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7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家庭的经济水平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我是觉得,有一定的教育程度、经济基础和阅历的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全方位的健康发展,更注重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总之,成绩是次要的,态度是主要的,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培养的重中之重。.

TOP

回复 #148maggie妈妈 的帖子

,又找到知音了,只是突然觉得三个高分低能的MM怎么都是校友,有点替母校郁闷.

TOP

我觉着,所谓快乐教育也好,还有啥苦教育也好,都不要偏激,这个世界上木有绝对的快乐也木有绝对的苦恼。

首先,父母不要被WW上或者被老师逼到某个心理模式中去然后产生对立情绪。

要记得,永远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了解你孩子的总归是你自己,不是别人。尺度自己掌握吧。

另外,中国目前的国情是,需要大家都努力工作来为国家添砖加瓦,我们毕竟还不是发达国家。所以,不会有太过极端的快乐生活:啥都不干也有好吃的馅饼天天送上门来的。

再另外,老话,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做父母的不要井底之蛙,记着放眼未来放眼全球。

难得来凑个热闹,想到的就这些。.

TOP

另外,根据俺若干年做人才培养的经验来看,

所谓证书,是敲门砖,当然,需要具备最基本的敲门砖。至于进入企业以后,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一个人的品格和情商。

我们常常忘记品格,而其实,品格很重要。

在漫漫人的一生中,真的是需要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不过,当今社会环境下,我对孩子的教育是:体,德,智,

至于LZ另外一个帖子,出不出国的,我觉得,一个人如果因为逃避而去另外一个地方,那么,永远都无法真正成长。

英语里头,有句俚语,

u can run, but u cannot hide

你可以跑,但是你躲不过。.

TOP

我个人认为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人生起点的高低.一个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不光靠学习,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因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是无法计较的.身为家长应该为孩子缩短人生的起跑线.但我更确信应该让孩子明白在什么阶段就应该做什么事,现在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时间,就让孩子认真学,分数是评判孩子有没有认真学的一种检查手段,所以我对孩子的分数还是比较看重的.孩子的一生有的是时间玩乐,我认为国外的很多大学生毕业后花一,两年时间全世界游历就很值得我借鉴的,我希望我的孩子16年的苦读后,花几年时间在外过增长见识,发展他个人的想法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看了LZ的帖子非常感触,也一直在思考对孩子的教育
现在的想法是重视教育,但放平心态.

TOP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成功成正比例的,在中国这个社会更是如此,一个人没有一定的社会资源,要想成功太难了。.

TOP

.

TOP

我觉得楼主的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这个问题也很复杂,值得大家讨论一番.

TOP

引用:
原帖由 yvonne8 于 2007-2-12 15:55 发表


回老大,偶这个妈妈的心态就是"混"字当头!自己就是这么混过来的,所以不想女儿那么累,能混就混吧!身体健康,心态阳光!  
喝粥,吃饭也差不多的呀!
坚决同意。偶就是这样跟偶儿子的老师说的。 想想偶儿子身上的毛病偶都有的。偶看看也释然了。.

TOP

回复 #110kaimama 的帖子

女儿上幼儿园小班,4岁。.

TOP

回复 #161yvonne8 的帖子

咦,在WW上遇到知音了?难得哦,偶也是混字当头诶。.

TOP

回复 #52WW民工 的帖子

看了这篇文章感触很多.
其实在法国也是这样的,要在课外上一些课程,培养孩子的兴趣,真的花时间,精力和金钱,所以说经济基础薄弱还是很影响对教育的态度的.
我自己本身就陷入矛盾中.比如,明年开始我小女儿要进入幼儿园了,但是打听下来我小女儿如果上体操是不可能和我大女儿同时间的,这样意味着我又要多出一笔请人接孩子的开销....那么究竟是忍痛花这笔钱让她们都上体操课呢(虽然也不是专业的,就是让孩子去玩玩而已),还是就此作罢?这个时候就开始羡慕那些不上班的妈妈,不用考虑时间的限制,可以挑选任何时刻的课程,挑选老师...问题是如果我不上班那就意味着不能支付日常开支...那么买房子的梦想就彻底不用去做了...
所以我还是要说,经济基础不能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但是确实在当今社会抑制很多..

TOP

我想这名话,不是不无道理,但也不是很有道理.怎么说呢.家庭的经济水平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也是有些道理,在这社会因为这上不起学或不能上好的学校的人很多.要不每年都会有这么多助学活动.可是讲起态度那是无耐的,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但也要看看袋子的米有多少.都有些绕口令了.总之对一半,错一半吧.

