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21个人次参与评价】

喜欢古诗词的人 进来看看吧(一楼链接:原创诗词50余首、巧对妙续、散文、游记...)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回复 4949#cocoding 的帖子

人家是豪放派嘛!.

TOP

古朗月行(蒙太奇版)

小一时我和儿子读过一首被现代人作过剪辑的《古朗月行》。老师一定也非常熟悉。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3 10:5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ding 于 2009-10-3 10:37 发表
中秋月色傍林秋,万里荧荧望一车。  
九江快车须早发,头顶明月为君留。
  收下收下!真是好礼物!来而不往非礼也,007也有作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ding 于 2009-10-3 10:45 发表
看见4953了吗?送你的。表砸我。
  诗还没有,先送花 .

TOP

千万别让旺爸知道,我绝无做广告之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ding 于 2009-10-3 10:57 发表

381272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ding 于 2009-10-3 10:52 发表
孟郊《古怨别》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
交通不便,通信不畅,造就了一种惜聚痛别的情愫。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体会?.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ding 于 2009-10-3 11:06 发表

有的,网线不畅,写信嫌烦,一样惆怅!
.

TOP

寂然《送老七》

引用:
原帖由 cocoding 于 2009-10-3 10:37 发表
中秋月色傍林秋,
万里荧荧望一车。  
九江动车须早发,
庐山明月为君留。
可否?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3 11:49 编辑 ].

TOP

庐山打油

庐山鸟飞绝,
花径不见花。
百年一青松,
独倚龙首崖。.

TOP

含鄱亭观日月

风起云散露花径,
斗转星移雾芦林。
月照松林日照峰,
日月同辉含鄱岭。.

TOP

刚刚下庐山,半夜才能到家。
现在是在弟弟家上网。几个小朋友也抢着也要上网。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7 16:17 编辑 ].

TOP

回复 5095#happyyj 的帖子

  兄台,此话谬也!愚弟并非庐山人氏,惟在洪都南昌谋事数载,家弟亦是离乡背井在南昌工作。想当年,临近庐山,总觉得有机会游览,竟无缘上山。现如今,扶老携幼,不远千里上庐山,不禁感慨万千。
  上庐山,007也是第一回,所以要感谢兄台的热心指点。007一直唆使着LP去乌龙潭洗手,竟然没得逞,看来这辈子不会被别人牵手了
  兄台也是新近游览匡庐,你看我那两首打油诗讲的是不是实情?.

TOP

回复 5101#vivianda 的帖子

各位诗兄诗姐诗妹,诗弟这厢有礼了!
在庐山不能上网,甚是想念诗楼诗河。.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一):寂然赠诗

  话说007一家贪便宜,不解风情,居然中秋节乘火车去南昌,准备与父亲及弟弟、大妹各家会合,一起上庐山。临行前,但见寂然诗太独酌诗楼,悲秋咏月。诗太盛情,赠诗一首。
引用:
原帖由 cocoding 于 2009-10-3 10:37 发表

送老七
寂然


中秋月色傍林秋,

万里荧荧望一车。  
九江动车须早发,
庐山明月为君留。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9 14:39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二):飞车望月寄相思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0-9 14:34 发表
……火车游很有风情的哦!我们曾乘火车去青岛玩儿,一路上开心的很,也是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呢,儿子忘记了许多飞机游,唯对那次火车行记忆深刻的
  007一家也是这么想的。可是,一上火车,儿子赶紧打开《恶心的虫子》(《可怕的科学》丛书之一册)看了起来,说是要好好准备一下,到庐山研究那里的昆虫。LP则在看儿子写的那篇恶心的《国庆观大礼有感》,儿子杜撰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思想主意”,把她逗得笑倒在座位上……只有007透过车窗观看匆匆而过的中秋景物。
  动车行至浙西山区,夕阳西下,渐没于群山之中。小妹龙瑛来电说她和她相公小田在西湖边吃晚饭,准备夜游西湖。人家新婚燕尔,不愿意和我们同游庐山,情有可原。望着渐深的夜幕,渐起的月色,007开始打油。

其一
夕阳依山尽,
青峰落日圆。
月色渐西湖,
泛舟有佳人。

其二
明月映万川,
姿色各不同。
杭州那边好,
只因有龙瑛。

其三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龙瑛相公谁?
月老指小田。
断桥说故事,
平湖看秋月。
但愿人长久,
百年共婵娟!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2 18:41 编辑 ].

TOP

回复 5107#vivianda 的帖子

谢谢鼓励!苍笛就这水平,抄袭、歪改加搞笑。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9 15:23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三):少女祭月神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0-9 15:08 发表
这幅景致就很温馨了
  时近九点,车到洪都南昌。出了火车站,已是皓月当空。从南昌大桥望去,赣江两岸灯火璀灿,烟花烂漫,不再见十多年前的静谥苍凉。大地如此嘈杂热闹,星空为之失色。腾王阁在月光灯火下若隐若现,失去了白天的雄壮。天上那轮圆月,像个弥勒佛,乐哈哈地注视着芸芸众生,呵护着绵延不断的人间烟火。
  夜空中升起了一盏盏孔明灯,飘飘摇摇,飞向远方,飞向月亮……也许,豫章故郡还保留着和007老家一样的古老风俗。在这中秋的月夜里,没有出嫁的农家少女,会点上烛火,摆上米粒,扎起稻草人,唱起古老的歌谣:“月亮公公,月亮婆婆,请到这里过一过……”
  是啊,只有这般纯洁的月亮,才是青春的女神!007这个时候真是有诗情了,可惜五个多小时旅程,弟弟一家等待我们吃团圆饭的催促,把007的思绪一下子就拉回到了热闹的现实中。
  如今,想得起中秋月夜的景致,却还原不了当时的情绪。遗憾之至,是为记也。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9 16:50 编辑 ].

