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老旅伯伯车游天下文化之旅第一篇-赣东南、闽北十二日游(三清山、大金湖、鸳鸯溪)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0:07     标题: 老旅伯伯车游天下文化之旅第一篇-赣东南、闽北十二日游(三清山、大金湖、鸳鸯溪)

老旅伯伯本姓李,爱好广泛,平日里酷爱旅游,天文地理略知一二。常道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李伯伯至今仍孜孜不倦。现将他的行程表帖出来供大家参考。最美的风景总在路上,让我们摊开地图,跟着老李伯伯游天下。(图片行程主要由李伯伯提供)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1-3 08:37 编辑 ].

图片附件: CIMG3610.jpg (2008-10-27 10:07, 101.7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290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0:17

李伯伯是退休工人,所以一般游程安排较长,现先将他的短途游贴出来,同时声明:老李伯伯不是摄影迷,器材是女儿淘汰的卡西欧卡片机,三五百万的像素,所以所摄照片只带有景点介绍的味道,大家仅供参考。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30 14:24 编辑 ].
作者: jenliou    时间: 2008-10-27 10:25

哈哈,回头一看,原来小哈妈妈已经开帖了,先顶上一下。.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1:47

偶是个急性子,本意想把这个贴弄好点,自然风光加上人文知识,先敲个锣,开场啦!.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1:48

第一天:上海出发,经杭州,游西施故里,品西施豆腐,宿玉山。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8 15:26 编辑 ].

图片附件: CIMG3444.JPG (2008-10-27 11:48, 109.9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344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1:56

西施豆腐的味道我不得而知。 用史学的眼光看,一个国家的兴亡,自有它历史的必然性,有它深刻的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原因,不是一两个人能左右得了的。
对西施的结局,历来也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西施后来被投水杀身,这种说法最早见于记载的是《墨子·亲士》篇,其中说:“西施之沈,其美也。”(“沉”,古作“沈”)这句话的意思说西施是被沉于水中的,她的死是因为她的美丽。《修文御览》转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这句话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装在皮袋里沉到江里去了。
唐朝诗人李商隐曾作《景阳井》绝句一首:“景阳宫井剩堪悲,不尽龙鸾誓死期;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
另一诗人皮日休也有诗题《馆娃宫怀古》共五绝,第五首是:“响屟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
另一种说法是,西施跟随范蠡归隐于五湖。《越绝书》有这样的记载:“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唐代诗人杜牧在所作《杜娘诗》中有句云:“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这里的“鸱夷”不作皮袋解释,而指的是范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范蠡亡吴后,“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因为有范蠡泛于江湖的传说,或许是后人不忍这位绝代佳人遭到如此可悲的结局,就流传出西施和范蠡皆隐五湖的美满姻缘的故事,以寄托对他们的同情。
上海前几年出版的《辞海》(修订本)也这样说:“西施一作西子,春秋末年越国苎萝人,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传说吴亡后,与范蠡偕入五湖”。并没有提到她被沉于水的传说,大概也是愿意西施有一个完美的归宿吧。
总之,历史上有无西施其人,以及她的结局如何,尚待史学界进一步去探索。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8 15:40 编辑 ].

图片附件: CIMG3447.JPG (2008-10-27 11:56, 87.8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353



图片附件: CIMG3451.JPG (2008-10-27 11:56, 138.0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354



图片附件: CIMG3452.JPG (2008-10-27 11:56, 125.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355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3:29

第二天,早上6.30分开车,游览三清山之玉京峰,巨蟒出山、神女峰、三清宫。。。。在宿玉山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8 15:26 编辑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3:43

