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15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3440#vivianda 的帖子

无论多么追求完美,总还是要给完美一DD准备的时间吧。在这段时间里边,当然就是不完美,即有缺陷了。.

TOP

斐波那契数列 之 “显而易见”花了四百年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9-26 15:51 发表
那么,这个数列有什么特点呢?如果撇开养兔子这件事,小四生一般会说:这个数列中的每个数都是它们前面两个数之和。连草菲诗姐也是这么说的: ...
“斐波那契数列”在1202年的时候并没有真正引起大家的兴趣。如前所述,《算盘书》真正引起大家兴趣的是阿拉伯数字的引进,现在的人们可能无法想象阿拉伯数字的重要。没玩过罗马数字的加减法,你是无法真正体会当时的欧洲数学家会多么郁闷。这个郁闷到什么程度呢?有个罗马数学家因为实用阿拉伯数字而获罪,因为在当时欧洲的宗教统治者眼里,他们的数字系统是神创立的。这个罗马数学家宁愿死,也不用罗马数字。

“斐波那契数列”出现以后400年,在1634年数学家奇拉特发现,这个数列有如下的递推关系:
U(n+1) = U(n) + U(n-1)
这个算式其实不难理解:第n+1个月时的兔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第n个月时的兔子,另一类是当月新出生的小兔,而这些小兔数恰好是第n-1个月时的兔子数(它们到第n+1个月都可以生小兔了)。

由于这一发现,“斐波那契数列”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首先计算这列数方便多了,其次人们可以运用许多新的数学手段和思维方式对这个数列进行探讨,由发现了它许多奇特的性质。

为什么这么“显而易见”的一步花费了近四百年的时间呢?我认为:
1、要建立真正的动态思维,即探究问题时要思前想后。可是咱家的小四生这几天才开始问诸如“我小时候胖吗?”、“将来会长多高?”的问题,由此可见,动态思维的建立还需要一个过程。
2、在1202-1634年间,一定有很多数学的新思维、新方法被系统地建立了起来,也许表面上跟“斐波那契数列”没什么关系,但是它们却为数列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例如,培根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而自然归纳法就是培根提出的。

所以,在小学阶段,“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探究大概也就只能到这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7 01:32 编辑 ].

TOP

斐波那契数列 之 生活中的数列

前帖说了,在小学阶段,对“斐波那契数列”数学上的探究到此为止。但是,生活中寻找“斐波那契数列”可能才刚刚开始。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数列之“妖”还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想象,因为它无处不在,甚至妈妈们每天例行的“Make up face”也离不开这个数列。
不相信,那、、、(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7 14:33 编辑 ].

TOP

斐波那契数列 之 斐波那契螺旋

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
http://bzhang.lamost.org/website/index.php?p=137

苏格兰人Robert Simson证明了,当项数趋于无穷时,斐波那契数列的后项与前项之比趋近黄金分割,也就是1.61803398875…。这也许说明了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有天然的联系。

如斐波那契螺旋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如果顺逆时针螺旋的数目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2项,可称其为斐波那契螺旋,也被称作黄金螺旋。这样的螺旋能最佳利用圆周,疏密最为均匀。它的构造方法也不难,只需先用同样是与斐波那契数列有关的数构造黄金矩型(长宽之比为黄金分割),再在每个矩形中各描绘出一条1/4圆弧,让各段弧彼此连接。这样的黄金矩形也往往能一些艺术名作中找到,如达·芬奇著名的作品《蒙娜·丽莎》。

计算机绘制的斐波那契螺旋


斐波那契螺旋与黄金矩型

自然界中的斐波那契数列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以斐波那契螺旋方式排列的花序或树叶。蓟、菊花、向日葵、松果、菠萝……都是按这种方式生长的。如此的原因很简单:这样的布局能使植物的生长疏密得当、最充分地利用阳光和空气,所以很多植物都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演变成了如今的模样。当然受气候或病虫害的影响,真实的植物往往没有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


每层树枝的数目也往往构成斐波那契数列。

曾在网上看到下面这样一组图,说的是花瓣数符合斐波那契数列各元素的各种植物,也许仅仅是巧合?


另外,晶体的结构也往往与斐波那契数列有关。.

TOP

斐波那契数列 之 美女酷男的面具

达·芬奇与《蒙娜·丽莎》


广告中的斐波那契螺旋


美女面具
http://www.beautyanalysis.com/








酷男面具
演员魏子皓(魏宇澄)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bff310100093v.html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7 10:41 编辑 ].

TOP

斐波纳契数列 之 菜市场系列(完结篇)

一道八百年松鼠难题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107.html

    桔子帮小帮主 发表于 2008-10-05 12:18

史上最著名的一道松鼠数学题是这样的:

上帝从伊甸园抓起一把土捏成松鼠亚当,又抽他一根肋骨变作松鼠夏娃。他们都有不死之躯,自由自在终日玩耍。由于太贪玩,二人从第二月开始每月生下兄妹一双。兄妹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精神,同样自二月大时生小兄妹一双并以每月2只的进度继续下去,小兄妹继续小小兄妹,然后小小生小小小,小小小再小小小小……这是一道天堂里的题,一切情况理想化,所以夫妻从来没有外遇。一年之后伊甸园里统共有几对松鼠呢?

算法是,新一月松鼠总数=上月总数+上上月总数(因为每个月只有辈份最小的兄妹不生育,年长的则两只生两只,数量翻倍)。于是按月排列,松鼠对的数量是:0,1,1,2,3,5,8,13,21,34,55,89……后一项总是前两项之和。

如果我说的不明白,当然也可以画图求解:


对松鼠会的自我吹捧到此结束,这道被我篡改的难题原型是兔子,出题者是“中世纪最天才的数学家”斐波纳契(Fibonacci)。虽为天才,但惧怕老爸,该本性成为他的标签永世流传(Fibonacci意为Bonacci的儿子);“兔子问题”正是身为商人的老爸留给他的一道作业。

“0,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被称为斐波纳契数列。这位数学家更通俗的一项成就是将阿拉伯数字引入欧洲,于是当中国人写下“叁万捌仟肆佰陆拾壹加玖千贰佰伍拾柒等于肆万柒仟柒佰壹拾捌”时,欧洲人已将晕头转向的“xxxvMMMCDLX+MxCCLVII=xlvMMDCCXVIII”打入冷宫,转以“38461+9257=47718”代之。

言归正传,只有数学家才会因为一串产地伊甸园、毫无生产力价值的数兴奋不已。若真如此简单,斐波纳契数列也不能纠缠世人800年。

让我们先看动物界“疑难杂症”最多的小蜜蜂家族。除了一只蜂皇,所有劳动人民都是雌性,为双亲所生;雄蜂却是孤雌生殖的产物,是没有爹的短命仔。如下图所示,我们用拿一柄矛的“战神”表示雄性,用梳妆镜符号表示雌性,顺藤摸瓜地把二者祖宗八代都列出来。雄性的上辈、上上辈、上上上辈、上上上上辈祖宗数目分别为1个,2个,3,5,8,13;雌性2,3,5,8,13……于是斐波纳契数列显灵了。


如果连蜜蜂一例你都嫌太过“数学”,下边的例子保准属于美学范畴。

首先让我们以“斐波纳契数”为边长画出一组正方形(下图右上),由于数列中每数都是前二之和,所以不论你停止在哪个斐波纳契数,这些正方形都恰能转着圈地码成一个严丝合缝的“斐波纳契矩形”;再连接每个正方形的对角画出四分之一圆周(下图右下红线)——螺壳就这样诞生了(下图左)!绝妙的是,图中这颗螺壳卷了快三圈,最后两段圆弧的半径比55/89已经非常接近黄金分割的数值0.618。你可以除除看——实际上斐波纳契数列越向远方伸展,相邻两数之比则离它越近,这道理正好像追求完美的道路“永无止境”。如果你数学再好一点,懂得勾股定理,请挑战下图右上的蓝线,你能看出来吗,这两条蓝线之比也总为黄金分割0.618。这颗螺,比划比划衣壳上的线段,它无法参透自己为什么在这一刻被斐波纳契数列灵魂附体,也不明白自己怎么长出这么多黄金分割,但它仍然美得不行;在大街上,有时候可以看到裸露的肩膀上晃着经典的“黄金分割模式图”纹身(下图右下),你便知道这位美女与科学是相结合的。


陈述了若干神秘现象,还需用一个有解的题目结束本文。

一头向日葵,中心的瓜子一律排成两组螺旋(如红色所示)。虽然螺旋的数目会因头大头小而变换多少,但它们总是连续的两个斐波纳契数。如果你能看清我画的红道,就可以在这朵中型大小的向日葵中得到验证,这里的两个斐波纳契数分别为21和34。可惜小时候从向日葵上扣瓜子的经历,既没有变作大脑里的数学,也没有变成眼里的美,倒是化作了门牙上那个豁口。


用同样方式体现斐波纳契数列的还有如下“菜市场系列”,你总是能在这些圆鼓鼓的表面上发现顺反两组螺旋,二者数目在一串有名的数列中互为左邻右舍,比如图中松果是8和13,菜花是5和8。所以,每当进入菜市场,你其实已经卷入了一场斐波纳契狂舞。


果实的斐波纳契排布本属生物问题,然而它的解答却在一个中国的物理实验室现出端倪。科学家做出一些非常微小的凸起,用软软的银做核心,用坚硬的二氧化硅做外壳,当小凸起遭到快速冷却,坚硬外壳就会受到均匀拉扯……(此处省去千余字,见下图)从而莫名其妙地在没有生命的小凸上长出无数小痘痘,自动排成向日葵瓜子的阵列。这种排布体现了对能量的最低要求,还能同时保证小痘痘等距排列。结论是,向日葵头和菊花头不想减肥,所以从来不会费很大力气地把自己长成有棱角的方脸,然后将种子码成方阵;它们一致喜欢的则是平滑的圆锥形脸,并让脸上的小痘痘长成两个斐波纳契数的螺旋组,这不光最省体力,而且还能保证你吃到的瓜子既饱满又等大。


井井有条的习惯固然不可多得,但是人乱七八糟同样可以活得很好;至于植物何以固执地摒弃无序、通过上万年突变的积累进化出一张完美的数学脸,我只能叹一句“神奇”作为回应。

当然,植物也有不喜欢圆锥脸庞的,另一个选择就是干脆长成四面八方都一样的圆球形,小痘痘在圆锥表面那扭曲的斐波纳契排布显然不满足球形那精美的辐射对称性,于是便排成了矢车菊那样的等距六边形。


一次一个美国人给了我一颗草莓,我忍着强烈的饥饿将它供在了锥形瓶上。除了对转基因和农药心有余悸,原来也是源自我对美的一种下意识敏感。不管味道如何,草莓好歹得是个圆锥形,小粒粒的种子需以斐波纳契模式来排布;但是在这颗可怜的草莓上,广大的面积却是马蹄、平面等等诡异的形状,以至于斐波纳契只在角落苟延残踹。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在受刺激(frustrated)的表面上会形成X形排布——幸好我当时留下照片为证。

————————————————————-
有人有疑问,上文所说的菜花和松果究竟是怎么画出几个圈圈来的,请见下图(顺便附送我在北京照的大斐波纳契套小斐波纳契的菜花花)~




本文地址(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2107.html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7 19:07 编辑 ].

