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5个人次参与评价】

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婺源观花记

真美啊!.

TOP

JL拍得真美啊!
就是路途太远,要开7个小时啊?
上海过去是否已是全程高速公路了?
最好是4~5个小时内能到.

TOP

好美呀!

LZ图文并茂,美不胜收!过两天我也要出发去徽州了,无限期待中....

TOP

LZ拍的照片真棒,令人心驰神往。.

TOP

引用:
原帖由 蛋汤妈妈 于 2008-3-31 11:48 发表
JL拍得真美啊!
就是路途太远,要开7个小时啊?
上海过去是否已是全程高速公路了?
最好是4~5个小时内能到
不是全程高速,高速下来后都需要走一段省道才能到婺源.可以到黄山屯溪高速下来,也可以从衢州高速下来走.一般都要7个小时以上了..

TOP

一条田埂小路穿行在广阔花田中,可以一直通到山下。我们就沿着这条小路走进了油菜花田中,看看就在身边的油菜梯田,和刚刚从上往小看的感觉又有不同
.

附件

059.jpg (148.06 KB)

2008-3-31 19:21

059.jpg

TOP

处身在花田中,又闻到了那一股股清香,虽然脚下的小路是泥路难行的,但是心底却是那么的放松,转换在不同的梯田色块中。.

附件

060.jpg (173.77 KB)

2008-3-31 19:22

060.jpg

TOP

那一阵阵的波浪,一层层的田地,就在身边慢慢荡漾开去。只有处身其中,才能更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宽阔。.

附件

061.jpg (154.22 KB)

2008-3-31 19:23

061.jpg

TOP

慢慢地身边的梯田变成了平整的色块,我们已回到盆地底部。江岭梯田却依旧显示着她的美丽,在雨天它都有着一种如此强烈的色调,不知晴天会是一种如何的辉煌灿烂。现在这里的油菜花还没有完全盛开,不知道到那盛开之日又会是一种怎样的满地金黄。.

附件

062.jpg (166.57 KB)

2008-3-31 19:23

062.jpg

TOP

如果天再热一点去,还会有这么好的景致吗?这个周末估计去不成了,只能五一或端午节去了.

TOP

走过那条满是烂泥的土路,我们回到了车子上,隔着车窗还能看到那大片大片的金黄还有在梯田中穿行的游客。希望如此壮观的景象不会因为客流太多而受到太多损坏,能够让我在多年后再来回味今日的冲击。
婺源东线的两个主要景点已经观赏完毕,明天我们将走婺源北线,所以今天晚上要赶到沱川去住宿。路程还是有些远,需要两个小时。玩乐了一天的我们上车就想睡觉了,摇摇晃晃中我一会儿就睡着了。突然车子停了下来把我给惊醒了,四周已经灰蒙蒙的,一大排车子停在路边,原来是月亮湾到了。.

附件

063.jpg (69.49 KB)

2008-3-31 19:25

063.jpg

TOP

水面雾霭重重,一轮弯月形的小岛处在水中央,已经有很多摄友架着长筒短炮在拍摄。天有些微暗,远处有一个渔火向这边慢慢驶来,大家都屏心静气地看着它,感受那股静谧的气氛。
.

附件

064.jpg (88.92 KB)