TOP

回复 5109#vivianda 的帖子

  美,比我10月6日看到的还美!10月7日凌晨的含鄱岭又别有一番风味。
  画面的远处是五老峰。.

TOP

回复 5115#vivianda 的帖子

这大概是五老峰上那棵最牛的青松了!.

TOP

  呵呵,惭愧惭愧,没有认出来。这棵松一般只能从他的左方50米左右的一个亭子上观看,因此照片都是松倚右崖。这种照片不知是哪个高人从相反的方向拍摄的?右边可是天空没有依靠了呀!要么是在飞行器上拍摄的?抑或,在山下用长焦广角的方式拍摄的?偶不懂。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9 17:58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四):又奇又妖的庐山

  人道庐山奇,我说庐山妖。

  (一)

  从地形图上看,庐山在平坦的长江中游平原上显得十分的突兀。这好端端的平原上怎么会突然冒出一座山来呢?据说,此乃第四纪冰川时期造山运动使然。当时此地上升强烈,许多断裂构造形成众多陡峭的山峰。庐山上升之际,周围相对下陷,鄱阳湖盆地进一步发展,遂成烟波浩淼鄱阳湖。山湖相伴,成为中华大地之佳境,引无数奇人异士、文人墨客、官贾百姓攀登绝项,俯瞰楚地之雄姿。

  (二)

  若论对庐山情有独钟,当属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相传,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兵败被追,躲进庐山。走投无路之际,被一老僧引进一片神奇的竹林,朱元璋在竹林里听得到追兵的喊杀声,外边的追兵却不看见竹林和朱元璋。待追兵退去,老僧告知这是竹林寺,凡人进不得。朱感念之,题《庐山诗》一首。007在仙人洞黝黑的峭壁上看到他留下的这首诗,其内容稍不同于网上所传。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
眼观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十二州。
好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再来游。


  可是,朱得天下之后,派人寻访竹林寺,终不得见。现在,竹林寺的寺名就刻在观妙亭旁的石壁上。据考,系明朝石刻。惟有其名并无其寺,无人知道寺在何处,人们只好说是“天上的寺院”,真是像传说中那么诡异!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0 03: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0-10 15:13 发表
吼吼!敢情天下的男人都梦想妻妾成群呀!
  外!是幻想“被”牵一下手,咋就想到“妻妾成群”那么远?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爸爸的心语,他说:牵着别人的爱妻逛公园,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看到最后,人家说的那个“别的人爱妻”原来是他的爱女耶!
  007只有个小囝,没福得个小囡,就没缘小女孩的手可牵了,人生莫大憾事也。
  哼,007早就料到尔等想歪 。咱见招拆招!.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四):又奇又妖的庐山(续)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0-10 08:48 发表
哦~诡异的,天上的寺院,我喜欢。但凡坐上江山的,似乎都有点道道呀!朱得天下之后,派人寻访竹林寺,找不到,应该坚持找。传说,老毛枕边书就是“周易”
“天缘有分再来游”,还是可遇不可求!

心中的寺院

竹林本无寺,
观妙亦非亭。
千秋帝王梦,
皆付笑谈中。



  自汉儒董仲舒以降,天人感应说与帝王思想合流。文人儒士好穿凿附会,把皇帝与天地奇观扯在一起,甚至杜撰神奇故事,以证开国或当朝皇帝为奉天承运的天子,以期其帝业永祚,千秋万代。皇上无论智愚,莫不纳受这些马屁精的逢迎曲意,甚至也加入到山寨版传奇故事的制作之中。朱元璋与竹林寺的传说,当属此列吧?可是,撇去这些封建遗迹,007宁愿相信庐山一直有一座神奇的寺院。它,不在庐山的某个具体的位置,也不在天上,而在庐山游客的心中,供奉着我佛如来,寄托着民族情怀。

  (三)