TOP

对数学痴迷的人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9-27 23:18 发表
只有对数学迷至癫狂的人才写得出这么有趣的文章。
维特鲁威人-从艺术角度解码达芬奇密码四
作者:教育资源网     来源:教育资源网     2006年05月27日    点击数: 2824 次    【大 中 小】
http://www.cncatholic.org/zxpd/1207197140.html

  《人体比例研究》是达芬奇于1490年根据建筑大师维特鲁维斯(Vitruvius)理论制作而成。维特鲁维斯在他的建筑作品中指出,人体的尺寸是自然安排好的。他更举例说明之:把双腿分开到令身高降低1/14,再抬起双臂,直到左右手的中指与头顶成一等高直线,再沿著张开的四肢顶端画一个圆圈,那么你会发现,肚脐正位于圆心,而两腿之间的空间会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原图中的圆圈之外还有一个四方格。达芬奇更进一步地把人体同时放进圆形和正方形之中,目的是用来注解人体比例:圆圈的中心点是肚脐,而生殖器是正方形的中心点。 达芬奇指出:人体颈部的宽度相等于下巴骨到双眼的距离;也相等于下巴骨到颚骨的距离,如果把颈部的宽度乘以15倍,就等于整个人。把手掌用力张开,大拇指指尖与小指指尖间距离相等于脚板的长度 (由脚丫到与脚趾相连的地方)。

  这幅《维特鲁威人》草图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表现影响深远。 基于对大自然与事物的热爱,达芬奇一直秉持以科学方法探究、掌握并塑造大自然事物;以数学方法研究机械学与光学,探究大自然的作用定论与运动定论。 达芬奇认为,建筑物应该根据和谐神圣的原则,加以组合,也就是所谓和谐构件间的平衡比例。因此,达芬奇的画作皆采用和谐、平衡,均称的正面构图方式绘制。

  《达芬奇密码》书中暗示达芬奇十分反对宗教,这是与事实不符的。很多证据都指出,达芬奇是基督徒,他在米兰期间多次受托描绘以宗教及圣经故事为题材的画作。 他于生前曾清楚表示,死后要为他举行安息礼拜。他的文章中不时提到上帝,尤其在讨论自然与受造物时,更是如此。达芬奇晚年花了很多时间,在自己的笔记里画素描,内容是圣经创世记毁天灭地的大洪水。


《人体比例研究》(Proportion of the Human Figure)
约1492年,威尼斯,艺术学院 (Venice, Galleria dell’Accademia).

TOP

《维特鲁威人》的意义

达芬奇是个画家,大家总所周知。当时的画家靠什么生存呢?一是给教堂画壁画,二是给贵族画肖像画。教堂的壁画也主要是以神的形象为主,严格地说也是肖像画。教堂或者贵族们要达芬奇画画,先跟他联系好日程。通常一幅画要画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边,达芬奇就住在雇主的地方,如教堂附近或者贵族的家里,吃穿用都由雇主负责。绘画完成以后,雇主会付给达芬奇钱(好像是金币)作为酬劳。

既然达芬奇是被雇来画肖像画的,那么就必然存在一个画的美不美的问题。教堂的壁画上主要是神,自然要画的美轮美奂,这是不用说的。贵族也许长得并不漂亮,但恐怕达芬奇也不敢实打实地画吧,否则别人不满意,达芬奇岂不是自砸了饭碗。可是也不能乱画啊,画得不像也不行。

加之达芬奇曾经师从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当时韦罗基奥坚持要所有门徒学习解剖学。所以,当达芬奇成为成功的艺术家时,得到于佛罗伦斯圣玛丽亚纽瓦医院(hospital Santa Maria Nuova)解剖人体的许可。之后他在米兰马焦雷医院(hospital Maggiore)以及罗马圣灵医院(hospital Santo Spirito;第一个意大利本土医院)作业。西元1510至1511年,则与托尔医生(doctor Marcantonio della Torre;1481年—1511年)共同工作。在这30年里边,达芬奇共共解剖了30具不同性别年龄的人体。当与托尔医生共同工作时,达芬奇准备出版解剖学理作品并制绘了超过200篇画作。然而,他的书直到西元1680年(辞世161年)才以《绘画论》为名出版。除了人体外,达芬奇也解剖了牛、禽、猴、熊、蛙以作为解剖结构比较。(备注1)

这样,达芬奇因绘画工作的特殊要求以及医学工作的需要,而对人体的比例、人脸的结构发生强烈兴趣,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而个人以为,达芬奇把数学中发现的斐波纳契数列之黄金数,与人联系在了一起,这给数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1400年以前,大家对人的理解是什么--上帝照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那么,人怎么可以以及可能揣测出神的想法呢?1400年以前的数学又是什么--工具而已,做得也不过是计算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当数学与人联系起来以后,人们似乎感觉到原来被认为由神主宰的世界,似乎也可以凭借数学去摸索一番了。数学的地位提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学的体系藉由公元四百年前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而建立,1200年的欧州才开始引进阿拉伯数字,但数学在1490年左右被达芬奇拓展到对人体的研究,到1800年左右被伽利略、牛顿拓展到对天体运行规律的研究、、、当我们把《维特鲁威人》放在这样一个历史轨迹中时,它的重要性便显现出来了。

备注1:摘自(http://blog.21voc.com/index.php? ... d=7833&id=18245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8 01:35 编辑 ].

TOP

007的照片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9-28 15:32 发表

昨晚,我在自己一张标准照上画,就是画不出斐波那契数列!
办法是有的,怕你不敢做。妈妈们还可以通过发型、饰物、立体化妆来弥补,这个男人嘛,可用的手段实在是不多。还是追求内在美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8 16:25 编辑 ].

TOP

寻找身边的黄金数必被的利器--黄金分割尺

尺规作图
BC = AB / 2
P是AB的黄金分割点


黄金分割测量尺
含苞欲放的牡丹,花蕾长短袖的比例接近于黄金分割;花枝招展的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也是黄金分割......有什么办法可以简单、准确地找出我们身边的黄金分割?只要一把“黄金分割测量尺”就万事OK了。
主要材料:硬纸板、衣服上用的暗扣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9 21:43 编辑 ].

附件

黄金分割测量尺的制作过程.rar (180.18 KB)

2010-9-28 16:51, 下载次数: 34

TOP

邮局计划做一批箱子

昨天,Alex 和我根据“Gopala和Hemachandra”的线索,通过研究邮局的箱子,又研究出了斐波那契数列。
研究的背景是这样的:
邮局计划做一批箱子,买给寄物品的人。大家可以把自己的物品如茶杯、铁锅等装在箱子里边,这肯定需要有不同大小的箱子。邮局把这些物品根据目的地分类,装入一个更大的长方形箱子。
1、邮局做了一批从单位1到单位10不同边长的箱子,假设高度都是一样的。
2、从这些箱子中选出至少三种不同大小的箱子。
3、小箱子拼成大箱子时,浪费的空间最小。每种尺寸的箱子最多用两个。

Alex 按照这些要求做了实验:
1、剪出不同大小正方形纸片代表箱子。
2、假设最大的箱子为10,拼出了10、6、4、2、2。
3、假设最大的箱子为9,拼不出箱子。
4、假设最大的箱子为8,拼出8、4、4。
这时,我打断了他的实验,建议他从最小的箱子拼起,逐渐拼出来 #3439 的图形。
Alex 在拼的过程中发现,这又是一个斐波那契数列。
我顺势用圆规做出了斐波那契螺旋。
然后,一起观赏了自然界中的斐波那契螺旋的图片。

事后总结了下,我不应该打断 Alex 拼箱子。因为他用这种方法拼出来的还是斐波那契数列,例如:
10、6、4、2、2、、、所有数字除以2看看?
8、4、4、、、所有数字除以4看看?

待下次数学活动时,准备再试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30 10:39 编辑 ].

TOP

转载:《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的比较研究

《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的比较研究
http://hi.baidu.com/zl23411/blog ... 82a8a62eddd4bf.html
2009-06-14 06:09 P.M.
[1] 张维忠. 《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比较──兼论其对数学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意义[J]. 大自然探索, 1996, (02) .
[2] 张晓贵. 关于《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的再比较[J]. 台州学院学报, 2001, (03) .
[3] 张维忠,李沐春. 《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的历史与现实意义[J]. 数学教育学报, 1997, (03) .
[4] 张晓贵,王子苓. 《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的一些比较[J]. 数学教育学报, 1997, (03) .
[5] 张维忠. 《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比较——兼论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04) .
[6] 马海成. 从《九章算术》与《几何原本》的比较看古中国和古希腊的数学[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 (03) .
[7] 莫德. 《几何原本》有关问题研究(二)[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987, (03) .
[8] 杨玉东,孙名符. 《几何原本》与《九章算术》对我国数学教育的启示[J]. 固原师专学报, 2000, (06) .
[9] 孙宏安. 《九章算术》思想方法的特点[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
[10]徐光启与《几何原本》[J]. 小学教学设计, 2005, (32) .

古希腊数学与古中国数学之比较
  
   古代希腊的数学,自公元前600年左右开始,到公元641年为止共持续了近 1300年。前期始于公元前600年,终于公元前336年希腊被并入马其顿帝国,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驱典附近;后期则起自亚历山大大帝时期,活动地点在亚历山大利亚;公元641年亚历山大城被阿拉伯人占领,古希腊文明时代宣告终结。
    而中国数学起源于遥远的石器时代,经历了先秦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200年);汉唐始创时期(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000年),元宋鼎盛时期(公元1000年到14世纪初),明清西学输入时期(十四世纪初到1919年)。
    一、最早的有关数学的记载的比较:
    最早的希腊数学记载是拜占庭的希腊文的手抄本(可能做了若干修改),是在希腊原著写成后500年到1500年之间录写的。其原因是希腊的原文手稿没有保存下来。而成书最早的是帕普斯公元三世纪撰写的《数学汇编》和普罗克拉斯(公元5世纪)的《欧德姆斯概要》。《欧德姆斯概要》一书是以欧德姆斯写的一部著作(一部相当完整的包括公元前335年之前的希腊几何学历史概略,但已经丢失)为基础的。
    中国最早的数学专著有《杜忠算术》和《许商算术》(由《汉书·艺文志》记载可知),但这两部著作都已失传。《算术书》是目前可以见到的中国最早的,也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数学专著。这部著作于1984年1月,在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大批竹简中发现的,据有关专家认定《算术书》抄写于西汉初年(约公元前2世纪),成书时间应该更早,大约在战国时期。《算术书》采用问题集形式,共有60 多个小标题,90多个题目,包括整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比例问题、面积和体积问题等。
    结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所有的文化创造,均源自华夏大地。一般来讲,中国的数学成果较古希腊为迟。
  
