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高考的那一年

今天,又是新一届高考的日子,又一批的孩子在考场上,为了自己的明天而奋斗

祝所有的孩子考试顺利,最主要是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没有遗憾就可以了

现在的扩招给了无数学生更多的机会,同样,就业的严峻形势,迫使大家更渴望得到名牌大学,名牌专业的眷顾

每年的高考,都是无数孩子梦想的开始

年轻真好.
评论(255)



说说我的高考吧

很多年前,非常特殊的时期,也是非常独特的招生方式

我们是先考试,分数出来后,再填志愿的,所以,没有填志愿的烦恼

我们又是第一批的公办全日制大学开始收学费的第一年,我记得当时的学费是每年200元,最后一年是400元,想想,200元哦,那么小的数目,还要交学费,真有点不伦不类啊,同时,我们这一届开始又有了自费生,1600元每年,有同学分数不到,可以低将近10分,靠自费的方式进入大学

我们这一届真是与众不同的一届.



楼主94年入的学?.



我本来想考的是大专,应用摄影,我想读的轻松么,可以到处逛,上学就是拍照片,上班也是拍照片,很适合我这种自由散漫惯了的同学,我妈给我们很宽松的环境,我们的一切都是自己决定,我有时候经常想,如果我妈当时逼我紧点,对我要求高点,那我是否会向她那样,考入复旦呢??

后来,因为当时轰动一时的新闻自由的敏感话题,居然取消了摄影专业 ,我一下子没有了方向

老实说,我没有好好的复习功课,但是中学还可以,跟着老师的节奏,做题目,复习,老师的复习挺有系统的,尤其是英文和数学,现在想起来,好的老师,好的复习进程真的很重要

等分数出来,406分,呵呵,总分是600分哦,3+1的考试,我选的是化学,四门功课非常平均,刚好过中等水平

同学有考过500分的同学两名,全班都考的不错,基本上全是专科以上,一本也很多

我呢,一本是没有希望的,可以不要填了,没有悬念的填志愿真是开心啊,这分数只能选离家近的一所大学算了,我想住读,我想去外地,我想飞出去,我妈说不行,建议我读我哥在读的大学,填专业了,因为我妈是学化学的,她看了一下专业,要么管理,要么化学,管理当时的情形都是党员,培养对象任领导的,好像和有没有学这个专业没啥关系,所以,最后,还是填了化工系,高分子专业.



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老公,在我18岁的时候,而我老公高考的分数很高的,当时他填的是嘉定的中国科技大学,但是填志愿的时候,填的不好,没有被一本入取,进入了二本的第一志愿,他加考的是物理,为什么会填化工系呢??只是因为,初中的化学老师对他很好很好,一直鼓励我老公进步,所以他填志愿的时候,就因为这个原因,填了化工系

所以,有时候,我会想,人生真的很奇妙,就这样,我们两人相遇在大学的校园里.



刚才还说到自费招生,我们这一届开始的,我们班一共有两位自费生,其中一位,在3年级的时候,因为成绩不好,退学了

留下来的一位,日后成为了我的好朋友,这位同学,介绍我知道了旺网,一直让我上啊上旺网,要知道,当时我从不逛网络论坛的,很土很土的 ,她见面反反复复的说旺网,让我不得不开始上旺网,因为人家那么热情,我不好意思退却么

好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越来越迷上旺网,开始了我崭新的人生.



我们这一届,还有与众不同的事情,那就是军训

大学报道后,我们被安排到交大闵行校区进行为期两周的军训,当时军训的是武警四队的真的军人哦,每天高温下,穿着厚厚的军装,还有腰间宽宽的皮带,走正步,喊口号

最喜欢射击,我是优秀啊

我记得当时考到北京的同学都是军训一年的,比我们要晚一年毕业

有时候,会翻翻以前穿军装的照片,非常有意思的军训.



现在在回忆从前,感觉时间过的真是快

这么快,我们已经和青春擦肩而过了 ,时间啊,为什么流失的那么快,18岁的年华好像就在昨天

高考,填志愿,报道,军训,一幅幅的场景那么清晰的在我的脑中,虽然已经过去了20多年.



