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15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引用:
原帖由 一天天长大 于 2009-11-19 16:57 发表
我线性代数学得很差,几乎全忘了,所以对您的抗议觉得有点茫然。
在我看来,这道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容易理解。
外行的见解,莫怪莫怪。
感谢您详细地讲述了字条制作方法,谢谢!
所谓抗议只是开个玩笑而已。我认为对超纲与否不必“划地为牢”。既然希望通过学习变得更加聪明,提高自己的素质,如何又用教学大纲紧紧地束缚住思想呢。

我以为,008在这次做题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突破:
“儿子反其道而行之,他先算假定全用小卡车运送贷物需要多少钱(58*50=2900元),再估算用大卡车需要多少钱(58/5=11……3,150*12=1650元),他据此得出结论说:用大卡车运贷更省钱。剩下的那3吨如果不用大卡车运,而用中小卡车各1辆去运送,那就是最省钱的办法了!”

多了一个“假定”,这是对原来的思维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前几天还听008在信誓旦旦地坚决不学 XY呢,士别三日,008 的 XY 思想就萌芽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1-19 22:29 编辑 ].

TOP

scytale 密码术

引用:
原帖由 saphir 于 2009-11-20 11:01 发表
谢谢指导,上次看过帖子,试着做了一次,可是没有成功,这次一定好好研究研究。
摘自:
http://dzh.mop.com/mainFrame.jsp ... ub_7174267_0_0.html

历史上最早的有记录的密码术应用大约是在公元前5世纪。那个时候,古希腊的斯巴达人使用一种叫作scytale的棍子来传递加密信息。在scytale上,斯巴达人会呈螺旋形地缠绕上一条羊皮纸或皮革。发信人在缠绕的羊皮纸上横着写下相关的信息,然后将羊皮纸取下,这样羊皮纸上就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字母顺序。如果要将这条消息解码,收件人只要将羊皮纸再次缠绕在相同直径的棍棒上,这样就可以读出信件的内容了。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公元前404年,斯巴达的Lysander遇到了一个从波斯回来的信使,他们一行5人中只有这一个人从这趟艰险的旅程中回来了。这个信使解下他的皮带,Lysander将皮带卷在scytale上,读出了信的内容,知道了波斯将要进攻他的意图,因而提前做好了准备。

在我以前看过的一本书里,还有这样一个版本(多半是没有什么历史依据的):在古希腊,有个奴隶要通过一个关隘,斯巴达人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在要放行的时候,有个将军突然发现奴隶身上的皮带上刻有字母,于是就把皮带拿来检查,发现这些字母是杂乱无章的,也没有什么头绪。当他无意把皮带卷起来的时候,却发现了上面的秘密,一下子这些字母就排列得规律起来了。就这样,这位将军发现了敌人的阴谋,这个奴隶也被处死了。


下图就是scytale密码的一个例子:



其实scytale密码和栅栏密码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可以用一根细长的长方形纸条和一支六角形的铅笔来试着写一下scytale密码。
比如,我写下了一句话,把纸条取下来后,得到了下面这样的密文:
stte_ _erh_ _ _noe_ _ _dob_ _ _mpr_ _ _osi_ _ _rtd_ _eog

这里用 _ 表示空格,因为铅笔刚好六条边,所以知道空格的多少。(通常可以把空格省略了,或者一般也不知道具体有多少空格。不过我们将会发现,除非整个纸条都写满了,不然总是会有空格的,这也为我们破译时分段带来了方便。)

因为这里知道密钥k=6,所以按6个一行(包括空格)来分段,得到下面的样子:

stte_ _
erh_ _ _
noe_ _ _
dob_ _ _
mpr_ _ _
osi_ _ _
rtd_ _
eog

然后从上到下,一列一列的连起来,就得到了明文:sendmoretroopstothebridge
(send more troops to the bridge)

这里缠绕方向有两个,一个左旋,一个右旋。如果纸条卷的时候,方向反了,比如写的时候是左旋,读的时候是右旋,那么就会是从右到左来读出这条消息的内容。大家可以试一下。

另外,如果写的时候是另一个缠绕方向的话,同样是上面那句话,把纸条取下来后,就可能会得到下面这样的密文:
eti_ _ _rsr_ _ _opb_ _ _moe_ _ _dohe_ _nrtg_ _etod_ _s

密钥k=6,所以还是按6个一行(包括空格)来分段,得到下面的样子:

eti_ _ _
rsr_ _ _
opb_ _ _
moe_ _ _
dohe_ _
nrtg_ _
etod_ _
s

这时候怎样得到明文呢? 哈哈,反过来,从下到上,一列一列的连起来,就得到了明文:
sendmoretroopstothebridge

给大家个练习:
练习2.
下面是我把纸条缠在一根火腿肠上,写下的一个句子,得到的密文如下:
toitdarwiuyhwghbdwsnt,这里我把空格省略掉了,看大家破译得出来不?



中文的scytale是比较容易破解的,小二小三都有很聪明的办法,他们才不会去猜密钥(即分割的长度),他们会先尝试把一些可以组成词的字划线连起来,或者发现连线的规律,或者直接体会其中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1-20 12:03 编辑 ].

TOP

牛顿的小学成绩好吗?

昨天吃饭时,Alex突然问我这个问题,我愣住了,还真没研究过这个问题啊。查了了网络,得到一下资料。

摘自:
http://www.phy.cuhk.edu.hk/phyworld/history/chi/newton.html


1642年的圣诞节,在英国. 林肯郡. 沃斯索普村一个农民家庭中,一个天才人物–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出生。

牛顿出生前三个月,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两年后,他母亲改嫁,牛顿便由他的外祖母抚养。 到了十二岁,牛顿在舅父的资助下进入皇家中学。 可是这时的牛顿并不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他在学校里的功课都做得很差,而且身体也不好,性格沉默和爱发白日梦,几乎没有出众之处。 他的超人才智竟然是被一个野蛮的同学无理地在他身上踢了一脚而唤醒的! 他跟那个同学打架而且打赢了,可是那个霸道的同学在功课下却远比牛顿好。 于是牛顿便决心发奋,誓要在功课上超越他,结果他不单在皇家中学中名列前茅,十八岁时更进入了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

1665年,正当牛顿在剑桥大学完成了学士课程之际,欧洲蔓延着恐怖的鼠疫,于是牛顿便回故乡了。 在乡间,牛顿利用自制的三稜鏡分析出太阳光的七种色彩,并发现了各单色光的曲折率的差异。

但奇怪的是牛顿对这非凡的发现三缄其口。 原来他自知当时只不过是一个大学生,如果公开一个如此革命性的发现必然会触怒教授。 结果五年以后,当他晋升为授才把昔日的发现公诸于世。

在乡间的那段期间,牛顿更创立了积分的方法,并将之广泛应用在物理和几何学上。 有一夜,牛顿坐在乡间的一棵苹果树下沉思。 忽然一个苹果掉落到地上。 于是他发现所有的东西一旦失去支撑必然会坠下,继而他发现任何两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而这引力更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 可是,由于牛顿的性格孤僻及固执,他在二十年后才发表这理论。 另外,牛顿亦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的实验,最后总结出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牛顿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1-20 12:19 编辑 ].

TOP

Math Day

起床后:

  -

吃饭上学:
X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1-20 12: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09-11-28 22:44 发表

好像是1800元,所以用大卡车和中小卡车同时运更省钱。数学是严谨的,不能粗心,社长。
要进行深入的数学探究,对计算能力、计算的准确性、以及验算都有更高的要求,这就是计算题的意义所在。

最近一直在跟几个小同学研究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对计算的意义不理解,图快不图准,只做题不检查,结果错误百出。

此问题不纠正,后面的数学探究就很难进行下去。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1-29 00: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09-11-28 23:04 发表

什么意思啊?是不是我看得不仔细,说错啦?
你说的是对的,计算的准确性对做深入的数学探究是非常重要的。牛顿和爱因斯坦在自己的小屋子里边算了2年之久,如果他们的计算有错误,便不可能有牛顿定律和相对论。
新的思想是很难得的,牛顿的新思想是尝试用数学描述运动的过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源于对光速运动的假想,如果这些震惊世界的思想毁于一个个计算错误,岂不可惜。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1-29 00: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烦宝儿 于 2009-12-6 11:52 发表
向各位爸爸妈妈求助两题数学题:
1.        2+4+8+16+32+。。。+1024+2048
2.         (1.0-0.1)+(3.0-0.3)+(5.0-0.5)+。。。+(101.0-10.1)
跟孩子讲之前先看看下面的视频
高一数学3-5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
http://v.ku6.com/show/1V-QxvON7pLD4b-k.html

第一题是等比数列
第二题是两个等差数列

不知道您打算给几年级的小学生讲这个问题?

我们才三年级,第一道题目就准备死磕了,反正总共没多少项,第二道题变成两个数列,首尾相加,可以做,但不保证计算正确,主要问题是项数不太好确定。

我强烈建议你不要去教求和公式,数列、通项式、求和公式远远超出了小学的理解范围。.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烦宝儿 于 2009-12-6 16:44 发表
多谢您了,我去看下视屏。孩子五年级,老有这些题目,讲得我口干舌燥的也讲不明白,水平问题呀!
何必给五年级讲高一的题目呢,你遭罪,孩子更遭罪。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2-6 21:51 编辑 ].

