夜的声音仿佛就是梦的序幕……
  我们遇见的那些美丽的阿尔萨斯村庄全部散落在路边,它们都叫什么呢?现在,我已记不得任何名字,但这些村庄是如此相似——特别在上莱茵省——以至我尽管是在不同的时刻穿过了它们,但见到的却好像是一座村庄;宽阔的大街,镶着铅框的小彩绘玻璃,窗边爬满了啤酒花和玫瑰花,老人倚在栅栏门上抽着巨大的烟斗,女人则俯在上面高喊着自己的孩子……我们早晨经过的时候,一切还在沉睡,勉强可以听见马厩里草料在簌簌作响,狗在门下呼呼地喘着粗气。再走两里路,村庄开始苏醒。百叶窗打开的声音,水桶碰撞的声音,街上排水沟灌满的声音;奶牛一边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饮水槽,一边用长长的尾巴驱赶着苍蝇。再走远一点,看到的仍然是同一座村庄,只不过在夏季的午后,它显得非常寂静;唯有蜜蜂嗡嗡地叫着,顺着向上伸展的树枝,一直爬到木屋顶上;一阵阵单调而冗长的歌声从学校里传来。有时,走到一个地方的尽头——这里不仅是某座村庄的偏僻角落,甚至也是整个省份的偏僻角落——可以看到一幢三层楼的白色房屋,门前挂着一块崭新锃亮的保险公司招牌,或是公证人的盾形标识,再或者是医生的门铃。从房屋前走过时,可以听见用钢琴弹奏的华尔兹——一首稍稍有点过时的乐曲,从绿色的百叶窗传出,落在缺洒满阳光的大街上。晚些时候,黄昏降临,牲口开始回棚,人工们也从纱厂下班。人声鼎沸,你来我往。所有人都站在家门口,街上是成群的金发孩童,家家户户的玻璃窗被不知何处射来的夕阳余辉照得通红……
  我至今仍能满怀幸福地想起的,星期天上午做礼拜的阿尔萨斯村庄;大街上空空荡荡,房屋里杳无一人,只有几个老人在门前晒太阳取暖;教堂里却挤满了人,明亮的蜡烛给彩绘玻璃蒙上了一层美丽而渐弱的玫瑰色调,经过那里时,能听见一阵阵素歌声,一个唱诗班的孩子穿着猩红的长袍,灵巧地穿过广场,他光着头,手里捧着香炉,去面包店借火……
  有时,我们也会接连好几天不进村庄。我们寻找矮树林,寻找遮阴的小道,这些细长的小树林沿着莱茵河,美丽的绿色河水流到这儿,便消失在昆虫嗡嗡乱叫的沼泽里。透过稀稀拉拉的树枝,大河展现在我们眼前,河上漂着的木筏和小船满载着从岛上割来的草料,自己也像是散落在河中的小岛,随着水流,越行越远。然后,是连接罗讷河和莱茵河的运河,运河沿岸有一条长长的杨树林带,杨树绿色的树梢交织在一起,浸在亲密无间的河水中;而河水仿佛被狭窄的堤岸锁住了一样。陡峭的河岸上,时不时会有一座船闸管理人的小木屋,孩子们赤着脚在船闸的横杠上跑来跑去,在飞溅的浪花中,木筏队缓缓地前进着,占满了运河的整个河面。
  等我们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闲逛尽兴之后,就回到了通往巴塞尔[2]笔直而清洁的大路上,路边栽满了核桃树,树荫带来阵阵清凉,孚日山脉[3]在路的右边,左边则是黑森林[4]。
  哦,骄阳似火的七月,在通往巴塞尔的大道边的浅沟里,我舒展身子,平躺在干草上歇息,多么惬意!山鹑隔着田野相互呼唤,头顶上的大道却喧闹得令人伤感。那是马车夫的咒骂声、铃铛声、车轴声,还有碎石工人的铁镐声;一名警察策马急驰而过,惊动了一大群正在行走的鹅;小贩们背着大包小包,疲惫不堪;邮递员穿着镶有红色滚边的蓝色制服,突然离开大道,蹿进两旁长着野篱的小路,野篱有尽头,人们感觉到有村落,有农庄,有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还有那些徒步旅行过程中美好而意外的收获:漫无尽头的近道;马车轮子碾压的和马蹄踩踏出的惑人的小路,把你一直带进田野的中央;房门好像聋子,不愿打开;客栈里住满了客人;还有暴雨——夏季特有的大暴雨——在炙热的空气中很快蒸发干净,以至于平原、羊群身的上毛,甚至牧羊人的宽袖外套,都冒着袅袅的水汽。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从阿尔萨斯的圆形山顶下来,正在穿越树林的时候,遭到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的袭击。我们离开山顶客栈时,乌云还在我们的脚下。只有几棵杉树的树项露出云端;可是,我们越是往下走,越是主动地进入风雨冰雹之中。不久,我们就身陷其中,被雷电交织起的大网牢牢地缠住。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一棵杉树被雷击中,倒了下来。我们冲下一条供运木撬行驶的小道,透过瓢泼大雨,看到一群小姑娘躲在岩缝中避雨。她们惊恐万状地挤在一起,双手紧紧地抓着印花棉布围裙和小柳条篮,篮子里装满了刚从树上采下的黑色越橘。越橘闪着点点光亮,而那些从岩缝深处注视我们的黑色小眼睛也像湿漉漉的越橘一样。这棵倒在山坡上的大杉树,这些隆隆的雷电,这些衣衫褴褛却不失可爱、老爱往森林里跑的小家伙们,所有这一些都仿佛是施密特司铎[5]的童话故事……
  同样,当我们回到鲁什古特客栈时,那里的炉火是多么温暖!火在壁炉里烧得那么旺,烘干了我们的衣服;与此同时,炒鸡蛋也在炉火中做好了——那是一种无法模仿的阿尔萨斯炒鸡蛋,如蛋糕一样清脆、金黄!
  这场暴风雨过后的第二天,我目睹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在通往丹纳玛丽[5]的绿篱小路的一个拐角处,一块茂盛的麦田遭到了暴雨和冰雹的洗劫,麦子倒在地上,田地被冲出一条条水沟,折断的麦杆纵横交错,乱七八糟地撒落在那里。成熟的麦粒从沉甸甸的麦穗上掉下来,落在泥浆里;小鸟们拍打着翅膀,扑向这原本可以收割、现在却已成泡影的粮食,它们在满是湿麦杆的水沟里跳跃,弄得麦粒四处飞舞。在这个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的天气里,这样的掠夺真是惨不忍睹……在这块毁坏殆尽的麦田边,站着一个高个子的驼背农民,他穿着老式的阿尔萨斯服装,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的脸上真切地流露着痛苦,但同时又显得隐忍而平静,怀着一种模糊而难以名状的希望,仿佛是在说:在倒伏的麦穗下面,这块土地依然属于他,它肥沃、忠诚、生机勃勃;只要土地还在,就不应该失去希望。