  继续讲朱元璋有惊无险的“传奇故事”吧。他在鄱阳大战的前期,吃够了陈友谅的苦头。逃避于庐山,旧劫甫消又生新劫,仿佛在劫难逃。他离开竹林不远,又被发现,险遭追杀。
  这一回,他躲进了天池寺,救他的不再是神秘竹林,而是一只可能成精的神奇蜘蛛!当时,陈友谅带着部队已近寺庙。慌乱之中,他钻进文殊菩萨神龛后面。刚藏好就烟云升起,一只五彩蜘蛛在烟云中忙个不停,不一会儿神龛两边牵满了蜘蛛丝。陈友谅和他的追兵赶到,在寺内四处寻遍,却未见朱元璋的影子,只差这神龛还没搜。陈友谅看见神龛布满了蜘蛛网,断定朱不可能躲在里边,便带着部队追出了寺院。朱元璋在蜘蛛精的帮助之下,总算又逃过一劫!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1 00:40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五):饮憾诗山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0-11 14:37 发表
庐山是很妖的,为它留下诗句的人很多...
  言之甚是!庐山地处楚国,楚有敬鬼神的独特地域文化。庐山本不妖,妖的是积淀于庐山的楚文化。
  楚地还有敬士大夫的传统,江西更有耕读传家的风气。当年王勃曾在《腾王阁序》盛赞:“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这确实是个人杰地灵才俊代涌的风水宝地,光唐宋八大家就有三家出在江西。风气所至,江西的小秀才们都染上了咏诗作赋的雅兴,庐山诗多便可理解。007在南昌工作多年,对此多有感慨。加之庐山奇特,千百年来吸引了各地无数的文人墨客来此游览,留下无数诗篇。
  007在仙人洞休息时曾经翻看摊子上摆着的一本《庐山风光诗词》,厚厚的有几百页,书中所辑纯粹是诗词,没有任何注释,容量极大,蔚为壮观。纵然如是,007还是没有在该诗集里找到朱元璋那首《庐山诗》,也没有找到毛泽东为他太太写的那首诗。应该不是疏忽,而是诗词太多,挂一漏万。说庐山是座诗山,并不为过。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4 12:54 编辑 ].

TOP

回复 5220#vivianda 的帖子

惭愧!偶不婉约。至于“老七”,好像是Jupiter叫出来的。跟老柳搭不上。
江西文人可多了,知名的还有陶渊明、徐儒、欧阳修、曾巩、文天祥等。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1 23:01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六):又奇又妖的庐山(再续)

  (四)

  帮助朱元璋躲过一劫的天池寺,后被朱元璋封为“护国寺”。可惜此寺已毁,遗址上仅留两口方井,曰“大天池”,古寺即因此而得名。初到“大天池”不由哑然失笑:不知是哪个促狭鬼这么搞怪,把这两口相连的小方井叫做“大天池”。双井合起来也不会有007的卧室大,何大之有?盖因庐山有两个天池,相对而言此大彼小,故分别称为大小天池也。
  长白山天池水自天上来,天山天池水由雪山化,庐山大天池虽远不及前两个天池大,但它却是一眼神奇的清泉。它奇就奇在,无论旱涝,池水终年不涸,并且总是保持在一个水位上,千年不变。池旁石碑写着一个传说:两千多年前,文殊菩萨骑着青狮从五台山路经此处,见这里的寺僧饮水困难,心生慈悲,施展法力,双手插石,土开石裂,留下两个旱坑,又施法引来灵水,这便是眼前大天池了。传说不足为信,但池水不涸,水平不变的事实,着实令人称奇。庐山实在是奇得很,妖得很!
  007看碑文时,见两个情侣模样的青年往池里丢硬币。池水清澈见底,池底有多个盆子。据说其中一个事关姻缘,情侣若能把硬币扔进此盆,便可百年好合。那两个小青年屡扔不中,颇为泄气,女孩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直埋怨男孩仍得太中,没有考虑水的浮力。007心生慈悲,施展法力,让男孩附耳过来,秘授机宜。男孩遵嘱行事,丢出的硬币果然中盆。男孩牵着女孩,来到007跟前,虔诚拜谢。007合十还礼:“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两青年抬起头来,但见夕阳西下,霞光万丈,007身后好像泛起了一个金轮……
  嘿嘿,要是那对青年果能同结连理,要是那个男青年是个江西小秀才,他大概要编排出一个新的传奇故事来了!

  (五)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0-11 08:34 发表
  听完神奇的故事,觉得民间的传说就是生动。天上的寺院变成了心中的寺院,说的好!写的更好!有时,天的世界太大,心的世界太小,有时,天的世界太小,心的世界太大...
  我出外旅游前,也喜欢先查一下当地的古迹历史、民间人文,会添趣百倍。我仿佛看到了聪慧的小苍笛仰着头、听你生动地说着,不时还发表一下自己的真知灼见...
  你想错了耶!儿子对庐山的风光和传说不感兴趣,一路之上他就关心庐山的虫鸟。甚至在龙首崖,大家纷纷称奇悬崖峭壁斜出的那棵卧龙松时,他却仔细察看那棵青松有没有鸟窝,有没有毛毛虫。庐山的植被保护得非常好,奇怪的是庐山上极少见虫子。儿子说,他只看到过毛毛虫和蚱蜢,还听到有树芯虫在树干中钻洞的吱吱声。从游五老峰起,他准备了一个空塑料甁,让007帮他在瓶盖上打个洞,他要把逮到的虫子放在瓶里。一路上他见一只逮一只,直到下山也只抓到20来只虫子……
  007游山,喜欢吹口哨,逗鸟欢唱。山中的小鸟像樵夫一样,辛勤劳动之中不忘喊一喊号子,对一对山歌。007欢快的哨声,时常会感染某只心有灵犀的小鸟。人鸟唱和,往往又会引导更多的小鸟加入合唱重唱。歌声从一处响起,逐渐传染开出去,如若有松涛,便会是一场动人心魄的交响音乐会。可是,这一回来到庐山,007的魅力实效。无论怎么努力,都没有清脆的鸟鸣呼应。直到傍晚在回宾馆的路上,哨声才引来几声“呱——呱——”的乌鸦声……
  秋天的山林,傍晚时分,即使没有鸟叫声,也应该十分热闹。可是,我们在庐山却没有听到秋虫呢哝的天籁。经过花径,穿过一片松林,但觉万籁寂静,别一有番风味。007突然想起柳宗元的《江雪》,随口说道:“庐山鸟飞绝。”儿子接口就说:“花径虫踪灭。”有趣,有趣!打油下去,便有一首“诗”:

庐山鸟飞绝,
花径不见花。
百年卧龙松,
独倚龙首崖。


  到了宾馆,007找来一个当地人询问:为什么山上不见虫鸟?答曰:这里太高了,鸟和虫子都在山腰和山脚。这个解释,007不满意。庐山的最高峰汉阳峰也不过一千四百多米,比它高得多的山都是百鸟共生,为什么偏偏这庐山是个例外呢?儿子说得好:这里的虫子太少,所以小鸟就不来了。问题是,庐山为什么虫子特别少?莫非被那只搭救朱元璋的千年蜘蛛精给吃光了?
  庐山啊,你可真妖!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3 10:03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七):又奇又妖的庐山(续四)

引用:
原帖由 daileis 于 2009-10-12 08:56 发表
据说是因为庐山上种了很多樟树,樟树能驱虫。
  据当地人说,从山脚到山腰,庐山虫鸟繁多,野猪特别多。但山腰以上少虫鸟,不被叮咬,确实是一奇。
  当地人解释:此地山高,虫鸟懒得来。
  007在庐山下的星子县又听到另外一种解释:山下是湖区,这里食物丰富,是虫鸟的天堂,所以它们才懒得上庐山。
  你说,庐山多樟树,樟树能驱虫。这又是一种解释。
  但是,007想提出一种大胆的猜想:庐山存在一种神秘的物质或气场,适合植物生长,却不适合动物生长。人也好,鸟也罢,昆虫也好,野猪也罢,都是庐山的过客。能够在此长久居留的人和动物,都不是凡类。就人而言,大概只有朱元璋、毛泽东这样的人,才能得到庐山之灵气,受其庇护。
  古代帝王宁愿去封泰山,春风得意的达官贵族宁愿去拜泰山,也不会来风光更加秀美的庐山游览。也许泰山雄美,有浩然正气,连着赞美泰山的诗都充满祥瑞大气。007在1992年曾经上过泰山,印象最深的当属诗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庐山则不一样。庐山秀美,有神妖护祐,所以连赞美它的诗都有妖气仙气。远的如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近的如毛泽东为他太太给他拍的“庐山仙人洞照”所题之诗: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两首庐山诗够大气吧!邪门的是,有的人想象歪得离谱,竟然从前一首诗中“考证”出了李白的妻子和女儿的姓名,还把后一首诗跟古代某篇情色小说扯在一起。007看了这些离谱的歪释,好笑至无言。不管怎么说,庐山真是妖得很。所以,古代帝王一般都不那么自信,对庐山只好敬而远之(朱和尚元璋是个例外)。
  自清末民初始,达官贵族在洋人的带动下才不怕神明不信妖邪,敢在庐山上大兴土木。尤其是宋美龄,1920年代在这里兴建避暑别墅,蒋介石称之为“美庐”。上梁不正,下梁歪。影响所及,民国要员们纷纷成为跟屁虫,在庐山建起了公馆别野。其中有位要员竟然把老母亲的尸骨埋在天池岭上了,并在葬地之上修筑一座不伦不类的寺庙——圆佛殿。庐山一时热闹之极,成为民国之“夏都”!可惜啊,好景不长,“美庐”“夏都”建了不过20来年,国民党就丢了花花的大好河山。007的太太进美庐瞄了一眼,见到当年蒋氏夫妇用过的那些家俱已经破旧不堪,很是一番感慨。
  共和国建立之后,中共中央多次在庐山开会,印象中也没有好结果。一次会议下来,彭大将军等一批领导人倒楣了。再一次会议下来,得意了没几年的林彪陈伯达,也被毛主席骂得灰溜溜……唉,庐山是个仙境,是个魔境,不适合来此商议军国大事的。来庐山,就当游客,当过客。看看就走,不要恋山,不要久留。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5 12:1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0-12 08:43 发表
哈哈,苍笛大法师传授了什么秘笈给那个男青年呢?太有趣了386616386615
天机不可泄也! 到扔硬币,老衲倒可私授一二。.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10-12 13:05 发表


我怎么觉得比起老爸的“花径不见花”来,小苍笛这句“花径虫踪灭”更着精彩呢!还不是一点点!  
“花”好像跟“崖”同韵,所以才把“花径虫踪灭”改成“花径不见花”。既然大家都说小孩子的好,那我就改过来。

庐山鸟飞绝,
花径虫踪灭。
百年卧龙松,
独倚龙首崖。.

TOP

回复 5417#vivianda 的帖子

领教领教,老师教的都忘记了。.