看今天的自己,回首过去,我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基本上所有的路还可以

以前倒是没有好好的认真的学习,没有很好的抓紧时间,也许,如果当时就懂事,就领悟,也许今天可以做的更好

不过,我始终认为,社会才是一所大学,她教会你的东西更多,更实用,更有价值,还有要有终身学习的概念,要不断的根据工作中的情况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根据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去想着解决,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完善,完美

但是,如果,我当时就很刻苦,很努力,不知道今天的我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没有填这所大学的这个专业,我不知道,我的另一半会是谁??我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或许,人生,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两个人的相遇,就是一种缘,所以要珍惜.



引用:
原帖由 浩然妈 于 2009-6-7 15:04 发表
楼主94年入的学?
我是89年入学的,94年,我已经在一个小工厂上班拉,300元一个月,在车间实习当工人,用电焊焊分析仪器的线路,撬螺母,自己整一台完整的分析机器拉 每个月的指标是17台啊,基本上要忙一个月了

中午就是打牌,可以打到下午2点,有时候,会借口仪器来不及完成,晚上留下来,加班,等领导一回家,我们就打牌到深夜

[ 本帖最后由 51足金 于 2009-6-7 15:32 编辑 ].



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貌似已经忘记了。。。.



引用:
原帖由 51足金 于 2009-6-7 15:09 发表
在这里,我遇到了我的老公,在我18岁的时候,而我老公高考的分数很高的,当时他填的是嘉定的中国科技大学,但是填志愿的时候,填的不好,没有被一本入取,进入了二本的第一志愿,他加考的是物理,为什么会填化工系呢 ...
嘉定的应该是上海科技大学, 中科大是合肥的哈.



回复 10#51足金 的帖子
我似乎也是89夏天高考

考前一直稀稀松松的复习,因为一直在早恋,没有意思的早恋

考的不好,不过上线了,似乎听说有自费生可以降20分

同一家属院的同学去查了成绩,第一次看错了,分不够,第二次又回去查,上线了

那天,我家院子里的花突然开了大朵的花,妈很高兴

我报了很远的鸡西医学院,学药剂师,人家没录我,录了一个跟我分数一样的男生

后来爸为我报了会计,万般不喜欢也去读了,然后养活我到现在

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为自己人生安排,读了半年吧,突然很想复读,重新来一遍高考,可惜没人支持

毕业后来了趟青岛,知道有机会可以搬家过来,于是义无反顾放弃挺有价值的干部身份,离开熟悉却不再喜欢的地方,去远方

去远方,一直有这样的向往

还能再走的远点吗?.



回复 1#51足金 的帖子
我们同龄

特殊的年代,我们报了两次志愿。考前报了一次,分数出来后又报了一次。大概绝无仅有了。

学费也是200元,记得是收费最高的学校,虽然学校不怎么样。

铁路那一年开始第一次涨价,新生凭着录取通知书可以买原价票的半票。我记得我的一张硬座票是十几元,老爸买的一张卧铺将近100元。我们俩轮换着在卧铺睡觉。后来列车员发现,不允许换了。

第一次可以跨省、跨系统分配,但是第一次收钱,为此,我花了4500元离开了我的家乡、我学校所属系统。.



引用:
原帖由 william@2000 于 2009-6-7 16:10 发表

嘉定的应该是上海科技大学, 中科大是合肥的哈
哈,原来是上海科大啊,记错了,高了一个档次拉 .



回复 15#51足金 的帖子
那可远远不止一个挡子了, 记得8-90年代中科大可是很牛的哦, 堪比QH BD吧.



引用:
原帖由 撒风子 于 2009-6-7 16:26 发表
我似乎也是89夏天高考

考前一直稀稀松松的复习,因为一直在早恋,没有意思的早恋

考的不好,不过上线了,似乎听说有自费生可以降20分

同一家属院的同学去查了成绩,第一次看错了,分不够,第二次又回去查, ...
不要更远了,年纪大了,安稳点比较好啊

如果,现在20岁,我也会打起行囊,重新开始,追随自己的理想,不过,我也搞不清楚,我到底理想是什么??因为一直在变,这20年没有停过改变

现在,就只能按部就班,随波逐流算啦,不想再折腾了.



