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经济水平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

写下这个题目主要是来源于这一年来对于孩子择校、读书方面的个人经历的感触。
过去从来不对孩子的学习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人都有长短,这方面短了,可能在其它方面就长,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现在和将来,对孩子的要求都不仅仅是分数,情商和健康往往更为重要。再者,从我个人经历来看,无论中、小学,过去同班同学当中,成绩很好的,如今往往也没做出很惊人的成就,倒是过去成绩平平的甚至倒数的不被老师看好的现在发展不错。于是,只希望孩子能够在一个较好的学校能够愉快地学习,做一个快乐的人,就足够了。
虽然这么想,但觉得学校的校风、教学质量还是非常重要的。于是一年前,当很多家长已经为孩子补这补那、考这考那、托来托去的时候,自己才发现自己像个傻瓜似的,什么行动都没有,该为儿子规划一下他的小学取舍了。小学主要是跟户口跑的,户口可以根据房子落户。想到自己的娘家在杨浦,对口杭州路笫1小学;结婚时买的旧公房在浦东德平路,对口罗山小学;在黄浦买过套新房,对口应昌期围棋学校,当时该校的党委书记还是我的老朋友;当时又住在浦东联洋,对口进才实验,硬件很好。这4处地方分别对口不同的小学,不知道让儿子上哪所好。于是在社区论坛上发帖,请大家帮我出出主意。结果,有热心出主意的,大多数都认为联洋对口的那所进才实验学校不错。而有的回帖却让人哭笑不得、大跌眼镜:“有那么多房子,孩子上随便什么学校都可以了,长大只要会数钱就行了。”昏,其实也就几间破旧小房而已,还搭上了娘家的房子,这在上海像我样的人不要太多。
当然,最后的结果却是没有选择以上4所学校的任何一所,很戏剧性的。老公偏偏不喜欢住在联洋了,没买车的我们,住在联洋买早点不方便,买菜不方便,去哪里坐公交都不方便。加上我家的那套房子正好冲在路口,从早到晚车行不断,影响休息。老公在家附近逛了半年,看中了附近的浦东笫二中心小学,学建筑的他说,那学校的房子看上去挺舒服的。结果,就买下了那里的公房,儿子去了二中心。
在联洋,认识了不少小孩的爸爸妈妈,他们对小孩的教育是很重视的,但很少重视名次和分数,而是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可是,自从上了旺旺网以后,几乎看到了全上海的家长的情况,他们有的对孩子的学习抓得非常紧,每一分都非常重视,如果考了100分或者笫一名,立刻拍手相告,如果只有99分,会立刻苛责孩子为什么不考100分。真是让我吃惊不小。我可是只要儿子能够跟上就可以,尤其在1年级。
更让我吃惊的是,那么小的孩子,有的居然已经考了很多的证书出来,什么级什么章,名目繁多。有的小孩在大班的时候已经去考过好几个名校了,而我居然不知道!我只好承认自己跟社会脱轨,应该对孩子抓起来了。
要抓也没办法,谁叫儿子是晚熟的?他开口都比其他小孩晚。当有的女孩子1岁已经口齿很伶俐时,他1岁半还是吞吞吐吐的。当然我也不担心,我幼儿园的时候也是个小结巴,而且我一年级的时候也是老师眼睛里的差生,专门在最后一排和别人说话,开小差。我的朋友百联集团某公司的总经理曾经对我说:“你放心好了,儿子的智商80%以上遗传母亲,你们夫妻过去读书都不错,没什么可担心的。”
正当我为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落伍而烦恼,因为看旺网多了,更看重分数、名次了。最近在联洋MSN群聊天中,发现这些小孩年纪差不多的妈妈们,都认为我对孩子的分数太看重了。她们都欣赏愉快教学。她们更乐于让孩子去各种地方、广泛旅游就锻炼,接触不同的事物。她们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小孩,不久的将来是四只眼,病病歪歪的,哪怕是状元是怎么样,何况,现在中考都加入了体育成绩了。
回来跟家中当保姆的亲戚聊,她说,家庭经济情况不怎么样的,往往对孩子的成绩分数非常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家中没什么可帮的。而经济较好的家庭,可以买好的学区的房子,这样,9年义务教育就不烦了。就算将来高中成绩也不怎么样,还可以出国留学。所以,经济水平决定了家长对孩子的教学态度。也许,李嘉诚对他的儿子从来没要求非要笫一的吧?
周围的中产,都在孩子高中或者大学的时候,送出国了。红英是我的同事,女儿在高二那年(那时候,好像在南模读书)去澳洲,如今已经工作了,非常好。最近,解放日报的薛大姐也让高中的女儿去澳洲了,印像中这个女孩也是个鬼机灵,小学的时候,就说:“我姓顾,大家叫我股票好了。”我的最小的表妹在育才读高二,最近也要去加拿大定居了。对于这些孩子,国内的应试教育应该和她们关系不大了。当然,在国内她们也是品学不优也是良的好学生。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的家庭条件比我们小时候好多了。我小时候,父亲总是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将来就到马路上扫地去。以此激励我多次,倒也是有效的。我高一进复旦附中的时候,摸底考才班级24名,结果高三最后还是以全班笫1的高考成绩出来了。那时候,像我这样的家庭条件,只有一门心思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可是我的有些家境好的同学就不同了,他们可能成绩不如我,但后来都去了美国欧洲等,如今当然也难说谁发展好谁发展不好,海归也不少,但至少当时比别的孩子多个选择。如今,我老公在上海,他在农村的弟妹们就以他作为榜样教导他们的孩子:“看看你大舅,就是因为考上了大学,才住进大城市,有了有电梯的房子,你们如果不好好读书,就跟我们一样,种地去!”去年寒假,小姑带儿子女儿来联洋我家过寒假,看到漂亮的住宅,兴奋得从一楼坐电梯到顶楼,然后反复坐上坐下。这是她3岁的儿子笫1次看到别人家里有电梯。平静下来的时候,他严肃地对他妈妈说:“妈妈,舅舅家的房子是好房子,我家住的是破房子。”他妈妈叫他将来要好好读书,也能住上好房子。现在,他在乡下,上着只有1个老师的幼儿园,每天回家,很高兴地想多认些字,还嚷着说要学英语。哪像我儿子,当时叫他认字,他没兴趣。
唉,所以,觉得旺旺网之所以有那么多不同的观念和声音,是不是因为经济水平的因素决定的呢?

