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约翰福音查经 潘秋松

约翰福音查经 潘秋松

约翰福音查经   潘秋松
http://www.fuyin.tv/html/945/26603.html

潘秋松牧师毕业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在台湾牧养教会近十年,后专注在文字事工与神学教育上,1995-2003年担任美国活泉出版社的文字事工总编辑,2000年创立美国麦种传道会。现任美国麦种传道会总干事,兼任美国台福神学院、美福神学院、南美中华基督神学院客座讲师,教授圣经希腊文、希伯来文、原文解经、与其他解经课程,经常应邀在北美、欧洲、纽澳地区授课,主领聚会。

着有《解析式新约经文彙编》(麦种),编译书籍达六十馀册,包括《圣经希腊文基础:课本》(William Mounce ,麦种)、《圣经希腊文基础:作业》(William Mounce,麦种)、《马歇尔新约神学》( I. H. Marshall,麦种)、《腓立比书注释》(Gordon Fee,麦种)、《保罗的祷告》(D. A. Carson,麦种)、《罗马书注释》(两册,C. E. B. Cranfield着,华神),「丁道尔圣经注释」等,并主编全套十册之《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也担任《当代神学辞典》(New Dictionary of Theology,校园)与《旧约神学辞典》(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华神)的特约编辑等…。

01: 约翰福音的特色
02:约翰福音的作者
03:约翰福音的行文风格
04:约翰福音的结构
05:约翰福音的导言(一)
06:约翰福音的导言(二)
07:恩上加恩
08:为耶稣作见证的人
09:婚宴与圣殿
10:重生与事奉
11:耶稣的食物
12:第三个神迹
13:生命的粮
14:这是基督吗
15:活水的江河
16:耶稣的见证人
17:世上的光
18:好牧人
19:复活与生命
20:受难的前奉
21:两种反应
22:极致的爱
23:道路.真理.生命
24:耶稣离去,却留下......
25:生灵的工作
26:耶稣的祷告
27:逮捕与审讯
28:耶稣的受审
29:安葬与复活后的显现
30:耶稣.彼得与那门徒

TOP

第一课 约翰福音的特色

约翰福音和对观福音的不同:
对观福音synoptic gospels :记载事情相似,结构大纲类似.这个词在希腊文中意思是:可以放在一起来看。

约翰福音:有许多内容是对观福音中没有记载的;对观福音记载了许多主耶稣的比喻,许多的神迹(医病,赶鬼),约翰福音记载了神迹,但是没有赶鬼的。

对观福音:从地上的角度,来描写主耶稣基督在地上所行;
约翰福音:从属天的角度,来描写记载耶稣基督言行的记录

1.        约翰福音省略了一些资料,是对观福音特有的。
没有叙事体的比喻,没有记载耶稣改变形象,没有设立主的晚餐的记载,没有报导耶稣的赶鬼,没有提到耶稣受试探;比较少出现简洁有力的言论,反而较多出现长篇的谈话。
甚至于连对观福音的中心主题也消失了,尤其是神的国或天国。

在对观福音中,天国是耶稣讲道的中心,也是他讲述比喻的中心主题,但是在约翰福音中却几乎不曾提及。

2.        约翰福音记载了相当多的资料是对观福音没有提到的。
        例如2-4章的资料(变水为酒,与尼哥底母谈重生,在撒玛利亚的侍奉);
        拉撒路的复活,耶稣一次又一次的造访耶路撒冷,以及他广泛的与人对话,或在圣殿与各会堂里面的长篇讲论
        私底下给门徒的许多教导
理由:
约翰比较多记载耶稣在南方(犹太地和撒玛利亚)的一些侍奉,比较少去报导在加利利的侍奉。但是约翰福音和对观福音的不同并不完全归因于地理的不同。

约翰福音中的一些主题在对观福音中大多是付诸阙如的。
        只有约翰福音明确地将耶稣等同于神;
        记载了耶稣说的一系列的“我是”言论,这些叫人想起神自己
1)        我是生命的粮(6:35)
2)        我是世界的光(8:12)
3)        我是羊的门(10:7,9)
4)        我是好牧人(10:11,14)
5)        我是复活,我是生命(11:25)
6)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14:6)
7)        我是真葡萄树(15:1,5)
        记载了一系列非常强烈的对比:
生命与死亡;从上头来与从下头来;光明与黑暗;真理与谎言;看见与瞎眼

3.        有一些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些主题不确定,因为他们至少在形式上与对观福音处理类似主题的方式相矛盾
比如记载施洗约翰否认他自己是以利亚,这是在第一章21节。但是根据对观福音,马可福音9章11到13节以及他的平行经文里面,耶稣却坚称施洗约翰就是以利亚。
如何解释约翰福音20章22节的圣灵和使徒行传2章五旬节受圣灵浇灌的关系。
在对观福音中门徒对耶稣的认识在开始的时候只有一点点,后来逐渐的增加,出现过几次的高峰,比如马可福音第八章27节到30节,跟他的平行经文所记载的彼得代表门徒承认耶稣是基督的信仰告白,但是在约翰福音中第一章就发现了不同的人所做的信仰告白,他们不单认耶稣为拉比,更承认他就是弥赛亚。我们要如何解释这个事实?

4.        必须解决几个时间上的难题。
有些是很明显的事实。
例如两次洁净圣殿:头一次是在他公开事奉的开头。约2:14-22;末了的一次耶稣最后一次进入耶路撒冷在他被害之前,可11:15-17和它的平行经文所记载的。
约翰福音最少记载了三次的逾越节,而对观福音却只有一次。有些人根据这一点来证实耶稣事奉的时间长短。
如果比较约翰福音中耶稣受难的时间和对观福音比较的话,那么约翰福音的记载非常特别。由此产生了复杂的理论来解释时间上的差异,或者有哪些神学主题导致了约翰刻意如此。耶稣究竟是和门徒一起吃了逾越节的晚餐,然后在逾越节的次日被钉了十字架,还是在宰杀逾越节羊羔的同一个时间被钉于十字架的?
对观福音描述耶稣约在第3小时,也就是早晨9点的时候,被钉在十字架上,约翰福音却说彼拉多一直到第六小时才做出最后的裁决,这个事实又该如何解释?

5.        学过希腊文的人会发现,约翰福音的行文风格与对观福音大异其趣。
行文风格:
        所用的词汇较少,常常使用并列的语法。
也就是用并列的子句代替附属的子句,这种语法比较接近希伯来文的写法。
        比较喜欢代名词的用法,在许多地方约翰福音都省略了连接词。
约翰将耶稣的言论进行了彻底的改写,让耶稣的言论和他自己的评论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

6.        常常有人假设约翰福音书中有几个历史世界上的错误或其他的不一致。
耶稣在14章31节说:起来,我们走吧。但是约翰福音15章,16章这两章的经文,我们却发现耶稣仍然继续在讲话。
另外,大多数的学者都认为21章是后来增添的。
9章22节那里,把生来瞎眼的人的父母赶出会堂的这一个威胁,一般学者常常认为是一种年代上的误置,错误的把后来历史里面的一些事情,放在了耶稣的时代。因为这一些学者认为说这一类的纪律是第一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

这些是圣经学者D.A.Carson在他的约翰福音注释里面,给我们提出的关于约翰福音的一些特色。

对观福音,描述了一位行走在人间的的人子;
约翰福音,让我们看见,那位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

TOP

第二课 约翰福音的作者

当我们探讨约翰福音的作者的时候,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思考:
第一方面,是所谓的古代教会的传统。因为古代教会最接近约翰福音的年代;第二,要从这卷福音书本身所记载的内容来探讨他作者的身份。

我们先从本书记载的内容来思考,一般称为内证。
有个圣经学者做了一个5层的同心园。最外面一层,约翰福音作者是犹太人;第二层,约翰福音作者是第一世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第三层,约翰福音的作者是目击证人;第四层,约翰福音的作者是使徒;第五层,约翰福音的作者是使徒约翰。

第一,        约翰福音的作者是犹太人。这一点可以从几方面看到:作者的希腊文风格,他具有希伯来文或亚兰文的特质。本书所用的句法、词汇、异象都显示出希伯来的影响。所以卫斯科特这位圣经学者说,约翰福音,他的文字是希腊人的文字,但是背后却是希伯来人的精神。
第二,        约翰福音的作者是第一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作者对当时的宗教党派,比如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分别;对于当时的风俗,例如婚礼和葬礼;对于当时的节期,比如逾越节,住棚节,修殿节;以及犹太人对弥赛亚的盼望都非常的熟悉。同时也非常熟悉巴勒斯坦的地理,被毁之前的圣殿。这卷书出现的地名,有些是只出现在这卷书的里面。对观福音上出现的地名加起来,反而数量还赶不上这一卷书。

第三,        约翰福音的作者是一位目击证人。这一卷书从头到尾,可以看到他对主耶稣基督在地上的侍奉有亲身的经验。比如1章14节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16节:“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在为道的荣耀做的见证上,作者在这两处的地方,将别人和他自己结合在一起。21章25节:“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这里的“我”和前面的“我们”形成了对比。书中描绘的所有的景象,作者几乎全部都在场。所以作者本身就是目击证人。
第四,        约翰福音的作者是一位使徒,这是从作者所描写的景象的特色,从他对使徒感受的描写,从他与主耶稣的亲密关系,我们必然得出的一个结论。
第五,        约翰福音的作者是使徒约翰。第一在约翰福音这卷书中,作者自称为耶稣所爱的门徒。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是在13章的23节,后面在19章26节耶稣被钉于十字架的时候。20章2节也提到了耶稣所爱的那门徒。21章7节又提到了耶稣所爱的那门徒。21章20节说:彼得转过来,看见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跟著,就是在晚饭的时候,靠著耶稣胸膛说“主啊,卖你的是谁”的那门徒。此外,21章24节说:“为这些事作见证,并且记载这些事的就是这门徒。我们也知道他的见证是真的。”在这卷书里,作者始终没有告诉我们他的名字,但是他使用了一个代号,他自称为“耶稣所爱的那门徒”,而且是在晚餐中靠着耶稣胸膛的那一位。我们从对观福音的记载中知道,与主耶稣吃最后晚餐的是十二位门徒。所以约翰福音的作者一定是十二位使徒中的一位。这卷书中作者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名字,所以这卷书中如果有提到名字的,就可以一个个地从名单中排除掉。剩下的人选就有马太,奋锐党人西门,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和西庇太的儿子约翰。马太非常不可能是约翰福音的作者,因为他已经写了马太福音。奋锐党人西门,亚勒腓的儿子雅各从来没有被认为是约翰福音的作者,因为这两位的名气远远不及约翰。所以最有可能是约翰。此外,约翰福音里面还有几处提到了门徒,但是没有说名字。比如1:40,18:15,19:35,这里没有告诉我们这位门徒是谁。很多圣经学者都同意,这几个地方不具名的这个门徒就是约翰。

第二,我们从外证来看。就是第4卷福音书本身之外的证据来看,这些外证都主张这卷书的作者是西庇太的儿子使徒约翰。第二世纪的时候,教父爱任钮和坡旅甲都非常有利地证明了这卷书的作者是使徒约翰。坡旅甲是使徒约翰的门徒。

我们思想约翰福音的作者是谁有什么意义?有什么重要性?最少有两方面的意义。第一,确知约翰福音书的可靠性。作者是可靠的。第二,看见福音书作者本身所见证生命的大能。福音书里面,我们知道约翰的天然生命:马可福音3:17中说是雷子。可以看见他们的脾气的激烈情形。路加福音9章,看见这两个人性格中偏执,脾气的暴烈。但是约翰福音,约翰书信中看到笔下充满了爱的气息,约翰被人称为爱的使徒。福音改变了生命的大能。

附件

76_1.png (142.87 KB)

2016-4-30 20:39

76_1.png

76_2.png (399.41 KB)

2016-4-30 20:39

76_2.png

TOP

第三课 约翰福音的行文风格—约翰福音的写作特色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什么是默示?因为圣经中,神所默示的,翻译成了god breathed, 神吹了气。圣经都是神所吹了气的。这不仅是表达圣经本身具有灵感而已,不仅是表达圣经的源头是从神而来而已,更表达了一件事情,神在写作圣经的时候,是使用了他所拣选的不同的器皿,每一个器皿有每一个器皿的特质,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写作风格。保罗所写的书信充满了论述,甚至辩论的味道。大卫的诗篇表达了我们内心对神的呼求,对神的赞美,甚至对神的埋怨。摩西五经记载了律法的颁布。神藉着这些不同的作者传达给我们一些信息。但是感谢神,在这些不同作者写的不同书卷里面,神吹了一口气。

什么叫神吹了一口气?旧约圣经中有两个地方记载了神吹起的过程。创世纪2:7,以西结书37:9。神如果没有吹这口气,亚当仍然是一个泥偶,那许多的骸骨虽然长出了肉,却仍然没有气息的。神吹了气就赋予生命。圣经虽然是神使用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器皿所写的,神一步步带领他们,使用他们,装备他们,神使用他们每个人不同的特质来写作这一些书卷。并且在他们写作完成的时候,神在他们写作的书卷上吹了一口气,让这些书卷本身带着生命的气息。因此阅读圣经可以带我们来到这位生命的源头这里。这些作者本身不同的特质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所以我们一同来思考约翰福音的行文风格。如果我们知道行为风格的话,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比较留意,知道怎么样来欣赏他的写作技巧,也可以透过这些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明白他所要向我们传达的真理。

约翰福音的行文风格有许多,这里分享六点。

第一,        前后呼应。
约翰福音常常在一段经文结尾的地方重新提到或者引用了那一段开头记载的同一个情节。这是藉着把头尾连接起来,前后呼应来划分段落的一种方法。

比如约翰福音第2章到第4章,研究圣经的人把这一段圣经划分在一个大的段落里面。为什么?其中根据的一个理由就在于这一段经文头尾有着前后呼应的这一种作法。2章11节: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4章46节,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4章54节,再次说: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透过这种连接头尾,前后呼应的作法,把一个段落标明出来,让我们看见段落的起头和结尾。这个就叫做前后呼应。

也可以把1章28节和10章40节相比较,1章29节和19章36节比较,会看见这种前后呼应的写作技巧。






第二,        对话转成独白
约翰在叙述故事的时候,开始的时候都是提到耶稣和一个或一群人在对话,但是当主耶稣继续讲论的时候,在叙述的过程中,却逐渐的将听众隐去,最后主耶稣的讲论似乎变成了一个对普世的宣讲,更详尽的解释了对话中的主题。结果就使得主耶稣基督的这一些言语超越了当时的环境,使它具有普遍而永恒的价值。约翰不仅仅报导耶稣的言论跟作为,更把圣灵对于这些言论和作为所启示出来的意义呈现出来了。

约翰福音中可以看多许多这种对话转成独白的例子。比如说在第三章主耶稣和尼哥底母的对话,刚开始是两个人在对话的,最后尼哥底母从对话中隐藏了,从3章10节开始,剩下的只有主耶稣一个人,对着普世的人传讲信息。

第三,        解释性的注解
作者常常在故事的叙述过程中,插入了一些解释性的注解。有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分辨哪些是主耶稣所说的话,哪些是作者加进来的注解。

比如说,约翰福音第3章,第3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从1-21节,主耶稣与尼哥底母的对话;第二部分是从22-36节,施洗约翰与他的门徒的对话。这两部分都有相同的结构,就是对话转成独白。3章10节开始,尼哥底母就消失了,剩下主耶稣一个人的独白。第二段里面,那个门徒向约翰提出一句话之后,剩下来的全部是约翰本身的独白。这里出现一个问题,主耶稣对尼哥底母的独白从3章10节延续到什么地方为止?可以看一下这个引号的后半段是停留在什么地方?因为每一个人的圣经这个引号的位置可能都稍有不同。比如说,有的是到21节结束加上引号的,这是根据英文的NIV版本加上标点的。英文的NIV 21节这里加上引号后,还加上了一个注脚,说这个引号或许也可以停在15节结束的地方。也就是有两种可能性,一种主耶稣讲的话,从3章10节一直到3章21节才结束。还有一种可能,是主耶稣讲的话,从3章10节到15节就结束了,16节到21节可能是约翰所加进来的一种解释性的注解。

第二个段落也是如此,施洗约翰所说的话从27节开始,结束在什么地方呢?我手头的圣经是结束在36节。可是英文NIV上,引号结束在36节结尾,可是加了一个注脚。在这个注脚里面说这个引号也有可能可以放在30节。同样有两种可能性。约翰的独白从27节到36节全部都是施洗约翰所说的话语。另一种可能是施洗约翰的独白是从27节到30节,31到36节是作者约翰加进来的解释性的注解。

这是约翰福音中常常出现的作法。因为对于约翰而言,主耶稣生平的事件与他对这些事件所做的诠释,这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他就把叙述和讲论结合在一起。对约翰来说,赐生命的乃是圣灵,他除了要单单来陈述主耶稣的作为之外,还必须要加上圣灵为着这些事件的内住意义所做的诠释。这些附加的解释性的注解,有的时候是去解释一些专用的名词,比如1章38节提到的“拉比”这个词。约翰就加上一个解释说:(“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或者42节提到“矶法”, “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这些解释性的名词有的时候是要说明一些象征,好像2章的21节:“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或者有可能纠正听众或读者的一些可能的误解,比如刚刚谈到的施洗约翰的对话转成独白,再加上解释性的注解。4章2节,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就是为了纠正可能的一些误解。或者为了要说出一些相关的事件或经文等等。

第四:一语双关
约翰福音中常常用一些双关语。耶稣所用的希腊文或亚兰文的词汇常常会有两种不同的意义,也因为这样,听众常常会产生下面我们要谈到的另一个行文特点,就是误解。福音书的作者希望读者在同样的叙述,或者这一些具有象征意义言辞当中,看见了这些词语本身内在具有的多层含义。

好像2章19节: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殿具有双重的含义,可以指物质的圣殿,也可以指耶稣自己的身体。犹太人把它领会成是物质的圣殿,他们才会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但其实主耶稣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同样的第3章,主耶稣对尼哥底母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 神的国。”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什么是重生,就是再生一次。重:有第二次,再一次的意思。重这个字在希腊文中还有第二个含义,这个含义不是表达时间的,而是表达空间的。这个词除了表达时间上的第二次,再一次以外,还可以表达空间上的从上头来的。所以当主耶稣说人若不重生的时候,听在尼哥底母的耳中是指的时间上的含义,但主耶稣其实是指着空间上的含义而说的,意思是说:人生命的源头若不是从上头而来的,这个人就不能看见神的国。“重anothen” 这个词在3章31节中: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从地上来的,是属乎地,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31节头尾完全重复了一句,就是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这是我们中文的翻译。但是原文31节从天上来的希腊文里头有两个不同的的词语,第一句“从天上来”,希腊文就是anothen,也就是第3章说的重生的重字。31节结尾的那个“从天上来”才比较直接的翻译是从天上来。所以你会发现,所谓重生,可能可以表达再一次的出生,但是更要紧的主耶稣其实是要表达一个不同的生命的源头。

3章8节:“风随著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中的“风”跟“灵”在希腊文中使用的是同一个字。

3章17节:因为 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注:或作“审判世人 ”。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有个希腊字krino,这个字可以指着定罪,也可以指着审判。

这是约翰福音里面经常使用的一个技巧,叫做双关语。这种一语双关,常常会让听见的人产生误会,以为主耶稣说的是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停留在属世的空间里面,其实主耶稣常常透过这种双关语要表达更深的一种属灵含义。这就引到了第五个写作技巧:误解。

第五,误解
约翰福音记载了许多人对耶稣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的误解,约翰福音把误解记载下来,藉着这些误解把真理阐明出来。误解的内容往往跟主耶稣所做的救赎工作有密切的关系。在对话中,主耶稣经常使用一些象征性的词句或者隐喻来表示他的工作,与耶稣对话的人常常误解这些词,取它字面的,属地的意思,却忽略了或者不明白其中属天的,永恒的真理。因此,主耶稣或者作者约翰就必须要更完全的解释他的思想,进而来说明世人所不能够认识的属灵意义。但是这些误解,以约翰这些跟随主的门徒们来说还是要等到那时候,也就是指着主耶稣的受死、复活、升天,将圣灵完全赐下以后,才能够完全明白或者纠正过来。

好像下面:
见图

这些误解必须要等到更后面才明白其属灵含义。

第六,        反讽或者叫讽刺
犹太人对耶稣的评论大多是毁谤的,是讥讽的,是不信任的。作者却将犹太人的评论记载下来,而且他通常不加上任何的解释,也不加上驳斥,好让这些评论表达出一些真理,也是那些说话的人本身从来没有体验到的,从来没有体会到的那更深的意义。但相信的人却能够透过这种反讽的语法,看见了更深邃的真理。透过反对之人的口,把一些真正的属灵真理,把一些更深的属灵意义表达出来。

这一技巧发挥的最淋漓尽致的是11章47-48节。
11:47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说:“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
11:48         若这样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
11:49         内中有一个人,名叫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甚么。
11:50         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
11:51         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
11:52         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 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
11:53         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

犹太人公会不知道如何对待主耶稣,该亚法说我们把这个人杀了,免得他继续行神迹,招来罗马人的入侵。该亚法用了一个词:“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他的意思停留在以色列国不要灭亡,约翰却领会出一个更深的含义来: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 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约翰从该亚法的话里看出一个非常讽刺的意味来,该亚法准备牺牲耶稣,免得通国灭亡。但神的旨意却是要透过主耶稣基督的被杀,救人的灵魂,脱离永远的刑罚和灭亡。约翰插入了这两节的解释后,53节就延续了前面该亚法所说的话语。他们采纳了该亚法的决议,透过他们的决议来成就了神在创世以前,所定下的救赎计划。这就是所谓的反讽。

附件

76_3.png (243.83 KB)

2016-4-30 20:42

76_3.png

76_4.png (207.21 KB)

2016-4-30 20:42

76_4.png

76_5.png (111.58 KB)

2016-4-30 20:42

76_5.png

TOP

第四课 约翰福音的结构

约翰福音20章:
20:30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 
20: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这两节经文是约翰福音的结语。21章可能是为了一个特殊的处境而加上的附录。
上面的经文有几方面需要我们留意的。
1,        主耶稣所行的神迹
2,        这些神迹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发人的信心
3,        信仰的内容,是要叫人相信主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4,        信了他之后的结果就可因他的名而得着生命

对观福音的主题思想相当的单纯而且明显,约翰福音无论在主题思想、词汇和各种文学技巧上都十分复杂,很难为约翰福音做一个简单而清晰的介绍。这卷书不是将一些论题按照逻辑顺序编排在一起的,这卷书里有些主题可能暂时会消失,后来又跟着其他的主题一起出现。比如光这个主题。因此一些重叠的主题,环环相扣,有几个观念同时进展。这卷书从头到尾,耶稣基督的位格和他的工作却能将这些各异其趣的主题结合成一个单一体,藉此达到了作者的目的。

在读约翰福音的时候,有一些记号是我们可以注意到的。

一,        约翰福音的记载常常有一些可循的轨迹
1,        犹太人的节期
2,        主耶稣的一些神迹与讲论

1,        犹太人的一些节期
逾越节:
约翰福音提到3次逾越节。2章13节,在那里他洁净圣殿,谈到了拆毁这殿,三日内要重建起来,在那里他与尼哥底母谈重生。
6章4节,主耶稣行了五饼二鱼的神迹后,说道,那时候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
11章55节,主耶稣最后一次进耶路撒冷

住棚节:7章2节。7章的背景是在住棚节

修殿节:10章22节

?节:5章1节说不知名的节期

2. 主耶稣的一些神迹与讲论
约翰挑了7个神迹,不包括21章捕鱼的神迹。


我们需要明白神迹的意义:
在希腊文中有6个词都可以表达这种的含义(神奇的事迹)。约翰福音选择了semeion来表示神迹。其他的那些词语,中文圣经中就翻译成其他字,比如:奇事,大能的作为等等。Semeion这个词在中文圣经中都翻译成神迹。

什么叫semeion?它和其他表达神奇作为的词有什么不同呢?不同之处在于,semeion常常可以用来表达“记号”,所以英文圣经中常常把这个词翻译成sigh。

神迹乃是一个记号。在它本身背后,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因此记号本身不是最重要的,不要停留在记号的表象上面,而是要知道怎么样透过这些记号,更深明白这些记号要向我们传达的一些意义,属灵层面的含义。

当主耶稣行完五饼二鱼的神迹后,许多犹太人大为震惊。他们吃饼得饱了,所以当主耶稣离去了,他们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地来寻找主耶稣。当他们找到耶稣的时候,(6:26):“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犹太人以为神迹是解决他们肚腹的需要,解决肉身物质上的需要,他们没有明白神迹背后的意义。主耶稣后面说: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神所印证的。

当我们思想到神迹的时候,一定不要停留在吃饼得饱的层面上,不要停留在物质、肉身需要的层面上,我们需要进到更深的,透过这一些神迹,透过这些记号所要向我们传达的那个更深一层的属灵含义的上面。

我们如何明白这些神迹的含义呢?约翰福音里面有很好的方法向我们表明,把耶稣基督的神迹和他的讲论结合在一起。约翰福音中,主耶稣行一个神迹的前后,常常会做出跟这个神迹相关的教导。有个学者认为7个神迹和7个讲论是配合的,当然有些地方稍微牵强了点,不妨作为我们的参考。



约翰用了神迹这个词,可是主耶稣常常在他的讲论中用另外一个词来形容他所行的神迹ergon,中文圣经中翻译成“事”,我父差遣我行的事。英文圣经中翻译成work工作。耶稣基督把他的神迹描绘成工作,那是他在神的旨意里面,要照着神的吩咐去行的。

二 约翰福音的结构
学者们众说纷纭。


我们这里分成:


把神迹篇和荣耀篇连接起来的关键在于十三章1节所用的词语“时候”,“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耶稣基督结束了在地上的公开事奉。时候这个词前面的部分也提到。
在第2章4节的时候,耶稣说:“母亲(注: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甚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4章23节: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7章30节:他们就想要捉拿耶稣,只是没有人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8章20节:这些话是耶稣在殿里的库房教训人时所说的,也没有人拿他,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在约翰福音13章之前,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看见“他的时候还没有到”,一直到13章1节,说他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12章23节,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27节说: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甚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所以当12章结尾,耶稣基督完成地上的工作的时候,他就说时候已经到了。
所以有些圣经学者说,约翰福音的作者是透过“时候”这个三棱镜来看主耶稣在地上的一生的。





所以约翰福音是部很有历史深度的著作,含括了整个救恩的历史,透视了神在历史上的作为,预见了教会未来的发展,直到末日的来临。

我们盼望透过约翰福音的查考,不但了解主耶稣基督在地上所言所行的事情,我们更需要明白的,有把握认识到:我们所相信的这一位耶稣基督究竟是谁。

附件

76_6.png (209.67 KB)

2016-4-30 20:49

76_6.png

76_7.png (274.22 KB)

2016-4-30 20:49

76_7.png

76_8.png (286.87 KB)

2016-4-30 20:49

76_8.png

76_9.png (210.4 KB)

2016-4-30 20:49

76_9.png

76_10.png (263.32 KB)

2016-4-30 20:49

76_10.png

76_11.png (295.86 KB)

2016-4-30 20:49

76_11.png

TOP

第五课 约翰福音的导言之一 (一1~18)
约翰福音一章1到18节是导言,这一段圣经对整个约翰福音非常重要。D.A.Carson称导言是其余部分的门厅,引导读者进入这卷书重要的主题,同时也将这些主题介绍出来。导言与本卷书其余部分有许许多多类似的地方。

有几个点是我们稍微可以留意一下的。
1.        约翰福音中仅见于本段的五个钥词。


        道 logos,虽然约翰福音里这个词出现的非常多,但是以这个词作为主耶稣基督的名称的,在整本约翰福音当中就只有出现在第一章的1节和14节。第2节“这道太初与神同在”里的“道”是中文圣经翻译的时候加上去的。事实上,logos这个词在整本的新约圣经里面作为主耶稣基督名称的,就只有出现在约翰的著作当中。除了刚才提到的约翰福音1章1,14节,约翰一书1章1节(以道这个词作为主耶稣基督的名称),启示录19章13节。

        住  这个词在整个约翰福音里面中不曾再出现过。1章14节。“住”,这个词稍微直接一点的翻译可以翻译成支搭帐幕。因为这个动词和翻译成帐幕的名词是来自于相同的字根的。所以它不光是表达到住,乃是说到支搭帐幕。好像启示录的结尾所说的,神的帐幕在人间。“支搭帐幕”这个词在整卷约翰福音中就只出现在第一章14节,但却表明了主耶稣基督来到地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好像旧约时代的会幕一样。会幕是神与人同住的地方。耶稣基督来到地上,支搭帐幕在人间,他就成为神的荣耀居住的所在。道成了肉身,支搭帐幕在人世间,他是神荣耀显现的所在。他是人与神交通的所在。

        恩典:只出现在1-18节,但是非常重要的词语。恩典这个词在保罗书信中一直出现,可是在约翰福音中,恩典这个词却总共出现了4次,而且都集中在一章1-18节。14节,16节,17节。

        丰满:16节中。保罗在以弗所书和歌罗西书里保罗一次又一次的使用丰满这个词。约翰福音中只有1章16节。

        表明:1:18节。整个约翰福音只出现了一次。


2,约翰福音中1:1-18里重要的词语




3. 行文风格及特殊的结构
约翰福音一个行文风格是前后呼应。
1-18节呈现出前后呼应,交错排列的结构

如下图:
1-2节平行于18节经文……

12节中文圣经因为翻译的缘故,有个调换。中文圣经是: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
希腊文的顺序是:凡接待他的,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就是信他名的人。所以“接待他”和“相信他名的人”是平行的。
12节中的: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是整个抛物线的顶点,其他的经文环绕它,交错的排列。

1-2节: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18节:从来没有人看见 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这里告诉我们三件事情:
1)        道是从太初就有的。这个和18节说的“表明出来”是相对的。
道就是将神表明出来的那一位。将从来没有人看见的那一位神表明出来的那一位就叫做道。
2)        道与神同在。道跟神是两个不同的独立的存在,是不同的位格,一位叫道,一位叫神。因此这里有两个不同的存在。这两个不同的存在,两者之间有着一个特殊的关系,道与神同在。所谓同在,这个同在用的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语,这个词语直接一点的翻译是“面对着”。道面对着神,这个词不只是表达同在而已,还表达着两位在一起的有着很密切、很亲密的关系。
18节说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在父怀里”,“独生子”这两个词表达了第一章1节中道与神同在的亲密关系。耶稣基督是在父怀里的,与父有亲密的关系。
独生子:这个词表达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儿子之外,还有一个意义是表达了在父母亲的眼中,父母亲特别珍爱,特别看重。英文圣经中翻译成the  one and the only。
3)        道就是神。这是与18节平行的一个地方。道与神同在,表明了两个独立的位格,虽然两者之间有着非常亲密的关系,但是两者仍有分别的。道就是神,跟18节也是平行的,只是中文圣经没有表示出来。现在18节比较可靠一点的翻译是: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独一无二的那一位蒙爱者,就是神自己,将他表明出来。所以18节,用神这个字来称呼主耶稣基督。
所以1章1-2节和18节平行。

3节:万物是藉著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著他造的。
17节:律法本是藉著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3节和17节是平行的。
第3节讲到耶稣基督是神创造万有的媒介,神借着他创造了万有。
第17节讲到耶稣基督不只是神创造万有的媒介,耶稣基督也是神要把恩典和真理赐给人的独一的媒介。这是平行相对的。

4-5节平行于16节。
4-5节: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16节: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4-5节提到了生命和光,16节提到了耶稣基督的丰满,耶稣基督的丰满彰显出来,选了两个特质来说明,一个是生命,一个是光。

6-8节和15节都是讲到施洗约翰。

9-10节平行于14节,讲到了道成了肉身。
9节: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这一节经文可以有另一种的翻译:那照亮一切的人的真光,正来到这个世上。9节特别形容主耶稣基督是真光,他是照亮所有人的,而他正来到这个世界。10节说他来到了世界,正好和14节,“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相平行。

11节: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平行于13节,“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整个的枢纽,焦点就是前面讲的12节。这一段导言的焦点是神在那成为肉身之道里面的自我启示,从而显出神的荣耀,使人可以认识神。它也向我们引介了这个恩典启示的结果,就是某些人成为了神的儿女,而其他的人却不然。本福音书的其余部分就详细说明谁才真是神的儿女,哪些人是接受圣灵而重生的。

附件

76_12.png (83.24 KB)

2016-5-3 09:32

76_12.png

76_13.png (59.35 KB)

2016-5-3 09:32

76_13.png

76_14.png (214.59 KB)

2016-5-3 09:32

76_14.png

TOP

第六课  约翰福音的导言(二)

一 道与神的关系

约翰特别选用“道”来描述神是谁。什么叫做道 logos?

