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漫话 之 多做奥数和阅读理解题利国利民(108#起)

  此帖本是废帖,007准备利用起来,和各位BBMM一起来讨论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我们心中的教育目的……
  欢迎发表不同意见,欢迎讨论、争论、辩论,欢迎批评和反批评,但请不要搞人身攻击。

目录

  2# 威尔孙宣言
  4# 宁死不违师命
  5# 李跃儿:她为孩子办了一所巴学园
  9# 反择生择校论
34#  反抢跑论
108# 多做奥数和阅读理解题利国利民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1-2-20 16:00 编辑 ].
评论(108)



威尔逊宣言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打开登月舱,看了一眼身下的月球,意味深长地说:“我现在走出登月舱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更是人类的一大步。”据说,当时全世界观看“阿波罗”登月电视直播的人数高达10亿,世人听了这句话无不感动而欢欣。其实,后话更加震撼人心。
  当年的观众一定还记得,和阿姆斯特朗一起登月的还有队长威尔逊,以及另一个副手爱德文•奥尔德林。当他们走完那历史性的几步之后,威尔逊低头看看月球表面,再抬头环顾四周,但见蔚蓝色的地球正悬挂在月球的天边。威尔逊显得十分激动,他庄严地说:“我,哈伯•威尔逊,以全人类的名义宣布,月球不属于哪个国家,而是全人类的共用财富。”停顿了一下,他又说:“我们为全人类的和平而来!”正这时,电视画面突然消失,4分半钟之后才恢复正常。人们从中看到,威尔逊等三人在月球上如袋鼠般向前跳跃。他们拿出美国星条旗,安插在一根金属杆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搬来几块月球岩石作加固……
  20年以后,人们才明白为什么电视画面蹊跷地消失了四分多钟,才正直感受到威尔逊宣言的坚强和伟大。原来,出发之前,威尔逊接到美国当局拟定的在月球向全世界发表的宣言,其内容是:“我,哈伯•威尔逊,郑重宣布美利坚合众国拥有对月球的领土主权。美国人迈出每一步都是美国领土的扩展。”可威尔逊在月球上发表了完全不一样的讲话,惹怒军方。威尔逊返回地球后,被迫退休。军方还要他保持沉默,警告他不得泄露真相。但是,威尔逊宣言还是发挥了巨大作用。联合国很快就通过决议,宣布月球归人类共同拥有。1989年,威尔逊打破沉默,道出了事情的原委。
  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升空,震撼美国朝野。1958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模型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上展出,更是刺激了整个西方世界。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顺利完成太空旅行,使美国政客和军方人士感到美国危在旦夕。美国也加紧了飞向太空的行动。“阿波罗”登月,既有军事意图,又饱含政治目的;既是向苏联示威,又是在安抚美国民众。在这种形势下,登月队员遵照美国当局的指示,代表美国宣布对月球的占领,似乎顺理成章。可是,美国当局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是什么力量使威尔逊队长拒绝代表美国当局宣布对月球的拥有权呢?是什么原因使他代表全人类宣布对月球的和平利用呢?
  如果是中国人首先登月,中国政府决不会像美国当局那样心胸狭隘,要求登月队长宣布对月球的占领。可是,让我们想象一下,假使我们的政府也给登月小队拟定类似的占领宣言,我们的队长会在踏上月球之后宣读吗?他会拒不执行国家意志,而代表人类骄傲地宣布对月球和平开发利用的意愿吗?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5-13 12:17 编辑 ].



给楼主您一个“伪命题”:
假如未来的“爱因斯坦”今年四岁了

可否漫话?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5-17 22:14 编辑 ].



宁死不违师命
  像威尔逊那样抗命不遵,另说一套,在中国是罕见的。因为我们欣赏是温顺听话的孩子,服从师长和领导被视为极其重要的美德。坏孩子才会有独立思想和行动,他们长大了很可能会成为让长官头痛的刁民,成为社会的麻烦,人民的公敌。
  如何培养听话的孩子?怎样才能训练出驯服的工具?很简单,那就是想尽办法不让我们的孩子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个目的有的达成,有赖于老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使孩子们受到严格的训练。

  2009年底山东的《鲁中晨报》连续报道一则把孩子训练到誓死不违师命的成功教例(综合报道详见http://kuaibao.xinhuanet.com/html/2009-12/23/content_71840187.htm)。这位至死不违师命的孩子,是14岁少年张继鑫。他是个初一生,在山东潍坊市临朐县五井中学住读。2009年12月17日,晚自修结束就寝熄灯之后,高年级有个叫高国友(音)的学生要张继鑫去给他买东西吃。小张身上没有钱,但他还是去别的宿舍借了钱给这位大哥买方便面。大哥吃完之后觉得还没有饱,又让张继鑫出去买。当时,张继鑫已经脱掉衣服躺下准备睡觉了。他对身边的同伴表示不愿意去了,但最后还是因为害怕对方,不得不穿上一件薄棉袄,外面再套上一件运动服,再次翻墙出去了……
  前不久刚刚下过一场雪,室外气温降到了零下十度。张继鑫很长时间没有回来,室友担心出事,便请逼迫张继鑫外出的高国友出去找找。这位大哥说:“不用看,准是让老师罚站了。”大哥讲得颇有道理,因为根据学校的惯例,住校生关门熄灯之后外出,一旦被值班老师抓到就会被罚站。大家听了大哥的话,便放心地睡下了……
  次日凌晨7时许,一位请假回家的女生路过,发现张继鑫躺在女生宿舍后面的排水沟内里。老师赶了过来,同学们也在围观。只见小继鑫脸上有一层厚厚的霜,他左手抱着两包方便面捂着胸口,右手插在上衣口袋里,口袋里还有一些糖……学校老师立即拨打了110和120。小继鑫被送往医院确定死亡后,临朐县刑警大队及法医对张继鑫进行了尸检。法医认为:张继鑫的尸体未发现任何伤痕,张继鑫的死亡排除他杀、自杀、中毒死亡的可能,属意外死亡。随后,临朐县刑警大队及技术科人员又到学校进行了勘查,并对张继鑫同宿舍的住宿学生以及值班老师进行了详细调查。12月18日下午,警方通报了张继鑫死亡原因鉴定结果:非刑事案件,排除他杀、中毒事件的可能;属意外事故,主要考虑张继鑫自身健康原因所致。
  五井中学相关负责人把张继鑫父母请来,告知了这一不幸的消息,说:“发现孩子的时候,他躺在宿舍后面的一条沟里,头朝东脚朝西,仰面躺着,死得很舒坦。”这个“死得很舒坦”的描述虽然听起来令人不舒坦,却与警方的结论相当配合。
  “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会有什么自身健康原因,俺的孩子什么病都没有!”张继鑫母亲不能理解这样的鉴定结果。
  张继鑫是被冻死的,这一点谁都没有规避和否认。可是,是什么原因使得小张不能入室,长时间在户外被活活冻死呢?谁应该对此负责呢?
  “听说是晚上被老师罚站,后来老师又把他忘了,给冻死了。”当地有同学这样传说。
  小张的父亲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有目击的学生说出了看到的事情。据目击者介绍:12月17日晚,一个初二生让小鑫出门代买东西。没想到小鑫出门时,被值班老师发现。老师以小鑫违反纪律为名,打了他几下,并让他在宿舍外面罚站。随后,这名值班老师去喝酒了,就忘了小鑫还在宿舍外面罚站这茬。当晚零下10℃的寒夜里,小鑫告别了这个世界。
  五井中学杨光生校长表示:张继鑫在学校里死亡,学校是有责任的,“但担怎样的责任,要等到警方进一步的调查结论出来之后再定。”听上去学校勇于承担责任。再听下去,味道又变了。
  杨校长继续介绍道:“我们学校每晚都会安排4名老师值班,2名在宿舍区内,2名在宿舍区外巡逻,我们根据回放事发当晚的监控录像发现,当天20:21,张继鑫翻墙出宿舍,之后便没有回来过。”只要不傻都听得出杨校长在暗示:小张的死,是小张自己违反校纪造成的。学校的制度和设施很到位,校领导对小张的死没有直接责任。
  杨校长为自己开脱完后,又替自己的部下开脱:“在熄灯前,宿舍区内的值班老师会对宿舍内的住校生进行清点,然后将宿舍外的大门上锁,张继鑫是自己翻墙出去的,责任并不全在老师的身上。而对于在宿舍区外巡逻的老师而言,当时张继鑫所处的排水沟有90厘米深、50厘米宽,虽然校园里有很亮的灯,但是很难发现有人在里面。”
  对于事发当晚有巡夜老师曾去喝酒并令张继鑫进行罚站的传言,杨校长的回应耐人寻味:“事后我对此事进行了详细了解,当晚值班的贺志海与李运刚两名老师没有喝过酒,21:20许,他们还在宿舍外巡逻过,并没有发现张继鑫。”杨校长说的也许是事实,但这位校长的话留有很大的余地,虽然否认巡夜老师值班时喝过酒,但没有否认另外两位老师值班喝酒,也没有否认值班老师对张继鑫进行过罚站的处罚。

  小继鑫违纪了,老师罚他站在室外,他就照办。老师忘记这一茬,他就一直坚持,不进宿舍。人们可以想象这个曾经鲜活的生命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样子,但是无法想象他在生命即将消逝时想过什么。也许他什么也没有多想,正如记者采访过的许多村民和同学所说,小继鑫“很老实,还特别听话”。
  尽管小继鑫死于非命,令人痛心,但是“驯服论”的支持们一定还有一份欣慰:高年级大哥强迫低年级小弟干什么,低年级生就干什么,即使心里不痛快,也会不折不扣完成;老师让学生罚站,学生就在寒夜中站着,坚决执行老师的命令,至死不渝。这种听话、服从的品质多么可贵!这种品质不正是各位老师、长辈、领导所期待和孜孜追求的么?这不正说明我们给孩子从小到大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么?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5-20 10:58 编辑 ].



李跃儿:她为孩子办了一所巴学园
http://news.sohu.com/20080618/n257627542.shtml
李跃儿:她为孩子办了一所巴学园
来源:《人物》杂志