2008-3-31 19:26

064.jpg

TOP

渔火缓缓在水中流动,我们却等不及它靠近了。把月亮湾的恬静记在心里,我们踏上了前往陀川的路。等看到我们投宿的农家的灯火时,四周已经漆黑一片了。赶快先下车填饱肚子,大家都饿坏了,狼吞虎咽地吃得好快。只记得吃了好几个炖菜,笋干最好吃了。
这家的房子还算大,容下了我们的整个团队。楼分前后两幢,我们的窗户一开,对面就是男生所在的房间,招呼起来很方便。打开窗户,在楼上各自的房间里说话,感觉就像《天涯歌女》里的老上海里弄一样方便。
下午江岭的最后一段路就像在泥河里淌一样,裤子和鞋子上已经沾满了泥,大家都忙着用刷子把泥洗掉。纷乱了一阵子,总算可以躺上亲爱的床,那时候把身体放平是一件多么令人舒畅的事啊。平时不太容易入睡的我很快就睡着了。
早上5:30闹铃准时响起,我们七个人要赶早去边上的一个小村庄—篁村。经过昨夜的休整,每个人都好像已经缓过劲来了,很快就洗漱好出发了。去篁村首先要经过陀川整个村子,一路上指示标志做得很不错,每到转角处和分叉处都会有箭头指明方向。虽然还很早,陀川村却已经早就醒来,一路上好多家小店就在路边搭起炉灶做早饭,有炸油条的,有熬稀饭的,有蒸包子的。 .

附件

065.jpg (77.32 KB)

2008-3-31 20:32

065.jpg

TOP

其实陀川本身就很值得好好看看,路边不断有古老的苦槠树和樟树出现,还有那些修整得很好的徽派建筑。我们匆匆赶路,无暇顾及边上的风景,想早点到篁村后等回来时再观赏。
走过一个学校的篮球场,从一个小巷插出去,就已经在陀川村的边缘,路边就是一条小河,一路把我们引到田野里。有牛在田野里懒懒散散地吃草,我们走小路穿过这块地好像很快就走到了一条碎石铺成的大路上。.

附件

066.jpg (118.6 KB)

2008-3-31 21:30

066.jpg

TOP

远远的看到一个村子背靠青山,村口有一棵高大的情侣树,边上一座古旧的廊桥。难道这就是篁村,好像离陀川很近,攻略上不是说距沱川乡小路要1.5公里吗?再走近看,树前有一块牌子,上书:“陀川山水看篁村”。哈哈,原来眼前的小村庄就是我们要找的篁村。.

附件

067.jpg (182.13 KB)

2008-3-31 21:57

067.jpg

TOP

谢谢,很漂亮.

TOP

我们没有直接进村,而是沿着那条碎石路走着。早晨的山谷雾气蒸腾,笼罩在整个村庄上空,远远看去就像仙境一样迷离。.

附件

068.jpg (127.83 KB)

2008-3-31 22:23

068.jpg

TOP

赞一个!!!学院派风格!!!学习!!!.

TOP

构图与PS都堪称一流!.

TOP

凤尾森森,栽种在房屋旁边,在如此清晨是那么安静。观赏到如此美妙的意境,真不枉我们一早赶来。.

附件

070.jpg (127.75 KB)

2008-3-31 22:54

070.jpg

TOP

碎石路徐徐上升,始终包围在村庄周围。路边有一大块菜地高高突起,我们爬了上去,正好可以从高处看看篁村。真是烧早饭的时间,白色的炊烟在屋顶上弥漫,漫过那堵堵黑色的马头高墙。.

附件

071.jpg (99.56 KB)

2008-3-31 23:47

071.jpg

TOP

太美了, 心想望之, 明年一定要成行...今年实在太忙.....

TOP

目 迷 心 醉.

TOP

我硬是大气不敢出一下的看到这里。我心里的那个草啊!LZ ,你也拍得太好了点。我准备下次去的时候相机也不带了。还有吗?.

TOP

太美了!我N年前在春节期间去过,可惜没有看到如此美景,一路泥泞,但仍印象深刻。LZ的这些画面令人身临其境,也算弥补了遗憾!
可惜,未亲眼目睹!!!有机会一定再去!.

TOP

太太太喜欢了。怎么去法?.

TOP

此行一直陶醉在油菜花的辉煌里,无暇顾及其他。没想到的是在这静僻的小山村前,让我再一次地尽情欣赏着朴素的白墙黑瓦。.

附件

072.jpg (119.54 KB)

2008-4-1 12:03

072.jpg

TOP

站在菜地高处,观赏者眼前的幢幢建筑,那么简单的黑白对比,却带来那么愉悦的视觉享受。真该感谢我们的老祖宗们具有如此高超的美学眼光,用最简单的二种颜色就能搭配出如此耐看的场景,最好的印证了那句话简单就是美。.

