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小学语文老师请进

小学语文老师请进

教到老要学到老,希望各位同行能把自己在教的过程中掌握的一些规律进行交流和分享。
抛2块砖:1、一个字里只能有1笔捺,品字形的字除外。哦,还有半包围结构里如果还有个上下结构的字,也可能有2笔捺。如:途、透等
         2、原本有“钩”的字挪到上部都去钩,比如“督、繁”等。

[ 本帖最后由 假居士 于 2010-6-11 22:35 编辑 ].

TOP

回复 2#一洋 的帖子

其实知识都是有律可循的,只是平时自己不善积累。 借自己的这个帖子,也想好好地把整个小学阶段容易疏忽的各个点做一个整理。我之前举的是“字”的2条规律,一洋你也来贡献点 !.

TOP

回复 4#帅气男孩 的帖子

笔顺没变,只是以前的老师教错了,呵呵!读音会有变化,但也极少,多数是我们小时候的老师教错了。但像你提到的“茸”原音是阳平,在ABB格式中可以读成阴平。另外关于轻声,没有什么字原音是轻声的,在某字后成词可能会读轻声。.

TOP

回复 4#帅气男孩 的帖子

啥非法闯入呀,本来就可以随便进。之前说的“封闭”都是针对气话的气话,呵呵。
我也想再多说点,平时我在教学生知识点时很善于总结,可惜不善于积累。.

TOP

回复 7#妞莓莓 的帖子

我在几年前发过一个“拼音难点汇总”,你可以搜一搜。.

TOP

回复 9#帅气男孩 的帖子

那太好了。.

TOP

3个"de"的区分,一般只要记住“动词前提土地,名词前白字的,动词后双人得”即可,但“觉得”是固定搭配。句尾均为“的”,例:夜深了,小路上静悄悄的。.

TOP

回复 14#qingyumama 的帖子

做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似乎无规律可循。.

TOP

回复 17#一洋 的帖子

真好!.

TOP

用学“五笔”时的口诀“已半巳满不出己”来教学生区分这三个形近字。.

TOP

“一则启事”和“一个启示”要分清。.

TOP

回复 23#ddyy0102 的帖子

语感较弱,以前认字是不是也不快?每天最少半小时阅读课外书籍,读完复述并用上你所记录下的较难理解的词。.

TOP

回复 25#元元妈妈 的帖子

好几年没教五年级了,说不准。可以带孩子去挑,这么大的孩子有自己的观点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