李跃儿和孩子们一块上图画课
  央视某节目。四岁的女儿不爱看书,妈妈请了专家来做指导。
  专家制止了妈妈强迫女儿来听故事的举动,拿起一本书,兀自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不一会儿,在旁边游荡的小女孩就被吸引了过来。后来,她干脆爬到专家身上,和她一起乐呵呵地在书上指来指去……
  之后,又在类似的几个节目中见过这位专家。
  你不得不对她印象深刻,因为她看起来是这样的敦厚而朴实,但看问题的眼光又那么敏锐而犀利。而且她身上似乎有着一种奇特的磁场,孩子们总是很快就被她吸引,和她变得亲热起来。
  她就是李跃儿,来自银川,在北京办着一所名叫巴学园的幼儿园。
  见到李跃儿本人,就会明白,电视是怎样的一个只呈现表面而抹杀气息的机器。眼前的李跃儿,剪了短发,瘦,谈话极富动感,浑身洋溢着一种轻盈的气息,一点儿都不“朴实”。她会对你说:“来,抱抱。”就像对她的孩子们。
  “我孩子就是这样。”
  一个从巴学园毕业的小女孩,现在在一所普通学校读小学。一天她迟到了,于是和老师有了如下的对话——
  老师:“你怎么可以这样?上学是不可以迟到的。”
  女孩:“请你不要这样对我说话,我可以跟你到你的办公室去解决问题。”
  老师:“那你坐下吧。”
  女孩:“我明天可以不迟到。”
  但是第二天,她又迟到了。敲门进入教室后,她立刻对老师说,“我跟你去你的办公室吧。”结果老师还是让她坐下了。这之后,老师仍会对其他小朋友疾言厉色,却再未训过这个女孩。
  还是这个小女孩,一次和妈妈去一所成人学校。妈妈在和熟人说话,而她想去卫生间了,于是自己去找,但是推错了门——这是一间正在上课的教室。她马上说,“哦,对不起,打扰了。不过,我想请问一下,卫生间在哪里?”这件事的结果是,李跃儿被请去该班作了一次有关孩子教育的演讲。
  “我孩子就是这样,胆子大,不会被大人吓得灰溜溜。”李跃儿称巴学园的小朋友为“我孩子”。她的孩子有问题了,都会到办公室和老师谈话解决。孩子们为所有老师都起了代号,他们称呼李跃儿“大李”,胡萍“胡椒面儿”。“只有好朋友、哥们儿之间才会相互起外号。”李跃儿说。
  李跃儿用词的出其不意,她的好多朋友都提到过。“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挫败感让全国人民都不自信。一个民族,整个都灰溜溜的。”“灰溜溜”这个词,用得准确!
  “如果呵斥孩子,他马上就成为一个灰溜溜的人格比你低下得多的人。虽然他心里不满意,但他的状态也是低的,这就像标签一样贴在他的脑门上了。你对她的态度,就成为一种约定。”
  李跃儿拿老外领养的中国孩子来做比较,那些孩子,一脸明媚,让人能感觉到他们的“灵魂是沉静的,有力量的。”而我们的孩子,更多的走了两个极端,一种灰溜溜;一种总是在向成人世界挑战,行为没有边界。这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教育,尤其幼教,其最本质的东西应是人格的建构。而一直以来,我们都很少从自然的、科学的、心理关怀的角度去考虑教育问题。
  如果一个孩子不被尊重,人格的建构根本无从谈起。而尊重,不只是蹲下来和他说话、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这么简单。“首先你是作为一个人,用赤裸裸的灵魂去感受孩子,才能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孩子不是未长大的成人,而是完全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个体存在。尊重意味着,站在孩子的角度,体贴他一切不同于成人的特点。
  幼儿的身体机能还未发育完全,尿裤子之类的事情在所难免。如果巴学园的孩子尿裤子了,老师既不会大惊小怪,也不会以“没关系,没关系”来安慰。他们只是温和地说,“走,我们去换裤子吧。”即使有小孩子把大便拉在了教室里,老师也会很平静地说,“来,老师帮你擦了。”
  李跃儿要求她的老师们,无论孩子提多么“可笑”的问题,都要正面回答,不能当面笑他,因为孩子是认真的。
  一次,一个刚入园的3岁男孩指着一位女老师的胸部问:
  “马,这是什么?”“乳房。”
  “我摸一下可以吗?”“不可以。”
  “我看一下可以吗?”“不可以。”
  “马,这里面有牛奶吗?”“没有。”
  “哦,我知道了,马的乳房里没有牛奶。”
  这位老师终于忍不住,伏在地上笑了一会儿。
  “马,怎么了?”“马刚才想咳嗽一下。”
  “帮助别人,靠的是一种天生的心理理解力。”
  李跃儿本是画家,曾入围“中国油画三百家”。她在银川先是教孩子画画,但当家长们发现,孩子学了画之后,不但以前身上的一些“毛病”没有了,而且学习热情高涨,各科成绩直线上升。于是李跃儿的名声不胫而走。帮助“问题”孩子,就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她说,“帮助别人,靠的是一种天生的心理理解力,再接触理论,只是由它来证明,你以前所做的是对的。”
  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一个人身上的教育失败了,对这个人而言,就是他的一生。所以李跃儿说,“人类对于人,不可以这样,所以需要在这方面有灵气有悟性的一个人去全身心地致力于这个事情的研究和探索,并把他的经验分享给别人,让别人不要走弯路,教育没有弯路可走。”而她,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有灵气有悟性的人,一个真正能够懂得孩子的人。
  2004年来北京之后,李跃儿已不再专门去做帮助“问题”孩子的事情,但巴学园里有“问题”的孩子,她还要帮着进行调整。
  发在“李跃儿教育论坛”上的长帖《爬出地狱的战争》,记录了李跃儿来北京后,帮助一个叫王茂睿的小男孩进行心理修复的详细过程。
  王茂睿刚从别的幼儿园转学到巴学园时,教室里的所有活动他既不出声响应,也不关心,总是很惊恐地缩在角落里。一次,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了一跤,正好李跃儿因为别的事叫到他的名字,他居然哆嗦了一下,赶紧说:不是我,不是我。这个孩子,他被以前的老师吓坏了。
  在默默地观察了两个多月之后,王茂睿终于确定了这是一个比较自由的、不会有人严厉惩罚他的环境,他慢慢地有了安全感,也开始了心理上的“修复”。他开始乱跑乱闹乱叫,推人,砸东西。“他没有意识地在动,他就是想动,想破坏。”
  一次,王茂睿违反规定往储物柜里钻,李跃儿阻止了他。“他暴跳着、尖叫着想把我推开。我知道,这时,进柜子的需求已经退居次位了,而与一个他心目中由来已久的、代表着‘恐惧’表象的老师的抗争,升到第一位了。”激烈的对抗开始了,李跃儿身上被踢得青一块紫一块。“那幅图景一定是惨烈的。我拉着他的一只手,他的背对着我,用另一只手向远处爬着。他的脸上,泪水、汗水和鼻涕混在一起。”“如果我让他逃走了,他将不知道这次冲突的最终结果是以我们之间的和好及美丽的友情结束的,也不知道一个成人和一个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应该这样面对面地解决问题,他内心会留下一个由于未完成而造成的判断:老师仍然是可怕的。”
  故事以王茂睿的大哭及师生二人的拥抱结束,王茂睿成功地完成了心理修复,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李跃儿“捕捉到了这个难得的教机,就像喊了声‘芝麻开门’,他那扇心灵之门便应声而开了。”
  “教机”,是李跃儿反复强调的一个词,也是她认为教师最难把握的东西。对教育的灵气和悟性,就体现在这些地方吧。
  巴学园里,有两个小女孩在一起玩过家家玩了两年,李跃儿不得不把她们拆开,分在楼上楼下两个班里。因为有研究表明,只玩幻想游戏和假想游戏,不能帮助儿童发展智力方面尤其是逻辑方面的内涵。
  其中一个不到4岁的女孩来找李跃儿了,“大李,我找你!”
  “请坐,请问你有什么问题?我们现在可以谈话。”
  “为什么把我和西西分开?”
  “因为你们在一起只玩过家家,老师希望你们能进行一些其他的工作。”
  “我在上面和帅帅玩过家家,西西在下面和蒙蒙玩过家家,我晚上回家和我妈妈玩过家家。”
  “那你想怎么样?”
  “我想下楼去找西西。”
  李跃儿开始算计了,“怎么办?让她去的话,老师的努力就白费了。不让她去的话,孩子会觉得她的努力是不起作用的,不能有自我效能的认知。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自我效能的认知非常重要。你能认识到你有什么能力,你将来就会使用这个能力;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你就不会使用这个能力。这非常为难,它需要一个教育者非常精细地去计算。计算到底怎么样是对她有好处的。帮她发展了,还不能让她觉得是别人帮我我才有这个能力,而得让她觉得是她自己本身就具有这样的能力。”
  “这是我们的教育最关键的一个部分。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必须对孩子进行间接帮助,不能直接帮助。而且不能对孩子说,都是因为我帮你了,你才能做成这件事。”
  协商的结果是,老师可以带小女孩去见西西,但只能在一起一个小时。小女孩同意了,并且认真地遵守了规定。李跃儿抓住了这个教机,既让小女孩体味到了成功的滋味,又没有让她继续和小伙伴玩过家家,妨碍她的成长。
  “回头看这几十年的路,就是朝着办这样一个学校的方向前进着。”
  1982年在《译林》上最初看到《窗边的小豆豆》时,李跃儿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她说自己是像感受大自然一样在感受另一种风情。或许,巴学园的人文风情,暗合了画家内在无拘无束的天性吧。但现在,李跃儿“回头看这几十年的路,一步步就是朝着办这样一个学校的方向前进着。等到真的要办一所学校时,脑子里很自然地就蹦出了‘巴学园’这个名字。”
  李跃儿巴学园的口号是:“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对于脚而言,适合的才是好的。一双看起来无论多精美,但会妨碍脚的自然生长的鞋子,都不能算是好鞋子。
  为了造出这双合适的鞋子,李跃儿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一路犯错、推翻、重建,终于摸索出了一条“趋向于正确”的教育之路。
  20世纪80年代初,刚开始教学生涯的李跃儿听了老教师的忠告,对学生非常严厉。对儿子也是这样。儿子被老师打过骂过,再派同学送回家来,李跃儿所做的,也是冲他大吼大叫,把他“折磨一通”。
  在那时,李跃儿的教学方式已属先进,中央电视台《新闻之窗》曾专门去银川拍过她讲课。她教的很多孩子都考上了大学,但她却一天比一天苦恼。因为她觉得这些孩子刚来时都是毕加索,都是高更,但在习得了那么多技巧之后,灵气却一天天消失殆尽,她认为自己是在“兢兢业业误人子弟”。而且儿子的状况也越来越差,她开始怀疑起自己来了。
  这时,一个因极端的家庭教育所导致的案件深深地触动了李跃儿和她的先生,同时他们又开始接触蒙特梭利教育,她对孩子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于是,13岁的儿子休学一年进行调整,李跃儿在教育上的提升也开始了。
  她仔细研读了蒙特梭利、华德福、瑞吉欧等人的著作,并和先生徐晓平一起,慢慢总结出了一整套集教育理论、儿童心理研究、课程设置、课堂操作为一体的操作性很强的教育体系。现在,人们称它为“李跃儿教育”,赞它是国内幼儿教育及儿童艺术教育的知名品牌。
  李跃儿从毕业之后就开始了美术教育工作,后来虽然调到文化单位,成了职业画家,但仍然利用周末继续从事这一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她慢慢发现,大多数孩子都有问题了,他们不能真正地领会艺术,而只能学技术。“技术在痛苦中逼着也能学会,但艺术,孩子如果是痛苦的,就学不了。”她开始帮助这些学生,同时也把她的发现告诉家长们。
  家长们慢慢地认同了她的理念,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孩子的学校和幼儿园是有问题的。他们不愿再把孩子送回那样的幼儿园,有人建议,我们平时也把孩子送到你们这里来吧。于是,李跃儿去买了20张床,办起了一个全天的儿童之家,那是2003年。
  但在银川,李跃儿的儿童之家根本无法生存,办一年赔一年。她当然可以放弃儿童之家,做回她的“潇洒的、疯狂的”画家,靠卖画来过上安逸的生活。但她和孩子们在一起,已经体会到了巨大的幸福,这种幸福让她无法舍弃。而且,教育之路上的探索,有很多问题让她感到疑惑。于是,她就想,去北京吧,在文化中心总可以找到一个圈子来帮助我吧。
  2004年,李跃儿来到北京,办起了她的儿童之家,也就是现在的巴学园。
  现在,李跃儿是教育部“十五”规划“家园共育365”重点科研课题组专家组成员,中央电视台签约育儿专家。
  “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
  “父母放松的心,就是孩子的巴学园。”是在“李跃儿教育论坛”上频繁出现的一句话。这是因为,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李跃儿发现:所有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成人的问题。孩子不会从出生就带来问题,孩子的问题大都是由于成人不懂得孩子、不理解孩子、对孩子的帮助不当所造成的,背负这些问题走向成熟的孩子必定会成为有问题的成人。
  李跃儿总结了几种中国的家长类型。“一,完美无误型,一些家长孩子犯一点错误就认为是孩子‘毛病’多,就开始指责、打骂,这样就造成了孩子紧张、焦虑,没有安全感,甚至造成心理障碍;二,过多干涉型,当孩子玩的时候,横加干涉,这样会造成孩子以后的‘专注性’不够,厌烦学习;三,过分呵护型,家长怕伤着孩子或吓着孩子就经常抱着,大一点的时候不让孩子出去玩,这就导致孩子不会使用自己的肢体,甚至不会大脑思维,出现交往困难等心理问题;四,望子成龙型,这样的家长是将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或成功欲望转嫁到孩子身上,孩子自己喜欢学的学不到,学到的全是自己不喜欢的,这样的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优秀,长大之后就不爱学习,甚至会夜不归宿;五,拔苗助长型,早早让孩子学文字、算术,直接掠夺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结果破坏了孩子思维与精神的内在建构,可能造成孩子以后的极度厌学;六,经验衡量型,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品,但许多家长总按照老人或周边人的经验来培养他,大大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中国的孩子学习负担重,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才提倡“减负”,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在我们这里又成了一种面目全非的东西。它被直接去掉了内核——健全的人格状态、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演化成了技能的培训,成了强迫孩子“多学东西”,“多学实惠的东西”的借口。“享受音乐”被“钢琴考级”所替换,“欣赏名画,获得心灵的滋养”被“画画获奖、参加展览”所替换。孩子是痛苦的孩子,所以李跃儿常说,“那一张满是痛苦的脸啊。”
  李跃儿巴学园的课程由蒙氏工作、大型建设、生存课程几个部分组成。在春季的大型建设课程中,孩子们要磨砖,盖真的房子,还要建超市、医院,等等,反正就是一个小社会。这期间,办超市的会和爹妈要20块钱,去真的超市购物;开农家院的,就去住农家院;办医院的则去医院参观。整个春天,孩子们全部都在外面玩。每天做过操唱过歌吃过早饭,就去工地,在工地吃过假装的早饭之后开始出工。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但几乎也全在窝棚里忙。“孩子们一整天都在忙,所以身心特别舒畅,没有一点问题。”
  但刚把孩子送入巴学园的家长往往不能接受李跃儿的教育方式,认为她是在“放养”。所以她每年都要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她这种教育背后的东西,以求取得更好的配合。
  往往一年之后,家长就和她配合得很好了。家里和幼儿园有统一的规矩,在规矩之内,孩子可以自由地进行一切探索。
  父母放轻松了,孩子的巴学园也就真的来到了。
  采访之后,我随李跃儿去操场上看她的孩子们。几个孩子在等妈妈来接放学。他们灰头土脸,心满意足。有一个男孩的裤子上破了一个大大的口子,一看就破了有些日子了,但妈妈没有把它缝上。
  夕阳下,我和李跃儿抱了抱,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

(文/赵立)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1:32 编辑 ].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5-19 16:50 发表 [url=http://ww123.net/baby/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7037693&ptid=4568302]
  “技术在痛苦中逼着也能学会,但艺术,孩子如果是痛苦的,就学不了。”
  中国的孩子学习负担重,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才提倡“减负”,提倡“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在我们这里又成了一种面目全非的东西。它被直接去掉了内核——健全的人格状态、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演化成了技能的培训,成了强迫孩子“多学东西”,“多学实惠的东西”的借口。“享受音乐”被“钢琴考级”所替换,“欣赏名画,获得心灵的滋养”被“画画获奖、参加展览”所替换。孩子是痛苦的孩子,所以李跃儿常说,“那一张满是痛苦的脸啊。”
  欣赏并谨记!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5-20 10:36 编辑 ].