TOP

回复 5419#happyyj 的帖子

  因为有老人小孩,游庐山看的景点不多,倒是不累;行程由弟弟打点,因此007也不费神。游览时有许多感慨,反倒可以解乏。回味嘛,有点累。不是写本身累,而是国庆假后事多工作忙。每到深夜可以写上一段,写完一段,就会觉得爽。写游记帖,有助睡催眠之效也。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4 13:35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八):饮憾诗山(续一)

  江西多秀才,人人会作诗。但是,给庐山留下千古名篇的却是那些被贬谪流放到江州(今九江)一带的落魄文官,其中便有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还有苏东坡。他们都给这座妖奇的名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先说李白。此公字太白,生在今天的中亚地区,长在四川。不仅诗成一绝,剑术也了得,据说在当时排名全国第二。出川时年轻气盛,豪情满怀,总以为自己文武双全,会受重用。谁知此公为人嚣张,不向权贵折腰,人家偏偏就不重用他。怀才不遇,中年时写了许多高处不胜寒的孤傲名诗。临到老了,有点心灰意懒,流浪到九江,登上庐山五老峰,竟然生出向陶渊明学习的心思。有诗为证:

望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容。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5 12:43 编辑 ].

TOP

回复 5432#vivianda 的帖子

  007想到了17年前读研时游学山东,住在泰山脚下,一觉醒来过了时间,不死心,一口气跑上泰山,登顶时虽然没有看到日出的过程,但太阳刚刚出来几分钟,情形有点像你这张照片。
  泰山欺负我,我就爬上写有“五岳独尊”的大青石上,看初升的太阳,还有留有一张在那上面看日出的照片……
  那时真年轻,那时真狂妄!好在后来LP看这这张照片比较粗心,没有看出我骑在泰山的头上。.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九):饮憾诗山(续二)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10-14 13:56 发表

望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容。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李白不是写着的玩的,他真地在五老峰筑舍隐居隐居。在这里,李白应该写下过许多循世情怀的诗篇。其中有一首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开头几句极具泼皮精神,写到后面就有点泄气了。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迥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可惜,007这回爬五老峰,没见到哪里有提示说“李太白到此一居”,也不知哪棵云松是当年李白筑巢的地方。这个遗址也不会毁了吧?很难说,庐山人不按常规套路出牌,他们敢水淹千年古刹,一点不心痛,却会精心保护一座不伦不类的圆佛殿。这种怪路子,真是匪夷所思。
  爬五老峰,是看不清五老的尊容的。但是,站在颠峰,尤其在第三第四第五峰,可以看到别样的光。朝前看,长江、鄱阳湖、九江县一览无余;朝下看,稍低一些的山峰尽收眼底。这些低一点的山峰几乎以80度角自下而上像一把把利刃直抵007的脑门。看过之后,才明白李用“青天削出金芙蓉”形容五老峰,并不纯粹是出于大胆的想象。当年的李白也像007一样身在五老之中不识五老真面目,但是通过这些像一把把直指天空的利刃的小山,他感受到了五老峰险峻。
  五老峰东面是三叠泉。下五老峰,再爬像竖着的梯子一样的山路,方能到达。007上有老下有小,见老人家爬五老峰已经相当吃力,只好放弃看三叠泉的打算。007引以为憾,儿子更是不乐意,直嚷着要去看一看三叠泉里有没有鱼。他妈妈说:下次吧,下次你带爸爸妈妈来玩,陪我们爬三叠泉。很好的一个提议,就是不知道儿子会不会忘记,也不知道十年二十年后他还愿不愿意陪着老爹老妈重游庐山。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5 12:26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十):饮憾诗山(续三)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10-15 13:24 发表
  三叠泉,知道路途险峻,不适宜老人家前去,原就没放在行程中。还是俺们有先见之明吧?
 
  苍笛之美文也让我回想起当初的情景。
  别说三叠泉了,就那一条漫长的山路,看把我父母累的,我和小外甥频频在前面等他俩。
  老爸喘着气说:“这真是苦行僧的活呀!”
  我说:“敢情爬几个石阶,就叫苦行僧了啊,这苦行僧也太容易做了吧?”
  我妈闻之笑弯了腰、愈加爬不动了。

  整个山路寂静无人,只有我们四个在说说笑笑。
  忽然转角闪出一袭褐红僧衣,我们赶紧闭嘴,清静之地,不得失敬,阿弥陀佛!