希腊文logos这个词在英文中可以用word(言语),thought(思想), power(力量), deed(行为)来表达。Logos这个词可以指着我们人所讲的话,我们的言语,这是logos表达出来的一部分;但是logos这个词也可以指着没有表达出来的思想、意念,指着那个言语背后的根源。这个词表达着能力,好像圣经中说的一样,从神口中所出的话语句句带有能力,神确实是以他的言语来创造一切的。但是这个词,根据圣经学者的研究,当我们在旧约圣经中提到神在说话的时候,其实最终在表明一件事情,就是神在做工。神要发动一些作为时,就是神要说话,或者神藉着他的话来成就他心意中所要成就的一切作为。约翰用道这个词来涵盖主耶稣基督是谁。

这个词把一个人隐藏在他里面,别人不能看见,别人不能明白的思想、意念,透过他的言语表达出来,把他的思想意念传达出来了,而这种言语传达出来就带着能力,就带来了神的作为的成就。这跟1章18节说的“表明出来”是平行的。

“表明出来”,希腊文是exegeomai,解经学exegesis这个字就是从这个字而来的。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与父神有着亲密关系的,那一位独一无二、蒙爱的神将神解释出来,彰显出来,表明出来,启示出来的那一位。这是约翰福音第一章一开始所告诉我们的。

第二个,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节除了告诉我们选择用一个词logos来传达耶稣基督是谁之外,他还说明了这位logos与神之间的关系。这位logos与神同在,他与神有着亲密的关系,但另一面,这位logos却又是神。这一句话造成了很多困扰,尤其这两个点要怎样取得平衡,怎样理解他又与神同在,又是神。马丁路德说,这两句话否定了两个异端。道与神同在,就否定了一种异端,叫撒伯流主义Sobellianism,或称为神体一位论。

神体一位论,他们的主张是说:父是神,子是神,圣灵也是神,而父等于子,子等于圣灵,也就是说只有一位神,而且只有一个位格。所以称它为神体一位论。约翰福音1章第2句话,很明确告诉我们,这里至少有两个位格:神,道。我们知道还有另外一位圣灵的,这是我们正统信仰中的三位一体的真理,有三个位格。第一章1节第2句话,道与神同在,就否定了撒伯流主义。

第一章一节的第3句话,道就是神,则是否定了教会历史中很早期就出现的一个异端,叫做亚流主义 Arianism。亚流,这位教会历史的神学家无法想透怎么可能道与神同在,道又是神。所以根据亚流主义,他们只相信有独一无二的一位神,为了平衡约翰福音一章一节,他们做了一些解释,亚流主义在现代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耶和华见证人会。耶和华见证人会在他们所翻译的圣经里面,叫“新世界译本”,把“道就是神”翻译成“是个神”,英文里面是was a god,而且用小写的god。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神所创作的第一位,他不是神,他是次于神的,他是比神还小的。神创造了他,然后神再藉着他来创造万有。道就是神,否决了亚流主义,也否决了耶和华见证人会这种的异端。

一章18节,约翰明明白白地用神这个词称耶稣基督,而且他也不觉得称耶稣基督为神跟前面一句话有什么矛盾。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神将他表明出来。神将神表明出来。这里又很明显地让我们看出有两个不同的位格,却同样都称为神。

二 道进入人类历史
这位道不仅仅在太初就存在,而且这位道曾经在时间的里面,进入到人类历史的舞台。约翰福音1章14节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用了一个字“肉身”,这一点有非常的意义。一面来说,在古代的社会里面,包括旧约时代,神甚至成为人的样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神取了人的样式,让人可以看见,好像创世记十八章里面记载有三位天使来到亚伯拉罕这里,亚伯拉罕接待他们,圣经接着说到有两位天使离去了,只有剩下耶和华留在那里,跟亚伯拉罕对话。我们好像看见天使成为人的样子,甚至于连神自己都成为好像人的样子,可以与人对话。在古代的许多宗教思想的里面,都有提到神明成为人,来到人间,与人来往。约翰福音一章14节说的道成肉身却是与这个完全不同的。

什么叫道成了肉身?道成了肉身,不是说神成为一个人的形状,一个人的样子来到人间,不是的。道成了肉身乃是说这一位神的儿子成为人世间的一个人,而且他是经过母腹怀胎而生的。肉身这个词给我们提醒很重要的一点,因为在那个时代,有人认为肉身是罪恶的,只有灵魂才是好的,美善的,属灵的。因此就想出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要来对付这一种情形。一种方法叫禁欲主义,想要藉着禁欲的方法来克制我们的肉身,好让我们的肉身可以被我们的灵魂所管辖,而能够臻于至善至美的程度;另一种是用纵欲的方法,反正肉身是邪恶的,那么不管我怎么行,它都不会影响到我灵魂的美善。约翰福音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成为肉身,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份于我们的人性,有份于我们所经历过的一切。什么是婴孩?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对婴孩做了一些研究,人类跟动物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大多数的哺乳动物一生下来,没多久,那个小的就可以独立生活。人类,婴孩生下来,如果没有父母或其他人的照顾或保护的话,这个婴孩根本不可能活下来。婴孩是软弱无助的,婴孩是脆弱的,是需要别人保护的。可是耶稣基督当他来到世间的时候,这一位原来与神同在,并且本身就是神的这一位,他却成为软弱的婴孩,来到我们中间,成为和我们相同的样式,受过我们所遇见的所有的试探。

三 世人对他的第一反应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却不接待他。他来了,就给这个世界很明显的划分,就造成了两种不同的人。第一群人,是不接待他的人,虽然这群人是属于他自己的人,包括犹太人,都不愿意接待他。所以在约翰福音里面,我们特别看到犹太人这个词很重要的一个用法,约翰福音里面犹太人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写那些反对主耶稣,拒绝他,抵挡他的那些犹太人。尤其是他们的宗教领袖,他们虽然是属于主耶稣基督自己的人,但是他们却不接待他。

四 另外一种的反应
另外一种人就是接待他的,相信他名的人,耶稣就赐给他们权柄,做神的儿女。这样子的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我们这些人,只要接待主耶稣基督,我们就可以有权柄得着神的生命,可以成为神的儿女。好像约翰在这一卷书结束的时候说的一样,叫我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五 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证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约翰自己,用我们这个词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证。14节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在这里说,我们这些接待他的,信他名的人,我们见过他的荣光,我们也可以证明这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16节开头,中文圣经省略了一个词,“因为”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约翰进一步说明,什么叫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见过不只是眼睛的看见而已,而是“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所有相信主耶稣基督的人,我们可以和约翰一同来做这样的一个见证,说我们看过他的荣光,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并且恩上加恩。

什么叫恩上加恩?所谓的恩上加恩,我们很容易领会成恩典加上恩典,一个恩典又一个恩典。不过根据卡森这位圣经学者所作的研究,他认为所谓的恩上加恩,是恩典代替了恩典,恩典取代了恩典。旧约时代神所赐的许许多多的事物那是神在那一个时代里面所赐的恩典,包括旧约的律法,律法里面许多的献祭,律法里面许多的节期,那都是神所赐的恩典。但今天新约的时代,在主耶稣基督的里面,神藉着耶稣基督赐下新的恩典,这新的恩典超越了旧约时代的恩典,这新的恩典取代了旧约时代的恩典。

当然,我们要正确地领会“取代”这个词的意思,它并不是说就把旧的废弃,不用了,取代的意思乃是指成全了,应验了。旧约的这许多的恩典在耶稣基督里面得着了成全,得着了应验。虽然这许多的恩典都是美好的,我们不要轻看旧约圣经,旧约是神在那一个时代里面给予以色列人的恩典,以色列人确实蒙了恩了。但是今天在主耶稣基督的里面,以色列人神所赐给他们的恩典,所代表的一切都遥遥地指向主耶稣基督,这一些的恩典已经在主耶稣基督的里面得着了应验,得着了满足。因此,这些的恩典我们就不需要再重复了。不需要重复旧约时代的献祭,因为那独一无二的祭物已经为我们献上了。我们不需要再守旧约的许许多多的礼仪,因为主耶稣基督就是那些礼仪所表明的意义。但旧约圣经仍然有它的价值,因为只有当我们读了旧约圣经,认识到神在那个时代里面所赐给以色列人的恩典,我们才能更加明白,更加体会我们今天所蒙受的恩典是何等的宝贵。因为我们今天领受的恩典是远远地超越了旧约时代的恩典。所以约翰做见证说: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第十七节就是回头再解释十六节的。第十七节,中文圣经开头的时候省略了一个词“因为”,这是去解释十六节的。因为律法本是藉著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藉着摩西所传的律法,那是神在旧约时代所赐下的恩典,但感谢神,如今在耶稣基督的里面,神的恩典与真理要临到普世的人。这个恩典与真理远超过旧约时代的一切,因此约翰福音的特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一直不断地显明:主耶稣基督如何取代了旧约的这一些人物,旧约的这一些典章制度,让我们看见在耶稣基督里面所临到的恩典怎么样超越了旧约时代的恩典,怎么样取代成全了这一些的恩典,是更美丽的恩典。感谢神,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TOP

第七课 恩上加恩

我们要进入约翰福音的主题部分,从约翰福音1章19节开始。这里又分成两个大的段落。第一部分是从约翰福音1:19到12:50,是神迹篇,或者兆头篇。这段经文中主要的焦点在主耶稣基督所行的神迹。第二部分,从13章开始一直到20章结束,荣耀篇。

在第一个部分里面,神迹这个词出现地相当多。这是约翰特别挑选的一个字眼,用来称呼主耶稣所行的神迹。这个字semeion在和合本中一律翻译成神迹,但是它的含义远比狭义的神迹要来得更广。这个字说明神迹首要的目标是在于引导我们认识神迹本身之外的某些事物,它是神的一种“指标”。其价值主要还不在于神迹本身,而在于它所要表明的那一位行神迹的人,他的恩典与大能;或者是他与更高的属灵世界有着某种的直接关联。因此这个词译作“兆头”,“记号”,“证据”。这个字用在旧约圣经的七十士译本里面,常常就是用来描述旧约先知他们的那种象征性的行动。约翰福音中,除了20章30节说明这整卷书的目的之外,神迹这个词全部都是出现在1章19节到12章50节这一大段里面。所以圣经学者会称这个段落为神迹篇或者兆头篇。

这一大段落放在一章1-18节导言之后,说明主耶稣如何来启示人们从来没有见过的神,而且他选择的是用七个特别挑选的神迹来作为骨架,配合着主耶稣的讲论和许多人的见证,来表明主的位格,彰显神的荣耀。把神的救恩的一些特性显示出来,同时也详细地说明了一章17节所说的:律法本是藉著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耶稣基督来了,取代了洁净礼,圣殿敬拜这些旧的体制;他来了成全了旧约的主要节期的意义,像安息日、逾越节、住棚节、修殿节等等,也说到了他对八种不同需要的人丰富的供应,好像缺乏了酒的人,好像尼哥底母这样一位有着非常高的道德修养、非常好的声望的一个人,这许许多多不同需要的人,可以在主耶稣基督的里面得着了丰富的供应。这些人从他丰满的恩典里,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他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这些人相信了主的名,神就赐给他们权柄,作为神的儿女,得着了从神而来的生命。

但是主耶稣这一连串的启示也引发了一些不信和敌对的反应。这些的不信与敌对是以第五章的安息日事件作为代表的,而11章拉撒路的复活达到了他的高峰。就好像一章5节说的,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光与黑暗在这一卷书中是很重要的对比,而且是一种的争战。光要持续不断的照射在黑暗当中,黑暗一直不断的抗拒,一直不断的抵挡,一直不断的反对。但是黑暗最终是没有办法胜过这光的。

在这一段里面,作者也两次提醒读者,这些敌对的人试图要去捉拿主耶稣,但是他们都没有成功。人之所以不能捉拿耶稣,是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第三次,则是主耶稣基督庄严的宣告,12章23节这里: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接着主耶稣就发表了一篇长的讲词,作为兆头篇的总结,同时也引入了下一个段落,也就是荣耀篇。

在这一整段里面,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上次结束时候说的,主耶稣他来了,他带来了神的丰满,从神的丰满里我们都领受了,并且恩上加恩。所谓的恩上加恩,就是恩典取代了恩典,恩典超越了恩典。在主耶稣带来了新的恩典,超越了旧的恩典,而且取代了、应验了、成全了旧约时代的这许许多多的恩典。

所谓的恩典取代了恩典,约翰从三个角度不断地说明这件事情。第一个角度,经常不断地引用旧约圣经的典故。约翰福音比起马太福音来,没有那么多直接引用旧约圣经的经文,但是约翰福音的里面却到处都充满了间接提到旧约圣经的典故。这些典故的特色之一就是要用来表明耶稣取代了旧约圣经中的这些人物与典章制度。他是新的圣殿,他是摩西的话所指向的那一位,他是那一个新的活水,他是从天上来的真粮,是神的真儿子,是真葡萄树,是会幕,是旷野中的铜蛇。这些典故都在主耶稣基督里面得着了应验,而且主耶稣基督赐下的恩典都超越了旧约的这一些的恩典。

第二,我们要留意的是约翰福音中使用一个字“真”。真,它常常用的意思是真正的,或者名副其的。表明一些陈述,一些意见是确实可靠的。但是真这个词在约翰福音中代表性的用法却不只是如此而已,他不只是与“不真”的,与“假的”相反的。真这个词在约翰福音中是指着:名副其实,终极的,唯一的。好像第一章9节说的“真光”。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我们看到的太阳光,家里的电灯光从某一个角度来看,也是真光,但是这些的光却只能照明我们外面肉眼所能看得见的世界。耶稣基督来了,他来了要显明人内心深处的心思意念,要光照人、要责备人、要纠正人,要给人带来医治,带来拯救。当9节说那光是真光的时候,那个意思是说只有独一无二的光可以照明我们的内心,可以把那一位从来没有人看见的神,把他显明出来。因此在这卷书中,真这个词非常的重要,就表明了跟神在旧约的时代,甚至于在这一个世界的里面,神所赐下的许多的恩典都在这一个真的恩典的里面,超越了旧有的这许许多多的恩典。所以这卷书很多地方提到真。

第三,我们要留意的是“我是”这个词语。这个词语在约翰福音里面有几种不同的用法。

第一种是最简单的,表明说话之人的身份。比如第九章提到了那个生来瞎眼的人,当许多人在那里议论纷纷,说不知道到底是谁的时候,那个生来瞎眼的人回答“是我”。(约翰福音9章9节,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就说:“这不是那从前坐著讨饭的人吗?”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他自己说:“是我。”)这里就是用来确认说话的人本身的身份。在第六章,主耶稣也使用这个词,6章20节,主耶稣在海面行走,门徒看见了害怕,主耶稣对他们说:“是我,不要怕”。这个“是我”,就是确认讲话之人的身份。

到了18章6节,犹大带领人来抓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当那些捉拿主耶稣的人一听见主耶稣说我就是的时候,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在这节经文的我就是,一面来说表明了主耶稣的身份,另外一面要引向下一个用法:这个身份本身会让我们想起了神自己。接下去18章8节,耶稣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这一次这些人没有倒下,18章8节的这个“我就是”,很明显就是主耶稣表明自己的身份罢了。

但是我就是这个词在约翰福音里面很多时候主耶稣用在自己身上,相当于宣称他自己是神。表明耶稣基督的神性。因为“我就是”这个词在旧约圣经里面自然会让我们联想起来的是摩西在米甸的旷野遇见神的时候,神向摩西显现的时候,摩西问神的名字,神说“我是自有永有的”,直接一点翻译就是“我是那位我就是的”。

因此,“我是”这个词在旧约中就经常不断地作为神的一个名称,尤其是在以赛亚书中的40-45章里面,常常神就用“我是”这个词来指称他自己。
比如:以赛亚书:
41:4         谁行做成就这事,从起初宣召历代呢?就是我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与末后的同在。”
神用我是这个词来表明他的身份
43:10         耶和华说:“你们是我的见证,我所拣选的仆人。既是这样,便可以知道,且信服我,又明白我就是耶和华。在我以前没有真神(注:“真”原文作“造作的”),在我以后也必没有。
43:13         自从有日子以来,我就是 神。谁也不能救人脱离我手,我要行事,谁能阻止呢?”
43:25         惟有我为自己的缘故涂抹你的过犯,我也不记念你的罪恶。



48:12         雅各 ── 我所选召的以色列啊,当听我言:‘我是耶和华,我是首先的,也是末后的。

在旧约圣经里面,“我是”这个词已经成为神的一个名字,用来表达那一位独一无二的,创造万有的主宰。约翰福音当中,主耶稣经常不断地使用“我是”这个词表明他的身份。

8:24         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这里的基督是中文圣经加上去的。“我是”这个词作为人必须要相信的一个对象。他是谁?他就是我是的那一位。
8:58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直接一点翻译就是亚伯拉罕还没有出现,我就是。这里提到了主耶稣和亚伯拉罕的对比,在亚伯拉罕出现在人生舞台上,在某个时间定点之前,从太初,耶稣基督他就我就是,表明了他的存在是从亘古到永远的。那是主耶稣基督很重要的一次声明。

最后一次,在13章19节。如今事情还没有成就,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这里“基督”这两个字是我们中文圣经翻译的时候加上的。
在约翰福音里,主耶稣用“我是”这个词来指称他自己。

约翰福音中还有七处“我是”的独特用法。这七处除了我是之外,还加上了其他词语来说明。
第一是“我是生命的粮”。在六章。
6:35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
6:48         我就是生命的粮。
6:51         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著。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

第二,“世上的光”,8章
8:12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9:5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第三,“我是羊的门”
10:7         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
10:9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第四,“我是好牧人”
10: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10:14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第五,“我是复活与生命”
11:25         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第六,“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14:6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第七,“我是葡萄树”
15:1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 
15:5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甚么。

这七处,主耶稣用我是这个词语,来另外地加上了一些名词来说明主耶稣基督他是谁。

这些的“我是”,把主耶稣基督是谁启示了出来。他们都是取材于人生的不同需要,或者是旧约圣经中的一些图像,所以这些词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把主耶稣基督的神性和救恩的丰富表达了出来。

在约翰福音中,从一章19节到12章的50节,神迹篇或兆头篇里面,我们必须要留意到这些特点都交织在一起。主耶稣基督行的七个神迹,从迦拿变水为酒,到在伯大尼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这七个神迹,加上了主耶稣基督的一些的讲论,加上圣经中经常不间断提到的旧约圣经里面那许多的典故,乃至于所用的一个词语“真”,以及最后我们所说的我是这一个格式语。这一些交织在一起,为的是要把耶稣基督究竟是谁向我们启示出来,并且透过耶稣基督的启示,要把那一位从来没有人看见的神,也向我们显明出来了。

透过这一些的神迹,透过耶稣基督的工作,透过耶稣基督所说的话语,以及别的人为着耶稣基督所作的见证,乃至于耶稣所遭遇的那许多的反对、抵挡与逼迫,都是要向我们表明耶稣是谁。好像约翰在这卷书结尾的时候说的一样。
20:30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 
20: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所以这一段经文就告诉我们,耶稣基督来了,把他是谁,把他的父向我们启示了出来。世人面对着这一种的启示,就要有所回应。该如何的回应,有的人拒绝了耶稣基督,好像第一章里面说的,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却不接待他。这些人始终以不信,以反对来面对着耶稣基督的启示。但是另外有一些的人,他们确实接待他,相信他的名。这样子的人,主耶稣基督就赐给他们权柄,做神的儿女。这样子的人,他们也真的能够见证说我们也曾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这样的人也能够见证说: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我深信,我们每一个人来查考约翰福音的时候,也都必须做出我们该有的回应,但愿我们是能够像这些接待他,相信他名的人一样。我们可以得着权柄,做神的儿女,与他们同作这样子的见证。

附件

76_15.png (116.34 KB)

2016-5-21 20:45

76_15.png

76_16.png (249.72 KB)

2016-5-21 20:45

76_16.png

76_17.png (179.72 KB)

2016-5-21 20:45

76_17.png

76_18.png (192.41 KB)

2016-5-21 20:45

76_18.png

76_19.png (164.57 KB)

2016-5-21 20:45

76_19.png

76_20.png (146.91 KB)

2016-5-21 20:45

76_20.png

76_21.png (139.34 KB)

2016-5-21 20:45

76_21.png

TOP

第八课 为耶稣作见证的人
这一课是要看第一章的19节到51节的经文。这个小段记载的是大约发生在一周内的事迹。这一段提到了耶稣基督怎么样接受一群人,他们一个又一个地为耶稣做见证。


这个见证是从施洗约翰开始的。在1-18节的导言中,作者已经强调了施洗约翰的见证。一章6-8节说: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一章15节,再次说:约翰为他作见证,喊著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一章19节开始向我们说明施洗约翰所做的见证的内容,更详细的记载,让我们看见了约翰的功用是怎样让人把焦点转向了主耶稣基督,连他自己的门徒都应约翰所做的见证而跟从了主耶稣基督。

1:19         约翰所作的见证记在下面: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约翰那里,问他说:“你是谁?”
1:20         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
1:21         他们又问他说:“这样,你是谁呢?是以利亚吗?”他说:“我不是。”“是那先知吗?”他回答说:“不是。”
1:22         于是他们说:“你到底是谁?叫我们好回覆差我们来的人。你自己说,你是谁?”
1:23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著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

约翰传讲的悔改的道引起了犹太宗教权威当局的注意,因此从耶路撒冷派了一些祭司和利未人来到约翰这里,见约翰。因为他们有责任来针对犹太圈子里兴起的传道人,来了解他们的信息究竟从哪里而来,究竟合不合乎旧约圣经的传统。他们来到约翰这里,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谁?约翰明白他们的用意,所以约翰第一个回答就是“我不是基督”。因为那个时代里面,许多的犹太人仍然期盼弥赛亚的来临。好像我们在路加福音里看到的,有一群犹太人期盼弥赛亚的来临,耶路撒冷得救赎的日子早日的来到。所以有许多的人会假冒弥赛亚,期盼犹太人。这一些犹太人来见约翰,他们的用意,他们或者以为约翰就是基督,就是弥赛亚。他们问你是谁。约翰先从否定的角度来说明,他不是谁,他说我不是基督。

他们问是以利亚吗?约翰说我也不是。可能因为约翰的装束、打扮,乃至于他的食物可能会跟以利亚有相似之处,他们想起了旧约结束的时候,曾经应许过以利亚要来,因此他们以为约翰或许是以利亚。但约翰同样的否定了。这个可能跟对观福音稍微有一点不一样了。对观福音中主耶稣说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太11:14)。那是主耶稣对约翰所做的一个评价,但在于约翰本身来说,他说我不是。可能约翰的意思是:我不像你们以为的那么重要,我不是你们所期盼的那种以利亚。

那么他是那先知吗?这是在旧约的申命记十八章里面所说的,摩西说神要兴起一位先知像我的。所以犹太人就以为约翰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会不会是摩西所应许的那位先知呢?约翰仍然说不是。

那些犹太人问约翰你到底是谁?约翰引用了先知以赛亚的话来回答。那是出自以赛亚书的40章3节。
40:3         有人声喊著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注:或作“在旷野,有人声喊著说:‘当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 神的道。
约翰福音1:23
1:23         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著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
更直接一点的翻译是:我就是一位在旷野里呼喊的人的声音。我只不过是一个声音而已,这个声音是为了在我之后来的那一个来作见证的。

1:24         那些人是法利赛人差来的(注:或作“那差来的是法利赛人”)。 
1:25         他们就问他说:“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甚么施洗呢?”
1:26         约翰回答说:“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
1:27         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1:28         这是在约旦河外伯大尼(注:有古卷作“伯大巴喇”),约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见证。

这一些所差来的人里面有一些是法利赛人。圣经学者对这句话的翻译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不过比较可能的是说:在奉差遣而来的那一些人里面有一些法利赛人。除了祭司,利未人之外,有一些是法利赛人。

这些法利赛人问他,“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甚么施洗呢?”从这里,他们开始对约翰施洗的权柄提出了质疑。但是约翰没有回答他凭着什么样的权柄来施洗,他反而是说明了有一个更重要的洗礼将要出现,有一位更重要的人物将要出现。这是第一天发生的事情。

接着,从29节开始,是发生在第二天的。
1:29         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注: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
1:30         这就是我曾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1:31         我先前不认识他,如今我来用水施洗,为要叫他显明给以色列人。”
1:32         约翰又作见证说:“我曾看见圣灵彷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
1:33         我先前不认识他,只是那差我来用水施洗的,对我说:‘你看见圣灵降下来,住在谁的身上,谁就是用圣灵施洗的。’
1:34         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 神的儿子。”

约翰向着那些从耶路撒冷奉差而来的代表团说明他自己的工作之后,第二天他看见了主耶稣行走。他看见主耶稣的时候就说: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注: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约翰称主耶稣是神的羔羊。但是到底什么是神的羔羊?这个也引发了圣经学者许许多多的讨论。有的圣经学者列出了9种不同的解释,从旧约时代的逾越节的羔羊,在每一天献祭的时候所杀的羔羊,或者像以赛亚书53章所说的,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地等等,都引发了圣经学者认为有可能是约翰在这里所指称的。但是学者在这个点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或许约翰在这里指的神的羔羊不一定特别指着旧约时代的某一个特定的羔羊而说的,但是旧约时代所说的所有这一些的羔羊都应验在了主耶稣基督的身上。因此,旧约时代那许许多多的羔羊是神所赐给以色列人的恩典,但如今神所预备的羔羊已经出现了,这一个新的恩典要取代旧的恩典,只有他是那一位真正能够除掉人的罪恶的。这一位羔羊在神所应许的时刻来到了,他要将人的罪恶背负到十字架上,为我们来接受这一些的罪恶该接受的审判和刑罚。约翰说明了:这一位就是我所告诉你们的,我曾经说过的,有一位在我以后来,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

约翰为他做见证,他曾看见圣灵彷佛鸽子从天降下,住在他的身上。透过圣灵降下,住在他身上,约翰认出了这一位就是那一位来要用圣灵来施洗的。所以他说我看见了,就证明这是神的儿子。“这是神的儿子”,圣经学者认为比较可靠的翻译是“这是神所拣选的那一位”。这是约翰为主耶稣所做的另外一个见证。他不仅是神的羔羊,也是神所拣选的那一位。

到了35节,进入到第三天。
1:35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1:36         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
1: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约翰在第三天所做的见证,跟他在第二天所做的是类似的,但是非常的简洁扼要。只是重复了前一天所说的这是神的羔羊。在他为耶稣做见证的时候,有一群人是同约翰站在那里的。有两个门徒听见了约翰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1: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著,就问他们说:“你们要甚么?”他们说:“拉比(“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在哪里住?”
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他们没有告诉主耶稣他们要的是什么,找的是什么,他们反而问他说你在哪里住,那一天,他们就与他同住。透过他们原来的老师约翰所做的见证,他们对主耶稣有了一下初步的认识,但他们盼望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耶稣基督究竟是谁?所以他们问耶稣在哪里住。

39节说那时约有申正了,就引发了约翰福音里面对于时间记载的一个问题。申正,直接一点的翻译就是第十小时。在那个时代,最主要的计时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罗马人的计时方法,罗马人的计时方法跟我们现代是类似的,午夜到正午有十二个小时,正午到午夜有十二个小时。如果是按罗马人的计时方法的话,“第十小时”有两种可能性,上午的十点,或者下午的十点。还有一种是犹太人的计时方法,犹太人的计时方法是从黄昏到清晨有十二个小时,从清晨到黄昏有十二个小时。如果按犹太人的计时方法,“第十小时”可能是清晨的四点或是下午的四点。这里用的是哪种计时方法,圣经学者有不同意见,不过很有可能应该是照着犹太人的计时方法。第十小时是下午4点左右,那一天他们就与耶稣同住了。

接下来就说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德烈,安德烈带他哥哥见主。
1:41         他先找著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1: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著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注:“约翰”马太16章17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这个是第四天发生的事情。因为前一天可能已经到了下午的四点,那一天他们与耶稣同住了,第二天,安德烈就赶紧地找自己的兄弟西门,领他来见耶稣。

这里只告诉我们那两个门徒当中有一位是安德烈,另外一位是谁作者并没有说。这也是我们说明约翰福音的作者的身份的时候曾经提起过的,可能作者就是这另外一位。

主耶稣给了西门一个新的名字,因为耶稣基督看出了他的性格,他的将来潜在的的能力,盼望他能够成为一个矶法,意思就好像是石头一样,坚固的石头。从福音书里面看见西门彼得的个性是常常的冲动,常常的变化无常,但耶稣基督却盼望西门有一天可以成为矶法。

第五天,耶稣遇见腓力。腓力紧跟着又去找了他的朋友拿但业。
1:43         又次日,耶稣想要往加利利去,遇见腓力,就对他说:“来,跟从我吧!”
1:45         腓力找著拿但业,对他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就是约瑟的儿子拿撒勒人耶稣。”

腓力跟从了主耶稣,立刻就为了主耶稣基督做了一个见证,好像安德烈所做的一样。安德烈说弥赛亚,我们遇见了。腓力则是说:摩西在律法上所写的和众先知所记的那一位,我们遇见了。门徒跟从主耶稣后,他们对主耶稣都有某一种的信心,并且他们为着主耶稣基督开始做见证。
1:46         拿但业对他说:“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吗?”腓力说:“你来看!”
在拿但业观念里面,拿撒勒是一个无名的小城,微不足道的地方。腓力的回答是你来看。拿但业就跟着腓力来见耶稣。
1:47         耶稣看见拿但业来,就指著他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
耶稣点出了拿但业的特色。这话令拿但业觉得稀奇。
1:48         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说:“腓力还没有招呼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
根据旧约圣经以及犹太人拉比的传统,无花果树底下,那是表达一种家庭和乐的象征,无花果树底下,甚至可以是一个人默想祷告的地方或者是拉比们教导门徒的地方,甚至于拉比们认为无花果树象征了律法。但是这一些说明了可能拿但业那时候正是在思想律法,默想沉思的时候,而耶稣指出了这一点。拿但业立刻有个回应说:
1:49         拿但业说:“拉比,你是 神的儿子,你是以色列的王!”

