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远牧师母亲的见证

远牧师母亲的见证

刚在微博上看到,转贴了过来。

远牧师母亲的见证
本文转载自:全球基督徒见证分享网 http://www.god611.com/xyrs/1740.html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想念在远方的母亲和家人,想念主内弟兄姐妹们。愿上帝与你们同在!陆续贴上母亲的两篇见证,以表思念,以示感恩。文中“长年”是我的小名。

早年



我家在离北京不远的一个小村子。我从小受的苦很多,三岁时娘过世。我有两个哥哥,父亲带着我们三人,怕我们受委曲,不敢娶继室。我十岁那年,有人对爸说:“孩子都长大了,介绍个合适的给你续弦吧。”当时,哥哥们是大了,可我还小。父亲不到四十岁,别人介绍了一个没生过孩子的女人给他。



她来了一年就生了个儿子。其实,我也很喜欢有个弟弟,可以抱抱,多高兴!到我十三岁,继母又生了个女儿。她疼爱自己的孩子,就看不起我们了,只叫我们干活。刚十六岁,我就被嫁出去了,那时我什么都不懂。



婆家是地主,家里规矩多。我从小不懂这些,达不到他们的要求,又得受气了。我生了七个孩子,长年是老大,有两个未满月就夭折了。


土地改革前,婆家败落,把土地丶房产都卖掉,雇工都没了。定成份时,就是下中农,属于好成份。因此我的孩子们就沾了光,不然,别说上大学,就是念高中也不能。回想起来,都是上帝的预备。



我很内向,安静,不喜欢讲话。丈夫脾气不好,对我又打又骂。起初我不懂忍让,跟他顶,他就更打骂。后来学着忍耐,不再跟他顶,就少挨打骂了。



婆婆对我不打也不骂,就是事儿多丶礼儿多丶规矩多,比如:做饭要好吃丶好看、乾净利落。公公很好,常护着我,可惜,我结婚没几年,他就去世了。婆婆在我五十四岁那年也去世了。婆婆过世后,丈夫对我也好了一点。可是两年后丈夫也去世了。



信主


长年在一九八九年来美,妻子女儿两年后跟他团聚。一九九七年,我六十岁,第一次来美国探望他们,当时他们住洛杉矶。本来我从没听过耶稣基督,不知道基督教是什么。我来美前,家里的孩子说:“娘呀,别去了那边就信他们的洋教!”心想,我才不会呢!



抵美后,长年俩口子没立即给我传福音,只是暗地里为我祈祷。记得我星期五下飞机,星期六他们团契有聚会。长年对我说:“娘,跟我们去聚会吧。”我说:“我不去,给你们看家,你们去吧。”他说:“很多朋友知道你来了,很想见见你。”我说:“那就去吧,跟大家见见面也好。”结果跟他们去了。到了聚会的地方,跟弟兄姊妹们见面,他们是那么亲切,问长问短,像跟多年没见的亲人相聚,一点儿也不生疏。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场合,一下子把我吸引住了。



回到家里,我半个晚上没睡觉,内心激动得不得了,反复思想:为什么这些人那么好?之后,每次聚会,每当儿子媳妇问我:“娘,你去不去呀?”我都爽快地说:“去!”慢慢就跟大家都熟了。

有个叫重宇的姊妹请我们吃饭。饭后大伙儿聊天,对我说:“远妈妈,你有信仰吗?”我说没有。她问我:“您信不信老天爷?”我说:“老天爷,谁不信呀!我们农村里面,无论在田里,在家里,都喊老天爷,说:老天爷,今年给我们收成吧!给我们下雨吧!人们就是那么盼着。”她说:“老天爷就是上帝,上帝来到世界,就是主耶稣……”她给我一一讲解,又问我:“你信吗?”我说:“哎呀,老天爷就是上帝,那么我信吧!”她立刻拉着我做决志。我儿媳妇丽莉说:“别那么急,让我婆婆好好想一想吧。”那姊妹说:“还想什么?信就是了。”就拉着我做决志祷告。



那次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上帝的真实。有一次,一位叫王建煊的台湾传道人到洛杉矶灵粮堂讲道。他讲得很有力,很生动。最后他呼召,请有感动的举手,我一下子就举起手来。那是一九九七年二月份的事。那天别人记下了我的名字,送给我一本圣经和一本小册子。那年复活节,我接受洗礼。