[ 本帖最后由 soo-goo 于 2007-2-3 22:06 编辑 ].
评论(206)



学习各家言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从孩子教育的角度来讲,家庭的经济水平是教育理念和措施的决定因素之一,而且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实际上,经济水平是相对的,更本质的决定因素是父母对自己的地位的认同和满意程度。当然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后者又同经济地位是密不可分的,能够安于清平,享受清平的人毕竟是少数。.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07-2-4 19:21 发表
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命题,本人的看法如下:
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取决于父母的心态=>父母的心态取决于父母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父母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水平=>家庭的经 ...
顶,说得透彻!.



经济基础不仅决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自己学习的态度。最近寒假里,孩子跟着我一起挤地铁跟我到公司里去,都给挤怕了。下了地铁就跟我说:妈妈,我将来一定不要坐地铁上班,要不就挣钱买车,要不就找个好工作,就在家门口。.



回复 #101qiqii妈咪 的帖子
现在牛的小学生学油画,我旁边的妈妈告诉我的 从小就画向日葵!.



引用:
原帖由 qiqii妈咪 于 2007-2-7 01:10 发表



比我高很多了


不过估计你更牛


所以在这深龙藏虎的地方 偶一般是少开口的


什么时代有什么时代的花法有什么时代的价值衡量标准.  现在是学钢琴原来只能学电子琴...现

在什么国画水彩画 ...
我的 智商肯定不及你老公的,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总是笫1名的,大多数笫2名,就是在最关键的考试才考笫1,不关键的往往就很落后。.