引用:
原帖由 彤彤妈妈 于 2009-6-7 16:31 发表
我们同龄

特殊的年代,我们报了两次志愿。考前报了一次,分数出来后又报了一次。大概绝无仅有了。

学费也是200元,记得是收费最高的学校,虽然学校不怎么样。

铁路那一年开始第一次涨价,新生凭着录 ...
哇。我们居然一年啊,那一年还是很开心的,考试其实也不难,最后入取二本是397分,最低分啊

600分的总分,397就可以进大学了,真是容易考阿,不过,重点大学重点专业分数很高的,我们同学一个考了518,进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7年研究生班,后来出国了,一个502分,进入上海交大,现在在干么,不清楚,都是男孩子,天才少年,文科,理科,体育,性格都很好.



引用:
原帖由 william@2000 于 2009-6-7 17:09 发表
那可远远不止一个挡子了, 记得8-90年代中科大可是很牛的哦, 堪比QH BD吧
对,中科大,出名啊,聪明人的汇集地哦,那个才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

那些优秀的学生,确实,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哦,我羡慕,羡慕,又羡慕.



引用:
原帖由 51足金 于 2009-6-7 14:53 发表
说说我的高考吧

很多年前,非常特殊的时期,也是非常独特的招生方式

我们是先考试,分数出来后,再填志愿的,所以,没有填志愿的烦恼

我们又是第一批的公办全日制大学开始收学费的第一年,我记得当时的学费 ...
嗯,我在你前一年,最后的晚餐,免费.



回复 10#51足金 的帖子
呃,好像90年开始才有军训一年的呀,北大和复旦。.



偶高考那一年,正逢6.4事件,天天忙着看新闻,没顾上复习,考的不咋地,6。4过后各大学都减少了招生人数,真是雪上加霜,随便找一大学上了。没想到第二年马上又扩大招生,运气那个背啊,肯定有和我一样的爸爸妈妈吧,出来吼一声。.



嗯,楼主咱们一届。
那年上海考清华北大特容易。只要上一本线就可以,但还是没有招满。

我加试物理,一向引以为豪语文考砸了,差了几分没有录取第一志愿,而被调剂到南京的学校,在江苏也属于比较难考的学校。也因此认识了同病相怜的LG,同一个系,不同专业。呵呵

我们也有军训,但是不是一年,是几周而已。.



我们班加试物理和化学的都是女生考得最好。加试政治的状元是位男生。
现在2位女生一个在德国一个在美国,全都全职太太,呵呵.



LZ一说高考填2次志愿,我就知道是89年的了。
我哥一同学,因此上了清华,按照以往,那是不敢想的。
89年大学减少了招生,
90年,在89年的基础上,又减少了招生。
所以,我们90级,真不容易啊。.



回复 1#51足金 的帖子
我89年已经毕业了,85年参加的高考,没什么感觉就混进了大学,比我女儿现在要读得要轻松多了。小小地自夸一下,混进的是你老公的第一志愿,读得是“无线电系”,记得当时是学校录取分数最高的系。不过读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毫不相干。曾今迷茫过,现在已经认命了。

[ 本帖最后由 fay1997mama 于 2009-6-7 21:31 编辑 ].



今年的作文题我觉得蛮难写的.



83年参加高考,记忆依然,改变命运的一次人生选择.

当年参加高考,因为竞争激烈,填写好志愿,受天气影响,感冒发烧,心情又焦虑,竟然日夜颠倒,神经衰弱.考试前一个月,暂时在家里修养.父母流泪,老师可惜,同学同情,自己失去信心.复习如同看天书,前途一片暗淡.

在身体虚弱状况下,进入考场,脑子一片糊涂,胡乱写满,也不知道对错.认识的人,满眼同情心,好好的一个人,竟然变化如此大.

分数出来的那天,自己去学校看分数,远远的看着教务处的红榜,从底部开始寻找自己的分数,花费许多时间,最后在比较靠前的地方找到我的名字,比平时排名还要好.我很难相信自己的眼睛,是否在做梦?后来班主任肯定了我的分数,也提前祝福我,果然不出所料,如愿以偿,第一志愿录取上海科技大学提前招生的无线电系.当时,比我分数低十多分的同学,也进入复旦,同济.那天回到家里,身体竟然好了,神采飞扬,父母大为惊讶,晚上也睡得很好.过几天,竟然和同学们,一起骑自行车去苏州,无锡游玩.

83年,一个改变我命运的年份,通过这次考验,在我未来许多人生关口,我一直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坚持不懈,其实挺过去,就是另外一片天.任何困难,也难不倒我,人生,不就是过一道一道槛?

明年孩子中考,我也告诉孩子我的故事,只要努力,心诚,命运会照顾勤奋者..



