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日本车到底哪不好?

只谈车

日本车确实省油,但安全系数太低,美国车确实耗油,但比日本车肯定结实.问买车的人你是看中生命还是看中钱?自己权衡吧..

TOP

回复 #95 小石妹妹 的帖子

VW有十多家独立的维修站,是最早建立的第三方维修机构(大众生产,上汽大众销售,他们维修),大多是国营单位,态度与服务嘛确实没有星级宾馆的感觉.但维修技术,绝对超过那些新的4S店.而且永远不会做任何推销.就看你更在乎什么了.康定路那家属于生意一般的,态度还算端正的..

TOP

回复 #5 瑶归庭院 的帖子

这话会破坏旺网的融洽的气氛哦!
其实个人认为,爱国不是口头叨念着就行的。所谓国强我强,所以,各位让我们努力作好本职工作,使我们亲爱的祖国真正富强起来吧!(大家可千万别搞内讧啊)

[ 本帖最后由 小宁宁妈咪 于 2007-6-15 12:21 编辑 ].

TOP

想不到一个帖子引起这么多的争论

虽然开了好几年的车,我却是个不懂车的人,所以当初LG让我挑车的时候,我是老老实实问了一些开车行的亲戚,按照:发动机,底盘,变速箱这3大件来选车的,至于皮薄,耗油,是否日车等因素,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因为这车讲白了也就一接送车,基本市区走,况且我也没考虑过2。4以下排量的车,耗油是肯定的,只不过我对此并不敏感,因为一个月加不了几次油。

当时试驾了凯美瑞,IS300,皇冠,还有S40等车,最终选择了现在的这辆,虽然空间并不大,外形也不拉风,但开起来车子如丝绸般平滑,安静,动力充足而且换挡也没有顿挫感。更重要的是,价格也不贵,嘿嘿,很适合我呢。

[ 本帖最后由 小石妹妹 于 2007-6-15 12:13 编辑 ].

TOP

呵呵呵呵!讨论得可真热烈啊!谈了半年多了,我就想问一下楼主,您的车买了吗?很想知道您最终的选择,因为我想知道这么多热心人是否说服您了。要是还没买的话,我看你就买哈弗吧,这车不错,我已经开了快一年了,到时候我们弄个哈弗爱国者车队,那肯定很风光的!呵呵呵呵!.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魔女 于 2006-12-3 22:00 发表


你有几部车?
痛快!赞一个!呵呵我也及其不满意,但还不敢发声音~~~因为她们都厉害的说!我年纪也不轻了,却也有愤青的特征 ,而且不是一般的强烈
偶劳工前前后后换了4部车子了,现在是凯迪拉克SRX(越野车)。我也换了4辆车了,不过是自行车 ,可怜的我反复遭窃,现在骑的是买了10年的破自行车,我感觉它像德国产的,车身重,骑起来反而轻巧无比 (看来以前的产品质量还是有保证的啊),所以不要以有车无车论贵贱!只是每人的生活方式和要求不一样罢了~~~~对待居心叵测的日本及它们的产品,不予理睬算是最好的风度了,若要一个劲的赞赏,是不是太过分啦

[ 本帖最后由 奶宝妈咪 于 2007-6-16 19: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鱼儿他妈 于 2006-12-4 17:12 发表
1。偶绝对不喜欢日本人和韩国人,但是偶从来不反对给我带来好处的东西,哪家的好买哪家的,政治不是我要考虑的。日本的质量好偶就买,韩国的质量太次偶坚决不买。
2。要说日本车在中国产的和在欧洲美国的不一样 ...
呵呵,我说一点不同的观点啊 ,除非那个师傅是自家人,否则他们嘴里的不一定是真的,就要看厂家的促销手段了,有些给足他们的推销动力,他们就卖力的推,就像我们去买洗发水等等,那些个小姐一看你不买她推荐的,给你白眼一个,连医生都是这样的~~~悲哀啊.

TOP

在中国生产的日系车不好。内饰虽漂亮,但用料不好,我有同事买的花冠,3年了,车内味道仍很严重,进入车内会流泪。严重影响健康。
另,日系车防撞能力差,相撞后易变形、断裂。性命攸关,建议买德系车,设计合理。.