之后,重宇姊妹每星期六下午来带我读圣经,和我一起祷告。她是那么有爱心,那么好!整整带了我半年,真佩服她的耐性。我获得延期半年,那时我已懂得读圣经丶祈祷了,不想再麻烦重宇姊妹,于是对她说:“我这个学生,你算是带出来了。行了,把我交给耶稣吧。”此后,我就每天自己读经丶祷告。



认字



长年离开中国那年,他父亲去世了。老伴不在,我没什么事干,一天到晚在家。从小没娘,尽管心里羡慕念书识字,哪有条件上学呢?长年来信,得求人家看。书报也看不懂。当时小孙女才七岁,上一年级,她说:“奶奶,您想学字吗?我教给您吧。”我说:“行呀,妳教给我吧。”她说:“我先教您拼音字母。”我几天就把字母都学会了。相信这是上帝早有预备,我喜欢学,祂就给我机会学,不管多大岁数。



从那以后,我看小孩子的书,查字典认字,每天认三个生字。那七岁的小老师跟我一块儿住,我这样学了差不多两年,就给长年写了封信,一下笔就写了三页纸,有什么就说什么,一笔一画写出来,也许里面有错别字。长年看后,感动极了,就问我:“娘呀,你是什么时候学的文化呀?”从那时候起,我就会写那么一点点,也会念那么一点点了。



信主后,重宇姊妹教我查经,后来我就自己读圣经,大多数经文都可以读下来。那次我住了一年,走的时候已经可以背三十多篇诗篇了。



记得受洗时,弟兄姊妹叫我上台讲两句话,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脸都红了,因为一直没见过这么多人。丽莉说:“好啦,不要难为我婆婆了,她不习惯在人前说话。”丽莉就代我说了几句。我回中国前,可以在台上分享见证了。我说:“我刚来的时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现在可以说话了,变了一个新的人,这是在耶稣里生命的改变。人如果教人丶管人,没那么好,没那么彻底,上帝一进入,那才灵呀!”见证说完,我又给大家背诵诗篇三十四篇,一个字都不差,他们很惊讶。有个弟兄还笑着走到台上来,要看看我有没有把圣经放在桌子上。



我继续反复背圣经,不背就很容易忘记。我已背了四十多篇诗篇,新约的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都背了。现在正背腓立比书,四章全背。我是一节一节的背,每天温习,然后连贯起来。一节背熟了,再背下一节。早上出外蹓躂,边走边背,也可以默想这些经文。比方,我出门坐汽车丶搭飞机,就背诗篇一二一篇;遇见有什么呕气的事情丶不顺利的时候,就背诗篇第一篇。不管在什么环境下,藉着经文,主的话语就给我力量,成为我随时的帮助。



改变



从那天起,我整个人活了,信心也大了。感谢上帝,我真的在主里活着,后半生过得很不一样。回到中国后,我们村没有基督教会,我就在家里念圣经丶唱诗歌,继续背圣经,有时候还抄下来背。反正我在家里就是过着与上帝同在的生活。



我以前其实也有记恨人。我恨那些待我不好的人,表面上我不敢怎么样,可常记在心里,闷在心里。年轻时得过一场大病,医生说,气憋在哪里,哪里就疼,背疼,腰疼,总而言之,就是气疼。那是从四十岁左右开始,疼了十几年,到五十多岁就慢慢好了。长年每隔三年请我来住一年,第一次来就信了主。从此把一切早年的记恨都放下了。



还有什么可记恨的呢?他们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养成了那些习惯,他们也是受害者。其实,他们活的更累丶更苦,心里也不好受。如果他们有机会信主,也不至于那个样子。上帝给我智慧,让我想通了,就在主里学会了体谅。感谢主,让我后半生享受祂所赐的平安,这是多么大的恩典!



每次来探望,如果教会弟兄姊妹有些什么手工针线活儿,我就帮忙,我能裁丶能剪丶能缝,也能修改。能为大家做点事,心里很喜乐,更别说帮助自己的儿子丶媳妇了。儿媳妇丽莉走到哪里都夸我,我叫她不要老夸我了,她说:“我不夸您,就没话说了。要是所有长辈都像你,做晚辈的就有福了。”



我的几个孩子本来脾气都不好,长年也不例外,都遗传了他们父亲。要不是信了主,长年的性格也够丽莉受的。可幸,他在主里面都改了。丽莉本来的性格也不是好惹的,以前他们小俩口在一起,经常闹得鸡犬不宁。信主后,他们就不吵了,一个在火头上,另一个知道让步,是上帝把他们管住了。从我的孩子丶媳妇和孙女身上,也看见了主的恩典。(远妈妈口述,载于《中信》月刊541期,此处有删节)



本文转载自:全球基督徒见证分享网 http://www.god611.com/xyrs/1740.html.