我们再次看见另外一个人为耶稣所做的见证。

50节说了耶稣的应许。
1:50         耶稣对他说:“因为我说在无花果树底下看见你,你就信吗?你将要看见比这更大的事。”
1:51         又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
51节虽然也是主耶稣对拿但业所说的话,但是51节改变了代名词。50节用的是代名词是“你”,51节用的是“你们”。耶稣基督所指的是指创世纪28章里,当雅各离开他父母的家,要到巴丹亚兰的时候,他来到伯特利,枕着石头睡觉的时候所做的那个梦。


他梦到有个梯子立在那里,神的使者上去下来。主耶稣说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主耶稣说我就是那个真正的梯子,我就是那个真正的雅各,我就是那一个真正的以色列,这一切要应验在我的身上。主耶稣用了特别的词语,前面有许多人为主耶稣做不同的见证,用各种名称来形容他,但是主耶稣却选择用人子这个词称呼他自己,后面会详细解释人子的意义。

主耶稣给门徒一个应许,你们将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我们在约翰福音里面,在主耶稣基督的生平里面,我们什么时候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的身上?读遍了约翰福音,我们没有看到字面上的应验这一句话。但是就好像第一段的导言里面,所出现的那五个只有出现在一章1-18节的字眼,像恩典,像支搭帐幕,像表明出来一样,虽然在后面不再使用相同的词语,但是却用事件,用耶稣基督的话语把这个词语所要表明的意义证实了出来。同样的,这一个的应许也是如此。门徒们不是用他们肉身的眼睛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但他们乃是用信心的眼睛看见耶稣基督就是那一个真的梯子,真的以色列,真的伯特利,就是真的神的家。神支搭帐幕在人间,人在他里面,可以看见神荣耀的显现。

这一章里面介绍了耶稣的许多重要的名称。



这些都是别人所用的,但是主耶稣却用人子表示他自己。这些名称会在这卷书中再次出现,而且透过许多事件,把他们的意义更深刻的启示出来。所以这几天是耶稣自我启示的一个摘要。约翰要用他的整卷福音书来勾勒出主的图画来。

附件

76_22.png (259.41 KB)

2016-5-21 20:47

76_22.png

76_23.png (225.82 KB)

2016-5-21 20:47

76_23.png

76_24.png (191.44 KB)

2016-5-21 20:47

76_24.png

TOP

第九课 婚宴与圣殿
第一章19到51节中提到了第一批跟随主耶稣的门徒们,我们看见一个又一个人跟随了主耶稣。在那段经文中,“寻找”和“找着了”是相当突出的。当有人要跟随主的时候,主首先问他们,你们找什么?然后对他们说:你们来看。找到弥赛亚的人,紧接着去找他们的亲友,带他们来看,而且他们还要看更大的事。在他们还没有去看耶稣之前,耶稣就已经看见他们了。主耶稣在15:16告诉他们,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翰的见证引发了一个接一个的见证。



第二章1到11节记载了一个故事,也是主耶稣行的头一件神迹。在约翰福音那种环环相扣的结构里面,这一个迦南的婚宴是我们从上一段所说的第二个导言的结束,也是从一章19节开始的七天的最后一天,也是一连串启示和见证的最后一个。主借着他所行的这一个神迹来为自己做见证,在门徒面前显出他的荣耀来,门徒们就信他了。就结束了前面的一周。有圣经学者称那一周是“新造的一周”,让人联想起创世纪里面的第一章,神用七天创造了万物。太初有道,让我们想起旧的创造;在主耶稣里面,那个新的创造已经开始了。

这一章1到11节除了是前面一章19节开始的这一周的结束之外,这一段经文也是下一部分经文,也就是到十二章结束的这一段经文的开端。变水为酒的神迹,是七大兆头当中的第一个,作者选用这个事件是要证明耶稣就是弥撒亚,这跟20章31节“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一致。

根据旧约圣经和犹太人的传统,婚宴是弥赛亚时代的象征。在以赛亚书25章6到8节描写在弥赛亚时代的情景:
25:6         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
25:7         他又必在这山上除灭遮盖万民之物和遮蔽万国蒙脸的帕子。
25:8         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主耶和华必擦去各人脸上的眼泪,又除掉普天下他百姓的羞辱,因为这是耶和华说的。
弥赛亚时代用筵席作为它的象征,主耶稣也屡屡使用这样的象征,好像在马太福音22章1-14节提到国王为自己的儿子设摆的那个婚宴,马太福音25章1-13节提到的那个婚宴。所以婚宴成为弥赛亚时代的象征,他们认为弥赛亚的来临会给人带来丰盛的生活,好像置身在婚宴当中。

约翰福音2章1-11节当中也遥遥指向了启示录所说的羔羊的婚宴的那个日子。旧约圣经也以宴席作为神国的表征。酒水充足就表明了亚伯拉罕之约的应验,好像在耶利米书三十一章12节所描述的一样。“他们要来到锡安的高处歌唱,又流归耶和华施恩之地,就是有五谷、新酒和油并羊羔、牛犊之地。他们的心必像浇灌的园子,他们也不再有一点愁烦。那时,处女必欢乐跳舞,年少的、年老的也必一同欢乐,因为我要使他们的悲哀变为欢喜,并要安慰他们,使他们的愁烦转为快乐。我必以肥油使祭司的心满足;我的百姓也要因我的恩惠知足。”这是耶和华说的。”约珥书2章19节:“耶和华应允他的百姓说:“我必赐给你们五谷、新酒和油,使你们饱足;我也不再使你们受列国的羞辱”24节,“禾场必满了麦子,酒榨与油榨必有新酒和油盈溢。”3章18节,“到那日,大山要滴甜酒,小山要流奶子,犹大溪河都有水流。必有泉源从耶和华的殿中流出来,滋润什亭谷。”这些以及其他经文让我们看见酒水充足同样是神国的宴席里面的一个表征。学者们表示:“酒”是末世性的象征,作者借此表明了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约翰福音第二章记载了在迦拿的婚筵。
2: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2:2         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2: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2:4         耶稣说:“母亲(注: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甚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2:5         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甚么,你们就做甚么。” 
2: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2: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2: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2: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
2: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这个神迹是发生在迦拿的一个婚筵里面,好像是一个属世欢乐的场合,但在这个场合里面出现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预备的酒不够。对于新郎来说,他整个的颜面可能因为这样的缘故而扫地了。玛利亚,耶稣的母亲对耶稣说没有酒了。为什么玛利亚会来见主耶稣?我们不得而知。

耶稣的回答:母亲,我与你有甚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主耶稣对马利亚提出的要求具有某一种责备的口吻在里面,两方面都可以看见如此。第一,耶稣称他的母亲为妇人。虽然妇人这个词在那个时代里面仍然是表达尊敬的一个口吻,可是对于自己的母亲,称她不用母亲而是称她为妇人,这仍然有一点生疏的味道在里面。事实上,我们读福音书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主耶稣和他的母亲刻意地保持着某一种的距离,在这里略带一点责备的口吻。第二,“我与你有什么相干?”这句话同样带着责备的味道在里面。

除了责备的口吻外,主耶稣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所要求的,解决这个婚宴里面的尴尬的难处,那不是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目的,我来了是要把神国的丰富带来这个世界。但我来了把神国的丰富带到这个世界的那一个时候还没有到。迦南的婚宴,从某个角度说,是主耶稣在预支,预先支取他在被钉十字架、复活、得着高举之后,那一个神国的临到里面的丰富的。

感谢神,耶稣虽然责备了马利亚,虽然对他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但是马利亚的反应却非常值得我们效法。马利亚转身对着那些服事的佣人说他告诉你们甚么,你们就做甚么。马利亚可能觉得一个母亲由特权来要求儿子来解决人生中遇到的尴尬为难的处境,主耶稣告诉她,你不能以母亲的身份来到我面前,而是以信徒的身份来到我的面前,而马利亚果然以顺服的态度对那些佣人说,他告诉你们甚么,你们就做甚么。她对佣人们所说的话,其实就表达了她自己的态度。

2: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2: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2: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这些佣人表露出来的那个顺服,也真是值得我们佩服、尊敬以及效法的。
2: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
2: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那个管宴席的所说的话已经为主耶稣做了美好的见证。他说你把好酒留到如今。水变成酒的神迹表明了神国的丰富,可以叫人的心得着喜乐,叫人的心得着满足的。

耶稣基督用六个石缸的水变成了酒的神迹也表明了耶稣基督带来的恩典远远的超过了旧约时代犹太人许多洁净的礼仪。

2:11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在第一章14节里面,作者说:
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耶稣透过这个神迹,把他的荣耀显明出来。门徒们跟在主耶稣身旁,看见了主耶稣所行的整个的神迹,他们确实从其中看见了神的荣耀。他们就信了,他们的信心就更加的刚强,他们的信心就更加充足了。他们比那些舀水的佣人更进一步了。不止如此,在第一章结尾的地方,主耶稣应许他们说,你们要看见天开了,神的使者上去下来在人子身上。这个应许也在这个神迹里面应验了出来。

2:12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2:13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耶稣就上耶路撒冷去。  
2:14         看见殿里有卖牛、羊、鸽子的,并有兑换银钱的人坐在那里。 
2:15         耶稣就拿绳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赶出殿去,倒出兑换银钱之人的银钱,推翻他们的桌子。
2:16         又对卖鸽子的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

这里记载了主耶稣在地上侍奉的那几年的岁月里面他第一次上耶路撒冷去,在那里所发生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所记载的是耶稣基督怎么样洁净圣殿。这个记载和对观福音中马太福音21:12-13,马可福音11:15-17,路加福音19:45-46所记载的类似,所以有些人就认为约翰搞错了时间了,或者对观福音搞错了时间了。但是为什么主耶稣在地上的时候不能两次洁净圣殿,有些事情,他是一次又一次的来做的。这两次所记载的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事件,虽然非常的类似,但是对观福音所记载的是主耶稣最后一次上耶路撒冷被钉十字架之前,洁净圣殿的事件就成为耶稣向犹太当局发出的最后的挑战,却也是直接导致他受害的原因。因为马可福音11章18节告诉我们:正是因着主耶稣所做的这一个事情,他洁净圣殿的这一个行为导致了那一些犹太的当局想要来杀他。“祭司长和文士听见这话,就想法子要除灭耶稣,却又怕他,因为众人都希奇他的教训”。

在约翰福音所记载的却是耶稣公开他的服侍之后,首次的上耶路撒冷的期间所发生的事情。两个记载之间可能相隔了两年、三年的时间。

在对观福音里面,洁净圣殿的事件主要的意义是要恢复圣殿在敬拜上的纯正。“不要将我们父的殿当做买卖的地方”,“不要将我父的殿当做贼窝”。

约翰福音记载的着重点是要显示出主耶稣就是新的圣殿,是神与人同在真实的记号与实际。值得注意的是,主耶稣在耶路撒冷的工作是以洁净圣殿开始的,而在他结束他的工作之前,又再一次的洁净圣殿。圣经学者要我们注意到玛拉基的预言,玛拉基书3章1节所记载的:万军之耶和华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你们所寻求的主,必忽然进入他的殿;立约的使者,就是你们所仰慕的,快要来到。”

圣经学者贺思敬所说:


那一天耶稣基督洁净了圣殿,他行了这件事情,乃是要让我们看见很重要的一个圣殿所预表的整个意义就要在耶稣基督的身上得着了完全的应验,得着了整个的成全。所以当他说把这些东西拿去不要将我父的殿当作买卖的地方的时候,“他的门徒就想起经上记著说:“我为你的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这是记载在诗篇69篇9节的一段话语,直接一点的翻译就是“为了你的殿的火热,就要把我给烧灭掉了”。门徒们可能只是想到了主耶稣基督的火热而已,可是这个殿怎样能够成为神与人来往的所在,这个殿要怎样成为神在人世间真正同在的真正的那一个地点,必须要借着他被那个火热的火所焚烧。着重在于那一个被火给烧灭了,经过了这一个十字架的事件,叫耶稣基督经过死亡而复活了。也就引入了下面这句话:

2:19         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
2:20         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
2:21         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2:22         所以到他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他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

门徒们经过了主耶稣基督的死而复活,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他们信了圣经的哪一个部分?会不会跟刚刚他们所想起的那一段圣经有某一方面的关联呢?我们想到了耶稣基督那一天那一个行动,想起了那一段的经文,为着你的殿的火热,就要把我给烧灭了。


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看见主耶稣基督用行动来表明一件事情,这个殿宇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应该是神与人相会的所在。但在犹太人的败坏,犹太人整个的堕落层面里面,他们把这个殿变成了买卖的地方。耶稣直接预言之后,犹太人要把这个殿拆毁了,而主耶稣要重新的建造起来。把那一个旧有的失败的圣殿,耶稣基督要以自己这一个新的圣殿来取代它。我们会发现到“恩上加恩”,再一次的出现在这里。道成了肉身,支搭帐幕在我们中间,显出神的荣耀来。让我们可以看见,在耶稣基督这一个新的圣殿里面,虽然经过人的拆毁,但主耶稣借着从死里复活成为神在人世间最明确的唯一的彰显。耶稣基督也成为神与人同住的所在,也成为人要来到神面前来敬拜的时候唯一的凭借。离了他,人不能来到神的面前,因为我们看见旧约的圣殿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旧约的圣殿已经没有办法照着神的心意而行了。所以在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发现新的恩典取代了旧的恩典。

新的恩典取代了旧的恩典:


在第二章结尾的部分:
2:23         当耶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时候,有许多人看见他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的名。
2:24         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因为他知道万人;
2:25         也用不著谁见证人怎样,因他知道人心里所存的。

有许多的犹太人看见了神迹就信了,但主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他们。约翰再一次的使用了双关语。因为这里的“信”跟“交托”在希腊文里面是同一个字。所以你可以说犹太人相信了耶稣,耶稣却不相信犹太人;犹太人把自己交托给耶稣,耶稣却不将自己交托给这些犹太人。因为他知道人的信心如果是单凭着神迹的话,那么那种信心是靠不住的,那种信心是以假乱真的。不能够单单以神迹作为我们信心的凭借。

附件

76_25.png (285.51 KB)

2016-5-21 20:49

76_25.png

76_26.png (222.94 KB)

2016-5-21 20:49

76_26.png

76_27.png (163.28 KB)

2016-5-21 20:49

76_27.png

TOP

第十课 重生与事奉
上次课结束的时候读到了约翰福音2:23-25,那是一个连接环节。一方面它结束了2:13-22的叙述,另外一方面却开启了一个新的段落。所以基本上我们不应该把它跟第3 章分割开来。它为着第3 章所记载的主耶稣与尼哥底母的谈话提供了背景,也是正确理解这一段记载的重要线索。

在第3 章的开头,3:1-12是尼哥母与耶稣之间的谈论。主题是如何有份于神的国。耶稣以第二人称来对尼哥底母讲论,这个讲论在第12节就已经结束了。接下来的焦点是在人子的升天。这就引入了他的被举起来,也就是他被钉十字架,复活以及升天。最后16节开始是作者对于福音的摘要叙述;对神的儿子拯救世人的使命,以及那些拒绝之人将受的审判的反思。

在这一章提起一个人,名字叫尼哥底母。
3:1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
3:2这人夜里来见耶稣,说:“拉比,我们知道你是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他所行的神迹,若没有神的同在,无人能行。”

这一个犹太人的官,这一位法利赛人,好像前一章结尾的时候,所提到的那一些犹太人一样,他也看见了主耶稣所行的神迹。而且从这一些神迹的里面他相信一件事情,耶稣是从神那里来作师傅的,因为他的神迹,必须要有神的同在,不然就无人能行。所以这一个就跟前一段经文连结在一起了。但是尼哥底母跟前面那些人虽然有相似之处,却也有不同的地方。

所以我们的圣经的3:1开头,其实有一个字,不是很起眼的字,有些时候翻译,也经常可以把它省略掉。所以我们的中文圣经在这里就把它省略了。可是这一个词如果加进来,会让我们对于含义更清楚一点。这个词可翻译成“而”。“那许多的犹太人看见耶稣所行的神迹就信了他了(2:23),而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他夜里来见耶稣(3:1)”。就把这段经文与上一段经文连结起来了。这个词更好一点的翻译是{但}{但是}会更恰当。但是有一个法利赛人,名叫尼哥底母,是犹太人的官。这个人像前面的人一样,也看见了神迹,这个人没有因为看见神迹就相信,相反的,他夜里来见耶稣。

他为什么选择夜里来见耶稣,我们不得而知。“夜”这个词从整本约翰福音来看的话,可能稍微有点负面的含义在里面。“夜”,“黑暗”在约翰福音常常表示黑暗权势。在这段经文里面不是最要紧的,主要的是这段经文里面是要把尼哥底母和前面一段经文里面所提到的那一些人作为一种对比。

他没有因为看见神迹,就相信了主耶稣基督。但他来见耶稣,他为什么来见耶稣?我们不知道。他开头所说的这段话,只说明了他从耶稣的神迹里面对耶稣有了一点基本的认识,甚至于可能是一种客套话而已。但耶稣基督根本不理会他的客套话。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3:3)很可能尼哥底母来见主耶稣,他心中想要讨论的问题,就是有关“神的国”的问题,只不过他没有直接谈起来,但耶稣单刀直入的谈到了这个主题,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这是非常特别的一个地方,因为“神的国”是对观福音里面非常重要的主题。甚至是对观福音里面,主耶稣基督整个教导的核心。可是在约翰福音的里面,“神的国”这一个词语,在整本约翰福音里面,就只有出现五次。有两次是出现在主耶稣与尼哥底母的对话里面,另外三次出现在第18章主耶稣与希律的对话里面。主耶稣在回答希律的时候,他说:我的国不属这个世界。所以我们会发现,整个的约翰福音里面,“神的国”的主题反而不是那么样子的突显。但在这里我们却发现,它仍然把焦点从这个“神的国”要引向另外一个方向,那才是约翰福音里面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有关于生命的问题。

主耶稣要对尼哥底母说的是:神的国要怎么样进入,要怎么样子有份?那不是因为你是犹太人的缘故,你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有很好道德修养,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有着很好的学问的,你就可以有份于神的国了。我们看见那是尼哥底母这一个人所代表的。他是法利赛人,那是社会上许许多多的人都尊敬的宗教领袖,他是犹太人的官(3:1)。到了第7 章我们就知道,所谓犹太人的官是指犹太公会的成员而说的,那是整个最精英的份子,是七十个犹太公会议员里面的一位,他还是一位德高望重年纪老迈的以色列人的教师。所以在3:10耶稣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这里不只是说,你是以色列人中做老师的而已。根据希腊文,这一个地方的“先生”这个词的前面加上一个定冠词。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它意思有一点表明出,尼哥底母是众所周知的一位老师,甚至于尼哥底母是非常非常有名的一位老师,甚至于尼哥底母成为整个在耶路撒冷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老师。当人提起老师的时候,人家最自然的会想起的就是尼哥底母。但就连这一个人,主耶稣直截了当的说: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

尼哥底母对主耶稣的话产生了误解,他提到重生,他以为重生是再一次的生,所以尼哥底母说:人已经老了。或许他是指着他自己说的,像我这么一个老人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3:4)那是不可能的了。但主耶稣马上就纠正他的话,他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的国。”(3:5)我所说的重生,不是再进母腹里面,再生出来,我所说的重生,是指着从水和圣灵生的。从肉身生的只不过还是肉身(3:6,你若再进母腹出来还是肉身,你必须要有另外一个源头,那是从水和圣灵生的。

接下去主耶稣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3:6)所以他比较精简一点,所谓的重生,是指着从水和圣灵而生的。所谓的从水和圣灵而生,是指着从灵而生的。所以研读圣经的人,就对于从水和圣灵而生有了许许多多的讨论。当然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方法。不过,在我个人认为这个地方所说的:从水和圣灵而生,根据希腊文的结构来看,两者是一回事,【水】和【圣灵】不是分开的,【从水和圣灵而生】就是表明同一件事情。

所以主耶稣接着下去就说:从灵生的就是灵。(3:6)但是什么叫做从水也就是圣灵而生呢?学者们仍然有不同的意见。根据圣经的里面我们来看,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就是耶稣基督所说的,是指着洗礼而说。当然这会引发一个问题,因为对于尼哥底母来说,他可能根本不会知道基督徒的洗礼是怎么一回事,可是我们也不要忘了,接着下去的一段经文,在主耶稣与尼哥底母的对话之后,马上就告诉我们,主耶稣与他的门徒们施洗。所以洗礼从那一个时代其实就已经开始了。

并且还有另外一处,是保罗书信的里面,把洗礼和圣灵的工作连在一起来谈论。那是出现在提多书3:5“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的”。那里他直截了当的告诉我们,洗礼他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重生的洗。

但这个重生的洗让可以我们看见约翰福音第3章所说的:“从水和圣灵而生的”那是指着重生,也可能是指着洗礼而说的。所以从水和圣灵而生,可能是指着基督徒相信了主耶稣基督之后,我们所接受的洗礼。但是,叫我们能够重生的,不是那个洗礼的本身,而是圣灵的工作。

所以下面主耶稣马上就把它精简成为:从灵生的就是灵。我们的洗礼不能离开圣灵的工作。我们的洗礼是基于我们对主耶稣基督的相信。我们愿意借着信心,我们与主耶稣基督一同联合,一同埋葬,一同从死里复活。当我们受洗的时候,圣灵作一个工作,是让我们可以得着一个新的生命。

但是你会发现。主耶稣接着下去马上就这么说:
3:7我说:‘你们必须重生,’你不要以为希奇。
3:8风随着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响声,却不晓得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

你不知道圣灵是如何作工的,你不知道圣灵是怎么叫这个人的生命整个彻底的改变,好像1:13所说的一样: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神怎么样借着圣灵产生了这种重生的工作,我们不知道。但你确实可以看见,一个人的身上有了新的生命的产生。

所以尼哥底母纳闷。
3:9尼哥底母问他说:“怎能有这事呢?”
3:10耶稣回答说:“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还不明白这事吗?
3:11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你应该知道的,我所说的,你作为一个老师你应该知道的,很可能主耶稣产指着跟以西结书的三十六章有关的。因为在以西结书36章里面,神应许他们:

结36:25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
结36:26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
结36:27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

主耶稣应许他们,要结净他们,除去他们的石心结他们一个新心。神要给你们一个新的灵,神要把他自己的灵也放在他们的里面,让他们得着一个新的生命。但尼哥底母完全没有想到这一点,他纳闷,他不明白,所以他问,主耶稣就回答他了。

主耶稣说: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这一些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地上的。但有一天如果我们对你说天上的事,怎么能相信?除了从天降下,仍旧在天的人子,没有人升过天。我要告诉你: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和都得永生。

摩西在旷野举蛇,那是记载在民数记21章的一个故事,讲到犹太人因为发怨言的缘故,神刑罚他们,就让一条火蛇进入他们当中,让许多人因而致命了。摩西向神祷告,神就吩咐摩西做了一个铜蛇,挂在杆子的上面,凡被蛇咬的,只要仰望这一个铜蛇,他们就可以得着医治的。

主耶稣说:摩西在旷野举起铜蛇来,叫所有看见的就可以得着医治。同样的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人可以得永生。

“举起来”这个词在整个约翰福音里面出现的次数不多,总共只有5次而已。但这个词却对我们理解耶稣基督的救恩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举起来”这个词具有着双重的含义。
以字面的意思来说:好像铜蛇被举起来,挂在杆子上一样;主耶稣基督也同样要被犹太人给举在十字架的上面。到时了12:32、12:34节我们就知道主耶稣说的:“举起来”是指着他要怎样的死而说的。所以确实是指着字面上的,他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但是在约翰福音的双关语用法的里面,这个词却引向另外一个含义。耶稣基督不只是被举在十字架上而已,借着十字架,神还要把他的儿子高举,得着荣耀。经由十字架,耶稣基督要回到他从前所在的那一个荣耀的里面去。所以“举起来”在约翰福音的里面,就具有这一方面的含义了。主耶稣说:目的是要叫信他的人可以得着永生。

接着下去,引入一段很有名的话语:
3:16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这很可能是作者约翰加进来的话语。接着下去他进一步的说明,他说:
3:17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3: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
3:19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
3:20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
3:21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约翰向我们说明了神对世人的爱。世人这个词在约翰福音里面,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特别强调世人对神的抵挡,世人对神的悖逆,世人是在一个堕落,道德败坏,是被魔鬼所辖管的一个世界。但神对于这样一个人,仍然充满着怜爱。他爱他们爱到时一个地步,甚至差遣他的独生子来到世上,为人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但是光来到世间,世上的人如何回应这个光?虽然,这光来到世间,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仍是要叫世人可以因他得救,但是世人却常常因为自己的行为是黑暗的,因为自己的行为是恶的,所以他们不爱光,反倒爱黑暗。宁可留在他们的黑暗里面,宁可留在他们的罪恶里面。因为他们深怕一来靠近这光,就会被光显出他们的败坏来。他们宁可爱黑暗而不爱光。

但有一些人他们是在真理中而行的,他们要来就光,不是显明他们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他们要显明他们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的。

接着下去第三章的后半段,从22节开始到36节,给我们记载了一个插曲:
3:22这事以后,耶稣和门徒到了犹太地,在那里居住,施洗。
3:23施洗约翰在靠近撒冷的哀嫩也施洗,因为那里水多;众人都去受洗。
3:24那时约翰还没有下在监里。

所以,这里给我们讲到主耶稣施洗,也讲到了约翰施洗。这两位同时在两个不同的地方施洗,自然就引发了不同的结果。在25节,约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为了洁净的礼而彼此辩论,这门徒就来见他们的老师约翰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3:26)这个门徒所说的话,似乎有一点点酸溜溜的,似乎有一点点在为着他的们的老师,为着他们的拉比抱不平的。但约翰怎么样来看待这一件事情呢?约翰如何回答他呢?