注释:
[1]阿尔萨斯位于法国东北部,是法国一个小省。 历史上阿尔萨斯在德法两国之间数度易手,最终归属了法国。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 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割让给普鲁士。
[2]巴塞尔,瑞士城市,位于莱茵河畔。
[3]孚日山脉位于法国东北部,莱茵河左岸。
[4]黑森林位于德国西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一百六十公里,是著名的旅游和疗养胜地。
[5]克利斯朵夫•冯•施密特,人称施密特司铎(1768-1854),德国著名童话作家。
[6]丹纳玛丽,法国城镇,位于阿尔萨斯的上莱茵省。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10-4 14:11 编辑 ].

TOP

小四生的演讲稿:我爱我的祖国

  去年,我国六十大庆。国庆节前,儿子参加了学校开展《我爱我的祖国》演讲比赛,获二等奖。节后,语文老师又让全体学生写《我爱我的祖国》的作文。儿子便在他的演讲稿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不但文字上进行了润色,而且补充了新的内容。这篇作文得到老师的肯定,被评为A等。全文如下:

  我爱我的祖国,就像爱我的爸爸妈妈一样。
  我是中国人,我的妈妈是中国人,我妈妈的妈妈也是中国人,我的祖祖辈辈都是中国人。身边的同学朋友是中国人,学校的老师校长是中国人,在座的各位也是中国人。我们都有黄皮肤、黑眼睛。我们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我说中文,写汉字,学毛笔书法。我爱听评书,背唐诗,读《三国演义》。我画中国画,唱中国歌,下围棋,下中国象棋。春节包饺子,元宵做汤圆,端午裹粽子,中秋尝月饼、重阳去登高望远,国庆看阅兵游行。我喜欢我的祖国历史悠久,文明灿烂。
  今年我在黑龙江过年,那里的冬天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几年前我在海南岛过寒假,那里的冬天烈日炎炎,瓜果飘香。我去过武夷山,去过厦门,爬过长城,登过庐山,中国那么大,我还有好多地方要去。我自豪我的祖国地域辽阔,山河壮丽。
  我和同学们都很讨厌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他们残杀无辜的中国百姓,掠夺中国的财产,连声道歉也不说!我希望他们今天也来听听我的演讲。现在的中国有了强大的军队、先进的武器,谁敢再欺负我们呢?我们反过来还要教教他们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中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人民币更值钱了,中国人民更富有了,我们的科学家、艺术家更多了。去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我们还登上了金牌榜的第一名。明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会有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研究我们的历史,了解我们的文化。我骄傲我的祖国富裕强大,受人尊重。
  我爱我的祖国,我希望身边的每个人都和我一样热爱这片土地,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我祝愿我的祖国繁荣昌盛,天更蓝,水更净,空气更清新,植被更丰富,动物数量更多,祝愿中国人民幸福生活,更讲文明,更懂礼貌,更守秩序。让我们更爱自己的祖国,也让外国人由衷地赞赏我们这个文明古国。


  在007看来,这篇文章还是有点生硬,有点做作,有点八股味的。可是,一个小四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中国人的外貌、历史与文明、山河土地、现在的实力以及自己的愿望)去歌颂祖国,已经相当难能可贵。老实说,我到初中也未必写得出这种水平的文章。问题是,到了小五、到了初中,再写这类爱国题材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跟小三小四相比,作文水平总要有一点进步吧。.

TOP

寻找新的座标、新的努力方向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10-4 14:39 发表
  ……到了小五、到了初中,再写这类爱国题材的作文,应该怎么写呢?跟小三小四相比,作文水平总要有一点进步吧。
  我也不知道小五生的作文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或标准,但就我的孩子已经会写楼上那样的文章而言,作为小学生足矣!可是,他还在继续学习写作,所以应该有更高的追求。都德的《阿尔萨斯!阿尔萨斯!》就是他可以欣赏和学习一篇范文。比较一下儿子和都德的文章,可能就会发现儿子写同类题材的文章其努力方向何在。同是歌颂祖国,儿子的《我爱我的祖国》和都德的《阿尔萨斯!阿尔萨斯!》有何不同呢?.