TOP

其实是因为日本车注重内饰,也就是一般人看得到的部分,但看不到的内饰可就不行了,我们有个朋友是宝钢的,就说宝钢的钢板出来,最好的是给大众,其次给通用,本田是所有剩下的都要,可想而知他的车钢板为什么这么薄了,国内对于钢板没啥要求的,所以小日本摆明了坑我们的,同样的奥德赛我在美国开的就和上海的不一样,许多安全功能设置都去除了,所以说在中国流通的日本车不等同于全世界流通的日本车.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魔女 于 2006-12-3 17:09 发表


我不是印第安人,我也不是犹太人,我是中国人!!直接受日本迫害的中国人!一把年纪了不要粪青可以,但是脑子还是要清楚的!
严重同意!.

TOP

专家解释安全热点 德系日系车性能大比拼 [ 05-3-28 14:31 ]  太平洋汽车网  来源: 杭州日报 程佳    责任编辑: wangtao 买车首先就要考虑车的安全性,这已经成为诸多购车者心照不宣的购车第一守则。汽车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于是关于德系车安全还是日系车安全的争论也就随之而来。许多消费者打来电话询问,沉稳厚实的德系车和亮丽轻巧的日系车相比,哪个更具安全性呢?

浙江农资金昌总经理朱振东认为德系车和日系车因为定位不同,很难直接进行比较。许多德系车走的是高级车路线,而日系车则更强调经济实惠,绝大多数走中间线路,不在同一位置,自然不能乱套。

就合资品牌来看,朱振东的个人看法是:德系车更为严谨,安全系数稍胜一筹;宝来这样的合资品牌就如它的德国“血统”般结实可靠,但外形设计略微保守;而日本车在中国的合资品牌则大多经济实惠,同时也比较善于炒作。

虽然是一家之言,也代表了许多汽车业界人士的看法。果真是德系车安全性能占优吗?也有专家跳出来说,日系车未必就比德系车安全性能低,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设计理念的差异

德国人想的是要把发动机室做坚固,以确保在可能出现的事故中尽量把车的损失减少到最小。而为了人的安全要把驾驶室造得更坚固,以确保在车的损坏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还能保证人的安全。

日本人想的是发动机室要比驾驶室结实——只要保证发动机的安全,不出问题,驾驶室做得薄一些也未尝不可。

一些德系车和日系车品牌经销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整车安全结构设计上,德系车和日系车确有不同之处,但这和厂家不同的制造和设计理念有关。

德国人严谨、认真的性格直接融入了他们的汽车设计观念——一辆汽车出厂后,目标是要无故障地跑遍欧洲。“相对来说,德系车整车的刚性比较高,在正面撞击和侧面撞击实验中,整车的变形都很小,对驾驶室的乘员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

日系车之所以能迅速占领市场,与车子优秀的性价比是分不开的,但这并不代表车子在安全性能上就打了折扣,“日系车重量相对较轻,刚性不高,但发生撞击时‘柔软’的车身会发生褶皱性变形,这恰恰起到了吸收能量的效果,能确保驾驶者的安全。”

碰撞实验德日难分伯仲

天津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试验研究所李宏光认为,车辆的被动安全性主要依赖碰撞实验。

目前国内碰撞实验的方法主要是正面碰撞墙壁,而国外侧面碰撞的实验也要达标。国外除了碰撞实验外,还有一个“星级评价”,比前者要求高,其对消费者的指导意义更大;目前国内的碰撞方式与车的钢板厚度没有太大关系,实际起决定作用的是设计的匹配性。从国内碰撞实验的结果来看,德系车与日系车的表现并没有明显不同,日系车由于更注重设计的匹配性,其碰撞结果甚至还要好于一些德系车。

碰撞实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日常行车中的碰撞与碰撞实验还是不完全一样的。同档次的车与车之间发生撞击,越重的变形越小,而对人的伤害也不一定大。

“德系车重实用,日系车重智能;德系车重车身,日系车重配置”,车身的安全设计理念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吗?有专家告诉告诉记者,汽车工业发展到现在,设计水平和制造技术同质化不可避免,只有设计理念的不同而已。纵使真有所谓的“日系”和“德系”之分,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也是品牌、售后、使用的经济性等方面,而不仅仅是设计理念的差异。在挑选汽车的时候,不同的消费者自然有自己不同的侧重考虑因素。但不管怎么说,安全是第一要素,必须考虑在内.