挖坑,另有用途。.



再挖一个。.



反择生择校论:源起
  照现在这个样子下去,007辛苦思考的成果会受连累被封掉。我还是搬到这里来,请老大理解。我不是故意浪费网络资源,而是因为我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还要写下去的。
  当时为了保持原生态,上传的帖就不动了。现在先搬过来,错别字以后再改。

  楼主,真要讨论《爱弥儿》的话,你还是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吧。顺大便也可以查一查卢梭写书的背景。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0:01 发表
你和ccpaging 是一个调调的同志,老爱装啥都懂,结果就偏偏让人看出啥也不懂来。

我上面的帖子里,写的任多与《爱弥尔》直接相关的东西,甚至是卢梭为此书写的自序中的原话,你看不到?还是看不懂?我没指望你能看懂我用这些原始文字来说明的道理,但你要是好好读过这本书的话,应该看到那些书中的原始文字内容。所以呀,不知怎么形容你好了,是说你的理解力或记忆力和ccpaging一样差呢,还是说你比他更差好呢?




你如此不尊重事实,或更正确一点的说法是无视事实地说话,那不就是胡搅蛮缠嘛!道理上半个字挤不出,也只好出此下策了吧?也怪可怜的!
被你一说不懂,007无地自容,赶紧到书厨里找你说的《爱弥尔》。没找着,我这里只有《爱弥儿,或论教育》,那是我读大学时就读过的版本。弱弱一问一声:现在你是不是有新版的《爱弥尔》?俺不懂法文,是不是现在译名改了。

  再告诉楼主一个小小的秘密:《爱弥儿》还真是卢梭为取悦贵妇写的。说它是特殊的情书,还真有点儿谱。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16:48 发表
那位把我当根葱的“泰斗名著搬砖手”,把泰斗卢梭的文字掐头去尾,来个断章取义,在这里忽悠着搅混水,说卢梭的《爱弥尔》是写给母亲看的,你咋不说是这长篇巨著是写给女人的情书呢?对子女履行教育的义务,是每个父母的天职天责,卢梭也从没要在其教育思想中将教育也来个性别化吧!
我把被掐头去尾的东西补上,完整地发上来让大家看清这位泰斗到底在讲些啥,是啥意思吧:

要使每一个人都负起相应的责任,首先就要从做母亲开始。
如果母亲们负起应负的责任来,由此发生的变化将是巨大的:社会风气马上会改观,自然的情感从内心深处里迸发而出,国家人口为之兴旺;家庭生活的乐趣影响着每一个人,孩子们的吵吵闹闹很有趣,父母感到他们彼此需要,比以往更加相爱了。
但愿这样的妇女一天天多起来!我敢向这些可敬的母亲保证,她们肯定会得到丈夫坚贞不渝的爱情;得到孩子们真诚的孝顺;保证她们将得到社会的尊重;保证她们无痛苦地顺利分娩;保证她们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有让她们最欣慰的是,女儿以母亲为榜样,丈夫以妻子为楷模。
如果母亲不像母亲,则孩子肯定是不肖之子。他们之间是相互的。

对于这段文字的理解,有人认为是《爱弥尔》是卢梭专门写给母亲的,可我认为是写给肩负对孩子履行教育义务的所有人的,这其中包括孩子的父母、传授知识的学校老师,以及监管国家教育的行政官员和所有肩负着对国家教育科学和教育工程建设工作的专家学者。这段文字充满了人类对渴望得到尽心履行教育义务的人的需求,渴望着人类教育科学的进步,渴望着由人类科学进步带给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脚步。

所以,奉劝那些自以为捧了一本学说就可以打肿脸豁胖的人,名著不是用来照搬照抄的,是用来结合实际地正确理解其思想和思维方向的,名著更不是搅混水的忽悠棒,而是启发我们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向的一种理念和理想!
  不好意思,007忍不住了,想提醒一下:卢梭所在的时代,教育还没有成为国家和社会事业。他的《爱弥儿》讨论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虽然对于现代教育也有启发。但说他也是写给学校老师、教育行政官员看的,这种诠释过度了吧。

  没有看,也没有关系。要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要么,从第一卷开始?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0:26 发表
卢梭会怎么说,你应该去问卢梭本人去,盯着我发啥老急呀,我又不姓卢。

我和你不同,很不同,不同在我只做我自己,我学习,我思考,我行动,这才是最重要的。思想家只能用他的观点来起影响力的作用, ...
  这是一种讨论问题的方式。要是我,就会接着说:我不知道呀,那你讲讲,卢梭会怎么看?
你现在的评论,足以说明你没有读过《爱弥儿》,你没有读过《爱弥儿》自然不能理解人家在择生择校问题上为啥提到《爱弥儿》。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1:21 发表
我不禁要再叹一声:你和那个把泰斗名著当装门面和“兵器”的人一个调调,真是太同志了!
  虽然我父母给我的教养不允许我像你一样不尊重人,但007善意地提醒你:这里是旺旺育儿网站,不好张口骂人、污辱人格的。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1:21 发表
我这楼是借批驳这些人和事来探讨我国应试教育给孩子家长带来的伤害,此楼是为这些受害者而建,不是为卢梭的《爱弥尔》而建,也不是为了你们死抱卢梭的人而建。你要歪楼,水平还太低,因为不要说一部《爱弥尔》,就是你捧着十部、一百部泰斗名著也没用,因为你们的底子太破,连谁是施害者、谁是受害者的事实都不敢正视和面对,这就不是你们对学术、科学理解力差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尊重事实、客观公正,你们不具备这些基本素质。
  是《爱弥儿》,不是《爱弥尔》。既然你的意思不是标题所说“解读卢梭著作”,那就另当别论。

《爱弥儿》跟眼下过度择生择校的关系
  ccpaging在择校帖里建议大家看看卢梭的《爱弥儿》。我猜测其中是一番好意。这本书跟眼下让人疯狂的择生择校现象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在看这本书说了什么。
  卢梭在《爱弥儿》开篇就说“凡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都是好的,到了人手里才变坏了。”(凭印象,没有查实,若引用不准,请楼主指出)这句话用在当前之中国教育再恰当不过——孩子刚刚出生都是正常的,到了007或红树林之类的中国妈妈手里就变态,到了中国的学校里就万劫不复。
  待续……
《爱弥儿》跟眼下过度择生择校的关系(续)
  在卢梭的之前时代,人们对儿童和教育的认识都相当浅薄,甚至把圣婴耶稣都画成小大人。卢梭的《爱弥儿》开启了一个时代,引导人们发现儿童,关注儿童的特点,捍卫童年的生活。
  他把爱弥儿未成人阶段划分为四个时期,主张分别施以不同的教育:教育始于婴孩期(2岁以前)的养护和体格锻炼,经过儿童期(2-12岁)的感觉训练,及少年期(12-15岁)的知识教育,终于青春期(16-20岁)的道德与宗教教育。
  在卢梭看来,婴孩期如果得到恰当的养护和锻炼,儿童期的感觉训练才有了基础;受到充分的感觉训练的人,到了少年期就可以正式开始知识的教育了;知识教育充分的人,到了青春期实施道德和宗教教育就水到渠成了。如果打破成长的节律,过早地进行知识教育,就会催生早熟的苹果(早熟的苹果烂得快——西谚)。
  后人沿着卢梭开辟的道路不断深化对儿童的研究,以今天的儿童发展研究成果看卢梭的具体主张,确实显得过于简陋和机械。但是,他的自然教育思想却一直激励着近代以来教育改革,并且至今启发着人们科学育儿。
  眼下上海如此疯狂的择生择校,客观上逼迫着孩子超前学习。勉强地学习与孩子身心发展水平极不相称的东西,已经对我们这一代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危害。重读《爱弥儿》,脑子是会清醒一些的。
  谁该对此负责任?怎么办?
  嗯,等我看完足球再写。待续……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6 23:03 发表
……你诬蔑我和我的孩子,那只能让你出丑而已。劝你以后不要再提及你的父母如何教育的你吧,你一个人出丑已经很对不起他们了,就不要再折腾他们了吧!
  我很抱歉,没有想到你孩子这么优秀。我现在收回我说过的话,改为“孩子刚刚出生时都是正常的,到了007手中就变态,到了中国的中小学里就万劫不复。”我的孩子是一普通孩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引用:
原帖由 糖果她妈 于 2010-6-16 23:13 发表
照您这么说,卡尔.威特的爸爸也太摧残孩子了
  神童的教育只适合神童,而且神童教育也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正因为如此,红树林家孩子如此优秀,也没有学老威特的样。即使她想学,估计她那些复旦亲戚们也会好言想劝。声明:我是根据楼主的描述作此理解的,如果不准确请楼主指正。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17 01:22 发表
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同样地,你也不认识我的亲戚,但你却为了达到支持你观点的目的,就臆想我,连我的亲戚也不放过地按你的想法去臆想。

事实上,许多事,不是你的能力范围内能准确估计的。尤 ...
我说过只是根据你描述的一种理解,算是猜想吧。没有猜对,也不能算臆想吧。我查了一下,臆想有贬义。因此,007郑重声明:我没有臆想你。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6-24 15:00 编辑 ].



反择生择校论:引言
  首先要作两个限定:
  第一,这里只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生择校问题,不谈幼儿园、高中和大学中的选择教育问题。在非义务教育中进行选择,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个人权利。义务教育阶段中的择生择校,就会成为受到质疑的问题。上海市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有公办,也有民办。鉴于绝大多数民办学校大量使用公共教育资源(如公建配套的校舍、部分公办编制的老师、教师培训体系及教师职称等),它们在性质依然属于公共教育。这种学校在法理和道义上都无权在招生上设立排他性的选择标准。义务教育阶段,只有真正意义上的私立学校可以免受择生的责难。即使如此,私立学校也必须承担国家对义务教育所规定的最低限度的责任,并且不应该在招生中有歧视性的选择标准。总之,这里要批评和反对的,是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的择生问题。
  第二,这里只从多数人的立场分析择生择校现象。每个人都有屁股,而且几乎每个屁股都在决定脑袋。以为自己的孩子可以从择生择校中获利的,会支持择生择校;感到自己孩子会在择生择校中吃亏的,会反对择生择校。如果人人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评论择生择校的是非,那肯定以吵架收场,最后只好对这种现象无可奈何。如果择生择校继续下去,什么样的人获利最大呢?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的孩子,以及成绩特别优异的孩子。这是学生中的少数。从红树林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她的孩子属于这种少数派。坦率地说,007的孩子也可以算是少数派。007估计,能够来WW发言的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孩子也属于少数派。那么,谁是多数派?多数派在干什么?那些就近入学的不择校的就是多数派。多数派在沉默。一些嚷得响、竭力为择生择校辩护的家长,总是在说他们代表大多数。其实,我们都代表不了大多数。沉默的才是大多数。当然也有例外,有些家长虽然没权没势,但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其实个个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天才),所以也一个劲地鼓吹择生择校。这种人一旦不能如愿就成悲剧,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替伤害自己孩子的体制当吹鼓手。所以,公正客观地评论择校择生,需要有超越自身利益、拒绝受屁股支配的立场。007在后面会指出,择生择校不但伤害了未获利者,最终也伤害到一时获利者,是一种全输的体制安排。
引用:
原帖由 小飞飞MM 于 2010-6-17 01:12 发表