TOP

做题是细枝末节,切不可舍本求末

引用:
原帖由 sheila妈妈 于 2009-12-11 10:26 发表
平均数怎么给孩子解释,好像在我家成难点了
比如四个数,已知前三个数的平均数,以及4个数的平均数的目标,问第4个数是多少?怎么讲来讲去孩子也听不懂
还是用生活中的例子去讲平均数的意义,最好是能让孩子体会到。年底了,各种经济数据要出笼了,那里边的平均数就相当多,可以是很好的例子。

平均数、中位数、众位数是统计和概率的入门知识。相比之下,做题是细枝末节,切不可舍本求末。

参考资料:
http://www.xsj21.com/JXZY/BJZS/200803/5335.html


有个教案,摘自:
http://www.789zx.com/jazx/sxja/qtb/bs/200911/37688.html

4.3     中位数与众数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申位数和众数的意义•
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3•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过程性目标:
1•结合实际,感知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经历数据分析处理的全过程,初步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增加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中位数和众数的意义和求法•
对统计数据需从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如范例第(2)题,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情境:某工程咨询公司技术部门有总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技术员7人,见习技术员1人;现需招聘技术员1人•小壬前来应征•总经理说:"我们这里的报酬不错,平均工资是每月1900元,你在这里好好干!"小王在公司工作了一周后,找到总经理说:"你欺骗了我,我己问过其他技术员,没有一个技术员的工资超过1900元,平均工资怎么可能是每月1900元呢?"总经理说:"平均工资确实是每月1900元•"下表是该部门月工资报表:
员  工        总工程师        工程师        技术员A        技术员B        技术员C        技术员D        技术员E        技术员F        技术员G        见习技术员H
工资        5000        4000        1800        1700        1500        1200        1200        1200        1000        400
    问题(1):请大家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讨论该部门员工的月平均工资是多少?总经理是否欺骗了小王?
    问题(2):平均月工资能否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收入?
    二、合作交流,感知问题
    问题(3):再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们认为用什么数据反映一般技术员的实际收入比较合适?
    (要求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并记录交流结果•教师把学生得出的纷繁多样的结论有目的地引向"中等水平的工资"和"大多数员工的工资"来反映比较合理,引出中位数与众数的课题•)
    三、理性概括,纳入系统
    结合上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    (在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基础上概括出概念)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据(当有偶数个数据时,为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做一做:求下列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8,10,10,13,13,13,14,15,17,18,19.
    让学生自学课本,继续讨论以下三个司题:
     (2)指出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和共同点•
     (3)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是唯一的吗?
     (4)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否可能为同一个数?   试举例说明•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板书以下两点
    ①在一组数据申,中位数是唯一的;
    ②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并不唯一,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而不是次数•
     (通过学生自学、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自己对中位数、众数这两个概念进行归纳、整理,通过比较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揭示概念的实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学以致用,体验成功
    1•10位学生在家政课上进行包水饺比赛,在同一时间内包水饺的个数分别为:15,17,14,10,15,19,17,16,
14,12•求这10位同学包水饺的个数的中位数•
    (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中间两个数据都是15,所以中位数是15•)
    2•求4•,6,7,6,5,4这组数据的众数•
    (学生易回答众数有2个,而易漏答具体是哪两个•)
    3,求1,2,3•,4,4,3,2,1这组数据的众数•
    (学生可能会对这组数据是否有众数引起争论)
    4•课木"课内练习"第1,2题•
    五、实践应用,知识迁移
    1•课本"课内练习"第3题•
    2•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夺回了阔别二十年的世界冠军奖杯,这是女排姑娘的骄傲,也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让我门来看一下中国女排队员的身高:
姓名        冯坤        赵蕊蕊        杨吴        刘亚男        王丽娜        周苏红        张越红        陈静        宋妮娜        弓寸走萍        张娜        李珊
身高        1.83        1.96        1.S3        1.86        1.81        1.82        见82        1.82        1.79        1.87        1.81        1.85
(1)求这组数据中身高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你觉得哪个数据能更好地反映中国女排队员的身高情况?  为什么?
3•某面包房在一天内销售面包100个,各类面包销售量如下表:
面包种数        奶油        巧克力        豆沙        稻香        三色        椰茸
销售量(个)        10        15        25        5        15        30
    在这个司题中,如果你是店主,你最关心的是哪一个统计量?
    六、总结回顾,反思内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众数、中位数的概念,了解了它们在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时的不同角度和适用范围•                                                                       
2•方法小结:①众数由所给数据可直接求出;②求中位数时,首先要先排序(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然后根据数据的个数,当数据为奇数个时,最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当数据为偶数个时,最中司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
    3,知识网络:平均数、众数及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有所不同•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众数着眼于对各数据出现的频数的考察,其大小只与这组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当一组数据中有不少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其众数往往是我们关心的一种统计量;中位数则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没有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它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
    七、•分层作业,延伸拓展
    1•必做题:课本作业题•
    2•选做题:请统计班里每位同学期望的数学回家作业时间,求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根据你所统计的数据及分析结果,向数学老师提交一份建议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2-11 11: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09-12-13 11:03 发表
无事不登三宝殿。 又来求救了。 ,不是小学数学,是老娘自己在学习。
1,某种动物活20年的概率是0.8,活25年的概率是0.6,现有一只该种动物已经活了20年,它能活到25年的概率 ...
太专业了,20年前学过,这些用不到的知识早就扔还给老师了。也许翻翻书还能想起来,可是既然我用不到这个知识,就实在找不出充足的理由去翻书了。

不过,做习题只是学习的一种方式而已,如果用做习题来代替学习是不足取的。而且,这种只有答案没有推导过程的习题集,说老实话,谁知道出题的人做没做过?做的对不对?

所以说,对这种习题集,想一想,算一算,觉得自己有道理,也就可以了。想过了,学习的目的不是就已经达到了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09-12-13 20:26 发表
晓得了,求人不如求己。我只有靠百度了。
我觉得“亲子数学”就是要打破我们原来对学习和知识的一些误解。例如我们过去认为:

这个知识要等老师教过,否则我们就不会做。
巩固知识的唯一方式是做习题,没做习题就不可能掌握知识。
考察学习的唯一方式是考试,没有考试或者考试成绩不好,就说明知识没学到家。

如此的一套陈腐观念束缚做我们自己也束缚着我们的孩子。.

TOP

谁教我们学习?

我们总以为要有人教,同学们才能学会这些知识和技能,其实,我们很可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和同学们的能力。

星期天跟hxy007,11,Alex一起计算一次飞机航班的时间,如17日21时起飞,18日6时到达,本来3、4年级都没学过时间的加减法。

我和hxy007大着胆子让11和Alex试了试,居然都算出了正确答答案。

11算法
以17日21时为起点,24-21=3,3+6=9。

Alex算法
比较变态,他先列竖式:
  18.06
-17.21
---
   0.85
即85小时。
想了半天,总觉得不对,85小时至少3天了,这明显不合理。

本来想让11给Alex讲讲,可是Alex摇摇头,说是好像想到了什么,然后奋笔疾书。
18 x 24 + 6 = 432 + 6 = 438    (hxy007看到这,偷偷问我,怎么这么变态,这样能算出结果吗?)
17 x 24 + 21 = 408 + 21 = 429
438 - 429 = 9

交流与讨论
下一步,便是11与Alex交流计算方法。我让他们试试,不要先算出结果,重新列算式计算。
18 x 24 + 6 - 17 x 24 - 21 = 1x24 + 6 - 21 = (24 - 21) + 6

“哈哈,原来两种方法是一样的啊。”

我和hxy007都是不称职的爸爸,这么重要的数学活动,居然只干了些端茶送水,削铅笔之类的活计,连一点显摆的机会都没得到,惭愧啊!

时间的竖式加法和减法
结束活动后,我和Alex回了家,Alex美美地补了一个下午觉,起来以后,让他继续试试时间的竖式加法和减法。

先从简单的算起,我提醒了Alex,小时和分之间分隔应该用“:”:
3:30
-3:15
-----
  0:15
Alex读钟面验证了,结果正确。

再试复杂一点的:
3:30
-2:45
------
  0:85
结果不正确,好像问题出在借位上哦。

试试加法
  2:45   90 - 60 = 30
+0:45
------
  3:30

“爸爸,我知道了错误的原因了,我原来借的不对,应该是借了1小时,也就是60分钟。”
3:30   60 + 30 = 90
-2:45
------
  0:45

哈哈,结果正确了。

学习的快乐
英语,听MP3故事,看原版动画,做做填词游戏。
语文,背背古诗。读读《大王书》,买一把木剑,想象“茫”挥舞长剑对抗暴君“熄”的情景。
素描,细心的观察和涂抹。
游泳,体验一份激情和狂野。
数学,找找太阳的影子,讨论日心说和地心说,看看《可怕的科学》、《数字魔鬼》,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无时不在的思考。

听起来不错吧,您也来试试?请把甘蔗渣儿(习题)扔到垃圾桶里,先。老师布置的习题可不能扔,要挨罚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2-15 12:0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09-12-15 07:06 发表
喂,我们大人学校和小孩子学习不一样,别让我也发现学习的乐趣吧,真的是为了考试而考试,工作都忙死了。 当然小孩子和大人不一样,他们现阶段重点是学习,当然要有快乐的学习的习惯才好。我么就60分万岁吧。[ ...
为什么大人就不能享受学习的乐趣呢?为什么大人就可以为了考试而考试呢?为什么大人就可以60分万岁呢?