老李伯伯介绍: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玉山县的交界处,紧靠浙赣铁路和320国道线。三清山风景区总面积22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71平方公里,主峰玉京峰海拔 1816.9米。山体平面形状酷似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南北长12.2公里,东西宽6.3公里。由于造山运动,断层密布,山体抬升,沟谷不断下切,加上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奇峰千仞,幽谷万丈的山岳奇观。
  三清山共分七大景区,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美在古朴自然,奇在形神兼备,概括为雄奇险秀,兼具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庐山之秀,自古享有“江南第一仙峰”之盛誉。为1600多年前东晋葛洪炼丹的洞天福地。现在保存完好的大批珍贵历史文物,有西晋时的炼丹古井,井水常满,位于高山之巅,海拔1530米处历1 600多年,从不干涸。有唐代黄巢屯兵山寨,宋朝道观石坊、石屋、石墓、石塔、石桥、石雕刻、石建筑,以及按五千年《易经》先天八卦图构造布局的古建筑群三清福地露天道场等200多处石刻文字。
 三清山属于花岗岩地质,岩基裂隙多,透水性强,含水量大,天降雨水渗入裂隙,蓄为潜水,为滋润全山森林花木提供了十分优良的自然条件。绿色植被覆盖率达至80%以上,特别是大片的天然林中有许多珍贵的树种和稀有的花卉。其中有4千多亩华东黄杉,大片的猕猴、香果树、红花油茶、十里杜鹃林、高山云锦杜鹃、猴头杜鹃、天女花等品种。有数以10万计的三清古松,松林达600年以上者集中于三清宫道观所在地。并有众多流泉飞瀑遍布山间,著名的八石龙潭大瀑布,以及扬清、庆云、玉帘、冰玉洞、泻玉桥等瀑,形成了百里清溪绕大山的景观,为江西信江水系主要源头。
  目前三清山已入选世界自然遗产。.

图片附件: CIMG3454.JPG (2008-10-27 13:43, 61.4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37



图片附件: CIMG3461.JPG (2008-10-27 13:43, 171.0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38



图片附件: CIMG3466.JPG (2008-10-27 13:43, 117.5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39



图片附件: CIMG3467.JPG (2008-10-27 13:43, 182.7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40



图片附件: CIMG3468.JPG (2008-10-27 13:43, 123.4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41



图片附件: CIMG3469.JPG (2008-10-27 13:43, 85.2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42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3:51

看看爬山的老年朋友,想起自己有时候动不动就想乘索道,真是汗颜。.

图片附件: CIMG3471.JPG (2008-10-27 13:51, 197.2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54



图片附件: CIMG3476.JPG (2008-10-27 13:51, 183.8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55



图片附件: [背眺女神峰] CIMG3478.JPG (2008-10-27 13:51, 180.9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56



图片附件: [神奇的造山运动] CIMG3485.JPG (2008-10-27 13:51, 121.8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57



图片附件: [象不象盛开的莲花?] CIMG3486.JPG (2008-10-27 13:51, 131.5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58



图片附件: [巨莽出山?我没去过,应该有点象] CIMG3487.JPG (2008-10-27 13:51, 74.7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59



图片附件: [优良的自然条件下茂盛的植被] CIMG3488.jpg (2008-10-27 13:51, 86.4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460


作者: ttmilk    时间: 2008-10-27 14:04     标题: 给爸妈未来的旅游作功课罗。

我要好好学学!.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4:08

谢谢捧场,现在的老年人很厉害的,偶是他们的粉丝,李伯伯最近在黔东南呢,那可是偶想了好久的地方啊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4:56

第三天:驱车弋阳县,游圭峰、龟峰、望郎峰。。。驱车贵溪、宿鹰潭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8 15:27 编辑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5:14