3:27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
这实在是我们许许多多侍奉神的人的榜样。约翰紧接着再说
3:28我曾说:‘我不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
3:29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
3:30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约翰所说的话语,给我们留下了何等美好的榜样,在这一段话语的里面,约翰把自己跟主耶稣作了一种对比。

在这里有两组的对比,事实上,在约翰福音其他地方,我们还可以看见还有其他的对比。我们先看其他地方的对比。等一下再回头来看这两组的对比。

第一组:声音与“道”的对比。在第1章,当那些犹太人差人来见约翰的时候,问他:你那底是谁的时候,(1:23)他回答说:我就是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
在那一堂课里面我们曾经说过这一句话,你可以把它翻译成:我就是那一位,在旷野里面呼喊者的声音。约翰说:我是一个声音而已。这是第一个对比里面的一部份。

什么叫声音?与声音相对的是什么?与声音相对的就是1:1开头所说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那一个“道”。因为道是什么?我们说过:道这个词它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含义就是【话语】,就是【言语】。与声音相对的是言语,或者是信息。声音只不过是一个媒介 ,只不过是一个工具罢了。当一个人讲一篇道的时候,聚会结束了,声音就过去了,但透过那一个声音所传讲的信息,却要留在那些听道的人的心中。这一个信息,要继续不断的在人的心中做工。所以声音与道成为一个对比。耶稣基督是那一个道,而约翰只不过就是一个声音罢了。

第二组:点着的明灯与“光”的对比
我们来看第5章,在第5章的里面,主耶稣责备当时代的犹太人。
5:33你们曾差人到约翰那里,他为真理作过见证。
5:34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
5:35约翰是点着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

主耶稣把约翰比方成一盏点着的明灯。很明显的与灯相对的,也就是第1章里面所说的光。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1:8-9)
所以第二组的对比是灯与光的对比。灯是一个工具,目的是为了要把光给照射出来的。

第三组:奉差遣者与君王的对比
是约翰自己所说的,我们回到第三章的里面来,3:28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这里其实是用古代社会的一幅图画。在古代社会,当一个君王要出巡的时候,当一个君王要来到某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会先派使者在他的前面去,为君王预备道路。所以约翰说:我不是那个君王,我只是奉差遣在他的前面,来为他预备道路的罢了。

第四组:新郞的朋友与新郎的对比
新郎的朋友是为着新郎打点为婚礼的一切的,新郎的朋友是陪着新郎去迎娶新娘的,但新郎的朋友绝对不能取新郎而代之。约翰清楚的认识他自己,他说:我不是新郎。娶新妇的是新郎,我不过是新郎的朋友。我是为着新郎来预备新妇的,当我听新郎的声音的时候,我就喜乐,故此我这喜乐就满足了。

因着这一些的对比,约翰说:他必兴旺,我必衰微。(3:30)约翰认识一个侍奉神的人,他的目的是要把人引向基督这里,宁愿我自己可以衰微,但最重要的是要叫耶稣基督兴旺,要叫耶稣基督显大。

我们每一个侍奉神的人,都应该是好像如此一样,我们只不过是来诠释我们所事奉的主,是要把人带向我们所事奉的主这里,我们应该叫人的注意力,不是注意在我们的身上,而是注意在主的身上。好像约翰所说的一样:他必兴旺,我必衰微。

TOP

第十一课  耶稣的食物
上一堂课,说到施洗约翰说的:他必兴旺,我必衰微。我们从施洗约翰的身上学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侍奉的榜样,把人的注意力、焦点完全地转到主耶稣基督的身上,认识到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为主预备道路的罢了,我们只不过好像新郎的朋友一样。

3章31节,约翰加上了一段评论:
3:31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从地上来的,是属乎地,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
3:32他将所见所闻的见证出来,只是没有人领受他的见证。
3:33那领受见证的,就印上印,证明神是真的。
3:34神所差来的,就说神的话,因为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
3:35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
3:36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约翰再一次说到,主耶稣基督的源头不是从地上来的,而是从天上来的,是神所差遣而来的。神为了他所爱的世人,将他所爱的这一位独生的儿子,赐给世人,叫他来到时人世间,是要叫一切相信他的人,来接受他的见证。如果有人真的领受的,那么这一些人,他们就可以去经历,就可以去证明神所说的确实是真的。所以这里说:领受他见证的,就印上印,证明神是真的。约翰再一次的见证,他确实领受了这个。但是如果有人不信的话呢?拒绝神的儿子耶稣基督所做的见证的话,这样的人,就得不着永生。而且神的震怒就常在他的身上。

我们进入到第4章。在上一章我们所看到的耶稣是从天上来的,神的儿子,像新郎一样。在第四章,我们要看见他行走在世人当中,而且从犹太经过撒玛利亚到加利利去。在上一章耶稣夜间接见了尼哥底母,这一章主耶稣主动的寻找、等候一位撒玛利亚的妇人。有不少圣经学者都认为作者是将尼哥底母和撒玛利亚妇人来做一种比较和对比的。这两个人之间有天壤之别,但是耶稣却不厌其烦地和他们谈论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永远的生命—重生。重生是第三章所谈论的,第四章谈论的是活水。重生和活水虽然是不同的词语,他们所包含的基本信息却是一样的。在这一章里面,我们看见耶稣逐步拆毁了他和撒玛利亚妇人之间的一道藩篱。撒玛利亚妇人是约翰福音所记载的那个社会,尤其是那种男性社会中的边缘人。耶稣巧妙地利用了尼哥底母或者撒玛利亚妇人所有的借口或者他们的误解,来指出他们共同的需要,如何将主耶稣自己启示出来。第四章记载了主耶稣怎么从犹太地经过撒玛利亚会到加利利的旅程。

这段经文这样开始的。
4:1         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
4:2         (其实不是耶稣亲自施洗,乃是他的门徒施洗。)
4:3         他就离了犹太,又往加利利去。

上一章里面,我们看见约翰的门徒因为门徒都往耶稣那里去而报不平。说:“拉比,从前同你在约旦河外、你所见证的那位,现在施洗,众人都往他那里去了。”约翰做出了美好的见证,他没有任何的不平,他反而说他自己只不过是新郎的朋友,为新郎预备罢了。这一章,我们看到主耶稣的这一面,也是如此。主知道法利赛人听见他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他就离开了他施洗的地方。他不愿意给人留下任何一个印象,以为他跟约翰是站在一种对立,一种竞争的立场里面。宁可离开了犹太,回到加利利去。

第4节说:必须经过撒马利亚。虽然从犹太地往加利利去有两条不同的路线,有很多人认为当时的犹太人的路线是渡过约旦河,然后从约旦河东边到加利利。现在发现古书上有不少的犹太人从犹太地往加利利去的时候仍然是取道撒玛利亚的。这里说必须经过撒玛利亚,从某个角度说是当时的人习惯的走路线。但是“必须”这个词却有一个更深的含义,在约翰福音里面,这里必须的希腊文词和其他翻译成必须的希腊文有许多不同之处。不同之处,这里必须这个词常常表明了在神旨意里面的必须。这里不只是说走的当时人习惯的路线,还是在神旨意里的必须。

4:5         于是到了撒马利亚的一座城,名叫叙加,靠近雅各给他儿子约瑟的那块地。
4:6         在那里有雅各井。耶稣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时约有午正。
这里午正,有的圣经直接翻译成第六小时。在1章19-51节说到了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如果按照犹太人的计时方法,从傍晚到清晨,再从清晨到傍晚,所谓第六小时就是午正,正当中午。

4:7         有一个撒马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
4:9         撒马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没有来往。
4:27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甚么?”或说:“你为甚么和她说话?”
在当时的时代,一个妇人和男性是有很大的间隔的,妇人在社会中是被人轻看的。犹太人直到今天,沿用的古代的祷告里面,犹太男人为着三件事情向神感恩的,神啊,我感谢你,因为你让我身为一个犹太人,我不是外邦人;我感谢你,让我生为自由人,不是奴隶;我感谢你,让我身为一个男人,而不是女人。在犹太社会中,女人是被轻看的,以至于成为社会的边缘人。这位撒玛利亚妇人更是被人轻看的。撒玛利亚人是被人瞧不起的。虽然有部分犹太人血统在里面,但是却是混杂的。亚述把北方的以色列灭亡之后,北方的以色列人带到亚述地区,再从各地把其他民族的人带到以色列来。这些民族来到以色列后,和当地的民族通婚,形成一种新的混血,就称为撒玛利亚人。犹太人瞧不起他们,因为他们血统不纯正,信仰不纯正,对神的整个托付上面不纯正。不只是妇人受到男人的歧视,这里是撒玛利亚妇人。下面我们会知道这位撒玛利亚妇人的道德名誉非常不好。所以为什么她会在正午时分,单独一个人前来打水,因为她害怕别人对她的指指点点。中东地区当时打水是女人的责任,女人们是在傍晚时分成群结队的来打水。这个妇人却是选择正午时分,单独一个人来打水。

原来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没有来往。没有来往翻译不是很恰当。门徒们进城去买食物了,他们仍然是有来往的。这里是指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不共用餐具。当主耶稣向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的时候,那个桶可能要成为饮水的器具的。所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一般不做这种事情的,主耶稣竟然向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从这里,主耶稣找到了一个切入点。

4:10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 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
主切入了一个话题:活水。尼哥底母把重生理解为再进母腹里一样,这里妇人也把主耶稣所说的活水误解成她所要打的井里面的水。因为这口井虽然是人工开凿的,但是根据考古学发现,这口井的底下有个地下的泉源,所以它又是一个人工开凿的井,又是一个活水井。这一章里面井这个字,希腊文用了两个不同的字,一个是人工开凿的井,另外一个“活水的泉源”的泉源中文圣经同样翻译成井。

妇人以为活水从她要打的井里面出的,所以说:
4:11         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
4:12         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
妇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雅各还大吗?主耶稣没有理会他,继续把焦点放在活水上面。主说:
4:13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4:14         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这个妇人再一次误解。她仍然误以为是指着物质的水。耶稣接着切向了问题的核心。你要得到活水吗?你必须面对你的问题。
4:15         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
4:16         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
4:17         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
4:18         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
从这句话可以看见这妇人曾经的不道德的生活。主耶稣要她面对自己的问题。妇人提出了其他的问题。
4:19         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
4:20         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
把话题转移到有关敬拜的问题。
4:21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
4:22         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
4:23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4:24         神是个灵(注: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心灵和诚实”也可以翻译成“灵和真理”,指的是同一面的,藉着神的话语所要传达的真理,我们要来敬拜神。我们是以神的灵来敬拜的,每次当我们照着神的话启示的来敬拜神的时候,我们是在圣灵里敬拜神。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心灵和诚实或“灵和真理”是不能分开的。在希腊文中使用介词来涵盖两个不同的名词。灵和真理是不可分割的,指着同一件事情而言。
4:25         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
4:26         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4:27         当下门徒回来,就希奇耶稣和一个妇人说话。只是没有人说:“你是要甚么?”或说:“你为甚么和她说话?”
4:28         那妇人就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说:
4:29         “你们来看!有一个人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莫非这就是基督吗?”
4:30         众人就出城往耶稣那里去。
这个妇人到底信了主耶稣没有?我们不是非常清楚。但是这个妇人留下水罐子,往城里去,对众人传讲。原先她要避开的,现在坦然面对了。

主耶稣和门徒的对话让我们更深的认识了主耶稣基督。
4:31         这其间,门徒对耶稣说:“拉比,请吃。”
4:32         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
4:33         门徒就彼此对问说:“莫非有人拿甚么给他吃吗?”
4:34         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
4:35         你们岂不说‘到收割的时候还有四个月’吗?我告诉你们:举目向田观看,庄稼已经熟了(注:原文作“发白”),可以收割了。
4:36         收割的人得工价,积蓄五谷到永生,叫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
4:37         俗语说‘那人撒种,这人收割’,这话可见是真的。 
4:38         我差你们去收你们所没有劳苦的,别人劳苦,你们享受他们所劳苦的。”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见主耶稣一生活着是为了遵循神的旨意而活。非常有趣的,耶稣基督没有接受门徒给他的食物,他原来又累又饿,当门徒把食物给他时,他说我有食物吃。主利用这个机会教导他的门徒,要紧的不是肉身的食物,要紧的是要遵循神的旨意,做成神的工作。

主也教导他们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在侍奉里面的原则:有的人是收割的,有的人是撒种的,收割的人得工价可以积蓄五谷到永生,是收割别人所劳苦的,最后撒种的和收割的一同快乐。有的人是撒了种,未必能收割的;有的人是不需要撒种,却能收割的。无论如何,当庄稼成熟收割的时候,撒种的和收割的人一同快乐。我们在服侍中,有的人是撒种的,我们不一定能见到撒的种子成熟,感谢神,我们知道所撒的有一天必要被收割,积蓄五谷到永生,我们可以欢喜快乐。另外,如果神给我们恩典,我们也可能在侍奉中有许许多多的收获,许许多多侍奉成功的成果,要知道别人为这些庄稼劳苦耕耘了,我们只不过是去收割我们所没有劳苦的罢了,因此我们要存着感恩的心而行。

4:39         那城里有好些撒马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
4:40         于是撒马利亚人来见耶稣,求他在他们那里住下,他便在那里住了两天。
4:41         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4:42         便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这些撒玛利亚为了主耶稣做了更美好的见证。

4:43         过了那两天,耶稣离了那地方,往加利利去。
4:44         因为耶稣自己作过见证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
4:45         到了加利利,加利利人既然看见他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就接待他,因为他们也是上去过节。
这段经文中有句话值得我们思考。“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这句话用在这里跟对观福音稍微有点不一样。在对观福音中,主耶稣是被拿撒勒人拒绝后讲了这句话,但这里并不是如此,因为他要回到加利利去,那里是他的本地。这里的本地是指着和撒玛利亚人相对的犹太人居住地而说的,包括犹太地,加利利地,那都是犹太人的本地,是与撒玛利亚人相对的。主耶稣为什么要会加利利去?他明明知道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他仍然回去了。中文圣经省略了一个词,“所以”,45节前。加利利人接待主耶稣了,先知在本地是不受欢迎的,原因在哪里?因为他们看见耶稣在耶路撒冷过节所行的一切事。他们接待耶稣,因为他们看见了神迹。主耶稣知道他们信心的本质,他说:先知在本地是没有人尊敬的。但是主耶稣仍然往那里去,因为他知道那是神的旨意。一个侍奉神的人,他选择侍奉所在不是根据他在那里会不会受人欢迎,会不会有很好的侍奉的果效,好像使徒行传8章记载的腓力,腓力在撒玛利亚有非常好的侍奉果效,但是圣灵却呼召他往旷野里去,为着一个太监。侍奉神的人是根据这些来选择我们的侍奉所在。有时候我们明知在一个地方不会受人尊敬,但我们仍然要照着神的旨意而行,行走在神的心意中,按照神所喜悦的来侍奉他,好像主耶稣在这里所留给我们的榜样一样。

TOP

第十二课 第三个神迹
上堂课说到耶稣回到了加利利。
4:46         耶稣又到了加利利的迦拿,就是他从前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一个大臣,他的儿子在迦百农患病。
4:47         他听见耶稣从犹太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求他下去医治他的儿子,因为他儿子快要死了。
4:48         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4:49         那大臣说:“先生,求你趁著我的孩子还没有死就下去。”
4:50         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
4:51         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
4:52         他就问甚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
4:53         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
4:54         这是耶稣在加利利行的第二件神迹,是他从犹太回去以后行的。

这是主耶稣的第二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所行的。第二章主耶稣的第一个神迹也是在加利利的迦拿。一些圣经学者认为第2章到第4章是一个段落,从迦拿到迦拿的旅程,不断显明主耶稣是赐生命的主。尤其是在第二个神迹中。

第一个神迹水变成了酒,说明他的弥赛亚的使命,使人享受丰盛的筵席,取代了犹太人洁净的礼仪。借着耶稣在圣殿中向众人指出,他要借着死和复活建立一座生命的殿。在他与尼哥底母对话中,他说到进入神国的唯一方法,乃是重生,从水和圣灵而生。神赐下儿子,经由被举起来的过程,使人到属天的境界,得到永生。在与撒玛利亚妇人说到赐人生命的活水。在使大臣的儿子复活的时候,他则是行了一个赐人生命的兆头。在50,51,53节,一再使用活着,就是强调这一点。

在这里主说了他对周围人的回应: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这不是指着大臣而已,他是指着整个加利利人而言。

50节给我们看见大臣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耶稣用了一句话,在这么遥远的地方就医治了大臣的儿子。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信心是一直不断增长的过程,当大臣刚开始来见主耶稣的时候,可能他耳闻了主耶稣在犹太地的神迹,所以他听见主耶稣回来了,赶快去见他。但是主耶稣要求他不要只看见神迹才信,吩咐他回去。这个人相信了,这个相信是没有看见就相信了,单凭主耶稣基督的话。当他在途中遇到报信的仆人知道他儿子好了。他们全家都信了。这个信心更进一步了。是看见神迹证实了耶稣的话语,也证实了他的信心,他的信心就更增长了。所以这里可以看见,神迹不应该成为我们相信的基础,神迹应该引发人的信心,但是那个信心却需要更进一步地建立在神的话语上。

这个和前面的撒玛利亚人稍微有点相对,那些撒玛利亚人当他们来见主耶稣之前,他们就已经相信了。所以在4章39节说:那城里有好些撒马利亚人信了耶稣,因为那妇人作见证说:“他将我素来所行的一切事都给我说出来了。”因为那妇人做了见证,撒玛利亚人就信了,他们还没有看见。他们来见主耶稣之后,和主耶稣同住了两天,他们对妇人说:现在我们信,不是因为你的话,是我们亲自听见了,知道这真是救世主。

我们会发现信心,神迹,见证等等之间有关系,但是不能只停留在神迹上面。

进入第五章,我们进入一个新的段落,从第5章开始,我们发现主耶稣把焦点转向了跟犹太人节期有关的,第5章到第10章,一直不断地以节期作为背景的。迦拿的第二个神迹里面一连三次说到“活了”这个字,这个词导入新的主题,就是生命,将会在5章到12章中充分发挥。从5章到10章,主要是说主耶稣取代了犹太人的不同的节期,同时也显出耶稣在救赎计划中所占的各种不同的地位。

大致来说,这6章的圣经可以分成5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第5章,耶稣在安息日所行的医病的神迹以及耶稣进一步的讲论
第二部分:耶稣在逾越节的时候所行的两个神迹:五饼二鱼和主耶稣在海面上的行走,以及关于这两个神迹的讲论,就是生命之粮的讲论。
第三部分:第7章-8章,住棚节时间发生的事情,主耶稣的教导
第四部分:第9-10章,住棚节之后(住棚节余波),主耶稣行了神迹,叫生来瞎眼的人看见,引出了其他的教导
第五部分:第10章22节到42节,修殿节

从第五章开始,约翰在记载的时候,采用了某种既定的模式,每个神迹用模式来记载。模式包括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兆头,常常是一个神迹;第二部分:争论,因着这个兆头就引发了旁观者的争论,旁观者和耶稣之间的争论;第三部分:主耶稣的讲道,耶稣透过讲道指出前面兆头的意义。

以第5章为例,兆头就是躺着褥子上38年的病人拿起了他的褥子行走了。引发的第一个争议就是安息日可否做工的问题。耶稣指出父做事直到如今。又引发了第二个争论,耶稣称神为他的父,把自己与神当做平等。19-47节里面长篇的讲论,主耶稣指出他与父的关系,他从父所得的权柄以及父为耶稣所做的见证。所以耶稣在这章经文中不是在进行消极的争辩,而是透过这种与犹太人的争论,犹太人对他的反对,积极地表明父与子的关系,使人在耶稣的身上看见生命的希望,这是约翰福音重要的主题。


第5章的后半段里面充满了法庭的气氛,因为反复出现了许多跟法庭有关的术语,比如“审判”。审判这个词的动词出现了两次,名词有5次;见证的动词有7次,名词有4次,控告的动词出现了2次。从这章开始,诉讼的场景开始出现,而到了第7章就非常清楚的显明出来,到主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的时候,就达于极致了。表面上看来受到控告,受到审判的是耶稣,实际上耶稣才是神指定的审判者,而那些犹太人和他们所象征的世界,他们背后的世界的王在这个过程当中都受到了主耶稣基督的审判。

第五章的神迹,主耶稣医治了已经瘫痪了38年的病人,这个病人他的疾病可能跟他的罪是有关联的,我们从14节看见,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有些疾病确实和罪有关联的。当然不是每个疾病都如此,第九章那个生来瞎眼的人,跟这个是无关的。可是在5章这个瘫子身上,确实是因为某种罪恶的缘故导致了疾病。

5:6         耶稣看见他躺著,知道他病了许久,就问他说:“你要痊愈吗?”
5:7         病人回答说:“先生,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5:8         耶稣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
5:9         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
正好那天是安息日,因着这个缘故,引发了犹太人的反对。

5:10         那天是安息日,所以犹太人对那医好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你拿褥子是不可的!”

犹太人出于对律法的解释而反对的。在旧约圣经中,规定安息日不可做工。犹太人从这里引发了很多的规矩,但事实上,这个瘫子拿起褥子行走不是为了养家活口,不是为了赚取费用,可是那些犹太人却不管这些。

5:11         他却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
5:12         他们问他说:“对你说‘拿褥子走’的是甚么人?”
5:13         那医好的人不知道是谁,因为那里的人多,耶稣已经躲开了。
5:14         后来耶稣在殿里遇见他,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
5:15         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是耶稣。
5:16         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

这里引发了从第5章开始的反对和逼迫。

耶稣回答:
5:17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

创世纪里面说到,神用六天创造天地,第七天就安息了。但是第7天,神果真安息了吗?神果真停止了所有的工作吗?这个在犹太人中间引起了很多神学争论,有些人认为神果真停止了工作,但是我们从圣经中知道,神继续用他全能的命令托住了万有。神如果停止了做工,那么整个宇宙的秩序都会大乱。因此严格说起来,神并没有停止他的工作,神所安息的是停止了创造的工作,神维护万有的工作一直不断地持续下去。

律法中规定的安息日不可做工是指着不可维生,如今耶稣不是像一般的医生一样在安息日治病是为了诊疗的费用,他医治这个人是出于对这个人的怜悯,对这个人的爱,他也没有从医治这个人得到任何的报酬。

主耶稣的回答“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引发了犹太人更大的反对。因为他不但犯了安息日,而且称神为父。

5:18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 神为他的父,将自己和 神当作平等。
犹太人无法接受称神为父。整本旧约圣经中没有任何一个个人称神为父的。旧约圣经中说:以色列是我的儿子,我是以色列的父。因此以色列是神的儿子,神是以色列的父。但是神作为父在旧约时代都是集体性的。以色列全国或以色列全民可以称神为我们的父或者代表以色列全国的君王可以代表整个以色列百姓来到神面前称神为父。但是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个人可以称神为他的父。因此当主耶稣来到地上教导门徒祷告说:我们在天上的父的时候,那是带下了极大的权柄,耶稣自己称神为他的父,当主耶稣自己这么说的时候,犹太人知道他在讲什么,耶稣基督的话里是将自己和神当作平等的。所以他们认为主耶稣亵渎了神,他们越发想要杀他。从某一个角度说,犹太人明白了耶稣的话,当他称神为父的时候,是以自己当作和神平等的。但另外一面,他们也误解了主耶稣的话。主耶稣以自己当作和神平等的,犹太人以为这是第二位神,要与他们信仰的神相竞争的另外一位神,但主耶稣不是这个意思。主耶稣说的将自己和神当做平等并不是违背了犹太人的独一信仰。

接下去的讲论是针对犹太人对他称神为父,把自己当做和神平等的误解来的。
5:19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子凭著自己不能做甚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
5:20         父爱子,将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叫你们希奇。
5:21         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著,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
5:22         父不审判甚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5:23         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
在这段经文中,主耶稣回答他们的问题。“子凭著自己不能做甚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所以不要以为我是和你们信仰中的神竞争,不是的。虽然我是神,我是与神平等的,但是我凭著自己不能做甚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

接下去20-23节解释19节的话。这四节有四个因为,很可惜中文圣经中把“因为”省略了,我们看不出这四个因为都是在解释第一句话而已。
四个“因为”第一次是出现在19节的后半句,因为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子凭著自己不能做甚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因为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
第二个“因为”在20节开头的地方:因为父爱子,将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叫你们希奇。这里再次说明为什么父所做的事,子也照样做呢?因为父爱子的缘故,父把他所做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子才能照样去做。
第三个“因为”在21节。因为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著,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这个因为可能是去解释第二个因为,就是20节的。也有人解释这是解释19节“子凭著自己不能做甚么,惟有看见父所做的,子才能做”,因为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著,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我医治这个人只不过是照着父所做的罢了,父怎样使人复活,我也可以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
第四个因为在22节开始的地方。因为父不审判甚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第四个因为引入了一个新的主题,叫做审判。因为父不审判甚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所以子可以照着父所行的去行,子也可以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著。有一天所有人要来接受神的审判,但是这位父不审判甚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24节,主耶稣说:

5:24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
5:25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 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
5:26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
5:27         并且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
5:28         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
5:29         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5:30         我凭著自己不能做甚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

这一段进一步解释前面的四个因为,更详细地说明前面解释的,让他们看见主耶稣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他来者的意思。

TOP

第十三课 生命的粮

主耶稣向犹太人进一步解释所谓的称神为父的意义,表明他是如何顺服在父的底下,他所做的事只不过是看见父所做的,他也照样做;他所做的事,因为父爱子,将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这里引入了审判的主题,用了较长的篇幅深入谈论到审判。

人子这个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子这个词在对观福音中常常指着主耶稣基督的受难或者启示而说的,但是在约翰福音里面,常常把这许多的因素都结合在一起,人子这个词结合了受难,主耶稣基督的启示,也结合了但以理7章中末世色彩的人子。因着他,就是神的启示;因着神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舍命;因着神所命定,在末了的世代再一次来临的人子,所以神把审判的权柄交给了他。

接下去:
5:31         我若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就不真; 
5:32         另有一位给我作见证,我也知道他给我作的见证是真的。
这里另有一位是指着父神而说的。

5:33         你们曾差人到约翰那里,他为真理作过见证。
5:34         其实我所受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然而我说这些话,为要叫你们得救。
5:35         约翰是点著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
5:36         但我有比约翰更大的见证,因为父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做的事,这便见证我是父所差来的。
5:37         差我来的父也为我作过见证。你们从来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见他的形像。
5:38         你们并没有他的道存在心里,因为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
5:39         你们查考圣经(注: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
5:40         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5:41         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
5:42         但我知道,你们心里没有 神的爱。
5:43         我奉我父的名来,你们并不接待我;若有别人奉自己的名来,你们倒要接待他。
5:44         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 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
5:45         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们,有一位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仰赖的摩西。
5:46         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著我写的话。
5:47         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

约翰为主耶稣基督做过见证,主耶稣说我的见证不是从人来的。约翰虽然伟大,但是他不是最重要的见证,有比约翰更重要的见证,因为父就是我的见证。父从几方面来做见证。

第一,        他交给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做的事,这便见证我是父所差来的。
第二,        父也为我做过见证,你们从来没有听见他的声音,也没有看见他的形像。在哪里呢?在于你们所查考的圣经里面。你们并没有他的道存在心里,因为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你们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但是永生的本身不在这经里面。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生命在哪里?你们以为永生是在圣经里面,错了,圣经只不过是永生的见证而已。真正能够叫你们得着生命的,是我这一位奉父差遣而来的。可惜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因为你们没有神的道存在你们心里。他所差来的,你们不信。换句话说,主耶稣告诉他们如何得永生呢?光是查考圣经是不够的,你们需要来到耶稣面前,相信耶稣,他是永生的源头。

主耶稣接着说关于荣耀的问题,他不受从人而来的荣耀。他再一次指责这些犹太人,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们,有一位告你们的,就是你们所仰赖的摩西。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摩西所说的话,圣经的见证都是指向耶稣基督的。今天当圣经所指向的那位来到你们当中,你们却拒绝他,不相信他。有一天摩西要定你们的罪。

在第五章里面,我们看见因着主耶稣在安息日所行的那个叫瘫痪病人行走的神迹引发了有关安息日的争论。主耶稣回答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因为他称神为父,又引发了更大的反对,犹太人就越发想要杀他。因为他不但犯了安息日,而且称神为父,将自己和神当做平等,因此主耶稣有长篇的讲论,来说明他怎样顺服在父神的旨意里面,而父也一直不断的为着他来做见证。

进入到第六章,我们会看见五饼二鱼的神迹。五饼二鱼这个神迹是四福音都记载的神迹。约翰所选的其他神迹都是对观福音所没有的。在约翰福音里面,这个神迹的重要性就仅次于主耶稣基督的受死复活。不过要紧的不是神迹本身,这乃是作为耶稣第二天讲论的背景。加利利的犹太人因为吃饼得饱而接受他为那将要来的先知,要迫使他做王。但耶稣退开了。