TOP

都德短篇小说集《最后一课》

  每当临近开学,007都会带儿子去逛一天的书店,采购一学期的课外读物。这学期儿子临开学却生病,007只好一个人去书店,代儿子添置学具,采购图书了。选购的图书中有一本是陈伟和李沁翻译的、译林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集《最后一课》。


  当年,007在初中英语课中读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又在高中语文读过他的《柏林之围》,对都德的作品印象至深。许多人都像我的语文老师一样,把都德归为爱国主义作家。可在007看来,除是他的爱国情感感人之外,他的写作方法也值得好好学习。

目录
  最后一课
  一盘台球
  小间谍
  母亲
  柏林之围
  糟糕的佐阿夫兵
  保卫达拉斯贡
  贝利塞尔的普鲁士兵
  在巴黎的农民们
  前哨见闻
  渡船
  旗手
  沙文之死
  阿尔萨斯!阿尔萨斯!
  沙漠旅行队客店
  我的军帽
  公社的阿尔及利亚步兵
  拉雪兹神父公墓之战
  小馅饼
  法兰西仙女
  记事员
  吉拉尔坦答应我的三十万法郎!
  亚瑟
  三次警告
  最后一本书
  房屋出售
  圣诞故事
  教皇死了
  美食风景
  海边收获
  红山鹑的感愤
  镜子
  盲人皇帝
  安家
  博凯尔的驿车
  科尔尼耶师傅的秘密
  塞甘先生的山羊
  繁星
  阿尔勒城的姑娘
  居居尼昂的神甫
  老俩口
  散文叙事诗
  金脑人的传说
  诗人米斯特拉尔
  两家客栈
  尊敬的戈歇神甫的药酒
  在卡马尔格
  怀念兵营

  一般而言,作家的多数作品都篇幅比较长,而且写作技法太高明,不适合作小学生的作文范文。都德的作品却是个例外,他的作品一般都是2000字左右,篇幅不长,容量有限,结构简单,小学生可以把握它们的内容和形式。已经有一定写作基础的中小学生,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学到许多东西。尤其是都德刻画人物性格、描写景物和事件种那样细腻的笔法,以及那种娓娓道来最后奇峰突起的文风,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虽说是推荐给孩子们看的书,可在孩子还没有翻阅时,007就按奈不住,每次大便就读一个短篇,还没有读完,就激动地在扉页给儿子写了一段话:“有的书你可以一目十行地扫读,都德的作品却值得你逐字逐句地细细品味。这是性情文字,是天下最美的表达。假如你将来学法文的话,一定要找到原版的都德小说好好读,那是天下最美的文字!”.

TOP

娓娓道来最后奇峰突起——亲子欣赏《沙文之死》

  儿子也学007的样,坐在马桶上读都德的短篇小说集。读到《沙文之死》,他终于忍无可忍,对007说:“不知道都德在写什么?”

  传说中,沙文(Nicolas  Chauvin)是一个以对拿破仑忠诚而闻名的法国士兵,他狂热拥护拿破仑用暴力向外扩张势力。后人把本民族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主张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的思想称作“沙文主义”,显然这是个贬义词。但在都德时代的法国,沙文却是爱国主义者的象征。都德用“沙文”给他笔下的一个小人物命名,自然有其深意。

  《沙文之死》情节一点也不复杂:沙文是巴黎的一个小市民,有卷起舌头发小舌音r的习惯(这大概是在显示他是巴黎人而不是外省人吧)。从普法战争爆发开始,沙文就成了一个活跃分子,除了跟着起哄之外,还像个13点,经常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一些与其身份不符的言论。直到凡尔赛军队开进巴黎城,镇压巴黎公社,他死在双方的乱枪之下。

  儿子读不懂,一方面是因为他不了解法国那段历史(作品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明白都德到底是在讽刺批评沙文,还是赞扬他。前一个困惑,通过007的解释,他可以释然。后一个困惑涉及的主要不是知识问题,而对作者表情达意的一种独特的写作技巧。
  表面上看,都德几乎通篇都在以讽刺、挖苦的口吻调侃沙文那些滑稽可笑的言行。可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写的却是:“沙文就这样死了,死于内战。他是最后一个法国人。”
  儿子不明白:只死了一个小人物沙文,那么多法国人还活着,怎么可以说他是最一个法国人呢?

  在007看来,都德想通过这篇小说传达的意思是:沙文是千百万普通法国民众的代表。在抗击普鲁士军队的侵略中,他表现出了一个真正的法国人的勇气和气节。战败之后,法国人虽然灰心丧气,但依然不失法国之心。可是,巴黎公社以及此后的血腥镇压,却使法国人引以骄傲的国家意识消亡了!文章的大部内容好像都是在取笑一个小人物,文章的最后却奇峰突起,使这篇小说的立意变得隽永而深刻。

  让一个小五生理解到这么深,这种要求太高了。但是,通过大人的解释以及他自己的品味,他能够理解:都德明里是在讽刺一个不识时务的小市民,暗地却是在赞美他是真正爱国的法国人。我们在都德的小说中经常可以领略到这种充满张力的写作方法的魅力。你看,小弗郎兹为法语分词那些烦人的用法而试图逃学,他在上学的路上东张西望,优哉游哉,谁知道他迟到的却是老师用法语上的“最后一课”;再看,茹福上校虽然中风卧床,却在亲朋的细心照料和善意谎言下逐渐康复。普鲁士军队围攻巴黎时,他听到了“柏林之围”的捷报。他戎装整齐,坐在窗前,迎接法军凯旋,看到的却是普鲁士军队高奏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开进星形广场,穿越雄狮凯旋门……
  如果小五生能够理解这种写作方法的妙处,将来他写某篇文章时就可能会用到这种写法。赞美一个人不一定要尽说赞美的话,批评一个人不一定要骂他,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有时会收到奇特的效果;记叙一件事未必要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有时更加震撼人心……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10-4 20:58 编辑 ].

