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脑子里对70年代的记忆还有多少?

我是70年出生的,从小是看着聪明的一休、霍元甲、陈真长大的。那时家里没有电视,要早早吃了晚饭硬着头皮到有电视的人家里看,还要看人家的心情怎么样。

[ 本帖最后由 大头儿子的妈妈 于 2008-9-9 14:45 编辑 ].
评论(338)



记忆中商店里总把脸拉的老长,似乎人人都欠他/她钱的售货员~~~~
记忆中公交车 挤死人,而且永远只有一个门上下的~~~~
记忆中家里只有黑白电视机 ~~~~
记忆中冰棍可以5分钱一支~~~~
记忆还有很多很多。。。。。。

大家说说吧~~~同时70年代的人.



记得看《大西洋底来的人》时就是在邻居家,后来我家也买了,当时是黑白电视。不过感觉很高兴很激动的。.



香烟:丰收,大前门,凤凰。。。。。。.



秋天到了,大家又开始怀旧啦?
这两天跟着另两个帖子,在听老歌,沉浸其中,真不错!

我小时候看铁臂阿童木,快上初中时看花仙子。.



"喇叭裤"到"健美裤".....
粮票,油票,打酱油.......



嘿嘿,至今我还留了几斤全国粮票和上海粮票呢!.



上学前是黑白电视的时候,喜欢排球女将——小鹿纯子,雪凝、还有小兰邓波的影片~~~
初中的时候看了雪山飞狐,绝代双娇....迷上了小鱼儿,可惜现在在色戒里咋那么老啦

小时候的零食,我记得是到弄堂里来爆的爆米花,糖瓜,烤鱼片,锅巴.



长命牌牙刷,搪瓷面盆,百雀玲面霜,永久自行车~~~~~~~~~~~~~~~.



买菜要排队;听到有大米,大人们马上拿起米袋奔到粮店;小队活动经常是到粮店捡地上的米;鞭炮里的炸药不是很厉害,为能多玩一会儿,不是一串串的放,而是拿在手里,一个个放;夏天,提着热水瓶去拷冷饮水;玩的游戏是跳橡皮筋、丢沙包、弹子、刮片、香烟牌子。.



这个是70年代后期的人,70年代前期应该有的印象是 难忘的战斗  渡江侦察记  第8个是铜像  春苗 青松岭 平原游击队.



回复 11#s1100 的帖子
对呀,等我有记忆了就是70年代后期了呀.



跟着大人去买米,粮店里的伙计在里面高声喊:" 准备好了伐? 下了!" 一拉绳子,大米哗的一下从上的蓄米池通过量米器倒进布袋里.
放学先不回家,在外跳橡皮筋, 踢毽子,到天黑才回家.  喜欢自家做的毽子, 为此还拔掉公鸡上的漂亮羽毛. 收集糖纸, 做纸制的糖纸眼镜..



满小区的大孩子小孩子在一起疯玩,上窜下跳,个个体格健壮,比现在的孩子更亲近自然,分得清五谷,体验过农具,骑过牛马驴骡,追过狗,撵过猫,拔过邻居家大公鸡的翎毛,挖过农村的红薯,掰过他们的玉米,上树掏过鸟窝,下河摸过鱼虾,拳打北山猪,脚踢南海羊...
基本上一个男孩能做过的调皮事都要做一遍的,然后是老爸的胖揍,老妈的叹息,之后慢慢的长大了..



印象最深的是春节凭票买带鱼,那队伍长得哦...现在想起来都很好笑..



1分钱两颗糖,一毛钱10个甘草橄榄.



毛主席去世了我们站在校园里哭
在北方的城市里。除四害,我们比谁到厕所挖的蛹多;记得还交过粪肥给学校,想不明白是怎么弄来的.



想当年,坐在帅哥骑的摩托车上,烫个"爆炸头",上身穿蝙蝠衫,腿上穿着喇叭裤,手提双卡的录音机,里面放邓丽君的歌,嘴巴里吃着0.3元一包的话梅(纸包的)走在路上,那个爽啊! .



冬天帮家里搬煤球,买白菜,只有星期天一天休息,要去米店排队打油。感觉买一样东西,随便什么东西都是可以用一辈子的。和妈妈上街,总要逛很多布店和毛线店。买什么东西都要凭票。到了上小学的时候还有在面票。很多很多。。。.



桔子味的冰棒4分,奶油味的5分,小冰砖1毛.