TOP

这好象有些扯远了吧? 在上海应该没有上不起学的孩子而是要上怎样学校的说法!.

TOP

楼主的有一定的道理和代表性.

TOP

谁都喜欢愉快教育的,孩子和BBMM都一样。
关键的问题在于愉快教育的结果不管是什么都得承受,有的结果好,有的结果不好,有的人承受能力强,有的人就不能承受不好的结果。
经济水平、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和对孩子的期望值有一定的联系,但不一定是反比。.

TOP

回复 #129cfq 的帖子

终于看到有娱乐精神的帖子.

TOP

我也这么认为。

.

TOP

回复 #154咖啡店的小肥猪 的帖子

在漫漫人的一生中,真的是需要德,智,体 全面发展的。不过,当今社会环境下,我对孩子的教育是:体,德,智,

刚刚看到你的话,握握手,和我的排序差不多..

TOP

说老实话我感觉小人的分数跟家里的经济,家长的学历联系不是很大,我认为跟家长的心态有比较大的关系。我儿子学前基础不是很好,乍么说我认为应该是正常的,他认识数字,会一点简单的加减法,认识跟他有关系的字比例名字、家里的地址、时间及他喜欢的动画片的名字,我真的认为是正常的很好了,但是到了学校我发觉我的这个想法是不正确的,是不正常的。因为儿子班级里有许多小人在上一年级的课时已经在做二年级的东西,然后就变成我儿子经常处于班级倒数的状态,这时老师就会来找我谈心,希望家长抓抓紧,让他在家里多做做。真的我感觉很无助很无助,因为儿子的成绩不是差到不级格大多是在80多分接近90的状态,但是因为班级里超前的同学太多了,变成象他没有任何学前基础的小人就是不好的小人。儿子经常跟我说让我给他做做二年级的东西,这样的话他就可以不用老是被叫到,我对着他真的哭都哭过了,因为我感觉他没有错,真的没有错,是我害了他。很多时候我又不能跟儿子说不要紧,我们慢慢来,你是好样的,因为小人很天真,他会说我是好样的,我妈妈说我是最好的,我想到时老师一定会再找我们家长谈心。我这几天一直在想一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把他转到平和小学去,这样至少他的童年是快乐的,但是将来会乍么样,到高中大学。LG一直劝说我不要有太多压力,但是乍么说就象儿子班上的一名家长说的一样,她一看到她儿子考卷上的那个倒字,就心烦。所以我认为小人的许多事情其实真的跟家长的心态、想法有很大的联系。我觉得在中国小人读书这件事情不是小人一个人在读书,而是一项全家总动员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影响到这个家庭的许多许多方方面面的地方。我想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

TOP

回复 #175兔子他妈 的帖子

怎么你儿子的情况和我儿子差不多啊!不过老师倒是从来没有找我谈心过,居然还经常看我的博客,
这学期,我决定要抓紧孩子的学业了。上学期太放松了。我发现抓一抓,他就会好一些。我同学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在虹口长青学校,班主任对于这对有教授名人当爷爷奶奶的双胞胎挺看重的,谁知成绩就是不怎么样。我同学于是弄了很多题目给儿子做,终于有一个上学期考了笫3名,不过另外一个还不行。.

TOP

回复 #175兔子他妈 的帖子

不过孩子和家长的心态总归会受到学校老师和社会的影响.之前我一直认为我应该让儿子上愉快的小学,可是上了WW后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负责任的MM了.Michael 上学期老师被老师一直投诉表现不好,可是期末考试不小心考了个第一.老师马上评他为优秀学生 虽说成绩导向不好,可是反过来想想,在职场里,老板不也是结果导向吗?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TOP

我觉得很矛盾,一方面,希望给孩子一个没有压力的愉快的童年,一方面又怕她以后无法在社会上与人竞争,心里希望她门门考第一,但决不敢在她面前表露出来,怕她太紧张.
到底是到处去学课外的东西好,还是不去奔波的好,我也不知道,最大的困惑是我不可能知道结果,也无法打个草稿..

TOP

90分还是100分的差距,起码在小学是无足轻重的,对这个差距过分重视,只能说家长不了解小学的情况,属于家长的无知。

50分和90分的差距,这在小学就已经是一个不得不重视的差距了。对这个差距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样也属于家长无知。

对75分和90分的差距,重视程度不同,最能反映出家长的态度来。

家长的态度和家庭经济情况应该有一定的相关度。.

