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家庭敬拜的意义与实践

家庭敬拜的意义与实践

家庭敬拜的意义与实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61aee90100l3ye.html

凯瑞•普塔克 著



宗教礼拜中的祈祷以及其他任何部分,现今在福音时代,既不限于任何地域或任何方向,亦不因地域与方向而蒙悦纳。乃要随地以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每日在个人家中,独自在隐密处。且更加严肃地在公共聚会中敬拜上帝。当上帝以其圣言或护理召聚公共聚会时,就不可漠不关心或故意忽略或放弃。——《威斯敏斯德信条》,第21章,第6节



一、   为何要开始家庭敬拜?

如果基督徒不在家中进行敬拜,他们的敬拜就不完全合乎《圣经》。家庭敬拜或许不是一个蒙恩之道,但却是《圣经》中指定的一个运用蒙恩之道的场所。

1.我们要在随处敬拜上帝

不要把敬拜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地点。耶稣说我们要随处以心灵和诚实敬拜上帝(《威斯敏斯德信条》,第21章,第6节)。《威斯敏斯德信条》把敬拜分为三种:第一是会众或公共敬拜,其次是私下敬拜,也就是家庭敬拜,第三是个人性或“隐秘”性的敬拜。只有会众、家人和个人才与上帝有圣约性的关系。私下敬拜就是家庭敬拜,因为在家庭中,你才有上帝指定的领导权和合乎《圣经》的榜样。同样,合宜的公共敬拜是会众一起敬拜上帝,由适宜的教会圣职人员带领。

《创世记》第18章19节:“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秉公行义,使我所应许亚伯拉罕的话都成就了。”

有了这样的理解,如果家庭只是在主日同全体会众一起敬拜,就不可以说是遵行了耶稣所吩咐的随处敬拜上帝的命令。

2.它是在家庭中行使灵命带领权的途径

《申命记》第6章4-9节:“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也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经文。又要写在你房屋的门框上,并你的城门上。”

家庭敬拜是基督徒家长对上帝命令的回应,上帝吩咐他们按主所悦纳的方式带领他们的家人。我们很难想象,若非在家庭敬拜的背景下施行劝惩和教导,或是带领全家一起,或是带领家庭中的个体成员研经,怎能完全遵行上帝的这条诫命呢?显然,这个责任不能委派给其他任何人。这是上帝交托给家长的责任,对家长个人的成圣和整个家庭的成圣都是不可缺少的。

3.这是对我们的孩子当尽的圣约的责任

虽然这个应许是赐给我们和我们后代的(徒2:39),但是,我们一定不要错误地认为,即使我们没有按照上帝的话语养育我们的孩子,这个应许仍然可以完全成就在我们身上。如果我们忽略《以弗所书》6章4节中上帝对父亲的吩咐,我们的主基督会怎样呢?

有些基督徒对箴言“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6)感到不舒服。他们会说:“这是一个一般性的规则,不是一个应许。”但是,L·J·维尔森,《南部长老会:一个家庭的历史》的作者,可以宣称,他不知道他家庭的任何成员曾经离弃信仰。有多少似乎“敬虔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却抛弃了福音,他们可以证实他们确实是按《圣经》把这些孩子抚养成人的吗?有多少人依赖主日学这样的替代品呢?多少人把这个工作留给了基督徒学校?又有多少人是由母亲,而不是父亲教导孩子的?

《以弗所书》第5章25-26节:“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

4.家庭敬拜表达丈夫对妻子的爱

《以弗所书》第6章4节:“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

保罗说,丈夫当爱自己的妻子,如同基督爱他的教会一样。这就促进妻子的成圣,如同用水藉着道洁净。显然,丈夫在夫妻关系中当运用《圣经》带领家庭敬拜,或与妻子一起研经,是发挥这一美德的合宜的方法。