TOP

http://www.god611.com/xyrs/1739.html
楼梯一响,就打果汁

    记者:丽莉,你和婆婆的关系如何?



    丽莉:我和婆婆的关系很好。不过,这不是我的功劳,实在是因为我婆婆非常好,完全符合圣经中“不惹儿女的气"的标准。我婆婆性格好,说话柔和不伤人,是圣经中那种“勒住舌头、勒住全身的贤德妇人"。她特别会体贴、照顾人。比如每天早晨,她不仅做好早饭端到桌上,而且一直等在厨房里。一听见我们从二楼下楼梯的脚步声,就开始给我们打果汁--怕打早了果汁不新鲜了。  

    婆婆理家、做饭方式,跟我的本来不太一样。可是,她有开放、包容的心。只要我跟她一说,她马上就顺着我改过来。要是我说:“娘,做菜少放一点儿油。"她就连做鱼都不放油,放花椒、大料,用小火慢慢炖着,做出来的鱼,比放了油的还好吃。

  如果有什么需要缝缝补补的,任何时候我跟她说,她总是回答:“我现在就缝去。"甚至从来没有说过一次:“等我有空儿了去缝。"

丈夫是个传道人,所以我家的聚会、迎来送往特别多。我和他总是大嘴一张、招呼别人:“来我们家吃饭吧。"而每一顿丰盛的饭菜后面,都有我婆婆乐意的辛劳。



  记者:她不觉得这是额外的负担吗?

  丽莉:她不觉得,她说,能服事弟兄姐妹们,能帮着儿子传福音,她就很高兴。

  我婆婆也从来不像有些老年人一样,抱怨这儿疼、那儿酸的,特能忍。我平时一想起她,就觉得心里特疼她,盼望她健康长寿。



儿子媳妇吵架,帮谁?

  记者:婆媳相处的难点之一,就是婆婆偏帮儿子。要是远妈妈看见你和远弟兄发生争执,甚至吵架,她帮谁?

  丽莉:她向着我。信主之前,我和丈夫常常吵架。信主之后,吵得已不多了。赶上我们吵架,我婆婆一般不说什么,最多把饭端上来,对我们俩说:“吃了饭再说,饿的时候脾气不好。"

  有时候远特可气,我向婆婆诉苦,她说她特别理解我,“长年那脾气呀,跟他爸一样。都是从小给惯的。幸亏他信主了。当女人多不容易啊……"每一句都说到我心窝里去了。

  

    亲妈总比后娘好  

    记者:在对孙辈的管教上,你们观点、方法都一致吗?有矛盾吗?

  丽莉:我们女儿有时候觉得奶奶给她压力,因为老人毕竟有一些传统观念,比如常会提醒孩子去念书。我们会和老人解释,告诉她除了念书以外,去关心无家可归者,或参与社区活动,也是很重要的,是培养爱心的方式,是符合圣经的。她一听是符合圣经的,马上就表示理解,从来不要求我们按她的观念去做。

  到后来,反倒是我女儿抗议:“奶奶怎么老是站在我妈那边?"因为,我一说:“你不能为了减肥就不吃饭。"我婆婆就说:“是啊,你得多吃饭。"我一说:“你不能老看电视。"我婆婆就说:“对啊,你得做作业了。"

我女儿气得去找她爸告状。她爸就幽默地劝她:“你奶奶知道你妈爱生气,怕把她气出肝病来。你有个亲妈总比有个后妈好吧?"我女儿就表示:“我爸这么说呢,我还能接受。"



不要人陪,不讲闲话

  记者:有不少老人不太适应海外的生活,常常有情绪问题,需要做子女的特别花时间安抚、照顾。你婆婆呢?

  丽莉:丈夫经常外出讲道,我也常常加班。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还得带女儿去参加课外活动。我心里过意不去,就问婆婆:“娘,要不要带你出去散散心?"我婆婆就说:“不用。有那么多圣经要读,家里也还有活儿要干。我的时间不够用。"

我婆婆就是这样的人,不需要人家专门来陪她。她有时间就干活,读圣经。她说圣经要老读,要读了后面再温习前面。这样一来,她的时间真的就填得满满的。所以,她从来不需要儿女陪,也忙得没时间串门儿,更不会花时间去传闲话。



比知识分子感受更深

  记者:远妈妈信主后,有什么变化吗?