89年参加高考,懵懵懂懂的混进了大学,当时考的还不错,让我从农村考入市区。也不知道填什么志愿好,父母希望和医有关,总觉得医生接触病人时怕怕的,就选择了药学。谁知一进学校发现好难,根本不是我想学的。艰难的4年,并没有让我觉得比高中轻松。.



[quote]原帖由 gengyuemama 于 2009-6-7 21:18 发表

[ 本帖最后由 茉莉茶 于 2009-6-10 11:35 编辑 ].



引用:
原帖由 gengyuemama 于 2009-6-7 21:18 发表
LZ一说高考填2次志愿,我就知道是89年的了。
我哥一同学,因此上了清华,按照以往,那是不敢想的。
89年大学减少了招生,
90年,在89年的基础上,又减少了招生。
所以,我们90级,真不容易啊。
我89年、90年都考了。89年由于太想考好了,就特别紧张,直到神经衰弱,整夜整夜睡不着,而且我一紧张就拉肚子,所以,89年参加高考时在高温中,我仅仅达到专科的线,录取通知书也拿到了。爸爸主张我再考一次,因为他相信这不是我真实成绩的体现。家里条件虽然不好,我还是复读了一年,在90年再次参加高考,如愿了。90年我还是有些紧张,拉肚子,不能吃东西,老妈第一次给我买了一块巧克力,说是听人说能帮我补充能量。考完生物,7门课全部结束,我也基本知道自己的成绩了,我精神一下子就放松了,回家吃了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后来估成绩报志愿,我对自己是相当的了解,估出来的成绩居然与实际成绩只差了9分。考上了大学,我的人生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很是感慨,我们毕业时还能有一个铁饭碗,虽然后来我自己将其扔掉。现在的孩子,毕业也就是失业的开始。.



88年高考,记得是第一次3+1,是考好后根据自己估分填的志愿,一晃二十多年了。.



不幸地89年参加的高考,又在一个文化人口大省。虽然神勇超常发挥,分数很高,可是那年大学招生剧减,北大复旦等校只招十几个人,而且专业都是哲学、马列(俺是文科生)。无奈忍痛和多年理想的北京某名校错身。上了一个貌似名气不小、专业听上去很美的学校。好像拿到录取通知没有高兴,还大哭了一场,认命吧!不过,............ 后来.................. 在那里找到了老公!都是命哟!.



引用:
原帖由 fay1997mama 于 2009-6-7 21:28 发表
我89年已经毕业了,85年参加的高考,没什么感觉就混进了大学,比我女儿现在要读得要轻松多了。小小地自夸一下,混进的是你老公的第一志愿,读得是“无线电系”,记得当时是学校录取分数最高的系。不过读的专业和现在 ...
我也是无线电系的,不过不是同一个学校的。现在还在从事相关行业。我的孩子我可不希望她步我的后尘,在学校这个系的女生凤毛麟角,这个行业中女人太辛苦。.



引用:
原帖由 鲁冰花 于 2009-6-7 17:18 发表

嗯,我在你前一年,最后的晚餐,免费
开心哦,花姐,我们读四年花费了1000元 不过,当时的1000元还是很值钱的 .



引用:
原帖由 花间 于 2009-6-7 18:21 发表
呃,好像90年开始才有军训一年的呀,北大和复旦。
啊,这个我记不清啦

因为我们的学校是军训三周,但是北京的同学好像是军训一年么.



引用:
原帖由 arcticart 于 2009-6-7 21:05 发表
偶高考那一年,正逢6.4事件,天天忙着看新闻,没顾上复习,考的不咋地,6。4过后各大学都减少了招生人数,真是雪上加霜,随便找一大学上了。没想到第二年马上又扩大招生,运气那个背啊,肯定有和我一样的爸爸妈妈吧, ...
当时,还有可能不高考了呢 我开心啊,就盼望着不要考,不要考

多么幼稚的年代啊,高考不管怎样总要一考,不然都给我们直升,那大家不都到重点大学去了,不过当时的北大估计没啥上海人会考拉 .



哈,89年高考的网友还很多啊,真是很有缘份啊

本来我以为只有我一人呢 那么幸运的赶上这一届

当时的作文题目是什么?〉我倒忘记了,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时间,过的真是快啊,一晃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孩子都那么大了

想想我们的青春,也很叛逆,也贪玩,也不太爱学习 也自由散漫,不服管教

所以,也许,对孩子应该更宽容点,更鼓励一点 .