肯·R·坎腓德在《成功父亲的秘诀》中说:“在家中进行属灵装备有助于克服现代美国教会最大的一个咒诅。也就是说,那些认为基督教仅仅是一周中的几个小时,或在教会建筑的四面围墙内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认为他们的信仰仅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需要(也不能)贯穿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的孩子仅仅把耶稣作为礼拜天早晨的主——但他需要成为他们生命完全的救主。家中的属灵装备,使你的孩子,在生活的每个地方和所做的每件事情中,都遇见耶稣。”

丈夫不遵循《圣经》这方面的教导,仍然可以在许多方面深深地爱自己的妻子,但是,他无法达到《圣经》中启示的关于基督徒丈夫爱自己妻子的标准。

5.家庭敬拜建立教会

在《旧约》与《新约》中,教会都被称为家庭的聚集,是由上帝与家长或代表家长的长老订立的圣约组成。这圣约是与他们的后裔立的,因此,要求根据圣约教导孩子。这种教导是由负责管理家庭的家长进行的。

不合乎《圣经》的教会是以建筑或组织为中心,这样的“教会”使得基督徒缺乏敬虔的力量,并没有在日常生活实行真道。没有家庭敬拜,对人一生的特定时间而言,教会就会变成组织性、仪式性的东西,对人生活的影响非常有限。

二、开始进行家庭敬拜的障碍

许多人确信家庭敬拜确实是必不可少的,但却迟迟不开始,虽然孩子的年龄正适合。有四种借口:

1.错误的优先权

对某些人来说,似乎总有一些事情出现,迫使他们推迟家庭敬拜。或许经过漫长的一天,他们确实非常疲倦;或许家庭冲突会造成一个难处的氛围;他们的时间表安排得全家很少能同时聚在一起。所有这些借口有其共同点:其他事情比上帝命令家长聚集全家,敬拜上帝,阅读他的话语更为重要。不管是什么“事情”,都当排除,否则就会成为我们的偶像。

2.感觉能力不足

有趣的是,《新约》命令“以主的教训和警戒”抚养我们的孩子时,这不是赐给妈妈的命令(虽然人们经常如此运用),它甚至也不是赐给父母的命令(虽然人们也经常如此认为),父亲是《以弗所书》6章4节和《歌罗西书》3章21节唯一指定的人。这个命令这样实行:有一天主询问有关你们孩子的事情时,他将首先询问你,他们的父亲。

许多男人害怕带领家庭敬拜。确实,今天的福音派男人常常不如他们的妻子了解《圣经》,他们担心自己会感到窘迫,或者他们不能回答问题,甚至还会导致别人轻看《圣经》。

许多时候,这种不足的感觉是正确的。家长发展属灵领导权的最好方式,就是操练属灵权柄。如果一个男人在孩子学习读经时,开始与孩子一起研读《圣经》,每天都和妻子一起研经,每天进行家庭敬拜,他很快就会拥有渊博的《圣经》知识。但是,如果孩子已经长大,妻子已经转向别人,从别人那里寻求灵命上的喂养,要开始这种操练就会非常困难。

牧师若是相信男人在灵命上的领导权和家庭敬拜的重要性,就当鼓励自己牧养的那些男人,经常与他们讨论家庭灵修中出现的问题。牧师的讲道和教导,应关注那些带领全家研读《圣经》的男人。在过去几个世纪中,长老制教会一直拥有大量拥有渊博的《圣经》知识的长老。之所以这样,因为大多数男人每天两次带领家庭敬拜,这样就在《圣经》上得了教育。

3.罪

另外一个使人感觉自己不足以带领家庭敬拜的原因,就是罪的负担。男人之所以犹犹豫豫,不原意带领家人敬拜上帝,研读上帝的话语,可能因为还有未承认的罪。要密切接触上帝的圣言,就会使人知罪。而且,圣言可以使人注意到一个人言语和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正是因为如此,男人在家庭敬拜中行使自己在灵命上的领导权,对于他们个人的成圣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4.搅扰

即使男人决心承担起家庭灵命生活上的领导权,各样世俗的搅扰仍然会阻碍家庭敬拜的进行。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不期而至的问题,诱人的电视节目,工作回家迟了,早晨起床晚了,以及吃饭时间推迟等等,都会使家长及其全家挤占家庭敬拜必需的时间。