TOP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许多贫困地区出来的学生都非常刻苦。
我个人认为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是否会在未来变得出色的重要前提.

TOP

引用:
原帖由 bobo妈妈 于 2007-2-8 21:32 发表
我个人认为家庭的经济条件和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人生起点的高低.一个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不光靠学习,还需要家庭的支持.因为,成功所付出的代价是无法计较的.身为家长应该为孩子缩短人生的起跑线. ...
.

TOP

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帖子

今天又被我找出来了

[ 本帖最后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07-6-26 20:15 编辑 ].

TOP

这是我的第一个贴

我儿子8岁了 什么证也没有 也没学什么课外的东西 以前只教他学过半年的唱歌 成绩在班是倒数十名 看着他的成绩我就头疼 想打他骂他 可每次见他做很多作业 还一次又一次地订正 考得差他也不开心 又觉得于心不忍 现在马上要升二年级了 我对儿子说 妈妈再也不大声骂你了 你要自觉 我相信你能行  晚上我苦笑地和孩他爸说 没有我们后十名 人家哪来前十名哦  对儿子我就那句话 妈妈相信你能行.

TOP

谁都喜欢素质教育

我就是一个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妈妈,所以我没让我的孩子去到处学习兴趣班,也没让她考这考那的证书,但事实证明了我的方法是落后的.当我带她去报名的时候看到其他小朋友有这个特长那个特长的,而我家宝宝两手空空,除了会顽皮之外什么也不会,5周岁了还只认识5个字,会写10个阿拉伯数字而已.在同龄的小朋友中绝对算是文盲了.我的心态也就开始焦虑起来,也按捺不住了.难道素质教育就等于不让她去学兴趣班,不让她过早的接触到课本上的知识吗?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请各位妈妈们指点一二!.

TOP

其实做父母的只要把握自己小人的特点就好。
就说说我家小儿,在他入托前,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被我戏称生了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白天我和老公都要上班的,就将小人托给保姆带,有天保姆对我说,“阳每天午睡起床后,就会坐着看天线宝宝,而且醒来的时间很准的,一般误差在5分钟左右。”然后,我就注意观察了,真是这样,就特意去买了个大大的圆钟,上面有12个数字的那种,就教他识整点钟,很快他就会认了,当年的9月进托大班时,老师就对我说,“阳识钟的。”经过这一次,我就在平时很注意观察,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进行有意识的教育,所以儿子一直是个好问的小人,对什么都有兴趣,也就逼迫我和老公跟着他教,但我们掌握的原则是:避开学校书本的内容,以免相冲。如认字,我就讲故事,阳刚开始听故事,不喜欢听一个完整的,喜欢听一小章节的,而且要求我不停地讲,直到他能背给我听,然后假模假样的拿着书,讲给别人听,结果就把这章节的字认下来了,就这样到目前为止,能读报了;有段日子,阳喜欢加加减减,老问我,我就去书城买了套珠心算和算盘教他,上册是我教的,中和下册阳自己看着学,我从不强求他的速度,但只要他知道心中有算盘就行;英语方面是我和老公最没想到的,现在的幼儿园多多少少都会学点,他就自己听听磁带,看看碟片,也能用英语作自我介绍了;至于玩的方面,男孩本来就好动,棋(飞行棋、斗兽棋、跳棋、象棋、围棋),足球,篮球,游泳没一个不喜欢的,一看电视就爱看新闻和体育赛事.

TOP

学习,准备进入状态!.

TOP

才发现有这个好帖. 大家都心平气和地讨论命题.

学习完,顶一下..

TOP

我想家庭经济条件可以决定报班的个数吧(因为报班都要钱的),不能决定态度。.

TOP

昨天跟香港的老同学聊,她说在香港她属于下等公民,所以,她对儿子的分数非常看重,一定要他好好读书,说,因为她的家境决定只有这条出路。.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07-2-4 19:21 发表
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命题,本人的看法如下:
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取决于父母的心态=>父母的心态取决于父母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父母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水平=>家庭的经济水平在 ...
.

TOP

另外,与父母从小自己的家庭教育也有关。.