附件

073.jpg (109.29 KB)

2008-4-1 12:04

073.jpg

TOP

真爱这样的早上,如此迷蒙的山谷,我们七个人站在高处,除了感叹和欣慰,就是静静地观看。.

附件

074.jpg (96.94 KB)

2008-4-1 12:04

074.jpg

TOP

这里也有淡绿的梨花,长在菜地边缘,只是由于气候的关系,只开了三两朵,但那微微的绿意却已透出春天的消息。.

附件

075.jpg (161.42 KB)

2008-4-1 12:05

075.jpg

TOP

LZ的照片实在是拍得太漂亮了,上次看见你哈尔滨的PP也是老灵咯
弱弱地问一句:你收徒弟吗?.

TOP

原以为篁村就是眼前的这几幢房子,爬到菜地另一个方向,脚下却显出一大片建筑来,黑黑的屋顶临次皆比,一大片地铺陈出去。真没想到篁村居然是个如此大的村庄,离陀川又是那么得近,静静地安坐在山谷之中,等待着人们来发现这块还未被好好开发的璞玉。.

附件

076.jpg (166.09 KB)

2008-4-1 13:04

076.jpg

TOP

真是庆幸自己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早晨,来到这里,看到了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站在高处有点惊艳的我们深深地陶醉于这个静静的山村。.

附件

077.jpg (159.7 KB)

2008-4-1 13:05

077.jpg

TOP

喜欢这些高低错落的屋顶,几百年来就这样庇护着这里的人们,虽已经有些破败,却正显示出它们古老的韵味。.

附件

078.jpg (198.52 KB)

2008-4-1 13:06

078.jpg

TOP

引用:
原帖由 往事如风 于 2008-4-1 12:36 发表
LZ的照片实在是拍得太漂亮了,上次看见你哈尔滨的PP也是老灵咯
弱弱地问一句:你收徒弟吗?
那怎么敢当呢,我自己也在学习当中,多看看美图和逛逛那些摄影论坛,相信会有很大的帮助!.

TOP

实在是太美了,我真想马上就去啊!照片美,文字也美.......

TOP

我们俯瞰着这个诺大的山村,几世几百年的时光好像就凝结在这里。四周的青山重重护卫着它,但愿它能一直留存着这份安宁静谧。.

附件

079.jpg (110.29 KB)

2008-4-1 17:02

079.jpg

TOP

现代人的忙忙碌碌造就了那么一种避世清修的向往,在清静的地方,种种花,除除草,闻着鸡叫起早,合着蛙声睡觉,看看露珠里的天空,听听修竹里的风声,那是一种多么闲适的意境。但这种心境终就只能是心中的向往,我们选择的还是城市的生活,享受的是城市的便利和繁华,这里始终只是我们的梦中田园。所以在看到它时,深深地赞叹,牢牢地记住,那一刻体味到这种宁静就是我们尽日游走的目的。.

附件

080.jpg (117.37 KB)

2008-4-1 17:03

080.jpg

TOP

从菜地上下来走回沙石路,小蔡已经爬到路边更高的山坡上去观赏篁村的全景。看着那高高的陡坡,我可不敢贸然上去。路紧贴着村庄而建,却又高出村庄半头,正好让我看到屋后雾气蒸腾的青山。.

附件

082.jpg (124.05 KB)

2008-4-1 17:04

082.jpg

TOP

高高的马头墙,窄窄的小巷,水墨熏染的墙壁,这就是徽派的建筑风格。眼前的建筑并不十分出挑,却是古徽州人民长久居住的家园,在这里他们休养生息,历经了世世代代。.

附件

083.jpg (138.22 KB)

2008-4-1 17:04

083.jpg

TOP

最爱婺源的就是在徽派建筑之间会不时冒出几许桃花红,几抹梨花白,春天的朝气伴着古老的沉静,在早晨的清新中特别悦目。.