三、   对规律性的需求

“……家庭敬拜的时间……应固定下来。”——亚历山大

坚持有规律地进行家庭敬拜,养成习惯,乃是使家庭敬拜有效进行,除去各种偏离的主要手段。如果家人一致期待在特定的时间进行家庭敬拜,以上罗列的各种搅扰就不可能成为严重的障碍。

1.每天或每天两次进行家庭敬拜的正当性

亚历山大说:“通常,基督徒世界都同意把家庭敬拜分为早晨和晚上两部分,不是因为这个数目或这些时间有什么德行,而是因为在我们工作日的这些自然时间,适合我们承认上帝之名,这也是正当的。”

《圣经》并没有规定家庭敬拜的具体时间。有人在著述中引用“无论你起来……无论你躺卧……”的说法,证明早晨和晚上进行家庭敬拜的合理性。但是,正如第1章中所指出的,这里和其他段落的重点是强调一切时间和地点。虽然如此,如果真要使家庭敬拜规律化,比主日早晨的基督教更有影响,那么每天的家庭敬拜确实是是必需的。

早晨和晚上家庭敬拜特别有用,因为那时全家最有可能聚集在一起。可以在清早进行家庭敬拜,因为那时全家都处于学习和工作之前。也可以用晚上的时间来研经,父亲和每个孩子单独研读《圣经》,孩子睡觉之后,丈夫和妻子之间也可以一起研经。

2.牢记上帝的优先性

开始家庭敬拜后,将会出现很多挑战,试验我们是否把上帝的圣言放在第一位。

《约书亚记》第24章15节“若是你们以事奉耶和华为不好,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是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所事奉的上帝呢?是你们所住这地的亚摩利人的上帝呢?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1)“发生某些事情”时

有人打电话,或来访,这类事情出人意料地闯入我们预先留出进行家庭敬拜的时间。这样的场合检验我们是否把上帝的话语放在优先地位,是否放在比“入侵者”更优先的地位。

2)我们“感觉不好”时

有时,家长或其他家人可能没有“好心情”进行家庭敬拜。人们经过一天的工作后,可能情绪上感到很累,但是不能把我们的情绪放在优先于上帝话语的地位。通常,圣灵通过上帝的圣言,使用蒙恩之道,驱散我们消极的心情和劳累感。

3.例行公事、形式化及规条化的危险

虽然在家庭敬拜方面建立了很好的模式,但过分注重形式,使家庭敬拜形式化,就会破坏家庭敬拜。例如,有人可能认为在家庭敬拜中应包括祷告、唱诗、读经和讨论,还可能有其他组成部分。但是,保罗在《以弗所书》中提到家庭敬拜,阅读上帝的话语和劝惩乃是两大必不可少的要素。祷告和唱诗在家庭敬拜中可以自由使用。

有时,热情的家长,会因为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家庭敬拜,把自己和全家都搞得精疲力竭。简短才能形成规律。每天有规律地操练5分钟或10分钟,比经常进行45分钟更加有效。

四、领导权与参与

《圣经》的见证是,要成为合乎《圣经》的灵命领袖,家长,也就是丈夫和父亲,必须带领家庭敬拜。

1.家长的责任——上帝赋予

坎腓德说:“上帝会通过满有信心的妻子祝福我们,但是伴随这个祝福而来的诱惑就是,我们的妻子太属灵了,以致我们自己不能在属灵的事情上执行领导角色来引导我们的家庭。毕竟,最属灵的人难道不是装备我们孩子的最好选择吗?我们很容易受到威胁,容易把属灵的责任交给妻子代理,但是我们需要以属灵领袖的角色担当父亲的责任。”

家长领导权,叫他在家庭中承担训诲和劝惩的责任。这种领导权不可以委托给别人代理,任何试图委托给别人的努力都违背上帝的吩咐。

2.家长的领导权

亚历山大说:“出现的第一个问题是:谁应当参加这项敬拜?对于这个问题,题目本身就是答案:这是家庭敬拜,所有在一个家庭内居住的人,特别是父母,孩子,以及占据孩子地位的人,如依附者,学生,学徒,寄居者及另外的居民,客人和借宿者,并仆人,都当参加家庭敬拜。”