老李伯伯介绍:弋阳属上饶市,位于赣东北部、信江中游,县域总面积1592.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全县人口36.4万。
弋阳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置县,三国时期道教创始人葛玄隐居弋阳炼丹;晋代佛教传入并兴盛于弋阳;著名的弋阳腔滥觞于弋阳并于明代形成完整的体系,影响中国高腔系列剧种。明代徐霞客考察弋阳龟峰,留下了数千字的名篇。
弋阳素有“东南诸邑之最”之誉。一方沃土,名人辈出,涌现了陈康伯、谢叠山等为代表的古代文化名人;更造就了方志敏、邵式平为代表的震古烁今的伟大革命人物。弋阳旅游资源丰富,初步建成红、古、绿三色交融的旅游大花园,正逐步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旅游休闲的目的地。红色,以方志敏闻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在弋阳、横峰发动了著名的“弋横暴动”,“两条半枪闹革命”传为佳话,建立了被毛泽东同志盛赞为“有很好的创造”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古色,以弋阳腔为代表,被誉为中国古代戏曲的“活化石”,被列入中国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名录;还有全国单个洞窟最大的唐代天然佛洞——南岩石窟和保存完好的古代书院——叠山书院。绿色,以龟峰著称,享有“江上龟峰天下稀”的美誉,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明代徐霞客曾赞叹说“盖龟峰峦嶂之奇,雁荡所无”。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8 14:59 编辑 ].

图片附件: [龟峰丹霞地貌] 1.jpg (2008-10-27 15:14, 32.0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528



图片附件: [龟峰丹霞地貌] 2.jpg (2008-10-27 15:14, 49.0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529



图片附件: [龟峰丹霞地貌] 3.jpg (2008-10-27 15:14, 51.0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530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5:21

另外关于南岩石窟,李伯伯本次未安排,稍微留点遗憾,大家如果对石窟文化感兴趣的话,不妨看一下下面的文字。

石窟,多产于西北,江南一带十分罕见,而在江南为数不多的几处石窟中,弋阳的南岩石窟可谓是江南石窟中的佼佼者。其周围的大小23个石窟群就足以称雄江南,而高30米,宽70米,深30米的天然石洞,则更属全国罕见。

“寺随岩架立,不瓦百栋,不檐而藩,岩下洞穴,逶迤可容千人”。这是古人对南岩寺的真实描述。南岩寺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单窟体积超过了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奉先寺(奉先寺宽36米,深41米)。明代邑人范有韬赠匾额曰:“自然天地”,则足以证明南岩寺是一处天然的古洞穴。

南岩寺自古僧侣满座,香火不断,从晋代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其间虽历经辉煌,但也饱经沧桑,随着时代的变迁,深藏大山腹地的南岩寺被渐渐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

当名扬海内的民间工艺大师郭成保,看到南岩寺内巨幅石雕及新出土的佛雕头像时,被震惊了,他简直不敢相信,在江南还有如此历史悠久、造型精美的石雕佛像群,这些石雕绝非一般文物,完全堪称“国宝”。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窟研究专家金维诺在对大部分石窟进行考察后表示:象南岩寺这样数量多、规模大、布局合理的石窟群江南罕见。尤其是南岩石窟内的石雕,气势宏大,技术娴熟,刀工不俗,为我国佛教史上和古代石窟艺术史上的又一胜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丁明夷教授则认为:从佛像的内容和规划来看,整个石窟气势宏大,这么大的天然岩洞在国内实属罕见。而且在石窟中,同时雕凿40多尊佛像,容纳从释迦牟尼生前到成佛的整套佛传浮雕故事,整个佛窟就俨如一个佛的王国。“南岩寺是国内在自然洞窟中开凿中开凿的最大的佛教石窟,堪称‘中华第一佛洞’”。

可惜这次没有照片,如果有朋友去的话不妨补充说明。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30 13:54 编辑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5:42

弋阳还有世界第一大佛-卧佛,位于龙门湖上,湖水十分清澈,那座巨大的卧佛就座落在山的那面,必须坐船进入才能一探端倪。
沿着湖边走,卧佛终于呈现眼前,整座山就是一尊佛!卧佛全长416米,因整座山体天然酷似释迦牟尼佛像而得名,后稍加修饰,使其更加形象。大佛慈眉善目,面容安详,站在佛主头下仰望,心静如水,与佛相比,更觉自己如此渺小。.