关键还是取决于父母的心态,心态跟父母本身的收教育程度,自己的生活经历经济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吧。

迷茫思索了很久的自己的一点看法,纯讨论,大家轻点拍啊。

我觉得若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很无私不求回报的话,那可能更注重孩子精神性格方面的成长,比较关注孩子的快乐,也就是跟现在流行的愉快教育比较合拍吧。他们想的更多的是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健康快乐的成长,不学坏。要求比较少。

那另一种父母也是很爱孩子的,但我还是比较怀疑他们下意识存在的私心,他们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息能功成名就,寄托太多的期望。

父母心态的不一样也决定其对子女教育的态度。

我家楼下有个小姑娘比我儿子大2个月,长的很漂亮很有灵气的,我跟我LG也一直很喜欢,2个小朋友也一直在一个幼儿园,但到幼儿园中班时就很少来往了,小姑娘要学舞蹈钢琴奥数语文珠心算等等等等,周末2天都是从早学到晚,每次在楼下碰到那个小姑娘妈妈都是很为她女儿骄傲的。那孩子也看着一点点没了灵气,变的木呆呆的。
慢慢的现在几乎没有了来往。我想也因该是2对父母教育理念的冲突吧。

小姑娘想来我家玩,她妈妈不让(估计是担心我们带坏了她吧),我儿子想去,我也担心她们根本没时间玩,也怕儿子不招人待见,都被我糊弄过去了。.



家庭的经济水平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
就像商场里钱包的份量决定你购物的态度。
很简单的道理,经济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态度的形成还有其他因素促成。
讨论其他因素就比较复杂了,再综合起来就更复杂了,所以最终还是个复杂的问题。.

cfq Rank: 2Rank: 2


 


[ 本帖最后由 kaimama 于 2007-2-7 16:00 编辑 ].



我的小调查;
注意到了soo-goo的其他几篇发言,我想调查一下 回帖者 1个问题,不知能否得到大家的配合:唯一的一个问题:家里儿女几年级?请所有回过此贴的家长支持一下   .



回复 #1soo-goo 的帖子
不能简单地说:家庭的经济水平决定对孩子的教育态度。
有一定关联,不是绝对的,共性上讲也不是决定因素。

但可以这么说,家庭的经济水平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有一定的关系。
家庭经济基础好一点,可能在教育支出上会更多一点,像参加各类培训、课外的学习等等。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与希望应该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起着更大的作用。.



我认为经济条件只能提供孩子更多的学习机会和途径.



回复 #1soo-goo 的帖子
我给你发了条短消息..



我发觉老外也分等级的。我们公司;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出来的要比哈佛牛,哈佛毕业的要比其他乱七八糟的国外大学牛,其他乱七八糟的国外大学毕业出来的要比其他乱七八糟国内大学毕业出来的牛。。。。而且,攀比的时候出言之赤裸裸。晋升之不公平。让人对那些名校肃然起敬。

本来心态挺好的。看到人和人归根到底是不平等的。偶想:将来猫咪少说也要念个哈佛。

心态再好的人,因为学校的差异,在薪水上只拿人家一个小数点的话,任凭谁,心态也好不了。人家一辈子就赚了你三代人的钱。

我现在也不知道了。也许,分数真的有点意义。

前两天在公司三八的时候的心得。.



我发觉英国的大学不卖老美帐的。剑桥的硬是觉得比哈佛高一等。.



引用:
原帖由 玫瑰玛丽 于 2007-2-7 22:34 发表
我发觉老外也分等级的。我们公司;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出来的要比哈佛牛,哈佛毕业的要比其他乱七八糟的国外大学牛,其他乱七八糟的国外大学毕业出来的要比其他乱七八糟国内大学毕业出来的牛。。。。而且,攀比 ...
你终于搞清楚状况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80%的资源是掌握在20%的人手中的,有多少人能够甘心情愿地做那个80%呢,所以才会有中国父母对孩子分数的看重,才会有美国父母把美国的长春藤学校看重。为了进美国的长春藤学校,美国的孩子一样地拼得头破血流。.



回复 #116宇泽妈 的帖子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有比长春藤更值得去的美国大学呢!.



所以,那些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可以不看重分数,但是绝不会不看重孩子所进的学校,孩子可以不考第一名,但是不能差到去念民工学校,所以这个不看重分数还是有限度的。.



讨论越来越深入了。继续下去吧。.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7-2-7 23:16 发表
但是,有多少人知道,有比长春藤更值得去的美国大学呢!
你说的值得是指那一方面?.



回复 #106soo-goo 的帖子
呵呵 你谦虚了 打小就佩服语文成绩好的同学 更何况还是语文第一的呢....