  二、经典之作的比较:
    古希腊数学的经典之作是欧几里得的名著《几何原本》。亚历山大前期大数学家欧几里得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工作——把以实验和观察而建立起来的经验科学,过渡为演绎的科学,把逻辑证明系统地引入数学中,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所采用公理、定理都是经过细致斟酌、筛选而成,并按照严谨的科学体系进行内容的编排,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超过他以前的所有著作。《几何原本》分十三篇。含有467个命题。
    《几何原本》对世界数学的贡献主要是:
    1. 建立了公理体系,明确提出所用的公理、公设和定义。由浅入深地揭示一系列定理,使得用一小批公理证出几百个定理。
    2. 把逻辑证明系统地引入数学中,强调逻辑证明是确立数学命题真实性的一个基本方法。
    3. 示范地规定了几何证明的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及归谬法。
    《几何原本》精辟地总结了人类长时期积累的数学成就,建工了数学的科学体系。为后世继续学习和研究数学提供了课题和资料,使几何学的发展充满了活的生机。二千年来,一直被公认为初等数学的基础教材。
    而中国的经典之作是《九章算术》。不同的是,《九章算术》并不是一人一时写成的,它经历了多次的整理、删补和修订,是几代人共同劳动的结晶。大约成书于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九章算术》采用问题集形式。全书分为九章,例举了246个数学问题,并在若干问题之后,叙述这类问题的解题方法。
    《九章算术》对世界数学的贡献主要有:
    1. 开方术,反应了中国数学的高超计算水平,显示中国独有的算法体系。
    2. 方程理论,多元联立一次方程组的出现,相当于高斯消去法的总结,独步于世界。
    3. 负数的引入,特别是正负数加减法则的确立,是一项了不起的贡献。
    刘徽公元263年注《九章算术》,主要贡献是整理此前的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并用自己的理解加以评述,特别是一些数学方法的提炼,达到中国数学的高峰。
    《九章算术》系统地总结了西周至秦汉时期我国数学的重大成就,是中国数学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其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展的数学。《九章算术》对中国数学发展的影响,可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对西方数学的影响一样,是非常深远的。
    结论:《九章算术》和《几何原本》同为世界最重要的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以其实用、算法性称誉世界,《几何原本》以其逻辑演绎的思想方法风靡整个科学界。二者是互相补充的,并非一个掩盖另一个。
  
  古希腊数学的特点如下:
    1.希腊人将数学抽象化,使之成为一种科学,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希腊人坚持使用演绎证明,认识到只有用勿容置疑的演绎推理法才能获得真理。要获得真理就必须从真理出发,不能把靠不住的事实当作已知。从《几何原本》中的 10个公理出发,可以得到相当多的定理和命题。
    2.希腊人在数学内容方面的贡献主要是创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平面与球面三角、数论,推广了算术和代数,但只是初步的,尚有不足乃至错误;
    3.希腊人重视数学在美学上的意义,认为数学是一种美,是和谐、简单、明确以及有秩序的艺术;
    4.希腊人认为在数学中可以看到关于宇宙结构和设计的最终真理,使数学与自然界紧密联系起来,并认为宇宙是按数学规律设计的,并且能被人们所认识的。
  
    中国数学的特点如下:
  
    1.中国数学最基本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社会性。通观中国古典数学著作的内容,几乎都与当时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从《九章算术》开始,中国算学经典基本上都遵从问题集解的体例编纂而成,其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某些实际需要,具有浓厚的应用数学的色彩;
    2.中国数学教育与研究始终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以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3.中国数学家的数学论著深受历史上各种社会思潮、哲学流派以至宗教神学的影响,具有形形色色的社会痕迹。
    4.中国数学是以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的相互渗透表现为形数结合的,是用算筹来计算的。并采用了十进位制。同时,用一整套“程序语言”来揭示计算方法,而演算程序简捷而巧妙。
    5.中国数学理论表现为运算过程之中,即“寓理于算”。中国数学家善于从错综复杂的数学现象中抽象出深刻的数学概念,提炼出一般的数学原理,作为研究众多数学问题的基础。
    结论:古希腊数学属于公理化演绎体系,着眼于“理”——首先给出公理、公设、定义,尔后在此基础上有条不紊地、由简到繁地进行一系列定理的证明;中国数学属于机械化算法体系;着眼于“算”——把问题分门别类,然后用一个固定的方程式解决一类问题的计算。
  
  造成衰退的原因的比较:
    希腊数学自公元前150年开始衰落,原因有以下几点:
    1.缺少必要的设备。理论和假说有待于检验。
    2.公元前31年罗马战胜埃及之后,政府的支持减少。
    3.奴隶劳动使用的增加,没有必要考虑节省劳动的办法,科学家失去了创造发明的动力。
    4.兴趣转向哲学、文学和宗教;宗教首领常与科学的追根究底的精神互相对立。公元529年, 最后一所希腊学校——雅典学校被关闭。
    中国数学从14世纪开始,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中国数学本身的弱点。例如,无适应性的符号,不便于运算等。
    2.数学家的思想或世界观的影响。例如,用唯心主义思想解释数学产生等。
    3.社会原因。例如,知识分子地位低下,废除科举制,自由思想窒息等。
    结论:由于政治、社会、经济的落后,导致了古希腊数学的衰亡和中国数学的缓慢发展。
    综上所述:在漫长的数学历史中;发源于古希腊的公理化演绎体系和中国的机械化算法体系曾多次反复互为消长,交替成为数学的主流。
    中国数学的产生具有自己的特点,尤以实用性和发展算法为特征。讨论中国数学的成就,不应以在世界上出现的早迟为主要标准,而应该注意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注意其独特的科学创造丰富了人类的思想宝库。


曾海龙写道,世界数学分为两大体系: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所创立的逻辑演绎体系,和中国的《九章算术》所创立的机械化算法体系。《几何原本》成书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它的逻辑演绎范式,几乎决定了自它以后整个西方数学和科学的发展史;《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1世纪,是古代中国以至东方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数学著述。它汇总了中国先秦至汉代的数学成就,是中国数学体系确立与数学特点形成的核心标志,代表了东方数学的最高成就。(重庆大学出版社《九章算术》注译者序)。

我以为,《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是目前流传下来的两大体系,失传的还有一些,最典型的是古埃及人的算学,试想,能够造出金字塔的民族,其数学一定是震惊世人的,并且预案早于世界其他民族和国家。此外,古印第安人也应当有不凡的数学知识,他们同样建造了美洲的金字塔。不过,我推测,他们都太过于追求精神生活,向往来世,最后,他们的文明都烟消云散了。

数学是一切科技的基础。《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反映了东西方算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对于未来的科技来说,多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多了一种工具,或者说多了思考问题的一个维度。《九章算术》是由中国人所发明,鉴于西方人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展,中国人不仅需要继承西方的科学文化,同样也需要在传统上翻新,为世界文明做新的贡献。

我以为,西方文化具有分析性,它可以在单向思维方面走得很远,但它缺乏综合性,而这恰好是中国人思维的特长,不过综合性思维必须容纳分析性思维,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仅仅是分析性的,缺乏综合性的,这是有重大缺陷的,而仅仅只有综合性,缺乏分析性的,缺陷就更大,这也是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举足不前的原因。

透过《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的比较,为当代中国人留下了一个沉重的课题。http://hi.baidu.com/hanqing19999 ... e73099a8018e21.html.

TOP

小升初衔接之数学 并回复 3475#ccpaging 的帖子

光阴荏苒,一转眼,“亲子数学社”进入了第三个年头了,小二生成了小四生,小三生成了小五生。再一转眼,就要进初中了。
初中的数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平面几何。
什么是平面几何?为什么要学习平面几何?这是我们将要面对的问题了。
特意转载了上文,供大家领会参考。.

TOP

有效学习的方式 -- 数学讨论组

引用:
原帖由 岁月就像棒棒糖 于 2009-6-8 14:41 发表
大环境一直如此。包括现在的学校教育,也基本上是“告诉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哪来那么多废话”的模式。
我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其其在四面是墙的环境里,即避免碰壁,又能保留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疑问。

回想一下,好像十几年的学生生涯里,从来没上过一节“讨论课”。
这种最能高效吸收知识,迸发思维火花的形式,从来不在中国学校教育考虑的范围内。 ...
这是一年以前您的帖子。这一年以来,hxy007和我已经开始从数学讨论中淡出了,因为11、J同学和Alex已经开始独立地问问题、研究问题,甚至开始尝试总结、评价和写报告了。

在我看来,能最大程度符合学生接受能力、最大程度引发他们学习的方式,不是BBMM和老师如何聪明地引导、教授,而是孩子之间的讨论。因为,无论如何,BBMM和老师都是成年人,已经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完整的数学架构,即使我们尽量降低自己的身段试图以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仍然不可避免地打上成见、不理解的烙印。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有足够的谦卑,我们就一定会担心是不是教多了,是不是教少了。教多了,阶梯不够多,同学们蹦不上去,自信心受打击。教少了,同学们以为过于繁琐、过于简单,没什么兴趣。这是一对矛盾,试图解决这个矛盾是一直以来萦绕在我心中的愿望。

目前看来,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年龄相当的同学一起、划出一个专门的数学时间一起来讨论数学问题。老实说,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我是有疑问的。数学时间会不会变成嬉笑打闹地游戏时间?会不会变成hxy007和我的相声表演?讨论的质量怎么样?讨论的效率怎么样?讨论的深度如何?那时候,hxy007和我参与、引导地比较多。经过一段时间,大约是两个学期吧。研究过数个问题以后,我发现,同学们已经逐渐熟悉并喜欢数学讨论了,活动得很放松、很热烈,通常都能把讨论深入到初中、高中的水平,有时甚至能触及到大学。.

TOP

回复 3479#岁月就像棒棒糖 的帖子

我不是说要其其或者其它的小朋友参加我们的小组讨论会。每个学校、每个班、2-3好友对数学有兴趣都可以搞自己的讨论会。这种讨论会对BBMM的数学要求不高,对孩子的益处,个人以为是超过任何形式的课外辅导和培训班的。当然,不局限于数学但不包括游戏,语文、英语、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都可以。
最大的特点是学生为主,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作用来推进每个人对数学的学习。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0-13 10:50 编辑 ].

TOP

回复 3482#happyyj 的帖子

我也纳闷呢。后来想,大概这颗星是电池驱动的,电池有污染,索性就绿色一把,不装电池了。.

TOP

回复 3484#happyyj 的帖子

大家可以无视的,俺却不敢造次了。

另,最近在看《几何原本》,希望能找到几何的启蒙方法,届时再写出来分享。.

TOP

几何原本(一) 几何原本的历史意义

以下摘自:http://www.hudong.com/wiki/《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在公元前300年左右,曾经到亚历山大城教学,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温良敦厚的教育家。他酷爱数学,深知柏拉图的一些几何原理。他非常详尽的搜集了当时所能知道的一切几何事实,按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关于逻辑推理的方法,整理成一门有着严密系统的理论,写成了数学史上早期的巨著——《几何原本》。  
  《几何原本》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是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绎的数学体系的最早典范。在这部著作里,全部几何知识都是从最初的几个假设除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展开和叙述的。也就是说,从《几何原本》发表开始,几何才真正成为了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
个人以为,从《几何原本》的发表开始,数学与其它早期的人类智慧有了清晰的界限,演化成一门演绎与严密的理论系统,并随之衍生出相应的方法,这些方法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要学习的重点不在于《几何原本》中的370多道题目,这些题目仅仅是一个个或简或繁的示范而已。题目仅仅是皮,其实质应在于体会、领会其中的演绎逻辑、严密性以及“系统”之美。.

