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为什么如今人们不读圣经?

为什么如今人们不读圣经?

为什么如今人们不读圣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恩道书摘】为什么如今人们不读圣经?

2015-11-04 乔治·格思里 恩道书房

小编按:所有书摘都经过一定筛选,篇幅有限,并不能完全展现原书的精妙之处,如果您读后觉得有帮助,建议您购买全书。



如今人们不读圣经。我希望你能透过我笔下的文字感受到我说这句话时的语气。我不想让你觉得我在危言耸听,或者觉得我太愤世嫉俗,又或是太爱说教。我很关注我们现在的读经生活处于什么样的状况,我希望你能和我一起关注这个问题。

多年来,我都会在我教的新约概论课程开始前进行一个简单的圣经测验。题目都是简单的选择题,比如:

以下哪卷书属于新约?

本丢彼拉多在耶稣受审时释放的人是谁?

耶稣在旷野中受了几次试探?

“登山宝训”在圣经的哪个地方?

参加这项测验学生的平均成绩是57分。虽然这些学生在教会中长大,但是他们的生命并没有像从前在教会长大的孩子那样,扎根在圣经的基础之上。

我学生的状况反映出一种令人震惊的文化现象,这个现象正在英语世界里蔓延。至少在半个世纪之前,人们阅读圣经的状况就开始日渐滑坡,并且一直呈现螺旋式下滑的状况。人们仅仅粗浅地理解一些圣经故事,或是抓取一些似乎有些耳熟的圣经用语,把这些东西填充进整个时代的文化里面。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圣经正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甚至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这不仅发生在属灵的层面和教会生活中,也发生在政治、社会制度、文学和艺术领域。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真的要努力一点才行。不读圣经,受亏损的不仅是我们自己,甚至我们的教会也要受亏损,我们会因此失去见证,阻碍福音在全世界广传。


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

你可能会问:“那么,事情是怎么变成这样的?”我想现在人们的圣经知识越来越匮乏,大概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我就谈其中的四点吧。

首先是因为如今人们的整体阅读状况都在下滑,尽管亚马逊和其他图书卖场每年都推出几百万种的新书。现在有很大一部分人只读报章杂志上的短文或博客等网络文章。美国教育部200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1/7美国成年人的读写能力处于最基本水平,甚至更差。而国家艺术基金会(NationalEndowment for the Arts)在2004年进行的名为“拯救阅读”(Reading atRisk)的研究表明,2002年全年,只有56.6%的美国成年人读过一本书,比10年前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且,读文学作品的人数下降得更快。这种整体上不读书的状况当然也影响了我们的读经状况。这个数据也提醒我们中间作父母的,如果你想让孩子读圣经,那么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热情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原因是科技的发展似乎让我们的阅读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了(第一个原因很可能也与此有关)。现在有很多人满脑子装的都是各种高科技产品,这些东西让我们对阅读越来越麻木,这肯定也会影响我们的读经生活。《大西洋月刊》上登过卡尔的一篇文章,题为《谷歌让我们变傻了吗?》,作者在其中哀叹了网络对我们大脑造成的损害。他说,高科技产品让我们习惯了一带而过,所以我们的阅读和思考也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渐渐地我们就失去了继续进行深度阅读的能力。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过去,我很容易沉浸在一本书或一篇很长的文章里。我的思绪会紧跟故事情节,我也抓得住关键论点。我也曾经花好几个小时慢慢品味散文中悠长而细腻的描写。可现在我很少能有这么好的状态,读书读个两三页我就会走神,感觉自己坐如针毡、茫无头绪,然后就开始找其他事情做。我觉得自己好像经常得收束心神回到要读的东西上来。从前,深入阅读对我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现在却要花好大的工夫才能做到。

第三个不读经的原因和第二个大有关系:我们的日程排得太满, 事情太多,分不出心思来读经。耶稣讲过一个撒种的比喻(可4:3-20),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人接受神话语时的几种情形。这个比喻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非常适切的。耶稣讲到一个农民沿着田边撒种,有些种子落在路旁坚硬的土地上,所以扎不下根;有些种子落在土浅石头地上,所以长出来以后很快就枯干了;有些落在荆棘里,结果长出来的苗被荆棘挤住了,也没法成活;还有一些落在肥沃的土地里,土壤环境很适合种子发芽成长。落下种子的田地,就是在比喻对神的话语有不同反应的人心。

你注意到了吗?四种不同的情况中,有三种都在空间上出了问题。在那三种情况下,种子或发出来的苗没有足够的空间去成长,所以最终也无法结出果实。要想让一个园子里的植物长势喜人并且硕果累累,第一重要的就是预备好土壤。我们若要和神的话语互动,就也需要在生命中留出空间,既要在生活中留空间,又要在心灵上留空间。换句话说,我们每天都得从紧张的日程中抽身一小会儿,坐下来读经、默想。而且,我们的心灵也需要为圣经的话语留出空间,好对神的话语做出恰当的回应。

第四个不读经的原因是:我们不明白圣经的“大故事”,也不知道圣经的各个部分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可以说,教会里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圣经的思想体系,也不了解圣经呈现的整体宏观图景,而将看似零散的经文和书卷联络在一起的正是这些。要了解圣经,就得明白圣经的宏观图景。而我们没有把圣经的“大故事”告诉大家,因此他们在想要深入了解圣经时就举步维艰了。

除了不了解宏观图景,另外一方面的问题就是大部分人也缺乏训练,无法用正确的方式解读圣经的各个部分。诗篇显然和保罗书信有很大不同,启示录和利未记也不一样,还有,用理解比喻的方式去理解预言也是行不通的。一旦我们明白了圣经各个部分是怎么发挥功效的,明白了圣经作者写下这些内容的时候想要对当时的读者产生怎样的影响,读经就会变得更有意义,也更加令人享受。换句话说,我们得学习去解读圣经,解读作者原本用来传递信息的方式,然后按照那些方式去读不同的经文。

以上谈到的就是现在人们不读圣经的几个原因,我们一直在努力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力。问题是,我们究竟能做什么?虽然我对目前普遍比较差的读经状况感到很担忧,但是想到有办法解决问题,我还是很兴奋的。



以上节选自乔治·格思里《圣经这本书:解读与应用》,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圣经这本书:解读与应用》

圣经这本书里蕴藏了怎样的珍宝?该从何读起,又应如何践行?且听格思里博士偕友向你娓娓道来。
本书作者采访了十多位爱主、爱教会的一流福音派学者,他们毕生都在研究他们所论的圣经经卷。十六篇访谈举重若轻,答疑解惑,带领读者深入上文下理,领略圣经全貌,由多种体裁入手,掌握读经诀窍,在诸般人生际遇中体认所读,于日用常行间躬行所知。
为切合读书小组的需要,作者还针对各篇访谈精心设计了讨论问题。同读此书的弟兄姊妹可用每周一篇的进度分十六次读完全书,并在每周交流心得,彼此勉励。
深望此书能够帮助读者与众圣徒一同体会读经之乐,经历更新之能,在神鲜活的话语中建造美好的生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