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职场默想:马大和马利亚,我们效法谁?

职场默想:马大和马利亚,我们效法谁?

职场默想:马大和马利亚,我们效法谁?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职场默想:马大和马利亚,我们效法谁?
2016-05-16 保罗·史蒂文斯 康培思文化


只要遇到规律性的工作或劳动性的工作,不管是在家里或办公室,或在割草,都要当作是神赐下的机会。当然了,如果是去公园、咖啡店、坐在空无一人的教会,或者退到我们自己的“内室”,都是默想最好的时机,就好像马利亚坐在耶稣的脚前。不过,我们有时也得起身做马大的工作。


“行动不能没有默想,默想也不能没有行动。”
 
新约圣经里,有位亲手做工的人物却常常背负恶名。马大是耶稣的朋友,她是出了名的忙,为一些劳力的工作忙得团团转,例如煮饭、准备床铺、扫地;可是她的妹妹马利亚却是个模范圣人,坐在耶稣的脚前,默想、吸收耶稣说的每句话。这个故事记载于《路加福音》10章38~42 节。


◎引起诸多争议的故事
 
可以想见,这个故事经常让人拿来默想,在教会历史上也引起诸多争议。有些人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个性:一个比较内向,一个比较外向。有些人则认为这预表了教派与教会机构之间的基本差异,有些教派比较重视默想生活,例如圣本笃教派;有些教派则办许多活动,例如方济会及新教。但是比较普遍的解释是,这个故事表达出神的观点:信仰生活与世俗生活相较之下,还是前者为佳,例如牧师、宣教士、神父、修女或修士等。因此长久以来,传统上一直认为神职工作胜过其他一切工作,例如家居生活、婚姻、家庭、柴米油盐等家庭事务,扫地、一般服务业、世俗工作等。
 
一位早期的教会历史学家优西比乌(Eusebiusof Caesarea),曾在他的著作《福音之实践》(Demonstrationof the Gospel)里作出二者的比较:
 
其中一方是属灵的,以默想为职志,是“超乎自然,超乎一般的人类生活……完全不同于人类一般的习俗,长年只专心服事神一位而已……”而另一方则是属世生活,重心放在实践,是“比较卑下,比较属世;除了宗教以外,也容许人类去渴求农业、商业交易,以及其他比较世俗的事务”。
 
优西比乌以此来肯定二元论,而这二元论正好也是两千多年来教会普遍的特色。简单地说,牧师、神父做的是神圣的工作,而一般人做的则是家里、工作单位、生意上世俗的工作。圣奥古斯丁也赞同这样的论点,他说,虽然实践与默想两者都是必需的,“然而,唯有默想特别能带领我们探索真理的本质”。


◎马利亚与马大的历史
 
可是,如果进一步检视这段引起争议的经文,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大可不必将马大、马利亚两位人物两极化,而且也不应该将这两个人形成对比。路加在讲这个故事时,门徒和耶稣正与他们特别的朋友马利亚、马大享受“美好的一晚”,可能拉撒路也在场。这里是马大的家,身为主人,她自然忙得团团转,因为“伺候的事多”,可是马利亚“在耶稣的脚前坐着听他的道”。我们不禁要问,马大忙着招待耶稣和他的朋友,有什么错吗?没什么大错。或者我们也不禁会问,马利亚什么都不做,让马大一个人忙,哪有这种道理?也没什么道理。可是,我们进一步看就会观察到马大确实有一点不对(她的态度),马利亚确实有点道理(她专心爱主)。对马大来说,她觉得自己忙坏了,一心只想煮出一桌盛宴。耶稣说了这么一句话,“不可少的只有一件”,可是马大忙到头脑都乱了,她怪罪主,“你不在意吗?”她这么问,是想“逼”耶稣找人帮她的忙。“请吩咐她来帮助我”,她这么坚持,于是就让耶稣、门徒,以及她自己这个盛宴,整个气氛都不对了。遗憾的是,马大忽略了耶稣最想要的——团契。马利亚呢,她做对了一件事,就是坐在耶稣的脚前领受他事工的祝福,这正是生活中所需的几件事之一(路10:42)。倘若当时马大与马利亚都能明白,不是两件事只能选一件做,而是两件事都需要做,也许这场争辩就能免去。
 
我们读福音书的时候,有件事令我们感到惊讶:耶稣在地上走过的一生,本来就是马利亚与马大的角色不断替换。有时他事工忙到没时间吃饭;有时他离开众人,退到山上去祷告;甚至有一次他解散群众,吩咐他们回家,好让他可以继续祷告。虽然就像上面说的,教会历史一直将这两个角色两极化,可是我们也应当注意,最好的教会传统其实是结合马大和马利亚两种角色,基督徒的一生也当采取类似的平行模式。