TOP

几何原本(二) 几何原本的内容与特色

以下摘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109/12/17215_323808.shtml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共有十三卷,其中第一卷讲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三角形边和角的大小关系,平行线理论,三角形和多角形等积(面积相等)的条件;第二卷 讲如何把三角形变成等积的正方形;第三卷讲圆;第四卷讨论内接和外切多边形;第六卷讲相似多边形理论;第五、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卷讲述比例和算术得里 论;最后讲述立体几何的内容。

  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目前属于中学课程里的初等几何的主要内容已经完全包含在《几何原本》里了。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几何原本》是两千多年来传播几何知识的标准教科书。属于《几何原本》内容的几何学,人们把它叫做欧几里得几何学,或简称为欧式几何。

  《几何原本》最主要的特色是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几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四方面主要内容,定义、公理、公设、命题(包括作图和定理)。《几何原本》第一卷列 有23个定义,5条公理,5条公设。(其中最后一条公设就是著名的平行公设,或者叫做第五公设。它引发了几何史上最著名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 论”的讨论,并最终诞生了非欧几何。)

  这些定义、公理、公设就是《几何原本》全书的基础。全书以这些定义、公理、公设为依据逻辑地展开他的各个部分的。比如后面出现的每一个定理都写明什么是已知、什么是求证。都要根据前面的定义、公理、定理进行逻辑推理给予仔细证明。

  关于几何论证的方法,欧几里得提出了分析法、综合法和归谬法。所谓分析法就是先假设所要求的已经得到了,分析这时候成立的条件,由此达到证明的步骤;综合 法是从以前证明过的事实开始,逐步的导出要证明的事项;归谬法是在保留命题的假设下,否定结论,从结论的反面出发,由此导出和已证明过的事实相矛盾或和已 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实原来命题的结论是正确的,也称作反证法。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诞生在几何学发展的历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标志着几何学已成为一个有着比较严密的理论系统和科学方法的学科。
===============================
总的说来,《几何原本》讲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活中的许多几何事实(备注1)都基于五条公理和五条公设。

  五条公理
  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相等;
  3.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
  4.彼此能重合的物体是全等的;
  5.整体大于部分。

  五条公设
  1.过两点能作且只能作一直线;
  2.线段(有限直线)可以无限地延长;
  3.以任一点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可作一圆;
  4.凡是直角都相等;
  5.同平面内一条直线和另外两条直线相交,若在直线同侧的两个内角之和小于180°,则这两条直线经无限延长后在这一侧一定相交。(备注2)

备注1:
欧几里得时代说得是“全部”几何事实,因后来黎曼几何也称非欧几何的出现,以现代的眼光来说,“全部”过于绝对了。关于“全部”的争论,似乎又为数学家哥德尔的不完备理论提供了一块基石,详见《GEB--一条永恒的金带》,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314060.html

备注2:
最后一条公设就是著名的平行公设,或者叫做第五公设。它引发了几何史上最著名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并最终诞生了非欧几何。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公设既不能说是正确也不能说是错误,它所概括的是一种情况。非欧几何则在推翻第五公设的前提下进行了另外情况的讨论。.

TOP

几何原本(三) 几何公理系统初体验

这非常令人难以想象,纷繁复杂、千变万化的几何现象居然是这么几条及其简单有显而易见的规则所组成。
你不相信这一点?哦,没关系,咱们先做个小实验。
1、任意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
2、剪下三个角。
3、(让我们见证奇迹)把这三个角拼在一起,它们一定正好等于180度,即组成一个平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自己随心所欲地画了一个任意三角形,却冥冥之中被神秘的力量所控制了。
这种神秘力量是什么呢?几何原本就是要证明这种神秘力量的存在,并帮助我们找到它。.

TOP

几何原本(四) 打造科学巨星

以下摘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109/12/17215_323808.shtml
===============================
  从欧几里得发表《几何原本》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尽管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欧几里得几何学仍旧是中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好教材。

  由于欧氏几何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和有着严密的逻辑演绎方法相结合的特点,在长期的实践中表明,它巳成为培养、提高青、少年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教材。历史上不知有多少科学家从学习几何中得到益处,从而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少年时代的牛顿在剑桥大学附近的夜店里买了一本《几何原本》,开始他认为这本书的内容没有超出常识范围,因而并没有认真地去读它,而对笛卡儿的“坐标几 何”很感兴趣而专心攻读。后来,牛顿于1664年4月在参加特列台奖学金考试的时候遭到落选,当时的考官巴罗博士对他说:“因为你的几何基础知识太贫乏, 无论怎样用功也是不行的。”这席谈话对牛顿的震动很大。于是,牛顿又重新把《几何原本》从头到尾地反复进行了深入钻研,为以后的科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数学 基础。

  近代物理学的科学巨星爱因斯坦也是精通几何学,并且应用几何学的思想方法,开创自己研究工作的一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忆自己曾走过的道路时,特别提到在 十二岁的时候“几何学的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留下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后来,几何学的思想方法对他的研究工作确实有很大的启示。他多次提出在物理学 研究工作中也应当在逻辑上从少数几个所谓公理的基本假定开始。在狭义相对论中,爱因斯坦就是运用这种思想方法,把整个理论建立在两条公理上:相对原理和光 速不变原理。

  在几何学发展的历史中,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这种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提出了几何学的“根据”和它的逻辑结构的问题。在他写的《几何原本》中,就是用逻辑的链子由此及彼的展开全部几何学,这项工作,前人未曾作到。
===============================
翻开《几何原本》,跳过前面的介绍,进入正文,让我们看看它有何等的魔力又是如何打造这些科学巨星的吧。


哇,这很简单啊,不就是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正三角形吗?没错,就是这么回事。不过,请你想想,如果《几何原本》就是教大家作图的话,大概最多也就是能培养出几个高级木工,虽然木工也不错。

请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每个画图步骤后面的方括号里边的内容,如【公设1】,请查查什么叫“公设1”。
2、为什么只能用圆规和直尺?或者说,为什么不能用量角器、三角板?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0-14 15:15 编辑 ].

TOP

几何原本(五) 对几何启蒙的一些想法

在三年级以前,鼓励孩子多玩折纸。例如,随便撕一张不规则的报纸,让孩子撕出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这就是最好的几何体验。
平时说话时,注意实用对图形的标准定义,如线段、直线、点、圆、正方形、正方体等,切记不要混淆,如形是二维平面的,体是三维立体的。
从三年级开始,给孩子买好圆规(注意不要有特别尖锐的针尖)和直尺,三角板,鼓励孩子利用这些工具作图。包括画圆、方、三角形等,画正方形是合适的起步。
正式的教授平面几何以四、五年纪开始比较合适。例如,可以把五条公设与五条公理打印出来,抽时间跟孩子专门研究,先弄明白这些公设和公理的内容,再有前面若干几何体验后,接受起来不难。
然后可能需要用一些简单的命题,用类似《几何原本》的方式进行研究。题目不要太难。因为我们真正要学习和体会的是其中的思想,而不是解题技巧。

以画正方形为例:
1、同学画不好正方形,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没学过。
2、BBMM一定不能因为孩子画不好就代替他们画,但可以示范。
3、多给同学画正方形的机会,例如BBMM示范一次,同学凭记忆再重画一次。
4、画的过程中,BBMM要做到“观棋不语”,这是为了让同学自己发现错误,尝试纠正错误。
5、刚开始画,可以用三角板。因为同学还不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垂直线。

另,推荐一个超小的计算机辅助作图工具。
http://www.linglong3d.net/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0-15 12:56 编辑 ].

附件

Linglong3dV1.5.rar (573.93 KB)

2010-10-14 20:04, 下载次数: 32

TOP

顺其自然,不违天性

引用:
原帖由 栋儿妈 于 2010-10-15 14:38 发表
一年级的妈妈很迷茫,孩子10以内有的时候还搬手指,怎么培养兴趣呢?
算术从数数开始,先板手指,板到不够用了,他自然就用“石”来帮助计算了,这就是“进位”,进入到20以内加减法的学习了。“进位制”是小学算理灰常重要的内容。
板手指到熟练了,不板也知道结果了,这就是“记忆”。刚开始“记忆”还不准确,有时会记错,所以要对“记忆”的结果“验算”。
记的不错了,简单的加减不用验算了,那么就自然想挑战更高位数的计算。于是,计算又变得复杂了。
复杂的计算光靠脑子里边想的话,脑子不够用,所以自然有笔算的需求。不知道“笔算”怎么写啊,写得乱七八糟,老算错,这时,同学们会发现,笔算的书写规则很重要,于是又研究横式竖式。
有时,复杂的算式真的很烦,能不能偷工减料啊,这又进入了“巧算”的境界。可是,自己想的巧算对不对呢?有的对,有的不对,所以,要验算。

如此这般,同学的计算能力就从一年级混到了三年级,反反复复,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不违天性,就是培养兴趣最佳方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0-15 15:28 编辑 ].

TOP

五年纪放飞:比平均分低两分

小明第一次数学考试得了98分,第二次得了88分,第三次考试比这三次考试平均分低2分,问第三次考试得多少分?

这是Alex 英语班上一位五年级同学的妈妈出的题目。
妈妈:这道题必须用代数才能解吗?
我:没错,是可以用代数。
妈妈:可是他们学校没讲过设X,怎么讲啊?
我:不能讲X,但可以用代数的想法来讲。
妈妈:、、、
我:比如,孩子做这道题觉得最难的部分是什么?
妈妈:读题很难读,很搞。
我:是啊,那我们可以让孩子先把他对题目的理解用算式写下来、、、
妈妈:哦、、、我知道了。是不是这样,(98 + 88 + 第三次考试) ÷ 3 - 第三次考试 = 2
我:对啊,这样就避免孩子在脑子里边转这道题。
妈妈:懂了,懂了,我回去试试。

这时,下课铃响了,大家各顾自己的儿子去了。
回家后,儿子和我在补晚餐,一边吃,一边讨论这道题。

儿子:没听明白、、、
可能儿子累了,又在吃饭,大脑供血不足。
父:那我再说一遍、、、
子:听不懂、、、
不想听吧?降低难度。
父:哦,是哪部分听不懂呢?第一次考试98分、、、
子:这个我知道。
父:第二次、、、
子:这个我也知道,主要是第三次。
父:第三次比平均分低三分,这个平均分是三次考试的平均分。
子:哦、、、
看看概念是否清楚?
父:平均分你知道哇?
子:知道啊,除以3嘛。
父:是三次考试的和除以3。
、、、
子:不会做,太难了。
认同加鼓励。
父:哦,我知道这道题很难,是五年级的,你才四年级。当然不容易,不是心里想想就能做出来。
子:、、、
提醒下
父:你假期里边研究了很多数学方法,为什么不试试就说不会做呢?
子:那就猜吧。
奇怪,明明试过多次都是代数法最好解。偏偏遇到新问题,还是喜欢猜。
但是,这个时候千万否定孩子的想法,因为他想到的方法是他最能接受的方法。正好处于“学习区”,即理解,会一点,但不是很有把握。
甚至也不要泼冷水,即便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这时的争论对他而言是空的,试都不让人试,怎么能知道走不通呢?
狠下心来,即使是错的,也要让他撞南墙。撞多了,才能知道如何避开陷阱。
妈妈插言了。

母:敢情你们做数学用猜的?
猜就是试算法,这可是数学里边的高级算法。当然不是瞎猜。
父:猜也有讲究的。比如说第三考试的成绩高于98分吗?
母:不会。
子:不会。
父:低于88分吗?
子:我觉得不会。
父:我知道你没什么理由,只是感觉罢了,没关系,反正是猜。
子:、、、
父:也就是说,你猜第三次考试成绩在98与88之间。
子:嗯。
父:具体猜哪个数呢?
子:98和88的平均吧?
父:那是多少啊?
子:95
这显然是错的,但我不想直接说出正确答案。要让 Alex 自己发现错误,认识到错误,纠正错误。
父:95好像不对哦。95跟98差3分,跟88差7分。
子:好像是不对。
给点具象。
父:平均值应该在中间的吧,好像95的话,一边长一边短。恐怕你要把长的补短的?
子:哦,93、、、肯定是93。
父:好。那么第三次考试比93低还是比93高呢?
子:应该比93低。
在吃饭,没法用笔和纸,见好就收吧。
父:那有空我们试试吧。.