原来你们心里想的和口头上要求的不是一回事,对自己的要求和对别人的要求不是一回事。

我们三四年级的小朋友真搞不懂你们这些大人。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2-15 10:23 编辑 ].

TOP

小学生也研究乡土地理-定方向

(一)根据太阳定方向
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太阳来确定方向。天气晴朗的白天,太阳是最可靠的指南针。在北半球温带寒带地区,早晨日出在东方,正午太阳差不多在正南方,傍晚日落在西方。这就是说,在清晨走路时,如果太阳在背后,而自己的人影在前面,你就是向西行;如果早晨走路时太阳照在人的脸上,他就是向东行;中午向太阳走就是正南的走向。这样确定方向,早、午、晚时都是可以的。但因季节不同,太阳出没的时间和方向都有变化,如夏季日出日落都偏北,即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冬季则偏南。夏季日出在6点以前,日落在6点以后;冬季则日出在6点以后,日落在6点以前。在白昼任何时间内可以根据太阳和手表或怀表(机械表)来确定方向。把表平放在手掌上,使时针对着太阳(竖一直棍使影子与时针重合),然后把表上的时针和表盘上的12字之间组成的角二等分, 角的平分线就是表示南北方向的线。太阳在中午已经走过的或是将到的那一面是南方。
(二)日影竿法确定南北方向
选择一处空旷平坦的地方,在地面上竖直插一根竹竿。以竿基为圆心,一定长度(稍小于上午开始观测时竹竿的影长)为半径,在竹竿的北面画一个大圆弧。画好后注意观察,开始时竹竿影长大于圆弧半径,竿影顶端在圆弧以外;太阳不断升高,竿影渐渐缩短,当竿影长度等于圆弧半径,即竿影端点恰恰落在圆弧上时,在弧线上记下那一点甲。竿影继续缩短,正午最短,正午过后,竿影又逐渐变长,但竿影端点长时间仍在圆弧以内;当竿影端点又恰恰落到弧线上时,再记下这一点乙。连接甲乙。过竿基作甲乙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交甲乙连线于丙,竿基到丙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
为了做得更精细,用同样方法,将一张坐标纸水平放置在平台上,并固定好。坐标纸上预先画好几个同心圆,最外圈大圆直径15—20厘米。将一枚长铁针垂直立在圆心。上午10~11点之间作一次观测,当针影的尖端与极坐标上某个圆圈相接时, 将这个位置记下为A点。 下午1~2之间再作一次观测,当针影的尖端与标有A点的圆圈再一次相接时,将这个点记作B点。然后,用直尺连接AB 两点,AB线的方向就是正东西方向;由 B指向 A 的方向为正西,由A指向B的方向为正东。把AB两点分别与圆心O作联线, 然后作∠AOB的平分线,为OC, OC线的方向就是正南北方向。由C点到O点的方向为正南,由O点到C点的方向为正北。为了画图方便,也可以在平滑的图板上进行。但都要注意,平板或坐标纸要固定在地平面上,不能移动。为了生产或生活的经常需要,也可以利用固定的地物或专门设置固定的标记,指示当地南北方向。
(三)用圭表定方向
同日影竿法定向的道理一样,也可以用圭表定向。圭表是中国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圭表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为直立在平地上的标竿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叫做圭。圭和表互相垂直,组成圭表,有的古籍上也称“土圭”。
用一根表投出的日影方向和长度以测定真太阳时的仪器,叫做日晷。“晷”(guǐ,本义,日影)字的古义就是太阳的影子。日晷的部件包括一根表(称为晷针)和刻有时刻线的晷面。日中时,表影指向正北的瞬时为正午,即当地真太阳时12时正,这时日影(最短)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日晷还可以测定时刻、方位、节气等等。日晷的形式有多种,其中有一种赤道式日晷,构造原理是以光滑的圆板为晷面,在晷面上每隔 15°刻一条线,将晷面分为 24 等分,每分代表一小时。晷针通过圆心垂直于晷面,使晷针倾斜的角度等于当地纬度,即晷针指向天北极,再安在支座上。安装时,必须把晷面上的0—12时的刻线,与早已测好的南北方向线重合。根据晷针的影子在刻度上的位置就可定出相应的时刻。

以上内容摘自:
乡土地理研究
http://ftp.cdut.edu.cn.pub2.docu ... m/gljx/ts090076.pdf

你问问小三小四:“我们现在往哪个方向走啊?”
标准回答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我们小时候的正确答案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原来现在的小学生是趴在地图上算方向的,而我们是躺在草地上算方向的。可是,无论是趴下还是躺下,头朝哪个方向呢?这是个问题。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12-15 12:48 编辑 ].

TOP

拉链同学,能不能解释一下。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火星文啊?
"哥本哈根达斯",我也找不到去哪儿的班机?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1 10:47 编辑 ].

TOP

我是基廷老师的FANS

如果我们把数学看成是一个花园、、、

老师在花园门口,把花园里边有什么东西都给同学们讲一遍。同学们进去转一圈,把老师讲的确认看一遍,确认了,出来给老师汇报,参加考试。同学们拥有了对这个花园的“知识”。

或者老师在花园门口,仅仅是告诉同学们若干注意事项。同学们自己到花园里边去探索、感受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出来以后,大家七嘴八舌地再讨论。

两种方式,孰乐?BBMM不妨问问自己的孩子。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31 14:39 编辑 ].

TOP

“我不知道数学社”论文--集合,没有数字的数学

集合,没有数字的数学
作者口述:Alex
录入:ccpaging

中午,我和爸爸在DKC边吃东西边讨论游泳的事情。

突然,爸爸说到:“怎么好久没看到卞同学了?”
卞同学原来经常和我一起游泳,他游泳技术可好了!我说:“我也不清楚,应该有三种可能性?”
爸爸问:“有哪三种情况呢?”
我说:“一,他可能到别的游泳俱乐部去了;二,他可能有别的事不来游泳了;三,他可能还在这游泳,只是我们见不到他。”
爸爸问:“还有其它可能性吗?”
我想了一会儿说:“没有了。”
爸爸问:“你确认只有这三种可能吗?”
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不能确定是不是还有其它可能性,也许还有我没想到的。
爸爸说:“要我说,只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他还在游,另一种是他不游了。”
我问:“还有其它可能性吗?”
爸爸说:“肯定不会有了。不过,如果他还在游泳的话,下面可能还可以分出各种可能性。”

说到这,我们开始津津有味地忙着啃汉堡,喝饮料,沾薯条。

爸爸吃完了他自己的一份,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爸爸说:“你们班上一共有50个人,数学考80分以上的有42人,语文考80分以上的有35个,英语考80分以上的有45人,问数学、语文、英语都考到80分以上的有几人?”
我说:“这怎么做啊?”
爸爸说:“那就先别做,下午你把《帮你学数学》带上,自己翻翻看。”

ccapging注:
Alex他们在三年级上学了一点点抽屉原理。抽屉原理是集合启蒙中的内容,而集合是比数字更加基础的数学,它研究的内容极为广泛。
我曾经问过Alex:“你这学期对什么数学问题的印象最深刻?”
Alex说:“是抽屉里边放苹果的问题,我不知道那是在讲什么?它是数学问题吗?”
有这样的疑问并不奇怪,实际上,有些BBMM也搞不清楚,他们把抽屉原理归类成了文字游戏,错误地认为这是一个有关语文理解力的问题。
张景中老师写《帮你学数学》,深入浅出地讲了有关集合的各种问题,建议有兴趣的同学仔细看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2-4 11:45 编辑 ].

TOP

To be opening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10-1-31 19:16 发表

后面那种出效果慢些。老师要出成绩,不一定会选择这种教学方法,所以现在什么都像速食面一样。
只要同学们的思想被打开了,效果不但不慢,快起来吓死人。

2个小四、1个小三,一共3个臭皮匠,再加两个“我不知道”的爸爸,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大约2-3小时,从简单的分数概念,一直搞出了分数的加法,他们自己总结出了通分、最小公倍数,这可是五年级要学习的东西。

包括上面的集合概念,这好像是中学的课程吧。让他们在数学花园里边撒丫子,结果可能就是这样。他们会打开任何一个宝瓶,即使这个瓶子里边可能装着大学的知识,也绝不会畏惧的。

Alex也在做奥数题,用的是以华罗庚为名的那一本,估计老华能从棺材里边爬起来的话被气得吐血。

不过,我对Alex提出了以下要求:
1、只做题,不能看前面的所谓方法,那些方法是狗屁。
2、想做就做,不想做就跳过。里边有很多“赖极皮”题目,根本不能算是数学题。
3、做题过程中,要对自己想到的方法进行总结。

Alex最近做到消元问题,他自己在本子上写到:
我发现只要写错一个数字,后面的会全错。
我先求出Z,再用Z求M。
这两个已知条件本来没什么关系,可我把牛的只数变成了跟羊一样,后面也变了,这时,我就可以求出羊。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1-31 23: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10-1-31 19:45 发表

那也是父母自己用心啊,不是靠老师的,还是要靠家长对不对,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负责任的家长,是不是。
说不上“靠”家长,家长只要敢放开同学们的手脚,他们会自己撒丫子跑的。