随后,约翰记载了当天晚上主在门徒面前所行的另一个神迹,他在海面上行走。用我是平息了他们的惊恐。第二天耶稣在迦百侬的会堂里宣称他就是天上的粮,说吃他肉喝他血的人就有永生。这篇讲论说出了前一天五饼二鱼神迹背后的属灵意义,但是这篇讲论却叫许多他的门徒厌弃,跌倒,退去,不再和他同行了。只有那12个门徒,由彼得作为一个代表,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 神的圣者。但主接着又指出他们当中有一个是魔鬼。为后面主耶稣的受难揭开了序幕。

在第六章里面,有主耶稣行的第四个神迹五饼二鱼。4节到15节,告诉我们整个神迹是在逾越节的背景里面。在这里让我们看见逾越节真实的意义在主耶稣的身上得到了完满的应验。二十两相当于当时八九个月的工资。

第五个神迹就是主耶稣在海面上行走。16到21节。这也是为了下面一段的讲论来铺路的。

这些犹太人看见了神迹的外表,他们满足了他们肚腹的满足,但是他们却没有看见这些兆头所要指向的行神迹者的大能。因此主耶稣说:你们找我,并不是因见了神迹,乃是因吃饼得饱。不要为那必坏的食物劳力,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就是人子要赐给你们的,因为人子是父 神所印证的。

众人没有抓住“人子要赐给你们”的这句话,反而问:我们当行甚么,才算做神的工呢? 耶稣回答说,信 神所差来的,这就是做 神的工。很可惜,这些犹太人没有相信,他们要求进一步的神迹。(30-31节)主耶稣没有满足他的要求,没有行更多的神迹来印证他是那一位。相反的,他要说明你们祖宗在旷野中所吃的跟前面所说的要存到永生的食物大不相同。你们祖宗吃的吗哪,赐给你们祖宗吗哪的并不是摩西,而是神(32节)。而且神不仅过去赐给你们,还要讲天上的真粮赐给你们。在这里希腊文里面有两个不同的时态来表达,“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希腊文里面的“赐给”是现在完成时。“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这里的“赐给”是现在时,这两个是不一样的。现在完成时是表达发生在过去的一件事情,那个事情所代来的影响,果效一直到说话的时候是延续着的。那件事情是很遥远的事,犹太人的祖宗在旷野里面一千五百年前他们吃过吗哪。这个神迹已经过去了,吗哪不再降下了,可是他们对于吃吗哪仍然记忆犹新,津津乐道。主耶稣说那已经是过去了,而且说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他用了现在时。现在时是表达持续不断的。从前在旷野里面神赐下吗哪来,神仍然继续不断地赐下食物来供应你们,今天现在这个时刻,神仍然要继续不断地来喂养你们,神所要赐的是从天上来的“真”粮。那些食物可以叫人果腹,包括旷野里的吗哪可以叫人吃了得着饱足,可是第二天仍然要吃。只有那天上来的真粮,吃了这粮的,就永远不饿,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众人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恐怕仍然是指着物质的粮食而说的。主耶稣马上就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这里“已经看见我”用的是现在完成时,还是不信,这里的信用的是现在时。后面说“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你们为什么不信,因为不是父赐给我的人。这里把信心跟神的拣选连在了一起。
41节中犹太人对主耶稣仍然不信,他们以为他们认识耶稣肉身的父母,他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耶稣回答: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再一次提到了父的作为,父吸引人,父把这一些人赐给耶稣基督。

45节中进一步引用了以赛亚书54章13节的话说,你们都要蒙神的教训。

47节说耶稣要给我们的是永生。再次把焦点转到他自己身上。主纠正他们的第二个误解。他们第一个误解是以为是摩西把天上的粮赐给他们。第二个误解,他们以为他们的祖宗吃过吗哪,吃过天上的粮,非常的了不起。但是主耶稣纠正他们说,那个粮人吃了,还是死了。人若吃父从天上赐下的真粮就永远不死,而耶稣就是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永远活着。

主耶稣的粮是什么呢?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犹太人为此争论。主耶稣回答: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著;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著。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著,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主没有进一步教导他们怎么把肉给他们吃,主只是告诉他们真正的生命是在人子的肉,人子的血里面。吃这肉、喝这血的人才能够活着。至于怎么样可以把他的肉赐给他们,那是透过整个约翰福音的记载,到末了,耶稣为他们,也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将他的肉赐给了我们。在这一章里面,主并没有回答他们这些问题,焦点仍然在于他们如果吃了,就可以永远活着。

TOP

第十四课 这是基督吗
上一堂课说到主耶稣在迦百侬会堂里面,主耶稣教导那生命的真粮,他指着他自己而说的。接下去的经文60节:他的门徒中有好些人听见了,就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这些人的意思不是说这话很难,他们不理解。他们的意思是说这话太刺耳了,太难以接受了。

耶稣说:这话是叫你们厌弃吗?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他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叫人活著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耶稣又说:“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

这段经文中,耶稣说这话是叫你们厌弃吗?叫你们跌倒吗?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他原来所在之处,岂不更要跌倒吗?主耶稣在这里间接地回答了52节的问题,主耶稣要把他的肉给他们吃,就要经过他的死和复活,回到他原来所在之处。62节回答了52节的问题。

在这里,主耶稣进一步提醒他们,叫人活著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你们注意的不是肉体的满足,而是灵,那是真正有价值的,重要的。

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谁要卖他。这里希腊文中第一个谁用的是复数,第二个用的是单数,有一个要卖他的人。主耶稣说这些话叫他的门徒更多的退去。
66节说,从此,他门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这里让我们看见一个人跟随主耶稣基督的道路是需要继续不断,持之以恒的。不是刚开始的相信就可以保证这个人可以一路跟随到底的。在许许多多门徒中,我们看见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人,甚至主耶稣要去问十二个门徒:你们也要去吗?何等的可惜,这么多人跟从了主耶稣,但是绝大多数人却因为主耶稣所说的话,让他们觉得刺耳,难以接受,以至于他们退去。

彼得代表十二个门徒来回答主耶稣的话。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 神的圣者。这十二个门徒确确实实相信也认识了主耶稣基督,他们确实知道主有永生之道,那是更宝贵的,因为主耶稣说叫人活著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他们从主耶稣基督的信息,话语里面得着了永远的生命。

主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在这里主耶稣没有避讳谈神的拣选和人的责任的问题。主耶稣一再强调神的拣选,来到主耶稣这里的人都是父的恩赐,都是神所吸引的,都是蒙神的教训才会来的。但另外一面,人也要负起责任来,人需要到他这里来,人需要相信他,人需要一直不断的跟从他。不然的话,连十二个门徒中的犹大,主都用魔鬼这个词来形容。这是相当可悲的。这里主耶稣把拣选跟人的责任相提并论的。

接下去要进入第7章。第7章,第8章这两章的圣经是相当特别的,因为在这两章圣经里面,除了第8章记载的一个简短的故事之外,没有记载神迹,都是和犹太人之间的对话,和犹太人之间激烈的争辩。这一整段的特色是犹太人对耶稣的质疑、挑衅与抗议。作者几次提到犹太人想要杀害耶稣。另外在这段言论中,耶稣的言论引发了听众间彼此的争论,比如7章的40到52节,整个的争论最先是发生在群众当中,然后在犹太公会领袖之间的。有个圣经学者说使徒约翰收集了反对耶稣是弥赛亚的主要论调,在这里予以逐一的答辩。

这一切的事都是发生在住棚节期间。住棚节一面是庆祝秋收,所以又称为收藏节;另外住棚节也是纪念以色列人在旷野中的漂流,这是在利未记23章34节到36,39到43节,民数记29章12到28节,申命记16章13到15节所说的。到了新约时代,这个节期有两个仪式,是旧约圣经中没有提到的。第一个是取水,第二个是点灯。这两个仪式提供的两个异象水与光就成为主耶稣讲论的主题。这两个仪式与撒迦利亚的末世预言有关。耶稣在这场合中宣告他是活水的源头,是世界的光。接下去的对话论到了耶稣的权柄和来历,最终以犹太人想要杀害耶稣却无法得逞来结束第七章和第八章的段落。

第七章开始:
7:1         这事以后,耶稣在加利利游行,不愿在犹太游行,因为犹太人想要杀他。
7:2         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
7:3         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
7:4         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
7:5         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
7:6         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
7:7         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做的事是恶的。
7:8         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
7:9         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
7:10         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
7:11         正在节期,犹太人寻找耶稣说:“他在哪里?”
7:12         众人为他纷纷议论,有的说:“他是好人。”有的说:“不然,他是迷惑众人的。”
7:13         只是没有人明明地讲论他,因为怕犹太人。

这是整个第七章第八章的引言,说明背景。住棚节期间,耶稣希望在加利利全地传道,而不愿去犹太,因为犹太人想要杀他。住棚节是犹太人一年三次的大节期,按规定,犹太男丁一年三次要去耶路撒冷朝见耶和华。

11节犹太人在节期寻找耶稣,为我们引入了下一段,主耶稣在节期中教训人。因着主耶稣的教训,引发了犹太人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么明白书呢?”耶稣针对他们的问题,如下回答:
7:16         耶稣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来者的。
7:17         人若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 神,或是我凭著自己说的。
7:18         人凭著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耀;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
7:19         摩西岂不是传律法给你们吗?你们却没有一个人守律法。为甚么想要杀我呢?”
摩西的律法中说不可杀人,你们为什么想要杀我呢?你们没有遵守摩西的律法,没有遵着神的旨意,因此你们不知道我的教训是从神而来还是凭着自己说的。


7:20         众人回答说:“你是被鬼附著了!谁想要杀你?”
7:21         耶稣说:“我做了一件事,你们都以为希奇。
7:22         摩西传割礼给你们(其实不是从摩西起的,乃是从祖先起的),因此你们也在安息日给人行割礼。
7:23         人若在安息日受割礼,免得违背摩西的律法,我在安息日叫一个人全然好了,你们就向我生气吗? 
7:24         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
在这里,主耶稣再一次指责这群人。主耶稣认识他们内心的动机。接下去引发另一个段落,同样是问题引发的。下一个段落的焦点放在基督上面。

7:25         耶路撒冷人中有的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人吗?
7:26         你看他还明明地讲道,他们也不向他说甚么,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

他是基督吗?犹太人立刻提出几个问题,给出否定的答案。
7:27         然而我们知道这个人从哪里来;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
7:28         那时,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大声说:“你们也知道我,也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来并不是由于自己,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你们不认识他,
7:29         我却认识他,因为我是从他来的,他也是差了我来。”
7:30         他们就想要捉拿耶稣,只是没有人下手,因为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7:31         但众人中间有好些信他的,说:“基督来的时候,他所行的神迹岂能比这人所行的更多吗?”
这是犹太人否定他的第一个答案。
众人中有一些人是相信他的,但是这些人相信他的原因在哪里?相信的原因是:基督来的时候,他所行的神迹岂能比这人所行的更多吗?这些人相信的根据是耶稣所行的神迹。这样的信心只能作为起点,作为触发点,但不能作为长久的,必须更进一步认识主。否则这种信心会以假乱真,这种信心是靠不住的。

7:33         于是耶稣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
7:34         你们要找我,却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
主耶稣进一步提到他要离开他们。
7:35         犹太人就彼此对问说:“这人要往哪里去,叫我们找不著呢?难道他要往散住希腊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训希腊人吗?
7:36         他说‘你们要找我,却找不著;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是甚么意思呢?”
主耶稣再一次把他就要被人捉拿、杀害说明了出来。只不过当时听的人不明白,以为他要往散住希腊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训希腊人。

37节提到主耶稣在节期的末日提到的一段话语。活水的江河。我们会在下一课讨论。

7:40         众人听见这话,有的说:“这真是那先知。”
7:41         有的说:“这是基督。”但也有的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
7:42         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
7:43         于是众人因著耶稣起了纷争。
7:44         其中有人要捉拿他,只是无人下手。
这里这些犹太人认为他们知道主耶稣基督是从哪里来的。约翰再次使用这种反讽的语法,把这些犹太人所说的话语记录下来。基督应该是从伯利恒而来的,耶稣是从加利利出来的。约翰没有加以批判和驳斥,只是单纯的记录下来。让我们看见这种讽刺。这些人以为自己认识耶稣从哪里来,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耶稣基督正是生在伯利恒,耶稣基督是从神那里差来的。他们只凭耶稣基督的外貌,肉身来判断他。却没有按着公平,按着真理来判断他,以至于错失了很好的机会。他们问这是基督吗?绝大多数人都给予了否定的答案。这是何等可惜,求主怜悯我们,让我们不是按着外貌来判定是非,乃是要按着公平来断定是非。

TOP

第十五课 活水的江河
上一课中看到第七章围绕着一个问题,就是26节:你看他还明明地讲道,他们也不向他说甚么,难道官长真知道这是基督吗?接下来的经文就围绕着耶稣是不是基督而争辩。但是在这样的争辩和论述过程当中,在37节到39节,主耶稣在节期的末日所讲的一段话语是值得我们更深入的讨论的。

7:37         节期的末日,就是最大之日,耶稣站著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
7:38         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7:39         耶稣这话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著荣耀。

这几节记载的耶稣的讲论跟住棚节的背景有非常密切的关联。住棚节这个节期包含着一个仪式,是浇水的仪式。它跟前面的几节经文有另外的主题上的关联。就是耶稣基督说到:他要离去,是到他的反对者不能到的地方去。我们知道圣灵的赐下是跟在耶稣的离去之后的,这也就是39节说的:耶稣尚未得著荣耀。主耶稣的离去和圣灵的赐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段经文中,主耶稣应许一件事情: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住棚节在每年的九月开始的,提斯利月十五日开始的,一直持续七天,到犹太人被掳之后,他们持续到8天之久,庄稼收割之后,向造物主感恩的节日。犹太人住在树枝搭的帐篷里缅怀纪念神在以色列人漂流旷野时所施的恩惠。犹太史学家约瑟夫称之为:希伯来人当中至圣至大的节期。住棚节在犹太人传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节期的7天中,他们会有金水瓶装满了西罗亚池的池水,由大祭司带领的游行队伍把它带到圣殿中来,当游行队伍来到圣殿内院的水门的时候,用号角吹三声,在所有的朝圣者的瞩目下,祭司们拿着水瓶环绕着祭坛游行,圣殿的诗班会在这个时候吟唱哈利诗篇,就是诗篇的113-118篇。当诗班唱到118篇的时候,每个男性的朝圣者他们的右手会拿着用柳树,陶金囊,棕榈叶绑在一起的树枝,摇动他们,左手会举起柑橘类的水果,象征着庄稼的丰收。每个人都要三次喊感谢主,然后献晨祭的时候把水跟每日奠祭的酒一起献给神。把酒和水分别倒进银碗里面,然后在主的面前倒出。

另外一方面,在犹太人的思想里面,住棚节的这些仪式和神在旷野中供应水和在末日的时候将圣灵浇灌下来有关的。在住棚节倒水就是以象征性的方式指向了弥赛亚的时代,那时要从神圣的磐石流出一道溪流,遍及全地。

第三,这个节日也与耶和华的日子有关,撒迦利亚书9章到14章就是以住棚节为背景来描写耶和华的。那时弥赛亚的君王要得胜,神要将灵浇灌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为他们开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流出来,耶和华坐全地的王,所有的人上来敬拜万军之耶和华,并守住棚节,那时耶路撒冷里面的一切必归耶和华为圣。根据犹太人巴比伦他勒目里面有一个叫以斯帖经卷,里面描述的礼拜仪式,住棚节这一天所读的经文正好是撒迦利亚书14章。这是有关于住棚节的一些背景。

主耶稣说的: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这句话虽然让我们想起以赛亚书55章1节的经文,但从水的仪式和节期的特殊关联,我们可能还必须寻找更专一的意义。这个节期显然跟降下充足的雨水有关,从收成的关联看来也不足为奇。虽然旧约律法并没有描写住棚节这个浇水的仪式,但它的来历至少可以追溯到基督来之前数百年。因此旧约圣经中许多提到水的经文,其中有一些是与这个节期有关的。比如以赛亚书12章3节,你们必从救恩的泉源欢然取水。但除了这些经文之外,水的仪式本身却是象征,只有雨水可以带来的丰饶与丰收。这些特别的将第八天与大喜乐,为了神赐下雨水的信实而有的大喜乐连在一起,也将这一天解释为欢乐的期盼。神要在弥赛亚的时代,把属灵的水浇灌下来的应许。在这些传统中,将浇水的仪式解释为末世的活水江河。这也就是以西结书47章1到9节和撒迦利亚书12章到14章里面所预见的。在这些传统中,在旷野中饮水的神迹又称为住棚节水的仪式的预兆。

主耶稣的宣告是很清楚的,他成全了住棚节所预期的所有意义。以赛亚邀请所有口渴的人都来喝水,主耶稣宣告他就是那一位能够供应水的。但是这一段话的细节却有希腊文经文的标点符号所造成的不同的解释,主要的选择有两种。

第一种是传统的解释,活水的江河,从信徒里面涌流出来。在37节最后加上感叹号或句号,和38节分开。就是把38节的活水的江河理解为从信徒里面流出来的。好像38节所说的,信我的人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第二种,是近年来比较盛行的一个解释。基督论的解释:把活水的江河理解为是从基督里面流出来的。37节最后到我这里来后面不是句号,而是逗号,接着38节信我的人,形成了一个平行的句子。“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信我的人就让他喝吧。”这两句话变成了一种平行的句子。渴了,到我这里来;信了,就让他来喝。结果下面一句话: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很自然的,不必跟前面的经文连在一起,因此就很容易跟着下面所说的来说明。也就是说把38节理解成为约翰福音的作者提供的一个旁白的解释。也就可以把活水的江河理解成为是从基督里面流出来的。这个地方就成为指着基督而说的,所以我们才会称为基督论的解释。

这是两种不同的理解,我们也没有必要把这两种解释当做是彼此对立的。即使我们采取了传统的观点,第一种的解释,我们也没有必要认为这一段经文是以信徒作为供应圣灵给其他人的源头。这是没有必要的。这个地方的腹,如果是指着信徒的腹而说的,那么最接近的平行经文是约翰福音的4章13-14节。
4:13         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
4:14         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
在这段经文中没有说信徒要把水供应给其他的人。约翰福音7章37-39节也是类似的。活水江河要从信徒的心中或者腹中流出的这个意象,重点是在于圣灵在信徒心中的生命与能力的丰富充盈,就像水源充沛的溪流一样。这样解释的话,那么江河的源头是耶稣,不管38节指的是谁的腹,也不管“他”的先行词是指着谁说的。

这里说如经上所说的,到底引用的是哪段经文。在约翰福音的其他地方,他也常常引用一些旧约圣经,却根本没有清楚说明是哪处的经文,所以我们可能也未必需要去寻找一处经文是严谨地描写了活水江河从腹中流出的,反而我们可能需要去找一处经文是与住棚节有关的,而且瞻望了弥赛亚时代的圣灵应许以及接着临到弥赛亚群体的福分。

尼西米记8章5到18节,那里说到那些被掳归回的人,他们是顺服申命记31章10到12节的命令。也就是每逢七年的末一年,他们要在住棚节的时候,以色列众人来到耶和华你神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那时你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将这律法念给他们听。使他们听,使他们学习,好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谨守遵循律法的一切话。尼西米记中提到以斯拉使百姓明白律法。在他们所念的经文里面,有每年的七月份,他们必须搭棚子或帐篷来庆祝住棚节。我们前面说过,住棚节和喜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尼西米,以斯拉,他们劝百姓们不要苦恼,到那一天他们搭棚子来守住棚节,庆祝了一整个月之久,而不是律法书中要求的七天。他们从头一天到最后一天,以斯拉每日都念神的律法书,到了月底,利未人就带着百姓,举行了一个延长的赞美的祷告与认罪。

在那一段祷告里面,其中就引述了他们在漂流旷野期间,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尤其在尼西米记的第九章,15节跟19到20节,从天上赐下粮食充他们的饥,从磐石使水流出解他们的渴,又吩咐他们进去得你起誓应许赐给他们的地。你还是大施怜悯,在旷野不丢弃他们。白昼,云柱不离开他们,仍引导他们行路;黑夜,火柱也不离开他们,仍照亮他们当行的路。你也赐下你良善的灵教训他们,未尝不赐吗哪使他们糊口,并赐水解他们的渴。在这段祷告中,开口提到的是出埃及记17章跟民数记20章那两处有关于磐石出水的经文,其中有很多的关联。记载磐石出水的和吗哪有很多方面是类似的。吗哪被称为天上的粮。吗哪和水又都与律法的颁布有关。吗哪在申命记8章3节与神的话是连在一起的。而尼西米记的这一个祷告很显然的想到那一处的经文。水,则是因为尼西米记9章15节,它在原来的希伯来文的句法上跟尼西米记9章13节是相连的。尼西米记9章13节说:你也降临在西奈山,从天上与他们说话,赐给他们正直的典章、真实的律法、美好的条例与诫命。吗哪和水在这一章是和律法相连。在尼西米记9章20节却是和赐下圣灵连在一起的:你也赐下你良善的灵教训他们,未尝不赐吗哪使他们糊口,并赐水解他们的渴。尼西米记中赐下圣灵是和永律法来教训百姓连在一起,因此赐下律法、圣灵是跟赐下吗哪和水这两者有密切的关联,而且是以吗哪和水的赐下作为象征的。

另外,还有一些旧约的经文,将水和圣灵连在一起,也可能是想到磐石出水的记载。约翰福音7章37到38节的水是活水,也是流动的水。这可能是受到以西结书47章1-12节的影响。在那里说到,江河要从末世的圣殿流出,所到之处都带来生命。而这个是基于民数记24章6到9节的神谕,这个神谕又是间接指着民数记21章11节说的,那是水从磐石流出来的第二次记载。其他将水和圣灵连起来的经文也可能包括在里面,虽然住棚节和磐石出水的记载都不是他们的中心论题。在这些经文里面,有一处,就是以西结书36章25到27节,还被约翰用在约翰福音3章5节。所以整体来说,这些经文期盼那末世的福份,就是圣灵临到信徒的生命中,好像泉源直涌到永生,有如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一样。

耶稣基督就在住棚节的节期里面,在节期的末日,当以色列人已经把那个浇水的仪式举行完了,大家都还沉浸在节期的大喜乐里面的时候,耶稣高声喊着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耶稣基督把弥赛亚时代涌流的江河这个末世的福分指向了他自己。他说是信我的人,真正要得到这些福份,就不能离开相信主耶稣基督。感谢神,我们这些人已经知道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他也已经从死里复活,他将圣灵浇灌了下来,因此,凡信他的人,在我们的腹中,都可以涌流着活水的江河。

39节是约翰加上的解释:耶稣这话是指著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著荣耀。感谢神,主耶稣基督把圣灵的应许摆在百姓们的面前。耶稣基督得着荣耀之后圣灵的工作与耶稣基督得着荣耀之前圣灵的工作是不一样的。在耶稣基督得荣耀之前,虽然圣灵也常常降在一些人身上,但圣灵也会离去的。好像扫罗一样,最初神的灵也感动他,后来耶和华的灵就离开了扫罗。在旧约时代,神的圣灵的工作是暂时性的,是为了特定的工作上的目的而降在人身上的,但随着主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复活、升天得着了荣耀,圣灵的降下就与旧约时代大不相同。这时候开始,圣灵来了,圣灵就要住在每一个信主的人里面。到了14章,16章,主耶稣会更清楚的说明,圣灵保惠师赐下之后,要怎样与我们同住,怎样与我们同在,怎样住在我们里面。所以今天信徒要避免犯一个错误,往往我们从诗篇51篇中说:求你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那是不正确的。今天这个时代里面,圣灵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如果得罪神,我们如果做了一些不合神心意的事情,圣灵会在我们的里面来担忧,圣灵会在我们里面来责备,但跟旧约时代不同的是,神的灵仍然住在我们的心中。

主耶稣在这段经文里面,因为上文谈到他要离去,他要离开他们,他们要寻找他却找不着,他所在的地方他们不能到,引发了犹太人的一个困惑,引发了犹太人的一个争论,说他到底要往哪里去,难道他要往散住在希腊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训希腊人吗?他说你们要找我,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是什么意思呢?主耶稣接下来的经文解释了所谓他所在的地方他们不能到,意思是指着他要得到荣耀而说的。当然在约翰福音里面,“得着荣耀”不仅是指着主耶稣基督被接升天,得着荣耀这个词在整个约翰福音的里面,好像和“被举起来”这个词一样,是同时指着耶稣基督的被钉十字架、复活、升天、得着荣耀而说的。这整个的过程,约翰福音就把它形容为被举起来。约翰福音把整个的过程形容为得着荣耀,因此在这段经文里面,主耶稣很明确的把他的得着荣耀与圣灵的赐下结合在一起。

最后,我们看7章45节到52节。在这段经文中,借着这些敌对主耶稣的人口中,为主做了一个非常美好的见证: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耶稣所说的话,让这一些想要捉拿他的人,没有办法下手拿他,只能空手而回。耶稣的教导也给这一些敌对他的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些法利赛人自认为是明白律法的,自认为官长当中没有人信他的,但偏偏在他们当中,就有一个人名字叫做尼哥底母,就是从前去见耶稣的。在第三章我们看见作者没有给我们交代尼哥底母与主耶稣基督谈话之后究竟有什么样的反应,但到第七章的时候,尼哥底母忽然就在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当中挺身而出,“不先听本人的口供,不知道他所做的事,难道我们的律法还定他的罪吗?”至少尼哥底母在这里维护着他们律法的公正,但是尼哥底母的话没有引起他们的反思。他们回答说:“你也是出于加利利吗?你且去查考,就可知道加利利没有出过先知。”这句话昧着他们的良知,因为加利利确实出过一些先知。所以耶稣基督应许说信我的人,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但相对的,有一些人是抵挡、刚硬、抗拒的,这样的人就好像提摩太书信里面保罗所描写的一样必越久越恶。求神怜悯我们,让我们不是这样的人,而是成为信他的人。

TOP

第十六课 耶稣的见证人
进入约翰福音第八章,我们马上面对另外一个问题,这段经文里面8章1-11节里面记载了一个行淫妇人的故事。

在看这个故事之前,我们首先面对的是这段经文在整个经文传承过程里面所产生的一些问题。如果比较不同版本的圣经,有不少圣经译本已经把这段经文放在括号里面或者用一个比较小一点的字体来排列。这里产生了一些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一个故事是不是约翰福音本身原来的一部分或者是后来才插入到这里的?经过新约圣经学者们的研究,到目前普遍大家都承认这一段经文并不是原来约翰福音的希腊文圣经的一部分。第二个马上要面对的问题是:如果这段经文不是约翰福音原来就有的,那么是否应该把它纳入到新约圣经的正典当中呢?今天无论是天主教,东正教或者更正教,他们每一个不同的教派在圣经的里面都含有这一段经文。因为回顾教会的历史,我们就发现这个故事起源非常早,而且非常具有历史的价值,所以新约圣经的学术界有着一个共识,就是认定这段经文虽然不是约翰福音原有的,但是却不能把它当做不可靠的丢弃在一边。这个故事是早期教会失落的珍珠,我们不应该任凭这一个珍珠再失落。所以仍然把它保留在新约圣经的正典里面。第三个这段经文如果不是约翰福音原有的,那么它为什么会出现在约翰福音的第七章之后,以及第八章十二节之前呢?圣经学者对这一个有不同的见解。比较可能的解释是它在神学上比较适合这里的上下文。因为审判或判断是第七、八章非常显眼的主题,而这个故事就颇能证明耶稣在这两章经文中的一些陈述,比如7章24节:不可按外貌断定是非,总要按公平断定是非。8章15-16节:你们是以外貌(注:原文作“凭肉身”)判断人,我却不判断人。就是判断人,我的判断也是真的,因为不是我独自在这里,还有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法利赛人在第七章46节到52节以及8章13节,对耶稣基督摆出的这种反对的姿态。所以很可能正是因为这一个缘故,这一个非常早期所记载的故事就被安插在这里,作为前后两个段落的一个例证。在第7章和第8章里面,好像我们在上一课所说,这两章经文非常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没有记载神迹。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故事有什么意义?这个故事记载到:
8:3         文士和法利赛人带著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
8:4         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
8:5         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
8:6         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著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行淫必然不是单方面的,为什么文士和法利赛人单单捉拿了妇人,而把奸夫放走了?很明显,约翰告诉我们,他们说这话,要得著告耶稣的把柄。耶稣对他们回应,在地上画字。
8:6         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著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著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8:7         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
8:8         于是又弯著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主耶稣没有直接回答,是为了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去思索。
8:9         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在耶稣基督的这句话里面,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没有资格拿起石头来打这个妇人,每个人都醒悟到原来自己也是一个罪人。
8:10         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
8:11         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这个故事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深思的地方。首先我们认识到我们所行的每一件事情上动机要纯正,不是为了去试探而去做某一方面的事情。

其次,我们要学习到,像这个妇人在这里经历学习到的一样,主耶稣来不是为了定世人的罪,乃是要拯救世人,叫世人可以因他而得救。那一天他面对所有的罪人,一个一个地离去,只有这个妇人留在那里的时候,主耶稣满有慈爱怜悯地赦免了他的罪。每个罪人都可以到耶稣基督这里来,得着耶稣基督的赦免,得着新的生命。