话是在理,哎~可惜这个链条上,只要有中间那么一个环节需要择,那么整个链条也就不存在公平与否,换言说择校问题就因为一个小升初,而多多少少会影响今后的高中、大学。
  我有和你相似的感受,觉得公平是我们审视择生择校的基本标准之一。如何做到公平,正是我们要讨论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都非常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小学和初中不要有严重的排他性竞争。想竞争,就等他们身体强健了、心智成熟一些了、发展潜质显露了再竞争吧;换句话说,到高中再竞争吧。可是,光007一厢情愿是不成的。除非所有的家长都有这种想法和努力,这种愿意才能实现。如果有家长让孩子超前学习,在此基础上支持择校择生,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因为没人是傻瓜,你孩子超前学习,我就让我孩子比你孩子还超前。如此循环,至万劫而不复。恶性竞争的最终结果是大家受累受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支持择生择校的家长既是现行不合理教育制度的受害者,又是这种制度的帮凶。理性的自利者在反复的利益博弈中,其理性选择是达成共识,联合行动。
  有些家长,尤其是学业看起来比较优秀的新生家长或低年级家长,非常自信,矢口否认择生择校有害;有些家长深受其害,有苦难言。还是从多数人的立场出发,才能讲清楚。为最大多数学生着想的政策,对最大多数学生最有利的政策,才是正义的教育政策。
  待续……
引用:
原帖由 花开无声 于 2010-6-17 10:00 发表
建议,你与其在这里叫板,还不如讲讲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更有实际意义。辩论这样无意义的话题真的很浪费时间和空间资源哎。
  007倒是觉得这种讨论非常有意义,对我们的孩子有意义,对我们的孩子的孩子更有意义。中国已经基本完成让每个孩子都有读的任务,上海甚至到了高中教育普及化程度,是考虑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更加公平和有效的教育的时候了。只要是理性的交流,即使有分歧,有争论,有批评和反批评,都是正常,都是可以接受的。唯一不可接受的没有风度,恶言相向,搞人身攻击。这样的争吵才没有意义。
  007前面开了一个头,算是引言吧。接下来,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分析和讨论:
  (1)择生择校的现状:谁在择生择校?谁成功择生择校?谁支持择生择校?
  (2)择生择校有什么后果?择生择校有什么利和弊?对谁有利?对谁不利?
  (3)择生择校的原因和责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过度的择生择校?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择生择校?谁应该对这种乱象负责?
  (4)抵制择生择校的对策:大家都不择生择校的前提是什么?条件有哪些?政府应该做什么?家庭应该做什么?
  这是一个大题目,一个人完成不了,我们一起来分析。.



反择生择校论(一):谁在择校?哪些学校在择生?
  现在,007试着来回答第一类问题:谁在择校?谁成功择校?谁支持择校?哪些学校在择生?哪些学校在择生中占了便宜?哪些学校支持择生?上述问题的答案涉及基本事实,是讨论的基础。007所知有限,作出的分析和回答未必全面,未必正确。欢迎指正或补充!
  问题很难回答,先挑简单的说:谁成功择校?
  (1)有权人家的子弟,这种人甚至都不用条子就能够成功择校;
  (2)有势人家的子弟,即虽然自己没有权,但有很硬的关系,通过打招呼,递条子,也能成功择校;
  (3)关系户的子弟。学校跟许多社会机构、部门和个人有关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在招生时照顾这些它们。还有一类就是下面提到的传统关系:
引用:
原帖由 花开无声 于 2010-6-17 10:00 发表
就我所知,复旦子弟是可以一路升到四大名校之一的附中的。考大学的时候应该还有分差。所以你一路都可以省心的。这是令人羡慕啊。
  有些学校前身是某单位的子弟学校,虽然已经纳入公办教育体系,但至今在人事、业务上还有创办单位有联系,会为这些单位的子弟入学开方便之门。
  (4)有钱人家的子弟。以前,出钱买学额时有所闻,近年似乎少了。原因是管理部门不允许公办学校如此集资,收到了也必须上缴。校长个人一般也不愿意或不轻易冒风险受贿,也是一个原因。但是,只是说情况少了,并不是说这种情况杜绝了。
  (5)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成功择校的孩子多属这一类。没有成功择校的家长应该看到这一点,不要老去猜想那些阴暗的操作。没有哪所学校愿意招收许多难带的学生,没有哪所学校意愿放弃连他们自己都觉得优秀的学生,尽管他们识别标准和方法可能受到质疑。
  (6)具有支持性家庭背景的孩子。这个就很难说了,不同的学校看重的家庭背景不一样。有点重权势,有的重双亲俱在,有的重双亲文化程度高,有的重双亲认同学校教育理念,有的学校对感觉麻烦的家长敬而远之,不一而足。
  根据我的观察,概括了上面六类成功择校生。如有不对,请BBMM指正。如有遗漏,请补充。这里基本上是客观描述,后面再作评论。.



反择生择校论(一):谁在择校?
  如果对谁成功择校的归纳没有异议,没有补充,我就根据前面的分析说下去了。接下来说:谁在择校?或者,谁有过择校?
  这方面的数据肯定比成功择校的大。有过择校的人当中,除了成功择校的,剩下的就是择校但没有成功的,以及择校但放弃的。007没有本事说出具体数字和比例,但对什么人有过择校但不成功、什么人择校过但最终放弃了这两个问题有兴趣。
  什么人作过择校努力却不成功?不是有权有势钱有关系的人家,而是大量被学校认定不够优秀或满意的孩子,其中当然也包括部分学习能力其实不错但被名校忽视的孩子(美其名曰“遗珠”)。这个事实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是什么样的人是择校的铁杆支持者。
  什么人择校过但最终放弃了呢?不好说。希望有这方面经历的BBMM出来谈谈自己的想法。.



反择生择校论(一):谁支持择校?
  谁支持择校?谁反对择校?前面有一个简单的说法,以为可以从择校中获利的人支持择校,觉得择校对自己孩子不利的人反对择校。支持方和反对方究竟是些什么类型的人,还需要仔细考察。
  成功择校并且确信从中获得实惠的家长,是择校的铁杆坚持者。成功择校久而久之却发现自己孩子深受其害的人,立场就复杂了。明智者中,有的憣然醒悟,有的还勉为其难,苦不堪言;糊涂者中,有的执迷不悟,有的出于心理防御会在内心尽力对择校进行合理化,甚至还公开替择校辩护。颇像我那可爱的老父亲,上当受骗了,不去报警,还在替骗子骗术开脱,一概不许我们晚辈说骗子的坏话。
  最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有过择校努力却没有成功择校的家庭。有一部分经过择校战争之后,把事情看穿了,不再为孩子上不了名校纠结。另外一部分人,痴心不改,一年级进不去,就想办法中途插班进去;小学没有进名校,初中非得进名校。这些人甚至比既得利益者更有热情择校。
  让们回过头来仔细分析一下那些择校铁杆坚持者,他们好像是一条战线上的人。其实不然。有权有势有关系的家庭,利用权势和关系让孩子顺利择校,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或者说付出的代价不多。普通老百姓家庭只有靠自己孩子的优秀学力来择校,那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包括孩子游戏、交往、自由发展时间以及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等待。普通老百姓的孩子在目前这种恶性竞争环境中,不付出代价是很难在升学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如果有人支持择校,却高调反对超前学习、高难度学习,普通老百姓就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来自有权有势有关系阶层的声音,千万别让这种声音忽悠。
  再声明:以上分析有猜测的成分,如有不妥不实,请具体指正。.



反择生择校论(一):沉默的大多数
  谁反对择校呢?好像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小学初中在校生总数减去支持择校的学生数,差就是问题的答案。你看,007的数学多好。没有上奥数班,也会解决这么复杂的教育问题。
  什么?错了?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家长们的立场未必非此即彼,肯定还有许多对于择校问题持两可态度的人。这种人心态最好,有择校机会不放过,择校不成也不遗憾。所以他们非常潇洒地在在一旁,默默地观看支持方和反对方的口水大仗。他们跟那些对择生择校有看法却不想多说的人共同构成了义务教育当事人中的最大群体。
  有人偏偏不相信,高喊着他们才是群众中的大多数。他们的根据是他们的孩子是那个争120个名额中的3000分之1,好像这3000个人就可以代表今年小学新生的大多数。真是笑话!虽然大家辛苦地赶场,应试了多所名校,就让007毛估估,把应试择校的孩子数量放大10倍,到30000人也不是多数。更何况,其中的绝大多数孩子只是3000分之1,并没有成为120分之1,他们糊涂父母却在替这种变态的择生择校制度辩护!
  正常的情况是这样的:上海市的民办学校和公办名校都在择生,它们在择生中占尽便宜,自然是择生制度的支持者。但是应该看到,上海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学校,它们吸纳了上海市大部分适龄入学者。公办名校虽然有一定额度的择生权,但它们首先要确保吸收所有的地段生。即使民办学校,由于有如前所说的占用大量公共教育资源的原因,也必须吸收一定数量的地段生。以诸如此类方式入学的学生才是学生中的大多数。他们沉默,不来嚷嚷,并不表示他们不存在。你们嚷嚷,还叫得很响,并不表示你们是多数。.



反择生择校论(一):少数派的良知
  伊万兄点到了我们的国家之痛,比这更令人痛心的是公民对于这种国家之痛的麻木,比麻木不仁还要痛心的是大家对正义之声理直气壮的轻蔑、敌视和围剿。

  本帖的争论源于文汇报的一篇报道。报道中有一个心理学者和一位教育学者对择校现象进行了评论,各有出自专业眼光的批评和劝导。其中“欠挨”的说法很欠挨,如此粗俗的话简直不敢相信是出自一个女性学者之口。但正因为如此,007非常怀疑报道失实。据我所知,学者表态一般都比较谨慎。即使批评择校之事,也一定会交待许多前提。可是,现在的记者胆子大,大加剪裁,挑出中意的话来见报,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不但“欠揍”之类话有可能是添油加醋,人家对择校孩子及家长之艰辛表示理解那层意思也可能给过滤掉了。007声明,这是猜测,根据不足,但也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假定那个心理学女学者确实说了那么雷人的话,照理来说,记者和编辑见报时也会处理掉,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可是,人家偏偏发出来了。这不是故意吗?
  
  客观地说,两位学者的大意没有错,虽然话讲得有点不合时宜。为什么说他们没有错,后面会进一步分析,这里想提前评论的是他们的立场。按照某些家长的看法,这两个砖家无知之极,可恶之至。甚至有人猜测到了他们的险恶用心——反对择校,以方便专家官员择校;反对别人孩子超前学习,以方便他们的孩子抢跑。嗯,好像有点道理。但是正如007前面分析的那样,这两个专家是属于少数派的。如果他们出于自身的利益,最佳选择是当择校的铁杆支持者,同时反对超前学习。这两个方面都反对,那其实是背叛了他们所在的阶层利益。他们不过是出于专业工作者的良知作出若干判断和劝导。对于某些人来说,话有点不中听,却是为多数人着想的言论。何错之有?
  如果是特权阶层反击两位专家的言论,尚可理解。如果我们是平民百姓,起什么哄?!简直不识好歹。你以你是你特权啊?抑或,你以为你孩子一定是精英啊?.



反择生择校论(一):余绪未绝
  第一个问题,007作了尝试性回答。欢迎批评或补充!也等待红树林回应。
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择生择校的利弊、原因或责任、对策,但是007需要更多的回应,否则独白不下去。
引用:
原帖由 seaheroli 于 2010-6-17 16:22 发表
我觉得用“公民的麻木”,“对正义的轻蔑、敌视和围剿”来给大家下结论实在是太欠公允了!
是一个人的力量太弱而不得不屈从罢了,不要动不动就给公众扣帽子,在这个什么都可以“被”的时代力大家已经很无奈很无奈。。。。。。
  第一句话,像公民说的话。我向你致敬,并且为我说过的偏激言辞道歉!
  第二句话,像臣民说的话。所以,我还要部分地坚持我的判断。
引用:
原帖由 seaheroli 于 2010-6-17 16:38 发表
我看得清楚所处的环境,只有当臣民的能力。
  噢,知道了。

  什么样的人是不可理喻的?像007在这里说犯忌的话是不可理喻的。

  那就等楼主有时间、看完、有了批评意见之后,我们再讨论下去。

  外,你们不要歪楼,好不好?007本来想和楼主切磋《爱弥儿》,结果人家说不是本意。后来,讨论择生择校问题,被楼主认可。好不容易开了一个头,求你们不要打岔,好不好?