而且,自己跑的越多,就越擅长自己跑。家长或者老师扶的越多,同学们就越是不善跑、不敢跑。.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10-1-31 20:20 发表
确实没有扶,被人会不会误认为是放任啊。
唉,这集合的问题刚刚讲过滴,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扶或者不扶,放任或者不放任,一共会产生四种情况:
扶而放任
扶而不放任
不扶而放任
不扶而不放任

事实上,我是决不会放任Alex的,决不会让他去玩网游、看垃圾动画,整天坐在《哈哈少儿》前面打那些无聊的“哈哈”。
以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寒暑假是加油添气的黄金时段,最重要的是可以没有束缚,可以任意驰骋。
但是,无论是学数学、或者语文、或者英语,无论爸爸妈妈熟悉的是哪一门,不要自以为是地去灌输他、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教”他。因为他在学校里边已经被“教”的太多了。

让他自己去闯,闯出来问题,可以问BBMM,BBMM被“叩”了,自然可以小叩小响,大叩大响了,这不就跟hxy007崇敬的老孔和老苏通上气了吗?!
BBMM不会这么办?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给孩子买本书,让他自己去寻找答案。这一来,世界清净了,同学们的学术水平提高了,BBMM该干嘛干嘛,多好啊!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28 15: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10-1-31 20:54 发表

24小时,除了睡觉,吃喝拉撒,最起码还有12小时,我儿子基本上是乐高2小时,一小时弹琴,一小时语文,半小时数学,半小时英语,还有剩余的时间好像在电视机前打发蛮多的,最多就是再看一小时书了吧,好像不看电视蛮 ...
现在我在爬坛子,Alex一边看《帮你学数学》,一边搞集合。
白天Alex一般跟我去公司,做数学,暑期作业,看看《大王书》,听听MP3,也看英语动画。晚上回到家,抓紧时间玩磁力棒、乐高、折纸。一周两次英语学习,一次游泳,参加1-2次“我不知道”数学活动,跟另外两个臭皮匠和两个笔贴士爸爸研究数学。
好像要抽空才能看电视,而且一般的电视节目看不上眼,觉得没劲。.

TOP

引用:
原帖由 喂嘟嘟 于 2010-1-29 12:30 发表
不知是我管得太严了,还是女儿没有学习兴趣.最近考得很差,可以说是跌到了低点,我很着急,你说她不认真吧,她很听话的,你让她哪些她就做哪些,可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错了,当我问她时大多都能说出为什么错了,错在哪 ...
我认为你提出了两个问题:
1、学习兴趣
这张帖子很长,要爬楼的话,恐怕一两天是搞不定的,但是它的核心只有两个字--“兴趣”。
要学好数学,兴趣是第一位的。语文、英语也是一样。一个北师大毕业的现任妈妈跟我说,她认为成功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首先是心理健康的。要应付这么繁重的学习任务,如果没有兴趣,还想心理健康,还要学得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过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事情上,都可以引申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个帖子里边的很多实例都说明了这一点。

2、考试出错
对一二年级的同学来说,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出错以后积极地寻找原因,寻找避免错误的办法,而且,纠错的过程本身也是数学探索的重要内容。例如,一二年级简单的加法,可以用得数减前面的数来验证,这个检查方法本身就为以后学习方程式打下一个基础。
我的经验是,千万不要把错误简单地归结于粗心,是人就会粗心,一旦把问题归结到粗心,就啥事也干不了了,所以我认为这是一种托词,完全没有意义。

对三年级的同学要求要高一些,错误还是不能避免,但是这个时候要开始学习如何检查了,对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寻找多种方法进行验证,保证最后能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平时考试后,要注意分析和总结经验。

在这次期末考试中,Alex没有考出他平时的水平,事后我们分析,是因为他过度关注分数,太想得高分,反而在考试中采取了一种冒险的、从未尝试过是否有效的方法(过分关注计算题,反复的检查。以致给应用题分配的时间不够),最后反而失去了一些分数。

值得欣慰的是,Alex帮助一个平时数学不好的同学获得了93分的好成绩。

学校里边说是应试教育,其实也就是左一张考卷右一张考卷的苦做,到最后,同学们连简单的考试技巧都没掌握,事倍而功半,令人叹息。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2-1 23:50 编辑 ].

TOP

兴趣为先,顺其自然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10-2-2 08:02 发表

文理不能偏科,就是这个道理,一定要有语文的基础,才能学好数学。
我还有一个故事讲到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安排我们自教自学英文版教材,所以英语也要好。

语数英都是通的,全面发展才是持续发展的正路。数学学到一定程度,就有话要说,想说就要学语文。看中文的书不过瘾,就想看英文的书。

饿了就要吃饭是千古不变的硬道理,所以让孩子们兴趣为先,自由发展,并不会出现真正的偏科。BBMM可以在孩子遇到学习的瓶颈时,跟孩子一起分析,找出短板,建议孩子补足。

梅树都是向上长的,除非有人“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刻意地“去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方才有病梅。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2-2 16:12 编辑 ].

TOP

“我不知道数学社”论文--我们发现了分数加法

作者:Alex

今天正好是J同学的生日(ccpaging注:也是“我不知道”数学社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一起过生日),我(ccpaging注:Alex)、J同学、11和11的爸爸妈妈都非常高兴,一起唱着生日歌。然后,J同学拿出了他带来的生日蛋糕,11的妈妈把蛋糕分成了六份,大家便吃了起来。这时,爸爸提出了一个问题:
1/2 + 1/3 = ?
11同学说:“也就是半个蛋糕,加上三块小蛋糕!”
11的爸爸说:“那么等于几呢?”
我们都摇了摇头。

吃完蛋糕以后,我们每人拿了一张纸(不包括11的妈妈),可是,我不知道该从哪里画起,瞄了瞄11同学作的图:

我问他:“哪一块是1/2 + 1/3 ?”
11回答:“蓝色的部分是1/2,紫色的部分是1/3,把这两块加起来就是 1/2+1/3 。”
突然,11的爸爸叫道:“你们看,我发现黄色部分正好是1/6 !”

ccpaging注:
其实从11同学的第一张图到发现剩下的部分正好是1/6,经历了一个过程,并不像Alex说的这么简单,这也不符合“我不知道”亲子数学社的一贯原则,即“我不知道”。可能是活动过后没能及时总结(正好碰到期末考试),Alex忘了,我来把这一段补上。
11同学画饼图的时候,先用圆规画一个圆,然后画一条过圆心的直线,正好把一个圆分成两半,1/2就被画出来了。这时11碰到困难了,1/3应该怎么画呢?11这时大叫了起来:“我要量角器。”这句话提醒了大家,于是大家纷纷寻找量角器,好像为了争夺有限的量角器还差点打了起来。最后只好用剪刀石头布来解决,这也是“我不知道”数学社通常用来解决无理争端的有效方法。
“360度的1/3就是120度、、、”11一边计算着一边在 1/2 边上画出了 1/3 ,其他成员也在手忙脚乱的画着。
1/2 + 1/3 已经被画好了,结果已经在图上,可是,它究竟是多少呢?大家陷入了沉思。
后来,11同学在作图中发现,一块蛋糕被吃掉1/2+1/3后,剩下的那一块正好是1/6,于是他打破了沉寂,宣告自己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数字(Magic Number)――“6”,因为6是2和3的倍数,如果我们把一个圆等分成6份的话,我们就可以把无法相加的1/2和1/3找到一个共同的单位1/6。


Alex的爸爸(ccpaging注:实际上是边写边说。)说:“1/2 = 3个1/6, 1/3 = 2个1/6,那么1/2 + 1/3 = 2x(1/6) + 3x(1/6),也就是说 1/2 + 1/3 = 5/6!”

ccpaging注:
11同学明白了1/2 + 1/3的方法后,就开始不停的在纸上写到。
1/2 + 1/3 = 2/6 + 3/6 = 5/6
= 6/12 + 4/12 = 10/12
= 9/18 + 6/18 = 15/18
=12/24 + 8/24 = 20/24
=18/36 + 12/36 = 30/36
看到11同学发现了这么多可以帮助计算的分母,很自然地,我们的话题开始转向。我对大家说:“为什么只有6才能用于计算,而不是5或者7?”
11同学立刻反驳:“我找到很多数字可以用啊!”
我说:“那么他们有什么规律吗?好像不是随便找个数学就可以用来作计算哦。”


我们又讨论了一会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字――“6”。Alex的爸爸画了一张图:



Alex的爸爸说:“兔子和松鼠跳树桩过沼泽地,兔子一下跳3个树桩,松鼠一下跳2个树桩,问哪一个树桩上既有兔子又有松鼠的脚印?”
J同学看着图说:“6、12、18,下面是24、、、”
Alex的爸爸说:“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吗?”
11同学说:“每两个数字之间都相差6!”
J想了一会儿,说:“还有一个更加简便的规律,1x6、2x6、3x6、4x6、5x6、、、”