第三,我们应该知道主耶稣给这个妇人的吩咐。8章11节的后半,“从此不要再犯罪了”。一个经历耶稣基督赦免的人,必然不会再留在罪恶当中。

接下去12节开始,主耶稣引发了一个新的主题:光。
8:12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
光是住棚节里面除了水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象征。旷野里,神白天用云柱,晚上用火柱来引导以色列的百姓,因此在住棚节期间,他们为了纪念神在旷野期间向他们所施的恩典,他们在欢乐庆祝住棚节的时候,在耶路撒冷里面点起了巨大的蜡烛,烛光可以照耀整个耶路撒冷城。在住棚节结束的时候,主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耶稣基督来了,就好像前一个故事所说的,照亮了每个罪人内心最深之处。这些人内心被光照亮了,认识到自己的败坏,认识到自己的罪恶,就离去了。

这里有个条件:跟从我。前面那个故事里面,法利赛人,文士来到世界的光面前,他们不愿意来跟从他。很可惜,这个主题被法拉赛人打岔了。所以第八章剩余的部分没有继续讨论有关世界的光这个主题。

法利赛人对耶稣提出问题:
8:13         法利赛人对他说:“你是为自己作见证,你的见证不真。”

事实上,主耶稣在5章31节开始,他已经针对见证的问题,提出了非常有利的论述。在这段经文里面,他提到说还要另外一位为他做见证的,是在场的这些人所不认识的神。纵使他们不知道这个见证,他们也知道施洗约翰为主耶稣所做的见证。更何况神藉着耶稣基督所行的神迹,还要他没有阅读的圣经都为耶稣基督做见证,但这些法利赛人仍然主张耶稣基督是单独一个人为自己在做见证。所以他们否决了主耶稣的见证。

主耶稣的回答如下:
8:14         耶稣说:“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8:15         你们是以外貌(注:原文作“凭肉身”)判断人,我却不判断人。
8:16         就是判断人,我的判断也是真的,因为不是我独自在这里,还有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
8:17         你们的律法上也记著说:‘两个人的见证是真的。’
8:18         我是为自己作见证,还有差我来的父也是为我作见证。”

主耶稣再次说纵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为自己做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为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主耶稣从天上而来,从与父同在的荣耀而来,他还要回到那个荣耀中,因此他的见证是真的。为了这些人的缘故,为了符合律法的缘故,主耶稣再次说:我不是独自地在这里,还有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所以符合了律法上两个见证人的要求。所以见证是可靠的。

这又引发了另一个问题:你的父在哪里?这也和第5章类似,主耶稣的回答和5章有所不同
8:19         他们就问他说:“你的父在哪里?”耶稣回答说:“你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的父;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
耶稣基督来,就是为了把那位从来没有人看见过的神表明出来。所以若是认识主,也就认识父。很可惜,这些人不认识主耶稣。

21节,主耶稣进一步的说明:我要去了,你们要找我,并且死在罪中。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在前两课里,我们看到主耶稣在第7章33节到36节已经说过类似的话语,他再一次说他要去了,他要离开了。他所取的地方,他们不能到,犹太人找不到。引发看犹太人的一个质疑:
8:22         犹太人说:“他说‘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难道他要自尽吗?”
上一章,他们的回应是:
7:35         犹太人就彼此对问说:“这人要往哪里去,叫我们找不著呢?难道他要往散住希腊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训希腊人吗?
主耶稣在8章21节说的,和7章33到35节说的,稍微有点不同。这里,主耶稣把焦点放在一句话:并且你们要死在罪中。拒绝、抗拒神在耶稣基督里面启示的人就要死在自己的罪中。这些话里面隐含了约翰福音中常用的讽刺的语法。

8:23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从下头来的,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这世界的,我不是属这世界的。
8:24         所以我对你们说,你们要死在罪中;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主耶稣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要死在罪中,因为你们不信。不信什么,我是。我是是主耶稣基督把旧约中用在神身上的一个词,用在他自己身上,宣告了他自己的神性,宣告了他就是神。不相信他的人必要死在罪中。

很可惜,这些犹太人的反应是:你是谁?
8:25         他们就问他说:“你是谁?”耶稣对他们说:“就是我从起初所告诉你们的。
8:26         我有许多事讲论你们,判断你们;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我在他那里所听见的,我就传给世人。”
8:27         他们不明白耶稣是指著父说的。
8:28         所以耶稣说:“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并且知道我没有一件事是凭著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著父所教训我的。
8:29         那差我来的,是与我同在;他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因为我常做他所喜悦的事。”

主耶稣进一步说,他不是要自尽的,他是被举起的。当人子被钉死在十字架的时候,你们就必认识到我是,认识到我就是神的儿子,我就是基督,并且我在地上所行的一切事情,没有一件是凭着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著父所教训我的。那差我来的,是与我同在;他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因为我常做他所喜悦的事。因着主耶稣的这些话,当时就有许多人信他了。
8:30         耶稣说这话的时候,就有许多人信他。
8:31         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
8:32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光是相信不够的,一个真正相信的人,要成为主耶稣基督的门徒的人,还必须常常遵守主的道,也就是真理。你们认识真理,如果你们顺服,你们照着真理而行,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受到约束,必须要照着真理的样式去行。事实上,凡是顺服神的话,遵守神的道的人反而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耶稣这番话又引发了另一长段的讨论,接下去33节就引发了犹太人他们的父和主耶稣的父之间的对比。
8:33         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
8:34         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

上一段我们看到这一群犹太人是犯罪的,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耶稣在这里指出了
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并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就免除被罪恶辖制的可能性,所有犯罪的都是罪恶的奴仆。
8:35         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 
8:36         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
8:37         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
主耶稣把奴仆和儿子做了对比,这些人是罪恶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真实的自由是从顺服真理而来的,真实的自由是从听从天父儿子的话语而来的。很可惜,这些犹太人听不见主耶稣的话。

8:38         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
8:39         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
8:40         我将在 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
8:41         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 神。”
8:42         耶稣说:“倘若 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 神而来,并不是由著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
8:43         你们为甚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
8:44         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
8:45         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
8:46         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甚么不信我呢?
8:47         出于 神的,必听 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 神。”

在这段话里,主耶稣直截了当的说你们的父乃是魔鬼,因为你们不听我的话,不明白我的话。之所以不明白我的话,是因为你们不听,不信,不是出于神的。这一切都证明了你们是魔鬼的子孙。

TOP

第十七课 世上的光

上一堂课讲到主耶稣和法利赛人有过一段的对话,谈论到他们是谁的子孙。他们说他们是神的子孙,主耶稣说他们的父是魔鬼,因为你们拒绝了从神那里来的话语。

犹太人在8章48节说:这些人回避了自己的问题,反而把焦点指向主耶稣基督。
8:48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马利亚人,并且是鬼附著的,这话岂不正对吗?”
8:49         耶稣说:“我不是鬼附著的,我尊敬我的父,你们倒轻慢我。
8:50         我不求自己的荣耀,有一位为我求荣耀、定是非的。
8:51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
8:52         犹太人对他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著的。亚伯拉罕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还说‘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尝死味’。
8:53         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吗?他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将自己当作甚么人呢?”

主耶稣应许遵守他道的人,不仅仅像31节那样,真是他的门徒,得着自由,而且真的可以得着一个永远的生命。

8:54         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甚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 神。
8:55         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
8:56         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

主耶稣谈到他不是自己高抬自己,荣耀自己,而是父在荣耀他,而且进一步提到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这里很明确地把主耶稣基督在创世之前的存在说明出来了。在亚伯拉罕的时代,主就存在了。

8:57         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
8:58         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8:59         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

在亚伯拉罕还没有出现在历史舞台之前,耶稣就存在了。正如约翰福音一章一节开宗明义所说的:太初有道。他是在太初,在万有还没有受造之前就已经存在的,他与神同在,他就是神。犹太人无法接受这句话。

进入到第九章,来到另外一幕。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以这个为背景,记载了约翰福音中第六个神迹。住棚节已经过去了,这一章的主题是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延续了上一章12节,被法利赛人打岔的那句话。耶稣在住棚节的时候说: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这个因着法利赛人打岔而没有继续的主题在这一章以一个神迹来阐明。

住棚节的余波:
主耶稣在行这个神迹之前,就说明了这个神迹所具有的意义。所以有个圣经学者就称第9章的经文是住棚节的余波。主耶稣叫生来瞎眼得看见的神迹就成为世界的光的真理恰当而有果效的兆头。还有学者说:这短短的一章比约翰福音其他部分都更为生动且更为完整的表达了作者对基督的工作的概念。一方面,基督将他的恩典赐给一个在他以外完全无助无望的人,他的启明主要不是在心志上的,而是直接地赐下了生命或救恩。另外一面,耶稣所进入的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都察觉到自己的需要。许多人都有自己不当的光,而且引以为傲,反倒使他们不能接受真光的照耀。真光反而使他们成为瞎眼的,因为他们故意闭眼不看真光。他们的罪还在,因为他们是如此倚恃着自己的义。

疾病与罪恶:
这个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
9:2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
罪和疾病的关系向来在犹太人和基督徒神学思想里面一直是探讨的焦点。犹太人始终认为罪和疾病有着某一种的关联。但是从创世纪里面我们可以看见,最初死亡和疾病进入这个世界是因着亚当的堕落犯罪的缘故。但是是否后来我们所有的疾病都与我们本身所犯的罪有直接关联呢?

在第五章中,主耶稣医治了那个瘫痪了38年的瘫子时候,对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从此不要在犯罪,恐怕你所遭遇的比从前更加厉害。在第五章的那个人身上,我们确实看见,罪跟个人的疾病有着直接的关联。但在这一章却给我们平衡了。在这一章里面,门徒们问:这个人的疾病是他犯罪呢,还是他父母犯罪呢?

9:3         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 神的作为来。
9:4         趁著白日,我们必须做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
9:5         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
这里就延续了8章12节:我是世上的光这个主题。

神迹:
说完了这话,主耶稣以行动来医治这位生来瞎眼的人。
9:6         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9:7         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 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
耶稣基督在这里用一个神迹表明了他就是世界的光,跟从他的就不在黑暗里走。接下去就引发了很有趣,并讽刺的一幕。这个生来瞎眼的人回到家里后的经历。

审讯:
9:8         他的邻舍和那素常见他是讨饭的,就说:“这不是那从前坐著讨饭的人吗?”
9:9         有人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他自己说:“是我。”
他承认了是我,那令许多人难以置信,怎么可能一个生来瞎眼的人,已经讨饭讨了这么久的人竟然能够看见了。所以:

9:10         他们对他说:“你的眼睛是怎么开的呢?”
9:11         他回答说:“有一个人名叫耶稣,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对我说‘你往西罗亚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9:12         他们说:“那个人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
这个生来瞎眼而得医治的人开始为耶稣做了这一个见证。他讲述他个人的经历。
9:13         他们把从前瞎眼的人带到法利赛人那里。
9:14         耶稣和泥开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犹太人又抓住了这一点,把焦点放在安息日的问题上。
9:15         法利赛人也问他是怎么得看见的。瞎子对他们说:“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见了。”
9:16         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 神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他们就起了纷争。
9:17         他们又对瞎子说:“他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他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
这里就引发这个瞎子为主耶稣基督所做的见证,并且提出了他对主耶稣基督更进一步的认识:先知。他不仅仅认识他的名字是耶稣,他也认识了他是一位先知。这些法利赛人拿他没办法,就开始怀疑他的见证。
9:18         犹太人不信他从前是瞎眼,后来能看见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来,
9:19         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吗?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
9:20         他父母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
9:21         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却不知道;是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他自己必能说。”
约翰为我们交代了:
9:22         他父母说这话,是怕犹太人,因为犹太人已经商议定了,若有认耶稣是基督的,要把他赶出会堂。
9:23         因此他父母说:“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
这是对犹太人一个非常严厉的惩罚,从此之后,他失去了有份参加犹太社区的资格,他失去了所有从犹太社区而来的那一些的资源。因此他的父母面对这样的惩罚威胁,他们担心害怕。

9:24         所以法利赛人第二次叫了那从前瞎眼的人来,对他说:“你该将荣耀归给 神,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
你该将荣耀归给神,这句话不是一般我们说的:荣耀归神。这句话是根据约书亚记7章19节的一个用词。在约书亚记7章提到有个人名字叫亚干,他在攻打耶利哥城的时候,从城里面收取了一些战利品,本来应该焚烧的,他却据为己有。当约书亚攻打艾城失败的时候,他们查找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败仗,发现是亚干犯了这个罪的缘故,当他们把亚干找过来的时候,就说:
7:19         约书亚对亚干说:“我儿,我劝你将荣耀归给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在他面前认罪,将你所做的事告诉我,不要向我隐瞒。”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非常严肃的告诉你,你一定要说实话。这些法利赛人同样对这个生来瞎眼的人说:你一定要在神的面前说实话,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法利赛人一直相信耶稣基督虽然行了这么大的神迹,他是个罪人,这是永远无法更改的一个事实。但是生来瞎眼的人回答说:

9:25         他说:“他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
何等美的一个见证。他在这里做对比,他要强调的是下面一句: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灭的一个事实,这是我亲身的经历。这些法利赛人没有办法,只好再次问他:

9:26         他们就问他说:“他向你做甚么?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
9:27         他回答说:“我方才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为甚么又要听呢?莫非你们也要作他的门徒吗?”
我们可以看见这个生来瞎眼的人略带幽默感的讽刺这一些在审问他的人,结果没想到惹来了一顿骂。

9:28         他们就骂他说:“你是他的门徒,我们是摩西的门徒! 
9:29         神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人,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
9:30         那人回答说:“他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
9:31         我们知道 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 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才听他。
9:32         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
9:33         这人若不是从 神来的,甚么也不能做。”
这个瞎眼的人为了主耶稣基督再进一步地做了一个非常有把握的见证。这个人确确实实的是敬奉神,遵行他的旨意,从神而来的。因为他做了一个从来没有任何一位先知曾经做过的事情。历史上虽然有过瞎子的眼睛得以开了,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生来瞎眼的,他的眼睛能看见。这里可以看见生来瞎眼的人对法利赛人的讽刺。所以引发了:

9:34         他们回答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还要教训我们吗?”于是把他赶出去了。
这些法利赛人如此的坚持自己先入为主的成见,认定了耶稣是个罪人。无论这个人怎样为耶稣做见证,他们始终没有办法接受。而且抱持着,好像他们在第七章中,这一些不明白律法的百姓是受咒诅的。他们同样对这样一位生来瞎眼而得着医治的人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还要教训我们吗。何等可惜,这是这些法利赛人的反应。

进一步启示:
9:35         耶稣听说他们把他赶出去,后来遇见他,就说:“你信 神的儿子吗?”
这里遇见他可以翻译成找着他。主耶稣不希望他对耶稣基督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他的名字叫耶稣,他是个先知,他是从神那里来的,是敬奉神,遵行神旨意的。主耶稣要把自己进一步的启示给这位生来瞎眼而得医治,这个经历了如此大神迹的人,他必须要更进一步的认识耶稣基督是谁。因为真实的信心不能够永远都只是基于神迹,不能够永远都是以经历作为我们的依据,我们必须要透过神的启示更深的认识神,更深的认识主耶稣基督。

9:36         他回答说:“主啊,谁是 神的儿子,叫我信他呢?”
9:37         耶稣说:“你已经看见他,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他。”
9:38         他说:“主啊,我信!”就拜耶稣。

光与暗的吊诡:
接着主说了一段话:
9:39         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第三章说主耶稣来了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要拯救世人。但主耶稣来了,确实是要审判。所谓的审判,是分别是非断定是非,而随着他的来,他带来了这一种大的分别。从第五章开始,我们就看见这种分别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一方面是有一些人拒绝他的,不接待他的,另一方面,是有一些人相信他,接待他。

9:40         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9:41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主耶稣在这里给我们一个教导:他是世界的光,他来了就要照明黑暗。有一些人是认为自己能看见的,他们一直坚持说我们知道,我们能看见,我们是摩西的门徒,我们相信律法所说的一切。但是他们却昧于耶稣基督在这个神迹里面所显明出来的那个奇妙的大能。

耶稣基督来了,他带来了光照,可是有的人却故意蒙上他的眼睛。好像有一种鱼一样,这种鱼常年生活在黑暗的洞穴当中,洞穴经年不见天日,长久下来,这些鱼的眼睛也就跟着瞎掉了,根本不具备功能了。这一些法利赛人也是如此。他们把神所赐给他们的恩典,在旧约时代神把律法赐给他们,那是神的恩典,借着律法要叫人更认识神,借着律法叫人认识自己是个罪人,借着律法要引导人归向主耶稣基督。律法本是圣洁的,良善的,美好的,但是这些人因着以自己拥有律法,以自己作为亚伯拉罕的子孙,以这个作为他们的夸口,把神所赐的恩典,自己就以此为满足了。他们却不知道,神在耶稣基督里面要赐下新的恩典,更美好的恩典。当他们拒绝这个更美好的恩典的时候,他反而对旧有的恩典也没有办法真正的发挥该有的功用了。因此这些人身上显露出一种极其可悲的情景。

我们这些相信神的人,我们要一直不断学习着,不以我们已有的为满足。我们需要学习不以神所赐给我们的恩赐取代这位赐恩的主。神的最大的敌人不是我们的罪恶,甚至不是世界,魔鬼,神的最大的敌人许多时候是神所赐的恩赐。因为我们这些蒙恩的人,非常容易满足于神所赐的恩赐。以神所赐给我们的恩赐来取代了这位赐恩的主,以至于神不能够把他更丰富的恩典赐给我们,以至于神当他愿意把更大的光来光照我们的时候,我们却仍然坚持着我们已经有了光了,我们已经有了恩典了,我们不需要了,以至于我们拒绝了这光。

生命的光来到了地上,要把神丰富的恩典赏赐下来,但是人要如何的来回应?在第三章里面,约翰说耶稣基督不是为了定世人的罪而来,乃是要拯救世人。第九章,主耶稣说我为审判来到这一个世界。虽然有人认为这两处经文没有办法平衡。39节中: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原来希腊文中定罪和审判是相同的,有人认为上下矛盾。我们必须根据上下文来判断。第三章里面,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主耶稣基督来了是要审判,但是审判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称义,另外一种结果是定罪。主耶稣来的目的是拯救,同时也带来了审判,但是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消极的,负面的来定世人的罪,而是为了要拯救他们。但是那一些作恶的人,因为他们自己行为是恶的,他们并不来就光,恐怕他们的行为被显明出来,受到了责备,以致于他们不爱光倒爱黑暗,他们恨光并不来就光。但是,感谢神,有一些是行真理的,他必来就光,为了要显明他们所行的是在神的恩典中,靠着真理而行的。

你我是什么样的人?我们是坚持活在黑暗里拒绝来就光的还是我们愿意行真理,并且来到神的面前,一直不断地接受神的光照,一直不断接受神的矫正,好让我们可以一直不断行走在神的道路里面。好像主耶稣在上面一章所说的一样,神的儿子要我们得自由,借着真理,借着他的道,叫我们得自由,我们就真自由了。我们是否愿意如此行在神的光中,行在神的面前,还是我们要像这些法利赛人一样坚持认为自己已经有了光了,因着他们有了光,当真光来到这个世界,当真光照耀在黑暗里面的时候,这些法利赛人反而拒绝这光,抵挡这光,找各样的理由来推脱来否定这个光的照耀,以至于最终他们死在自己的罪中,就像主耶稣在上一章所说你们要死在你们的罪中,因为你们不相信的缘故。主耶稣把神的道告诉了他们,结果他们却拒绝相信,他们只有一直不断的活在自己的罪里。今天我们应该趁着有光,来接受这光,趁着有光,我们让这光来照明我们所有的黑暗,也让这光赐给我们生命的大能,引导我们走在光明的道路里面。

TOP

第十八课 好牧人

约翰在第9章,第10章的叙述并没有中断,第10章不但是第9章的延续而已,而且它更是第9章的诠释。在前一章里面,主耶稣使那生来瞎眼的人得以看见,激起了当时的宗教领袖,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等等的敌对。这些人本来应该是作为以色列人的牧人的,但是他们却把那些相信耶稣的人赶出会堂,这就证明他们在属灵方面确实是瞎眼的,他们把人引入黑暗当中。于是在第十章里面,主耶稣说明了理想的牧人的光景,并且表明他自己就是好牧人,好叫羊群可以得着更丰盛的生命。

比喻:
这个好牧人的比喻,我们很容易就联想到旧约的以西结书34章,等下我们会详细说明这一章的经文。在约翰福音中,1到6节,先给我们说明了主耶稣所用的一个比喻。虽然这里所用的“比喻”和对观福音里“比喻”不是同一个词。对观福音中比喻通常是一种叙述性的比喻,是有着情节,是有着人物,有着一些角色的。这一章的比喻却没有什么情节,比较接近于一般的格言,谚语类的。第6章的比喻比较倾向于旧约时代的箴言一样。

10:1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进羊圈,不从门进去,倒从别处爬进去,那人就是贼,就是强盗。
10:2         从门进去的,才是羊的牧人。
10:3         看门的就给他开门,羊也听他的声音。他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
10:4         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著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
10:5         羊不跟著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

主耶稣把这个比喻告诉了他们,这一章和前一章是延续下来的,所以这里的他们很明显的是指着前一章结尾的那些法利赛人。主耶稣把这个比喻告诉他们,但他们不明白所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从第7节开始,主耶稣进一步解释这个比喻。

在这个比喻里面基本上有两方面。第一,提到了“门”,这个门是羊圈的出入口。这里提到牧人和强盗的区别。牧人是会从门进去的。有个看门的,他认得牧人,当他看见牧人的时候,牧人就可以从门进去。盗贼不会从门进去,而是从别处爬进去。这是很重要的焦点。第二,焦点是牧羊人。这个牧人不仅仅是从门进去而已,而且羊也听牧人的声音。他按着名字把羊领出来,他放出自己的羊。他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羊不会去跟陌生人,因为不认得他的声音必要逃跑。

比喻的解释
这是我们很熟悉的比喻。但是这个比喻到底有什么意义?当时的法利赛人不明白,耶稣基督进一步做了解释。从第7节到18节,主耶稣针对这个比喻做了更深一层的解释。

10:7         所以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
10:8         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
10:9         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
10:10         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注: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
10:11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
10:12         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赶散了羊群。
10:13         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并不顾念羊。
10:14         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
10:15         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
10: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10:17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
10: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主耶稣在进一步解释这个比喻的时候,仍然是依据前一个比喻所着重的两方面。一方面就是门,所以在第7,9节,直截了当的说:我就是羊的门,我就是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主耶稣把他自己和在他之先的做了一种对比。不是借着他而进入羊圈的,都是贼,是强盗。主耶稣说:相对的,这个门不仅是让牧人可以进去,而且是让羊可以出入的。从这一个门出入的就要得救,并且得草吃。主耶稣应许说: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这是主所应许给所有来他这里,所有相信他,所有从他这里进入羊圈的人。主给他们应许,他们要得着生命并且得着更丰富。

第二方面,主把焦点转向了牧人。他不仅仅是羊的门,他还是牧人。他不仅仅是牧人,还是好牧人。这个“好”类似于我们前面说过的“真”一样,乃是形容一个最终极的牧人,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是那一个相对于所有的失败的牧人,主耶稣是那一个理想中的,应该作为所有牧人的典范的。表明他自己是为羊舍命的。

这把我们引向了以西结书的34章,在旧约圣经中有许许多多地方谈到牧人,但是最明确的可能就是这一章的经文。在以西结书的34章,神借着先知来责怪以色列人的领袖们。因为作为领袖,他们本该成为羊的牧人,他们本该牧养羊群,照顾这些羊群,但是神却如此的责备他们。在以西结书34章1-6节。
34:1         耶和华的话临到我说:
34:2         “人子啊,你要向以色列的牧人发预言,攻击他们说:‘主耶和华如此说:祸哉!以色列的牧人只知牧养自己。牧人岂不当牧养群羊吗?
34:3         你们吃脂油,穿羊毛,宰肥壮的,却不牧养群羊。
34:4         瘦弱的,你们没有养壮;有病的,你们没有医治;受伤的,你们没有缠裹;被逐的,你们没有领回;失丧的,你们没有寻找;但用强暴严严地辖制。
34:5         因无牧人,羊就分散;既分散,便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
34:6         我的羊在诸山间,在各高冈上流离,在全地上分散,无人去寻,无人去找。

这是神借着先知以西结对于以色列牧人的责备。我们也会想起主耶稣的时代,马太福音9章,主耶稣看着当时代的犹太人就说:看见他们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好像羊没有了牧人一样,流离失所。这确实是那个时代以色列人的情景。从约翰福音9章里面,我们看见那一些的法利赛人,那些祭司长,他们作为羊的牧人,他们所关心的却不是羊群的利益,不是关心羊群的好处,他们所在意的是自己的益处。因此,以西结书的34章7-10节,神借着先知再次责备这些牧人,而且要夺去这些牧人的职份。
34:7         所以,你们这些牧人要听耶和华的话。
34:8         主耶和华说: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的羊因无牧人就成为掠物,也作了一切野兽的食物。我的牧人不寻找我的羊,这些牧人只知牧养自己,并不牧养我的羊。
34:9         所以,你们这些牧人要听耶和华的话。
34:10         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与牧人为敌,必向他们的手追讨我的羊,使他们不再牧放群羊,牧人也不再牧养自己。我必救我的羊脱离他们的口,不再作他们的食物。

耶稣基督的时代,那些法利赛人,那些祭司,文士也必然要面对神的这一审判。感谢神,主耶稣基督来了,不仅是带来了这样的审判,他更是一个好牧人,就是神应许之中的那个理想的牧人。也就是在以西结书34章11节到16节所应许的。
34:11         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必亲自寻找我的羊,将他们寻见。
34:12         牧人在羊群四散的日子,怎样寻找他的羊,我必照样寻找我的羊。这些羊在密云黑暗的日子散到各处,我必从那里救回他们来。
34:13         我必从万民中领出他们,从各国内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归回故土,也必在以色列山上,一切溪水旁边,境内一切可居之处牧养他们。
34:14         我必在美好的草场牧养他们;他们的圈必在以色列高处的山上。他们必在佳美之圈中躺卧,也在以色列山肥美的草场吃草。
34:15         主耶和华说,我必亲自作我羊的牧人,使他们得以躺卧。
34:16         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只是肥的壮的,我必除灭,也要秉公牧养他们。

主耶稣说我是好牧人。在这一段,第一个主耶稣先把这一个好牧人跟雇工作为一个对比。前面一个段落里面描写了牧人和盗贼的对比,这一段是好牧人和雇工的对比。他说好牧人是会为牧人舍命的。如果是雇工,当他看见了狼来的时候,因为他不是牧人,羊不是属于他自己的,他看见狼来了就会逃跑,而狼抓住了羊就赶散了羊群了。雇工之所以逃跑是因为他不顾念羊,相对的,好牧人却是为羊来舍命的。

好牧人不仅仅为羊舍命,第二方面我是好牧人,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正如父认识我,我也认识父一样,并且我为羊舍命。好牧人不仅仅是为羊舍命,他与羊之间有着亲密的关系。他认识羊,羊也认识他,正好像父认识这一位好牧人,这位好牧人也认识父一样。

第三方面,这位好牧人,他把整个牧养他的羊群的应许,不仅局限在以色列人身上,他更把他扩大的全地之上。所以他说:
10:16         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

无论是圈内的指着犹太人而说的,圈外的指着外邦人说的,这两群的羊主耶稣都为他们舍命,都要把他们领回来,成为一群,归一位牧人来牧养了。这位牧人就是主耶稣基督自己。因此,主耶稣在这里把好牧人和羊的关系做了非常深入的描述。

从第17节开始,主耶稣进一步描述这一位好牧人,他的舍命是没有人强迫的。
10:17         我父爱我,因我将命舍去,好再取回来。
10:18         没有人夺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取回来,这是我从我父所受的命令。”

没有强迫他,是他自己舍的。而他有权柄舍了,他也可以再取回来。而为羊来舍命,一面来说是我从父所受的命令,但另外一方面,我也有权柄舍了。

耶稣基督这话并没有促使以色列的牧人来反省悔改,耶稣基督这话只在他们中间引发了一场纷争。

10:20         内中有好些人说:“他是被鬼附著,而且疯了,为甚么听他呢?”
10:21         又有人说:“这不是鬼附之人所说的话,鬼岂能叫瞎子的眼睛开了呢?”
从这里我们看到这一章经文和上一章经文的关联。

修殿节的背景:
从10章22节开始进入到另一个背景。
10:22         在耶路撒冷有修殿节,是冬天的时候。
10:23         耶稣在殿里所罗门的廊下行走。

修殿节是旧约里面没有提到的一个节期。因为修殿节的出现是在旧约结束,新约开始之间的,这有他的历史背景。

在主前167年,叙利亚人安提亚古四世伊波法尼侵略了耶路撒冷,污秽了圣殿,在圣殿里面设立了异教的祭坛,来取代以色列神的祭坛,在那些岁月里面,任何一个人如果拥有希伯来圣经的一部分,都是严重违法的,伊波法尼会进行残酷的镇压。因着这个缘故,许多的犹太人起来起义反抗。最后他们在一个人领导下,这个人叫犹大马加比。马加比是他们家族的名字,人们给他取一个名字叫锤子犹大,因为他具有非常强悍的革命能力。在马加比家族领导下,犹太人把圣殿收复了。在主前164年的基思流月的25日,大概阳历12月,他们把圣殿洁净了,把圣殿献给神。百姓就庆祝重新献殿。他们庆祝的时间有8天之久,并且他们决定每年的这个时候有8天的修殿节,这个就成为后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期。

修殿节也称为光明节,因为犹太的家庭要点上灯,点上蜡烛。象征他们敬拜的权利在不敢奢望的时候向他们显明了,照临了他们。这个光以及这个节期里面洋溢的喜乐都足以媲美我们在前面两章里面所看到的住棚节。在次经“马加比二书”第一章9节中,又称修殿节为基思流月的住棚节。不过有点不一样的是,住棚节是他们要在外面搭起棚子来庆祝,修殿节却是在自己家里庆祝。






虽然好像下面的叙述跟这个节期的背景没有太直接的关联,但是我们也要理解,这个节期是应验在主耶稣基督身上。因为36节提到说:
10:36         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自称是 神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
耶稣说:你们在庆祝什么?你们在庆祝修殿节吗?你们在庆祝把圣殿重新分别为圣来献给神吗?在这里有一位是真正的,父亲自分别为圣的,他称自己为神。

我与父原为一:
我们来看下面这段经文,接下来的经文围绕着一个问题,耶稣是不是基督?
10:24         犹太人围著他说:“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诉我们。”
10:25         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
10:26         只是你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
10:27         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著我;
10:28         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
10:29         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
10:30         我与父原为一。”

这里主耶稣进一步借着羊的主题跟上一段又连接在了一起。最后一句“我与父原为一”,进一步说明了约翰福音1章1节的两句话,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我与父原为一,提到两位,一位主耶稣,一位父,就好像1章1节的道与神同在,是有两个独立位格的,但是这一位道与神却是原为一的,是本为一体的,因此,道就是神,但是两者却又不能完全等同。所以10章30节说的我与父原为一,不是指着同一个位格而说的,而是说他们具有相同的功能,他们做相同的事情,他们有相同的旨意,他们有相同的目的。在这些事物上,他们是合而为一的。但犹太人因着这一句话,就拿起石头要打他。

10:31         犹太人又拿起石头来要打他。
10:32         耶稣对他们说:“我从父显出许多善事给你们看,你们是为哪一件拿石头打我呢?”
10:33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不是为善事拿石头打你,是为你说僭妄的话;又为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 神。”
10:34         耶稣说:“你们的律法上岂不是写著‘我曾说你们是神’吗?
10:35         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若那些承受 神道的人,尚且称为神;
10:36         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自称是 神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
10:37         我若不行我父的事,你们就不必信我;
10:38         我若行了,你们纵然不信我,也当信这些事,叫你们又知道又明白:父在我里面,我也在父里面。”

在这段经文中,主耶稣受到他们的指控,说他说了亵渎的话,说他是个人却说自己是个神。主耶稣反驳他们的时候,引用了诗篇82篇6节的话语。
82:6         我曾说:‘你们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儿子。’
82:7         然而你们要死,与世人一样;要仆倒,像王子中的一位。”

诗篇82章6节中称一些在神以外的为神,连这些必朽坏的都能称为神,更何况是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呢?