TOP

阿尔萨斯组画——亲子诵读《阿尔萨斯!阿尔萨斯!》

  小五生学都德前抑后仰的写作方法有难度,学他那种从细处刻画风物的方法似乎更加可行。但这也需要指导。
  儿子看小说追求情节,经常一目十行。读都德的小说或游记,用这种泛读的方法,就读不出味道,学不到精髓。他的作品需要细细品味,最好是大声朗读出来。10月2日中午,007和儿子都闲得发慌,就坐下来,捧着都德的短篇小说集,轮流朗读起来。
  我们朗读的就是《阿尔萨斯!阿尔萨斯!》。
  朗读降低了我们的阅读速度,让我们心平静下来,慢慢地进入了文章的意境。读着读着,美丽的阿尔萨斯浮现在我们眼前,如诗如画,如歌如曲。

  油画一:大地

  ……森林沐浴在阳光之中,宛若绿色的帷幔,树立在宁静的村庄上面;在山角的转弯处,教堂钟楼和工厂随处可见,潺潺的小河穿越其中,还有锯木厂和磨坊,有时,在一片嫩绿的平原上,会突然出现一件不曾见到过的色彩鲜艳服装……

  念到这里,我不禁放缓了语速,加重了语气。阿尔萨斯的森林、小河、钟楼、工厂、磨坊……仿佛就在眼前。

 油画二:远足

  刚开始非常艰苦。此时此刻,前一天所有的疲惫都重新向您袭来。人和天空都还是睡眼矇眬的。然而,冰冷的晨露渐渐消失了,雾气也在阳光下消散……我们行走、前进……暑气过于凝重时,我们就在一眼泉水或一道小溪边停下来吃饭,然后便躺在草地上,枕着潺潺的水声酣然入睡,直到一只大黄蜂像子弹一样振着翅膀从身边一擦而过,把我们惊醒……暑气退去后,我们重新上路。不一会儿,太阳开始西斜,路程似乎也随之在逐渐缩短。我们寻找下一个目标,一个栖身之地,接着就筋疲力尽地躺在客栈的床上,或者是在敞开的谷仓里,再或者是草垛下;我们头顶满天的星空,聆听鸟的鸣叫、树下昆虫的蠕动,以及轻微的跳跃、无声的飞翔。在我们疲惫不堪的时候,这些夜的声音仿佛就是梦的序幕……

  007小的时候确实有过“大黄蜂像子弹一样振着翅膀从身边一擦而过”的经历,费了许多口舌给儿子解释这种独特的感受,以及都德如此精当的描写。还有,“枕着潺潺的水声酣然入睡”,阿油,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我也曾经躺在稻草堆上仰望星空,聆听鸟的鸣叫、树下昆虫的蠕动。007也有如此敏感的心灵,可是,我写不出如此美丽文字。“无声的飞翔”——读到这里,007没有赞叹,唯有嫉妒。

 油画三:村庄

  我们遇见的那些美丽的阿尔萨斯村庄全部散落在路边……我尽管是在不同的时刻穿过了它们,但见到的却好像是一座村庄;宽阔的大街,镶着铅框的小彩绘玻璃,窗边爬满了啤酒花和玫瑰花,老人倚在栅栏门上抽着巨大的烟斗,女人则俯在上面高喊着自己的孩子……我们早晨经过的时候,一切还在沉睡,勉强可以听见马厩里草料在簌簌作响,狗在门下呼呼地喘着粗气。再走两里路,村庄开始苏醒。百叶窗打开的声音,水桶碰撞的声音,街上排水沟灌满的声音;奶牛一边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饮水槽,一边用长长的尾巴驱赶着苍蝇。再走远一点,看到的仍然是同一座村庄,只不过在夏季的午后,它显得非常寂静;唯有蜜蜂嗡嗡地叫着,顺着向上伸展的树枝,一直爬到木屋顶上;一阵阵单调而冗长的歌声从学校里传来。有时,走到一个地方的尽头——这里不仅是某座村庄的偏僻角落,甚至也是整个省份的偏僻角落——可以看到一幢三层楼的白色房屋,门前挂着一块崭新锃亮的保险公司招牌,或是公证人的盾形标识,再或者是医生的门铃。从房屋前走过时,可以听见用钢琴弹奏的华尔兹——一首稍稍有点过时的乐曲,从绿色的百叶窗传出,落在洒满阳光的大街上。晚些时候,黄昏降临,牲口开始回棚,人工们也从纱厂下班。人声鼎沸,你来我往。所有人都站在家门口,街上是成群的金发孩童,家家户户的玻璃窗被不知何处射来的夕阳余辉照得通红……

  都德这种写法很独特。他把他所经过所有阿尔萨斯村庄浓缩成一个村庄加以描述,典型化地给读者呈现了阿尔萨斯村庄一日的生活情景。这一段是儿子念的。我不知道他在念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小彩绘玻璃,窗边的啤酒花和玫瑰花,男人的烟斗和女人的叫唤,马厩里草料的簌簌作响,从绿色的百叶窗传出、落在洒满阳光的大街上的琴声,玻璃窗反射出的夕阳余辉……这些景致一次又一次地拨动着007的心弦,挠得007全身舒坦,没有了重量。007觉得,都德如此精细的描述已经让人叹服,他还把如此之多的生活片断串连起来在一个自然段里显现,一点也不显得杂乱,这种语言组织能力,真是令人叫绝。也许用画来比喻这段文字并不恰当,哪个画家有这等本事在一幅画里表现如此丰富的乡村生活呢?

