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9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家长给小学老师的一封信 孩子不及格也没关系

上海小囡用的戆教材不改,基础知识不抓,搞些花七花八的内容。老师、学生、家长大家只有一道练戆,以前老师的小孩不大听到要到外面去补课的,现在也加入到业余大补特补的队伍里。
对小学生来说,现在的学习是负担,不少知识超过了他们的理解能力。阿拉小时候的教材,至少知识是有一定的衔接连贯,现在是跳东跳西,不晓得搞点啥,考试题目绝对是对他们该年龄段的智力挑战,学习了无生趣。小学生低年级就两极分化明显,以前也有,但不至于低年级时,就这么明显,最多是极个别的人落在后面,而不会象现在总有十来个人。学知识不遵从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拔高。成绩的保证,其实有不少是家长的功劳。
教材不改,何来减负,大人苦,小人更苦,苦得没明堂。.

TOP

回复 79#snoopy03 的帖子

中学还要搞笑,有的好高中,教材到学期结束还是新的,因为老师是不用这教材讲课的。
最不灵的还是上海小学的语文教材,没几个老师会认可它,可还得用,大家一起练傻。人教版的语文书及配套练习书,基础打得非常扎实,小孩有比较系统的学习,一年级的练习书,写“要”这个字,边上有提示字应该写在田字格的那个方位,包括起笔落笔的位置。这样的练习书,家长省力多了,也易于让孩子掌握。基于这样的教材,好的语文老师,一般会在暑假加点基础训练的题给小囡做,如组词,造句,写写周记等。碰到的老师如果不是为小囡的长远利益打算,那么大家一片浆糊。阿拉三年级的语文书没配套练习,小囡作孽啊,练习都抄在学校发的2号本上,中午不休息,就在抄题解题。而且阿拉班主任老师较忙,二年级时最高纪录,因为调课语文一天上过六节课,每个星期有一天上五节语文课更是家常便饭。这样的教育环境,根本不拿小孩当人对待。.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