TOP

回复 3500#grant 的帖子

方便得话,上个报告,大家交流?.

TOP

回复 3509#栋儿妈 的帖子

先简单地说下,一年级练习口算和速算的方法,以后有空再慢慢分析。
一、口算和速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不是数学学习的目的。

二、一年级家长不必担心没有在学前学过加减乘除。在小学一年级学习加法是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普遍情况的。

三、现在的小学算术与过去不同,因为计算器的出现,计算已经不再是一个必备的技能。现在要求更多的去体会和掌握算理,例如,什么是进位和借位,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横式和竖式的道理是什么,等等。如果学过算术,会算而不懂算理,学习的目的等于没达到。

四、要明白算理,就要明白在数学的历史上,加减乘除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出来。简单说,人类是从数数(最常用、最方便的数数工具就是搬手指),加减法(包括进位借位),乘除法。所以,扳手指计算,作为学习加减法的起步是非常正常的。他要扳手指才能计算,那就让他扳,等他扳到不需要扳了,他自然就不扳了。他觉得某道题心算的不一定对,我们反而要提醒他扳手指重算验证一遍。总之,从数数发展到加减乘除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果孩子跟不上教学的进度,要不是教学进度太快,要不就是孩子练习的不得法或者练习的少了。别的我们可能做不了,多练习是可以做的,但一定要顺其自然,不可随便跨越,否则,欲速则不达。

五、一年级小朋友有一怕,那就是怕写。这是由小朋友的肌肉,特别是手部的小肌肉不发达造成的。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小肌肉发达了,能完成更加精细的动作时,这一怕就不存在了。所以,在一年级,能口算、心算进行的数学练习,就不要用笔算。

六、一年级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智力状态受情绪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要达到好的数学学习效果,我这说的不仅仅会计算几道计算题哦,而是指他们能开动脑筋思想,那么,在日常的生活中,BBMM特别要注意抽取合适的时间。例如,逛街,逛公园,坐公共汽车、地铁,散步等等,都是比较适合做几道口算数学题、讨论数学问题的好时间。

七、多换换花样。形式上要多样化。这个年龄的孩子很吃形式上的不同的,都是数数、算加减乘除,用不同的道具,如黄豆、围棋、车牌,用不同的方法,如扳手指、限时比赛,等等,在同学看来都是不同的。多换换花样,能在保持兴趣的同时,使同学有更多地练习机会。

八、做个“不知道”的BBMM和“笨”的BBMM。小同学有时懒得算,喜欢问BBMM,那么,随口说个错误的答案,让孩子来抓错。甚至有时候,还要“笨”一些、“轴”一些,我还就不认错,你得来说服我。

先写到这吧,妈妈们有什么疑问,不妨提出来,大家探讨。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 09:35 编辑 ].

TOP

一年级放飞:计算中的具象和过程

引用:
原帖由 jjjnet 于 2010-11-2 08:29 发表
借宝地,向ccpaging咨询昨天碰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小一的。
题目大意是,有一群小朋友,来了4个,后来又走了1个,现在有7,问原来有几个。
虽然口头能想出来,但是要列式子就不会了,和他分析了好久,还是懂非懂,不知到大家有什么好的解释方法。 ...
一到三年级小朋友有个特点,怕步骤多,一步能算出来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二步,有点难了,三步就很难了。这个说法,好像在一篇介绍美国小学生数学要求的文章中看到。在带儿子学数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这个现象。实际上,即使我儿子已经四年级了,对于二步以上的计算仍然会觉得头疼,完全靠脑子想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混乱。
如何让他们能处理二步以上的复杂问题呢?那就是需要辅助计算的工具和辅助记忆的手段。像这道题,用糖果来作为想象的具象和辅助记忆的手段就非常好。

先抓一把糖放在桌子上。
父:你包包里边还剩几颗糖?
子:我数数、、、7颗。
父:下午你给了小明一颗,是吧?
子:是啊。
父:给小明这颗糖之前,有几颗呢?
子:8颗。
父:哦,你怎么知道的?
子:这很简单啊,我原来有8颗,给出一颗就剩7颗。
父:也可以说,剩7颗,加上给小明的1颗,那就是原来的。我这样说,对吗?
子:对啊。
父:那么你早上出去就只带了8颗糖?
子:不是的,上午还给了其它4个小朋友。
父:给出去这么多啊。那你早上拿了多少颗啊?
子:12颗,8+4=12。

在跟孩子一起完成这个故事时,一边讲一边摆弄糖,剩下的7颗,给小明的1颗,早上给出去的4颗,分成三堆。这样就把二步计算的过程清晰地以糖堆的形式展示出来,且记录下来了。如果孩子仍然写不出算式,不妨让他重新讲这个故事,一边讲一边摆弄糖。

在这里使用的道具--糖,给了孩子一个具体的想象的对象,简言之具象。摆弄这三堆糖,则展示了思考的过程,而且是最终的算式和结果一目了然。.

TOP

有关算术的笑话

http://www.fqsz.cn/jiaoyanketin/web1/31.htm

还有一个洞
有一次,妈妈很耐心地启发丫丫做算术题:"丫丫,你已经学会做减法了,对吗?来,我们来看看,4减2等于几?"
"等于2,妈妈。"
"太对了,乖孩子。那么,5减5呢?"
"5减5,减5......."丫丫嘟哝着,"我不会,妈妈。"
"孩子,你不可能不会!想想,比如说你口袋里装着5枚硬币,可是,突然,5枚硬币都掉了。你说,口袋里还有什么?"
丫丫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说道:"掉了?那,那我的口袋里还有一个洞呀!"

儿子的反驳
在大学搞军训的教官教自己三岁的儿子数数,已教了两天了,儿子还数不过十。教官训儿子说:"已数了两天,为什么还数不过十呢?"
三岁的儿子反驳说:"你每天早上上操,叫大学生数数,天天一二三四的数,都一个多月了,还没数过四呢。"

作弊

老师发表成绩:"小华三十分、小明二十分……"
小猪: 我考 O 分耶!
小狗: 怎麽办, 我也是耶…
小猪: 我们两个考同分, 老师会不会以为我们作弊啊?

不可乱借

数学老师问学生赵能:"5减9是多少?"
赵能道:"5怎能可以减9呢?"
老师道:"个位不够时,就当向十位去借1当10。"
赵能道:"我不敢借。母亲昨天才说过:借债是件不好的事。"

不肯借

课堂上,数学老师正在讲解多位数减法. . 老师:"多位数减法.先把上下位数对齐, 然后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 遇到低位数不够减时,就向高位数去借......" . 学生举手询问:"老师,要是高位数不肯借给低位数,那怎么办呢?"

减法

数学课上,教师对一位学生说:"你怎么连减法都不会?例如,你家里有十个苹果,被你吃了四个,结果是多少呢?"
这个学生沮丧地说道:"结果是挨了十下屁股!"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 16:3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撒风子 于 2010-10-27 11:07 发表
007,偶来请教一下,E一年级的加法基础没打好怎么办呢?

二年级这些日子,小家伙喜欢上数学了,乘法学得不错,掌握的也扎实

看她做的作业,错的地方多在有加减法的题目上,那些还能回炉重学吗?有啥办法弥补一 ...
不才斗胆,替007回答一记。
二年级随时都可以回炉一年级的加减法,即使没有问题,也可以用高年级的理解去重新诠释。到了三年级,也还经常回炉加减法的。但个人觉得,不需要再把一年级的习题拿出来重新做,一是平时做习题也有加减法的,二是这种回炉可以在新的层次上实现。
另外,对于首次计算发生的错误有时是不可避免的,验算,最好是学会逆运算来验算,可以解决计算错误问题,又给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一举两得。
好想有些孩子不喜欢验算,可能是题目的量太大,来不及做或者不做厌烦了,那么也许可以验算一部分,或者在时间充裕的时候要求验算。.

TOP

3个6 和 6的3倍

算式表达注意区分形式和实质
经常看见有人问“3个6”应该写成 3x6 还是 6x3,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形式的问题,也就是说写成3x6可以,写成6x3也可以。因为这里的3和6都是抽象的数字,没有限定表示某一具象。
某班只有18个同学,出去做早操,排成3列6行。老师站在前面,如果他喜欢用列x行来计算,那么就是3x6。如果他喜欢用行x列来计算,那么就是6x3。如果老师走了几步,到了侧面呢,可能列出的算式又不一样了。但是不管老师怎么计算,18个同学笔直地站在操场上,这个事实是不会改变的。
由此可见,3个6写成3x6 还是 6x3是随意的,大家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不过呢,有时老师们为了统一,方便阅卷等原因,跟同学们约定一种固定的写法,也不用奇怪。因为我们清楚,“3个6”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除非有同学独出心裁地把“3个6”硬写成 666。
顺便说一句,为了方便同学们书写时少犯错,一般把“3个6”按照顺序写成 3x6,把“6的3倍”也按照顺序写成 6x3。
要是老师非要反着来,那就反着来好啦。要是同学非要反着来,那可能被老师教训的。不过,请注意,这些与数学的实质无关,只是形式上的差异。

具象的不同理解都是可接受的
把“3个6”画成图形,有的同学按照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画成: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有的同学可能按照做操排队的习惯画成: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别的同学可能还有各种古怪的画法,例如画成平行四边形,同心圆等。

其实,这都是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所得到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不同画法的同学都可以互相理解对方,这就可以了。
当然,老师如果硬要规定一种画法,对同学而言只是遵从老师的形式和不遵从的抉择,与数学的实质无关的。

PS:ccpaging不是老师,只是家有小四生,一直带着学习,故而曾经多虑过。大家都是一起探讨问题的同学,如此最好。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8 11:12 编辑 ].