 油画四:河流

  有时,我们也会接连好几天不进村庄。我们寻找矮树林,寻找遮阴的小道,这些细长的小树林沿着莱茵河,美丽的绿色河水流到这儿,便消失在昆虫嗡嗡乱叫的沼泽里。透过稀稀拉拉的树枝,大河展现在我们眼前,河上漂着的木筏和小船满载着从岛上割来的草料,自己也像是散落在河中的小岛,随着水流,越行越远。然后,是连接罗讷河和莱茵河的运河,运河沿岸有一条长长的杨树林带,杨树绿色的树梢交织在一起,浸在亲密无间的河水中;而河水仿佛被狭窄的堤岸锁住了一样。陡峭的河岸上,时不时会有一座船闸管理人的小木屋,孩子们赤着脚在船闸的横杠上跑来跑去,在飞溅的浪花中,木筏队缓缓地前进着,占满了运河的整个河面。

  都德说“河水仿佛被狭窄的堤岸锁住了”,这个比喻非常奇特。可是,007咋觉得似曾相识呢?对了,想起来了——毛泽东曾在《菩萨蛮·黄鹤楼》有“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之句。真是气势磅礴,富有想象力!

 油画五:大道

  哦,骄阳似火的七月,在通往巴塞尔的大道边的浅沟里,我舒展身子,平躺在干草上歇息,多么惬意!山鹑隔着田野相互呼唤,头顶上的大道却喧闹得令人伤感。那是马车夫的咒骂声、铃铛声、车轴声,还有碎石工人的铁镐声;一名警察策马急驰而过,惊动了一大群正在行走的鹅;小贩们背着大包小包,疲惫不堪;邮递员穿着镶有红色滚边的蓝色制服,突然离开大道,蹿进两旁长着野篱的小路,野篱有尽头,人们感觉到有村落,有农庄,有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

  美不胜收!007都开始审美疲劳了。

 油画六:暴风雨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从阿尔萨斯的圆形山顶下来,正在穿越树林的时候,遭到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的袭击。我们离开山顶客栈时,乌云还在我们的脚下。只有几棵杉树的树项露出云端;可是,我们越是往下走,越是主动地进入风雨冰雹之中。不久,我们就身陷其中,被雷电交织起的大网牢牢地缠住。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一棵杉树被雷击中,倒了下来。我们冲下一条供运木撬行驶的小道,透过瓢泼大雨,看到一群小姑娘躲在岩缝中避雨。她们惊恐万状地挤在一起,双手紧紧地抓着印花棉布围裙和小柳条篮,篮子里装满了刚从树上采下的黑色越橘。越橘闪着点点光亮,而那些从岩缝深处注视我们的黑色小眼睛也像湿漉漉的越橘一样。这棵倒在山坡上的大杉树,这些隆隆的雷电,这些衣衫褴褛却不失可爱、老爱往森林里跑的小家伙们,所有这一些都仿佛是施密特司铎的童话故事……
  读到这里,007又开始出神。
  但愿我的儿子将来写情书时会这样描写他女友的眼睛:你那双黑色大眼睛像湿漉漉的越橘……

 油画七:暴风雨后的田野

  在通往丹纳玛丽的绿篱小路的一个拐角处,一块茂盛的麦田遭到了暴雨和冰雹的洗劫,麦子倒在地上,田地被冲出一条条水沟,折断的麦杆纵横交错,乱七八糟地撒落在那里。成熟的麦粒从沉甸甸的麦穗上掉下来,落在泥浆里;小鸟们拍打着翅膀,扑向这原本可以收割、现在却已成泡影的粮食,它们在满是湿麦杆的水沟里跳跃,弄得麦粒四处飞舞。在这个阳光灿烂、晴空万里的天气里,这样的掠夺真是惨不忍睹……在这块毁坏殆尽的麦田边,站着一个高个子的驼背农民,他穿着老式的阿尔萨斯服装,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他的脸上真切地流露着痛苦,但同时又显得隐忍而平静,怀着一种模糊而难以名状的希望,仿佛是在说:在倒伏的麦穗下面,这块土地依然属于他,它肥沃、忠诚、生机勃勃;只要土地还在,就不应该失去希望。

  画得出前面六幅“画”,固然很出色,但不会成为传世精品。可是,有上面那段,有了“在倒伏的麦穗下面,这块土地依然属于他,它肥沃、忠诚、生机勃勃;只要土地还在,就不应该失去希望”这一句,这篇游记便有了它的历史地位!.

TOP

“爱国”并不一定要明说“爱”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10-4 15:20 发表
同是歌颂祖国,儿子的《我爱我的祖国》和都德的《阿尔萨斯!阿尔萨斯!》有何不同呢?
  007告诉儿子:都德的《阿尔萨斯!阿尔萨斯!》,可以说是一篇歌颂祖国的文章。它跟你写的《我爱我的祖国》有什么区别?
  儿子说不清楚。007说:你每一段都在说“我爱你祖国”,或者在说“我喜欢祖国的什么什么”。都德这么说了吗?
  没有,他没有说“爱”,也没有说“喜欢”。
  是的。他虽然没有说“祖国,我爱你”,没有说“我喜爱阿尔萨斯”,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阿尔萨斯的歌颂。他对阿尔萨斯充满深情,才能够写出这么优美的文字……爱,不一定要明地说出来。.