TOP

我觉得家庭的经济程度不是决定教育态度的主要因素,而是决定孩子受何层次教育的主要因素..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07-2-4 19:21 发表
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命题,本人的看法如下:
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取决于父母的心态=>父母的心态取决于父母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父母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水平=>家庭的经济水平在 ...
个人觉得就是这样的。回想父母对我的教育态度也脱不开这么个圈圈。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因家庭经济水平较差,一直也没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兴趣爱好之类的,只被要求好好读书。鉴于本人智商不够,没有考进名校, 导致现在的生活比上大大不足,只希望尽量给孩子多一点机会接触各种东西,好发现擅长的方面,再加一把劲上去。想想孩子的遗传因素,智商也就一般水平, 还是免不了要家长多多督促。
到头来,就是最最普通的家长和最最普通的孩子。继续折腾...... .

TOP

有句老话说:住大房子,人心胸大!

虽不是一定有道理,但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

同样“家庭的经济水平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虽不是一定有道理,但还是有一定的说服力!.

TOP

“更让我吃惊的是,那么小的孩子,有的居然已经考了很多的证书出来,什么级什么章,名目繁多。有的小孩在大班的时候已经去考过好几个名校了,而我居然不知道!我只好承认自己跟社会脱轨,应该对孩子抓起来了。”

首先应该取消这些发证的部门,这是源头!!!!.

TOP

引用:
原帖由 倪娃娃 于 2007-2-6 14:59 发表
我觉得家长的价值观决定了对孩子的培养方向,经济水平决定的是采用何种方法。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我们看中素质教育,可发现素质教育是最花钱的.
而农村的孩子"琴棋书画"一样没学,生活却教会了他们最有效的生存能力.
所以,我以后会鼓励孩子去留学,自己打工,补上生存能力这一课.
目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先进行素质教育吧..

TOP

跑下题

父母是“专业人士“的,往往很重视孩子的学业教育。因为他们自己是靠knowhow安身立命的。
父母是生意人,就把学业教育看得比较淡。我哥嫂都是80年代复旦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两个人到广州创业,做广告业的。我哥就把他儿子的学业教育看得很淡,用他的话说“学校里学的东西没啥用——你是读书人,你最清楚”
不过我可不敢苟同。我们夫妻两个都是吃专业饭的,现在都整天买书看书,对孩子的学业(幼儿园不怎么重视)但进小学肯定要管的。
我们邻居是一对医生夫妇,也很重视孩子的学业教育。
其实我哥嫂家,我家和我们邻居家,基本属于一个经济层次,但是我哥嫂对孩子的教育却看得很淡。

上海这个城市,大多数人向来是以当高级职员为目标的,而不是做生意当大款。所以这个城市的风气就是很重视教育。
当然,现在风气肯能一点点在变,但是传统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
我从来都不以重视孩子教育为“耻”——现在有这样的倾向吧。
比如送孩子出去上个什么班,给邻居看到了,邻居总要说“哎哟,你给她学这么多啊?!”
幼儿园的老师也以责怪的口气说“你们给她学得太多了!”
打开收音机听到的节目也是批评家长给孩子报暑期班。

教育孩子本身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现在变成过街老鼠了
我女儿就顶爱考级,考级是她学习的一大动力
我觉得不爱考的可以不考
那些看不上考级,坚持不让孩子学这学那的家长自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
不要看着人家学心里就失去平衡,批判考级
完全可以像我哥那样
他说他辛苦工作,就是为了让他儿子一辈子不要到社会上受气,
想干啥就干啥
想读书就读,不想读就不读
我觉得我哥嫂的态度比较有担当
不要总是批判别人的选择

[ 本帖最后由 和你在一起 于 2007-8-6 18:1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aggie妈妈 于 2007-2-4 12:49 发表
我觉得,经济水平只能说是一部分,不能说决定了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家长的受教育程度,家长原来的家庭条件、社会关系,目前所处的社会层次社会环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实际上这些(特别是受教育程度)也很大程度上 ...
.

TOP

我觉得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态度可能与家长的经历及心态更有关系。很多有钱的但自己学历并不高的家长,反而会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又怕宝贝不争气,就会特别重视孩子的分数。相反,有些自己本身受过良好教育的家长,就没有那么多的焦虑,会有比较好的心态去培养孩子,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TOP

回复 #1 soo-goo 的帖子

很有意思的帖子。看了以后颇多感慨。看得出楼主是有思想的人。以我的观察和思考,我觉得楼主的观点成立。.

TOP

lz分析的很透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