图片附件: 卧佛.jpg (2008-10-27 15:42, 149.2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551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5:45

第四天:早7点游上清宫、天师府、龙虎山,宿鹰潭或南城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7 15:48 编辑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7 15:59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郊西南20公里处,原名云锦山。东汉中叶,道教创始张陵(亦称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龙虎山因而也成为中国道教发祥地。自张陵以后,道教天师在这里承袭了63代,历1900年,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道教,素有北孔(孔夫子)南张(张天师)之称。历来被尊称为“道教祖庭”、“百神授职之所”的大上清宫,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龙虎山建有91座道宫,81座道观,50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这些宫、观、院多已不存,但规模宏大的上清宫部分建筑和历代天师起居之所的“嗣汉天师府”至今尚存.

图片附件: [爬天梯] CIMG3496.JPG (2008-10-27 15:59, 141.0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563



图片附件: [清晨散步] CIMG3492.JPG (2008-10-27 15:59, 75.6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564



图片附件: CIMG3510.JPG (2008-10-27 15:59, 123.9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565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08:58

天师府、龙虎山.

图片附件: CIMG3511.JPG (2008-10-28 08:58, 183.4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46



图片附件: CIMG3512.JPG (2008-10-28 08:58, 202.7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47



图片附件: CIMG3513.JPG (2008-10-28 08:58, 157.7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48



图片附件: CIMG3515.JPG (2008-10-28 08:58, 134.5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49



图片附件: CIMG3516.JPG (2008-10-28 08:58, 101.4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50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09:15

今晚的住宿在南城,那里有座万年桥,该桥位于县城东北六里的歇洋渡,横跨在旰江上,下临武港潭。始建于南宋时期。桥长近500米,宽5.8米,高20米,共有23孔,为国内最长的连拱石桥。.

图片附件: 南城万年桥.jpg (2008-10-28 09:15, 18.3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68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09:18

第五天:游万年桥、麻姑山、聚星塔。。。宿泰宁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8 15:27 编辑 ].
作者: ttmilk    时间: 2008-10-28 09:20

好羡慕他们啊!
我啥时候退休啊.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09:38     标题: 回复 21#ttmilk 的帖子

陪陪你,偶也有这个想法啊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09:48

一组风光照,同时关于麻姑山的介绍。其实,麻姑献寿的故事我们小时候可能在家中贴的挂历上都看到过的,这次李伯伯他们终于去拜访了这座仙山,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嘛。
旅游贴士:麻姑山位于江西省南城县西部,距县城4公里,因麻姑仙女祥于此而得名。麻姑山为三十六洞天之二十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之十福地,洞天福地兼而有之,国内罕见。被称为“天下第一楷书”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碑竖立在碑廊中央,是我国书法历史上的一块丰碑。
     麻姑山风景区是1991年1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麻姑山海拔1176米,盛夏与山下温差8—10℃,面积46平方公里。她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南道、释、儒三教活动中心和避暑游览养生健身的胜地。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三山二湖一谷”即洞天福地、秀出东南的麻姑山;嵯峨峻峭、气势雄伟的从姑山;岩壁陡峭、茂林修竹的毕姑山。风光秀美、水鸟飞翔,有赣东“千岛湖”之称的醉仙湖(面积42平方公里),山水相联,城水相依的太平湖。青山绿水,丹霞地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麻源三谷。有座“老子天下第一峰”。文化底蕴深厚,主要有“一个成语(沧海桑田)、两个典故(麻姑献寿、掷米成丹)、三个教派(道、释、儒三教),特别是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颜真卿的《麻姑山仙坛记》,是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

图片附件: [晨雾中的万年桥] CIMG3517.JPG (2008-10-28 09:48, 3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85



图片附件: [水上轻舟] CIMG3518.JPG (2008-10-28 09:48, 28.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86



图片附件: [路上的牛牛] CIMG3519.JPG (2008-10-28 09:48, 157.3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87



图片附件: [最引人注目的是鲁公碑亭,这座石柱飞檐的四角亭,中央置放颜真卿撰写的天下第一楷书《麻姑山仙坛记》大字碑] CIMG3520.JPG (2008-10-28 09:48, 220.6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888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09:50