小时候上海有很多弹格路,坐在爸爸、哥哥自行车后座上一弹一弹的
小时候白雪冰砖0.44元一块,可以半块买的,可是每次春游、秋游时爸爸只给我0.2元,冰砖看得到吃不到
小时候一大包鱼皮花生5分钱,三角形的包装,令人怀念
春节时按照家里人数来分大家庭、小家庭,然后发放买鸡(鸭)的券,天不亮时就要去排队,如果要排2个队,就拿个篮子占位子.......



你们大概都是在大城市长大得孩子, 我来自东北的一个小城,70年代我在读小学, 记得, 似乎是秋天的季节,在教室里, 孩子们一排一排的分别站在椅子,桌子上,练合唱。 北方的秋天秋高气爽, 阳光亮的很透彻,透过教室的玻璃窗, 打在我们的身上,光影的组合现在想起来都是记忆犹新。 北方的冬天很冷,我们的教室要生炉子, (很多人大概不知所云), 低年级的老师除了给我们上课还要负责烧炉子, 到了高年级有些能干的男生才会开始帮老师做这件事情。 所以现在想起来,对小学的老师非常感激,那时候, 由于年代的关系,老师真是奉献, 什么都不图的教书育人。 到了夏天,最大的奢侈就是是五分钱一根的冰棍。 哪个同学能从兜里掏出一毛钱,买根冰砖, 我们所有人都会向她投去无比羡慕的目光。.



记得那个时候看《哈里森敢死队》,对美国大兵很敬佩的.



回复 13#小婕妈 的帖子
是的是的,现在粮店都没有了.



引用:
原帖由 揄扬 于 2008-9-9 14:46 发表
记得看《大西洋底来的人》时就是在邻居家,后来我家也买了,当时是黑白电视。不过感觉很高兴很激动的。
还有《加里森敢死队》,没全播完,好像是反映太暴力的说。不过比起现在的是小菜一碟了。.



引用:
原帖由 成长不烦恼 于 2008-9-9 15:35 发表
毛主席去世了我们站在校园里哭
在北方的城市里。除四害,我们比谁到厕所挖的蛹多;记得还交过粪肥给学校,想不明白是怎么弄来的
就是就是,刚才还在和同事说:毛主席和周总理去世我们都安排在小学的大礼堂里,当时还小,根本不懂事,看见那么多的大人在哭,觉得很有意思,还在笑,于是,被一旁的祖母扭了一下,痛S了,就大声哭起来了~~~.



回复 21#VanVanMM 的帖子
白雪冰砖0.44元一块---那是中砖,还有大砖0.78元一块.



引用:
原帖由 燕山月似钩 于 2008-9-9 15:43 发表
桔子味的冰棒4分,奶油味的5分,小冰砖1毛
蜡纸包的枕头面包(好像一角九分),嵌块简装冰砖吃吃,那个美味啊!.



还有家门口开的日夜商店,和传呼电话,0.13一两的话梅塘.



1、大人们倒马桶,拎着马桶要穿一条弄堂,还对我说:勿要觉得腻心,侬下堂阿要倒呃!

2、包馄饨要包好多,然后大院子里一家送一碗,最后才能自己吃到。

3、很小的时候,公共自来水龙头旁边,坐着个管理员胖阿姨,要用水的,付一个小的竹牌子,才能放两铅桶自来水。

[ 本帖最后由 装只铃 于 2008-9-9 16:08 编辑 ].



引用:
原帖由 miyuma 于 2008-9-9 15:54 发表

蜡纸包的枕头面包(好像一角九分),嵌块简装冰砖吃吃,那个美味啊!
哈哈,普通的枕头面包是0.09元,有一种有奶香味的是0.13元,春游如果带这种面包,同学都会用羡慕的眼光看着~~~.



引用:
原帖由 大头儿子的妈妈 于 2008-9-9 15:53 发表
白雪冰砖0.44元一块---那是中砖,还有大砖0.78元一块
0.44是涨价以后的价钱,最早的价格是0。4元.



回复 31#大头儿子的妈妈 的帖子
哈哈!记差了,本来是想9分的,感觉太便宜加了1毛。
那时还有食堂勒,油条4分。吃生煎是偶尔开荤啊,吃碗小馄饨也要眉毛鲜特。.