我记得我们一年只交200元,每月还有钱给我们,还有17斤粮票,但后来粮票很快取消了.



91年高考的, 那一年的数学卷难得不得了, 平时班里的数学尖子都考了100分以下(满分150), 出卷子的人被骂死了!.



我的90年高考
又勾起往事啦。
我是90年参加高考,还是7/7、8、9酷热的三天,要考7门。第一天前夜,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害得父母也心神不定,大概凌晨才迷糊了一会儿。不过进考场了反而心定,一点儿也不慌张。也是得意忘形了,晚上偷偷看古龙的《大沙漠》到深夜,结果彻底失眠,第二天考得一塌糊涂,偏偏还自我感觉良好 ,第三天考3门,下午考场里写完生物就把笔一扔,感觉松了口气哦。晚上父母就把电视搬到我的房间,看了一个通宵过把瘾。
90年高考还是先估分后填写志愿,因物理化学两门58分(化学是罪有应得,物理是大沙漠惹得祸,严重失手),总分拉下来比重点线低6分,最后读了一个普通本科。无比遗憾啊!
也正是因为发配到那个偏僻的城市读书,每年4趟转火车往返,路上认识了一个中科大物理系的学生,先当笔友,四年后成了我的LG。也算是对我失败的物理高考,一种弥补吧
可我怎么记得89年高考还不收费,是从俺们90级开始收学费200元的?

[ 本帖最后由 wucandy妈妈 于 2009-6-8 08:42 编辑 ].



回复 18#51足金 的帖子
原来那时候已经有地区差异了,我5百多分刚上线而已.



20年前参加高考, 很凉快的天, 发挥正常,上了一本的重点大学,离开上海,去了南方海滨一座美丽的城市, 看到了上海以外的风景。
20年里,恋爱、 结婚、生子、工作、奋斗。。。。。。
20年后。。。。。。.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回复 28#F爸爸 的帖子
83年的时候还是全国卷吧?500分不知在上海能读什么样的学校?我们只能是二本。.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我提前读的书,所以比同届晚熟,这是我妈妈的骄傲,却是我的悲哀,因为不懂得用功,而我认为,在当下的中国,用功很重要

高考的各个科目,我是数学的文科状元,但地理历史政治无一及格,这证明的我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我不懂得自我约束),我记得高考结束后我对别人说,我的任务结束了, 其他的都跟我没关系(比如志愿),直到高考结束,我都没有认识到高考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我不会让我女儿提前上学了,即使她智商过人,情商跟不上,未必是好事

不过我现在遇到了情商比我更低的老公,谁也不嫌弃谁,傻傻的过,自我感觉挺好

[ 本帖最后由 wendymami 于 2009-6-8 09:12 编辑 ].



87年高考,是上海高考改革的第一届考生,从我们这届开始有了会考制度,高一考历史,高二考地理,高三考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然后剩下的2-3个月时间完全是语数外三门课轮着上,因为是改革的第一年,题目都不难,会考都是90分左右的,好学生和差学生拉不开分数,所以我也考的不差,进了一本.



都是师兄师姐啊
偶是92年参加高考的
考试前,校长跟老爸(他们认识)说:丫头复读一年,估计能上个大专
没想到,俺迅速分析了自己的强项弱项,重点复习,各个击破,最后居然只比重点分差了4分!
上了个当时热门的财经院校
总结我自己的求学经验:平时只要保持中等就可以了,临考试突击一下,就对得起中国的教育制度了!.



回复 45#里拉妈妈 的帖子
500分应该很高了,在上海可以进任何大学,我记得复旦是460分,交大是480分,我们年级最高分是535分,也是当初县里最高分.清华,北大,高分者很少有人报,上海人害怕去外地上大学,害怕毕业回不来上海.即使是上海本地学生,考进复旦,交大,也为四年后毕业分配而担忧,当时是服从分配,祖国需要.因此,许多上海学生,宁愿报考上海本土大学的第一录取系,象上海工业大学的电子系,上海科技大学的无线电系(三系),我们83届是第一届和重点院校一起招生..



回复 50#F爸爸 的帖子
当年我就是读了个现在的单位人事称听也没听说过的二本。好在儿子不会有这个烦恼了。.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