关于鲁公碑: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抚州刺史颜真卿登临麻姑山,撰文并书写《麻姑山仙坛记》,勒石立碑,后遭雷电毁佚。颜真卿(709-785),品行端正,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国公,后人称他“颜鲁公”。颜鲁公善书法,以篆书笔,意写楷书,笔力弥满,端庄雄浑,气势森严。他在六十二岁时写下了《麻姑山仙坛记》,正是他书法创作的黄金时期,书法端严雄秀,气度非凡,世称“天下第一楷书”。历来书法名家柳公权、苏东坡、黄庭坚、蔡襄、米芾、李东阳、何绍基、谭泽等,都受其影响。明代清官海瑞推崇颜鲁公为有唐一代伟人,忠烈之气,争光明,其书法为后人圭臬,《麻姑山仙坛记》笔力整峭,真为杰构,并勉励后学者还要学颜鲁公刚正不阿的人品。.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10:25

从南城出发今晚住宿在寿宁。一般李伯伯自助游的特点是时间安排比较宽余,而且住宿地尽量安排在第二天要游玩的地方,这样省时又省力。
关于寿宁的地理位置:泰宁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居闽赣两省三地市交界处,人口12.8万,其中农业人口10万;面积1540平方公里,辖3镇7乡117个村(居)委会。县城距福建铁路枢纽站邵武1小时路程,距武夷山机场2.5小时,距正在兴建的三明机场1小时,京福高速公路穿越泰宁境内,并于2005年底全线竣工通车,形成泰宁到南昌2.5小时、到福州3小时、到武汉5小时、到上海7小时的交通经济圈,是福建连接沿海与内地的重要交通枢纽。规划中的江西南昌向塘—福建莆田湄洲湾高速铁路也将经过泰宁,向莆铁路已列入铁道部和福建省“十一五”规划,可望在2008年开工建设。
泰宁古城不仅有江南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真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尚书第建筑群,主要包括明早期到清晚期500多年中各时期建筑物,使我国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民居群。泰宁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更有“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之盛况。古镇极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颇富特色的闽西北客家风情。土地革命时期,泰宁还是中央21个苏区县之一,故城内红军街完整保留了红军总部旧址。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8 10:27 编辑 ].

图片附件: [住宿地,门口的雕塑很有特点] CIMG3522.JPG (2008-10-28 10:27, 218.2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939



图片附件: [红军雕塑] CIMG3521.JPG (2008-10-28 10:27, 170.5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3940


作者: 小林的妈妈    时间: 2008-10-28 11:37

李伯伯的摄影水平还是蛮好滴。.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13:20     标题: 回复 26#小林的妈妈 的帖子

哈哈,我们也是这么夸他的,估计他知道了会很高兴。我一直说要把他的游程给贴出来,这次总算把自己水进去了。其实,李伯伯的照片很有地域特点,基本上我没去过的地方看了他的照片也明白了。 老伯伯还是蛮有情调的。.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15:01

第六天:游船大金湖、上清溪漂流、尚书第。。。。宿泰宁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29 10:24 编辑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8 15:13

1980年,国家在金溪上游的芦庵滩修建池潭水电站,由于电站大坝的建设,在泰宁县境内形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窄的人工湖,命名为金湖。现在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其湖面呈圆弧形,宛如一轮新月,全长62公里,有“百里金湖”之称。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大金湖则是整个景区的全称。这里以水为主体,以丹霞地貌为特征,是国内少有的丹霞地貌与浩瀚湖水相结合的风景名胜区。 李伯伯未拍湖景,只是告诉我们他到了那里,美景估计都让他独吞了,大家就在门口到此一游吧。.