我忘了后面这一段。过了几天,我和爸爸在吃牛肉面的时候,又重新讨论了这个问题。
“上次J同学发现的那个数列都是6的倍数,最后其实还发现了n x 6!”爸爸说。
“这么说,6是2的倍数,6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把6称作2和3的公倍数,也就是公共的倍数。我记起来了,你和11的爸爸把这句话下来了。”
“还有一句话当时也被写下来了,6是2和3的公倍数里边最小的。”
我一听,问道:“0是吗?”
爸爸说:“0是所有数的公倍数,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而且0还不能做除数,至少在计算分数时,0这个最小公倍数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严格地说,6是除0以外,2和3的最小公倍数。”
爸爸过了一会儿,又问:“n x 6是什么意思?”
我说:“就是随便一个数 x 6!”
爸爸说:“不完全是这样,在J同学的数列6、12、18、24、30中,n有特别的意义?!”
我想了一会回答到:“n是第几个数!”
爸爸说:“是啊,那么nx6的下一个数是多少呢?”
“是 (n+1)x6 !”我大声说道。
“对了。其实当时11同学跟J同学关于这个数列的规律是有争议的,11认为相邻的两个数相差6,J同学认为是nx6,他们都认为自己的规律更简单。后来我们怎么说服11的呢?”
我说:“如果让11计算第10个数是什么,他要从第一个数 6 开始,一个个加下去,要算10次,J同学只要算一次就可以了―― 10x6 = 60。”

等到我们搞明白了,爸爸问道:“1/4 + 1/3 = ?”我们便开始做了起来。
我想,得先吧分母变成一样才能计算,我写到:
1/4 + 1/3
= 3/12 + 4/12
= 7/12
       
这时,大家也都写完了,都得出了一个结果:7/12
11爸爸写得跟我们不一样:
1/4 +1/3
= 1x3/(4x3) + 1x4/(3x4)                        <= 写得更清楚
=3/12 + 4/12
=7/12

爸爸又问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分母乘了一个数,分子也要乘同一个数呢?”
这就是我们下一次要研究的内容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4-2 10:54 编辑 ].

TOP

我最笨,我享受

引用:
原帖由 li兔兔 于 2010-2-8 04:56 发表
很偶然发现了这个帖子,如获至宝.
我借前面帖子中谈到"鸡兔同笼"问题的新解题思路, 向孩子介绍了一下小松鼠把手手举起来的形象方法.
"题目: 有一群鸟和一群松鼠,共有6个头,18条腿,请问有几只鸡几只松鼠?"
孩子听后 ...
当Alex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扮演“最笨”的学生,让他来教我。他会想出更多的办法,画图、讲故事、把数字变小一点,等等。使我这个最笨的学生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我喜欢享受这个过程。

楼上妈妈不妨试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2-8 13:36 编辑 ].

TOP

并不是我们不懂才讨教

引用:
原帖由 li兔兔 于 2010-2-8 15:43 发表
谢谢。
只是惭愧:我用不着扮最苯的学生,因为我本身就是最苯的学生。哈哈。
随着孩子的长大,真的要开始向他们讨教了。
同样是做这道题,我们对孩子的做法也可以有另一种解释,也许你听了会不高兴,但请仔细地看下去,到最后你会知道“讨教”的缘由,那远比做出一道题的结果更重要。

有一群鸟和一群松鼠,共有6个头,18条腿,请问有几只鸡几只松鼠?
假设一个同学知道了结果,鸟3只,松鼠3只,经过演算以后,他知道这个结果是正确,也许他会用18和6两个数字去凑3,就像是我们平时凑24点一样。

而如果他凑出来的算式最后被不加质疑的肯定了,他会认为自己很聪明,他肯定想过,可能有些困惑,他是聪明的,至少发现了答案,验算是正确的,不过,问题不在这。如果我们不予区分地盲目肯定答案,可能使他以为数学就是这样一个“凑算式”的过程。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同学。

直到有一天,老师告诉我,这种所谓方法只是耍小聪明而已,数学绝对不是这样凑出来的。老师还告诉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一道题的正确答案,因为一个答案是依赖于一道题目的,将来题目没有了,答案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真正的数学跟答案的正确与否没有关系,而在于我们是如何获得答案的。

即使我们明白是怎么回事,也知道答案正确与否,仍然要讨教。同学们讲述他获得答案的过程,就是梳理他们思路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是把小聪明变成智慧的过程,这才是真正数学的过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2-8 17:4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li兔兔 于 2010-2-8 17:39 发表
怎么会不高兴?你多虑了。
谢谢你的直言,你分析的情况完全可能是在孩子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
可我原来帖子的意思是:我真的自己一开始没搞明白(直到hxy007用新年新鞋的例子为我解惑)这道题的解题思路。理解和同 ...
我和hxy007都是活在这片天空下的笨爸爸而已。
149459+的浏览量中的每一个BBMM撑起了这片小小的数学天空,人性中对快乐的自然追求撑起了这片小小的天空。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2-8 19:21 编辑 ].

TOP

忘记了习题,我们剩下了些什么

以下内容节选自: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697546
如文中提到的各位BBMM,以为转载不妥,请短我修改。

紫色风铃03:
小四数学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题:某个学校组织划船活动,如果每船坐8人,多24个人,如果每船坐10个人,就多一条空船,问有多少个人参加活动?

junhuayang2005:  
四年级没有学方程,其实也是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的。
设一个X条船
那么8X+24=10X-10
所以X=17
一共的人数是
8*17+24=160人

Hxy007:
这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正途。在孩子没有学代数和方程之前,不必强求孩子做这种题。
  
  也可以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思路是:要知道总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就必须知道总共有多少条船。要知道总共有多少船,就必须知道后一种乘船方案比前一种乘船方案总共可以多乘几个人,还要知道每条船上后一种方案比前一种方案多坐几个人。
  
  每船坐10人的方案(后一种案),比每船坐8人的方案(有一种方案),总共可以多坐多少人?24+10=34(人)
  其中,每条船上后一种案比前一种方案多坐几个人?10-8=2(人)
  所以,可以划的船总共有:34/2=17(条)。
  据此,可以推断参加本次活动的人数是:(17-1)*10=160(人)

  但是,让成年人一下子想到这种算术解决方法也未必容易,所以不能强求小四生一定要想得出。换句话说,这种题并不是对小四生普遍的要求。想不出算术解决办法,也无所谓。
  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有难度的题上进行探究,最好不要引导孩子机械地去套什么盈亏公式。
  [(24+10)/(10-8)-1]*10=160(人)
这个令人敬畏的式子可能会把孩子吓得不敢思考,或者把孩子训练得不能思考。既然要解决,就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解决。

Ccpaging:
甲数比乙数多150,正好是甲数比乙数多2倍。乙数是多少?甲数是多少?

Alex的解答如下:(Alex给这个步骤取名“破案法”)
甲=乙x3
甲-乙=150
=>
乙x3 - 乙=150(Alex取名“代替更换法”)
=>
乙=150÷2=75
甲=225

按照三年级教科书的做法应该是这样:
甲:+-----+-----+-----+
乙:+-----+
实际操作时,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磁力棒来帮助思考。

思考部分:
甲比乙多出来的正好是2个乙,这部分是150。

书写计算:
150÷2=75
75 + 150=225
答:乙数是75,甲数是225。


最后,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都应把答案放在题目里边检查一下。
甲数(225)比乙数(75)多150,正好是甲数(225)比乙数(75)多2倍。乙数是多少?甲数是多少?

题后反思:
对比以上的两种不同解题方法,方程式方法看起来多了几个步骤,恰恰是多出来的步骤把磁力棒法思考的东西记录和呈现了出来,容易思考,也容易检查。

我现在有2个问题:
1、在小三已经方程式入门的情况下,是否还要反复去强调教科书的磁力棒计算法?
2、老师是否能接受方程式的解法?

hxy007:
能用“破案法”,又何必强求用“磁力棒法”?

Ccpaging:
第二天,Alex给另一个同学讲题时,先讲了“破案法”,但似乎对方没听懂。于是,他又用“磁力棒法”讲了一遍,那位同学明白了,写下了算式。在讲题的过程中,Alex也明白了,他回来跟我说:“原来两种方法是一样的,我的破案法更清楚一些。”

“两种方法是一样的”,听到这话,我心里非常高兴,这说明Alex真正明白了这两种方法,而且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完成“立而破,破而立”的思维循环。

hxy007:
  我家小四生目前而言能够理解、接受和使用“磁力棒法”,但对“破案法”敬而远之。一建议他设个X什么的算算,他立即说:我到初中再学这个。
007真后悔早早地告诉他代数方程是初中的学习内容,现在人家理直气壮地拒绝提前学习。可是,看到小三生Alex也能够比较自如地使用“破案法”,007心里又痒痒的,恨不得自己的孩子愿意学学试试方程解法。小三小四生提前掌握这门功夫,就不必害怕许多变态的小奥题了。

Ccpaging:
忘记了习题,剩下的是什么?
跟Alex上小三以来,一直有一个问题萦绕在我心中,那就是“无用的数学”,想讲却又不知从何讲起。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数学,那时候题目不多,一本教科书的习题要做三遍,假期里边预习做一遍,上课的时候跟着老师安排做一遍,星期天再做一遍。小学、初中都是如此。

高中的时候,各种参考书多了起来,一开始也是见习题就做,还特别喜欢做难题,我会做别人不会,便沾沾自喜。慢慢地我发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习题集都是有价值,有的纯粹就是抄袭来的,印刷有错误,只有答案没有过程,所以,那时我开始选择习题集了,而且只做一本习题集,一章习题中有一两道难题。按理说,题做的多了,考试应该是不怕的,可是我还是会害怕,因为我不知道今天考卷上的题目是不是我都做过的,题海深啊,谁敢说他就能踩到低,越是做得多,越是感到其深不可测。

到了高考结束,回过头去想想,我的高中数学有什么值得我留念的,或者说印象深刻的,没有,任何一道当时觉得无法逾越的难题都没有在我的脑海中留下印记。高考结束了,这些难题再也为难不了我,我在那个暑假一个数学题都没有做,而是把《基督山伯爵》完完整整,舒舒服服地读了一遍。

直到现在,我依然不记得在高中所遇到的那些习题,任何一道题都不记得。但是,在高中又两件事随时都会想起,一件事是我在学习立体几何之前,自己一个人看了《高教自考丛书》的《立体几何》部分。那本书是针对当时的知识青年的,如其书名,特别适合自学,由浅入深,徐徐道来,几乎没有什么习题,但是,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从实践、从生活中讲起。第二件事也是关于立体几何的,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立体几何的定律,在课堂上所有的同学都无法证明,只有我一个人用反证法证明了,那是我们第一次运用反证法。

到现在我仍然讨厌做题,尤其是计算题。整天的加加减减,有什么用?一天整个二三十道计算,做完了,笔一扔,第二天交给老师检查,错了,算我粗心了,对了,算我运气好。这些题早晚很快会被忘掉。太阳东升西落,地球自转公转,同学们吃饭拉屎。错了如何?对了又如何?这不就是“无用的数学”吗?