  楼主,你不是在独白,我看着呢。
  很想答辩,但是为了听完你的全部发言,只好暂不发言。
  我还是等你看完、批完我的全部的帖子再发言,请继续看、继续批评。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0-6-20 21:31 发表
飘过

没想到小学版块能比我常混的那个还要火药味十足
是哟,世道不一样了,搞数学的人在讨论时政民生,搞文科的偏偏开个数学帖……大家MS全才,什么都懂,真正懂的人自然火气特别大,在这一点上007特别能够理解楼主。

  别误会,我在说我自己,顺大便也说火车老师,其不务正业久矣!不过,他那个抗战帖做得确实专业,可以让历史学系毕业的人汗颜。
引用:
原帖由 龙宝娘 于 2010-6-21 00:48 发表
上WW不是来辩道理的,是来学习和调节心理的~~~不过有“雄辩症”的人除外,比如——您
007才是雄辩,人家是MM的,顶多算雌辩。

  你还没看出来呀。我们都是人来疯。

  记得以前看到过华老君武的一幅“扬名术”的漫画(不知有没有记错),画的是:有个人脱下裤子,撅起光光的屁股,高声喊道:“快来打我吧!”
  刚才在网上找,没找着。唉,华先生刚刚去世,他的漫画就找不着了……
  007想说的是,人来疯有一大特点,就是脸皮厚,经得住别人嘲笑,甚至主动招人嘲笑。

   我只能看到肤浅的那一层。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21 02:04 发表
很好呀!那你也要准备好,不要被人当作那骂佛是一坨屎的那位就好!   
  哪里敢跟苏居士比?你真可爱!

  好了,不打扰楼主了。我那《反择生择校论》(第三帖及之后的帖)还等着你批判呢。
我去看球赛,暂不奉陪了。
引用:
原帖由 红树林 于 2010-6-21 02:19 发表
可爱有时特招人恨呐, 呒法啦,只好无奈一把了。。。
  按苏小妹的说法,当我看着你可爱时,我当也很可爱。可惜你没有这么表扬我,007真是自作多情啊。

  球赛开始,各位再见!

回复 227#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那个帖子,等我儿子大些,对抗日战争发生兴趣了,我一定会推荐。我希望我的孩子带着研究的志趣去了解历史。何况,根据帖中已经提供的材料,就足以写出一系列高质量的博士学位论文。
  确实是许多人对这个帖做过贡献,但功劳最大的当属火车老师你。除了你实际付出的心血外,还有你的热忱和严谨感召了好多人。大家愿意尽自己所能,花时间跟你一起搜集材料,上传材料。
  007在一本地理画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8年第5期上看到过一组报道,题目叫《山河抗战》。读过之后印象很深,感慨至今。
  里边讲到了太行八陉,说它们在抗战中成了中华民族另一座长城;讲到了“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石牌之战,说长江三峡天险及中国军队的义勇;讲到了与诺曼底登陆几乎同时展开的怒江战役,说中国远征军仰攻日军付出的巨大牺牲;讲3000公里西北国际交通线,及其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这些报道侧重从地理的角度分析了日本入侵者葬身于泱泱中华之必然(其中《国破幸有山河在》一文对此作了总结),还从实地调查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中国军人抗战的实情。最让人不能理解的是,这些事都被有意无意地遗忘了,甚至被刻意地淡忘了。人们在战死的军人墓地上兴建校舍农舍,甚至挖出他们的棺木当柴烧,他们的遗骸被随意抛弃……我们这个民族如果有一天再被人欺压,那真是活该。正如各位BBMM疯狂择校一样,孩子受伤害确实可怜可气,父母也受苦受累却还嚷嚷择校合理,如果连对择校进行检讨和反省的勇气、反抗的勇气都没有,那就活该受苦受累…….



回复 5#ccpaging 的帖子
喜欢楼主贴的几篇文章,顶一下。

关于巴学园的这一篇,我个人觉得,作者的个人倾向比较明显,我对李跃儿的了解不算很多,看过他们的论坛,也看过巴学园里孩子的纪录片,我觉得肯定不完全是文章中写的田园牧歌式的美好景象:“孩子们一整天都在忙,所以身心特别舒畅,没有一点问题。”

我觉得李跃儿还比较真实的,他们做的纪录片,没有刻意美化,里面有每天在幼儿园门口执着守候好朋友、等不到就坚决不进门的小姑娘,有喜欢武力、当头头、挑战成人的野小子。

但是许多其它人写的介绍文章,就有着美化的倾向。

我觉得有一些另类的教育实验本身是好的,但是不需要,也不可能就立即树立另一个样板。

教育就和人生一样,不可安排和预知的部分太多。宽容,理解,赞赏,有了这些,就不怕智慧的种子不长大,不怕开不出美的花。.



引用:
原帖由 胡豆妈 于 2010-6-25 10:59 发表
喜欢楼主贴的几篇文章,顶一下。

关于巴学园的这一篇,我个人觉得,作者的个人倾向比较明显,我对李跃儿的了解不算很多,看过他们的论坛,也看过巴学园里孩子的纪录片,我觉得肯定不完全是文章中写的田园牧歌式的 ...
教育实验跟教育制度本身有一个冲突和协调的问题,巴学园肯定会遇到的。对这类文章,只能抱着清醒而理智的态度去分析,切不可照搬学习,您提醒的很对。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2:23 编辑 ].



回复 17#胡豆妈 的帖子
请问胡豆妈,哪里能买到巴学园的纪录片?.



下面这个地址是根据巴学园拍的记录片《成长的秘密》
http://tv.sohu.com/20091228/n269260507.shtml
另有一部《小人国》没找到。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3:05 编辑 ].



回复 20#ccpaging 的帖子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 ... &ref=search-1-A
谢谢CC!
电影小人国,当当网上有的。.



插个话:学前教育
在这里大谈幼儿园教育,好像歪楼了。但我认为不是这样。同学们从非义务制的幼儿园教育出来,进入了义务制教育的大门。从非义务制走向义务制,这是绝对不可以轻视的一步。要走好这一步,需要我们对幼儿园的教育略作一些了解。
因为幼儿园的非义务制教育特点,幼儿园、幼儿园老师、BBMM们可以比较协调的按照BBMM和孩子自己的愿望接受教育。相对而言,这种教育更灵活一些,自我一些。
前面讲巴学园的时候,提到了蒙特梭利教育。什么是蒙特梭利教育呢?我这里有一篇文章,转载于此,与大家分享。

解读蒙台梭利及其教育思想
点击数:[5606]        作者:姚捷如    (威海路幼儿园)        2006-04-11
http://www.age06.com/Age06Public ... mp;ContentId=199424

  玛丽亚.蒙特梭利
  玛丽亚.蒙特梭利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所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先进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学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二十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为表彰蒙特梭利对于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贡献。一九五0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贾米 托里斯 博佳曾经热烈地宣布:玛丽亚 蒙特梭利已经成为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蒙特梭利出生于意大利安科纳省的希亚拉瓦莱镇。是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一九0七年蒙特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出现了惊人的效果: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几年后,心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被培养成一个个聪明自信,有教养的、生动勃勃的少年英才。蒙特梭利崭新的、具有巨大教育魅力的教学方法,轰动了整个欧洲,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野火一样迅速蔓延。人们仿造蒙特梭利的模式建立了许多“儿童之家”。一九0九年蒙特梭利写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方法》一书,一九一二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一百多个国家引进了蒙特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出现了蒙特梭利运动,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一五年蒙特梭利学校已经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0年代,仅仅美国就有一千多所。蒙特梭利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革命。
  蒙特梭利教学法
  蒙特梭利教学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特梭利为学前儿童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蒙特梭利把幼儿学习活动称为“工作”她认为工作使儿童肌肉和肢体动作协调,手脑并用,促进身心协调发展。通过儿童自由选择工作,独立操作,专心致志,从而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增强了自制力、勇气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自主精神,并且受到了严格的纪律训练,同时也满足了儿童的心理需要。蒙特梭利教育发妥善解决了孩子的纪律问题。通过儿童连续完成手头分级推进的工作,儿童完善了自己,磨练了自己。随着能力的增长,儿童满足其愿望的自由度也增加了,儿童的纪律与自由意识也获得共同成长。
  蒙特梭利非常重视儿童智力早期开发,但是反对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蒙特梭利学校主张以自我教育为主,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主张从日常的训练入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教育和成长。教师和家长只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这种教师不教,孩子自己探索的教育模式比灌输式教育其效果要好得多。蒙特梭利班的孩子在6岁前不但轻松、愉快地掌握了阅读及计算的基本能力,还掌握了相当多的自然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蒙特梭利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儿童智力发展的“敏感期”问题,这对儿童早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蒙特梭利发现儿童在6岁之前的不同阶段对语言动作、细节、程序、阅读、书写等会分别表现出强烈的敏感,这段时期相关的学习十分容易、迅速,是教育的绝好机会,但是这段时间过后,这种强烈的兴趣就会消失。抓住时机,进行教育就可以奠定孩子一生的发展基础。
  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他不但能完成对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而且能全面提升儿童的身心素质。。今天在中国不少城市,蒙特索利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的建立起来,蒙特梭利教育法也正在为中国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我们有理由相信,蒙特梭利教学法这个二十世纪西方幼儿英才教育的经典方法,也必将会对正在全方位赶超世界潮流的我们,培养和造就中国的幼儿英才,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更加科学,更加人性的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蒙氏教育独特的魅力
  当人们在重新审视我们的幼儿教育的时候,蒙特梭利教育法这一风行欧美最先进、最科学、最完善的学前教育法,它使人们重现找到了幼儿教育的革命性方法。玛利亚 蒙特梭利博士(1870-1952)曾帮助过世界上许多的人,是饮誉全球的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是蒙特梭利博士倾其毕生精力所创造的。其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循儿童的敏感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的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她的教育方法唤醒了孩子内在引导力量,挖掘出了孩子 无限潜能;同时,还帮助父母"学习做父母",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培养了卓有成就的一代又一代。
  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近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特梭利学校已遍及110个国家,在我国蒙氏教育机构分布于40多个城市,现已达到800余家幼儿园。蒙氏教育法究其实质,就是对幼儿教育内容、教师角色等的创新,来实现其教育目的,可以说是幼儿创造教育的典范。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国际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一生从事教育事业。 她总结了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等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吸取了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成果,通过创办“儿童之家”,并通过对儿童仔细的观察,研究出人类成长的过程、法则和其中的道理,逐步制定了整套的教材、教具和方法,创立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
  蒙特梭利教育的特点
  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具有巨大的浅能,他生命的发展是走向独立。通过具体的练习如生活基本能力练习、五官感觉练习、智能练习(语言、数学、科学)等形式,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蒙氏教室是一个小社会的雏形,在其中学会尊重别人,接受别人,学习如何分享自己学会的知识技巧,学会如何领导别人。蒙氏教室提供了培养儿童情感智商的环境。
  蒙特梭利课程,包括感觉、动作、只能、语言和道德发展等,使个体成为一个身心统整合一的人。“自由”与“纪律”合一,“个性”与“群体”兼顾。启发幼儿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困难,适应新的环境,达到自我构建和心智发展。
  蒙氏教育的原则:
  以儿童为主 --为的孩子打造的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立"做自己"的"儿童世界"。
  充分的教具提供 -- 孩子是靠感官来学习的,我们提供给他的良好刺激愈多就愈能激发他的内在潜能。所以,设计一个适合孩子的生长环境,应该是能提供丰富的教材(包括自然的、人文的),以诱发他自我学习的乐趣。
  不"教"的教育 -- 反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育,而主张籍由良好的学习环境,亮丽丰富的教具,让儿童主动去接触、研究,形成智慧。
  把握敏感期的学习 -- 0-6岁的儿童,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出现对不同事物的偏好的各种"敏感期"。蒙特梭利科学幼教法强调掌握儿童"敏感期",而给予适切的学习。
  蒙特梭利教育拥有一套蕴含无限教育价值的学具,这套学具利用幼儿感觉的敏感性,透过可供幼儿操作的教具,让孩子们轻松愉快的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吸收许多抽象的概念。尊重幼儿重复练习的特性,所有学具幼儿可以反复操作,满足幼儿生理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居于协助启导的地位 -- 教师必须放弃传统自以为是的教育方式,而是从旁适时地给予儿童协助与引导,让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使他们动头脑、有智慧。
  父母才是真正的关键 -- 孩子的教育,并不只限于学校一隅,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更是无所不在。在心爱乐园的亲子课堂中,家长不仅可以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还可以和宝宝一起上课,在课程中增进亲子感情。
  蒙氏教育的价值: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独特魅力源于对儿童的充分研究与了解,遵守儿童的敏感期,激发儿童潜能,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发展孩子独立、自信、专注、创造等能力,为将来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蒙氏教育法遍及欧洲大陆,也走向了世界,蒙氏教育法推广百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得到世界各地幼教界的普遍推崇和认同,在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学前教育发达国家极受关注,蒙特梭利学校已遍及一百多个国家。
  目前在上海、北京及一些内陆城市,开设的蒙特梭利的幼儿园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良好的受训教师是办好蒙氏幼儿园的关键。在蒙氏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也是教师上岗的必备条件。蒙氏教学也因其对儿童心理的独到见解,对我们的非蒙氏幼儿园的教师也有相当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与二期课改吻合的地方
  蒙台梭利教育的这些思想、做法与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上海市二期课改精神基本一致,如: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4:57 编辑 ].