TOP

ZT产品质量问题频出 谁将日本制造拉下神坛?

 近日,具有60多年历史的索尼,其锂电池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06年最差产品”。无独有偶,日本三洋公司正在国内紧急召回130万块手机电池;而日本佳能相机却正在中国正在遭受消费者的质量指控。除了消费电子领域,日本产品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也频频爆出严重的质量问题。所以日本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日本企业的问题。而且也引起了日本政界的关注,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二阶俊博召见企业管理人员,责令他们对质量监控提交报告。

  “Made in Japan”一直以来都是优质产品的代名词,日本产品接连不断的质量问题让全球消费者都为之震惊。难道优质产品的“金字招牌”将从此在日本产品上消失了?日本企业到底发生了什么?下面笔者希望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帮大家揭开日本产品质量下降之谜。

  从质量管理学上讲,所有的质量问题最终都能够归结在“人、机、料、法、环”这五个环节上。这五个环节的有机结合是实现质量、成本、交货期的关键。笔者认为,日本企业在人、料、法三个环节上出了问题,这是日本产品质量下降的罪魁祸首。

  日本员工忠诚度下降

  人是企业的最基本要素,在企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日本偏偏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上出了问题。众所周知,日本二战以后开始经济发展的革命,把效忠天皇的观念转化为效忠企业,而且企业也对员工采取终身制,这无疑让员工更加愿为企业卖命,因为员工不再为住房、医疗、福利等生活问题担忧。同时,二战之后,日本在科技方面处于落后状态,这让日本企业决心通过设计来实现产品的价值,从而赶超美国和欧洲。此外,由于资源匮乏,让日本人非常珍惜资源,所以小型精益生产便开始流行。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加上精益生产的思想,奠定了日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基础。

  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员工终身制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发展,所以日本企业废弃终生制,这导致员工的流动性较大,开始顾虑自己的生活问题。这导致日本申请攻读工科的学生从8年前的12.3%下降到如今的8.7%。东京工业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过去,很多学生希望在制造业第一线工作,而且真的竭尽全力,如今却没有人愿意流汗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无疑导致他们对产品质量关注度下降,这是日本产品质量下滑的内部原因。

  产品价格战导致质量隐患

  随着消费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技术的不断完善,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中国、印度、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复苏,需求的增大导致日本的产品开始进入发展中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的外观和新潮,同时还需要尽可能低的价格。

  消费电子类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6年前一台37的平板电视价格为20万元人民币,现在仅需几千元;数码相机、手机、电脑的价格都在大幅度的下降。虽然产品价格的下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技术完善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但是还有一部分是为了满足低价市场的需求,这其中也有竞争企业增多引发恶性价格战的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不仅仅是日本企业,包括全球的企业都在为了降低成本而努力。既要满足时尚需求,又要降低价格,而且还不能耽误上市时间,多重因素决定了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伴随着质量的下降。黄金周后,行业爆出的日韩电视企业使用廉价“台湾屏”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

  代工让精益生产模式无法复制

  日本企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快速成长为大型跨国企业,这其中“精益质量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开始了多元化,涉足多个领域。比如,索尼公司就拥有电视、液晶屏、半导体、数码相机、游戏、影视等等多个业务。业务规模的扩大让日本企业开始反思这种模式的合理性,毕竟多元化战略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加大了管理难度。为了缓解企业的压力,“代工”便在日本企业中蔓延。这也是日本产品出现问题的根源之一。