图片附件: CIMG3524.JPG (2008-10-28 15:13, 122.2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4131



图片附件: CIMG3526.JPG (2008-10-28 15:13, 122.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4132



图片附件: CIMG3528.JPG (2008-10-28 15:13, 70.34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7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4133



图片附件: CIMG3529.JPG (2008-10-28 15:13, 122.1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4134


作者: susan_yan7    时间: 2008-10-28 17:45

.
作者: cxy150    时间: 2008-10-28 18:23

老灵的 .
作者: avon    时间: 2008-10-28 20:51

真好,很想去.
作者: BBMAMI    时间: 2008-10-28 23:44

这2点天天天比较晚回来.今天来一看,哈妈已经开贴把老驴伯伯的贴子开出来啦(动作真快啊,比起来,我那个磨叽喲... ).哎,还是先搬凳子坐下来....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9 08:58     标题: 回复 33#BBMAMI 的帖子

哈哈,我又把自己水进去了。 昨天翻出李伯伯的行程一看,把我自己都吓了一跳,那么多的地方,估计等我贴完,小哈的地理老师可以让我去代课了。李伯伯还很热心,照顾我不能经常出去玩,每次都带回来好多的照片,看来光处理一 下这些东西都够戗的。.
作者: 母子同行    时间: 2008-10-29 09:05

悄悄的问一声,老驴伯伯是谁啊,好象好多妈妈都认识这个老驴伯伯嘛.
作者: wx鼠爸    时间: 2008-10-29 09:07

等俺退了休,也去周游天下吧!.
作者: jenliou    时间: 2008-10-29 09:21

像老李伯伯这样一路兜下来真是好啊,对地方风貌是连续性的感觉,真是羡慕阿,看来只能等自己退休后有这种心境和这么多的时间了。.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9 10:06     标题: 回复 35#、36#、37# 的帖子

老驴伯伯是我的忘年交,已退休。 因为他每次出去回来总要来看看我,所以收集了不少他的旅游信息,这次刚刚登陆旺旺,我把他贴出来让大家参考参考,不知道对大家有用吗?.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29 10:27

泰宁的主要行程还有上清溪漂流   
泰宁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古越先民繁衍生息,岩棺安葬作为古越族人的习俗,在今天还可以找到异化衍变后的影子。有关古岩棺的遗址,在民间传说中还有四五处之多,而且大多集中在上青溪到石辋、李家岩到帐干一带。这里是泰宁大金湖蜂窝状丹霞岩穴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小至几厘米大至数十米的丹霞岩穴比比皆是,其发育之多、之广为国内罕见,丹崖上巨大岩穴为岩棺安葬提供了良好场所。
   有报道,曾发现过古岩棺,这一的发现,也印证了《泰宁县志》的记载。据宋人洪迈《夷坚志》,泰宁县东7.5公里处,有“仙棺石”,岩间有棺木。仙棺石位于朱口镇音山村西侧,高约150米,形似笋,欲称“笋石”。其处峭绝,人莫能上,有待考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泰宁县张地村公路沿线,有一处岩壁下藏有大量的棺材。张地村有个习俗,人一出生就准备棺材,全部放在岩壁下,说是“取天地精华,延福长寿”。
  不知道大家在李伯伯的照片中大家有没有发现古岩棺存在的痕迹?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30 08:20 编辑 ].

图片附件: CIMG3531.JPG (2008-10-30 08:20, 161.6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072



图片附件: CIMG3532.JPG (2008-10-30 08:20, 154.3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073



图片附件: CIMG3534.JPG (2008-10-30 08:20, 92.2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074



图片附件: CIMG3536.JPG (2008-10-30 08:20, 127.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075



图片附件: CIMG3537.JPG (2008-10-30 08:20, 148.8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076



图片附件: CIMG3539.JPG (2008-10-30 08:20, 146.1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077


作者: BBMAMI    时间: 2008-10-29 14:42     标题: 回复 35#母子同行 的帖子

其实不怎么认识啦,听哈妈说起,才知道的。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0:27

关于尚书第:
   泰宁尚书第建筑群为明代民居建筑精品,俗称“五福堂” ,位于泰宁县城区胜利二街福堂巷,为明代兵部尚书兼太子太师李春烨的府第,是福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民居。
    尚书第建于明天启年间,府第坐西朝东,有主宅5幢、辅房8栋,分5道门沿甬道一字排列。除厅堂、天井、回廊外,120余间房屋皆为砖石木结构。每幢主宅均为三进,甬道、庭院、走廊、天井全用花岗岩石板铺设,厅堂是方砖地,天井有雕花的石柱、花架和石缸。庭前甬道分南北二门进出,北端进门设仪仗厅、接客厅。甬道设五重门楼,门额都嵌有石匾,分别题刻有“尚书第”、“柱国少保”、“四世一品”、“曳履星辰”、“依光日月”、“都谏”等字样,匾额的枋檩柱头雕有各种精巧图案。整个府第布局严谨合理,宏伟壮观。.