附件

084.jpg (125.92 KB)

2008-4-1 20:21

084.jpg

TOP

我们在村子外围转着,沿着这条沙石路走着,村边的民居不时会有一些新鲜的事物引起我们的兴趣,旅途中的人们往往随意而兴致勃发。.

附件

085.jpg (128.12 KB)

2008-4-1 20:22

085.jpg

TOP

就是如此的早晨,让我在这个小村庄里发现了如此纯美的婺源,这是我们几个公认的这次婺源之行最美的地方。.

附件

086.jpg (136.37 KB)

2008-4-1 20:22

086.jpg

TOP

绕到村子的最后头,我们才找到进村的路.村民们都在吃早饭,孩子们看到我们这几个不速之客闯入他们的村子有些好奇。篁村的屋舍之间都是紧挨着的,留下了一条条极其狭窄的巷子。一进去,才转了几步,我们就迷失在这些墨墙之间。这时余村长出现了,要我们买门票,还算好,只要我们七个人买两张40元。之后他就带领着我们参观起来,还一路给我们讲解。这些小巷在他眼中是那么的熟悉,他也希望能够把篁村介绍给广大游客,吸引更多的游人前来参观,那些画在陀川墙上的指示箭头就是他亲手画的。他带领我们来到他们村中最古老的余氏宗祠前,大门上方和两旁的墙上多是砖雕与石雕,据说是明末修建的祠堂,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呢。.

附件

087.jpg (119.29 KB)

2008-4-1 21:21

087.jpg

TOP

太美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8-4-1 11:39 发表
太太太喜欢了。怎么去法?
我是跟pchome上的豆豆寇走的,上海南站早晚各有一部大巴直接开到婺源,也可以坐火车到衢州中转。.

TOP

余村长打开朴素的木门,走进那四方的天井,一根圆圆的木头横放在天井中,我们都有点肃穆,以此来表达对排放在祠堂内的余氏祖先牌位的尊敬。余村长指引我们爬上木梯,来到祠堂的二楼,正对祠堂就是一座青山,形状就像一个古代的笔架,就叫笔架山,是他们的风水山。透过二楼的矮墙,正好可以看到祠堂的高挑檐角,就像以前的书生帽一样前端高高隆起。.

附件

088.jpg (97.63 KB)

2008-4-1 22:57

088.jpg

TOP

合上古旧的大门,尘封起一段历史。我们在祠堂前的空地上和余村长拍了合照,记下这个清晨的时光。回到那些窄窄的小巷中,天光被两旁的高墙给挡住了,走在其中就像在穿越那些久远的年代。一走出狭窄的小巷,顿觉豁然开朗,面前一方水池倒映出远处的青山,边上引出一条水渠浇灌着平坦的田野。有几只出生没多久的小鸭子在水渠里钻来钻去,引逗得我们围着它们转来转去。余村长的家就在这绿绿的田野边上,是一幢粉刷过没多久的房子。他邀请我们进去坐坐,我们赶时间就婉言谢绝了。.

附件

089.jpg (135.66 KB)

2008-4-1 23:42

089.jpg

TOP

我昨天晚上回去把楼主的这个帖子告诉了孩子他爹,说得他心理也是狂草。有点打算明年去了的意思。因为清明我们已经买好了去别的地方的票。过了清明回来,油菜花大概就没有了吧。照片还有吗?估计我们自己去了,也没有楼主这样会发现美景。.

TOP

就在村口出来没几步路,在路边的田野里亭亭玉立着一棵罗汉松,有着非常茂密巨大的树冠,就像一棵放大的盆景,原来这就是那颗有名的倒插罗汉松。是篁村的建村始祖进士余道潜倒栽而成,距今已有900年。树干中空,却长得非常郁郁葱葱,十分健康。每年810月还会结果,叫罗汉果,形状极像一打座的罗汉,味道很是香甜。.

附件

090.jpg (190.65 KB)

2008-4-2 12:34

090.jpg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