  据了解,日本数码相机企业就是“代工”的典型。为了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日本数码相机企业纷纷采取代工。有统计表明“自2005年第二季开始,日本和美国数码相机大厂持续释出代工订单,台湾地区数码相机产业相对呈现急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第三季台湾地区数码相机产业整体出货量达到946.3万台,较第二季增长约30%,并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60%。”而且企业为了更好的降低成本,逐渐由ODM来料加工转向更加简单的OEM贴牌的方式。日本索尼、佳能等都在中国台湾和内陆以及马来西亚等地设有代工厂。

  代工的两面性有利必有弊,一方面可以削减产品成本,让企业集中精力在核心产业上;另一方面又导致日本企业的精益生产无法复制,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也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现在日本制造已经变味,而成为中国制造或者印度制造了。

  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导致日本产品质量神话最终破灭。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都是最终的受害人,企业都没有理由对消费者说“不”。而佳能相机、索尼爱立信K750c的缩水问题,总是得不到合理的解决,这是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应及早地采取召回措施。除了被曝光的日本产品问题,国内还不知道有多少隐藏的产品质量事件,都需要广大消费者揭发和企业的自觉召回。而国内《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法》并没有对“召回”明文规定,这种法律上的漏洞也亟待健全。

[ 本帖最后由 charles妈妈 于 2007-6-22 10:45 编辑 ].

TOP

回复 #14 大魔女 的帖子

十分同意你说的,都不知道他们脑子里再想什么.

TOP

日本人自己也认为开日本车没啥好值得炫耀的,说出去低人一等。开德国车哪怕只是奥迪或大众高尔夫的,也比开尼桑FUGA3.5的说得出口。由此日本车的真实地位可见一斑。.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石妹妹 于 2007-6-14 13:23 发表
开了五年的大众车和半年的丰田车,感受良多,车子是无法比较的,一个四缸,一个六缸,一个手动,一个六速手自一体,一个前驱,一个后驱,价格都差远了,所以不谈车,只说4S的服务

1。开了5年大众车,其中与4 ...
那家4s店啊?我的一汽大众的4s店也是很好的,服务周到,每次修车或者保养好,都还有电话反馈的,很满意的。.

TOP

03年买第一辆车时,还不是很懂,只是听了我在德国的老哥的建议,买德系车,于是买了高尔夫(第一批从德国引进的),使用至今,没有后悔当时的选择,当时,我的同事分别买了花冠(也是当时最新的)、sunny阳光,价格比我的高尔夫贵,可是,大家互相比较后,还是一致认为我的高尔夫好 ,一年以后,同样的花冠价格下跌了许多,我的高尔夫却还是比较稳定的。
我是不喜欢日本车的,当然韩国车更差,因此,我的第二辆车买的是具有欧洲血统的美国车。.

TOP

买什么车看个人喜好,因人而异
当年毕业找到工作时买地新车是被大家鄙视地所谓没品味地东方不败之一toyota camry
之前开地都是米国二手车
后来在高速上发生车祸后,对toyota更具信心.
后来买个minivan, 还是toyota
这仅仅是俺个人地经历.

TOP

这个帖子会有这么多回复.我也正在车子的选择上犹豫.
想在君威和雅阁之间选择.这两款车各有优缺点.
君威油耗大,操控不是很好.而且可能要面临停产的问题,会导致后续的维护价格高.
雅阁配置好,但担心真的钢板薄会导致安全,而且面临很多所谓的仇日情节.
我原来开SAIL,感觉通用服务不错,但配件控制严格,导致价格不低.
而且通用4S店的师傅推荐丰田或本田.

实际就我个人来说,买东西只是消费,没有必要谈论政治.日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电器质量也确实不错.
想当初八国联军进中国,谁手上没有鲜血?青岛不也是德国的殖民地?如果这样中国是不是又要闭关自守,不和任何一个国家来往?.

TOP

看来这个讨论没什么意思,爱买日本车想买日本车就去买好了,管那么多干吗,大街上跑得丰田本田还少吗?管他什么仇日情绪.日本好的地方多了,够我们学一辈子的了.世界上有这么多列强侵略过我们数也数不过来了,看来是不能一一报复了,也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把日本放在第一位(有些人记性不好,忘了大屠杀之类的,要懂得原谅?)算了大家和平了吧,这样就皆大欢喜了.老百姓爱买什么货色就买什么货色.干别人什么事..