这里的你们到底是指着什么说的?有几种可能性。

第一种是指着那些犹太人的领袖说的:诗篇82
82:1         神站在有权力者的会中,在诸神中行审判,
82:2         说:“你们审判不秉公义,徇恶人的情面,要到几时呢?〔细拉〕
82:3         你们当为贫寒的人和孤儿伸冤,当为困苦和穷乏的人施行公义。
82:4         当保护贫寒和穷乏的人,救他们脱离恶人的手。
所以有可能是指着那些审判官,有权力的领袖说的。

第二种可能,这个地方说的你们是神是指着天使说的。

第三,比较可能的是指着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在西奈山上神颁布律法时候说的,是指着神颁布律法时候的以色列人而说的。你们被称为神,因为你们领受了神的话语。主耶稣说,既然这话所临到的人都被称为神,更何况是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称自己是神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

10:39         他们又要拿他,他却逃出他们的手走了。

TOP

第十九课 复活与生命
上一课谈到因着主耶稣说我与父原为一,犹太人拿起石头要打他。主耶稣做了进一步解释只好,他们又设法想要捉拿他。主耶稣逃出他们的手离去了。

在10章40节就给我们做了一段的说明。
10:40         耶稣又往约旦河外去,到了约翰起初施洗的地方,就住在那里。
10:41         有许多人来到他那里,他们说:“约翰一件神迹没有行过,但约翰指著这人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真的。”
10:42         在那里信耶稣的人就多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着犹太人想要捉拿主耶稣的缘故,主耶稣退到约旦河外,就是约翰起初施洗的地方。也就是1章28节说的,在约旦河外的伯大尼,约翰施洗的地方。这个时候,约翰已经被人捉拿了,斩首了。但是约翰侍奉的果效仍然一直不断的延续过来。

耶稣在这个时候回到这里来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这里说,有许多人来到他那里,他们说:“约翰一件神迹没有行过,但约翰指著这人所说的一切话都是真的。”因着约翰的见证的缘故,有许多人相信了主耶稣基督。

这就引向了第11章和12章。第11,12章从兆头篇,神迹篇转向荣耀篇的一个段落。神迹的目的:显出神的荣耀。第11章所记载的神迹是兆头篇的顶峰,启示了死亡和复活的奥秘。指向最高的兆头:主耶稣基督的死与复活。但是11章的这个神迹也成为耶稣得荣耀的时候到了的一个肇因。所以有个学者认为拉撒路复活的故事乃是受难故事的开始。他甚至说在某种意义上,整个约翰福音就是耶稣受难的故事,因为他的作者时常都在思想着这一伟大的主题,这一个伟大的成就的。

当主耶稣在约旦河外,约翰施洗的地方的时候,这个时候在伯大尼,另外一个伯大尼,离耶路撒冷不远的村庄伯大尼发生了一个故事。提到了一个家庭里面,三个姐弟,名字叫马大,玛利亚和拉撒路的故事。

11:1         有一个患病的人,名叫拉撒路,住在伯大尼,就是马利亚和她姐姐马大的村庄。
11:2         这马利亚就是那用香膏抹主,又用头发擦他脚的,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

在这段经文里面,先给我们预先交待了玛利亚在第12章要用香膏抹主,并且用头发擦干。而这个患病的拉撒路是她的兄弟。

神迹的目的:

11:3         她姊妹两个就打发人去见耶稣说:“主啊,你所爱的人病了。”
11:4         耶稣听见就说:“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 神的荣耀,叫 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

这是第七个约翰选择要记载的神迹,也是七个神迹里面的最后一个。不过在着第七个神迹里面引发我们想起一件事情。主耶稣说这病不至于死,或者说这病不是要到死亡作为它的结局的,后面还会有后续的发展,但是这病为的是什么?这病为的是神的荣耀,要叫神可以显出他的荣耀来。这应该让我们想到了约翰福音二章11节。主耶稣在伽拿变水为酒的神迹之后,约翰所说的一句话: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在7个神迹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显出耶稣所行的神迹跟他的荣耀的显出是有关联的。跟耶稣基督能够藉着这个神迹得着荣耀是有关联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其实他的意思乃是表明说这七个神迹都是显出了他的荣耀来。

爱的耽延
接下去第5,6节,我们要稍微思想下。
11:5         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 
11:6         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

在第六节的最开头,有一个希腊词,我们中文圣经省略掉了,但是这个词有些译本是这样的翻译的:然而。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然而,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说明耶稣基督虽然爱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但是因为这个神迹要显出他的荣耀的缘故,所以他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可是这个希腊文的词在整本新约圣经里面从来没有一次是用做“然而”的意思。这个词oun,并没有然而的意思,这个词最普遍,最常见的叫做“所以”。 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所以,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

耶稣为什么要在所居之地多住了那两天的时间呢?就因为他像往常一样,一直不断的爱着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所以听见拉撒路病了,耶稣没有像我们一般人反应一样,急急忙忙赶紧探望我们所爱的病人,甚至可能像马大马利亚期盼的一样,你赶快来,你若早在这里,我的兄弟必不死。可是耶稣基督就因为对他们爱的缘故,反而在所居之地多住了两天,没有急忙地动身回去。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有许多时候,我们遇见一些的难处,苦难,我们在难处,苦难中向神呼喊,可是多少时候我们似乎听不见神的声音,似乎没有得到神的回答。神似乎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神似乎弃我们与不顾,我们感受不到神的爱。我们却不知道,就好像拉撒路的故事一样,有许多时候,神没有立刻回应我们的祷告不是因为他不爱我们,正因着他爱我们,为着显出更大的荣耀来,为着我们更大的益处,以至于他暂时没有回应我们的祷告。这是很美的一个功课。

为什么主耶稣要在所住之地多住那两天?这可能跟耶稣的所在地点有点关联。一般传统认为,拉撒路患病的消息是花了一天的时间传到了约旦河东给耶稣。但是当这个消息还没有传来的时候,耶稣基督就知道这病不至于死。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凭着他超自然的知识,他就知道拉撒路已经死了。所以就在报信的人动身没多久之后,可能拉撒路就死了。拉撒路的死并不是因为耶稣耽搁两天造成的。经过了这两天,然后主耶稣又花了一天回到伯大尼的路程上面,所以总共就过了四天。这样一来,将耶稣耽搁的决定就解释为他不受人的操纵。他故意的拒绝接受被人操纵,好像在伽拿的婚宴中一样,他的时候还没有到。

另外传统的解释是:这样的耽搁确保拉撒路死了会有足够长的时间,免得有人误以为这个神迹只是在人的灵还没有离开当地之前就复苏过来。所以耶稣所行的神迹的确以惊人的大能证实了他的门徒和朋友们的信心。但如果耶稣接到请求之后,立刻就回应的话,他们就不会有这样的信心的。这是传统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有许多有价值之处,如果耶稣是像一般所以为的那样,在约旦河东,距离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大尼只有一天的路程的话,当然是如此。

可是圣经学者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约翰施洗的地方是在巴坦尼亚地区,距离耶路撒冷的东北方有150公里,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能要把传统的解释放弃掉。因为传统的解释必须要假设当报信的人带着拉撒路生病的消息离开伯大尼的时候,拉撒路几乎马上就死了。但这样的解释忽略了11章4节跟11章11节之间的差异。11节主耶稣才说到:拉撒路死了,拉撒路睡了。那是经过了多耽延的两天,主耶稣才说这句话的。所以,对耶稣来说,当拉撒路病了的时候,当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拉撒路还活着。因为那时候耶稣说:这病不至于死。可见拉撒路还没有死,当时他还活着,是经过了那两天的耽搁后,耶稣才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他是透过超然的知识,得知拉撒路已经死了。而拉撒路的死仿佛是从神而来的记号,差遣他和他的门徒前往伯大尼。这样一来,就表示着拉撒路的死与复活所相隔的4天是从耶稣动身前往伯大尼开始的。耶稣如果是在北方,距离耶路撒冷有150公里的话,大约就是一个健康的人,花了4天的时间才能够从北方到伯大尼这里。这也就是17节所说的那4天。因此耶稣基督耽搁了那两天的时间,我们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是从拉撒路死之后,他才动身离开那里来到耶路撒冷。死了四天之后,他抵达了耶路撒冷。

总之,很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缘故,耶稣基督故意停留在当地,仍然等到拉撒路确实断气了,他才要动身。一面来说,因为他也不可能赶在拉撒路死之前回到伯大尼,另一方面,他也要确保,当他抵达伯大尼的时候,拉撒路已经死了四天了。因为根据后来的拉比们的传统,他们认为一个人死了以后,他的灵魂会在他的身体上徘徊三天,想要重新进入身体里面,但是一旦看到身体的外形改变,也就是身体开始腐烂了,这个时候灵魂就会离去。这么一来,死亡就再也不可能改变了。死亡就成为定局,一个人就再也没有活过来的可能性。

因此5,6节说:耶稣素来爱马大和她妹子并拉撒路,所以听见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两天。

复活与生命:
过了那两天之后,
11:7         然后对门徒说:“我们再往犹太去吧!”
11:8         门徒说:“拉比,犹太人近来要拿石头打你,你还往那里去吗?”

主耶稣在这里又对门徒有教导,提醒他们要把握机会为神作工。

11:9         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十二小时吗?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
11:10         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
11:11         耶稣说了这话,随后对他们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

主耶稣用睡了这个词来表示拉撒路的死亡。

11:12         门徒说:“主啊,他若睡了,就必好了。”
11:13         耶稣这话是指著他死说的,他们却以为是说照常睡了。
11:14         耶稣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拉撒路死了。
11:15         我没有在那里就欢喜,这是为你们的缘故,好叫你们相信。如今我们可以往他那里去吧!”

主耶稣说他患病的时候我没有在那里,一面来说是因为他爱马大和她妹子马利亚和拉撒路的缘故,另外一面是为了你们的缘故,要叫你们看见神的荣耀,要叫神的儿子得着荣耀。并且叫你们可以相信,好像在第一个神迹里面一样,门徒们因为看见耶稣基督所行的荣耀就信了他。同样的,在这里耶稣基督故意耽延到拉撒路死了,他才动身回到伯大尼。

11:16         多马,又称为低土马,就对那同作门徒的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

低土马是双胞胎的意思。既然他不怕死,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耶稣和门徒就离开了约翰施洗的地方,回到伯大尼,到了就知道拉撒路在坟墓里已经四天了。伯大尼离耶路撒冷不远,很多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就来看马大和马利亚,为着死人拉撒路的缘故,来安慰马大和马利亚。

11:20         马大听见耶稣来了,就出去迎接他;马利亚却仍然坐在家里。
11:21         马大对耶稣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似乎主耶稣基督耽搁了,他来了,她兄弟必不死。

11:22         就是现在,我也知道,你无论向 神求甚么, 神也必赐给你。”
11:23         耶稣说:“你兄弟必然复活。”
11:24         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
11:25         耶稣对她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也就是“我是复活和生命”,这是约翰福音7个我是中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我是复活和生命?复活和生命是一件事呢还是两件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根据上下文,可能比较恰当的看法是认为这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而两件事情是互补的。因为下文说主耶稣说: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因为我是复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因为我是生命。

主耶稣在这里给我们看见,他给我们更丰盛的生命向我们有两大保证。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
这是指着我们的属灵生命说的。我们要得着一个永远的生命,这生命是不死的生命。但是我们的肉身,如果主耶稣基督没有很快再来的话,那么我们的肉身可能还要经过死亡。这样的人,主耶稣也应许我们:
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
因此主耶稣说:我是复活,我是生命。这是每一个基督徒应该要有的把握,我们敢于靠着耶稣基督所给我们的更丰盛的生命活在这个世界上,知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个更丰盛更美好的生命,可以在地上显出一个跟我们的天然生命截然不同的情景来,在这个地上为主耶稣基督做美好的见证。另外一面,我们也带着极大的把握,知道虽然我们的肉体渐渐朽坏,我们有一天可能也会经过死亡的关口,但感谢神,我们却不是到了坟墓为止的,我们不是停在死亡而已。我们怀着盼望,相信有一天这位复活的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他要叫我们再一次的从死里面复活过来。

11:26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
11:27         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
马大在这里表白了她的信仰,接着她马上就回去。暗暗地叫她妹子马利亚说:“夫子来了,叫你。”可能约翰没有把耶稣跟马大对话的过程完全记载下来。

11:29         马利亚听见了,就急忙起来,到耶稣那里去。
11:30         那时,耶稣还没有进村子,仍在马大迎接他的地方。
11:31         那些同马利亚在家里安慰她的犹太人,见她急忙起来出去,就跟著她,以为她要往坟墓那里去哭。
11:32         马利亚到了耶稣那里,看见他,就俯伏在他脚前,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
11:33         耶稣看见她哭,并看见与她同来的犹太人也哭,就心里悲叹,又甚忧愁,
11:34         便说:“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他们回答说:“请主来看。”

这里“悲叹”这个词到了38节会再次出现。这个悲叹可能还不只是悲叹的含义而已。这个词用在马的身上,可以形容马在生气的时候,那种从鼻孔里头喷出气息来的情景。因此这个词可能不只是表达悲叹的含义,而是表达了忿怒,生气,那一种义愤填膺的情景。

耶稣基督看见了马利亚哭,也看见了和她同来的犹太人哭,他就忿怒并且忧愁。到底是什么叫耶稣基督忿怒?后面再一次的提到他的忿怒,很可能主耶稣的忿怒是因为他想到了罪恶的权势所带来的死亡,这个死亡给人世间带来了这许多的悲痛,因此他对罪恶权势忿怒,同时也忧愁他们的哀恸。便问:“你们把他安放在哪里?”周围的人回答说:“请主来看。”这时候耶稣哭了,犹太人从耶稣的哭的里面有一个反应是: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

11:35         耶稣哭了。
11:36         犹太人就说:“你看他爱这人是何等恳切。”
11:37         其中有人说:“他既然开了瞎子的眼睛,岂不能叫这人不死吗?”
11:38         耶稣又心里悲叹,来到坟墓前;那坟墓是个洞,有一块石头挡著。
11:39         耶稣说:“你们把石头挪开!”那死人的姐姐马大对他说:“主啊,他现在必是臭了,因为他死了已经四天了。”
11:40         耶稣说:“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 神的荣耀吗?”
11:41         他们就把石头挪开。耶稣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
11:42         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著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

耶稣基督深信父神已经听了他的祷告,他也知道父神向来都听他的祷告,但他仍然刻意的站在众人面前举目望天高声的祷告,知道神听他的祷告,为了叫众人可以信心得着刚强,为了叫众人可以相信他。

11:43         说了这话,就大声呼叫说:“拉撒路出来!”
11:44         那死人就出来了,手脚裹著布,脸上包著手巾。耶稣对他们说:“解开,叫他走!”

耶稣基督在前面第五章的时候曾经应许过,时候将到,那时死人要听见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就要活了。在拉撒路复活的这个记载中,我们看见耶稣基督的这一个应许得着了初步的应验。而有一天,当耶稣基督再来的时候,所有在坟墓里的人还要再听见耶稣基督神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感谢神。耶稣是复活,耶稣也是生命。

反应:
这一章结束的时候,提到了:
11:45         那些来看马利亚的犹太人,见了耶稣所做的事,就多有信他的。
11:46         但其中也有去见法利赛人的,将耶稣所做的事告诉他们。
11:47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说:“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
11:48         若这样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

这里再一次暴露出这一群牧人只顾牧养自己的情景。他们所关心的不是地土,不是百姓,他们所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他们说:若这样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就会引发罗马人来干涉,罗马人会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在希腊文里面,这两个地方的“我们的”都是特别强调的语气,突显出他们所关心的是我们的利益。

11:49         内中有一个人,名叫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甚么。
11:50         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

藉着该亚法的这句话,作者约翰看出了更深的意义。虽然该亚法的意思是牺牲了耶稣,保住了全国,保住了百姓,保住了地土,保住了我们的利益。但是约翰从这里看出了更深的意义,耶稣基督将要替这一国死,而且不仅替这一国死,更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好像主耶稣在上一章所说的:我另外有羊,不是这圈里的;我必须领他们来,他们也要听我的声音,并且要合成一群,归一个牧人了。但耶稣怎样来领他们来呢?就是借着好牧人为羊而舍命,来达到把天下所有的羊都聚集归一的结果,但是也突显出这一些当时代的宗教领袖们,他们在神的旨意中,在神的托付中的失败。

TOP

第二十课 受难的前奏
在上一章我们讲到因着主耶稣基督让拉撒路复活,引发了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在公会里面开会。他们所做成的决议就是11章53节说的:“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因为这个缘故,主耶稣就不再显然行在犹太人中间,就离开那里往靠近旷野的地方去。到了一座城,名叫以法莲,就在那里和门徒同住。接下来的11章的55到57节就是前面这个拉撒路故事和第十二章所记载的事情之间的转接。但是基本上这段经文作为下面那段经文的背景。

11:55         犹太人的逾越节近了,有许多人从乡下上耶路撒冷去,要在节前洁净自己。
11:56         他们就寻找耶稣,站在殿里彼此说:“你们的意思如何?他不来过节吗?”
11:57         那时,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早已吩咐说:“若有人知道耶稣在哪里,就要报明,好去拿他。”

因着逾越节近了,各地的犹太人纷纷来到耶路撒冷,并且在这里交头接耳。他们就寻找耶稣,站在殿里彼此说:“你们的意思如何?他不来过节吗?”因为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早已吩咐说:“若有人知道耶稣在哪里,就要报明,好去拿他。”耶稣还敢来吗?耶稣还会来吗?前面一段经文就说主耶稣退去了,不再显然的行在犹太人中间,离开那里到以法莲和门徒同住了。在逾越节的时候,他还会来吗?于是就引入了第十二章。

十二章包括了几个重要的事件:马利亚膏抹耶稣,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以及耶稣一篇论到他得荣耀的讲论,还有耶稣公开事奉的结语。跟前面几章不同的是这一章没有记载主耶稣所行的神迹,反而记载了一群希腊人来尊荣主耶稣的举动,这些举动被看成是和神所预定的旨意有关的。


马利亚膏抹耶稣
马利亚膏抹耶稣的故事可以和11章1-54节的记载做一个比较。11章1-54节的主要角色是马大,马利亚则是次要的,但到12章1-8节,马利亚则是主角。在前一段经文中,马大以信仰告白的方式表达了对耶稣的信心。“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而在这一段经文中,马利亚用行动来向耶稣表明了她的爱跟奉献,以及信心的委身,更重要的是她的行动含有着极深的象征意义。那香膏是预先为了耶稣的安葬而预备的。耶稣却也接受了她这一个行动,把它当作是他将要受死的见证。在这个故事里面,谈到了:
12:1         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
12:2         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
12:3         马利亚就拿著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12:4         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
12:5         说:“这香膏为甚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
12:6         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著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12:7         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12:8         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12:9         有许多犹太人知道耶稣在那里,就来了,不但是为耶稣的缘故,也是要看他从死里所复活的拉撒路。
12:10         但祭司长商议连拉撒路也要杀了,
12:11         因有好些犹太人为拉撒路的缘故,回去信了耶稣。

这里记载着马利亚膏抹耶稣的故事,这个故事在对观福音里面也有一个类似的记载,那是一个不同的另外的故事。路加福音里面记载的是一个有罪的妇人来膏抹主耶稣基督的故事,这跟主耶稣基督在逾越节不同。马太跟马可记载的可能是和约翰福音12章相同的故事。细节上,时间稍微有些不同,但是细节我们不在这里探讨。要紧的是我们在这里我们可以看见耶稣基督那天接受马利亚的膏抹,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膏抹的意义究竟何在。因着马利亚的举动,引发了门徒们的抗议,尤其是加略人犹大的抗议。

犹大抗议说:这香膏为甚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三十两银子在希腊文里面是300个第纳流,在五饼二鱼的神迹中门徒说就是二十两银子买饼也是不够的。20两银子是200个第纳流,30两是300个第纳流。1个第纳流就是一个工人一天的工资。所以200个第纳流大约是8-9个月的工资,300个第纳流,扣除安息日,节期,大约就是普通的工人一整年的工资。这瓶的真拿达香膏真是贵重,引发了犹大的抗议。主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马利亚不一定懂得主耶稣不久之后将被人钉在十字架上,但是藉着她的这一个举动,耶稣基督看见了一件事情,就是她所保留的真那大香膏是特别跟耶稣的安葬有关联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要把握这个机会,来膏抹主耶稣基督。马利亚把握了这个机会,虽然她对这个动作所象征的意义究竟有多少明白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耶稣却间接的指示了他的门徒。毫无疑问的,当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之后,门徒们以及马利亚再次回头思想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觉得何等的美。马利亚所做的这个举动,在所有的人还没有膏抹耶稣之前,在其他的妇女在耶稣基督复活的那天清晨带着香膏膏抹主耶稣之前,马利亚早就已经用这个贵重的真拿达香膏来膏抹了主,显出了她对主耶稣基督的爱的奉献,也显出了她在不知不觉中间在信心中的一个举动。

耶稣基督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引发了马利亚膏抹主耶稣基督的故事,但是却也引发了法利赛人和祭司长更严厉的反应。他们不仅决定要把主耶稣基督杀了,而且决定要把拉撒路也杀了,因为有好些犹太人为拉撒路复活的缘故信了耶稣了。


耶稣骑驴进耶路撒冷
下面经文从12节开始,讲述了这段经文中的第二个故事,耶稣基督骑着驴子进入耶路撒冷。
12:12         第二天,有许多上来过节的人,听见耶稣将到耶路撒冷,
12:13         就拿著棕树枝,出去迎接他,喊著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
12:14         耶稣得了一个驴驹,就骑上,如经上所记的说:
12:15         “锡安的民哪(注:“民”原文作“女子”),不要惧怕!你的王骑著驴驹来了。”
12:16         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稣得了荣耀以后,才想起这话是指著他写的,并且众人果然向他这样行了。
12:17         当耶稣呼唤拉撒路,叫他从死复活出坟墓的时候,同耶稣在那里的众人就作见证。
12:18         众人因听见耶稣行了这神迹,就去迎接他。
12:19         法利赛人彼此说:“看哪,你们是徒劳无益,世人都随从他去了。”

耶稣基督骑着驴子进了耶路撒冷,这个故事在福音书中非常重要,因为这里提到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很重要的意义。主耶稣进城的时候,许许多多的人出来迎接他,这个时候,城里有多少的犹太人?犹太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当逾越节的时候,通常在耶路撒冷城里聚集的犹太人有120多万,这个数字不一定是精确的,但是却可以看见这个数量的庞大。耶稣进城的消息传到耶路撒冷的时候,许许多多的犹太人拿着棕树枝去迎接他,另外进城的人中,有一部分是随着耶稣从伯大尼往城里而来的。因为有许多人是去看拉撒路从死里复活的,然后做了见证,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人来要看耶稣,这些人就陪伴着耶稣往城里而去。主耶稣就在这种前呼后拥的情景中进入了耶路撒冷。

在这里群众说: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他们在极其喜乐里面向神欢呼,把原来作为求救的和散那这个词,和散那这个词原来是“主啊,拯救”,现在作为欢呼称颂的用词。并且引用了诗篇118篇25节26节:
118:25         耶和华啊,求你拯救!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亨通!
118:26         奉耶和华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我们从耶和华的殿中为你们祝福。

接下来就说耶稣得了一个驴驹就骑上,作者约翰在这里就补充了一句话,如经上所说。
12:14         耶稣得了一个驴驹,就骑上,如经上所记的说:
12:15         “锡安的民哪(注:“民”原文作“女子”),不要惧怕!你的王骑著驴驹来了。”

作者当时并不明白耶稣骑着驴驹的意义,等到耶稣得了荣耀之后,门徒们才想起撒迦利亚书9章9节的这句话是指着耶稣基督的荣耀进城而说的。所以众人果然向他这样行了。撒迦利亚书9章9节是那天约翰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所引用的经文。
9:9         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著驴,就是骑著驴的驹子。
9:10         我必除灭以法莲的战车和耶路撒冷的战马,争战的弓也必除灭。他必向列国讲和平,他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
9:11         锡安哪,我因与你立约的血,将你中间被掳而囚的人,从无水的坑中释放出来。

在这段经文中,有几个点是特别突出值得我们注意的。
第一个点,这位君王的来临,他是一位谦和的君王,他的来临关系到战争的止息。所以他不是骑着一匹战马而来,他是骑着一匹驴驹而来。作者约翰也把这个行动理解为主耶稣工作的特色,所以绝对不能把他缩减为一个狂热的奋锐党人。第二,与这个谦和的君王来临相关的不止是战争的止息,而且是向列国宣告和平,要将他作王统治的范围延伸到地级。撒迦利亚书9章10节的后半:“他的权柄必从这海管到那海,从大河管到地极” 是引自诗篇72章8节:“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应许锡安的君王,大卫之子将要在普世做王掌权。第三,这位谦和的君王的来临是跟神立约的血有关联的,这血将要给被囚的人带来释放。这三个主题已经是约翰在前面的经文中一次又一次重复的。好像:
1:29,34“看哪, 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3:35提到了神的国度
6:35-58,提到了这位大卫的君王
等等的。这是约翰一再的提起。而在这段经文中,更是跟着那一位作仆人的君王受死有关联的,那也就是紧接着在耶路撒冷城内所要发生的事了。

那一天耶稣进城了,他是一位谦和的君王,不仅仅在耶路撒冷里面宣告战争的止息,不仅仅要向列国宣告和平,而且是藉着他立约的血成就的。但到底当时这些欢呼迎接耶稣基督进城的人对于这一节经文有多少的领会,这恐怕是很值得怀疑的,就好像门徒们起先也不明白一样,一直要等到主耶稣基督得荣耀以后。

但耶稣基督的进城的这个行动引起了这么热烈的欢呼拥戴,许许多多的人去迎接他,以至于法利赛人彼此说:“看哪,你们是徒劳无益,世人都随从他去了。”

耶稣论他得荣耀
第三个故事是几个希腊人来求见耶稣的故事。
12:20         那时,上来过节礼拜的人中,有几个希腊人。
12:21         他们来见加利利伯赛大的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
12:22         腓力去告诉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诉耶稣。

这里提到有一群希腊人,他们竟然也上来过节礼拜。在耶路撒冷犹太人的圣殿中分好几个区域。
至圣所是大祭司一年一次可以进去的。
圣所是祭司们每一天都要进去里面烧香献祭的
有外院,这个院子的里面是利未人宰杀牲畜的地方。
有犹太人院,那是犹太人可以进去的地方
有妇女院,那是妇女可以进去的地方。
外邦人院:外邦人可以来到那里,参与对神的敬拜。
外邦人院和犹太人院当中隔着一个墙,在以弗所书中称之为当中隔断的墙。这个墙上有个牌子,牌子上写着说:外邦人禁止进入,凡违规的人就要被处死。

所以这些希腊人可能也羡慕像这些犹太人一样,可以敬拜独一的真神。但他们还没有受割礼,还没有皈依犹太教。他们渴慕神,但他们还没有权柄进入到内院的里面去。他们只能在外院朝见神。他们听见了耶稣的故事,他们来求见耶稣。



当主耶稣听见了这个消息,主耶稣做了一个很长的回应。但是到底这些求见耶稣的希腊人见着耶稣没有?约翰没有向我们交待。可是我们从耶稣的回应里面,我们可能可以看见这一些外邦人即使在这个时候见了耶稣,也不一定能够有份于耶稣基督的救恩。

12:23         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
12:24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
12:25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12:26         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这是耶稣对求见他的希腊人的一个回应,这个回应让我们看见希腊人的求见仿佛一个记号,仿佛是一个指标,让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又接续了前面一个段落,16节说:这些事门徒起先不明白,等到耶稣得了荣耀以后,才想起这话是指著他写的,并且众人果然向他这样行了。一次又一次地在这卷书里提到得荣耀。在上堂课里,我们提出七个神迹都是显出耶稣的荣耀来,叫耶稣基督得着荣耀。但是耶稣基督得着荣耀在约翰福音里面固然是藉着这七个神迹显明出来,但是耶稣基督得荣耀最要紧的却不是借着神迹,而是借着神迹中的神迹,就是主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而说的。所以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接着他马上说明了他的得荣耀是什么。

他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什么是得荣耀?耶稣基督说得荣耀就是落在地里死了,那就是得荣耀。因为只有这条途径才是每一个事奉神的人所必须要走的道路。不仅仅我要如此,而且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主耶稣发出一个呼召说: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主耶稣同时给我们一个应许说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

服事主耶稣基督的人,必须跟随主耶稣基督走这一条同样的道路。不是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是仿佛一粒麦子要落在地里死了,因为只有落在地里死了,才可以结出许多的子粒来。我们若爱惜自己的生命,那么一粒麦子仍旧是一粒。唯独当我们把自己当作麦子一样,种在土里面死了,才有可能结出许多的子粒来。耶稣基督就是那第一颗的麦子,结出了后世许许多多的子粒来。我们这些人也应该如此。但感谢神,这样子落在地里死了,却是耶稣基督得荣耀的第一步。而这个落在地里死了的本身就是他的荣耀。所以主也应许我们,凡跟从他的人,凡服事他的人,我父必尊重他。

接着主耶稣说:
12:27         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甚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
12:28         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

主耶稣基督面对着摆在前面的落在地里死了,他仍然不是只有充满热情,愿意为着结出更多的子粒来而死,但他也同样的想到那个十架的苦杯,他心里忧愁。所以他说:我说甚么才好呢?在这里因为原来的希腊文圣经最早的时候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里就引发了标点上的问题了。有人就认为这里所说的:“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把它当成耶稣基督在说“我说甚么才好呢?我要说,‘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吗?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有些圣经采取这样的标点方式,把“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当作主耶稣在斟酌犹豫是否要这么说呢?但耶稣马上否定了他自己的这个想法,“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但这样的翻译,DA卡森说有略显矫揉做作之嫌,因为好像主耶稣基督马上就否决了。到不如好像我们中文圣经所翻译的那样,“我说什么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主耶稣基督直截了当的向神呼求,求神救他脱离这令他忧愁的时候,但立刻他马上就好像在客西马尼园里面所说的一样: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因为我原是为这个时候来的。父啊,愿你的旨意成就,愿你荣耀你的名。这时候从天上有声音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

这个声音引发了许多人不同的反应,有人说是打雷了,有人说是天使对他说话,但主耶稣说:
12:30         耶稣说:“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
12:31         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
12:32         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

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么死说的。

在下一堂课里,我们要进一步说明最后的这段话说明了耶稣基督之死的意义,对于这个世界,对于世界之王究竟有什么意义?以及对我们这些相信他的人又有什么意义?