雪糕8分/根,分为奶油和可可两种;还有大雪糕,是0.13分/根;简装冰砖0.21分/块,是我的最爱。印象最深的是寒假里与同学一起排除买年糕,队伍排得好长,于是一起跳橡皮筋,最终结果是:排队排过头,重新排起。

[ 本帖最后由 yuanmina928 于 2008-9-9 16:13 编辑 ].



布店也要排队的哦,乔其沙,的确凉,人造面的料子买了做裙子。.



还有老虎灶,我常去泡开水,一拎要好几只热水瓶呢,好象现在反而要拎不动了。.



买肉要肉票,买鱼要鱼票,豆制品要票票,布有布票~~~~~~~记忆中的确良是不用布票的,因为要比棉布贵。.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南货店里有卖三角包的油氽果肉(油炸花生米),鸡仔饼,开口笑,还有小方块奶白蛋糕。熟食店里包熟食用两层纸,里面一层是油纸,外面是普通的纸,拿在手里好满足。天鹅阁的红肠面包---个小小的梭型面包里嵌了三片厚厚的红肠,还有香喷喷的咖喱包,都是三角一只;天津馆里的菜馒头比肉馒头要贵,1角1分两只,肉的是1角两只。只要说声赶着上学就可以插到第一个买,排队的叔叔阿姨都笑眯眯的。夏天,天津馆里有堂吃冰淇淋。吃刨冰常常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复兴路陕西南路口的一家食品店,现在还开着呢。另一个是在城隍庙原来动物商店的隔壁。烟纸店里的棒冰雪糕是放在广口的保温瓶里卖的,上海电影院的后门有泡冰水的,复兴路两旁的行道树长得密密,就像搭了个凉棚,太阳一点也嗮不到。买西瓜肉时学大人的样叫着:“阿姨,卤多点!”傍晚的弄堂好热闹,大家都在乘风凉。谈朋友的要一前一后等到出了弄堂到至大马路才手搀手,都认识的,不好意思。还有帮人家拆沙头,拆起来也要点技巧哦。东湖电影院里看立体电影。复兴公园里乘电马。买小菜的主妇4、5点钟要出门,晚了就买不到。弄堂里男小囡和女小囡一道踢毽子,跳绳,跳橡皮筋。 太多太多了!真想回到那无忧无虑的日子。.



還沒出生﹐不知道.



引用:
原帖由 一宝 于 2008-9-9 16:43 发表
南货店里有卖三角包的油氽果肉(油炸花生米),鸡仔饼,开口笑,还有小方块奶白蛋糕。熟食店里包熟食用两层纸,里面一层是油纸,外面是普通的纸,拿在手里好满足。天鹅阁的红肠面包---个小小的梭型面包里嵌了三片厚厚 ...
找到邻居了~~~ .



楼上妈妈写的让我温馨又感慨。上海电影院隔壁的绿豆刨冰还记忆犹新。
真是老了,要开始回忆过去啦?

[ 本帖最后由 miyuma 于 2008-9-9 16:52 编辑 ].



电影佐罗连看三遍,每次2角钱,巨款啊!.



[quote]原帖由 VanVanMM 于 2008-9-9 15:44 发表
小时候上海有很多弹格路,坐在爸爸、哥哥自行车后座上一弹一弹的

阿拉叫作:吃弹簧屁股。.



勾起太多太多的回忆啦。昨天我还在和我老爸说起呢,每逢过年全家出动拿着篮子到菜场排队,我基本是负责排那个人最多的买肉的队伍。看着那个挥刀斩肉的当时觉得很好玩的。记得我们家一表姐是在菜场做的,当年这个职业真叫吃香啊。现在真是难以想象啊。。.



放暑假有向阳社,今天去张3家做作业,明天去李4家。.



回复 13#小婕妈 的帖子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和家人一起排队买菜,有时刚排到菜就没有了! 喜欢看大西洋底来的人,喜欢吃油墩子,和弄堂里的小朋友一起玩四国大战,在小学时踏和修缝纫机做手套。.



引用:
原帖由 小婕妈 于 2008-9-9 15:27 发表
跟着大人去买米,粮店里的伙计在里面高声喊:" 准备好了伐? 下了!" 一拉绳子,大米哗的一下从上的蓄米池通过量米器倒进布袋里.
放学先不回家,在外跳橡皮筋, 踢毽子,到天黑才回家.  喜欢自家做的毽子, 为此还拔掉公鸡上 ...
一样一样啊!粮店后来就没有了,各种票票一直到我读大学时还有,还分上中下旬的。.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