数学真的就是这样?当然不是,绝对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就拿计算题中的数学来说吧,我们以为做一道计算题就是为了那个答案,其实那个答案一点都不重要,它的对错不会对任何事情产生影响,如果你只把注意力放在答案上,那你学到的就是“无用的数学”。

Alex他们班这次数学期中考试成绩普遍不好,大部分都失分在计算题,究其原因,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检查,考试的时间是充裕的。其实,说到这,聪明的同学已经可以看出一些计算题的端倪了。没错,计算的结果是无用的,要检查并且学会如何检查才是有用的数学,是可以受用受用终身的数学。做了几千几万道题,却没有想到要去检查,不知道如何去检查,这番功夫只能是无用功。习题可以忘掉,可以不做,但人总是要工作,在完成一件工作之前,一定要问问自己:“你检查了吗?”

所以,hxy007大可不必自责,你告诉11的东西不会成为他的枷锁,关键在于他自己能明白自己要追求什么,寻找到自己的方向。就这道题目而言,如果小四只关注一个答案,那么我们讲什么都是多余的,甚至都不需要去做,反正第二天老师会公布正确答案的。如果小四关注的是思想,那么他就会变成一块海绵玩命地吸收,你跟他说这是初中的还是高中的,还是大学的,都不会阻挡他的脚步。

今天,Alex在计算面积的时候给一块复杂图形的不同方块标注了字母代号,而且在每一个计算式前面加上了这个字母代号。

我问他:“你这道题的方法很好啊,我没教过你,你怎么发明的?”

“嘿嘿,这是我课间休息的时候看到三2班的张老师在黑板上写的。”

“哦,原来是张老师教你的,可是你是三1班的啊?”

“不是张老师教的,我是路过的时候瞄了一下,张老师在方块里边写上了S1、S2,我觉得不错,就用上了。爸爸,为什么要写上‘S’这个字母呢?”

“我猜是从Square来的吧,面积的单位不就是一个个小方块吗?”

“是这样啊,我写的是A和B。”

“AB也很好啊,这样计算过程就很清楚了,不会搞混。你能给这个方法取个名吗?”

“嗯、、、那就叫‘标记’法吧。”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2-12 23:59 编辑 ].

TOP

三段作文

引用:
原帖由 cocoyangyang 于 2010-2-25 21:30 发表
20-19+18-17+16-15+14-13+12-11怎么算的又快又正确啊?
这一天是我们学校的校庆日。
我看见一群群小男生和小女生在跳集体舞,一会男生跟女生跳,一会男生和女生分开转圈圈。
校庆活动有意思极了,你参加了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8-12-29 14:04 发表

  如果要想让人家照出题者的意思去解题,这道题中的一个条件至少应该这样表述“每只母鸡一天生1只鸡蛋”。但是,我估计出题者不乐意作这样的修正,因为出题者本来就是想为难学生,想考小孩子有没有“公鸡不生蛋” ...
闲来无事,重看此帖,细细玩味。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age=15#pid4190328

有人要开培训班赚钱,大家都自我感觉良好,都不来,怎么办?
考试,先把你们分成369等。
在学校学了这么久,你感觉还不错,但希望能在更高的程度肯定自己,于是,考就考,拿题来!
不幸的你发现,我怎么看不懂题目啦,我怎么不知道有公式啊。
你急吧?来参加培训啊。
培训时间短,学生多,老师少,怎么办?
一人发一本考试秘籍,把出题的思路做个路演。
你突然发现:
猜不出的题目能猜了。有一种语言,叫XX语言,你没参加培训,就不会知道。现在你交钱买秘籍了,现在全明白了。
有一种捷径叫套公式,多难的题目,记个公式,生吞活剥,够迁就您了吧。唉,不好说,看在您的钱的份上。
这道题目路演过,只是数字不同,依葫芦画瓢,简单吧。
这道题目跟路演的完全一样,研究个啥,你只要记得关键的那个数字,甚至直接记得答案,你爽了吧。
最后,你过关了,被评为上等,被证明了,你心安了.
搞培训的也安了,落袋为安嘛。
多好,多河蟹啊。

唉,讲了这么多,数学何在,教育何在,良心何在!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3-4 00:22 编辑 ].

TOP

解题之外的问题

引用:
原帖由 家有烦宝儿 于 2010-3-8 22:24 发表
1  答案:60X=45X+75   
                     X=5
                 60×5×2=600(千米)
2   答案:3.6千米/时=1米/秒     10.8千米/时=3米/秒
        26×3+22×1=100米
各位数学高手是这样的吗?盼 ...
1、X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解题中少了这么一句,假设(   )是X。
2、等式关系是如何得到的?能不能用作图表示出来?不仅仅是自己能够明白,还要使装傻充愣的BBMM一眼就能看明白。
3、能验证吗?验证是数学中灰常重要的一环。好多同学把验证看成是老师的事,这是不对的。希望能在前面12两个环节的基础上找到验证的方法。

解决上面这三个问题,就可以知道答案是否正确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3-9 11:11 编辑 ].

TOP

致命清晰

第二题我没注意看,看了以后我发现,这道题存在很大的问题。我的大学老师常说:“说清楚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数学是非常重视如何描述问题的,这个跟语文的关系都不算太大。
1、讲清楚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如果你讲不清楚问题,说明你还没想明白。
2、能讲清楚问题是交流的前提,现在的科学问题几乎已经不可能被一个人独立解决,科学家通常都要工作在一个团队之中,不能交流、不会交流,就无法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展示出来,最后会一事无成。
3、从数学发展史看,真正的数学是从欧几里德几何(平面几何)开始的,这是因为平面几何提出了第一个完整的数学体系,它由定义、公理、定理、推论组成,这些被统称为命题。简单地说,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圆,可是数学一定要用一种致命清晰的定义来描述它,如:
  其一: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
  其二:平面上一条线段,绕它的一端旋转360°,留下的轨迹叫圆。

另外,对速度的研究是小三小四的重要内容,可以参见: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710440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3-11 19:2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龄龄妈妈 于 2010-4-2 17:13 发表
羡慕啊。
最重要的、无时不在的思考
何时能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现数学之美。这样引导出来的孩子数学怎么可能不好。
一二年级的时候,这类事情BBMM可能要开个头,或者引导一下,过几天提醒一下。到了三四年级,几个兴趣相投的小伙伴可以研究出很多问题了,BBMM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

我们发现了分数已经是同学们自己写的论文了。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age=60#pid6584568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4-7 21:58 编辑 ].

TOP

宰予和颜回很失望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4-18 14:11 发表
——luscky 2010-04-16发表于“科学松鼠会”(http://songshuhui.net/archives/35028.html

  冉有是班上的小巧手,虽然他的数学成绩不是最好的,但不管是孔老师还是同学们,都一致认为他很聪明。俗话不是说了 ...
冉有准备了画细线的叶片,说明他在上课之前超前学习了,他是怎么找到“铺地锦”的方法的呢?是不是因为他有一个意大利叔叔教他的?宰予和颜回可没有外国亲戚,他们在数学上只能向冉有学习,不能有自己的发明创造了。那宰予和颜回就太失望了,以后数学课就让冉有上得了,“我们不陪他玩了,反正我们家也造不出一个外国亲戚来。”没有了冉丝的冉有也越来越孤独。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4-19 00:5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4-19 09:03 发表

  请注意这个莫须有的故事在最后提出的问题:
  你觉得它和你从学校里学到的计算方法道理一样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种方法更好呢?
中国的“铺地锦”《=意大利的“格子算法”《=阿拉伯《=印度,“铺地锦”被录入中国的“算法统宗”,后来又传入日本。
与竖式的道理是一样的。
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是写算。据说铺地锦传入中国时,中国还在大量的使用算筹,也有算盘,算盘的缺点是计算的过程没有保留,无法检查,一旦错误要全部重新算过。写算具有可检查的优点。
我们原来做竖式时,老师要求进位时打点、或者写上小小的进位数字,在这种要求下,竖式和“铺地锦”差不多。
“铺地锦”从研究算理来说似乎更清楚一些,巧妙一些,对初学者而言直观性略输。.