TOP

ZT 切莫偏废了算理教学

http://www.xxkt.cn/shuxue/2008/29624.html
作者:朱国荣   时间:2008-1-17    本文热度:193    等级:★★★
  切莫偏废了算理教学
  掌握算法和探究算理是计算教学的两大任务,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算理是算法赖于成立的数学原理。在计算教学中,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两者不可偏废。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算法多样化教学理念的片面认识,出现了一味追求多种算法,而忽视算理探究的新问题,值得广大教师反思。
  日前,我市组织了“优质课”教学评比,其中选择的一项教学内容是“乘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在执教这一内容的三位教师(均为青年骨干教师)中,竟有两位忽视算理的探究,因而引发了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我们先来看看其中一位教师的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情境描述 观察主题情境,提出问题:玩旋转木马每人每次2元,30位小朋友每人玩一次需要多少元?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重点交流“2×30”的算法。
  师:2×30等于60,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先算2×3等于6,再添一个0等于60。
  师: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2×30就是2个30相加,30+30等于60。
  生3:我先把2看成两个1,1个1乘30等于30,2个1乘30就等于60。
  师(作小结性评价):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算出正确答案。
  教学反思 显然,这位教师满足于由学生呈现的多种算法,教学停留于算法的交流与掌握,而其中的算理——为什么可以先去掉0,再添上同样多的0,却被教师忽视了。也许,在这位教师的认识中,知道“可以怎样算”是硬道理,而“为什么可以这样算”不值一提。笔者以为,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算法的交流仅仅让学生掌握了一套解决特殊问题(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操作程序,而这一操作程序是不具有发展性和可迁移性的。换句话说,应用这一操作程序无法解决类似“2×31”的问题。因此,这样教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学生学习“2×31”时,必须再建立一套新的操作程序,从而使得学生获得的知识犹如一粒粒珍珠,却少了一根红线将它们串起来,而这根红线正是算理。我们再来看其中一位教师是如何凸现算理教学的:
  教学案例二
  情境描述(情境如前)
  师:2×30等于60,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1:先算2×3等于6,再添一个0等于60。
  师:你们听懂这位小朋友的算法了吗?
  指名复述(略)
  师:你们都同意这种算法吗?
  生齐(响亮而整齐地):同意!
  师(作疑惑状):一会儿把0去掉,一会儿又把0添上去,真的可以这样算吗?
  生齐(声音明显小了许多):应该可以的吧。(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已经开始了新的思考。)
  师:可以这样算吗?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1:前面去掉的是1个0,后面添上去的也是1个0,没有多也没有少,肯定是可以的。
  生2:我是用加法算的,2×30就是2个30相加,结果也是等于60。
  师:这位小朋友很会动脑筋,想到用加法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但还是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可以添上0、去掉0。
  生3(急着站了起来):老师,我妈妈早就教过我了,就是这么算的!
  生4(挑战般地):万一你妈妈教错了呢!
  生5(发现新大陆般): 老师,我知道可以怎么想了!我们可以先把30看作3个十,3个十乘2等于6个十,6个十就是60。
  教室里十分安静,多数学生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仿佛在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但也看得出还有不少学生依然似懂非懂的样子。
  师:谁再能说一说?(停顿)老师这里有一些小棒,每一小捆都是10根,你可以借助这些小棒来说道理。
  生6借助小棒表述算理(略)。
  教学反思 教师对算理刨根问底给学生出了一道难解之题,可以看到,在算理的阐述过程中,多数学生开始十分茫然,不知该作何解释。其中生3的回答可以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即使个别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算法,但并意味着他们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算理。正是教师清晰的追问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他们的探究心向。可以看到,学生在“茫然——沉思——尝试解释——恍然大悟”的过程中,数学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得以锤炼,算理得以澄清。可以断言,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是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的,同样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
  透过上述案例,笔者还认识到,数学教学应“求联而不求全”。就计算教学而言,教师不应一味追求算法的多样化,而应加强对多种算法的梳理和对算理的阐释。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联系的、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待每一节教学内容,并努力揭示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从算法上看存在显著区别,但分析其中的算理,却可以发现,三者是完全一致的,其本质都是相同计数单位的合并(或相减)。再比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完全不同,但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考察,就能发现其中的一致性,即都体现了“转化”的思想。显然,揭示蕴含在不同知识点背后的本质联系,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构建知识网络,进而使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更具可持续发展的张力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8 10: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撒风子 于 2010-11-8 09:10 发表
我担心的是,你上面有文章里提到的算理,这个东东,会不会她没掌握,也没办法弥补了呢? ...
算法与算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转帖于3519#的文章,使我们有一个初步的体会。让我们慢慢把这个问题展开来。

一、算理是个什么东西?
二、为什么要学习算理?
三、算理的应用
四、算理之不可“教”
五、如何帮助同学们领悟算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9 11:13 编辑 ].

TOP

回复 3523#happyyj 的帖子

1.列式计算:127被154与27的差除,结果是多少?
  他写(154-27)÷127,错
ccpaging:觉得这样的题目很没有意思。如果用一个有具象的故事,列算式,那没问题。现在这样,等于是玩文字游戏。基于文字的逻辑思维要到初中才开始建立。现在搞这些,就是把小孩子的思维搞乱,就是折腾。不过,既然出了这道题,错误的产生可以不用追究,花时间把这个问题搞搞清楚还是有必要的。

2.填空:三角形总数11个,其中黄色的有4个,用分数表示是4/11
   现在增加1个黄色三角形,用分数表示是()
  他填5/11,错
ccpaging:问问孩子,做这道题的时候,脑子里边有三角形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平时注意养成画图的习惯,简单地画多了,脑子里边会习惯性地产生具象的联想。
另外,注意问问孩子,如果他理解的是通过把一个已经存在的三角形涂层黄色,那么这道题的答案就是5/11。

3.递等式计算:中间有个过程是16*3,他横式对的,竖式隔手就抄成了13*6,又错
ccpaging:这种错误不可避免的,唯一的应对方法是检查。平时的数学作业不要多,但自己一定要检查。

4.  选择题:两箱苹果一样重,第一箱运走 1/5 kg,第二箱运走 1/5,结果两箱苹果,a.一样重  b.第一箱重  c.第二箱重  d.无法判断
   他选a.   错
ccpaging:这个要仔细询问。
1、如果是没有认真读题,忽略了关键字,那么要寻找能够仔细读题的方法。指读,标地雷,都是不错的方法。
2、如果认真读题了,又检查过了,那么很可能是概念错误。可以假设一箱苹果的重量,然后计算出剩下多少,再比较。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0 13:53 编辑 ].

TOP

回复 3525#happyyj 的帖子

0/8算不算分数呢?当然是值得想想的。嘿嘿,争论就是思辨的过程。想过了,目的就达到了,输赢不重要的。
请注意 3519# 所转内容中的案例二:
  师(作疑惑状):一会儿把0去掉,一会儿又把0添上去,真的可以这样算吗?
  生齐(声音明显小了许多):应该可以的吧。(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已经开始了新的思考。)
“不少学生已经开始了新的思考”,这就是很重要的起步。

“比 5/8 小的分数有四个”,肯定是错误的。比5/8小的分数有无穷个。不妨找找看呢?
找不出来也不要紧,找根长度为8CM的线,留下5/8也就是5CM,这条线上就有无穷个小于5/8的分数。再找找看呢?

他说:5/8和1/100,分子分母都不一样,没办法比大小的;只要是比不出大小的,都不算符合条件!
是啊,我也觉得没法比较大小。转手切块蛋糕,爸爸拿1/3,妈妈拿1/2,给儿子吃剩下了,那么,谁的蛋糕最大,谁的蛋糕最小呢?要是不能比较大小,那么这样分蛋糕就是公平的咯。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0 14:30 编辑 ].

TOP

5/8 和 1/100 谁大

借船渡海
子:爸爸,今天的试卷很变态的,你可能都不会做!
父:是吧,什么变态题?我试试看。
子:5/8 跟 1/100 比较大小。
父:哦,好像是蛮难的。
子:我就说你不会吧。分子跟分母都不一样,这怎么比较大小啊?
父:是啊,要是问5/8和1/8比谁大,那我就知道了。
子:当然是5/8大啊。
父:我还知道1/8和1/100谁大呢!
子:切,我还知道呢,当然是1/8大。
父:哦,你的意思是说,5/8 比 1/8大,然后1/8又比1/100大,对不对啊,写出来看看?
子:我说的肯定对,写就写。

具象进阶
子:爸爸,今天的试卷很变态的,你可能都不会做!
父:是吧,什么变态题?我试试看。
子:5/8 跟 1/100 比较大小。
父:哦,好像是蛮难的。
子:我就说你不会吧。分子跟分母都不一样,这怎么比较大小啊?
父:我知道,1/100就是把一根绳子切99刀,分成100份,拿出其中的一份,那就是1/100。那什么是5/8呢?
子:很简单啊,5/8就是把一根绳子切8刀,分成8份,拿出其中的一份,那就是5/8。
父做切菜状,问:好像不对哦,切8刀,就被分成9份。不信你试试?!
子也做切菜状,答:对,应该是切7刀。
父:那么,什么是5/8呢?
子:5/8就是把一根绳子切7刀,分成8份,拿出其中的一份,那就是5/8。
父:要不我们画条线分分看,好哇?
子:好啊。
拿出尺子,纸,和笔。
父沉思,问:可是,我们画多长的绳子呢?
子:随便画好啦。
父:那你来吧。

以下的过程,BB最好不要干预,给儿子尽量多的时间去画和感觉。这次不行,下次再来。.

TOP

5/8 和 1/100 谁大 之 公倍数 并 回复 3528#happyyj 的帖子

我又问他,这是150mm正好能被25整除,所以你能用6mm做单位;如果碰到个除不尽的,你要怎么画?
他说,可能要公约数、公倍数什么的吧,具体我还不会,也没想过。
==========================================
妙啊。就是希望他产生出公倍数(可以明确是公倍数)的联想。
也就是说,我们要找到一个数,它是15的整数倍,又是25的整数倍,它是15和25公用的倍数,简称公倍数。
现在孩子想到了150,那么下次做类似的问题时,可以进一步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这个临时找出来的150是最小的吗?也是埋个种子,不要强求解答。
有没有稳定可靠的办法来找出公倍数呢?


我再问他,手工画图肯定是有误差的,靠不准确的图却得出一个很明确的结论,这结论会可靠吗?
他说,我是实在做不出来,才想起用画图法的;要有更好的办法,我就不用画图法了,很费时间的,要考试的话,这样可能时间都不够用呢。
==========================================
这个问题问得好,形和数在数学中有不同的作用。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呢?提个问题在这,埋个种子,以后慢慢体会。
要养成画图的习惯,尤其要从简单的画起。简单的不画,复杂的就没法画了。
考试的时候,怎么快怎么来,这是没错的。但现在咱们是探究哦,是玩数学,有时间就多玩会。平时多花时间探究,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抓瞎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7 15:58 编辑 ].

TOP

找不到题材了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11-17 14:17 发表
谢谢您的情景教案;
我也和小水一样,从007语数两个帖子里学到很多有用的方法。不过他弃楼、扔给您经管了。。。
一到三年级,同学的问题比较多,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解决,自然能写出许多东西。
现在,007和我都不检查作业了,用不着了。学校布置的思考题,同学们都会做,也没问题。
昨天我问过 Alex,他们现在也很少问老师,因为碰上难题可以跟同学商量解决。看来,我们要暂时性失业了。

不过,最近,我在研究几何启蒙的事。如有进展,会试验并告之的。简单说,从四年级开始,要逐渐学会画图,并且要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画图,逐渐过渡到用直尺和圆规作图。先注意着吧。

大家有什么问题和想法,不妨提出来,共同思考解决。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17 15:5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安宝妈妈 于 2010-11-23 15:28 发表
一年级的时候, 因为在幼儿园一直在做公文,所以以为他数学基础还可以, 老师也没特别要求要做听算, 所以听算只是断断续续做了些. 感觉当时他在做题目的速度上明显不快. 从2年级开始, 要求每周2次做听算, 明显有些进步了 ...
可能在整个小学阶段都要练习基础运算,从数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开始,两位数加减法,九九乘法表,多位数加减法,一位数乘以多位数,除法等等。这跟数学天赋没什么关系。
练习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不局限于做习题集。上超市、游玩、散步、乘车等随时都可以就着环境做几道计算题。
在练习中,注意究其理。同学说“3x5=15”,BBMM就要问一声,为什么结果是15不是16、17。要回答这个问题,同学就会自然地复习到加减法。由加减法继续探究下去,就会复习到数数、进制。如此,就把小学的算术知识都贯通起来了。

尤其不要死记硬背九九乘法表,而是通过加减法算,算熟悉了,张口就能说出答案。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4 12:24 编辑 ].