TOP

日车当然没什么特别不好,但人不好,不买.

TOP

还说几句,我抵制日货,但我不会苛求别人,我觉得是个人行为,有这种行为也是对历史的认知,上世纪大家都会觉得奇怪日本为什么一下子从一个和中国国情差不多的国家变成一个军事强国,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拿了甲午战争的赔款(2亿白银)壮大了自己,然后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上一代的老人都知道东洋货都是质量最差的,不信的话回家问问老人,赚了钱回头再打我们,南京、三光、731、东北、往事不堪回首。
但一切都过去了,再看看现在的日本各界政府、民众、青年队这场战争的认知、态度(大家可以比较下德国的态度),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作判断,反正我坚决不买,就这么简单。.

TOP

引用:
原帖由 zyjie123 于 2007-7-19 11:41 发表
日车当然没什么特别不好,但人不好,不买
.

TOP

MADE IN JAPAN的日货,各位能做到不买吗?
MADE IN CHINA的日货,如果实在要买, 就当做支持中国失业率降低吧.
这样想是不是能心平些呢.

不过内心而言, 开车还是感觉欧美安全系数高些哦..

TOP

我是坚决抵制日货的,但这是个人行为,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抵制日货.
在买车上,要这样想,买辆日本车能省下多少油钱是算的出的,但是如果连命都没了这些油钱又算什么呢?!还是安全无价啊! 也许有人说那我开车当心点不就行啦,但谁又能保证不被别的车撞上呢? 电视里看到过一辆小车正常通过十字路口,被闯红灯的大卡车顿时撞得惨不忍睹,我想如果不幸遇上这样的情况,你在德国车里存活的可能性肯定比在日本车里要大多啦!.

TOP

买车还是买安全吧.
至少目前看得到的会断成2截的都是日本车吧.
欧美的车子相对安全系数高点.当然因为车子重,油耗也比日本车高..

TOP

说车就说车!
怎么旺旺上也那么多愤青啊?

车么一般开开代步,那款样子、价位等综合感觉喜欢,就买呗!
想那么多干吗啊!

^_^.

TOP

说偶愤青也好,说偶老愤青也罢.偶家里就是不买日本货,LG一车德国造,偶自己一车美系国内造.不管别的,偶一直会让人不要买日本车,除了抵制还有个人经历:数年前,LG在高架不慎,撞进9车连环事件,车都被挤得都看不到首尾了,差点宽度和长度都要反个个了(夸张啊),人一点事没有,那时偶还在出差,真的爱S偶那宝贝车了,如果是日本车,偶都不敢想..

TOP

就是撞车了后,别人的车好好的,日本车却报废了,.

TOP

真要买日本车,那就买丰田车吧!其他的不考虑.

TOP

回复 #127 shuaishuaimm 的帖子

你LG的车是什么牌子的?拉出来亮亮相,俺们也好给它带朵大红花.

TOP

回复 #130 charles妈妈 的帖子

就是赛欧二厢车,买的是第一批.应该是国内造吧?那时是他老人家开,那是哪一年啊?不很记得了.那么个小车也有这能耐,真的不佩服不行..

TOP

日本车和欧洲车各有所长,据我了解欧洲车里属德国车最棒 。它拥有坚固车身、12毫米双面镀锌钢板,激光焊接,空腔注蜡,先进的汽油直喷发动机,DSG双离合变速系统。缺点:内饰不够豪华、人性化,价格偏高,花高价买不到全配置。
     日本车:外观亮丽、内饰豪华,配置高、人性化、价格适中。
     缺点:车身不够坚固一般在6毫米至8毫米钢板,单面镀锌钢板,本人在高速公路曾经看到一辆某品牌日本车撞击后一断二
     以上仅是个人意见!本人偏向于德国车!.

TOP

大概有一点疙瘩,反正不大喜欢日系车,再说感觉上日车没有欧美车结实,.