TOP

第二十一课 两种反应

得荣耀的意义:十字架
我们谈到因着希腊人来求见耶稣的缘故,这个求见的举动仿佛是从神那里来的记号,引发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耶稣也进一步说明了得荣耀的过程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对耶稣基督来说,得着荣耀就好像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一样,是可以结出许多子粒来的。一颗麦子若不落在地里死了,就仍旧是一粒,就没有荣耀可言。但一粒麦子,好像人愿意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甘愿舍去自己的生命,他就可以结出许多丰硕的子粒。主为着那些相信他的,跟从他的人留下了一个美好的榜样,让我们看见先有十架后有冠冕。整个的过程叫做得荣耀。

虽然面对这个十字架的苦杯的时候,主耶稣心中也忧愁,主耶稣心中也犹豫,甚至在对观福音里面在客西马尼园中呼求神说将这杯挪去,主耶稣在这里同样说: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甚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他马上像在客西马尼园一样不要照我的意思,说: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接着神为耶稣基督做了一个见证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在耶稣基督在地上的岁月里面,神已经藉着耶稣基督得着了荣耀,而如今来到了十字架,神更要藉着耶稣基督的被钉在十字架来得着荣耀。因此主耶稣基督说: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

12:30         耶稣说:“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
12:31         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

31节原来有两个现在,“现在这世界受审判,现在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中文圣经中省略了一个现在。藉着耶稣基督要得荣耀的过程,他死在十字架上,看上去好像是他被世人敌对,遭受了世人的抗拒,被世人弃绝了,被世人审判,被挂在十字架上,对于主耶稣基督来说,十字架不但是他得荣耀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十字架就是他的荣耀,而且当他被挂在十字架的时候,这个世界,这个远离神,抵挡神,与神为敌的这个世界的体系也要在耶稣基督里面受到审判。而且这世界的王要藉着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世界的王被赶出去,叫世人不再活在他的挟制底下。

接下去,主耶稣说:
12:32         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

十字架是耶稣的荣耀,十字架使世界受审判,十字架使世界的王被赶出去,十字架也可以使世人受吸引来归向神的一个必然途径。
12:33         耶稣这话原是指著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

犹太人也明白被举起来的含义,被举起来是指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被举起来而说的。犹太人明白这一点,所以说:
12:34         众人回答说:“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基督是永存的’,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这人子是谁呢?”

他们不能明白,他们对被举起来的领会只有十字架而已,死在十字架上。对于主耶稣基督而言,被举起来不是只有字面上的这一个理解。被举起来还有它的隐喻的用法,耶稣基督得着高举而说的。

12:35         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
12:36         你们应当趁著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耶稣说了这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

约翰福音头一部分的记载就在这里结束了,耶稣鼓励他们要趁着有光在光中行走,趁著有光,信从这光,信从这光的人本身也可以成为光明之子,本身也可以成为具有光的特质的人。但是耶稣知道他们的反应,所以就离开他们,隐藏了。


以色列人的刚硬不信
接下去37节到最后的50节不仅是约翰福音第12章这个事件的结语,而且是第2章到12章所记载的耶稣公开事奉的结语。在头一个段落里面是作者对耶稣所做的事奉果效所作的说明。整个的故事可以视作是第一章11节的详细解释。1章11节说: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所以在这里说,他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这成为回响在整个约翰福音前一半的重要的基调。约翰福音20章30-31节,约翰说:
20:30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 
20: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但是很可惜,耶稣虽然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约翰在这里引用了以赛亚书53章的经文:
53:1         我们所传的(注:或作“所传与我们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这是从耶稣基督的生平里面看见以赛亚书的这个预言的应验。但接着约翰提出了解释,他同样的引用了以赛亚书的话语,在约翰福音12章39-40节:
12:39         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
12:40         “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以赛亚书6章9-10节的话语在新约圣经中曾多次引用,比如马可福音4章12节以及他的平行经文,还有使徒行传28章的26-27节。这几处的经文都引发了一些的困难。但是这几处的经文都是跟神的审判所造成的刚硬有关。

圣经学者卡森(D.A.Carson)说:在以赛亚书第6章里面,先知看见了上主的异象,促成了他由衷的悔改与洁净,有机会以上主使者的身份来服事,他也受了这样的托付。但其前景却令人寒心,被听见他话语的人忽视,轻蔑,拒绝,神吩咐以赛亚来承担这个事奉,而且让他充分的知道事奉的结果是负面的。事实上,这样向这些百姓来传道,引起了负面的回应。从某个角度说,是他的传道造成了这一种负面的回应的,就着这个角度而言,也是神自己借着先知叫众人的心刚硬的。先知后来认识了这一点,所以就在以赛亚书63章15-19节里面,祈求全能者,以比较怜悯的方式将他自己彰显出来。神可以叫人刚硬,神可以审判人,这一个想法,经常出现在新约圣经的里面。比如说罗马书的第九章18节,跟帖撒罗尼迦后书的2章11节。

如果我们草率地来读这一段经文,会觉得它是一种刺眼的,好像是操纵的甚至与呆板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要不断的把四件事牢记在心里。

第一,        神在这些事上,至高无上的主权,从来都不是与人的责任相对立的。
第二,        圣经描写神审判人,叫人刚硬,并不是把他描绘成一位反复无常的君主,任性地来操纵一切,咒诅那些在道德上不好不坏的人,甚至那些道德上纯洁的人。圣经乃是将神的这一个作为,描绘成为一个圣洁的神去定罪那些有罪的人。这些人被注定要去做,并且成为他们自己所选择的。
第三,        神在这些事情上所显出的至高无上的主权也可以是盼望的肇因。因为如果他在这些领域的里面不具有至高无上的主权,那么祈求他帮助就毫无意义了。如果他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先知和整个教会历史里的信徒,极度痛苦的呼求,才具有意义。
第四,        在以赛亚的时代,神至高无上的主权,叫人刚硬,他托付以赛亚,去承担一个显然没有果效的职事,这是神成就他非常的工作的阶段,我们可以从以赛亚书的二十八章21-22节里面看见的,乃是要实现神终极的救赎旨意。这跟保罗在罗马书第九章22-33节的主张是相当类似的。

约翰在约翰福音12章40节引用了以赛亚书6章的经文,并没有说是要应验在耶稣的事奉,列举他可能只是作为支持神的审判使人刚硬的证据,使人可以了解前一段里头所引用的53章1节的经文,就是: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耶和华的膀臂向谁显露呢?

约翰福音所引用的经文还是可以直接应用在主耶稣身上,以赛亚书希伯来文的经文是从心到耳,再到眼,然后把顺序倒过来,从眼见到耳闻再到心领神会。约翰把提到耳朵和听闻的地方全部省略了,只有把眼睛的看见放在首位。刚刚37节才提到这许多的人,他们看见了神迹奇事,约翰就紧跟着强调眼见,所以是不足为奇的。事实上,这一个重点也令人想起了约翰福音9章的神迹,以及该处结尾的时候,9章34到41节所提出的那一个定罪的控诉。着重于心里的明白相对于只有肤浅的信心。所以这段经文里面,我们可以看见耶稣基督的医治,叫有些人相信了,但有一些人这些的医治没有影响到他们,反而只有叫他们的心更加的刚硬。这是何等讽刺的一句话。

接下去,约翰在解释的时候,却引发了一个更大的困难,这可能是整个约翰福音12章里面最困难的一节经文。
12:41         以赛亚因为看见他的荣耀,就指著他说这话。

这有两个意思。第一,他表示以赛亚在他的异象中看见了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第二,是假设这个代名词是指着耶稣基督的荣耀,那么第41节也就是以耶稣自己作为审判人,使人刚硬的源头。因为这一节最后的那个他也必然是跟前面的代名词相同的一个人。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就直接是以耶稣基督取代以赛亚书6章的这个主,而不只是在第1节,第5节,而是一直延续到以赛亚书的6章10节。以耶稣为那一位叫他们眼睛昏迷,心蒙脂油的。

不过卡森提出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我们可以把他想作说耶稣就是神的荣耀。以赛亚因为看见这个荣耀,就是他的荣耀,所以指著他说这话。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以赛亚看见神的荣耀就是耶稣基督。最后的子句“指著他说这话”可能指神的荣耀就是耶稣说的。这就让我们看见以赛亚书的53章1节就是这里38节所引用的,跟以赛亚书的第六章第十节,就是第四十节所引用的,这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把以赛亚书的这两处经文连在一起,不单是顽梗不信的主题,也包括着被举起来,荣耀以及罪等等主题。尤其是被举起来与得荣耀这两个主题,就跟整个约翰福音里面的基督论是相呼应的。赦罪跟担罪,可能又跟第一章的二十九节,34节相呼应。因此这本福音书的作者说以赛亚看见神的荣耀就是基督,就指着他说这话,很可能就让人想起了以赛亚书53章里面那一位受苦的仆人得着高举。

因此,约翰福音作者在写这一段经文的时候很可能因为以赛亚书52章13节到53章12节,他的弦外之音在这一章里面出现许多次,显示出他在写这一章圣经的时候,心目中可能就想到了以赛亚书里面这一首仆人之歌。这是看起来暗淡的光景,但是感谢神,接下去却说:
12:42         虽然如此,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赛人的缘故,就不承认,恐怕被赶出会堂。
12:43         这是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 神的荣耀。

这里有一些人相信了,包括官长,直接驳斥了第七章里面他们所说的:官长或法利赛人中岂有信他的吗?只有那些被咒诅的百姓他们才会相信的。当时就有尼哥底母挺身而出。约翰在这里做了一个见证说: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虽然他们有他们的软弱,他们因为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恐怕被赶出会堂,好像9章里面那个生来瞎眼的人的父母亲一样,因此他们不愿意公开承认。但约翰说这话,却说明了耶稣基督所行的这许多神迹,确实虽然有许多的人顽梗不信,但主耶稣却仍然吸引了一些人相信他。
12:44         耶稣大声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
12:45         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
12:46         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

又把我们引到了前面一段经文所说的:你们应当趁著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12:36)。耶稣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正如1章18节向我们显明一样:耶稣基督来到世上,是要把那一位从来没有人看见的神表明出来,把从来没有人看见的神解释出来,让人透过主耶稣基督在地上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人可以来认识神。尽管有许多人是不信的。像1章11节:
1: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 神的儿女。
1:13         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 神生的。

他们相信是差主耶稣基督来的那一位,他们看见了耶稣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光来到了世界,凡信他的就不住在黑暗里,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他们本身也要成为光明之子,具有着光的特质。


12:47         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 
12:48         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
12:49         因为我没有凭著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甚么,讲甚么。
12:50         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讲的话正是照著父对我所说的。”

如果有人听见主耶稣的话却不遵守,主耶稣说:我不审判他,或者说我不定他的罪。我来了本不是要来定这个世界的罪,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一天要定他的罪,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因为他所讲的道不是凭著自己讲的,是照着父的命令讲的。他来了,父的命令就是永生,他所讲的就是永生。然而如果拒绝这个永生信息的人,他们必然有一天会被这个信息所审判,所定罪。

第一部分的结语
耶稣行了许多神迹,约翰从其中挑了7个记载下来,他心中存着一个目的,盼望说明一件事情。好像当时主耶稣事奉的时候,一些人的反应一样,有一些的人是顽梗拒绝,不愿意相信的。但也有一些人以信心正面的来回应了主耶稣基督所说的信息和他所行的这一些神迹。

约翰也有这一段的记载来向他的读者发出挑战,你们读了这些神迹的故事,你们从其中看出了耶稣所显出的荣耀,你们要如何回应?你们是像那些法利赛人一样,我们有律法,我们可以看见,我们知道,我们有许许多多的特权,以至于他们拒绝了主耶稣基督的这一个信息,拒绝了耶稣基督藉着他的神迹所启示出来,所彰显出来的神的荣耀。还是你们愿意像着其中的少数人一样,愿意相信,愿意接待他。如果你接待他,神就要给你权柄,让你称为神的儿女,你也要拥有像神一样的生命。如果你愿意接待他,那么你就像耶稣基督所应许的一样,我是复活,我是生命,凡活着信我的人必定不死,凡信我的人就是死了,在末日也要叫他复活。我们是否也愿意用信心来回应这样的信息,从而得着这样一个永远的生命?好像约翰所说的: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这生命是更丰盛的生命,这生命好像耶稣基督在迦拿变水为酒的那个神迹里面所显示出来的一样,把最好的酒留给我们,从我们所得着的生命里面,我们能够见证耶稣基督的应许确实显明在我们的身上。信我的人,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这个活水的江河在我们里面涌流,成为泉源,直到永生。我们也可以接续着主耶稣基督所留给我们的见证,我们把耶稣基督所行的,所说的,继续传扬开来。让我们周遭的人也有机会因着我们的见证而认识了主耶稣基督确实是神的儿子,确实是基督。叫我们周围的人,也同样可以因我们的见证而来认识神,相信神。

感谢神,你是什么样子的人,你的回应是不信呢,还是以信心来回应神呢?约翰福音的第一部分就在这里结束,我们也应该停下来更深的反思我们自己要如何回应这一位生命的主,藉着地上所做所说的事所显示出的这一个启示。

TOP

第二十二课 极致的爱
在这堂课要进入约翰福音的第二大部分,从13章1节开始到20章29节。
约翰福音20章30-31节:
20:30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 
20: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复习第一部分:
在约翰福音第一大部分中,约翰记载了耶稣所行的七件神迹,并藉着这7件神迹,显出了耶稣的荣耀,把耶稣基督究竟是谁向我们开启。这样的启示目的是要引发人用信心来回应。虽然有许许多多的人是刚硬不信的,好像第一章到第十二章,可以用下面的标题表示“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却不接待他”,或者说“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但是另外一方面,却仍然有少部分的人接受相信了耶稣基督所带来的救恩。这部分人,耶稣基督就应许他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比较两大部分:
从13章开始,我们看见主耶稣基督工作的焦点有了转变。在前面的篇幅里面记载了耶稣基督三年左右的事奉工作,公开的在群众面前服事这些群众。但从十三章到17章,这5章相当长的篇幅却是记载一个晚上耶稣向着一群少数的人所说的话语。因为耶稣要在这里把焦点转向了那些相信他的人,要向他们开启,让他们知道,他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并且让他们看见这个生命是怎样的实行彰显在这一个地上,怎么样在耶稣基督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他们可以接续着耶稣基督留给他们的使命,让他们的生命可以彰显出来,让使命可以藉着他们来成就。所以13章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加一个标题:“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柄,做神的儿女”。或者使用1章5节的双关语:“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这一段里面的“接受”却是和其他的地方的接受是不同的词语。
接受:有明白和胜过两方面的含义。
明白:在头脑里,在悟性里面的明白,领会
胜过:胜过某一个对象,并且去支配它
所以“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可以翻译成:“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没有胜过光”。从整个约翰福音的背景来看的话,可能翻译成胜过是更恰当的。因为这一个词在约翰福音里面只有另外一个地方是跟光与暗的对比有关联的,那就是12章的35节:
12:35         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
这里“黑暗临到”就跟约翰福音1章5节中的“接受”是同一个字眼。这里也提到了光与暗的问题。指到黑暗临到了某一个人,黑暗辖制了某一个人,黑暗支配了某一个人,黑暗把某一个人给征服了。
因此从13章1节开始,耶稣基督要向我们显明一件事情:纵使全地都是黑暗,这光仍然持续不断地照耀在黑暗中,而黑暗从来不曾胜过光。人虽然可以抵挡,拒绝,捉拿杀害主耶稣基督,但耶稣基督所带来的光虽然好像短暂的消失了,以至于当时的人可能有短暂的时间行走在黑暗里面,但有一天当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得着荣耀了,这个光却继续不断的藉着主耶稣基督的门徒们照耀出来。13章1节开始,我们要进入到一个新的段落。

两个筵席的对比:
13章1节记录了背景。这一章和12章有明显的对比。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有人为耶稣预备筵席                                                                     耶稣与门徒一同坐席
马大伺候着                                                                              主耶稣为门徒们洗脚
马利亚体会了耶稣的心思                                                               彼得不明白耶稣为什么要为门徒洗脚
马利亚为耶稣的死作了极宝贵的奉献,犹大提出抗议              犹大成为撒旦将耶稣置于死地的工具
犹大和马利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圣经学者说:犹大有的是无知识的不信,马利亚有的则是有知识的信心的行动。

在这段经文里面,主耶稣用为门徒洗脚展开了整个的序幕。

13:1         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
这里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耶稣基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在此之前,约翰福音一次又一次地提到他的时候还没有到。纵使到了12章23节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那也不过是表达了这个时候快要临到了。但是到了13章,到了逾越节这一天或是逾越节前一天,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这里说明他说爱世间这些属他的人,爱他们到底。或者我们可以说是爱他们完全,爱他们到极致。

舍命代赎:
藉着耶稣基督为门徒洗脚的行动把耶稣基督向门徒的爱表露无疑了。在这个行动中,我们看见主耶稣基督的服侍给他们留下了极美的榜样。

13:2         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
13:3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 神出来的,又要归到 神那里去,
13:4         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
13:5         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乾。
13:6         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
13:7         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 ”
13:8         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13:9         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
13:10         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乾净了;你们是乾净的,然而不都是乾净的。”
13:11         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乾净的。”
13:12         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就穿上衣服,又坐下,对他们说:“我向你们所做的,你们明白吗?
13:13         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
13:14         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13:15         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著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
13:16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
13:17         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耶稣给门徒洗脚一方面这是耶稣基督爱门徒爱到极致的表现,另一方面这是耶稣给门徒的榜样。耶稣基督爱他们到极致,因为耶稣这个洗脚的行动乃是指着第二天要发生的更重要的事情---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要成就的那个救赎的工作而说的。洗脚在这段经文里面有着两方面的意义,一面就是耶稣向着门徒们的爱。这个爱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工作,那是耶稣向门徒们爱的极致,好像保罗在罗马书5章8节说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在十字架上显明了神不吝惜他自己的儿子为我们舍了,在十字架上也显出耶稣基督向世间属他自己人的爱,是爱到极致,因此他要为他们而舍命。

所以当耶稣来到彼得面前,要为彼得洗脚的时候,彼得对他说:“主啊,你洗我的脚吗?”耶稣回答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 ”无分这个词常常用来表达有份于继承某一个产业而说的,而且这个词经常不断的跟在末世的时代里面,要继承从神而来的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西门彼得说:“主啊,不但我的脚,连手和头也要洗!。”我们看见彼得的个性是如此激烈的反应。耶稣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乾净了;你们是乾净的,然而不都是乾净的。”

赦免洁净:
这里让我们看出藉着洗脚的行动,主耶稣向他们的爱是包括两方面的。第一方面,好像具有洗澡的意义一样,耶稣为他们洗脚象征着第二天在十字架上为他们的罪舍命。所以叫他们可以与他有份,叫他们可以在末了世代承受从神而来的永世的基业。藉着洗脚的行动所指向的十字架的救赎工作,叫所有的人,相信的人都可以藉着耶稣基督救赎的行动得着释放,得着洁净。另一方面,那些洗过澡的人却要经常不断的洗脚。当我们继续活在这个世上的时候,我们仍然会有失败,软弱,得罪神的地方,我们需要再次被主耶稣基督洁净。这样的洁净也是约翰在约翰一书里告诉我们的,一面来说:约翰写约翰一书是为了让我们信他名的人知道我们是有永生的。我们是已经接受耶稣基督十字架工作的人,因此我们有永生的把握。但是另外一面,我们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自己是没有罪的,我们仍然需要不断来到神的面前,向神认罪。约翰应许我们: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9)。因此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我信了主以后就没有罪了,我仍然需要耶稣基督的洁净。那是主耶稣的洗脚向着门徒的爱所要表明的第二方面的意义。

彼此洗脚:
但是这个洗脚的举动不是只有耶稣基督向着门徒们显露出来的爱的这种表现而已,这个洗脚也作为主耶稣基督给门徒们学习的一个榜样。所以15节说我给你们做了榜样,你们要照样去行。你们称呼我夫子,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这句话无疑地会勾起门徒们极大的羞愧的感觉,因为在那一天晚上,他们一同吃逾越节筵席的时候,照理来说应该有一个人端起水来为其他人洗脚,但是却没有任何一个门徒愿意去做这一个卑微的工作,因此主耶稣在用餐的过程当中只好站了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端起水来,逐一地为门徒洗脚。让门徒们看见,没有任何一个举动是太过卑微,而他们不应该去做的。这个为别人洗脚的举动是那种最卑微的奴隶为别人做的,而他的主人而行的。如今却是那位成为他们的主,他们的夫子的耶稣来为他们洗脚。在那个过程中,毫无疑问地会引起门徒们极深的羞愧感觉。但是主耶稣却以这个作为给他们学习的一个榜样,吩咐他们说:你们照著我向你们所做的去做。

当然,主耶稣说的不是说我们需要照着字面,为着其他的弟兄姐妹,去洗他们肉身的脚,不是如此的。虽然有一些教会仍然延续着这一个传统,仍然要照着字面来遵行主耶稣基督的这一个吩咐。但更重要的是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在我们教会的彼此配搭事奉里面,我们是愿意一直高高在上等候着别人来服事呢,还是我们愿意学习主耶稣基督的榜样,谦卑自己来做别人的仆人去服侍别人呢?主耶稣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应该照着去行。主也应许我们,你们既知道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

在这个过程中,主耶稣为门徒洗脚,他说“凡洗过澡的人,只要把脚一洗,全身就乾净了;你们是乾净的,然而不都是乾净的。”约翰就解释说:耶稣原知道要卖他的是谁,所以说:“你们不都是乾净的。”

不都是干净的
接着主耶稣预言他要被人出卖,被人钉在十字架上。焦点从彼得转到了犹大身上。
13:18         我这话不是指著你们众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
13:19         如今事情还没有成就,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
13:20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
13:21         耶稣说了这话,心里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
13:22         门徒彼此对看,猜不透所说的是谁。
13:23         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
13:24         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著谁说的。”
13:25         那门徒便就势靠著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
13:26         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
13:27         他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
13:28         同席的人,没有一个知道是为甚么对他说这话。
13:29         有人因犹大带著钱囊,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甚么周济穷人。
13:30         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

这一段经文里,主耶稣明明白白地说:我这话不是指著你们所有的人说的,我知道我所拣选的是谁。现在要应验经上的话,诗篇41篇1节说:‘同我吃饭的人,用脚踢我。’ 主耶稣预言了犹大出卖他的行动,他说在事情还没有成就,他就要预先告诉他们,叫他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这里“基督”这两个字是我们中文圣经加上去的,原文是: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有人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前面主耶稣说:你们就是我所差遣的。16节说:仆人不能大于主人,差人也不能大于差他的人。我是差你们的人,你们是受差的人,但是接待我所差遣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遣我的。因此你们要彼此洗脚,彼此洗脚不是一个卑微的行动,彼此洗脚那是表明我们有机会去服事别人,那是一种尊荣的举动。而接待你们的,就是接待我这位差遣你们的。

接着,主耶稣说了他心里的忧愁,就明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卖我了。”这里明显是指着犹大而说的,但是那是我们事后读圣经的时候知道的,但如果我们置身在当时的场合里面,我们可能也像其他的门徒一样,不知道耶稣究竟是指着谁说的。在这12个门徒中间有一个人要卖主耶稣,这是约翰福音里面一次又一次的提出来的,但一直到这个时候,门徒的心才突然警觉到他们想要问到底是谁,可是却没有一个敢明明白白地问他。

正好耶稣所爱的门徒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彼得对他打了个暗号,“你告诉我们,主是指著谁说的。”那门徒便就势靠著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啊,是谁呢?”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犹大吃了以后,撒但就入了他的心。13章2节就说到当时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但是经过主耶稣为犹大来洗脚,有没有叫犹大因为这样的缘故而悔改,有没有叫犹大因为这样的缘故而回心转意,放弃他所计划的行动呢?没有!犹大仍然决意要卖耶稣。因此当他受了主耶稣递给他的一点饼的时候,撒但就入了他的心。犹大与撒旦成为在出卖耶稣,杀害耶稣上的同谋,两者已经不能够分割了。所以耶稣便对他说:“你所做的,快做吧!”

门徒们在主耶稣这么明确的一个指示当中仍然猜不透主耶稣为什么要对犹大讲这些,没有任何一个人怀疑犹大,他们以为耶稣是对他说:“你去买我们过节所应用的东西”,或是叫他拿甚么周济穷人。但很有意思的是在30节,约翰记载说:犹大受了那点饼,立刻就出去。那时候是夜间了。犹大出去,不仅是去到外面的夜色里面,他更是走入了他生命的黑暗当中,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夜间”这个词在约翰福音里面具有着属灵的象征意义,表达着一个人属灵的,道德的黑暗。

预言彼得三次否认主
这一章第三个部分是把焦点再次地转回到彼得的身上。在这一点之前,主耶稣再次说明了一件事情:
13:31         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 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
13:32         神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地荣耀他。
耶稣再次说到他要得荣耀,而且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神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地荣耀他。

13:33         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
13:34        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
13:35         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主耶稣接续着前面被打岔的段落,提到前面他用洗脚留给他们的榜样,劝勉他们要彼此相爱。并且以爱作为门徒们的一个标志。

因着主耶稣所说的,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就引发彼得问的问题:
13:36         西门彼得问耶稣说:“主往哪里去?”耶稣回答说:“我所去的地方,你现在不能跟我去,后来却要跟我去。”
13:37         彼得说:“主啊,我为甚么现在不能跟你去?我愿意为你舍命。”
13:38         耶稣说:“你愿意为我舍命吗?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我们会把这一段留到下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再做简短的说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