TOP

回复 3536#撒风子 的帖子

题海的效率太低。
深究一个数学问题,花去三个下午的时候,可能达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水平。
而三个下午的题海,最多就是把当时的小学课程熟悉了一遍而已,而思维的层次非常低。原因在于题海没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没有让孩子的脑子动起来,BBMM的脑子也没动起来。.

TOP

说说“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是一种野路子的说法,流传于街头巷尾。谈论某某同学成绩好时,最容易观察到的就是这位同学经常在看书、做题,似乎很容易照模学样,但真正做起来了,人们才发现问题很多,诸如没兴趣、没效果、浪费时间等,无法效仿。

其实,科学家们对“题海战术”是有研究的,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练习,严格地说,是“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研究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不过“刻意练习”不是简单地说,我们到书店去买一大堆习题集,扔给孩子做,甚至也不是说如何挑选习题集。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

“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2. 大量重复训练。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4. 精神高度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特点相互依存,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刻意练习”的效果都可能适得其反。

详细内容请见: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42499-1-4.html
关于“刻苦”的科学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31898-1-4.html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4 14:2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安宝妈妈 于 2010-11-24 13:57 发表
谢谢CCPAGING! 非常赞同多样化的训练.  这个还需要BBMM的大力配合才行.孩子对于数学, 说他没有数学天赋可能不太恰当. 但从做题的速度来看, 我觉得是否他属于缺乏数感?
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做题速度,例如,做题的时间安排的不合理,注意力不集中,坐姿不正确,握笔姿势不正确等等。具体是什么问题,要通过询问、观察、比较等仔细的工作,才能确定。
见到过有个孩子,做题比别人慢,但结果一般都正确。后来孩子告诉我,他每做一道题,心算了三遍。

“数感”这种说法比较玄,不管它是否存在,如果咱们不能在“数感”上有所作为,那就别管它,当它不存在好啦。.

TOP

玩中学--把数学练习跟亲子互动一起做

小学的孩子对父母有心理上的依赖,越是低年级的孩子,这种依赖性越强。具体的说,他希望跟BBMM一起玩,最好是有互动的玩。孩子和BBMM一起在家里看电视连续剧,这不是互动,一起乘车时他玩PSP或者溜溜球,BBMM在想自己的心事,这也不是互动。

转一篇小文章,多与孩子互动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011101121410613248.shtm
============================
多与孩子互动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父母或保姆等成年人多与孩子玩耍、交流,有利孩子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减少他们出现人格障碍的风险。

美国宾厄姆顿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发育与精神病理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如果父母或保姆等成年人经常与孩子一起互动,孩子长大后患心理疾病的几率会降低。互动的内容包括一起玩游戏、一起读书,大人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传授组织技巧等。

研究负责人、临床学教授马克·伦岑韦格尔解释说,在与父母及其他成年人进行积极而健康的互动过程中,孩子会模仿大人的社交技巧与处世方法,学会从容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心理承受力。如果缺乏这种互动,孩子的社交能力容易出现障碍,处理问题的能力也会降低,这将提高孩子成年后出现人格障碍的几率。

伦岑韦格尔说,大人与孩子的互动还会促进关爱,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大人的关爱行为会培养孩子的爱心,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更健康,思想更丰富。

伦岑韦格尔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幼儿园,电视、录像以及网络游戏在孩子生活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环境下,父母经常与孩子互动尤为重要。(来源:新华网 高原)
============================

知道互动的重要性,这还不够。因为我们会发现,又要互动,又要做数学练习,没那么多时间啊。于是,我们尝试把互动和数学练习的时间重合起来,用互动的方式学习数学,如此,即满足了孩子互动的心理需求,又做了数学练习,两全其美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24 15:19 编辑 ].

TOP

回复 3548#happyyj 的帖子

类似这样的题:
操场原长60m,后来加长15m,加宽8m,面积因此增加了1275平米,问操场原宽。

主要关注同学是否脑子里边有图,即使脑子里边有图,还是要求他画下来。画得好不好,四年级以前不做要求,四年级要开始讲究起来。跟他们教科书上的几何小实践(实质是为初中研究平面几何做准备),衔接在一起。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9 10:36 编辑 ].

TOP

四年级小题大作 之 “除、除以和被除”

请计算:24与16的差除64与32的和差是多少?

Alex 最近总在类似的题目上栽跟头,好像把平时最欣赏他的数学老师也惹烦了,要罚抄他100遍。不知为什么,这小子回来也不说,直到他妈妈无意中整理书包时才发现。
我仔细看了看,Alex 类似的错题,发现主要问题集中在三个上面,即“除”、“除以”和“被 ... 除”。分析下来,这不是个数学问题,而是文字理解的问题。
于是,Alex 和 我上网分别查了这几个词的释义。
“除”在这里的意思是“分”,“3除9”是用3来分9的意思,英文对应“divide”。
“以”是“用”,“24除以4”是24用4来分的意思。英文对应“divide into”。

“被”自然是被动语态,Alex 说,他以为是被子的意思,晕倒。这个字比较麻烦,翻看了 Alex 的作文,几乎没有看见他用过“被”。问他,他说课文中有一句话用了这个字,然后马上背出了这句话。这说明,Alex 对被动语态还处于理解的状态,没有关注过,自然也谈不上用被动语态。看来我只好兼职语文老师了,使他能对被动语态有更深的认识。

“Alex 今天很不开心,因为爸爸打了 Alex。”我在纸上写下了这么一句,然后问:“你觉得这句话有什么不好吗?”
Alex 说:“爸爸打了 Alex,这不好。”
我说:“哦,那我改改吧。”把原句改成了“Alex 今天很不开心,因为老师批评 Alex。”我问:“你多读几遍,看看这句话有什么问题?”
Alex 默读了几遍,说:“ ‘Alex’ 重复了,读起来不顺。”
我说:“那我把这句话改成,‘Alex 今天很不开心,因为老师批评了他。’”
Alex 又读了几遍,说:“还是用‘被’字比较简洁,‘Alex 今天很不开心,因为被老师批评了。’”
我说:“是啊。我也觉得这样读起来比较舒服。那还有哪些情况下,要用‘被’呢?”
Alex 想了想又说:“有的。比如游戏的时候被谁撞了一下,不知道是谁撞的,就要用‘被’。”
我说:“嗯。有时候,主语不方便说,比如老师正好站在边上,你就可以说,‘我今天被批评了。’你的同学肯定都能猜到是被老师批评了。”

至此,这三个词的意思算是弄明白了。但这还不够,还需要一些练习。常规的把中文句子翻成算式,Alex 他们做得很多了,老是做题做题,估计可能也有点厌倦了。“要不,我们也过过出题的瘾。”我建议道,Alex 立即表示附和。由Alex 写下几个复杂的算式,然后把这些算式写成中文。为了验证对不对,由他把中文念给我听,我来写算式。

“24与16的差除64与32的和是多少?”Alex 念道。
我在纸上,先写下“差 除 和”,然后问:“什么跟什么的差?”
Alex 心领神会:“24与16的差。”
我在“差”字上画个圈和箭头,写上“24 - 16”,再加上括号和除号。然后问,“什么跟什么的和?”
Alex 提醒我:“64 与 32的和?”
我在“和”字上画圈和箭头,写上“64 + 32”、、、
这时,Alex 急了:“是‘除’不是‘除以’哦?”
“我知道!”一边说,一边画上一个大大的“Z”,“交换一下位置呗!我知道。”

过了几天,Alex 说,这类题他现在已经不会再做错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9 22:26 编辑 ].

TOP

四年级小题大作 之 十五之谜

填空题:
3个1/5加上(15)个1/10正好等于1。

15是 Alex 填的错误答案。这个15 让我很是郁闷,哪里出来的?3x5=15,不可能啊,除法一直是数学小组重点研究的内容,早在 Alex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研究出了 1/2 + 1/3 = 5/6 这样的复杂问题。仔细想了想,我始终认为 Alex 对除法概念是掌握得相当清楚滴。于是,我开始询问 Alex。

父:“这道题错了,我觉得这是正常。但是,怎么错的,事后一定要搞清楚?”
子:“、、、”
父:“你怎么做这道题的?”
子:“我已经知道了,1 - 3/5 = 2/5,2/5 的分母要改成跟题目一样、、、”Alex 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写,2/5 = 2x2/(5X2)= 4/10,“正确答案是4。”
父:“这是你们老师教你的吧?”
子:“不,是我自己想的。”
父:“哦,是不是今天订正的时候想到的?”
子:“是的。”
父:“这么说,你昨天做题的时候不是怎么计算了,否则是不可能出现 15 这个数字的。”
Alex 想了好半天,还是想不起来。
父:“这样吧,你把昨天的草稿纸找出来。”
ALex 这次回答的很快:“找不到了。”一边说,一边望著妈妈,好像妈妈昨天已经把他的草稿纸吃掉了似的。
妈妈连忙声辩:“我没倒过你的废纸篓。”
父:“我并不是想要责怪你,只是想揭开这个谜团--15是从哪里来的?”
Alex 不是太情愿的回到了自己的书房。过了十几分钟,他冲了出来,喊道:“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立刻拿起了纸和笔,“我昨天是这么算的。”
因为当时看到一个分母是 5,一个是 10,分母要一样才能加减,所以要把两个都变成 50,这个数算起来比较方便。
3/5 = 30 / 50,1 / 10 = 5 / 50。
30 / 50 + 5 / 50 = 35 / 50
1 - 35 / 50 = 50 / 50 - 35 / 50 = 15
这显然算错了,而且也想错了。不过,在他们还没有正式学过分数加减的情况下,能用通分的方法进行计算,我觉得可以了,值得表扬。因为这令我欣喜,说明 Alex 还没有被束缚住,敢想敢干。尽管是错的,但错不怕,咱们可以纠正。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纠错,得到了正确答案。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22 22:00 编辑 ].