只有运用上帝的圣言,家长才可以在灵命上带领全家。对于基督徒丈夫和父亲而言,仅仅行使权柄还不够。家庭敬拜是行使这种领导权的最合宜的场所,虽然不一定是唯一的场所。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攻克己身,与家人说话,一起娱乐,上帝的圣言就会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甚至直接影响到家人。家长当召集家人参加公共敬拜,并在教会中代表他的家庭。

虽然今天这种做法并不普遍,但基督徒家长仍应把其他依附于他的家庭和在他家中长期居住的人视为家人的一部分。不住在家中的暂时来访者、租赁人和雇员可以不包括在内。

带领家庭敬拜的人无疑是家长。在这件事情上,父亲处在合适的位置,如同先知和族长对他的小国一样。如果父亲偶然不在,或者不幸死去,上帝就把父母的托付转移到独居或守寡的母亲身上。虽然这也给女性的矜持带来试炼,但母亲带领家庭敬拜也是非常亲切和动人的。当母亲被赋予这种责任时,有责任心的儿子会努力减轻母亲心灵的重担。当儿子或兄弟因教育、恩赐和恩典可以胜任这个责任时,父母有时可以将这个责任转给后者。在一个拥有几个足以造就他人的幸福家庭中,轮流带领敬拜也是可以的。但是,教导的责任和特权通常为父亲,也就是家长保留的。

3.例外?

对于各种例外的情况,教会一直用各种方式来面对。当初,举办主日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外展服事到那些父亲不信主的孩子,但如今却与当初截然不同了。今天,人们仍然把假日《圣经》学校作为福音外展的途径,但信主之人的孩子却占了大多数。

家中丈夫尚未信主的妇女,如何在家中进行家庭敬拜,确实有不同的方式。《圣经》中并没有为这些情况提供明确的指导。照顾寡妇和孤儿是长老职事的一部分。或许增加家庭探访,探访那些带孩子的寡妇之家,或许越来越增多的探访带孩子的寡妇,使长老也有机会带领他们进行家庭敬拜。

《圣经》对例外情况的相对沉默,不应用来使信主的家长把家庭训诲相对化,废弃家庭敬拜。主日学本来是为孤儿设计的机构,在罪人的手中,却把这样的机构变成了仍然活着,却不顺服上帝的父亲的孩子的学校。同样,把上帝对困境中之人的怜悯,应用在那些主要困难是不悔改和不带领家庭的人身上,也是扭曲性的应用。

五、家庭敬拜的要素

“每个家庭都应坚持家庭敬拜,由祷告、读经和唱赞美诗组成;或者是某些述说承认上帝的简短的话。”《敬拜指南》这样写。

亚历山大认为若要完全遵行,家庭敬拜当由以下部分组成:首先是读经,其次是唱诗赞美上帝,再次是祷告,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次序,顺次完成这些部分。根据他看法,“完全遵行”的家庭敬拜,包含可以在简朴的公共敬拜次序中所能找到的所有要素,只是圣礼除外。过去,甚至直到今天,在一些边缘性群体中,他们在家中举行某种类型的圣餐。在美国长老会《敬拜指南》中,家庭敬拜的要素包括:祷告、读经和唱赞美诗。同时,它也允许“某些形式简短的对上帝的承认”。

《威斯敏斯德家庭敬拜指南》强调劝惩是家庭敬拜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如在教会中劝惩的重要性一样。但是,劝惩这一要素并没有包含在美国长老会所承受的《敬拜指南》之内。