图片附件: 尚书第.jpg (2008-10-30 10:27, 49.2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179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3:44

第七天:驱车将乐、沙县、三明,游永按桃源洞,宿永安市
据说沙县的小吃品种多的记忆超群的李伯伯楞没记全,可他光顾吃了,忘了给大家看PP了,看来我们只能想象一下了。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30 14:07 编辑 ].

图片附件: [将乐玉华洞] CIMG3545.JPG (2008-10-30 13:44, 9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6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69



图片附件: CIMG3556.JPG (2008-10-30 13:44, 143.9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72



图片附件: CIMG3563.JPG (2008-10-30 13:44, 130.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73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3:53

永安境内.

图片附件: [老驴伯伯沿途少不了的文化课,徐霞客游记,] CIMG3566.JPG (2008-10-30 13:53, 124.5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78



图片附件: [著名的一线天,] CIMG3570.jpg (2008-10-30 13:53, 39.3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79



图片附件: CIMG3571.JPG (2008-10-30 13:53, 112.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80



图片附件: CIMG3573.JPG (2008-10-30 13:53, 102.0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81



图片附件: CIMG3577.JPG (2008-10-30 13:53, 112.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82



图片附件: CIMG3583.JPG (2008-10-30 13:53, 102.03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83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3:56

LD在催论文了,抽空多上点图.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4:06

size=2]第八天:游览贡川城堡、安贞堡、鳞隐石林,宿南平[/size

  贡川镇古名“贡堡”,是福建唯一的城堡式古镇。

   鳞隐石林景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内包括鳞隐石林、洪云山石林、十八洞等风景片,总面积1.85平方公里,规模仅次于著名的云南石林,堪称全国第二,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安贞堡建于清末光绪年间,当时匪患四起,当地乡绅池家父子建此土堡以抵御土匪,历时十四年完工。据说池家父子建堡前曾多次进京观摩皇城的建筑风格,回来后有所借鉴,亲自设计了这座客家围楼。此堡座西朝东,前部呈方形,后部为半圆开,依山而建,逐次增高,远远望去层次分明,气势不凡,称其为城堡毫不夸张。

    安贞堡墙厚宅深,外墙用厚石垒砌加土夯制;堡前有一块可容数千人的露天练兵场;堡正面两侧有凸出5米的角楼,内墙四壁布有180个射击孔和90个眺望窗;正门则有木板门和铁门前后两重,顶上设有两处灌水孔,防范火攻。几近完美的防御设计在当时使得建筑固若金汤,无怪其在历史上多次成功抵御了土匪的围攻。
   堡正门为一道用巨石砌成丈余高拱形大门,上有“安贞堡”三个大字,两旁书有楹联:“安于未雨绸缪固,贞观沐风谧静多。”.

图片附件: [石林] CIMG3585.JPG (2008-10-30 14:06, 152.5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5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93



图片附件: [城市的桥和住在城市里的人] CIMG3592.JPG (2008-10-30 14:06, 117.4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94



图片附件: 安贞堡1.jpg (2008-10-30 14:06, 85.0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1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95



图片附件: [正门] 安贞堡2.jpg (2008-10-30 14:06, 4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296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4:15

第九天:驱车九峰山、游茫荡山,宿屏南。
这部分图片不多,估计老伯伯这几天也有点偷工减料未好好作业了,只给大家一个标记,证明他老人家到此一游,不信,有PP为证。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30 14:23 编辑 ].