偶突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曾经小学6年 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所以班里最得宠的就是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也照就了那几个一幅高高在上的"小天鹅",,,呵呵  没其他意思哦 只是衍生的一下....



引用:
原帖由 qiqii妈咪 于 2007-2-7 23:34 发表
呵呵 你谦虚了 打小就佩服语文成绩好的同学 更何况还是语文第一的呢....

偶突然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曾经小学6年 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所以班里最得宠的就是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也照就了那几个一幅高高在上的& ...
我觉得挺奇怪的,我从小学到高中,很少有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都是数学老师,高中还是政治老师当的班主任呢!
我小学的时候,三门功课都很好,都强(女生嘛,早熟);初中的时候,数学物理化学也不错,但最喜欢的还是语文,特别喜欢古文。高中的时候,物理不行了,数学也不怎么样,化学还可以,英语落后了点(小学不是名校,初中的学校语文是特色,英语很一般,结果高中考进市重点以后英语成了弱项)。成绩就这么忽上忽下的,除了作文有优势,其他的也就中等而已。我这人有点小聪明,特别不喜欢背,所以凡是死记硬背的东西我就不强。我的经历让我知道,女孩子小学成绩好不代表什么,初中过后数理化往往男孩占优势的多,男孩子的后劲是很足。昨天还跟一朋友通电话,他的儿子中学时候去了美国,现在25岁了,在欧洲读博士生,刑法专业。他说,男孩子初二是个重要的转折点,小学阶段,不要要求太高,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轨坏道而不是其他。他的儿子小学在竹园小学上的,那时候成绩一直中不溜儿的。.



回复 #122soo-goo 的帖子
楼上这么晚还在论坛上,难得,难得!.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7-2-8 00:31 发表
楼上这么晚还在论坛上,难得,难得!
每天早上10点才起床呢!.



难得早起,继续关注..



引用:
原帖由 宇泽妈 于 2007-2-7 23:08 发表

你终于搞清楚状况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80%的资源是掌握在20%的人手中的,有多少人能够甘心情愿地做那个80%呢,所以才会有中国父母对孩子分数的看重,才会有美国父母把美国的长春藤学校看重。为了进 ...
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精彩,各位继续,偶每天学习,不断进步.

sxm Rank: 2Rank: 2


我觉得只有成绩好也没什么用,我觉得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产物,高中时成绩一直很好,九门功课分数几乎一直是全班第一,也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但是由于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学什么学习之外的技能,觉得自己其他方面能力比较差,少了很多乐趣,现在工作虽然不错但自己不是很喜欢,而且学习也就是表面成绩好而已,综合能力不强,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希望他避免我的这些缺陷,要快乐高效的学习,而且学得扎实,因为自己经济条件还不错,尽力帮助孩子用最少的时间得到较好的效果,其余的时间关注他的素质教育和其他能力的培养,性格的培养更重视,要成绩但并不过于看中成绩,最重要的是发现孩子最擅长什么,将来的工作是他喜欢而且游刃有余,生活又会比较有情趣些,或许这也是一种补偿心理?.



回复 #117家有考王 的帖子
比如要学人际关系学,就非得到人多,生活水准低,资源紧张的地方去。.

cfq Rank: 2Rank: 2


回复 #116宇泽妈 的帖子
嗯。同意。

我相信我们孩子这一代跟我们还是有点不同的。我们那时候贫富差距没那么大,还是社会主义。但是,现在,私立医院,私立学校。。。资源分配向钱看齐,已经不是国家统一分配了。所以,他们的竞争可能更加激烈。

一路名校,可能就是孩子将来立足社会最有力的一张名片。.



引用:
原帖由 KITTY004 于 2007-2-8 10:10 发表
我觉得只有成绩好也没什么用,我觉得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产物,高中时成绩一直很好,九门功课分数几乎一直是全班第一,也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但是由于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学什么学习之外的技能,觉得自己 ...
你的经历和我的差不多,我觉得我就是高分低能的代表,所以不想让孩子重新走我的老路。只要有条件,就尽量为他创造。.



回复 #131soo-goo 的帖子
而且我们好象是校友?.



引用:
原帖由 KITTY004 于 2007-2-8 11:21 发表
而且我们好象是校友?
, 是大学还是高中的?你好像也住在浦东哎.