  所以啊,游山须及时,人老腿先衰。

  对了,老父那《石径》的诗就是因此而来的。
  家父体力比令尊强,年届七十,爬五老峰能够跟上小辈。爬了一小段,一群轿夫把他给围截了。见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家爬如此有难度的五老峰,人家岂能放过?我们问父亲:想乘吗?一句话把老人家都惹恼了:我能自己爬!老父亲便一路逞强走在前面,爬至半山腰,步履就艰难了。正巧有一老太太乘着轿子下山,见我父亲注视她,人家赶紧说:走不动了,实在是走不动了!言语之间好像对不起谁一样。
  后面的路,父亲几次提到轿子和轿夫。我们猜想,他有一点后悔没有乘轿上山了。实际上,我们已经悄悄地要到了轿夫的手机号码,只要父亲顶不住,招之即来。问题是,父亲始终不说走不动了,只好作罢。这个,007能够理解。父亲这一辈人受的教育和我儿子这一辈不一样。不要说不敢坐别人抬的轿子,就是万般无奈之下坐了人力黄包车,也心存愧疚,恨不得多给人家几块钱。这是上一代人的品质,无论做什么事,处在什么地位,都有劳动人民的情感!
  可惜,家父文化远不及令尊,不能作诗。他的文化水平,只够一路抄抄写写。但他知道我们这些小辈是因为他而放弃爬三叠泉的,他也知道庐山的瀑布很有名,游庐山不看瀑布那是说不过去的。为了满足全家人看瀑布的心愿,在下庐山时弟弟包了一辆面包车,载着一家八口直奔星子县——我们要去庐山南麓的秀峰,到香炉峰下看李白盛赞的黄岩瀑布!
  路上儿子兴奋地朗诵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实,李白《望庐山瀑布》有两首,儿子只知其二,不知其一。其一便是: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回想起来,007曾经去看过黄岩瀑布。应该是1990年国庆节的事,当时007在南昌工作,单位包车前往秀峰专门去观瀑布。同事们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因为干旱,庐山的溪流很小,从香炉峰落下的水根本不能及地,在半空中就化作雾汽飘散开了。哪里还有李白所描述的那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气势?!007倒是取笑说:香炉峰年纪大了,前列腺和膀胱都不行了,只能这么尿了。
  007猛然想起往事的教训,赶紧询问当地人:现在的黄岩瀑布水大吗?人家说:好久没有下雨了,估计看不到像样的瀑布。听到这话,大家都泄气了。身心疲惫之下,再去香炉峰惹一肚子的遗憾,何必呢?车子改道,咱们去星子县城不远处的“天沐温泉”泡浴解乏去了。
  事后证明,这是一个英明的决断。爬庐山累了,再泡上一天的温泉,解乏,恢复体力,再好不过!一家人在这个“汤”那个“汤”里泡来泡去,很快就忘记了香炉山黄岩瀑布。父亲对此安排更是嘉许有加。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7 01:21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十一):饮憾诗山(续四)

  人们总是说,黄岩瀑布雄姿不再,是因为干旱水少,是因为植被遭到破坏,庐山的蓄水能力下降。上过庐山的人,只要留意观察,仔细考量,就会发现这些解释都是扯谈!
  庐山备受蒋氏夫妇的青睐,民国时期曾经用飞机漫山遍野地播种。庐山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厚爱,即使在大炼钢铁的岁月里,这里的一草一木也幸免于难,没有被动过。看看庐山的苍松翠竹,主风景区里到随处可见的潺潺流水,就知道007所言不假。既然如此,为什么就难得见黄岩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了呢?
  007在月色下一边泡着温泉,一边在琢磨这个事。007觉得,飞瀑不再,罪魁祸首是庐山上的那些水库、拦河坝。这些人工湖以前是没有滴。但是考虑到毛主席带那么多人来庐山开会,火力发电不济,于是庐山人民修建了一座可以发电的拦河坝。考虑到主席他老人家酷爱游泳,庐山人民又修建了芦林湖……
  这些人工湖也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福音。当年毛主席畅游过的芦林湖,如今成了庐山的饮用水源,千百年来喝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庐山司机老弟说:来了庐山,就得唱毛主席的洗澡水!我倒,岂止是主席的洗澡水,也是郭凯敏和张瑜的洗澡水。当年,他们在《庐山恋》里,不是也在这个湖里游了一把吗?
  上游水库多了,下游的水就小了。这才是黄岩瀑布水势小光彩难现的主要原因!当然,领导同志想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胜景,还是可以如愿滴。江西不但秀才多,还盛产马屁精,只要下令上游水库放水,“飞流直下三千丈”都有可能!我们这些平头百姓若是哪天看到了李白目睹过的美景,那一定是沾了领导同志的光了。007真是有些郁闷:这几天咋就没有首长来游庐山看飞瀑涅!也罢,想也是白想。与其腹非,不如打油。

前世今身黄岩瀑

日出照香炉,
月落浴天沐。
高峡起平湖,
飞瀑成尿流。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7 01: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ocoding 于 2009-10-16 18:05 发表
庐山三叠泉我曾经有幸观赏过,不过惭愧,当时年少无知,旅游观景还停留在到此一游,拍照留影的初级阶段。那段崎岖的山路,全靠了第三条腿——拐杖,才走完。不过,到了瀑布脚下,置身于那漫天水雾之中时,还是觉得不 ...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无限风光在险峰!”
  007也说:美女在深巷,美景在深山。观之不易,难能才可贵。
  话虽如此,007一家这次庐山游基本也是休闲游,有老年人式的恬然闲逸,无青年般的热情刚猛。三天,在西线只看了花径、仙人洞、圆佛殿、大天池、龙首崖一线;东线只游了五老峰、植物园、含鄱岭、牯岭镇一带。走走停停,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最有趣的是,走到植物园,见阳光灿烂,草地如毯,一家人就赖在那里,躺在草地上睡了半个小时的午觉。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家这么游庐山的?
  其实,在哪里游玩并不重要,玩多少景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游玩。.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十二):饮憾诗山(续五)