TOP

引用:
原帖由 christinesean 于 2010-4-23 22:39 发表
也许对我来说,数学就是做题吧。所以当年我是考试能手,但没成为数学家。不过还好我没成为数学家。
做题不好玩,考试不好玩,数学家倒是好玩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4-24 01: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hristinesean 于 2010-4-23 22:46 发表
我的理解是:目前国内的应试教育可以提高全民平均素质,但是对于有天赋的学生来说,也许更适合的是更简单的外国式教育,这样他们可以凭着兴趣自己去探索更深层次。所以在国外学生的水平差距很大,而中国更平均。
还是差距大正常些吧。小商小贩懂速算就可以了,超市售货员会操作计算机就行,保险精算懂概率统计就好啦,木匠会做凳子椅子就行了,好像社会对数学的需求就是不平均的哦。如果把这几类人倒过来,让木匠去学概率统计,精算师去学木工,怕是两个人都要骂娘了。
转一篇老师的精彩论文,摘自:
http://space.30edu.com/07750615/ ... 7-94f5-201fded74514

解读新课标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解读新课标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理念。那么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数学的价值又是什么?事实上,数学教育对于不同个体、不同需求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它的价值具有多层次性。如果我们仅从字面上来理解,那么“有价值的数学”就是生活中的数学、有趣的数学、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透过数学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能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并有益于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有价值”的数学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以往的知识体验有密切的关系,是对他们有吸引力、能使他们产生兴趣的内容。“有价值”的数学应当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那些对学生来说有如“天外来客”般难以琢磨的内容,那些必须通过高强度训练才有可能被学生接受的内容,就没有人人都要学的必要。

     就内容来说,“有价值的数学”应包括基本的数的概念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知识,与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有关的统计与概率初步知识等等,还包括在理解与掌握这些内容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观念与能力,如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等等。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有价值的数学”是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数学,它应当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有价值的数学”不仅是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有用的数学,而且是对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的数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数学学习体验应当极大地丰富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

      所以,数学教育不单是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比较严密的逻辑思维、一种广阔的空间视野、一种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以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一种勤奋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一种勇于探究创新的科学精神.新课标下要求破除传统的数学教育模式,充分让学生理解与认识且拥有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让这种知识在每个学生身上有更多的深厚积累与沉淀,从而使学生受益终身.然而,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实际数学教学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地方实际等一些现实问题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而悉心精选习题,搞题海训练,忽略了大量数学学困生的存在,这很难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可以说,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都是违规操作。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这些一线的教育者所能改变的。
   

    因此,追求数学学习的理性价值与“应试教学”的实际要求是不同步的,某种角度来讲甚至是相违背的。应试教学着眼于眼前利益,每一个教师只管好自己学段内的成绩、分数,不去管今后这些学生发展的怎么样。就像法国中世纪的国王路易大帝说过的:“在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而素质教育着眼于将来,它的效应很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能显现出来。而我们现行的对教师、校长、教育官员的考核评价机制都追求及时性,不可能说等几十年后再来考核今天的工作。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矛盾,在现行教育体制改革尚不充分的前提下,需要依靠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良心来平衡。“钱学森之问”已给我们敲醒了警钟,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了学生的未来。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4-30 12:06 编辑 ].

TOP

推荐一本好书--《天哪!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

天哪!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畅销日本300万册,一本让孩子爱上数学的神奇魔法书

作  者: (日)野口哲典 著,刘慧,韩丽红 译

编辑推荐
  一本让孩子爱上数学的神奇魔法书
  就连数学不好的父母也能教出100分的孩子!
  特色1 边做游戏边学数学,乐在其中!
  特色2 由浅入深,步步引导,孩子一学就开窍!
  特色3 图文混排,简单直观更有趣!
  特色4 结合日常生活,实用长见识!
内容简介
  孩子开始上小学了,但他(她)偏偏讨厌数学,老师怎么教都不开窍,这是令不少家长头痛的问题。也难怪他们会头痛,因为在他们眼里,数学的样子是——
  *都是数字和奇怪的符号,很枯燥,没有乐趣!
  *数学太难了,总是学不好!
  *除了加减乘除,感觉数学没什么用处!
  ……
  数学果真如此的面目可憎、不实用吗?翻开这本书,你就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原来数字里隐藏着这样多的秘密,就像刘谦的魔术一样,其妙无穷!
  *原来掌握了运算的规律,算数就会变得如此简单、神速!
  *原来数学和我们的生活如此的密切相关,数学力直接决定了生存能力的高低!
  *原来就算是数学不好的父母,也能教出100分的孩子!
  《天哪!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让父母可以在家庭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下,以做数学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学数学,让数学不再枯燥乏味。书中还搭配了丰富直观的图表,让孩子能更形象地思考、更快捷地运算,而众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更是让孩子明白,数学真是太有用了!
  有了这样一本数学入门书,你还会担心孩子学不好数学吗?
作者简介
野口哲典,1958年出生于爱知县。毕业于东海大学。曾在市场调查公司任职,后独立成为一名作家。不仅有很多著作,还热心于各种演讲活动。著有《需要知道的概率知识》《经常迟到、没有时间概念的人的救药》《微积分的乐趣》《趣味数学训练》《大人的保健体育》《基因的趣味》等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5 13:5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5-20 12:45 发表
儿子想了一想,坚持认为用ABC三个符号来表示更加清楚。007看他如此坚持,就没有多说。反正以后老师会教他的,俺不用急。 ...
Alex也是这样,要不不代数,代数起来总是很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太习惯,现在慢慢想通了,原生态可能就是这样的吧,让他们自觉自悟吧。这样的原生态不如某些老师教出的公式简洁美观,但有自然天成之美。而自悟获得与学习公式获得,其中境界差之千里。

今日无事,重看此帖,回味无穷啊。记得hxy007不久前还为“代数”问题烦恼,不想离家数日,11竞已天成,可喜可贺。等待是一种美德,古人不欺我也。.

TOP

成立“JHH”公司

“我不知道数学社”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几次活动时间,今天终于有碰到了一起。
我问11、J同学、Alex:“如果将来成立一个公司的话,你们认为,谁担当哪种职务比较合适?”
11回答说:“总经理肯定是J同学,因为他比较聪明但是比较懒。”
hxy007附言道:“Alex比较适合做总工程师,他喜欢发明各种新奇的东西。”
我问:“那么销售总监谁来做呢?”
11说:“我来,我喜欢跟别人打交道。”

这个问题真的很有意思。同学们不像大人,对公司里边的各种职务没有薪水多少、权利大小的成见,更能根据各人的特点来分配职务。
“不过,我有一个问题,你们好像缺一个财务总监哦。”我问道。

这勾起了11和Alex的兴趣:“这个财务总监是干什么的啊?”

“算账啊!”

“哦?!”

“你们别小看算账哦。今天我们就要讨论一个算账的问题。在《天哪!数学原来可以这样学》里边有这样一个真实发生过的诈骗案。有个人(以下简称坏蛋)要买一个100日元的口香糖,付钱的时候,他掏出一张5000日元,当收银员把4900日元的零钱放在收银台上的时候,他就将其中的900日元和口香糖装入兜里,这时收银台上就只剩下4000日元。他手中的5000日元,再加上台上的4000日元,然后又掏出1000日元,正好是一万日元,于是他对收银员说:‘可以换张整的一万日元吗?’”

“然后呢?”11问。

“完了。现在你们是侦探,我已经把案情都告诉你们了,需要你们来分析案情。你们知道吗?在诈骗案中,金额是很重要的,直接影响到惩罚的大小。你们除了要确认这个案子有没有诈骗,还要精确计算出金额的大小!”

在一些奥数里边有类似的题,不过奥数老师只把这个看成是一个应用题,实在是浪费题材。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例,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会计是如何产生的,它为什么重要,可以清楚地体会到或者总结出会计学原理中的诸多要素。不过,我和hxy007都不想像培养会计人员那样,长篇大论地讲会计要点和会计职能,我们想看看,JHH公司的高管们能否自己悟出这些知识?哦,忘了说了,JHH公司是以三位创始人--11同学、J同学、Alex同学的首字母命名的,我们可以称之为“Jump Hello Hello”公司,中文名为“吉哈哈”公司,因为三位高管都喜欢看“哈哈少儿频道”,哈哈!

11和Alex迅速地进入了状态,拿出了纸和笔开始计算起来。J同学,就是JHH公司的总经理姗姗来迟,一边询问公司近况,一边了解案情。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23 23:25 编辑 ].