回复 #128KITTY004 的帖子
家长的自生经历对教育理念很有影响.

我和你很类似.不同的是我小时候功课一般般,到高三时自己要了,就考上大学,现在工作还不错.相同的是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我的一些能力不足影响了我进一步发展.所以我希望儿子将来做比较喜欢的工作,我比较侧重他的能力培养.

举个例子,但不是成功的例子.我在目前公司几年了,这儿很讲究沟通.我一直因为NOT FEEL COMFORT WITH HIGH LEVEL MANAGERS而吃亏.今天拿到年度小节,LB又重点提了这一点.其实在以前的公司我也因此失去了一些机会.究其原因是,一是家庭背景不够好,眼界不够,二是从小长辈就拿老师吓唬我.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潜意识里一直让儿子克服.我儿子现在是天不怕,地不怕.

按理说我该开心了吧!又不对了!老师不喜欢不听话的孩子.不听老师家长的话,学习不认真,功课自然不好了,我现在有大麻烦了!!!

就听话来讲.听话是让老师和LB喜欢的.但达到一定层次后就不一定是这个规则了.

说明进步是有层次的.首先应该是好好学习,进名校,然后进好公司.但进名校的不一定都有能力.没能力的名校生进公司之后发展很慢.能力比较强的可以弥补一点学历上欠缺.我是一例.读书时不是名校,但现在的同事不是名校,就是外籍.但是我现在又同时到了学历和能力上的双瓶颈.

所以学历和能力都很重要.我们不要太受自己经历的影响.而要比较宏观地看问题.

[ 本帖最后由 stef 于 2007-2-8 11:46 编辑 ].



回复 #134stef 的帖子
名校进入职场的起点比较高,即比较容易进入好的公司。但跳槽是就看你能力了。
一次就业看学校——你是哪里毕业的。二次就业看能力——你会干什么。
这是我对“鸡头和凤尾”的一点补充。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399007&highlight=.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07-2-4 19:21 发表
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命题,本人的看法如下:
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取决于父母的心态=>父母的心态取决于父母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父母的生活经历成长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水平=>家庭的经 ...
我同意旺爸的观点,对孩子的关注程度主要取决于家长的心态,现在许多家长的心态就像投机家,哪里有利益可图就向那里前进,让孩子在自己的指挥下东学西补。其实心态放平的话不管经济条件好坏都能培育出不同性格不同思想的孩子来。当然,父母自身要求也影响孩子的个人追求,热爱知识的家长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不学无术的。.



回复 #135家有考王 的帖子
不是这样的。我自己跳过七八家公司。在任何公司跨入门槛以后的竞争跟学历很有关系。否则也不会那么多人去读MBA了。

我先生是医学背景。他的那些同学凡是留在医院里的,都在读硕士,博士。否则晋升不了主任医师。有些还要到国外进修。

我哥哥现在是高级工程师,也是硬碰硬考出来的。无论是国企还是外企,要进一步发展就需要证书。证书变成了能力最好的考核指标。

你们说,国企考主任考高工,外企考管理证书,资格证书。。。和小朋友们拿证书有什么区别?

能力再强,没有证书,有啥用?.



引用:
原帖由 婉若妈妈 于 2007-2-7 11:39 发表
经济基础不仅决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自己学习的态度。最近寒假里,孩子跟着我一起挤地铁跟我到公司里去,都给挤怕了。下了地铁就跟我说:妈妈,我将来一定不要坐地铁上班,要不就挣钱买车,要不 ...
其实这时候正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父母上班那么累,平时应该多体谅,家里的事情能分担就要分担,让孩子知道关爱人,孩子怕吃苦不是件好事.



引用:
原帖由 玫瑰玛丽 于 2007-2-8 12:34 发表
能力再强,没有证书,有啥用?
是啊,除非你是天才,或者做出的贡献惊天动地。这样的人也许一万个人里才有一个。比尔盖茨才一个,说小点,包起帆之类估计也不超过10来个。

或者你不需要外界的承认,上级的考核。打工者永远达不到这个层次,除非自己创业,有其他砝码。

现在的问题是能人实在太多,你有能力,别人还有能力,又有证书呢!

所以99.99%还得需要证书来争取更好的待遇和收获。所以99%的小朋友还得为分数奋斗,为名校奋斗。只是如何奋斗就和父母的成功、失败经历有关了。.