其实择校在哪里都存在
爱德华·休姆斯写的《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
里面的学生在高中毕业时的紧张状态,和中国学生高考没什么区别,对他们来说分数也很重要。.



楼主说:“这里只谈义务教育阶段的择生择校问题,不谈幼儿园、高中和大学中的选择教育问题。”
想必等楼主把义务教育谈完,会在那里谈“幼儿园、高中和大学中的选择教育问题”。只是义务教育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了,对于谈到“那里”,我好像没有信心哦。
楼主,我是不是好像歪楼了,谈了幼儿园的教育问题。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16:21 编辑 ].



http://baby.163.com/10/0527/16/67N33G210026466N_4.html
偶然看到《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老师也谈到择校问题,供参考.



回复 25#嗲虫妈 的帖子
转过来嘛,我粉她的。.



CC这个“楼歪歪”似是而非。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实从幼儿园开始讲,我觉得在思想上会更丰满一些。
很多优秀的教育理论,比如蒙特梭莉、华德福、瑞吉欧等,虽重点在幼教上,却不局限于此,特别是华德福,涉及人生的前二十一年。.



回复 26#ccpaging 的帖子
太长了,占地方。
转不转无所谓,关注的人自然会点那个链接,不关注的人,我转过来,人家也不看。
根据尹老师的观点: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我支持这个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择校择来择去,不如先提高自身做父母的水平。
在此,祝福CC和007的儿子,他们真的很幸运,有如此用心的BB。.



祝福BBMM们和TX们
BBMM们心之所在、梦之所在,都是孩子。祝福他们!
把Alex从三岁带到小三,我的心得体会是以农人的心态,用科学的方法。农人的心态,比较不好理解,内心亦是彷徨与煎熬,实施起来似乎容易一些。科学的方法,比较好理解,但说到要多看看教育方面的书,好像有点难,借口总是很多,要力所能及的去添砖加瓦,又是更难了。.



那我再讲讲我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看法。

教育资源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再多的投入也无法保证绝对的平衡。另一方面,我国本来用于教育的经费就偏少,其中很大一部分又流向高校,用于义务教育的就更加少得可怜。还好上海的经济比较好一些。 但是仍然称不上充裕。

因此我一直认为国家(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建设更多学校,招聘更多老师,尽可能实施小班化教学。同时应该采取校长、资深教师轮换制度,以使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与此同时,本着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实,家长有择校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要记住的是,择校是为了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更好的教育环境。因此,应该舍弃一些舍本逐末的做法。为了择校而一味超前学习、高强度学习,牺牲了其它方面,我是一贯反对的。.



择校,任何地方的人都会择的。

不但中国择,美国、英国、加拿大,哪里不择呢?

只是我们择的时候,很多人看重的东西不同,采用的方法不同,如此而已。

[ 本帖最后由 wanyi77 于 2010-6-26 21:01 编辑 ].



择校而不牺牲孩子的天性,能让孩子在生命最初的阶段自然成长,这样的爸爸妈妈才算是为孩子尽到了监护、护佑的义务。

[ 本帖最后由 wanyi77 于 2010-6-26 21:03 编辑 ].



转载:小升初:谁中了“禁奥令”圈套?
转载:小升初:谁中了“禁奥令”圈套?
时间: 2010年07月15日 来源: 南方周末
■一场政府“禁奥令”下明目张胆的“小升初”比拼奥数战,让一个曾笃信教育局红头文件的公务员父亲,老牛,痛感自己“太傻太天真”。

  ■经此一役,忍受了一连串打击和折磨,老牛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教育怀疑主义者”。

  □本报记者冉金发自成都

  一场政府“禁奥令”下明目张胆的“小升初”比拼奥数战,让一个曾坚信教育局红头文件的公务员父亲,老牛,痛感自己“太傻太天真”。

  去年底,由于“疯狂奥数”引发的巨大社会争议,成都市教育部门发布五条“禁奥令”,在全国率先掀起了史上最强“禁奥风暴”;而老牛一直没能识破这个“禁奥令圈套”。

  如今,他最懊悔的是,没有早送儿子去学奥数。

  儿子参加的是成都颁布严厉“禁奥令”后的第一届“小升初”。7月6日,成都著名的三所中学四、七、九中公布了今年小升初电脑摇号的录取名单,在2436名小学毕业生中摇取了357名幸运儿。而其余孩子则将参加7月中旬的再次“摇号”。

  在家长眼里,貌似公平的摇号,更像是一场命运的轮盘赌,反让他们对子女的前途充满忧惧,“万一被摇到三类学校,岂不把娃娃耽误了?”12年来坚持素质教育、不肯送儿子去学奥数的老牛,使尽浑身解数,才在最后时刻帮助儿子逃脱摇号的命运,提前锁定名校。在已提前择校成功的家长眼里,那些只能由摇号来决定孩子未来前途的,不少是中了“禁奥令”圈套的人。

  “迂腐”的老牛

  两人大吵一架。马可说老牛是迂腐的知识分子,老牛说,“你们当教育记者的危言耸听,既然教育局出了规定,下面学校乱整,教育局就不会坐视不管。”

  在成都一家报纸的教育记者马可看来,老牛这粒后悔药吃得太晚了。

  马可是老牛妹妹。从老牛的儿子兵兵上小学三年级起,马可就一直劝他为了将来兵兵能上一所好中学,早点送他去学奥数。

  可老牛不听劝,他要给儿子一个“快乐而充满童趣的童年”,把他送进了以素质教育闻名的×小学。

  兵兵在学校除了“成绩门门优秀”,还在选举中被推选为“执行校长”,协助校长管理,还被选中参加张艺谋奥运宣传片拍摄。老牛一直引以为傲。

  兵兵上小学二年级时,很多同龄孩子被家长送去学奥数,老牛却不以为然。“学奥数根本没意义”,在老牛看来,奥数里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初中学了二元一次方程轻易就能解开,何苦逼着小孩子挖空心思?

  周末,当别的孩子在题海中漫游,兵兵却被送到游泳池、羽毛球场挥汗如雨。

  马可觉得老牛对奥数的理解“太肤浅”。从兵兵上三年级起,马可就向他多番进言,“要想让兵兵上‘四、七、九中’,就得学奥数。”老牛却很诧异地反问她,那报纸上市教育局规定小升初不准考试,不看奥数成绩又是咋回事?马可一听愣了,哭笑不得,“你多大年纪了,居然还信这个?”两人大吵一架。马可说老牛是迂腐的知识分子,老牛说,“你们当教育记者的危言耸听,既然教育局出了规定,下面学校乱整,教育局就不会坐视不管。”最后马可败下阵来,“相比我这个江湖人士,他更相信政府红头文件。”其实,从马可做记者起,成都市教育部门就三令五申禁止学校把小升初与奥数挂钩,但马可知道,“四、七、九要保住现在的位置怎么可能不看生源?”事实上,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也心知肚明,除了部分招生摇号,还给这些名校一定的自主招生空间,而这些名额就被用于录取优生和照顾“关系户”。

  这是成都教育圈公开的秘密。

  但老牛不信。

  而在一家教育培训学校当会计的柳灵却坚定地给女儿报了奥数班。在培训学校的耳濡目染,让柳灵早早看清了摇号背后的现实。

  即使幸运“摇进”名校,学校内对于自主招收的“优生”和“摇号生”待遇也差别很大。

  成都成华区某所重点初中13个班中,1、2班是“火箭班”(由华奥赛得奖者、区三好生、全区前50名学生构成)不仅配备最强师资,还减免“择校费”;3、4、5、6班是“摇号生班”,师资力量最薄弱,但仍需缴纳1.5万-2.5万“自愿捐资助学费”。

  柳灵也知道,女儿妞妞其实对数学不感兴趣。妞妞喜欢英语,喜欢写作。但一位做奥数培训的老师告诉柳灵,即使是报考私立外语特长中学,奥数也是必需的敲门砖。为了女儿前途,柳灵要求妞妞放下喜欢的文学作品,去学奥数。

  看到女儿死记硬背公式的痛苦,她也曾想过放弃,但看见别人如此拼命,柳灵也只能打消此念,一边对奥数深恶痛绝,一边咬牙继续奔忙于各奥数培训班之间。“小升初比考大学更残酷,我们身不由己。”

  儿子得了可怜的“9分”

  老牛彻底懵了。一向以儿子聪明为傲的他第一次骂儿子,“你怎么这么笨?”兵兵也懵了。长期积淀的自信瞬间崩塌,他躲进屋里哭了一下午。

  现实也在不断挑战老牛坚持的素质教育理念。

  先是兵兵三年级时,老牛夫妻俩“被迫”把儿子送进了数学补习班。原因是×小老师集体到校外某文化宫兼职补课,兵兵的全班同学都去“捧场”,老牛怕不去得罪老师,只好周末上午也把儿子送去。

  这个补习班也迷惑了老牛。直到兵兵补到五年级,堂兄东东准备参加小升初考试,老牛才发现不对劲。

  东东在学校的成绩不如兵兵,为考取一所私立名校,一直被父母逼着学奥数,曾因做不出题而嚎啕大哭,“崩溃”过好几次。

  老牛偶然兴起,把东东做的练习题拿给儿子做,结果数学经常满分的兵兵“连题都看不懂”。这让老牛很纳闷。

  多了一个心眼的老牛,赶紧找来一套某名校往年的小升初考试题让儿子试做。夫妻俩找来马可一起监考评卷,结果,兵兵只勉强得了“9分”。

  老牛彻底懵了。他试着用二元一次方程给兵兵讲解考题,看着如听天书的兵兵,一向以儿子聪明为傲的他第一次骂儿子:“你怎么这么笨?”兵兵也懵了。长期积淀的自信瞬间崩塌,他躲进屋里哭了一下午。

  考试的打击并没完全动摇老牛的信念。他仍然不相信在教育局的文件规定下,名校仍要看奥数;直到有一天偶然和曾经的老师、某名校副校长在饭局上碰面,老牛问他,今年小升初学校看奥数吗?老师回答他:“看!不仅要看,而且很重视!”老牛这才傻了眼,儿子小升初已近在咫尺。

  老牛终于痛下决心帮儿子报了奥数培训班。夫妻俩也开始轮流在周末早起接送儿子。

  进了奥数班后,兵兵几次考试都备受打击,同学基本都已参加过奥赛和华赛(华罗庚数学竞赛),很多还拿了奖,而兵兵此时还是个“白丁”。

  五年级结束的暑假,老牛给兵兵报了“奥数暑期集训班”。一个多月时间,兵兵第一次在题海中度过。

  柳灵的女儿妞妞则在五年级时拿到了奥数竞赛三等奖,但柳灵和妞妞对这个成绩不太满意。四、七、九中采用摇号升学后,只能拿出部分招生名额招收优质生源,竞争变得更激烈,“奥赛三等奖,都不一定能参加内部考”。

  被质问的暗访

  一位华西医大的教授质问,你们叫教育局把他们小孩就读的学校公布出来,只要他们不择校,我们就不择校;只要他们摇号。我们就摇号,他们敢吗?

  就在兵兵和妞妞为“小升初”冲刺之时,2009年10月,成都市教育局出台了五条“禁奥令”,掀起了史上最强“禁奥风暴”。

  主导改革的教育官员宣称,“在职教师校外有偿补课将被开除”,“招生看奥数,校长将被免职”;措辞严厉的“禁奥令”一经媒体发布,社会反响强烈。

  老牛也“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地给马可打电话念新闻,成都“禁奥”了。马可淡然地回答他,“别念了。”马可泼了老牛一盆冷水:“如果想明年不后悔,就让兵兵把奥数学下去,而且要死命地学。”马可心里清楚,现行教育体制下,名校要选好生源,普通百姓想上好学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谁管得了?“禁奥喊了多少年了,培训班一天比一天火。”而且教育局内部也有争议。前几年成都高举素质教育大旗,结果高考升学率先是被绵阳反超,如今连资阳都赶不上了,结果引起高层震怒,还有官员为此担责下课。

  但“政治正确”的禁奥报道还得做。马可受命去暗访培训学校和兼职补课的老师。

  那段时间,柳灵所在的培训学校风声鹤唳。因开办奥数班被媒体两度曝光,只要陌生人来,都怀疑是暗访记者,一律不准进。

  有一次,马可和多家媒体记者去曝光一名兼职补课的老师,结果被学生家长团团围住。

  家长们痛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进入名校的希望;还有家长痛骂记者曝光是给政府当“丧天良的走狗”;一位华西医大的教授则质问,你们叫教育局把他们小孩就读的学校公布出来,只要他们不择校,我们就不择校;只要他们摇号,我们就摇号。他们敢吗?