TOP

小五生作文要求之一:要有立意

  老师给布置的国庆假期作文是《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儿子准备写春节,并且说这篇文章写不长。007好奇:为什么说文章写不长?儿子解释说,没有什么好写的。
  007又问:为什么不写中秋节?
  儿子说:中秋节就更没有多少好写的东西了。
  007说: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是中秋节,你猜我会写什么?
  子:还不就是写吃月饼,还有就是写中秋节怎么好玩。
  父:如何我是小三生,我就会像你说的这么写。假定我是小四生了,你说我还会怎么写?
  子:还要写嫦娥和月桂树的传说什么的。
  父:现在假定我是小五生,我还应该写什么东西呢?
  子:嗯,还可以写团圆。
  父:对,小五生写的作文,要意思,有意义。写中秋佳节,团圆就是一个不错的角度。可是,怎么具体写团圆呢?
  子:去年中秋节,我们家、叔叔家、孃孃家一起陪爷爷去庐山玩,就是团聚,你可以写这件事呀。
  父: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对了,我可能还会想到古诗。古人一旦远离家乡,就很难跟家人团圆了。所以李白才会在月夜睡不着,写《静夜思》。
  子:还有李商隐,想家想得整夜睡不着。
  父:是哦,是要提到这个娘娘腔的诗。现在我们住在上海,叔叔住在南昌,孃孃住在深圳,相隔千里,为什么就不会像李商隐、李白那么想念亲人呢?
  子:我们平时可打电话,发Email。想见面,也不难。
  父:为什么不难?
  子:因为有火车、飞机呀!
  父:你看,写中秋佳节,有许多东西可写的,肯定写得很长。

  无论007怎么引诱,儿子就是不写中秋,坚持写春节。007只好跟他讨论怎么写春节。人家好像胸有成竹,成文之前不愿意让老爸知道内容。007便说:你可以不说具体写什么,但请你告诉我,你通过这篇文章准备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或什么感受,这个总行了吧?
  没有什么,我就是想写春节开心好玩呗!
  哎呀,这跟你小二小三的水平不是一样了吗?小五生写文章总要有一点点好的想法嘛。
  这倒提醒了儿子。他说起语文老师讲的一个故事:以前有个五年级的学生写小偷偷东西,写得许多具体生动,但是老师只给他评了一个D等,就是因为他的文章“思想不好”。
  于是,父子俩便讨论都什么叫“思想好”和“思想不好”。007和儿子有一个共识:文章要写得好,一定要有真情实感。不能为了“思想好”,就写假话大话空话。但是,小五生的作文又不能像小三小四生一样只把事情经过好好写出来,还要写得有意思,有意义。就是说,总要有一点“好思想”。怎么办呢?
  007拿上述那篇得D等的文章说事:要是我来写,我会继续写下去,写我看到小偷偷东西时想喊又不敢喊的矛盾心情,写我想到被偷的那个人的损失时的不安心情……只要是真实的想法和感受,就可以写出来,它就可能变成一篇好文章。一篇好文章确实应该有健康的立意!

  007又想到了前天读过的那篇都德游记,告诉儿子:法国和普鲁士打仗,法国败了,不得不把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地方割让给普鲁士。接着,巴黎市民又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法国的富人反对巴黎公社,就组织军队打内战,镇压巴黎公社。经过这么多周折,法国人都灰心丧气了。可是,许多法国人读了都德的《阿尔萨斯!阿尔萨斯!》都受到鼓舞。为什么会这样呢?
  儿子回答不了这个问题。007让儿子思考一下,都德通过这篇游记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儿子想起了文章中最一句话:“只要土地还在,就不应该失去希望。”
  对的,法国虽然战败了,也割让了土地,但法国的绝大多数国土还在。只要土地还在,就不应该失去希望。这就是都德最想对法国人说的话,也是这篇游记的中心思想。有了这个思想,它就成了一篇佳作!

  今天中午,007坐在小区的一张椅子上,和儿子大谈作文的中心思想。不知道他听进了多少,也不知道他即将写的《我最喜欢的传统佳节》会有什么立意或中心思想。.

TOP

我是小一生的MM,不经意看到此篇帖子,看了007和其他朋友的一些内容,受益匪浅!收藏了!

我们刚刚开始一个月的小学生涯,我这做MM的还在学习摸索中. 都知道学好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作文是语文的重中之重.怎样指导孩子写好文章真不是件简单的事.任重而道远. 我坚持亲子阅读2年半(后悔开始太晚了,以前一直忙工作,孩子交老人带.3岁前孩子的阅读基本空白. )孩子目前还只是爱听不爱看(超爱听故事,书也看,但停留在看画不看字或是少看字阶段)着急中!已购桥梁书欲帮助孩子开启自主阅读之路,期待细细拜读此贴以找到指导孩子学好语文的好办法.

再次感谢LZ,等我们有了一些感悟后也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TOP

引用:
原帖由 roniyu妈妈 于 2010-10-5 14:41 发表
再次感谢LZ,等我们有了一些感悟后也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欢迎上来交流经验教训,交流的人越多,我们各自受益越多。.

TOP

007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真是值得学习,这也是我之前想不到的,领教了
节前家长接待日,老师反映小女的作文,一方面选题不好,很难写出有内容的文章,另一方面详略不当,就是主题思想不明确。有时按照命题作文来写,我也觉得没有素材,而小女就会自己编故事,效果就是内容空洞,如果碰上这种问题,007一般会如何开导孩子.

TOP

儿子小三,要正式写作文了。我最近也在研习新八股文,总结出了一个套路,即所谓三段式:开头介绍,中间发挥,末尾点题,让儿子写作的时候应用,起了点效果,意外地发现老师竟然也是这样教的,当然比我教得更细致。然而我知道文章不应该是这么写的,我看到的美文不是这样的三段式的,可是我没有好的办法去教 ,有时候不知道自己插手教育是帮了孩子还是害了孩子,我是不是把他的思维给框住了,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可是不这样靠阅读熏陶要多久才能开窍?说实话我自己的文章写得通畅也是到初三去了。

说到阅读,我们的阅读量也还行,小时候绘本看了不少,现在自己看小说没有问题。可是我们写得最差的就是阅读作文。生活作文还好,毕竟经历过这么件事,怎么着从头到尾还能记录下来,可阅读作文要抓文章的中心,男孩可能真的成熟得晚,他就把握不住那个中心思想在哪里。暑假里看《夏日历险》看得笑翻,可是要写读后感却能坐一两个小时写不下去,看着都着急!