TOP

四年级小题大作 之 就画歪了一点

作图题:
请在右边的正方形上,画一个圆,使正方形的四个点正好在这个圆上。

几何启蒙
在说题之前,先说说几何启蒙。几何题对 Alex 来说绝对是不陌生的,甚至对于四年级而言,他可以算是架轻就熟了。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研究几何启蒙,颇有些心得,试了一下效果不错。
通过分析《几何原本》,我发现,几何学习的关键在于尺规作图,这里的尺是指没有刻度的直尺,为什么不能有刻度呢?因为有了刻度,就不可避免地用算术加减,难以发现几何的窍要。在数学萌芽期,中国和印度在几何上的贡献不大,可能跟算术过于发达有关。埃及和希腊就喜欢用纯几何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由此诞生了《几何原本》。尺没有了刻度,所有的等量关系就必然要靠圆规来解决。因此,建议四、五年级的同学,一,在笔袋中准备圆规,安全起见,最好选针头比较钝的,廉价的塑料材质就行,Alex 已经用坏或者用掉3个了,二,逐渐地从刻度尺、量角器过渡到尺规。

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体验后,不妨做做以下几个尺规作图问题:
1、任意画两条线段,另画一个线段等于前两个线段的和。
2、任意画两条不等长线段,另画一个线段等于前两个线段的差。
3、任意画两条不等长线段,用短线除长线,画出他们的商和余数。
4、任意画一个锐角,另画一个角与其相等。有一定难度,可能需要演示,建议不要多解释,多画几遍,让同学自己去领会
5、任意画一个锐角,另画一个角等于它的2倍。
6、任意画一个锐角,另画一个角等于它的3倍。
7、任意画一个锐角,另画一个角等于它的一半。这个难度相当高,Alex 做出来了。据说是从《可怕的科学》上看来的,或者是我原来做过,他自学的。
8、任意画三条线段,另画一个三角形,边长正好分别等于这三条线段。有点难,多给点时间让同学去尝试。

就画歪了一点
说回到开头的这道题,Alex 先画出了正方形的对角线,然后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圆心到任意一个顶点的距离为半径画圆。这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作图,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不明原因,其中一段弧线画歪了,致使一个顶点没落在圆周上。作业拿回来一看,老师批了个小叉叉。小叉叉也是叉啊,Alex 说给我听的时候还有点不服气,似乎希望我能感同身受地对他说,“老师太苛刻了,不就是画歪了一点吗?”但是,Alex 肯定失望了,我真正对他说的是:“老师批评得很对。”这下 Alex 想不通了。
传统的说,应该把圆的定义和特点重申一遍,估计 Alex 就可以理解了。但是且慢,不能这么简单。

学技能还是搞研究
学习数学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得到答案,获得技能,我能做出这道题,就行,还有另外一种态度,那通常是最终进数学系的人所采取的态度,即多问为什么,尤其是那些显而易见的结论,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一种研究的态度。我认可这两种态度,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持第一种态度即掌握技能就足够了,绝对不会影响他成为一个文学家、历史学家、舞蹈家、歌唱家等,甚至也不会影响到他成为一个顶尖的工程师。但是要想研究数学,或者再大些,研究科学,问一问“为什么”是绝对不能少的过程,对于想研究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其妙无穷,完全是另一番天地。有妈妈对我说,自认数学不错,高考满分,可是在大学里边听数学专业的数学课非常吃力,不知道他们再研究些什么,你们数学系的学生到底有什么不同。我觉得,并不是上数学系的人读的书不同或者遇到的老师不同,最初的差别应该就在这--学习数学的态度不同。
曾经有妈妈问,我希望孩子的数学好,也有时间给他辅导,可是怕自己水平不够,或者不能被同学理解,或者可能漏掉什么数学机密、、、其实,关键的窍要就在这,在数学上多问些为什么。水平不高不要怕,因为只是要求你问问题而已,水平不高不就正好有问题吗?而且,从小学生开始辅导还有一个好处,知识还不算太难,BBMM可以把握。何况真正的要求不是要BBMM提供解答,只是要求培养出问“为什么”的习惯而已。同学们喜欢问“为什么”,得不到答案,就要思考,思考就必然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有益。

继续解题
当时,我想了想,对Alex 说:“我问你一个问题,好吗?”
Alex:“好的。”
我:“你猜猜看,如果给你一个长方形,能画一个圆,使长方形的四个点也落在圆上吗?”
Alex:“不能。”
我:“要不你画画看,等你画过了,也许会知道老师为什么要给你打叉了?”
过了几分钟,Alex 告诉我,长方形同样可以画圆。
我装作惊讶地问:“是吗?那你试试看,是不是随便画一个四边形,都能画出一个圆呢?”
Alex 没敢说什么,继续画去鸟。过了一会,他拿出错题本,上边还真是画了一个古怪的四边形,以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果然无法画出符合条件的圆。
我继续说道:“为什么呢?为什么正方形和长方形都可以画出这样的圆呢?”
Alex 想了好一会,还是想不通。
看看已到了睡觉时间,“这样吧,你明天问问老师吧?”
Alex 只好洗洗睡了。

第二天、第三天,都不巧,Alex 的数学老师都不在办公室,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答。到了第三天晚上,也就是今天,恰巧,作业题中有出现了圆、圆的半径和直径,天色尚早,是个数学研究的好时间。于是,泡上一杯茶,重新拾起这“歪了一点”的研究,看看能有什么惊天大发现,且看下集“歪打正着”,敬请期待。.

TOP

四年级小题大作 之 歪打正着

问题回顾
上面讲到了四点共圆问题,如下图:


知识准备
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画出一个圆,而且这个圆是唯一的。如下图:

四个点的话,不一定能画出一个圆来。

父与子
父:“为什么长方形都可以画出这样的圆,使长方形的四个点正好落在圆周上呢?”
子:“要画一个圆首先要有圆心。”
父:“那么,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
子:“圆心正好是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
父:“只有圆心就可以画圆吗”
子:“还要有半径。”
父:“哦。”
子:“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到这个交点的距离正好相相等,所以这就是半径。这四个点也正好落在圆周上。”
父:“现在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小题大做,画歪一点就给个叉叉吗?”
子:“、、、”
父:“老师觉得,你并没有认识到这四个点为什么会落在圆周上,你不相信,所以,画歪一点的时候,你并没有认真去想。老师给批个叉叉,就是在问你,为什么这四个点正好落在圆周上呢?”
子:“原来是这样啊。”

通过这次画歪一点事件,我突然领悟到,先别急着教,给他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实在是太重要了。有些知识,如任意圆周上的点与圆心的距离都一样,一个圆有无穷多相等长度的直径和相等长度的半径。这些讲讲很简单,同学们也很容易记住,但是却不能灵活运用,问题很可能就出在,我们没有给他们留下生想的时候,于是讲过的定义和定理如微风拂过,一丝丝也没留下。
这次,我没在一开始就讲,只是每天有意无意地提醒他,“你问过老师了吗?”虽然他始终没找到老师获得解答,但心中至少也惦记着这个事,时不时想想,想多了,也许老师上课一讲半径,他忽然就开朗了。回来以后,我们再一起研究,就产生了共鸣,进而产生了共振,琴瑟相和,自然就奏出美丽的乐章。

新问题
临睡之前,Alex 问了一个问题:已知通过圆里边的任意两条半径可以画一个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问∠OAB 有没可能等于 90 度?
.

TOP

引用:
原帖由 belli 于 2010-12-16 11:03 发表

谢谢这位同学了,看贴好仔细,好热心。我顺着你的思路也想了一个类似的解释:
〇+▉=3,▉+★=4, 那么★比〇大1,即★=〇+1,把他代换到2中,即〇+1+〇=5,那么2〇+1=5,2〇=4,〇=2.
对于 〇+▉=3,▉+★=4 的分析,在小一生而言,“演”和“说”比写等式可能更加容易理解,也就是说要给他一个可以想象的东西,如包包、盒子、口袋、某人有几颗糖之类的。

把符号(抽象)换成可以想象的东西(具象)以后,就可以打发小一生去生想了。
另外,要注意一步步来。对大人来说,一道题搞个几步分析没啥问题,对孩子来说,每增加一步分析,对他们的耐心和思考能力都是一个考验。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2-17 12: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belli 于 2010-12-17 14:15 发表

谢谢您的回复,昨天回去给她做这道题目时,小家伙就是用凑的方法做出了这道题目。
以后可能还会更多地接触到凑的方法,甚至说,如果让孩子选择的话,在不知道如何解的情况下,“凑”几乎是他们的唯一选择。在“凑”的过程中,同学们会慢慢发现规律的,这种亲自的发现比讲上多少遍都更加有效,更加令他们自信。

好像是一年级的妈妈吧?对等式的理解可能是个难点。好多低年级的同学容易把等式等价于“结果是”。例如,可能犯类似下面的错误:
3+7=(10)+5=(15)+6=21

我觉得问题在于小同学没有具象的缘故。所以,有空的话,建议BBMM和孩子一起做个老式的天平,玩玩称量的游戏。.

TOP

数学院士张景中 之 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 张景中先生撰文

  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

  函数的思想、形数结合的思想、寓理于算的思想,都属于好的数学。这些思想是可以早期渗透的。早期渗透是引而不发,是通过具体问题来体现这些思想。比如引进了SINa,用这个概念解决几个看来很困难的问题,学生会惊奇,为何能如此简捷地解决问题?学下去,过三年五年,他就体会到,是数学思想的力量】

  小学生学的数学很初等,很简单。尽管简单,里面却蕴含了一些深刻的数学思想。

  函数思想最重要

  最重要的,首推函数的思想。比如说加法,2和3加起来等于5,这个答案,“5”是唯一确定的,写成数学式子就是 2+3=5;如果把左端的3变成4,右端的5就变成6,把左端的2变成7,右端的5就变成10。右端的数被左端的数所唯一确定。在数学里,数量之间的确定性关系叫做函数关系。加法实际上是一个函数,由两个数确定一个数,是个二元函数。如果把式子里的第一个数“2”固定了,右端的和就被另一个数确定,就成了一元函数。

  在中学里学习函数概念,只讲一元函数,以为多元函数复杂,不肯讲。其实,小学生先熟悉的是多元函数,因为学过的大量的数量关系是多元函数的例子。矩形面积等于长乘宽,是二元函数;梯形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的和再乘高除以2,是三元函数。所以多元函数的概念更容易理解。讲函数概念,不妨一开始就讲多元函数;具体研究,再从一元函数开始,这样比只讲一元函数更容易理解。

  当然,不用给小学生讲函数概念。但老师有了函数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变量和函数的思想,潜移默化,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就有好处。

  比如学乘法,九九表总是要背的。三七二十一的下一句是四七二十八,如果背了上句忘了下句,可以想想21+7=28,就想起来了。这样用理解帮助记忆,用加法帮助乘法,实质上包含了变量和函数的思想:3变成4,对应的21就变成了28。这里不是把3和4看成孤立的两个数,而是看成一个变量先后取到的两个值。想法虽然简单,小学生往往想不到,要靠老师指点。挖掘九九表里的规律,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有趣的思考,不仅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也是在渗透变量和函数的数学思想。

  做除法要试商。80除以13,商是多少?试商5余15,不够;试商6余2,可以了。这里可以把余数看成是试商数的函数。试商的过程,就是调整函数的自变量,使函数值满足一定条件的过程。

  小学数学里有很多应用题,解题的思想方法常常是因题而异。可不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一下,用一个思想来解各种各样的题目呢?试商的思想,其实有普遍意义,可以用来求解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包括应用问题,只要问题中的条件数据和解答之间有确定性的关系。

  例如,修一条长32千米的公路,已经修了24千米,已修的路程是剩下的几倍?我们用类似试商的办法来试解。如果是L倍,剩下的是24千米,总长48千米,比题设数据大了;如果是2倍呢,剩下的是12千米,总长36千米,仍比题设数据大;3倍呢,剩下8千米,总长32千米,正好符合要求。

  我想很多老师不会这样引导学生思考,认为这是个笨办法。其实,这个办法具有一般性,把试解的倍数看成自变量,把根据试解算出的总长看成试解倍数的函数,找寻使函数值符合题目要求的自变量,这个思路能解决很多问题,是“大智若愚”。

  这样思考试算,最终也会发现具体的规律,列出通常的算式。

  找寻使函数值符合一定要求的自变量,也就是解方程。方程本质上是函数的逆运算。加法看成函数,减法是解对应的方程;乘法看成函数,除法就是解对应的方程。函数思想和方程的方法,是一个事物的两面,都是大智慧,贯穿数学的所有领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