 
◎实践与默想结合

例如, 我们注意到12世纪有一位奥古斯丁学派的基督徒沃尔特• 希尔顿(Walter Hilton),当他看见一名生意人考虑放弃事业去当修士时,他就建议他换个方式:将实践与默想结合在一起:
 
你应当把积极的工作和属灵的默想两种生活方式结合起来,这样就能亨通了。有些时候你应该像马大一样,井井有条,照顾好家庭、孩子、员工、房客、邻舍……有些时候你应该像马利亚一样,在主给你恩典时,离开世上一切的烦琐,静静地坐在主的脚前,在那里祷告、思考圣洁的事、默想他自己……这样一来,你就能好好地持守爱的善工了。
 
大德兰是修道院革新运动的领袖,她呼吁大家实行“平行的生活方式”(parallel lifestyle),让马利亚能多帮马大一点:
 
相信我,马大和马利亚应当一起合作,才能好好招待主,让他能常常来。而不是随便招待,没办法给主准备饮食。如果不是马大帮忙预备食物给主吃,马利亚也没办法坐在耶稣的脚前。
 
另一方面,圣方济• 沙雷也建议一般非神职的妇女过一个“综合式的生活”,既付诸行动,也加上默想,这样一来生命就能完美了:
 
不,费乐迪雅(Philothea),真正的灵修对我们并没有害处,反而让所有事物完美起来……每项召命(vocation)如果能够加上灵修,就会显得和谐。家庭会更平和,丈夫与妻子之间的爱情更真诚,为老板工作时更忠心,每个聘用关系都会更快乐。企图从军人团体、商家、皇室宫廷、已婚家庭中挪去敬虔生活,不但是个错误,大部分的人也没办法接受。


◎总结
 
这些人所要表达的是,行动不能没有默想,默想也不能没有行动。就像马与马车、爱与婚姻,是彼此相属的。总结上述所说,在工作方面有以下三件事是我们需要不断省思的。
 
第一,亲手做工就是良善的工作,甚至是圣洁的工作。木匠店、工地、家里或工厂、农场或市区街道,这些地方的粗活不但是良善的工作,而且也是神圣的工作。这些工作会用到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可以从这些工作中学习,就像我们可以从老师、教授、牧师那里学到知识一样。正如克劳福德(Mathew B. Crawford)在《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Shop Class as Soulcraft)所说的“每种谋生技能……都会让你在做事的过程中经历成就感,也会经历那项技能特有的挫折感,挑战你的头脑。有时挑战非常大,要花很多心血”。我们做的很多工作都会激励我们去默想,去反省。
 
第二,工作不该让人一头栽进去,以至于没有时间默想与祷告。马大与马利亚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当常常花时间来默想。在忙碌的一天生活中,也会有很多机会可以默想。例如,重复性的工作正是祷告的最好良机,甚至在家里刷地板,旁边还有小孩拉着我们的围裙或裤管时,也可以祷告。劳伦斯修士在他所著的《清修庖厨中》(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一书中提到,虽然工作繁多,却不能让他的眼目离开神,就算修道院的厨房到处都是锅碗瓢盆,他也会找时间默想。每次进行特别的任务时他都会先祷告,“主,除非你赐下能力,否则我根本没办法胜任这项工作”。我自己也觉得在做一项工作前,或者见客户之前,先花点时间祷告是最好的了。
 
第三,做一个积极默想的人,必须主动把握机会。现代生活不容许我们暂停太久,可是多数人都需要有行动的时间及休息退出的时间。可是今日的问题是,就算我们是在做家务,也会充满了噪音,例如手机、iPod,播放个不停的音乐。就算开车去买东西、去工地的路上,都会打开收音机、CD音响、免提手机,损失了这难得的几分钟安静时间。这一切都让我们很难去追随马利亚、马大这样的榜样。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要训练自己把握时机来默想!只要遇到规律性的工作或劳动性的工作,不管是在家里或办公室,或在割草,都要当作是神赐下的机会。当然了,如果是去公园、咖啡店、坐在空无一人的教会,或者退到我们自己的“内室”,都是默想最好的时机,就好像马利亚坐在耶稣的脚前。不过,我们有时也得起身做马大的工作。
 
休谟主教(Archbishop Hume)曾经说过:“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住在人声鼎沸的市场里,总有住旷野的时候。”对我们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所有的基督徒都应取名作“马大•马利亚”,中间要用连字符来连接。
 
摘自《工作真重要》,保罗·史蒂文斯/著,康培思文化策划出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