TOP

小题大做之美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4-2 14:42 发表
小题大做之美

本来这个题目看似很小,但是就像一个金矿的入口一样,背后潜藏着一个巨大的金矿,你一旦把窗和门打开,在你面前就是一座宝藏。
在教学中有些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可能只讲一节课,但我可以就 ...
下面是原例: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3D1%26cycleid%3D52.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5-29 15:15 发表
最近有一个问题。

我给我家胖妞买了金字塔玩具。我先拿过来过过瘾。等我玩到需要自己独立拼6块积木的时候,开始对自己没有把握。但是奇怪的是每次我忐忑不安地拿起第一块积木拼上去的时候,后面的总是能顺理成章地 ...
肯定的,你一定对积木有感觉的。因为你现在的思维层次远远超出胖妞。你知道经验主义,数理逻辑,概率,研究过代数几何、、、它们就是你思维的一部分,你甚至根本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这些东西无时不刻对你思维产生着影响。
我跟儿子原来经常一起玩拼图,陪着他玩,观察他。很多次失败以后,他领会到其中的窍门--金角银边草肚皮。其实细察下去,很多你学过的东西都在他心里萌芽,包括经验主义,数理逻辑,概率,代数几何、、、这些细胞都在他心里滋长,他察觉不到,我们也只能察觉到其中的一小部分。只要我们不把这些活动当成无用的,把它们看成是胖妞一件正儿八经的工作,陪着她,这是不是就足够了?我吃不准。我们记录研究,大概是可以的。引导的话,要小心。最近在看《爱弥儿》,受其影响太大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6-1 14:05 发表
可是您轻松写就的,对我却无异于学术论文,只能细嚼慢咽;一记消化不了的,还得收藏起来,少食多餐。 ...
写起来不轻松的,注意看每个帖子的发帖时间和最后编辑时间。不仅仅“看”要少食多餐,建议“吃”的时候也要少食多餐。几乎每一个课题我们都玩过好几次。
如果大家觉得味道还行,回个贴,鼓励也行,批评也行,疑问也行。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 14:20 编辑 ].

TOP

知道了。现在比较犹豫,如果散在外面有关二三年级的帖子都收进来,可能会让这个高楼愈加令人生畏。不收进来呢,好多新的内容添加不进来,殊为可惜。.

TOP

代数的“发明”之 Alex 篇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5-20 12:45 发表
有5箱球,各箱里的球数量都一样多。每箱取走15个球之后,刚好总共剩下2箱球。问:原来每箱有几个球? ...
对小三来说,这道题的数字大了点,可能妨碍同学们拓展思维想出别的办法。建议改成:
有5箱球,各箱里的球数量都一样多。每箱取走3个球之后,剩下的正好放满2箱。
问:原来每箱有几个球?
答案:5


比划应用题
这是一道难题,虽然只有三个数字,直接的乘除加减都很难得出正确的数字。难得有散步的机会,今天很幸运,终于有机会跟儿子一起散步了。散步前,Alex打印了难住11的三道世界级难题。我让Alex任选一道,他选了这道题。

散步途中,Alex问:我们从哪里开始呢?
父:从理解题目开始吧!

儿子开始用手比划了起来,这有5个箱子、、、最近我在检查作业时发现,儿子做应用题有重数字轻理解的倾向,经常能发现理解错误,这似乎是抽象到一定程度上的一种现象。但我知道数学是讲数形结合的,抽象要与具象结合起来会更有趣味,更有生命力。因此我跟儿子声明,不再检查他的应用题,我们换一种方式,检查的时候由他来比划应用题。用了一段时间,效果很不错,儿子慢慢养成了比划的习惯。


这时我打断了Alex的比划,对他说:你可以用五根手指来代替箱子。
儿子惊讶到:是啊,正好5根手指。(又比划了一会、、、拿走了3箱)爸爸,好像是45?
父:好吧,就算是45,我们来验算以下吧。
子:5x45等于多少?
父:225
子:5x15等于多少?
父:75
子:相差?
父:225-75=150
子:2箱是90,好像不对哦。
父:是啊,看起来你要另外想办法了。
子:难道是15?哦、、、不对
父:我们好像原来碰到过这种情况,我们不知道某个数具体是什么的时候?
子:嗯,好像可以用“代数”。

代数
我很惊讶,代数只讲过一两次而已,儿子怎么能想起来?事后儿子说,我们上次研究过的代数给数学老师看了,老师让他给全班同学讲了一遍,所以他记得很清楚。哦,原来是这样。感谢儿子的数学老师,给他这个机会。我知道,在现在的小学里边,这么一个小小的机会,做起来是很不容易的。

父:哦,那你准备怎么代数呢?
子:用 a 代表球数吧。
父:好。每箱里边有a个球。每箱拿走15个呢?
子:还剩 (a - 15)。
父:剩下的加起来还有?
子:5 x (a - 15)
父:正好等于?
子:2个箱子,就是2a。5x(a-15) = 2a
父:嗯,好像是这样。现在你能知道答案了吗?
子:晤、、、这个还不知道,有点麻烦,但应该能求出答案了。
父:想用你的天平法?
子:最近不怎么用天平法了。
父:晤,不过口算还是很难的,就到这吧,等回去你再用笔算。

天平法是Alex方程式启蒙时常用的方法。三年级以来,通过逆算法检查作业、研究巧算等,Alex已经很比较熟悉等式变换和结合律、交换律、分配率等,所以天平法已经逐渐被这些抽象的规律所替代,这是成长带来的好处。

这一段的可能算是比较好的“教”,先自夸一下。但肯定不是最好的“学”,问题不在儿子身上,而在于我自己“引导”的太多了。效率很高,但儿子对数学的自信没有增加,理解到代数的精髓也相当少。
根据“我不知道”数学社的经验,最能“学”好的方式是,几个年龄相当的孩子一起来进行这个过程。这样的话,BBMM不用像我这样急吼吼跳出来引导,而且大家很可能在代数之外会发现许多方法:
如果有同学用试算法,可以建议同学们列表格,并寻找规律。
如果有同学用分数也可以。5份中取走后,还剩下2/5,也就是说拿走了全部的3/5,即15个球。全部的球数是 15 x 5÷3,再除以5箱,每箱有5个球。
如果同学用分析法也可以解。5箱中取剩2箱,也就是说拿走了3箱,即3x5 个球,每箱就是5个球。


闲话牛顿
子:爸爸,你说说看,要是牛顿在我们小区,我是不是可以找他回答问题呢?
父:你怎么想起来问这个问题?
子:你不是说数学分析法就是牛顿他们发明的吗?
父:哦,是的,应该说是牛顿他们那几代人。(我想了想)牛顿很可能无法帮你解答问题!
子:为什么?
父:因为他有很多家庭作业,忙着做作业呢。
儿子笑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牛顿是大人,比你还大2岁?
父:我估计他还是不会回答你的问题!
子:为什么?
父:牛顿会这么对你说。“我不想详细解答这个问题,因为这样做剥夺了你探究的乐趣。而且我认为探究可以提高你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之所以有用原因。另外,我相信,你通过思考一定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子:切,爸爸你骗人,你能背出英文的原文吗?

儿子这样问是原因的。有一次,他语文课堂练习中有爱因斯坦的名言,写错了一个量词,被老师打叉叉了。拿回家订正时我看到了。我对儿子说“这里老师改错了”。儿子很疑惑,“没改错啊,确实把量词写错了。”我对他说:“你知道爱因斯坦是用英文说这句话的,而英文中没有量词,所以这个量词一定是搞翻译的人加的。你这个不能算错。”儿子很敬佩地望着我:“爸爸,你太厉害了,这样也行啊。”我没想到的是,今天这成了一个疑问句,唉!

父:哈哈,你猜出来了。这确实不是牛顿说的,但是这三句话是另一个跟牛顿几乎同时代的人说的,他就是笛卡尔同学。等回家了,我翻给你看。

回家以后,我们俩认真阅读了笛卡尔的原话,然后,儿子到书房开始解方程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4 13:35 编辑 ].

TOP

《加州小学数学课本》(一年级——六年级).PDF

美国加州的《数学》教学
http://www.chnxp.com.cn/soft/down-3586.html.

TOP

这车往哪边开?



这是美趣题专家米奇尔出的一道观察测试题,许多成年人觉得无从下手,而一些聪明的少年读者却轻而易举地解开了难题。

有人这么分析:
1、图看不太清,原图就是这样吗?
2、可能美国公共汽车有什么咱们不了解的奇特标志
3、我认为这是马路的一个截面的图,A、B是路旁的两个车站
4、由3,这辆公共汽车横在路中间,如果它没坏,它应该在掉头
5、由4,如果美国的公路是右行的,且这辆公共汽车不违反交通规则,那么它应该是在从A向B去的过程中

也有人这么分析:
看不出车的头尾...哪有什么喷气啊。
车门在背面,车头一定是进站后面向我们。
车窗应该看不出什么,保险杠应该是答案,可惜对车(尤其这美国车)不熟......

有人选A:
A 因为在我看来A站那个人的表情像是等车的样子 B站那个女的像是刚下车

有人选B:
我怎么看B区那位女士比较高兴,可能车子到了 全人认为是选 B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7 20: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5-29 15:15 发表
最近有一个问题。

怎样让这种感觉上升为清晰的思路?操练?我女儿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我应该怎么引导? ...
在跟儿子做学龄前的游戏时,我碰到过类似的情况,老实说我当时我没想明白,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不得不说的时候,都是有一说一了。
看了你在hxy007阅读贴里边关于“谈谈幼儿的批判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我突然有了一点想法。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age=12#pid6860464
无论是阅读、英语、数学,我们能对孩子最好的影响就是跟他们一起读,一起交流,共同分享。在此过程中,我们的想法就在不断地影响着孩子,算是一种“引导”吧。同时,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平等地去交流。.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0-6-7 12:52 发表
B吧?等车的人都站到站台边上去了
A那边的人还是优哉游哉的
假设B是正确的,您能上车去验证一下吗?.

TOP

从你的视角上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7 21:01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