上来找经验的,LZ的帖子好,收藏了。打算在不断应试训练的同时也细水长流提高素质教育,继续努力!.

TOP

写作文能不能不要考虑中心思想?

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在作文上做到水到渠成。如果孩子没有建立起来中心思想这样的思维方式,例如,写故事就真实、细致地写真正发生过的故事,写想法就写心中所想、、、待其慢慢通过生活阅历的积累,通过阅读、理解,或者与同学讨论、比较后,自己生发出思想,并愿意去表达思想的时候,他写得文章不就有了中心思想吗!.

TOP

找到一个朗诵技巧的课

TOP

最优秀的哲学启蒙读物之一:我与世界面对面

详细介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997850100j0hx.html


基本信息

作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 文;(法)雅克·德普雷 图;袁筱一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2263646

内容简介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矛盾的存在。我们发现,概念往往是以“相对”的方式出现的,高的反面是低,冷的反面是热,黑暗的反面是光明。
长大以后,我们的想法更为细腻。我们能够理解更为抽象、更为复杂的概念。然而我们仍然离不开矛盾。因为正是这一组组普遍意义上的“相对存在”,我们的精神才得以构建,我们的思考才能够进行一不论我们是谁,小孩子也罢,大哲学家也罢,如果没有“肉体”的概念,我们如何能够理解“精神”呢?如果没有“有限”的概念,我们又如何能够理解“无限”?如果不是依赖于“表象”,我们如何能够理解“存在”?没有相互依存的正和反,我们就无法思考。
本书介绍了十二组彼此矛盾的哲学概念。开始,概念以彼此矛盾的方式出现,接着,由一个问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最后,再由结论揭示两个概念之间彼此需求的关系。三个阶段都配以美妙的插画,抽象的思想顿时变得鲜活而生动,因为思想得到了图像的滋养,正如抽象得到了它的对立面-——具体——的滋养一样。
一本可以欣赏、可以思考的书,一本独一无二的哲学启蒙书……

这是一本哲学启蒙绘本,图文相得益彰,适合各年龄阅读。

豆瓣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914792/

一——多

一/是指我们把某样事物看成不可分割的唯一。例如一个班级,无论班里有多少学生,当我们从一的角度谈论它时,就只是将它当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对待。

多/是指我们将某样事物拆解为众多的构成因素。此时,作为整体的班级不再存在,班级变成了各不相同的多个学生。

事物究竟是独特各异的存在呢,还是由一系列小分子构成的整体?

我们周围的所有事物都是“一”与“多”的双面存在。我们出于不同的需要,分别将之视为整体或多样的存在。当我们需要赋予某样事物以一个名称或者将它列入某个范畴之内时,该事物就只能被当成唯一的整体事物来看待,例如“机器人”。而倘若我们想要对机器人进行描述,或者对它有所理解,它就成了多样因素的存在,成为构成并保证机器人运转的多个零件。这对概念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既是一个有别于他人、有着自己独特身份的个体,同时也是一种多样存在:脾气随时会变,想法随时会变,甚至前后自相矛盾。

有限——无限

有限/是指我们能够看到开始、结束,能够看到边界。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事物的形状,我们的目光有所着落。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的圆心,能够看到这个圆的圆周,那么,这个圆就是有限的。

无限/是指事物的某些方面不在我们的认知范围内,例如大小,起于何处,终于何处等。如果我们看不到一个圆的边界,如果我们无法估量它的大小,无法想象它的存在,这个圆就是无限的。

世界究竟是广阔无垠中的一粒尘埃……还是无法为我们所理解、所想象的那样广阔无垠?

有限是无限的反面。然而,如果不借助有限的数字,并尝试着不停地数下去,我们就不能理解无限的概念。同样,每个有限的数字都可以无限地分解下去:4,2,1,1/2,1/4……每一粒尘埃也都可以无限地分解下去,直至成为我们根本无法想象的细小微粒。反过来,所有的细小微粒也都可以无限地增长。因而,世界就是由有限的事物构成的无限之无限。

我们的精神迷失在广阔的无限之中,然而,无限对我们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魅力,也许我们必须依赖“无限”才能知道自己身在何处、究竟是谁,才能直到我们自身所包含的有限和无限。.

TOP

最优秀的哲学启蒙读物之二:世界为谁存在

详细介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997850100j0i5.html


作者:(英)汤姆·波尔文,澳大利亚)罗伯·英潘图,刘清彦译  
出版社:湖北少儿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6-1  纸张、包装:铜版纸  
平装   开本:12开   定价:10.00   适用年龄:3岁以上宝宝


“世界为谁存在?”狮子宝宝问爸爸。“呃,看看你的四周,”爸爸回答,“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绿油油的草原,让你跑跳奔放,每一只斑马、羚羊与大象,帮助你成长茁壮,每一块耸立平滑的岩石,让你享受阳光。你应该相信,世界为你存在!”

……本书透过不同动物的亲子对话,让孩子们感动、赞叹大自然之余,也越发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对这个世界满怀感恩和敬意!
作者简介:

汤姆·波尔,1950年生于爱丁堡,任教于苏格兰的邓佛里斯学院。47岁那年波尔到非洲旅行,在旅程中他突然非常怀念远在英国的两个孩子,他想要为他们写一个故事。这位父亲站在非洲的大地上,举目所见映入眼里的景象,就是那些在草原上奔驰、在林间跃动、在水中栖息,和他同样有着生命气息的虫鱼鸟兽们。这让他不禁提出这样的感叹:“世界为谁存在?”想到与他一起共享天地的动物们,让这本书除了有着身为父亲对孩子的亲情爱恋外,同时有着更多对自然界的尊崇。他的两本诗集均获得苏格兰艺术协会的最佳图书奖,现与妻儿-同居住在苏格兰。.