  马可被质问得“无言以对,无地自容”。她也知道,教育局内部包括很多省市政府官员的子女读的都是“四七九中”。

  最后,在家长和学生的掩护下,那名老师趁乱逃走了。

  有位初中校长曾对马可直言,他们最不喜欢青羊区小学学生,包括兵兵就读的×小。因为学校历届中考状元,“最好的学生”从来都不是“素质教育搞得有声有色”的青羊区,而是奥数培训最火热的金牛区。

  奇招迭出规避禁令

  各所学校“小升初考试”打的名号也不尽相同,有叫“奖学金测试”,有叫“小升初面试”,有的甚至叫“小学教学研讨调查”。

  这场“禁奥风暴”并未持续太久。2010年1月,“禁奥令”最主要的推动者,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娄进反被调离。这位曾在青羊区推行素质教育、升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后又力推禁奥的改革派官员最终壮志未酬。

  禁令也让很多家长终止了对孩子的奥数培训。

  即使在风声最紧时,柳灵也没中断妞妞的奥数课,上课的地点却从培训学校藏身到了老师家。

  半信半疑的老牛没给兵兵增加补习班,勉强维持着每周日上午两节课。

  在老牛的摇摆不定中,兵兵又坚持学了5个月,就迎来了被禁奥令禁止的“数学竞赛”。

  竞赛组织者有规避禁令的“高超智慧”。禁奥令中“不准成都市教育局所属的义务教育段学校、少年宫等单位将场地租给竞赛单位”;主导改革的教育局官员曾自豪宣称此举是“釜底抽薪”,让竞赛方找不到场地。

  竞赛组织者却巧妙发现了被“禁奥令”遗漏的“职业院校”。最终,逾五千名小学生参赛,兵兵也身在其中。

  但老牛一家三口对此次参赛结果讳莫如深,对马可都不肯透露。她只能猜测兵兵考得太差,“家丑不愿外扬”。

  此后不久,成都6所民办私立中学的小升初考试也光明正大开始。都江堰市教育局接到家长举报,将躲在该市一家宾馆以“小学教学研讨调查”的名义进行“小升初”测试的成都石室外国语实验学校抓个正着。

  在家长投诉和媒体报道下,6所民办私立学校校长被叫到市教育局开会,而教育局也要求违规考试一律取消,并接受群众举报和媒体监督,“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后来马可听说,当天会上有民办学校校长拍了桌子,痛斥成都市教育局违反了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民办学校有自主招生、自主命题、自主选择考试方式的权利”。

  考试果然如期举行。包括兵兵和妞妞在内,上万名小学生参加,场面之壮观,比起高考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这场在教育局眼皮底下明目张胆进行的“小升初考试”,成都所有媒体只字未提。

  这场考试也惊醒了众家长。许多在禁奥令颁布后终止孩子奥数培训的家长追悔莫及。

  在“万人赶考”、1∶1000的残酷竞争中,妞妞如愿考取了一所私立名校的二等奖学金,母女俩相拥而泣。

  之后几所知名公立中学也展开了对优质生源的“招考争夺”。为规避禁令,各学校奇招迭出。

  一所知名初中为避人耳目,将考试地点设在市郊某大学内;一所中学则将考试时间定在早上7点半-8点半,“算定记者们此时还在睡觉,等接举报赶到现场也早已人去楼空”;一所名校在家长前一天电话询问时还称没有考试,晚上却突然改口,为不留把柄,没有试卷,老师直接在黑板上写考题,以奥数为主。

  各所学校“小升初考试”打的名号也不尽相同,有叫“奖学金测试”,有叫“小升初面试”,有的甚至叫“小学教学研讨调查”。

  “彻头彻尾的教育怀疑主义者”

  “小升初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能力,是家长的能力。”马可感慨地说。

  突然降临的择校大战让家长们措手不及,带着孩子“四处赶考”。有家长打电话向媒体抱怨,由于相信了教育局文件,结果错过了考试时间,“让孩子的准备打了水漂”。

  马可将家长的投诉向教育局“反映”,接电话的官员劝马可不要再关注了。

  眼睁睁看着各名校举行了“小升初考试”,而兵兵依然没着落,老牛夫妇彻底动摇了。夫妻俩开始互相埋怨,妻子怪老牛当初不该坚持不听马可建议;老牛则怪妻子当时怕儿子吃苦。

  就在老牛绝望时,一所公立名校致电老牛,通知兵兵前去“面试”。老牛为此好一阵兴奋,马可闻讯后也很激动,一字一句教他面试时该说啥。

  当晚,老牛夫妇轮番上阵扮演考官向兵兵发问,甚至还准备了一个面试问答的英文版本让他全背下来。兵兵被问得眼泪汪汪,一家人折腾到半夜。

  等次日“面试”结束,老牛在电话里破口大骂,“去了就发张试卷让做,全是奥数。”马可一听也感慨自己一时大意,竟没早反应过来。

  过了三天,这所学校向马可为难地表示,“70分以上我们才考虑,但兵兵只考了40分。”眼看兵兵要由摇号决定命运,老牛委托马可打听摇号区域。这是教育部门一直隐晦不言的秘密。马可辗转打听到,几所名校的摇号“可能是位于一环路以内”,老牛又赶紧张罗着给儿子改迁户口。

  最后时刻,老牛用尽所有资源“找到市上关系”,终于帮兵兵敲定某名校,一颗悬着的心才安定了下来。“小升初考验的,不是孩子的能力,是家长的能力。”马可感慨地说。

  与此同时,却有家长在孩子考中名校后,为排队交钱而大打出手。因名额有限,即使考试过了,也可能报不上名。

  经历了“小升初”的打击和折磨,老牛对自己曾经信仰的素质教育,对培养了兵兵六年的×小,看法彻底改变,“都是花架子”。

  今年小升初,兵兵班上同学一个都没考上名校,而同小区一位大学教授的女儿也在兵兵参加的那所名校“面试”中落败,只得了兵兵曾得过的可怜的“9分”。

  如今的老牛,已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教育怀疑主义者”。

  儿子小学毕业后的这个暑假,老牛早早安排好了补习班。老牛现在只相信眼前既得的东西,那些别人允诺的美好图景,总让他有种“小心又中了圈套”的提防感。

  (老牛和马可均为化名).



反抢跑论:大家都是受害者 回复 33#ccpaging 的帖子
  这样的结局,所有的孩子都是受害者。
  (1)没有进“名校”的孩子是受害者。他们不但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且受到了欺骗;
  (2)进了“名校”但被迫练奥的孩子是受害者。他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其中包括:牺牲了应有的休息和游戏时间,浪费了大量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时间,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厌恶数学,受挫,失去学习信心,甚至失去自信……
  (3)喜欢奥数也进了名校的孩子也是受害者。因为要能够胜任这种选拔考试,光喜欢奥数是不够的,还要大量的练习——为了准确、快速应答各类变态奥数,必须在自己已经懂的题上大量重复练习;何况,更多的情况是,记忆公式、诀窍机械答题,实际并没有懂;即使是最好的情况,孩子天资聪明,全都知道奥数解法的道理,但因为中学可以用更加合理的方法解决这些题目。长远来看,这是在浪费天资极佳孩子宝贵的童年成长期。
  总之,没有一个孩子能够免受这种制度的危害。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9-19 09:25 编辑 ].



反抢跑论:大家都是加害者
  几十年前,007报名上小学时就会从1数到100,可以扳着手指头做10以内的加减法,还会写自己的名字。这让当时的老师很惊讶——在一个贫困而封闭的山村,居然还有这样“聪明”的孩子!呵呵,那是007的妈妈年轻,煤油灯下闲着没事,顺便教的。可是,母亲这么一点点作为就奠定了007一生的基础——007跟自己的山村同伴们相比,他们都因为007的抢跑而输在了起跑线上!
  必须说明的是,007的母亲并没有“不输在起跑线上”的自觉,并不是出于想让007压过同伴的考虑而教我这点知识。她让007学这点知识,并没有费多少神。换句话说,6岁的007对这点简单的知识有这个接受能力。现在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在进小学的时候,所掌握的学识远远超过了当年的007,而且这是他们的父母在“不输在起跑线上”和“零岁教育”之类的观念指导下自觉行动的结果。现在的小朋友为什么学这么多?是因为他们更聪明?是因为他们更好奇?如果不是,那为什么不像当年007那样,入学之前顶多就学个10以内的加减法?
  追根究源,事情就坏在007妈妈那样的人身上。当许多像007妈妈那样的人,让孩子在入学前就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那就不算什么稀奇。为了让小学老师觉得我们的孩子聪明,就要学20以内的加减法!光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不够,还要会识数百个汉字!先自觉到这一点的父母,又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了。
  可是,好景不长!若干年后,这些父母的先进经验变成大多数人的共同信念和行动。如果多数孩子在入学前都会20以内加减法,都识几百个汉字,那么,“不输在起跑线”上的策略就是,学更多更难的数学,如会九九乘法,学更多的汉字,直到能够阅读,另外还加学英语……这大概就是今天的上海小朋友入学时的“不输”标准吧?
  孩子们的竞争可不是一次性的短跑,而是一程接一程的漫长竞争。小一小二可以吃老本,小三还能吃吗?小四、小五呢?我们拿什么证明我们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更优秀呢?我们用什么样的资本让名初中接受我们的孩子,而拒收别人家的孩子呢?喏,我的孩子作文获奖了,英语有星了,奥数得奖了,他的孩子却没有。
  小一小二奥数确实很难,可小三生却可以轻松搞定;小三小四的许多奥数也难得不可思议,小五生、预初生学过简单方程之后把它们当笑话,当小菜……原来,又是在提前学习,在超前学习。说得难听,就是在“抢跑”,在“偷跑”……
  抢跑的人多了,富有远见的父母就会让孩子更早抢跑,也就会出现让小三生做高中生都会抓狂的变态数列、排列组合题!……
  我们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好不断提前抢跑的时间……
  后果大家都看到了,更严重的后果还在后面!

       “抢跑”是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抢跑可以获利,是一个人人都已经知道的“秘密”。不拔苗助长不抢跑的人家是傻瓜,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可是,抢跑一旦成了一种普遍的行动,一般地抢跑就不能超别人,就不能获得额外的收益。于是,孩子们便催逼更加超前地学习本该在后边学习的内容。抢跑便成一种恶性竞争,并且在恶性循环,越抢越超前,越抢越残酷,越抢越让孩子难以承受。抢跑便成一种让所有孩子和父母深受其苦的公害。
        谁应该对此承担责任?前面的描述已经说明,大家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不但种种抢跑培训班是加害者,招收抢跑者的学校是加害者,政府坐视不管,甚至纵容学校招收抢跑者,更是加害者。除此之外,各位叫苦连天的家长也加帮凶,也是加害者。
        我们明知拔苗助长不对,抢跑不利孩子身心健康及长远的学习进步,却逼迫自己的孩子力不从心地抢跑,是无奈的加害者。
        我们明明深受其害,却只炫耀抢跑得来的好处,不说为之付出的代价,公开地宣扬抢跑,为种种抢跑行为张目、辩护,诱使别人加入抢跑者的行列,更是不可理喻的加害者。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9-19 10:00 编辑 ].



反抢跑论:抢跑可耻
  在适度的情况下,“不输在起跑线上”是一种积极的、对后代负责任的养育观。但是,现在过头了!
  第一,我们把孩子的同级同学都看成了你死我活、你下我上的竞争对手,在发动一场没有休止的“一个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我们忘记了孩子的同龄人也是他的玩伴、同学、朋友、战友……排他性的恶性竞争对我们的孩子不利。
  第二,我们错误地把成年人的竞争转移或引入到了孩子身上。孩子在年幼的时候既不能正确理解竞争,也不能在身心方面胜任残酷的竞争。过早地把孩子投入到竞争之中,对孩子绝对是一种伤害。
  鉴于以上认识,我一再呼吁: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不要鼓励孩子过度竞争;要竞争就到孩子身体壮实了、心智成熟些、发展的潜力和倾向有较充分显示再说,比如说,到了高中阶段似乎就比较合适。
  我知道这个想法很天真。因为,这种想法必须是人人赞同,或者大部分人赞同,才能成为现实。这正是我要说的——反对在孩子中提倡排他性竞争,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公民行动。例如,我本不想抢跑的,可是有人抢跑,而且因此获利,那我也会抢跑。你抢跑一段,我比你抢得还多。扼制这种恶性循环,就要确立、营造“抢跑可耻”的观念和舆论。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9-19 10:15 编辑 ].