  说过李太白,再来说说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留诗甚多,后人称之“诗魔”。他和前辈李白都是倒楣蛋,但他比李白更敏感,更脆弱,甚至有点神经质,有点娘娘腔。曾经被谪放在江州郡(今九江一带)担任司马小官,时人称“江州司马”。那时,白司马年纪一大把了,没想到的是,他居然在庐山脚下当着一个琵琶歌女的面痛哭流涕。“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老男人极少痛哭,若哭必痛至极处也。当然,白居易好酒又酒量小,说不定是因为不胜酒力,触景生情,借着酒劲,嚎哭一场,也未可知。
  同是借酒浇愁,作派却不一样。李太白字如其人,酒量大,一般不醉。纵然是醉,也潇洒不羁,装疯卖狂。你看看他——举着酒杯对着天空中那轮明月喊道:“月亮,月亮,你下来,我们一起喝酒。”月亮说:“才两个人喝,没劲!”李白说:“哪里是两个人?还有我的影子呢!来,来,来,我们三个一起来干杯。”再看看白乐天,名不副实,喝醉就痛哭,哪里乐天了?
  诗风的不同,固然是作者性格各异所致,也与各自的经历及所处的时代不无关系。李白和唐明唐李隆基同年去世,如果说李白生于盛唐,杜甫生于唐朝由盛转衰期,那么,白居易便生在衰唐,他去世后再过半个世纪唐朝也消亡了!李白的狂放嚣张,杜甫的沉郁悲悯,白居易的愤懑无奈,不正好和他们各自所处时代有着同样的气息吗?
  对了,还有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帮小朋友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整天嚷嚷着要参军,要到边关去建功立业。连好友之间的惜别都非同凡响:“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纵然是怒火中烧,那也是战士的愤怒,侠客的情怀。就算是有悲叹,有泪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却是悲而不伤,仍觉轻快,虽有叹息,不失轻盈,更像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时他们也作多情儿女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看,小朋友们连离愁都愁得明媚亮丽,带着希望。即便是喝醉了,也不颓废,甚至醉得壮怀激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那是多么豪迈哟!……
  衰唐之下的白居易呢?看样子他并不想好好做那个司马鸟官,躲到香炉峰下遗爱寺边搭建了一间草堂,乐得清闲。有诗为证:

弄石临溪坐,
寻花绕寺行。
时时闻鸟语,
处处是泉声。



  这首诗还算明朗,想必是在难得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写的。白司马更多的时候是在痛苦地剖析,在犀利地批判,在无奈地哀叹,纵然是游览庐山,目睹大林寺前盛开的桃花,盛赞之中依然饱含哀伤。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比较一下白氏前辈们的诗,更加能够体会到诗里诗外的灰暗和无奈!这“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可是一语双关,明说桃花,暗说自己的命运,散发出一股不得不归隐山林的寒意。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9 17:19 编辑 ].

TOP

明月送我上匡庐(十三):饮憾诗山(续六)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09-9-27 14:14 发表
庐山破布?
俺上月刚瞻仰了“庐山破布”呢!
临行前,小男生说:“你是不是要去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我笑言:“对头。你倒还记得遗爱寺是在庐山脚下哦!”
  007本不知白居易写《遗爱寺》,就在香炉峰下黄岩破布旁,这次也无缘观瞻,只听说在那里还可以隐约看到遗爱寺和白居易草堂的断垣残壁。庐山人真是奢侈得一踏糊涂,如此有文化底蕴的寺院和草堂,居然不保护,不修复!
  如果说遗爱寺是在时光中逐渐风化老去的,至多只能说庐山人懒惰不修缮,那么,大林寺的被毁,便是有人在造孽了。
  北有少林寺,南有大林寺。大林寺座落于庐山大林峰上,始建于晋代,距今有1600年的历史。史载,寺院由僧昙诜所创建。寺周围种植许多花木果树,蔚然成林。其中有两株由西域僧人带来的树种、昙诜手植的娑罗木宝树,高干巨枝,亭亭如盖。至明清时,宝树仍在,明代袁宏道有《宝树诗》云:“铁千铜肤四十围,隔峰犹自望孙枝。涂云抹日空山里,曾见东林行道时。”
  唐时的大林寺当是香火旺盛时。白居易游大林寺,与住持交游甚好。白氏漫步于寺外山路,但见桃花烂漫,不由诗兴大发,写下《大林寺桃花》,随后又提笔留下了“花径”二字,此后人们将当年江州司马赏桃花的地方叫做“白司马花径”。
   时光流转,岁月更替,大林寺几度兴衰。1922年捐修募建,恢复了一些旧观。1923年中、日、英、法、德、芬兰等国佛教代表曾经聚会于大林寺,召开首届世界佛教徒大会。1924年多国信佛士女又云集于此,切磋佛学,气氛热烈,盛况空前。1949年后,大林寺保存尚好,雄风犹在。直到1961年,因兴修水利动工开挖西湖,大林寺终淹没湖中。
  从地图上看,庐山西湖就像一把提琴,人称“如琴湖”,又因湖傍花径,故称“花径湖”。“西湖”也好,“花径湖”也好,“如琴湖”也罢,都是美至极处的好名字。想不通的是,庐山人敢在这里筑坝蓄水,而且蓄的是牯岭镇排放的污水。好几个庐山司机都说如琴湖“脏”,007起初以为只是在说污水,后来才听出来,楚人说某地某水域“脏”另有深意。据说,这片水域并不深,但是邪乎得很,每年都有一两个当地少年命丧于斯,且死男不死女。说这事的人信神鬼,觉得是如琴湖下那座千年古刹在生气……看来,有神鬼护祐的地方,是不能随便动土的。
  一家人几次乘车经过如琴湖,但从没有下车游览。一潭脏水,有什么好看?大林寺败了还有重修的可能,葬身湖底何时能重见天日?这座寺院连同江州司马桃花诗,都成了中国人一个永远的回忆。007感慨至今——