引用:
原帖由 KITTY004 于 2007-2-8 10:10 发表
我觉得只有成绩好也没什么用,我觉得自己就是应试教育的典型产物,高中时成绩一直很好,九门功课分数几乎一直是全班第一,也上了国内最好的大学之一,但是由于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没有学什么学习之外的技能,觉得自己 ...
我也觉得自己高分低能,知识面太窄。家庭条件倒不差,但是父母亲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政策,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所以领导布置的工作能够不折不扣的完成,但要谈到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等等就不行了,所以老是心虚,不敢和别人竞争,这个年纪事业就已经到了玻璃顶了,再上不去了,觉得心里很不甘。所以我的孩子一定不能重蹈覆辙。从小我就带她到处玩,多长点见识,沪上凡是听说过的地方基本上都玩遍了。除了语数外不学以外,其他啥都学,只要女儿说想学,包括电视上看到的,有时明知道是骗钱的 。我爸妈都说我把女儿惯坏了,心野得只知道玩

[ 本帖最后由 maggie妈妈 于 2007-2-8 13:42 编辑 ].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越关注孩子的成长,名校私校大多数是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我坚信进名校一方面享受好的软件和硬件资源,更多家长还在乎孩子能够在名校结识一些同等层次的朋友,以后成功的路上或许有这些朋友的提携。至少我在乎孩子的圈子.



有个观点很有意思:上什么小学初中取决于家长的人际圈 ,上高中取决于孩子自己的智力,上什么大学决定了孩子将来的人际圈。
回顾自己的路,觉得差不多这个理。.



回复 #133soo-goo 的帖子
我好象看到你是复旦中文系的,我是计算机系的,是住浦东,东方路这边,你呢?.



回复 #134stef 的帖子
"究其原因是,一是家庭背景不够好,眼界不够," ,我也是,所以我很注重让孩子开开眼界,还有一点,我觉得,小时候,父母太忙,没空陪我做很多事情, 那些父母经常能做些指点的孩子,所以我现在尽量让我的孩子没这种遗憾,说实话,我现在在孩子身上花的精力比工作还多,所以我的职业肯定没有你发展的好.  ,上名校可能没有让我的能力得到提高(尽管我在大学里年年拿奖学金,但那只是纸上谈兵,完全不和能力挂钩),但是让我见识了不少有能力的人,从而对怎么培养我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想法.从这一点上看,我觉得上大学对我还有帮助.



回复 #140maggie妈妈 的帖子
"我也觉得自己高分低能,知识面太窄。" 我也是,有时候想教孩子一些东西,发现除了语数外,自己还真的太差!   所以不放过任何机会让她学那些东西,对副科比语数外还重视,  而且LG说我只要和孩子沾边的,我就昏头,从来不会考虑钱,不会考虑性价比,我的宗旨是只要对我的宝宝有帮助,与其等到将来有可能后悔,不错过眼前一个机会,只要能尝试,全都要去..



回复 #137玫瑰玛丽 的帖子
所以今年决定狂念证书。但是证书是台阶,能不能登上去还要看脚力。
证书一堆,名校毕业在那里面壁的也多的是。

互相拉衬缺一不可,但相比还是能力靠前(做人/业务).



难得闲着,也来聊聊:

我的观点,父母的心情和对分数的看法一定会跟着孩子的成绩来做调适。

我自觉不那么看重分数,但如果孩子的成绩太差(想象的),我也会如坐针毡吧!

我也譬如不如地希望孩子考全班第一,但如果他不能,我也会觉得他现在的分数也还凑合。

总之,不让自己因为孩子的分数太差变成怨妇,也不因为对孩子的分数满意而得意。

毛主席说得好,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回复 #145KITTY004 的帖子
我们也是校友啊, .



回复 #147evekissoscar 的帖子
握握手,说到心里去了.



回复 #146蜜元妈 的帖子
我们两个一起努力吧。2007年对我也是具有挑战的一年。

我的看法是:孩子家长,齐头并进。.



我是觉得,有一定的教育程度、经济基础和阅历的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全方位的健康发展,更注重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总之,成绩是次要的,态度是主要的,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是培养的重中之重。.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