反抢跑论:对“抢跑可耻”的中式怀疑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9-17 15:42 发表
看了体育竞赛中的“抢跑”现象,俺比较怀疑你关于“抢跑可耻”的观念能被大家接受。

=======================
在奥林匹克章程上并没有对参赛者年龄作出明确规定和限制,但考虑到人体的承受能力和健康方面的原因,大部分运动项目对年龄是有要求的,比如参加奥运会拳击项目的选手不能超过34岁,而奥运会参赛年龄的底线通常规定是不小于14岁。 体操、跳水运动员不得小于16岁。

叶乔波:国际奥委会需改革 应取消对运动员年龄限制
http://news.ifeng.com/sports/zon ... _4685_1566367.shtml

叶乔波:我觉得运动员的年龄不是问题,相反,国际奥委会在体制上应该进行改革,应该重新做一些评估跟决策。这次冬季奥运会年龄最小的是日本的一个速滑运动员,才15岁。国际奥委会并没有限制她的年龄, 只要是在同一个竞争舞台,只要是公平的就足够了,而不是在年龄上或者在某个选手的个人的特征上做限制。你不能说这个运动员一米八了就只能一米七,超过一米七就不能参加比赛。在同一个场地上他的竞技能力的展示,这是最主要的。当然在规则范畴内,时间段范畴内出现问题,我们个人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继续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就是中国运动员可能年龄偏小就参加比赛,相比欧美运动员是有一定的差异,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更加主动的出击,比如要向国际奥委会提出申请不管是14岁,还是12岁,甚至10岁,只要有能力在竞技舞台上跟所有的运动员同场较量,能够拿冠军,那你就是当之无愧的。我个人认为,在规则上要进行改革。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10-9-19 09:42 编辑 ].



.



反抢跑论:为什么要限制低龄竞争?
引用:
原帖由 葱妈妈 于 2010-9-17 16:46 发表
看了那么久,看到这里,实在忍不住要说一句了。
国际奥委会对年龄的限制一定是有道理的,应该是本着对运动员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的。
首先要明确,运动员也是人,也有她正常的生长规律,要取得成绩,不能以牺牲自己的身体为代价。
这也就是中国运动员的可悲之处,在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之前,他们就是被当作了机器来训练的。
你知道金牌的背后,有多少孩子被荒废掉了,看看那些从体校里出来的,没名气的孩子,你就知道了。他们要文化没有,要技术没有,要钞票也没有。。。。。。只有一身的伤病。
所以,我觉得叶乔波的这番话没道理的,这不是公平不公平的问题。
.



反抢跑论:一个竞争失利者的教训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9-17 16:51 发表
我说说竞赛吧。

大概是1986年的冬天吧,以国家名义参加奥数比赛并因此而展开全国范围内的选拔。那一届,车晓东是第一名。那时参加的人都是凭兴趣学出来的,竞赛也只在高中才有。谈不上抢跑。

真正的抢跑最早出现在体育上,成功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奥运冠军里边有不少。俺就说个失败的例子。

我表弟是从5岁开始学习武术的。那时候李连杰刚出头,他妈妈就希望儿子成为像李连杰那样的。表弟那时候人蛮聪明的,码相也好,父母都长的比较高大,看起来蛮适合搞体育的。先是参加业余体校,每周去一次,后来隔天去训练一次,再后来进了市里的少年队,每天去训练半天。蛮苦的,他们家住郊区,到训练队要走差不多10公里。表弟在队里的表现也算不错,市里的老三吧,但仅仅是单项。这个成绩拿到省里就不行了,因为他所在的市里,武术不是强项,而省队要跟别的省队比,简直就上不了台面了。国内公认的,武术队以北京、河南、上海这几个比较强。表弟还是很听话的,也很努力,可是始终没有成绩。就这么一年年努力下来,到了18岁,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体院了。这时才发现,文化课不行。让我老爸帮忙补课,总算是考进了省体院。现在已经毕业了,只能干保安,还是在他妈妈的同学开的公司里边。老板想提拔他,他自己也想往上走,可是啥知识都没,管理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都木有,痛苦啊。

现在说起这件事,家里边的人都后悔,早知不是武术这块料,玩一玩,好好把文化搞上去,处境也许会好些。其实,我记得在表弟小四小五的时候,成绩还是不错的。当时问过教练,这孩子能不能练武术,我们听起来那个回答是模糊的,可他妈妈偏就听进去“可以”的那部分。

有这么一个例子,现在家里人对竞赛是深具戒心的。竞赛毕竟过于狭窄,竞争十分残酷,胜者王败者寇。如果是那块料,一般地拎一拎就能上去了,那也罢了。如果不是那块料,霸王硬上弓,费时费力,耽误了全面的学习和生长,真是得不偿失。
.



引用:
原帖由 soo-goo 于 2010-7-24 14:50 发表
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现在新加了几层楼,欢迎发言!.



OMG,已经噶长了。。。。.



再说一个懂得取舍而成功的例子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国家二级运动员,曾经有段时间是每天下午到少体校去训练的,所以她下午通常不上学校的课。成绩一般般。
大约是初三开始,此同学再也不去体校训练了,一门心思专攻学业,成绩见长,最后考取了重点高中。高中毕业之后直接去美国上大学,一直到博士毕业。
记得有一次她说起过,想要当运动员出名成功太难了,不知道要吃多少苦,牺牲多少时间,最后也不见得就能得出人头地。假如把训练的时间花到功课上,起码能有个大学毕业。
我觉得不论这样的决定是她自己做出的还是父母做的,能够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有个明智的判断太重要了。.



后来者居上 并 回复 43#葱妈妈 的帖子
初三发力并不晚。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俺一直比较惭愧,初中三年玩的太多。高一才开始醒悟发力、刻苦了下,高二参加高考。
这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化学习,抢跑其实意义不大,身体长开了,思维成熟了,学习起来很轻松的。
最近看了美国小学的数学教科书,其中知识的部分确实不多,他们的小学生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等。有这些基本的素质,掌握知识要容易得多。
试想下,一条数学定理,是老师教会好,还是学生自己推导出来好?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老师的总要还给老师,自己有才是真的有。可是当我们把大量的知识下放到小学以后,当我们拼命的在知识的数量上抢跑的时候,老师和同学又怎么可能耐心细致地去推导,从而得到基本素质呢?.



引用:
原帖由 ccpaging 于 2010-9-20 14:58 发表
初三发力并不晚。这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俺一直比较惭愧,初中三年玩的太多。高一才开始醒悟发力、刻苦了下,高二参加高考。
这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化学习,抢跑其实意义不大,身体长开了,思维成熟了,学习起来很轻 ...
说到数学的学习,昨天我家发生了一件让我很辛酸的事情。
昨天我很随意的在网上看到几道数学的巧算题,于是打印下来,回家给女儿讲解。
小孩子一本正经拿了纸和笔,中规中距的做起了题目,格式,字体都极为端正,仔细,一丝不苟。
我说:“放下你的笔,我不用你写一个字,只要你告诉我思路,即使没有结果也可以。”
最后孩子哭了,她说老师要求他们这样的,有规定格式的,离开规定格式她就做不来题了。
我说:“这不是学校的作业,只是我跟你之间的讨论,我们抛开所有的规矩、格式,我只要你告诉我方法。”
可怜的孩子,居然坚持要写完所有符合老师要求的计算格式。
唉。。。。三年级的孩子,真不知道我们的教育要把他们带向何方。

顺便问一句,为啥找不到这个帖子呢?.



回复 45#葱妈妈 的帖子
哪个帖子?.



回复 46#ccpaging 的帖子
不好意思,是我自己没找仔细,因为这个贴子的标题不太引人注目.



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并 回复 47#葱妈妈 的帖子
我还以为你在找这个帖子呢?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16378-1-1.html

三年级放飞:规律(1)八个乒乓球运动员打循环赛

前言
   首先,声明我不是老师,也没有教育经历,这个算是的处女课案吧。大家要鼓励、要批评,不要砸砖。
   其次,主要是摹写hxy007的课案,如果有哪里不对的话,肯定是我的理解有问题,不能怪hxy007。
   最后,可能会写的比较慢。我慢慢写,有兴趣的朋友慢慢看。性子急的朋友别催我。

问题
   有8个人参加乒乓比赛,每个人都要与其余的每一个人赛一场,一共要赛几场?
   这是一个问题,不只是数学研究,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有的甚至是从如何产生一个问题开始的,所以请大家不要奇怪。

课前准备
   其实我觉得没什么要准备的。
   课前需要备案翻书,把2-30年前已经发黄的高中课本翻出来看看?不需要,至少这个问题不需要。因为你备课越多,你想告诉学生就越多,而你告诉学生的越多,学生想的就越少,学生想的少,搞明白的就少,学习的效果就打折扣了。而且,请BBMM们搞清楚,我们目的是要学生学、学生搞明白,不是老师学。所以老师搞得无论多明白,那都是离题万里。
   就这么赤膊上阵?是啊。当然做老师不能那么实诚,不能真“赤膊”,该穿的衣服还是要分性别、分季节穿好的。老师还是要有老师的样子。如果你实在是感觉到心里不踏实,手里要攥住什么的话,那就准备一副扑克牌吧。
   什么时候给学生上课呢?这是满重要的事情,最好选一个黄道吉日。这一天,天气不错,心情也不错,最重要的是有时间。
   估计需要1-2个小时。不是说1小时完成的就聪明,2小时完成的就笨。其实就是“混”时间,混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天气好到什么程度、心情好到什么程度、有多少时间可以“混”。“混”到什么程度可以结束了呢?“尽其声”,不是指老师哦,是指学生。让老师“尽其声”,那对学生来说就是唠叨了。
   那要是学生“没声音”怎么办啊?这确实是个问题,越是高年级的孩子越是“没声音”,因为他们都是课堂上的好学生,好学生上课时是不能瞎想八想的,更不能随便说话。就是因为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老师们(也就是BBMM)需要看这份课案,因为我会尽量想出各种BT的招数,让学生“发声音”,不“发声音”都不行。

开始上课了
    前面我们备课备好了,时间也选好了,那就上课吧!别急,我忘了说一件重要的事情。咱们可不能跟学生说要上课,好像学生们一听见“上课”两字,他们就会双脚并拢、抬头挺胸、目光前视,端坐于椅子上,其实这没什么不好,习惯成自然了嘛。不过,在这堂课上,我们希望孩子“发声音”,这种“上课”不可能进入正常的“发声音”状态,背离了我们的初衷。那怎么办呢?
    一、我们不说“上课”,而说“研究”
    就是BBMM和孩子一起“研究”数学。
    研者,磨也。磨问题、磨事,研的越久,胡椒面就磨的越细,味道才出得来。该死,到底不是专业老师,说着说着就说到厨房里边去了,不过道理是一样的。磨时间、磨人,玉不琢不成器,玉不磨也不能成器,这是花时间的事情,玉器之珍贵也许与此有关吧。
    究者,刨根问底也。
    二、学生在什么状态下“发声音”最多
    当然是放松的状态,心情好的状态啦。我不知道你的孩子在什么状态下“发声音”最多,但是你一定知道。有的同学就喜欢趴在桌上,朝上看着你“发声音”,那就这样好啦。有的喜欢把脚跷在桌上,那也没问题,洗脚兼换双新袜子就行。
    不过,为了体现研究者的平等地位,建议在圆桌上讨论。没圆桌的话,方桌也行,不过老师最好和同学坐在同一边,因为这才体现出“同一战壕的战友”挑战数学难题的味道。

    "研究之前请同学们把文具准备好?"
   “老师,你没说要拿文具啊?”
    晕,我的课前准备没说错啊,我说的准备一副扑克牌,那是教具。老师准备教具,学生准备文具。学生搞研究要带文具,就像战士上战场要带枪一样,这是天经地义的啊,不需要老师说的。

正式开始研究了
、、、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9-20 16:13 编辑 ].



回复 48#ccpaging 的帖子
赞自己一记,写得真好,颇有 hxy007 的范儿。送花了。.



回复 49#ccpaging 的帖子
收藏了,看来我要把你和007都加为关注,当星星一样的追了。.



回复 50#葱妈妈 的帖子
007 的数学置顶帖就很值得 认真 看,记录了旺网上好多BBMM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思考、经验、案例。.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