永别大林寺

浔阳江头琵琶行,
大林寺外桃花林。
司马花径今犹在,
千年古刹葬如琴。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0-17 21:2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0-22 14:58 发表
游记续好否?392717
  不好意思!下月初要出差,忙着准备,办签证。得空一定写完。.

TOP

前方暂无战事

  个人觉得,还是旺旺爸的理解——催饮——比较合理。照一般的军事常识,战斗之前军人是不能酗酒滴,所以大家讨论的这首边塞诗描述的应该是暂无战事时部队在移动中的行酒作乐。不过,这里的“催饮”似乎不是催促大家快点喝,而有劝酒(劝大家痛饮尽欢)之意。
  至于是谁在弹奏琵琶劝战士们痛饮美酒,尽可以想象。诗楼里的美女想象的是美女在弹奏,诚如是,那么这支部队一定至少有一辆几匹马拉动的大蓬车,载着一支军乐队。这可太奢侈了,也太危险了。所以,007宁愿相信,那时的军中有许多才子,除了会作诗,还会弹琴。琵琶并不是美女的专利,唐朝的诗人也会这一手,类似80年代大学男生几乎人人会弹几下吉它!
  另外,007也赞同旺旺爸所引述,这首边塞诗非但不悲凉,反而相当地豪迈!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10-16 22:33 发表
  ……
  对了,还有初唐。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帮小朋友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整天嚷嚷着要参军,要到边关去建功立业。连好友之间的惜别都非同凡响:“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纵然是怒火中烧,那也是战士的愤怒,侠客的情怀。就算是有悲叹,有泪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河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却是悲而不伤,仍觉轻快,虽有叹息,不失轻盈,更像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有时他们也作多情儿女态——“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看,小朋友们连离愁都愁得明媚亮丽,带着希望。即便是喝醉了,也不颓废,甚至醉得壮怀激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那是多么豪迈哟!……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1-15 17:2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09-11-15 09:07 发表
解甲壮士,志在千里 ,为我们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觉!
是哟,独特的体验,独特的诠释。rabbithong非同一般!.

TOP

巴黎行

枫丹白露枫叶红,
香榭里舍香水浓。
如歌轻唱塞纳河,
千古绝响卢浮宫。

  各位诗太诗兄,小弟这厢有礼了。这一个多月,老出差。时过境迁,不知什么时候才有心绪重续庐山游记了。先来首打油诗,诸位一晒。.

TOP

枫丹白露枫叶红

  各位诗兄诗太,小生献丑了。上月7日在巴黎市郊枫丹白露宫游览,美不胜收,惜手持傻瓜相机,且拍摄技术太差,拍出的照片愧对美景。那天的天气诡异,光线变化多端,若是有一流的器材和技术,确实可以拍出一流的照片。
  把Fontainebleau这座王宫译成“枫丹白露”的,一定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文人。受这个雅致译名的暗示,007一直认为这里一定有许多枫树,在秋冬的寒风中,红叶纷纷且潇潇,因此把在这里看到的有红叶的树统统当成了枫树。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12-13 22:49 编辑 ].

TOP

各位诗太诗兄,新年好!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心情快乐!.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1-5 09:27 发表
老朽笑纳,感谢429596(007总是一口一个诗太的称呼我,一则不敢当,二则太苍老了 ,还是自称老朽吧)
虽然进入小寒节气,天气寒冷,但朋友们的欢声笑语着实温暖~
  “诗太”是尊称,与年龄无干。
  要是消受不了,那就让俺称您“诗姐”吧。
  算了,还是称“诗妹”最合适。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1-20 13:1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哈妈妈 于 2010-1-20 09:53 发表

007对诗词的解释的确与众不同啊,我在想如果我和小哈解释这首诗,怕是做不到这么诙谐了。
谢谢夸赞!007与众不同就在于,他和儿子是同学。小子是小一生,老子也是小一生。小一生跟小一生的对话就是这种水平,充满稚气。.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1-20 18:36 发表
苍笛:就称呼我草菲吧,寂然芳草菲,多美呀~436361
  好滴,草菲诗妹!.

TOP

引用:
原帖由 vivianda 于 2010-1-21 18:26 发表
那还是师太吧
  好滴草菲诗太!
  就是有点不服气:为啥不能称你诗妹?你敢肯定苍笛一定比你小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