TOP

还是真正讨论一下日本车的问题吧。优点:省油,操控轻。
                                                缺点:国内的生产的日系车和日本生产的同款在工艺上和配置上有很大区别。国内把标准降低了很多。很多配饰不包含在车价内,需再掏腰包。皮薄,刹车上也做文章(例如尼桑的颐达)。最最关键保养贵。
关于撞车之说:什么车都不经撞,你开着轿车撞东风卡车试试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爱的妈妈 于 2007-7-28 22:49 发表
还是真正讨论一下日本车的问题吧。优点:省油,操控轻。
                                                缺点:国内的生产的日系车和日本生产的同款在工艺上和配置上有很大区别。国内把标准降低了很多。很多 ...
哈哈……俺家5年前买了赛欧,去年买了M6.很痛恨日本人的恶行,但喜欢M6的帅..

TOP

我没有开过日本车,但是我的朋友中有佳美的,有丰田的,也有皇冠的...
普遍反映日本车省油.
至于安全系数,在上海估计只要不走高速,没有什么问题.(我有车啊,驾龄快二位数了).
至于日本货,其实还有日本文化,女性用品,五星极饭店的大金空调,科技馆的电子狗.生鱼片的芥末,女儿一直用的樱花牌油画棒,电视台放的动画片,小区的电梯,......
我很荣幸自己是中国人,但是产品的出产地不在乎,如果那天国产的超过日本,我会用的.

[ 本帖最后由 clarin 于 2007-7-29 17:30 编辑 ].

TOP

很多人都会问LZ一样的问题,个人认为看你注重的是什么?和你打算用多少钱买车?
1.很多人说日本车嫩,我认为你买车不是老考虑要撞的,只要你多一分谨慎就少一分危险。另外,看你是以市内为主,还是长途。如果是市内我考虑买日产,毕竟买好车后每月的油费是支出的大头,如果是经常长途的那就欧美车吧,比较结实。市内开,由于速度有限,多以碰檫为主,所以日本车对你的人身安全来说还是有保障的。高速公路的事故多数是车速开,所以撞击力也大,所以欧美车比较硬,相对会好些。
2.欧美车比较贵,油耗相对比较高,道理我想也不用我说了,所以如果你有钱,不是很在乎买车时贵一点点、用车是也贵一点点,那就考虑欧美的。
关键看你要的是什么?在于你自己,不要问别人,大家的观点永远不能统一的。个人意见,供参考!.

TOP

引用:
原帖由 飞宝宝 于 2006-12-3 11:56 发表
偶看到一辆马6和桑车追尾,吼吼不算太重,桑车尾没啥,马6前车盖严重变形
这点偶不苟同,换做宝马也一样。
每辆车都是车头嫩,一撞就瘪,这是吸能,能减少对驾驶员的伤害。
看各位怎么选择了,同价位的车,日本车内饰做工较精细,设计较讨巧,开着较省油,也遭受较多口水。

[ 本帖最后由 Helena 于 2007-7-31 10:03 编辑 ].

TOP

这个话题个人理解的深度不一样,说到底买与不买都是很个人的问题,我决定不买日货的时候是因为有些感悟所作的决定(且决定尽量买国货),所以说我不强求周围的人跟我一样,因为他们还没感悟,不过还是最bs那种只卖日货且认为什么日货都比国货强的人.

TOP

第一辆是美国的,后来换了日本的。用下来觉得挺好的。买东西将行价比,不谈其它的。抵制日货要从ZF开始实行比较有效果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麒妈妈 于 2006-12-3 13:53 发表

  你有没有车呀  ?
你家难道没有日本的电器  ?
一大把年纪就别在这里粪青了
哪个中国人不爱国呀  哪个中国人不恨日本人呀
如果抵制日本品牌车是爱国,那么更要抵制美国车,英国车,他们在世界各地引 ...
车子只有好车和坏车之分,我们已经理智的看待,毕竟现在丰田已经做到世界第2(第一也差不多了).不单单是靠的偷工减料.人家还是有实力的.日系车也有很多是5星级冲撞测试的.我个人认为日系车还是不错的.但是不大适合激烈驾驶.如果喜欢玩车还是欧美的..

TOP

任何车都不经撞的,要准备撞车的请买坦克车。.

TOP

 142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