图片附件: CIMG3593.JPG (2008-10-30 14:15, 179.0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09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4:19

接下来的地方,老伯伯重点推荐屏南的白水洋鸳鸯溪,据说那里有种美食,但我绝对不敢尝试,至于到底是什么,自己去找吧.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4:23

第十天,游白水洋鸳鸯溪、然后驱车政和县、松溪县,宿埔城.

图片附件: CIMG3601.JPG (2008-10-30 14:23, 130.3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16



图片附件: CIMG3603.JPG (2008-10-30 14:23, 165.17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17



图片附件: CIMG3605.JPG (2008-10-30 14:23, 97.38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3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18



图片附件: CIMG3606.JPG (2008-10-30 14:23, 106.6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8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19



图片附件: CIMG3609.JPG (2008-10-30 14:23, 88.06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4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20



图片附件: CIMG3610.JPG (2008-10-30 14:23, 146.5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21



图片附件: CIMG3611.JPG (2008-10-30 14:23, 131.11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22



图片附件: CIMG3612.JPG (2008-10-30 14:23, 115.75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23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4:28     标题: 回复 37#jenliou 的帖子

没关系,老李伯伯是旅行车,四个轮子的,我们可以飞过去, 而且选择他重点推荐的地方也未尝不可呀,否则要等退休的话,偶的脖子都要等长了。.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4:37

一圈兜下来,老伯伯又回到了浙江境内。第十一天:早游戴笠故居、仙霞关、江郎山,宿江山市。不过这个形程只是个小插曲,老伯伯曾经专访此地,也曾力荐我们游衢州,所以这次他又偷懒了,作业几乎没什么。.

图片附件: CIMG3617.JPG (2008-10-30 14:37, 191.42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2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38



图片附件: CIMG3621.JPG (2008-10-30 14:37, 131.29 KB)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10
http://ww123.net/attachment.php?aid=205339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0 14:48

第十二天:驱车浙江浦江游江南第一家,驱车杭州,西湖漫步,返回上海。(本次行程结束)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家族历时长达三百五十多年,历经宋、元、明三代,十五世同居,同财共食,人数最多时达三千余人,被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这就是浙江浦江郑氏,又称“郑义门”。  
  郑氏宗祠位于浦江县郑宅镇的中心。建于元初,占地六千六百平方米,迄今已有六百五十余年历史。整个郑氏宗祠可分为五进。前为师俭厅,次为中庭,三为有序堂,四为孝友堂即拜厅,王为寝室,正位供奉同居列祖神位。拜厅正悬“孝友堂”匾,左悬“会善钟”,右有“听训鼓”。一进偏门,一块“江南第一家”的巨大匾额赫然触目,门前两旁书着“耕”、“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十个大字。
   对于这个以德治家的传奇家族,大家自然很感兴趣,老伯伯都忘记拍照了,大家自己去网上搜搜吧。

[ 本帖最后由 小哈妈妈 于 2008-10-31 08:23 编辑 ].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1 08:28

至此,老伯伯的赣东南和闽北之旅到此结束,本次行程中自然风光三清山、鸳鸯溪值得推荐,当然沿途的风土人情也让老驴伯伯记忆犹新,我只是对他的行程进行了整理,如有不当,敬请拍转。
   关注老驴伯伯行踪的请看第二篇:粤、海阳光之旅(井岗山、炎帝陵、开平。。。)http://ww123.net/baby/thread-4578781-1-1.html.
作者: jenliou    时间: 2008-10-31 08:44     标题: 回复 39#小哈妈妈 的帖子

10年前也去过泰宁大金湖,很喜欢那里的上清溪漂流,一大清早坐在竹筏上慢慢悠悠地飘荡,溪水或明或暗地闪耀,感觉好极了。溪流窄窄的,两岸的青山次第显现,感觉就像真的在桃花源里穿行一样。.
作者: 小哈妈妈    时间: 2008-10-31 11:09     标题: 回复 53#jenliou 的帖子

是呀,大金湖很美的,老驴伯伯去了两次呢,可惜他这次偷懒没拍多少照。不过他倒是多次推荐过。.




欢迎光临 旺旺网 (http://ww123.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