1.劝惩

虽然通常不把劝惩视为一个独立的要素,但它却是合宜的家庭敬拜必须具有的。对于上帝的圣言和敬拜,每个家庭成员都当端正心态,予以注意和尊重。

在家庭敬拜中可用纠正和责备形式的劝惩。对孩子而言,可以针对特定的罪,比如撒谎,根据主题查考《圣经》。

2.读经

《威斯敏斯德大要理问答》156问说:“是否上帝所有的话语都应被宣读?”答:“虽然时间不允许向会众公开宣读上帝全部的话语,但是所有的人都必须自己分别阅读,与家庭一起阅读,最终,《圣经》从原文变成普通的语言。”

阅读上帝的话语,是家庭敬拜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无论多好的灵修读物都不能代替读经,因为它们仍然是出自人的话,而不是上帝的话。

读经是最简单的施行灵命领导权的途径。当然满足某些情况时,也可由他人代读。在带领孩子一对一查经时,一个方法就是让孩子1)默读这段经文,2)对难以理解的话提问,3)听父亲大声朗读经文,领会发音和节奏, 4)大声朗读这段经文。然后,父亲可以提问题,进行点评,或给孩子布置作业,比如在地图中寻找一个地方等。

《彼得前书》3章7节,“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情理原文作‘知识’)”,《以弗所书》5章25至26节,“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这只是表明,这种知识必须用于教导妻子,帮助他们成圣。《哥林多前书》14章34至35节,女人必须“闭口不言,像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她们说话。她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她们若要学什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这表明,在家中她们的丈夫必须教导她们。

对于要读的经文,家长应当熟悉,一定要提前有准备,而且当考察推荐的串珠《圣经》和可靠的注释书,比如加尔文、马太•亨利、司布真、摩根、史普洛等的《圣经》注释。可以使用有主题索引的研读本《圣经》和相关的参考书,有一定的帮助性。也可以参考《圣经史话》和《圣经里的故事》等。

在讨论中,妻子应特别注意,不要与丈夫唱反调,也不要提出特别困难要求另外研读《圣经》的问题,免得破坏丈夫在家庭敬拜上的领导权。当然,如果鼓励家长研究这些问题,有可能就请牧师帮助,提出这类问题也不一定必然就是坏事。

《以弗所书》第5章26节:“要用水藉着道,把教会洗净,成为圣洁。”

理查德•巴克斯特把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4章34至35节中写给妻子的话,看作是吩咐丈夫教导妻子的一段《圣经》。《圣经》中教导妻子在家中问自己的丈夫问题,根据我的经验,最好的场所就是在丈夫带领妻子在家庭中查经时提出来。毕竟,成人争论的问题,与全家进行家庭敬拜时提出的问题会有所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夫妻关系比父子关系更重要。夫妻关系在孩子未曾出生之前就已经存在,孩子组成自己的家庭之后,它仍然继续存在。在《圣经》中,关于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最重要的比喻就是婚姻。

3.祷告和赞美

在家庭敬拜中,祷告和唱诗是机动性的因素。但是,若运用恰当,就会使家庭敬拜更加丰富。需要避免的危险,就是试图在家中重复公共敬拜形式和礼仪。

《提摩太前书》第2章11节:“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的顺服。”

1)保持家长的领导权

不论是在祷告中,还是在赞美中,保持家长的领导权是极其重要的。他可以为全家祷告。若是由小组进行一系列的祷告,就容易被另外的人利用,通过祷告这种工具,乘机窃夺家长的这种领导权。这类祷告说是向上帝祈祷,其实针对的是家庭成员。

2)祷告和赞美的选择

祷告可以读成文的祷告,也可以即兴祷告。宣读的祈祷可以从《圣经》中找,如《诗篇》中。祷告可以是个人性的,由家长祷告,也可以一同祷告,如《使徒行传》4章24至30节的记载。同心合意的祷告可以与读经结合在一起,也就是从所读的经文中选一节经文,全家都一起重复这节经文,用这节经文一同祷告。

祷告和赞美紧密相连,两者都可以采用说或唱的形式。家庭敬拜中采用的歌曲应基于《圣经》,而且全家都能理解。从历史上看,长老会喜欢唱颂《诗篇》,后来《圣经》中的赞美诗也被采纳。北美改革宗长老制教会也有诗歌集。许多诗歌集适用于家庭敬拜。.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