TOP

阿尔萨斯的越橘

楼上的在学哲学了,俺们还在学文学呢。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10-4 20:43 发表
 油画六:暴风雨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从阿尔萨斯的圆形山顶下来,正在穿越树林的时候,遭到了一场可怕的暴风雨的袭击。我们离开山顶客栈时,乌云还在我们的脚下。只有几棵杉树的树项露出云端;可是,我们越是往下走,越是主动地进入风雨冰雹之中。不久,我们就身陷其中,被雷电交织起的大网牢牢地缠住。在离我们很近的地方,一棵杉树被雷击中,倒了下来。我们冲下一条供运木撬行驶的小道,透过瓢泼大雨,看到一群小姑娘躲在岩缝中避雨。她们惊恐万状地挤在一起,双手紧紧地抓着印花棉布围裙和小柳条篮,篮子里装满了刚从树上采下的黑色越橘。越橘闪着点点光亮,而那些从岩缝深处注视我们的黑色小眼睛也像湿漉漉的越橘一样。这棵倒在山坡上的大杉树,这些隆隆的雷电,这些衣衫褴褛却不失可爱、老爱往森林里跑的小家伙们,所有这一些都仿佛是施密特司铎的童话故事……
  读到这里,007又开始出神。
  但愿我的儿子将来写情书时会这样描写他女友的眼睛:你那双黑色大眼睛像湿漉漉的越橘……
  那天,我们在世博园城市案例区里闲逛,度进了阿尔萨斯馆……


  在三楼喝了杯酒……
  在二楼参观。儿子突然对着一幅画问:这是什么?
  越橘呀!都德不是写过阿尔萨斯小女孩“黑色小眼睛也像湿漉漉的越橘一样”么?这就是雨后的越橘

.

TOP

回复 893#hxy007 的帖子

嘻嘻,别理他。俺们继续文学。

CC不知从哪里搜来一堆哲学启蒙书,我没看过不好发表意见。八过,我并不希望把这些永恒的命题念给孩子听,我想通过文学、生活和历史的铺垫,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自己问出这些哲学问题并自己找到合适的讨论对象进行讨论,so,我站在都德这一边。

我喜欢都德的文字,就像喜欢柯罗的画一样,描写中透着浓浓的抒情意味。.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11-5 18:02 发表
楼上的在学哲学了,俺们还在学文学呢。  
好像哲学和文学都是文科的,不冲突吧。介绍下哲学启蒙书,主要是想大侠们把把关,是否可读,什么时候读,怎么读。.

TOP

回复 895#ccpaging 的帖子

数分和复变都是数学吧,可以数分没过关,先学复变嘛?

先替007回一帖,吃饭去也~~~~~~~~~~~~.

TOP

回复 896#水之形 的帖子

但是、、、哲学和文学 、艺术、科学,好像又不能完全这样划分开。例如,当我们在读一本传记时,从一个人的出生、成长,一直到死亡,甚至后人对他评价时,这种眼光已经超越了一个具体的人,似乎就可能产生哲学的思绪。当我们从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一直数下去,自然而然地,常常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对无限多边形的遐想。

如果我们不把达到什么样高度的思想才称之为哲学,而是关注其哲学思考的发生和过程,那么,哲学完全可能生发于小学生的思维中,只是他们思考的结果往往比较肤浅、稚嫩而已。

记得Alex的太太(他的妈妈的外婆)故去的时候,我犹豫了很久,要不要Alex去参加追悼会,按理是应该去的,毕竟太太带过Alex,差不多一直到Alex三岁左右。但我担心,Alex一下子可能接受不了这样的情感冲击,或者说,我不想他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去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最终我们两个没去,只是他妈妈回来简单地说了说。

显然,哲学的问题一定会出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5 19:4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11-5 11:53 发表
详细介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1997850100j0hx.html

587983
基本信息

作者:(法)奥斯卡·伯瑞尼弗 文;(法)雅克·德普雷 图;袁筱一 译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32263 ...
非常好!.

TOP

回复 897#ccpaging 的帖子

对呀,这些问题会出现在孩子脑海里。那么就等它出现嘛,何必读给孩子听呢?

对于这些永恒的命题,不仅要把找答案的任务交给孩子,还要把提出这些问题的权利保留给孩子。这个提出问题的权利,是很珍贵的哦。就像你说的生和死,为什么不带孩子去经历一下,而要去读书呢?以你儿子的年龄,你怕什么呢?体验之后,实实在在的悲伤会提醒他提出生和死的命题。我女儿就她外公的去世跟我谈过。

这些永恒的命题的提出,不需要弄本专门的书来看的。它的回答,也不是某一本书搞得定的。.

TOP

回复 897#ccpaging 的帖子

我不想他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去思考生与死的问题


cc,你为什么这么不信任孩子呢?你把他生下来的时候,他有准备好嘛?我就觉得你有的时候喜欢做足功课,把问题细化,然后弄得清清爽爽。要知道很多问题,你永远也准备不好的。就像面对生和死。长辈的离去,家里哀悼的气氛,胜过任何书本的启蒙。我象你儿子这么大的时候,从外公生病到出殡都经历过。当时没有太多的不能接受的东西,但是这个经历在随后的岁月里不断地发酵,生和死、如何去面对永逝的岁月等等这些问题逐渐浮现出来。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11-5 20:24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