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

[文案交流] 转 教育绝境: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老愚)

我是在极其痛苦、万般无奈的情形下,才提笔给你们写这样一封信。作为一名晨报的老订户,每星期的“星期日”版我必定一行行、一页页仔细阅读,因为它对社会问题的直观、诚实和深刻。
    我是一位六年级女生的母亲,看着她一如近日来阴霾天气的脸庞,我不禁反复地问自己:中国教育究竟怎么了?这些如狼似虎的老师究竟怎么了?所有满怀怨恨了无希望的孩子究竟怎么了?——他们都病了呀!!!
    为什么禽流感袭击青壮年、甲流袭击青少年,因为他们都太累了……人类的免疫力急剧下降,这是怎样的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打击才累积而至的?!
    从女儿读一年级至今,我咬牙坚持没给她上任何一种辅导班,最直接的后果是成绩逐渐处于中下。尽管如此,我想说的却是全体、绝大部分学生的现状:疲劳、过劳!每天6:30至10:30(可能更晚)十六个小时,除了两餐饭,甚至午饭也是吃完后打扫后即刻专做那怎么也做不完的卷子。当然,晚饭后也是如此。更有甚者,有时一整天连一口水也没空喝,上厕所得跑着去,或者听她说:“今天根本就没小过便,没喝水哪来的尿呀? ”我真的很心痛心急,普通的感冒也长时间不好,众多的“学生病”:近视、黑眼圈、耳鸣、脊柱侧弯……怎么也睡不醒、度日如年哪!.

TOP

翻看以往的剪贴:《快乐和成绩哪个更重要》(2008年5月23日,晨报);《教师拖堂要接受师德考问》(2009年12月3日,晨报)……读到好的文章,我总是兴致勃勃地读给女儿听、与她讨论畅想,她的态度逐渐由“真的吗?太好了!”演变为“没用的,老妈。 ”对学校生活由痛苦转化为痛恨,我亦渐渐由失望衍变为绝望。你听过那首很流行的灰色童谣吗?“太阳当头照,骷髅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心酸哪!为什么孩子们要跳楼?为什么他们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说我没空?为什么他们说妈妈你不该把我生出来?如果今天都快熬不过去了,我们还会有明天吗?!
    除了学习的沉重、人情的冷漠,孩子纯洁的眼睛还看到:老师发报纸为儿子拉票;罚弱智学生在她的课上站着,下课背上书包去办公室继续站;领导检查前的特别关照;对部分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比如说“有纸片罚扫一星期早中晚”,“垃圾筒外有垃圾罚拖厕所一星期”;对差错学生的狂叫讥讽,撕碎本子卷子重做……
    唉!我们送孩子去学校做什么?老师会干脆地回答你:“那你退学好了。 ”我们可以理解老师的行为出自强大的职业压力,但他们在转嫁压力时想过学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尽管知道倾述、反映和报道都不能改变现状,我在给小学校长写信一年多的今天,仍然控制不住给你们写这封信。 《克雷洛夫寓言》“潜水者们”告诉我们:在近海处打捞是“力所能及”。可我们的教育把还不善于奋泳的孩子,尽全力往深海处扔。用女儿的话说:“那小部分先走的(指自杀的中小学生)是被他们浇灌死了,以后还会有很多。 ”她叹气时的无奈神情怎么会像一下12岁刚过的孩子?!
    想帮助她,为她转学,可询问了那些所谓的私立学校的学生们,一样的累啊!邻居家初三的孩子砸坏了电视机;邻居家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说话如同耳语,满眼的惶恐不安;四年级品学兼优钢琴八级的女孩子,无奈地怨言 “我要是打得过我妈就好了”……救救孩子、救救孩子吧!
    学习是必需的,没有下课拖到天黑是错误的;作业是必需的,无数卷子几大本练习是不必的;对孩子的爱是必需的,体罚与心罚是可恶的。
    我不善言辞,悲愤已表述完毕。也许我该点一把火烧掉,继续陪女儿煎熬。如果想让大家知道,那些有关老师冷色调的行为就删了吧。大部分的医生救人,但小部分杀人;大部分的老师诲人,但小部分毁人。我们心知肚明、心照不宣。我们没有北欧的教师审核制度,自然不会有那样的教学成果。
    电影《2012》中有关“中国人开后门”的片段让我深感羞愧,这是国人的癌症。
    女儿安慰我:“妈妈,不要难过了,你已经在尽力帮我了。”女儿开导我:“没有关系,还有最后的办法,你可以陪我一起死去。 ”
    她的生命是我给的,我却无力让她觉得美好,我惟有深深深深地拥抱她。
    可惜,孙瑞雪那样的老师太少了,可惜她在上海没办中学,也许我可以陪女儿去宁夏就读……
一位美丽灵魂女孩的妈妈
    2009年12月11日
    王崇回复:你好。很高兴你信任我们,把你真实的感受告诉我们。我相信看报纸的很多读者与你有同样的感受。一个好消息是,过年后,我们将开办一个新的版面,专门采访教师。这是我们分管领导的想法,当他说出这个想法时,我觉得真是太好了。尽管我们知道,教育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一个事实是,教师也需要被关注、被理解、被接纳。
    教师需要帮助。我们确实不太了解,处于压力上端的教师们,他们的感受和想法,他们的困惑和无助。我有时很想知道,如果一个教师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如果一个教师当众辱骂学生,他/她的内心感受是什么?他/她在恐惧什么?他/她想要什么?他/她需要哪些帮助。
    我希望做一些具体的事,真正推动这个社会向前发展,我也期待这个即将诞生的版面得到更多读者的支持。我脑中的画面是,如果我们的教师足够爱自己,被接纳,被理解,我们的教育环境将有较大的改观。
    回过头来,看看你所提出的问题。我的真实感受是,你现在很累,你可能首先需要休息,然后重新看看,怎么让自己和女儿生活得更好些。当外部环境不能改变时,我们能做的是改变我们看这些问题的观点。记住,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过更好的生活,特别是我们尚在求学的孩子。.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