  丽莉:有,变化可大了。她三岁死了亲娘,后娘待她可嫌了,用我们女儿的话说,“奶奶,你简直就是中国的Cinderella(灰姑娘)。"

  她十六岁就嫁到远家,人长得漂亮。村里要是有个小伙子来家里借个农具,她又没躲起来,丈夫就能噼头盖脸给她一顿揍。

  我婆婆就是这么一个人,一辈子柔顺、自卑不说话。

  她信主之后,开始从心里往外喜乐,脸上露出笑容。想想看,像她这样一个农村妇女,知道耶稣为她钉十字架,为她受苦,这对她个人的价值,是何等的肯定。她的感受,一定比我们这些知识分子更深。



  疼媳妇比疼儿子好



    记者:远妈妈,您媳妇说您对她可好了。您在儿子家里干这么多活儿,伺候儿子、媳妇,不觉得委屈?

远妈妈:不委屈。只要把儿媳妇当闺女,干多少活儿都不抱屈。



  记者:您说得对。不过,还是有些老人觉得,儿媳妇毕竟不是闺女。

远妈妈:那也不能把儿媳妇当外人!疼媳妇比疼儿子好,疼媳妇,儿子感激你。我在老家也这样,疼女婿,女婿就对我闺女好。



  记者:是啊,听丽莉说,她跟长年闹矛盾时,您都是向着她。您不心疼儿子?

  远妈妈:不心疼。我向着儿媳妇,儿子、媳妇反而和睦。

  儿媳妇有啥事儿做得不对的,当婆婆的可千万别说她。自己做对了,给她立个榜样。她看见了,慢慢儿地就改过来了。可别像有的婆婆,成天数落媳妇,活干了那么多,还惹媳妇生气。



不让受一点儿委屈

  记者:听说您当媳妇的时候可吃了不少苦,那您怎么对自己的媳妇这么好?

  远妈妈:我三岁死了亲娘,后娘嫌我。十六岁就赶紧把我嫁出去了。远家又是个大家族,礼儿多。我这坎坎坷坷了半生,我就想啊,将来我当了婆婆,绝不让儿媳妇受一丁点儿委屈。

所以我在河北老家的儿媳妇,我从来不叫她干活。她愿出去玩,我就叫她出去玩。回来了,我就把饭做好了给她端上去。农村的那些媳妇们哪,在一块儿就是说婆婆不好。我媳妇就说了:“怎么我那婆婆就这么好呢?"



到老,才活舒展了

  记者:大娘,您在国内还有几个儿女?

  远妈妈:还有四个。长年是老大。他跟丽莉在美国累得呀,我看着都心疼。我家里的那四个孩子,都催我回去。我就跟他们说:“你们知道你们大哥、大嫂多可怜吗?他们连饭都吃不上。我伺候你们这么多年了,我也该伺候伺候他们了。"他们就不往回叫我了。

  长年是个传道人,我也帮不上什么忙,就给他做做饭、料理料理家务。教会里的孩子们有个什么事,我也给帮帮。

  后来我回中国了,在家里我就唱赞美诗、背圣经、祷告。儿女、村里人,都知道我本来是不言语,也不会笑的,现在看到我打心眼里喜乐,说起话来都滔滔不绝的,有一些就慢慢儿地跟着信了主。

  他们有个什么事儿啊,也都来找我。我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我也能按圣经说出个理儿来。他们吵架,我就说:“耶稣为你们受这么大的苦,你们为世界上这么点儿事儿也吵架?"他们说他们也知道,就是一生气就忘了。我就叫他们祷告去。

我真是感谢主啊,主还赐给我文化,让我这么大年纪了,开始认字、读圣经。主还赐给我这么好的孩子,我真是感恩啊。



对天下婆婆的建议

  记者:您对天底下当婆婆的,有什么建议?

  远妈妈:一是咱们当婆婆的,要体谅小辈儿。现在的年轻媳妇,也许不知道体谅老人。咱们体谅她们,这一次、两次的,慢慢儿地就给她顺过来了。

  二是不能拿过去的那套管媳妇。尤其是这出了门的,媳妇都能干着呢。多疼疼小辈儿的,尽力分担他们的家务,就和睦了。(原载《海外校园》第53期蔡越采访整理)

本文转载自:全球基督徒见证分享网 http://www.god611.com/xyrs/1739.html.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